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管理规定
仪器设备与抢救物品消毒管理规定

仪器设备'抢救物品消毒管理规定1.各科应配备相应的消毒质控员,负责督促、检查相关消毒管理规定的执行。
2.抢救物品尽量选用一次性物品,用后按一次性物品处理。
3.仪器设备表面(如呼吸机、心电监护仪、微泵、心电图机、洗胃机、除颤仪等)每次使用后及每周用500至1000mg/L 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部分仪器内部消毒请参照各仪器使用说明书执行。
4.抢救床、平车、轮椅等应每日用500至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及时消毒处理。
5.血压计袖带保持清洁,每周清洗,有污染时用500至lOOO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后再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血压计外壳、听诊器每天清洁,每周用乙醇或500至1000mg/L 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有污染时及时消毒。
6.压舌板、开口器、拉舌钳用后清洁去污、用500至lOOO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后再清洗晾干备用。
7,负压吸引器停止使用后引流瓶、瓶盖均应用500至1000mg/L含氯制剂浸泡消毒30min后清洗凉干备用。
8.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必须每天更换,由供应室统一回收,清洗消毒处理。
9.连续使用的呼吸机管道每周更换,用500至1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后予环氧乙烷灭菌;呼吸机每次使用结束后进行终末消毒,干燥保存。
10.无菌容器及敷料钳每天灭菌。
盛碘酒、酒精等消毒液的容器应保持密闭,每天灭菌。
11.体温计用后用1000至2000mg/L含氯消毒剂按三步法消毒(最好一次一用或专人专用)。
12.热水袋、冰袋:使用后清洁去污、用500至1000mg/L 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后再清洗晾干备用。
13.各具体部门、重点科室仪器设备的消毒隔离管理参照卫生部《医院感染规范》及本规范有关科室管理条款执行。
医院常用设备仪器和抢救物品使用制度及流程

医院常用设备仪器和抢救物品使用制度及流程一、设备仪器使用制度1.资源管理a)医院设备仪器应由专门的管理部门进行统一管理,制定设备资产清单,并接受定期检查与评估。
b)根据临床科室的需要,将设备仪器进行分类,编制设备使用计划,合理配置设备资源。
2.设备购置与验收a)设备购置应根据医院的需求,经过仪器科、物资采购科审核及审批程序后,并进行公开招标采购或与供应商进行谈判,从优质、可靠的厂家购买设备。
b)设备验收应由仪器科进行,验收标准应包括外观检查、功能检测、安全检查等,并填写验收报告。
3.设备操作规程a)各临床科室应建立设备操作规程,并进行定期培训,确保操作人员掌握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b)病房和手术室等特定科室应设有专门的操作人员,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
4.设备维护保养a)设备维修保养由仪器科或委托专业的维修公司进行。
维修记录和保养记录应详细、准确,并进行存档。
b)设备定期保养由维修人员按照设备使用手册要求进行,保养后必须进行详细的功能检测,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5.设备报废和更新a)设备遇损坏、老化或不再适用时,应及时报废并进行处置。
具体的报废流程应根据医院的规定进行。
b)设备更新应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根据设备的使用年限和科技发展情况,提出更新要求,并进行评估和招标采购。
1.抢救物品的储存和管理a)按照医院规定的标准和要求,由物资管理部门负责抢救物品的储存和管理,确保物品的安全和完整性。
b)抢救物品应分类存放,标明名称、规格、效期等信息,并按照先进先出原则进行使用。
2.抢救物品的配置和分发a)抢救物品的配备应根据医院的规模和科室的需求进行,确保各科室和手术室等特定科室具备必要的抢救物品。
b)物资管理部门应定期检查和调配抢救物品,根据科室的需求进行分发,并记录物品的使用情况。
3.抢救物品的定期检查和更新a)物资管理部门应定期对抢救物品进行检查,包括物品质量、效期等,及时淘汰过期或失效的物品,并安排更新。
护士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制度、流程及预案

