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口诀的秘密

乘法口诀的秘密
乘法口诀的秘密

乘法口诀的秘密

镇江市香江花城小学蔡正牛

【摘要】乘法口诀的教学中有许多有趣的内容可以介绍给学生。如“一一得一,二二得四,…”这些值是一组完全平方数,而完全平方数又能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又如“一九得九,二九十八,…”这些可以推出全九数乘法的速算方法“去一添补”,从而得出99×36、999×345,…等算式的速算方法。本文将结合自己的辅导案例在下面一一论述。

【关键词】完全平方数速算数学金字塔

“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一三得三,…,八九七十二;九九八十一”这一组乘法口诀是我们小学二年级数学的重要教学内容。正是有了乘法口诀,所以我们中国人的口算能力大多数都比外国人强,这也是中文的优势,因为如果你用英语来记乘法口诀就不那么顺口了。

我们过去在乘法口诀表的教学中往往关注于用这组口诀来引导学生认识乘法,学习除法,脱离了乘除法就没什么可讲的了,所以学生对学这一组乘法口诀的兴趣不是太高。而我作为一名一线的数学教师,在从教二十几年后,再回过头来思想这组乘法口诀时,发现乘法口诀还可以有许多有趣的知识可以让二年级下学期的小朋友们来学习,让他们喜欢上数学。

一、通过乘法口诀来认识完全平方数。

“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四四十六,五五二十五,六六三十六,七七四十九,八八六十四,九九八十一”。

这一组乘法口诀学完,我引导学生按规律填数。

1、4、9、16、()、36、49、64、81。

结果发现几乎全班都能填出25来,有的同学是求差找规律,4和1差3,9和4差5,16和9差7,所以()内的数和16差9,16+9=25;还有少数同学想起了乘法口诀,告诉我,第一个数是1×1;第二个数是2×2;第三个数是3×3;第四个数是4×4,所以括号内的第5个数是5×5。当这个孩子说到这种方法时,一脸的得意,更好几个小朋友着急地说“我也是这样想的!我也是这样想的!”大家的学习热情高涨。

这时我就介绍像这组数一样,由两个完全相同的自然数(0除外)相乘得到的数叫完全平方数。然后说了一个用这组数解决问题的例子。

一个走廊上有10盏灯,每个灯下方都有一个开关,开关上依次印着1、2、3、4、5、6、7、8、9、10。走来10位同学,第一位同学把10个开关都摁了一遍,因为10个编号都能正好除以1;第二位同学把双数号都摁了一遍,因为双数号都能正好除以2;第三位同学把3、6、9号灯摁了一遍;第四位同学把4、8号摁了一遍;依此类推,假如原来走廊上的灯全是灭的,10个同学走过去后,哪几盏灯是亮的?

一开始同学们最先找到1号灯,因为1号灯摁了1次,然后找到4号灯,因为摁了3

次,在老师的引导下,当他们发现这是两个都是完全平方数时,很快找到了9号灯。孩子们开心地笑了,我又即时把灯和人数调整到20时,他们很快就找出16号灯。

2、通过乘法口诀学习全九数的速算方法。

“一九得九,二九十八,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七九六十三,八九七十二,九九八十一”

这一组口诀教教完,我引导他们观察算式:9×1=9;9×2=18;9×3=27,9×4=36,9×5=45,9×6=54,9×7=63,9×8=72,9×9=81。

通过观察,同学们可以发现积的前半部分比和九相乘的数少一,即“去一”;积的后半部分与和九相乘的数合起来是10。然后我介绍两个数合成10、100、1000时,这两个数互为补数。补数的特点是,两个补数高位上对应的数字之和为9,个位上数字之和为10,例如36+64=100,247+753=1000,1234+8766=10000……。由于凑九、凑十、去一的知识在一年级早就熟练了,只要老师一引导,连起来用,孩子们很快就学会了全九数的速算方法“去一添补”:99×36=3564;999×135=134865;9999×2468=24677532;……,当算到999999999×123456789=123456788876543211时,全班沸腾了!

3、通过乘法口诀找规律。

“三四十二”是一个很普通的乘法口诀,如果不去研究它,好象没什么特别的地方,但当我教完全部的乘法口诀之后,再把这句口诀拿出来讲解时,孩子们也不清楚我要干什么。

我问孩子们,知不知道“金字塔”。

有些孩子说:“知道,知道,就是埃圾金字塔!”

