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式除尘器选型设计说明书
袋式除尘器的设计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学院:水利与环境学院专业:环境工程指导老师:苏青青学号:2009108103姓名:沈伟航时间:2012.6.242.3技术水平的确定2.4袋式除尘器相关设计依据三、系统设计部分3.1袋式除尘器选型3.1.1选择除尘器的原则:3.1.2确定除尘器的形式3.1.3袋式除尘器型号的确定3.2滤料的选择3.3袋式除尘器设计计算3.3.1基础数据3.3.2过滤面积、滤袋数目的确定3.3.3除尘室的尺寸:3.3.4灰斗的计算3.3.5 滤袋清灰时间的确定3.3.6 辅助结构计算3.4除尘器的保温和防腐3.5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和检修3.5.1除尘器的分室3.5.2除尘器的定期检测3.5.3滤袋的更换3.5.4优化清灰频率3.5.5除尘器启动的控制3.5.6运行过程中的条件控制四、除尘系统其它设施设计4.1烟囱的设计4.1.1设计的一般规定4.1.2烟气释放热计算4.1.3烟囱几何高度4.1.4烟气抬升高度的计算4.1.5烟囱的有效高度4.1.6烟囱直径的计算4.1.7烟囱草图4.1.8烟囱设计的几个基本构造五、净化系统的配套辅助设施设计5.1管道材料5.2管道阀门5.3机械排灰与除灰5.4管道布置5.5除尘器的阀门六、设备投资估算七、附图一、项目概况在我国绝大多数城市中, 粉尘是第一位的污染物, 而燃煤电厂的粉尘排放又占各个行业粉尘排放的首位,针对这题问题,我国最先应用的是静电除尘器,但静电除尘器的处理效果与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近十年来,袋式除尘器技术的发展很快,尤其是大型脉冲除尘器,加上新的滤料和新的脉冲阀的问世,使袋式除尘器工况的稳定性和设备的可靠性有了充分的保证,更广泛的被用与发电行业。
袋式除尘器也称为过滤式除尘器,凡是利用织物或非织造布制作的袋状过滤原件,用来捕集含尘气体中的固体颗粒的设备,均可称为袋式除尘器。
袋式除尘器一般由箱体、滤袋、滤袋架、清灰机构、灰斗、放灰阀等部件构成。
袋式除尘器说明书

5.布袋除尘器的选型和设计(方案设计里要说明为什么选用布袋除尘器)5.1袋式除尘器的选型布袋除尘器是使含尘气流通过过滤虑料将粉尘分离捕集的装置,采用滤纸或玻璃纤维等填充层作虑料的空气过虑器,主要用于通风及空气调节方面的气体净化。
袋式除尘器的除尘效率一般可达99%以上,其除尘效率高,性能稳定可靠,操作简单,得到广泛的应用。
现主要从结构型式、通风方式、滤袋形状、滤料、清灰方式和运行方式六个方面进行选型。
5.1.1结构型式除尘器的进口布置有上进气和下进气两种方式,上进气气流与粉尘沉降方向一致,有利于粉尘的沉降,在滤袋上形成均匀粉尘层,过滤性能好,但结构较复杂,且不易调节滤袋张力。
配气需设置两层花板,成本及设备费用高,安装复杂且花板易积灰,灰斗易滞留空气,增加结露的可能性。
而下进气结构较简单,能避免上进气出现的缺点,也是现在运用较多的进气方式,其具有气流稳定、滤袋安装容易调节等优点。
故本次的设计选择下进气。
5.1.2通风方式正压式除尘器设在风机正压段,含尘气体流经风机压入除尘器,使除尘器在正压下工作。
其构造简单,节省管道。
但因含尘气体通过风机,风机叶片磨损较大。
负压式除尘器设在风压负压段,除尘器内空气被风机吸出形成负压,风机吸入的是净化后的气体,对风机叶轮磨损较小,并且不易发生因附着粉尘而产生的喘振等类事故。
因为我们处理的粉尘粒径分布范围较大,不易使用正压式,所以选择负压式除尘器,即将风机装在除尘器之后。
5.1.3滤袋形状布袋除尘器按照虑袋的形状主要分为扁袋和圆袋2种型式。