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制度1、定位放置:各种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等放在易取放的位置,并定位放置、标识明显,不得随意挪动位置。
2、定人保管:各抢救仪器有专人负责保管,所有护理人员均应具备识别主要报警信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3、定期检查:(1)每班专人清点记录,开机检查保持性能良好呈备用状态。
(2)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
4、定期消毒:监护仪表面每日由主班以250-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电缆、传感器和仪器的所有附件每次使用后需要250-500mg/L 有效氯消毒液擦拭。
5、仪器不得随意外借,经相关部门领导同意后方可出借。
6、定期保养:(1)主班次每日清洁保养一次。
(2)保养人每周清洁保养一次并记录。
(3)设备科定期检修。
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流程常用仪器设备使用应急预案1、心电监护仪突然出现故障应立即更换,必要时用手动血压计测量血压,立即通知设备科维修并做好标记,已坏或有故障的仪器不得出现在仪器柜内。
2、除颤仪突然出现故障应立即更换,并立即通知设备科维修并做好标记,已坏或有故障的仪器不得出现在仪器柜内。
3、中心吸痰装置突然出现故障应立即更换电动吸痰器或改用注射器抽吸吸痰法,不得中断病人抢救,并立即通知设备科检修,已坏或有故障的仪器标记明显不得出现在仪器柜内。
4、简易呼吸器使用中若呼吸囊出现故障、漏气等应立即更换呼吸囊,已坏或有故障的仪器标记明显并通知设备科检修,已坏的抢救仪器不得出现在抢救车内。
5、输液泵使用中出现报警等故障,应立即检查报警原因,必要时更换输液泵同时通知设备科检修,已坏或有故障的仪器不得出现在仪器柜。
6、若麻醉机使用出现问题时,用简易呼吸器代替,并立即更换麻醉机。
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的制度及流程

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的制度及流程xx年xx月xx日contents •仪器、设备及抢救物品的日常管理•仪器、设备及抢救物品使用前准备•仪器、设备及抢救物品使用制度•仪器、设备及抢救物品保养流程•仪器、设备及抢救物品维修流程•仪器、设备及抢救物品报废流程目录01仪器、设备及抢救物品的日常管理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应按照使用频率和方便取用的原则,合理定位放置。
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的放置位置应明确标注,便于查找和使用。
定位放置工作人员应随时检查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的数量、质量和功能是否正常。
对于出现问题的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应及时报修或更换。
随时检查对于出现故障的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应及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修。
对于维修后的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应进行验收并记录维修情况。
及时维修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应按照使用频率和保养要求,定期进行保养。
保养内容包括清洁、润滑、检查和调整等,以保证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的正常使用状态。
定期保养02仪器、设备及抢救物品使用前准备检查设备的外观和附件是否完好无损,确保没有明显的缺陷或损坏。
检查设备是否已经清洁和消毒,以确保使用的安全性和卫生性。
检查设备是否已经安装和调试,例如是否已经上好电池、插好电源等。
使用前检查根据使用场景和目的选择适合的仪器或设备,例如在手术中选择高清摄像头和显微镜等。
选择符合使用者技能水平的设备,以确保使用的顺畅性和安全性。
选择合适的仪器或设备在使用前确保设备的电量充足,以避免使用过程中电量耗尽而影响工作。
对于需要充电的设备,要确保充电时间充足,以保证设备在使用时电量充足。
确认电量充足对于不熟悉的设备,使用者需提前学习和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对于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故障,使用者需提前了解并掌握相应的解决方法。
熟练掌握使用方法03仪器、设备及抢救物品使用制度专人专管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的保管人应定期检查其性能、外观和质量,确保处于良好状态。
抢救设备管理制度(5篇)