我就说:“我们的乘法口诀也就象一个金字塔,这是一座数学金字塔,里面有好多的秘密哟!”接下来,我写出下面一组数:

3×4=12

33×34=1122

333×334=111222

3333×3334=()

33333×33334=()

……

孩子们很快找到了规律,填出了3333×3334=11112222;33333×33334=1111122222;还继续知道了333333×333334=111111222222,……,一下子感受到了数学金字塔的魅力!我乘热打铁,给孩子们布置了一道回家的思考题,回家用计算器找一找,九九乘法口诀表中,还有哪一句也藏着一个象这样的数学金字塔,孩子们的热情很高,第二天,许多同学都用计算器找出了“六七四十二”这句乘法品决。

6×7=42

66×67=4422

666×667=444222

6666×6667=44442222

66666×66667=4444422222

……

4、当然,乘法口诀中还有许多的秘密等待我们去发现。这里再介绍两组可以教给孩子们的实例。

(1)利用完全平方数求“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和”

口诀: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四四十六,五五二十五,六六三十六,七七四十九,八八六十四,九九八十一

方法:1=1×1=1

1+3=2×2=4

1+3+5=3×3=9

1+3+5+7=4×4=16

1+3+5+7+9=5×5=25

1+3+5+7+9+11=6×6=36

1+3+5+7+9+11+13=7×7=49

1+3+5+7+9+11+13+15=8×8=64

1+3+5+7+9+11+13+15+17=9×9=81

……

(2)利用连续自然数求“从2开始的连续偶数和”

口诀:一二得二,二三得六,三四十二,四五二十,五六三十,六七四十二,七八五十六,六九七十二。

方法:2=1×2=2

2+4=2×3=6

2+4+6=3×4=12

2+4+6+8=4×5=20

2+4+6+8+10=5×6=30

2+4+6+8+10+12=6×7=42

2+4+6+8+10+12+14=7×8=56

2+4+6+8+10+12+14+16=8×9=72

……

怎么样?乘法口诀还是很有趣的吧,学完了乘法口诀还可以用扑克牌来“算二十点”游戏,这样可以进一步巩固孩子们的口算能力。有句话叫“不管三七二十一”,试一试吧!

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口诀

二乘法口诀(一) 第一课时数松果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0-31页“数松果 ”。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使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 2、引导学生借助乘法的意义编制乘法口诀。 3、培养学生的社会入文意识。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掌握乘法口诀的归纳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口诀卡片练习纸 教学设计 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2008年的奥运会在哪里举办吗? 师:为庆祝北京申奥成功,在北京进行了大型的巡游活动,看,他们来了。 申奥成功大巡游--摩托车队巡游。 师:哪位同学能为我们介绍这面旗? (天蓝色代表欧洲,黄色代表亚洲,黑色代表非洲,草绿色代表澳洲,红色代表美洲;连接在一起象征五大洲的团结。) 师:根据学生口述:一面旗有5个环,在表格中板书。 旗的面数1 环的个数5 师:那么两面旗呢? 师:你是怎么算的? (在这个情境中,教师提供了一个情境,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为学生下一步的数学研究奠定基础。使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有了更加深入的情感辱验,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汇报方法. 师:你们能不能继续将这个表格填完?同桌两个同学互相说一说.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填表) 师:从这张表格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5的乘法口诀编写 1、师:能把环的个数用乘法算式计算出来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1个5是5,1×5=5或5×1=5 2个5是10,2×5=10或5×2=10。 2、师:接下去写,你们会吗?请你们在本子上接着往下写。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板演。 对写的快的同学引导他们互相检查。