扁袋形式较多,单位体积过滤面积大,结构紧凑,但结构复杂,清灰换袋困难,制作要求较高,虑袋之间易堵塞,清灰效果常不如圆袋。
而采用圆袋受力均匀,支撑骨架及连接简单,清灰所需动力小,检查维护方便。
故本次的除尘系统选择圆袋除尘器。
5.1.4滤料滤料式组成袋式除尘器的核心部分,其性能对袋式除尘器操作有很大影响。
选择滤料时必须考虑含尘气体的特征,如颗粒和气体性质(温度、湿度、粒径和含尘浓度等)。
布袋袋式除尘器设计书

布袋袋式除尘器设计书二、工艺的选择:袋式除尘器的特点:1、对细粉尘除尘效率高,一般达99%以上,可以用在净化要求很高的场合;2、适应性强,可捕集各类性质的粉尘,且不因粉尘的比电阻等性质而影响除尘效率,适应的烟尘浓度围广,而且当入口浓度或烟气量变化时,也不会影响净化效率和运行阻力;3、规格多样、使用灵活。
处理风量可由每小时几百到几百万立方米;4、便于回收物料,没有污染、废水等二次污染;5、受滤料的耐温,耐腐蚀等性能的限制,使用温度不能过高,有些腐蚀性气体也不能选用;6、在捕集粘性强及吸湿性强的粉尘或处理露点很高的烟气时,容易堵塞滤袋,影响正常工作;7、采用玻璃纤维、聚四氟乙烯、P84等耐高温滤料时,可在200℃以上的高温条件下运行;8、对粉尘的特性不敏感,不受粉尘及电阻的影响。
袋式除尘器的应用:袋式除尘器的应用围越来越广泛,目前已能利用袋式除尘器来处理高温、高湿、粘结、爆炸、磨蚀性烟气,甚至过滤含有超细粉尘的空气。
三、袋式除尘器的组成:袋式除尘器是一种干式滤尘装置。
它主要由上部箱体、中部箱体、下部箱体(灰斗)、清灰系统和排灰机构等部分组成。
四、袋式除尘器的原理:袋式除尘主要是应用含尘气流从下部孔板进入圆筒形滤袋,尘粒在绕过滤布纤维时因惯性力作用与纤维碰撞而被拦截。
细微的尘粒(粒径为1微米或更小)则受气体分子冲击(布朗运动)不断改变着运动方向,由于纤维间的空隙小于气体分子布朗运动的自由路径,尘粒便与纤维碰撞接触而被分离出来。
在通过滤料的孔隙时,粉尘被捕集于滤料上,透过滤料的清洁气体由排出口排出的方法来实现过滤。
沉积在滤料上的粉尘,可在机械振动的作用下从滤料表面脱落,落入灰斗中。
且下进气袋式除尘器是含尘气体由除尘器下部进入,气流自下而上,大颗粒粉尘直接落入灰斗减少滤袋的磨损,延长了清灰间隔时间,下进气袋式除尘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应用较广。
选择上进气的理由:1粉尘在袋迁移距离远,形成粉尘层较均匀,过滤性能好。
(完整word版)袋式除尘器选型设计说明书

袋式除尘器选型设计说明书1. 设计方案简介 1。
1方案的确定依据设计题目选用分室反吹袋式除尘器,采用逆气流反吹清灰及二状态清灰制度。
根据石灰窑含尘气体特性,选用玻璃纤维滤料。
含尘气体从灰斗上部的进气口进入除尘器,然后含尘气体向上进入滤袋中,尘粒被阻留在滤袋内,积在滤袋表面,洁净的气体逸出滤袋.当压力损失达到一定值时,需对滤袋进行清灰,即向除尘器鼓入与进气方向相反的空气,,滤袋在逆气流的作用下向里压缩,由于滤袋的形变,积在滤袋内表面的尘粒从滤袋上脱落入积灰斗中。
如此即完成了净化气体和收集灰尘的任务。
2.设计计算 2。
1基础数据①含尘气流的温度T=300℃,进气流量Q=6000m 3/h, 含尘浓度ρ=5g/m 3,②参考《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逆气流反吹清灰的过滤气速f v =0。
5~2。
0 m/min ;选取f v=0。
7 m/min 。
③参考《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袋式除尘器的压力损失P f p p p ∆+∆=∆,通过清洁滤袋的压力损失f p ∆一般为100~130Pa ,当压力损失p ∆接近1000Pa 时一般需要对滤袋进行清灰。
此处选取f p ∆为100 Pa 。