抢救设备管理制度为了保证急诊抢救设备、设施的齐全,管理制度完善,责任到人,定位放置,使之随时处于完好、备用状态,提高工作效率和医疗服务质量,现规定如下:1.抢救室的仪器设备管理责任到人,并有定期检查、登记、签名,保证各种仪器、材料性能良好。
2、抢救室护士每班当面检查交接仪器性能、数量,并签名,责任人每周进行一次设施、器械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请设备后勤科修理。
3、医护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才能使用各种仪器;操作者必须了解仪器性能及操作规程、注意事项,否则不可随便动用,不熟悉机器性能者,不许随意操纵仪器。
如需对护士、____培训等,须经护士长同意,并在主管护师、带教老师指导____可使用。
4、建立仪器设备使用登记本,对贵重仪器使用后应有记载。
5、操作前需检查仪器,运转有故障时,应及时修理;仪器使用后,全部关闭仪器,键钮复原,及时清洗、浸泡、消毒管道和附件,晾干后经消毒处理后装配并试机,对主机必须用消毒溶液擦拭,并套好机罩,使仪器处于备用状态。
6、使用当中发现故障,及时启动相应应急预案,使用替代设备或技能操作,同时,立即汇报护士长或科主任,并报告设备后勤科立即进行维修。
7、急诊抢救设备一律不外借,使用后要及时归还原处,清理补充,并保持清洁、整齐,以免影响急诊抢救工作,8、发现抢救室仪器设备遗失的,当班护士应立即向科主任、护士长汇报;对陈旧、磨损的设施使用不便,必须报废的,护士长应向保障部申请报废、更新。
9、各种器械、设施定位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检查、定期消毒,保证各种仪器、材料性能良好,并建立仪器档案,内容包括设备名称、型号、规格、设备序列号、生产厂家、设备编号、使用部门、购买日期、设备专管人、设备维修专管人等。
10、由专人负责仪器的保养,各种使用中的仪器随时充电备用,储备仪器每月充电一次,每半年检修一次,并有检修记录。
抢救设备管理制度(2)是针对医疗机构中的抢救设备,以确保其安全、有效运作,并及时进行维护和更新的规范和程序。
常用仪器设备使用流程及应急处理

THANKS
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 使用制度、流程、应急预案及处理
一、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制度
1、设备仪器执行“四定”制度;既定数量、定位放置、定人负责、定 期检查;使之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2、每周检查仪器设备的性能、数量、使用维护、清洁消毒等情况记 录&
3、妥善保管资料档案;如原始的使用说明书及有关资料;操作方法与 程序;重要仪器使用情况及维修维护情况记录&
1、充气不足:血压测量时报/袖带太松0或者袖带漏气;充气压力始终充 不上去低于150mmHg;无法测量&处理方式:1检查袖带、连接管是否 有破裂;更换袖带或连接管&2衔接处松脱漏气;应重新连接好&
2、NIBP测量值不准确;偏差太大;处理方法:1血压放气阀太快;袖带位 置不对&重新调节放气阀;调节袖带位置;与心脏平齐&2使用NIBP校准功 能&NIBP出厂时检验的压力标准差在8mmHg以内&如果超出则需要更 换血压模块&
2、心电波形杂乱:心电波形太大;无法看到整幅波形;心电波形干扰大; 波形不规则&处理方法:1检查心电设置中的心电幅度是否设置太大;使 心电波形溢出&将滤波模式调到/监护0或者/手术0;效果会好一点;因为这 两种模式下滤波带较宽&2将心电幅度调到合适值;可观察到整幅波形&3 排除来自信号输入端的干扰;如病人运动;心电极片失效;心电导联线老化; 接触不好的情况&4若手术下波形效果也不好;请检查电压;一般要求在5V 以内;可单独拉一根地线以达到良好接地的目的&5若接地也不行;可能来 自机器内部的干扰;如心电板屏蔽做得不好等原因&此时应更换配件试试 &
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的制度