3、针对学生书写的不同、问题,让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 4、请大家把我们写的算式读一读。 5、师:有谁知道10×4的积是多少呢?试试看,独立计算后小组交流想法。 6、根据这些乘法算式,你还能算哪些乘法题? 7、大家所说的这些算式都是根据黑板上这9个算式推算出来的,让我们再来观察一下这些算式,它们都含有一个乘数5,为了方便我们的应用,前人将这些算式改编出了一句句的口诀,我来说一句:一五得五。 你能试着说下去吗?小组说一说并分组把它写出来。 8、教师强调几个编写要注意的问题。 9、齐读5的乘法口诀。 10、给学生3分钟记忆口诀。 11、师:你是怎样记口诀的?有什么好的方法? (这一部分是本节课的重点,同时也是学生建立乘法口诀编写概念的第一课.所以这部分教师放慢步伐,从以下几个环节实施教学:从学生熟悉的乘法意义入手写乘法算式——了解算式间的递进关系——拓展关系的应用——编写5的乘法口诀——记忆口诀。 这五步的教学引导学生了解了口诀的由来过程,编写方 法,以及如何记忆口诀,为后续学习其他的口诀奠定了基础。) 寻找生活中5的乘法口诀 1、师:生活中和5的乘法口诀有关系的事情还有许多,老师可以把它们编成儿歌,你们想听吗? 一个小组5个人,两个小组10个人,三个小组15个人,四个小组20个人…… 2、师:你还能编出其他的儿歌吗? (数学是生活的数学,它来源于生活,也要应用于生活。通过这一运用,将两者进行了有机结合,既培养了学生发现生活中数学的习惯,又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在丰富学生数学经验的同时又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 巩固练习 请你用今天所学的口诀,解决问题. 1、5的乘法口算题. (这一环节主要是当堂检测学生对口诀的学习情况,做到及时查漏补缺。) 2、填一填:见书ll页第3题. (指导学生看图,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 3、看图列式:见书11页第4题。 (了解学生对乘法意义理解的情况。) 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 (及时的反思和总结是学习提高的一种方式。) 教学反思: 大胆放手,让全体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独立思考、观察规律,再进行合作交流,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第二课时课间活动

大九九乘法口诀表

大九九乘法口诀表(19×19的乘法口诀表) 1乘的乘法有: 1×1=1 1×2=2 1×3=3 1×4=4 1×5=5 1×6=6 1×7=7 1×8=8 1×9=9 1×10=10 1×11=11 1×12=12 1×13=13 1×14=14 1×15=15 1×16=16 1×17=17 1×18=18 1×19=19 2乘的乘法有: 2×2=4 2×3=6 2×4=8 2×5=10 2×6=12 2×7=14 2×8=16 2×9=18 2×10=20 2×11=22 2×12=24 2×13=26 2×14=28 2×15=30 2×16=32 2×17=34 2×18=36 2×19=38 3乘的乘法有: 3×3=9 3×4=12 3×5=15 3×6=18 3×7=21 3×8=24 3×9=27 3×10=30 3×11=33 3×12=36 3×13=39 3×14=42 3×15=45 3×16=48 3×17=51 3×18=54 3×19=57 4乘的乘法有: 4×4=16 4×5=20 4×6=24 4×7=28 4×8=32 4×9=36 4×10=40 4×11=44 4×12=48 4×13=52 4×14=56 4×15=60 4×16=64 4×17=68 4×18=72 4×19=76 5乘的乘法有: 5×5=25 5×6=30 5×7=35 5×8=40 5×9=45 5×10=50 5×11=55 5×12=60 5×13=65 5×14=70 5×15=75 5×16=80 5×17=85 5×18=90 5×19=95 6乘的乘法有: 6×6=36 6×7=42 6×8=48 6×9=54 6×10=60 6×11=66 6×12=72 6×13=78 6×14=84 6×15=90 6×16=96 6×17=102 6×18=108 6×19=114 7乘的乘法有: 7×7=49 7×8=56 7×9=63 7×10=70 7×11=77 7×12=84 7×13=91 7×14=98 7×15=105 7×16=112 7×17=119 7×18=126 7×19=133 8乘的乘法有: 8×8=64 8×9=72 8×10=80 8×11=88 8×12=96 8×13=104 8×14=112 8×15=120 8×16=128 8×17=136 8×18=144 8×19=152 9乘的乘法有: 9×9=81 9×10=90 9×11=99 9×12=108 9×13=117 9×14=126 9×15=135 9×16=144 9×17=153 9×18=162 9×19=171 10乘的乘法有: 10×10=100 10×11=110 10×12=120 10×13=130 10×14=140 10×15=150 10×16=160 10×17=170 10×18=180 10×19=190 11乘的乘法有: 11×11=121 11×12=132 11×13=143 11×14=154 11×15=165 11×16=176 11×17=187