④参考《除尘设备》,石灰窑中颗粒的比阻系数p R =1.50 min/(g ·m)⑤参看《环境工程设计手册》,石灰的堆积密度P ρ=1500Kg/m 3,含尘气流达到国家标准的排放浓度标ρ=200mg/m 3⑥参看《袋式除尘器的设计与应用》,相邻两滤袋安装的中心距为210~250mm ,滤袋与花板边界距离为200mm ,单元间隔大于相邻两滤袋的间隔。
⑦物理学结论,将物体置于倾斜角大于45°的倾斜板上,物体将向下滑动,故当灰斗倾斜角大于45°时,灰粒可自行落下.⑧含尘气体进气流速i v 为18m/s ,净气出口流速o v 为3~8m/s 。
2。
2过滤面积、滤袋数目的确定参考《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袋式除尘器的过滤面积A=286.1427.060600060m v Q f =⨯= 根据《袋式除尘器的设计与应用》所述,滤袋长度L 与直径D 的比L/D 的取值范围5~40,及滤袋尺寸的参考数据选取: L=1500mm, d=160mm.计划所需滤袋总数n=1905.116.086.142=⨯⨯=ππLd A 故分两个单元,每个单元安装100条滤袋,按10×10布置,总计200条滤袋。
袋式除尘器的设计和性能参数(精)

袋式除尘器的设计和性能参数泊头市鑫润除尘设备有限公司整理布袋式除尘器的种类很多,因此,其选型计算显得特别重要,选型不当,如设备过大,会造成不必要的流费; 设备选小会影响生产, 难于满足环保要求。
选型计算方法很多, 一般地说, 计算前应知道烟气的基本工艺参数, 如含尘气体的流量、性质、浓度以及粉尘的分散度、浸润性、黏度等。
知道这些参数后,通过计算过滤风速、过滤面积、滤料及设备阻力,再选择设备类别型号。
选型要求1根据电气控制和安全生产的要求,确定所有内部构件之间的距离,并使其距离始终保持符合气体流动规律的要求。
2设备的结构、主要部件必须考虑到制造、运输和现场施工的可能性,大型袋式除尘器要有解体方案,对主要部件必须明确提出主要技术要求和施工安装程序,确保施工安装质量。
3在满足工艺生产使用的条件下,所需单位烟气量的设备投资应尽量少,运行费用低,节约能源,辅助设备及数得上配置应保证除尘器主体设备运行可靠,配置合理,维护方便。
设计选型步骤1. 确定处理风量1 . 此处风量系指工况风量,如果给定的是标况风量则应换算成工况风量。
2 . 确定排尘浓度首先应符合国家标准, 有些城市、地区和企业要求更低的浓度, 许多情况下对排尘浓度有更加严格的要求:毒性粉尘;透平机进气净化;垃圾焚烧尾气;大型高炉的煤气净化。
3 . 确定运行温度上限应低于所选滤料允许的长期使用温度,下限应高于露点温度 15~20℃。
当烟气中含有酸性气体时,露点温度较高,应予以特别的关注。
4 . 选择清灰方式根据:粉尘清灰的难易程度 ; 烟气含尘浓度的大小。
对于粉尘粘而细的炉窑烟气 , 或含尘浓度高的烟气 , 宜采用清灰能力强的清灰方式反之可选择清灰能力较弱的清灰方式,原则上宜优先选用强力清灰方式。
因此, 在选择除尘器时, 应根据进入袋式除尘器的气体含尘浓度及粉尘性质等因素来确定合适的除尘滤袋、过滤风速及合理的喷吹制度, 使除尘器以较低的运行费用, 获得良好的工作性能。
DMC脉喷单机袋式除尘器说明书

DMC单机脉冲袋式除尘器说明书一、性能特点DMC型喷吹脉冲袋式除尘器,是在原DMC型脉冲除尘器基础上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并结合我国当前小风量单机除尘器的实际情况,研制而成的新一代袋式除尘器。
该除尘器采用高压(0.5〜0.7Mpa)大流量脉冲阀和文氏管逐条滤袋喷吹清灰技术,具有清灰率高的优点,特别是其在线清灰的这一特性,可使除尘器连续运转,克服了原机械振打停机的缺点。
可广泛应用于冶金、矿山、化工、建材、非矿加工、粮食、制药等到各行业。