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的制度
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需常规处于良好备用状态,要求定点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检查、定期消毒、定期保养,如有故障及时报护士长请人维修,确实不能及时维修的应收藏好或申报相应部门更新,并在科室告之。
一般情况下不得随意外借,当它科急需抢救时,应经护士长(或科主任)同意后方可外借,并写好借条,借科应按时完好归还。
特殊情况下,当院外需要时,必需报请相关部门领导同意后方可出借,履行相应手续。
1、定点放置:各种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等定位放置、标识明显,不得随意挪动位置。
2、定人保管: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有专人(或定班次)负责保管,所有护理人员均应熟练掌握操作流程、性能和相关的知识。
3、定期检查:
(1)每天专人(或定班次)清点数量,检查仪器、设备开机等,保持性能良好备用状态,并做好交接记录,主机和附件保持干净、整洁。
(2)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并记录。
4、定期消毒: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的表面和电缆、传感器和所有附件使用完后,由使用人(或定班次)用75%酒精擦拭待干备用,使用频率低的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应遮盖好并定期清毒备用。
无菌物品应处于有效灭菌状态。
5、定期保养
(1)定班次(或定人)负责每周保养清洁一次并记录
(2)护士长定期请人维护。
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制度

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制度1. 引言嘿,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那些在日常工作中最得力的小伙伴们——各种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
你有没有想过,它们其实就是我们工作中的“超级英雄”?可别小看这些家伙,正确使用它们可是事关重大呢。
为了确保每一个设备和物品都能发挥出它们的最大效能,我们需要有一套明确的使用制度。
别担心,我会把这些制度讲得轻松易懂,让你既明白又不觉得枯燥。
2. 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2.1 设备的基本操作好啦,咱们先来说说那些常用的设备吧。
比如说,显微镜这玩意儿,看似高大上,但其实操作起来一点儿也不复杂。
使用前,先要仔细阅读说明书,看看注意事项是什么。
有时候你可能觉得说明书像是外星人写的,但认真研究一下,还是能弄明白的。
然后呢,调整好镜头,记得清理镜片,不然会影响视野,影响你的研究结果。
就像我们看电影时,屏幕上的灰尘总是让人心烦意乱,对吧?2.2 设备的日常维护设备使用完了,别急着丢下。
咱们要像对待自己的小宝贝一样,给它做好清洁和维护。
比如显微镜,清理镜片时最好用专用的纸巾,别用普通的纸巾,不然容易留下划痕。
还要定期检查一下设备的电线、插头等,确保它们没有问题。
记住了,保养得当,设备才能一直“青春常驻”,跟你一起干劲十足!3. 抢救物品的管理3.1 急救包的准备现在,咱们聊聊抢救物品。
急救包是咱们的“生命线”,遇到突发情况时,它可是救命的好帮手。
急救包里应该有基础的急救用品,比如绷带、消毒液、创口贴,还有一些药物啥的。
准备好急救包后,要放在一个显眼、容易拿到的地方。
千万别让它像个隐形人一样,被我们忽略掉了。
3.2 抢救物品的使用使用抢救物品时,先别慌,保持冷静。
比如说,如果有人受伤了,首先要用清洁的绷带包扎伤口,然后用消毒液处理伤口。
记住,急救不等于医疗,急救只是为了暂时稳住情况,还是要尽快带伤者去医院接受专业的治疗。
像我们常说的,“病急乱投医”可是不行的,急救要讲究方法,不能胡乱来。
4. 总结好了,总结一下,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的使用制度其实就是为了让咱们的工作和生活更安全、更高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管理规定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管理制度
一、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1、所有仪器应分类固定放置,专人管理,正确使用。
2、保证各种仪器正常使用,定期检查、清点、维护、保养,发现问题及时修理。
3、保证各种仪器、设备清洁,备用设备必须处于消毒后状态,有备用标识。
4、仪器设备原则上不得随意外借,遇有特殊情况由医疗、护理行政部门协调处理。
5、科室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仪器用用应用培训,包括消毒操作与流程、常见故障排除方法等,做到熟练掌握。
二、抢救物品管理制度
1、抢救物品有固定的存放地点,定期清点并登记。
2、抢救物品应随时保持备用状态,定期进行必要的维护检查并有记录。
3、抢救物品使用后应及时清洁、清点、补充、检测、消毒,处理完毕后放回固定存放处。
4、抢救用物出现问题及时送检维修,及时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