9的乘法口诀(故事版)

“9的乘法口诀教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4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编口诀的过程,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并能运用口诀进行准确计算。 2.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进行初步的归纳总结多种记忆口诀的方法。 3.通过白雪公主的故事,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熟记9的乘法口诀,应用9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初步探索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听过白雪公主的故事吗?在这个故事里,你知道哪些主要人物?(白雪公主、皇后‘王子、七个小矮人等)喜欢白雪公主吗? 故事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王子和公主快乐的生活在一起) 师:可是有一天,恶毒的皇后不知从哪儿得到了一个魔盒,她不甘心白雪公主比她漂亮,所以利用了魔盒的魔力,又抓走了白雪公主和王子,同时也将七个小矮人变成了她的奴隶。你们看可恶的皇后抓走了几个人啊?(课件出示) 生:(9个) 师:他们9个人被皇后抓走后,日子过得很不开心。你们愿意把他们救出来吗?可是皇后很狡猾,她知道我们班的小朋友特别聪明,要来救人了,所以利用这9个人分别设计了9个关口,只有我们顺利通过这9关,才能真正救出他们。大家有没有信心?我们今天就来学习9的知识,(出示课题9的乘法口诀)用知识闯关,把他们解救出来了,好吗? 二、新知探究,勇闯九关 师:好,准备一下,我们开始冲关了! (一)请闯第一关:每次加9,把得数填在空格里。 (课件出示) 我们来开火车回答,如果答错了,火车就会开到别的地方去!,小朋友们听明白了吗?师:真棒!我们顺利的救出了第一个小矮人,想不想继续? (二)请闯第二关:尝试编口诀。 1.教学“一九得九”。(课件出示) 呈现图片(1个9),提问: 观察这些☆,数一数,一共有几个?表示1个几? 学生观察说出:有9个☆,就是表示1个9。 列出乘法算式:1×9=9或9×1=9。 师:你能根据乘法算式,编出一句口诀吗? 生:一九得九。 小朋友们真聪明,大声读一读。 2.教学“二九十八”。(课件出示) 呈现图片(2个9) 提问:这些☆,表示几个几?总共有几个?(生:表示2个9,一共有18个) 你是怎么算出来的?2个9相加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

乘法口诀表快速记忆技巧

乘法口诀表快速记忆技巧 乘法口诀表快速记忆技巧 一、按顺序背诵必不可少。 这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应该不是难点。中国人学乘法可谓是独具优势,由于发音简单,因而琅琅上口,对于文化程度欠缺的老年人尚能运用自如,更何况我们这一代见多识广的小学生呢。 二、理解口诀的意义。 在学习了乘法的意义之后,相信学生们对口诀的意义应该能有较好的理解,对于判断结果的大致范围会有一定的帮助。例如6×8,表示6个8或8个6连加,那么当学生背不出口诀时,可通过加法算出结果,或者通过它的意义估计出积的结果大约在50左右,继而排除一些不可能的结果,朝这个范围思考口诀。 三、推算出口诀的结果。 当学生能按顺序熟背口诀后,必然会有若干自己比较熟悉的口诀,例如: 二五一十、九九八十一等,将这些口诀作为参照物,可运用推算的方法很快找到与之相邻的乘法口诀,比如:8×9的结果想不出,则可思考“9个9减去一个9”,也就是“81-9=72”,当然得出结论后不能写上72就算了,还应把“8×9”的口诀在心里默念一遍,那么多经历几次这样的思考后,“八九七十二”这句也将成为铭记于心的口诀了。这样

以点带面,从若干口诀辐射到所以口诀,效果应该会比较明显。 四、找寻积的特点。 我们还可通过积与因数的一些特点来帮助学生记忆或判断结果的正误。例如:1的口诀完全不需要过多的记忆,积与另一个因数相同;2的口诀结果都是双数,也就是学生常说的“2、4、6、8、10”;5的口诀末尾不是“5”就是“0”,看另一个因数,是双数则积的末尾是0,是单数积的末尾就是5。再有就是根据两个因数来判断积的奇偶性,“双数×双数”积是双数,“双数×单数”积是双数,“单数×单数”积是单数。当然这一判断方法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无疑有些难度,适合思维拓展题,若仅仅是为了判断积的正确与否,也许孩子们并不愿意用。 五、在游戏中熟练。 我想这应该是该年龄段的学生乐于接受的一种记忆方式,因为纯粹的背显得很枯燥,多背一些孩子就会由于兴趣的降低而思维混乱、错误百出,老师可以在课堂中运用“补口诀比赛”或通过一些网络小游戏来帮助学生提高兴趣。在家里学生也可下载一些类似的网络游戏或与家长玩“算24点”的游戏增加口诀的运用机会,孩子们会很快发现口诀记忆并不那么困难。 六、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乘法口诀表快速记忆方法