该机滤料一般选用涤纶针刺毡,排放浓度低于50mg/Nm3,采用高质滤料时对收集0.3-2u粉尘,具有比任何其它除尘器都优越的效率。
该机控制系统采用脉冲喷吹控制仪,清灰实现自动控制。
DMC系列规格性能见表一。
二、基本结构2.1、机体结构1、排灰阀2、灰斗3、箱体4、检修门5、风机支架6、排风机7、喷吹管8、脉冲阀9、压缩空气包 10、收尘滤袋11、控制装置12、进风门13、支腿2.2、喷吹系统2.3、结构形式结构形式的含义如图所示D MC N A(或A:带灰斗和卸灰B:法兰式滤袋子条数脉冲喷吹式单机除尘器三、工作原理3.1、收尘原理当含尘气体由风管或法兰门进入到收尘器时,粉尘将随着气流飞入滤袋室,并均匀地分散到各个滤袋表面,粉尘被阻留在滤袋外侧,而穿过滤袋的净化气体经过滤门进入到上部净气气箱,最后通过出风口排风机排入大气。
积附在滤袋外侧的粉尘,一部分靠自重落入灰斗中,而另一部分继续留在滤袋外表面,并使得设备阻力逐渐升高。
为保证设备阻力不超过1500Pa,每隔一定时间就需要彻底清灰一次,将积附在滤袋外侧的粉尘清理干净。
3.2、喷吹工作原理喷吹工作的结构如图2示,工作原理为:脉冲阀A端接压缩空气分路管,B端接喷吹文氏管。
脉冲阀背压室接排气阀,排气阀动作由微机控制仪操作,在控制仪无信号输出时,排气阀与活动铁芯封住排气口,脉冲阀处于关闭状态,当控制仪发出信号时,排气阀将脉冲阀背压室与大气联通(泄压)脉冲阀开启。
袋式除尘器说明书

1 概述脉冲袋式除尘器由下列各部件组成排气口、上部箱器、喷射管、文氏管、控制器、气包、控制阀、进气口、滤袋、框架、中部箱体、灰斗和螺旋输送清灰结构等。
根据安装位置制造可提供立式支架或座式支架。
含尘气体由进气口进入装有若干滤袋的中部箱体,经过滤袋气体得到净化,粉尘被分离在滤袋外表面。
净化后的气体经文氏管进入上箱体,由排气口排出。
待经过一定的过滤周期,进行脉冲喷射清灰。
每排滤袋上部都装有一根喷射管,经脉冲阀与压缩空气气包相连喷射管上的喷射孔与每条滤装的上部敞开口相对应,滤袋上部尚开口安装有文氏管。
由控制器定期发出脉冲信号,通过控制阀使各脉冲阀按顺序开启。
此时,与该脉冲阀相连是喷射管与气包相通,高压空气以极高速度从喷射孔喷出,在高速气流周围形成一个比喷吹气动,同时产生瞬间反向气流,将附着在滤袋外表面上的粉尘吹扫下来,落入灰斗,并经排会阀排出。
各排滤袋依次轮流得到清灰。
2 方案论证2.1MF脉冲除尘器的国内外产品比较分析2.1.1. 概述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除尘设备有了很大的发展。
1) 对环境污染的控制标准趋于严格在美国,1963年颁布了洁净空气法(Clean Air Act)以后,于1970年、1975年、1977年多次修订,1990年修订和补充的洁净空气法经国会通过后成为一部目前国际上最为严格和详尽的法规。
在德国,规定各种工业污染物的排放标准为50mg/m3,不久前公布的17B1mSchV标准中规定日平均浓度为l0mg/m3, 1/2小时的平均浓度为30mg/m3.在日本对于通常的燃煤电厂烟气净化系统要求其出口粉尘排放浓度小于30mg/Nm3,而在大城市附近的燃煤电厂,其要求与燃油电厂相似,要求低于10mg/Nm3。
我国自1973年第一次公布13种物质的试行排放标准以来,各个工业部门都相继制定了本行业的粉尘排放标准。
例如,工业锅炉的排放标准是按照大气环境标准的一、二、三类地区来确定的,1983年的标准(GB3841- 83)分别为200, 400, 600mg/Nm3, 1992年公布的标准(GB13271一91)对于1992年8月1日前安装的分别为200, 300, 400mg/Nm3,而8月1日以后安装的则分别为100,250,350mg/Nm3,同时对SO2的排放浓度也提出了要求。
磨机袋式除尘器选型设计

Ø3×15m磨机袋式除尘器选型设计一设计原始资料Ø3×15m磨机的产量是28-32t/h,Ø3×15m的磨机内风速为0.8-1m/s,研磨体填充率为30%,磨机的通风量在20000m3/h-25000m3/h之间,磨机尾气排放的含尘量为:自然通风5-20g/m3,强制通风20-40g/m3。
1 烟气性质最大烟气量:25000m3/h烟气最高温度:120℃烟气含尘量:36g/m3烟气露点温度:42℃2 气象与地质条件当地大气压:943.6kPa年平均气温:13.3℃年平均风速:2.0m/s;主导风向:EN最大积雪深度:19cm最大冻土深度:27cm地震烈度:8度3 设计要求①标准状态下袋收尘气烟尘的排放浓度<50mg/m3②除尘效率≥99.8%③漏风率≤3%④本体压力损失≤9000Pa⑤其他参数可自行设定二设计内容1 设计计算书⑴袋式除尘器的选型及台数Ø3×15m的磨机一台,根据所需风量为25000m3/h(本设计采用最大风量设计计算)。
选用PPC96-5型脉冲袋收尘器一台,处理风量范围:26000~33400m3/h。
型号说明⑵处理气体量的计算计算袋式收尘器的处理气体时,首先要求出工况条件下的气体量,即实际通过袋式收尘器的气体量,并且还要考虑除尘器本身的漏风量。
这些数据,应根据已有工厂的实际运行经验或检测资料来确定,如果缺乏必要的数据,可按生产工艺过程产生的气体量,再增加集气罩混进的空气量(约20%~40%)来计算。
Q=〔Qs-(273+t c)×101.324/273p a〕(1+K)式中 Q—通过除尘器的含尘气体量,m3/h;Qs—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量,m3/h,取25000 m3/h;t c—除尘器内气体的温度,℃,取120℃;p a—环境大气压,kPa,取943.6kPa;K—除尘器器前漏风系数,取0.03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袋式除尘器选型设计说明书1. 设计方案简介 1.1方案的确定依据设计题目选用分室反吹袋式除尘器,采用逆气流反吹清灰及二状态清灰制度。
根据石灰窑含尘气体特性,选用玻璃纤维滤料。
含尘气体从灰斗上部的进气口进入除尘器,然后含尘气体向上进入滤袋中,尘粒被阻留在滤袋内,积在滤袋表面,洁净的气体逸出滤袋。
当压力损失达到一定值时,需对滤袋进行清灰,即向除尘器鼓入与进气方向相反的空气,,滤袋在逆气流的作用下向里压缩,由于滤袋的形变,积在滤袋内表面的尘粒从滤袋上脱落入积灰斗中。
如此即完成了净化气体和收集灰尘的任务。
2.设计计算 2.1基础数据①含尘气流的温度T=300℃,进气流量Q=6000m3/h, 含尘浓度=5g/m3,②参考《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逆气流反吹清灰的过滤气速fv=0.5~2.0 m/min;选取fv =0.7 m/min。
③参考《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袋式除尘器的压力损失Pfppp,通过清洁滤袋的压力损失fp一般为100~130Pa,当压力损失p接近1000Pa时一般需要对滤袋进行清灰。
此处选取fp为100 Pa。
④参考《除尘设备》,石灰窑中颗粒的比阻系数pR=1.50 min/(g·m) ⑤参看《环境工程设计手册》,石灰的堆积密度P=1500Kg/m3,含尘气流达到国家标准的排放浓度标=200mg/m3 ⑥参看《袋式除尘器的设计与应用》,相邻两滤袋安装的中心距为210~250mm,滤袋与花板边界距离为200mm,单元间隔大于相邻两滤袋的间隔。
⑦物理学结论,将物体置于倾斜角大于45°的倾斜板上,物体将向下滑动,故当灰斗倾斜角大于45°时,灰粒可自行落下。
⑧含尘气体进气流速iv为18m/s,净气出口流速ov为3~8m/s 。