乘法口诀表快速记忆方法 乘法口诀表快速记忆方法 一、按顺序背诵必不可少。这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应该不是难点。中国人学乘法可谓是独具优势,由于发音简单,因而琅琅上口,对于文化程度欠缺的老年人尚能运用自如,更何况我们这一代见多识广的小学生呢。 二、理解口诀的意义。在学习了乘法的意义之后,相信学生们对口诀的意义应该能有较好的理解,对于判断结果的大致范围会有一定的帮助。例如6×8,表示6个8或8个6连加,那么当学生背不出口诀时,可通过加法算出结果,或者通过它的意义估计出积的结果大约在50左右,继而排除一些不可能的结果,朝这个范围思考口诀。 三、推算出口诀的结果。当学生能按顺序熟背口诀后,必然会有若干自己比较熟悉的口诀,例如: 二五一十、九九八十一等,将这些口诀作为参照物,可运用推算的方法很快找到与之相邻的乘法口诀,比如:8×9的结果想不出,则可思考“9个9减去一个9”,也就是“81-9=72”,当然得出结论后不能写上72就算了,还应把“8×9”的口诀在心里默念一遍,那么多经历几次这样的思考后,“八九七十二”这句也将成为铭记于心的口诀了。这样以点带面,从若干口诀辐射到所以口诀,效果应该会比较明显。

四、找寻积的特点。我们还可通过积与因数的一些特点来帮助学生记忆或判断结果的正误。例如:1的口诀完全不需要过多的记忆,积与另一个因数相同;2的口诀结果都是双数,也就是学生常说的“2、4、6、8、10”;5的口诀末尾不是“5”就是“0”,看另一个因数,是双数则积的末尾是0,是单数积的末尾就是5。再有就是根据两个因数来判断积的奇偶性,“双数×双数”积是双数,“双数×单数”积是双数,“单数×单数”积是单数。当然这一判断方法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无疑有些难度,适合思维拓展题,若仅仅是为了判断积的正确与否,也许孩子们并不愿意用。 五、在游戏中熟练。我想这应该是该年龄段的学生乐于接受的一种记忆方式,因为纯粹的背显得很枯燥,多背一些孩子就会由于兴趣的降低而思维混乱、错误百出,老师可以在课堂中运用“补口诀比赛”或通过一些网络小游戏来帮 助学生提高兴趣。在家里学生也可下载一些类似的网络游戏或与家长玩“算24点”的游戏增加口诀的运用机会,孩子们会很快发现口诀记忆并不那么困难。 六、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正所谓数学源自生活,运用于生活,乘法口诀的运用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若想更熟练的掌握,课堂是有局限性的,我们当让孩子感受到它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价值,这点需要家长配合,利用一切与之

4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4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结合“小熊请客”的具体情境,经历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掌握4的乘法口诀。 2、会用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数学游戏中体会数学存在于生活中,强化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经历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掌握4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理解口诀的意义,并正确熟练应用。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 学具:分发的口算纸张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1.提问:同学们,你们有过请客的经历吗? 2.学生充分交流。 3.讲述故事(课件演示) 小熊听说后,想请大家吃冰糖葫芦,不过他请客可是有要求的,他要请回答问题声音响亮的、积极回答问题的、坐姿标准的……你们想成为他的客人吗?(学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熊请客”,期待着同学们的精彩表现。(教师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编制口诀 1、观察图画引出问题 小熊要亲手制作冰糖葫芦,你们瞧!他正在紧张地忙碌着。(多媒体出示主题图) 2、学生观察汇报自己发现的数学信息,引出问题。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师: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动物朋友,想认识吗? 生:想。 师:瞧!谁来啦?(课件呈现) 生:小熊。 师:小熊非常地热情、好客。今天,它又邀请了几位它的好朋友到家里来做客。我们也去看一看好吗? 师:看,它在为客人准备什么呢?(课件呈现情境图) 生:小熊在串红果。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这幅图,小熊串的红果一串有几个呢?(出示图片) 生:4个。 师:2串有几个红果呢? 生:8个。 师:3串呢? 生:12个。 师:小朋友真厉害,一下子就数出来了。现在小熊遇到了一个难题了,你们愿意帮助它吗?生:愿意。 师:看,它遇到了什么难题呢? 课件:9串需要多少个红果呢?