2.2过滤面积、滤袋数目的确定参考《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袋式除尘器的过滤面积A=Q/60V f=6000/60*0.7=142.86 m3根据《袋式除尘器的设计与应用》所述,滤袋长度L与直径D的比L/D的取值范围5~40,及滤袋尺寸的参考数据选取:L=1500mm, d=160mm.计划所需滤袋总数n= A/∏Ld=142.86/∏*0.16*1.5=190故分两个单元,每个单元安装100条滤袋,按10×10布置,总计200条滤袋。
2.3 滤袋清灰时间的确定袋式除尘器的压力损失:Pfppp—(※)式中 fp—通过清洁滤袋的压力损失,Pa; Pp—通过颗粒层的压力损失,Pa。
参考《除尘设备》: Pp= 2fPvRt式中 pR—颗粒比阻力系数,min/(g·m) fv—过滤风速,m/min —含尘浓度,g/m3t —清灰时间,min设p达到1000Pa时清灰一次,将已知数据代入(※)式: 1000 = 100 + 1.50×0.72×5×t 解得:t = 244.9min = 4.08h故滤袋运行4.08h清灰一次。
2.4 灰斗的计算参考《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标况下含尘浓度:5.105273273300NNTT g/m3为达到国家标准所需的除尘率:1050020011N标98%则灰堆积速度:q =hmQP/0196.01500%98560003取相邻两滤袋距离为60mm,即相邻两滤袋中心距为220mm。
单元间距取100mm。
每单元的截面为正方形,截面边长:a=10×0.16+9×0.06+2×0.2=2.54m=2540mm,截面积:S=a2=2.542=6.45m2取灰斗倾斜角为50°,排灰口边长a0取0.3m,排灰斗高度:H=21a·tan50°-21 a0·tan50°=21×2.54×tan50°-21×0.3×tan50°=1.33m积灰高度h取0.60m,估算积灰体积:V=50tan23150tan231022aahh =50tan23.03.0316.050tan6.023122=0.197m3 排灰时间qVt2排0196.0197.0220.1h,故可知每20.1小时排灰斗排灰一次。
3. 辅助结构计算便于进气管与灰斗连接,采用方形断面管,断面边长:L1=18360060003600ivQ=0.3m净气出流速度ov取5m/s,出口管道选圆截面管道,截面直径:D=483600600043600ovQ=0.515m=515mm,圆整到550mm。
4. 选型设计一览表个主要看你是输送什么介质了,如果是一般粉尘(非易燃),如非矿粉尘或者水泥类似的粉体,除尘风管的风速可参考我们设计院采用的标准:一般倾斜管道风速(12-16m/s)、垂直管道风速(8-12m/s)、水平管道(18-22m/s)。
对于膨胀节的选择可以先通过计算膨胀节的膨胀量,热胀位移△L=α * Δt * L(mm) 式中α——管线胀系数Δt ——温差 L——管道长度一个完整的除尘系统包括吸尘罩、通风管道、除尘器、风机四个部分。
通风管道(简称管道)是运送含尘气流的通道,它将吸尘罩、除尘器及风机等部分连接成一体。
管道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整个除尘系统的效果。
因此,必须全面考虑管道设计中的各种问题,以获得比较合理、有效的方案。
1、管道构件1.1弯头弯头是连接管道的常见构件,其阻力大小与弯管直径d、曲率半径R以及弯管所分的节数等因素有关。
曲率半径R越大,阻力越小。
但当R大于2~2.5d时,弯管阻力不再显著降低,而占用的空间则过大,使系统管道、部件及设备不易布置,故从实用出发,在设计中R一般取1~2d,90°弯头一般分成4~6节。
1.2三通在集中风网的除尘系统中,常采用气流汇合部件——三通。
合流三通中两支管气流速度不同时,会发生引射作用,同时伴随有能量交换,即流速大的失去能量,流速小的得到能量,但总的能量是损失的。
为了减小三通的阻力,应避免出现引射现象。
设计时最好使两个支管与总管的气流速度相等,即V1+V2=V3,则两支管与总管截面直径之间的关系为d1^2+d2^2=d3^2。
三通的阻力与气流方向有关,两支管间的夹角一般取15°~30°,以保证气流畅通,减少阻力损失。
三通不能采用T形连接,因为T形连接的三通阻力比合理的连接方式大4~5倍。
另外,尽量避免使用四通,因为气流在四通干扰很大,严重影响吸风效果,降低系统的效率。
1.3渐扩管气体在管道中流动时,如管道的截面骤然由小变大,则气流也骤然扩大,引起较大的冲击压力损失。
为减小阻力损失,通常采用平滑过渡的渐扩管。
渐扩管的阻力是由于截面扩大时,气流因惯性作用来不及扩大而形成涡流区所造成的。
渐扩角а越大,涡流区越大,能量损失也越大。
当a超过45°时,压力损失相当于冲击损失。
为了减小渐扩管阻力,必须尽量减小渐扩角a,但a越小,渐扩管的长度也越大。
通常,渐扩角a以30°为宜。
1.4管道与风机的接口及出口风机运转时会产生振动,为减小振动对管道的影响,在管道与风机相接的地方最好用一段软管(如帆布软管)。
在风机的出口处一般采用直管,当受到安装位置的限制,需要在风机出口处安装弯头时,弯头的转向应与风机叶轮的旋转方向一致。
管道的出口气流排入大气,当气流由管道口排出时,气流在排出前所具有的能量将全部损失掉。
为减少出口动压损失,可把出口作成渐扩角不大的渐扩管,出口处最好不要设风帽或其它物件,同时尽量降低排风口气流速度。
2、管道配件2.1清扫孔清扫孔一般设于倾斜和水平管道的侧面,异形管、三通、弯管的附近或端部。
清扫孔的制作应严密、不漏风。
2.2调节阀门集中式除尘系统阻力不平衡的情况在运行中是难免的,因此,在与吸尘罩连接的垂直管段上设调节阀门。
常见的调节阀门有蝶阀斜插板阀等,在吸入段管道上,一般不容许采用直插板阀,因为它容易引起管道堵塞。
作为调节风量用。
无论是斜插板或蝶阀,都必须装设在垂直管段上。
因为阀板前后产生强烈的涡旋,粉尘很容易沉积,如果这类阀板装在斜管或水平管段上,沉积粉尘还会妨碍阀板的开关或堵塞管道。
2.3测定孔除尘系统在这行前应进行启动调节,运行过程中也要进行空气动力性能测定,因此管道上要事先留出调节和测试用的测定孔。
测定孔的开设位置尽可能避开气流的涡流区,一般设置在:(1)与吸尘罩连接的管段上:(2)除尘器前后的管段上;(3)风机进出口管段上,(4)对除尘器应设在能够显示出设备本身的压力损失的部位。
2.4法兰盘除尘管道一般用钢板焊接制作,采用法兰盘式连接,便于拆卸清理。
法兰盘中的衬垫可用胶皮或在水中泡湿的和在干性油内煮过并涂了铅丹油的厚纸垫。
输运不超过70℃的正常湿度的空气的管道可以用厚纸垫,超过70℃则用石棉厚纸垫或石棉绳。
3、管道布置(1)管道布置力求简单,尽可能垂直或倾斜装设,倾斜角一般不得小于50°,使管道内的积尘能自然滑下。
(2)分支管与水平管或主干管连接时,一般从管道的上面或侧面接入。
(3)管道一般采用圆形截面,因为方形、矩形截面管道四角会产生涡流,易积粉尘。
最小直径一般不小于100mm,以防管道堵塞。
(4)管道不宜支承在设备上(如通风机外壳),应设支、吊架。
钢制管道水平安装时,其固定件的间距,当管径不超过360mm时,不大于4m;超过360mm时,不大于3m。
当垂直安装时,其固定件的间距不大于4m,拉绳和吊架不允许直接固定在法兰盘上。
(5)为减轻风机的磨损,宜将除尘器装置置于风机之前。
以上是管道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实际设计中,管道的直径、风速和流量,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阻力计算,在保证使用效果的前提下,使输运气流的能耗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