9的乘法口诀 评课稿(陈永华)

实用、实在、有效 听汤帆老师《9的乘法口诀》有感 保康县实验小学陈永华 本节部级优课汤帆老师教学的内容是教材例四《9的乘法口诀》,它是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1-8的乘法口诀,已经掌握较多的学习经验的基础上采取迁移类推的方法,将已有的学习经验迁移到学习9的乘法口诀中。目的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编口诀的乐趣,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并能运用口诀进行准确计算;培养学生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进行初步的归纳总结;将多种记忆口诀的方法归纳总结,渗透数学学习方法。今天有幸聆听了汤帆老师的课我认为它是一节实用、实在、有效地课堂教学。在课堂的重点环节汤帆老师处理的很得当,教学过程中同时注意孩子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并且利用教材素材因势利导,合理导入新课,既给学生提供机会充分展示“已知”,又抓住学习目标和教学要求不放,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口诀的热情。具体表现在: 一、力求数学知识情境生活化,体会生活数学无处不在。 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因此,创设恰当的情境,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自觉运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引入就像是写一篇文章的开头,好的开头才会引起读者的兴趣。本节课汤帆老师利用端午节划龙舟这一情景引入,不仅具有趣味性,还巧妙地突出了这节课的重点“九的乘法口诀”而且从学生的“已知”往往是粗浅、局部和零散的,甚至是不科学的入手。因势利导,合理导入新课,并可以通过“已知”的破绽,提出恰当的问题,从而使学生高兴地看到,原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真是无处不在,数学很神奇、很有趣。 二、注重数学知识的有效性,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着、合作者。为此,本节课汤帆老师勇敢让位,把课堂教学时间还给学生。并且在学习新知时汤帆老师设计的非常巧妙有序。例如在正式编制9的乘法口诀之前,通过袋鼠跳格子直观图片,让学生再次感知几个9数据的由来及特征,为学习9的乘法口诀

9的乘法口诀(教研课)

9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4页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编口诀的乐趣,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并能运用口诀进行准确计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进行初步的归纳总结。 3.将多种记忆口诀的方法归纳总结,渗透数学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每一句口诀的意义,明白口诀的来源。 教学难点: 发现规律并利用规律来记忆9 的乘法口诀。 教具准备: 彩色粉笔、苹果卡片、算式卡片、果树图、摘苹果规则单、接力赛算式板书在黑板上。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展示课件,诱发问题 师:同学们,知道端午节吗?(知道)端午节的时候不仅要吃粽子,还要举行(划龙舟比赛)看,划龙舟比赛开始了!比赛的时候,只要咱们团结一心、齐心协力就能取得胜利对不对?(对)那同学们,你从图中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呢? 生:每艘龙舟上有9个人,一共有9条船。 师:你的发现真好,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划龙舟的一共有多少人? 师:那谁还想提数学问题? 师:快速地告诉老师,一条龙舟上有多少个人?(9个)两条龙舟上有多少个人?

(18个)6条呢?8条呢?用什么方法可以很快的说出得数啊?(乘法口诀) 2.揭示课题 师:那好,今天我们就用前面学习2——8的乘法口诀的方法来学习9的乘法口诀。有信心吗? (板书:9的乘法口诀) 师: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自主合作,探究意义 1.运用类推,编出口诀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有一只袋鼠练习跳远。他一次跳了几格?(一格), 跳了一格用9来表示,是几个9?(1个9)接着看,现在跳了几格?(两格)是几个9?(跳了2格,是2个9)2个9是多少呢?(18)你是怎么得出18的?(跳一格是9,再跳一格就是9+9=18) 师:说得好,也就是说多跳一格就加上一个(9)。 师:袋鼠继续跳,现在是几个9?(3个9)。。。。。。(一直跳到9个9为止) 师:那方框里面的数会填吗?请翻开书84页,把方框里面的数填完整。 2.自主探究,理解意义 师:很多同学都写完了,谁来帮老师把方框填上?(27、36、45、54、63、72、81) 师:他这样的填法,你们同意吗?(检查一下你自己的,把数学书扣在桌子上)咱们来一起数一数。(课件演示)一个9是9,2个9是18,3个9是27,4个9是36。。。。。 师:1个9是9,乘法算式应该怎么列?(1×9=9或9×1=9)乘法口诀怎么编? 一起告诉老师。(一九得九) 师:一九得九表示什么意思呀?(表示1个9相加) 师:很好。也就是说一句乘法口诀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列出几个乘法算式?(2个)师:那你能根据袋鼠每次跳远的结果列出乘法算式,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吗?请

二年级数学 9的乘法口诀(1)教案 人教版

9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9的乘法口诀的特殊规律. 2.初步记住9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计算乘法式题,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9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运用9的乘法口诀计算乘法式题. 教具、学具准备 1.教师准备教科书第87页例1的教学挂图(图片:例1图),有条件的可以把挂图制成投影片,或准备81个小正方体. 2.把教科书第88页“做一做”第2题的百以内数表制成放大的挂图(图片:百以内数图).

3.准备2-8的乘法口诀卡片若干张,以及10道已学的乘法式题卡片.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齐背已学的乘法口诀. 2.看卡片把口诀说完全. 二八()四六()五八()六八() 三七()三八()六七()五七() 3.看题写得数. 8×4 7×8 8×6 7×5 8×3 4×7 3×7 8×8 4×6 2×8 订正时,可选两道题,让学生说一说用哪句口诀计算. 二、新课.

1.每次加9,把得数填在空格里【演示课件“9的乘法口诀”】. 让学生看书,指名读题,说明题意.然后让学生独立在空格里填数.在学生做的同时,教师用小黑板挂出准备题.同时进行行间巡视. 订正时,除了让学生说出每个空格里应该填的数外,还要着重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说一说这个数是怎样算出来的.如提问:下一个方格里应该填几?你是怎样算的?也可以问是几个9相加得到的? 2.教学例1【继续演示课件“9的乘法口诀”】. 我们学习7的乘法口诀和8的乘法口诀时,许多乘法口诀是同学们自己编出来的,今天我们学习新的乘法口诀,看哪一位同学会编成乘法口诀. (1)出示例1挂图中的第一个长方体.(或用9个小正方体摆一个长方体.)先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画的是什么.使学生明确,图中的长方体是由9个小正方体拼成的.提问:一个长方体是由几个小正方体拼成的?求1个9是多少,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你能根据这个乘法算式编出一句乘法口诀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图下面板书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形式如下: (2)出示第二个长方体.这2个长方体是由多少个小正方体拼成的?有几个9? 2个9相加等于18,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你能编出一句乘法口诀吗?让学生自己想,并填在教科书上.教师在“9×1=1和“一九得九”下面板书: 9×1=9 一九得九

2019二年级上数学教案9的乘法口诀 青岛版教育

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9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计算9的乘法。 过程与方法 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探索9的乘法口诀蕴涵的规律。 情感与价值观:在编写口诀和探索9的乘法中的积的规律的过程中获得成功得体验,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教学重点:熟记9的乘法口诀并应用9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难点:初步探索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纸、小青蛙、小蝌蚪图片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一个师傅三徒弟》 提问:这是哪部动画片的主题歌? 这部动画片讲的是什么故事?他们师徒经历了多少难? 二.学习新课 (一)编口诀 1、老师这里有许多智慧星,只要你们积极动脑,大胆发言,就一定能得到它。课件出示: 你能很快地告诉老师这里有几颗智慧星吗? 你怎么一下子就知道了呢?(共10格,空了一格) 空了一格,也就是比10少1,比10少1是几? 列式:9×1=9 2、出示两排智慧星: 2个9,比20少(),是() 列式:9×2=18 师生总结: 9×3= 比30少3 9×4= 比40少4 9×5= 比50少5 9×6=? 9×7=? 9×8=? 9×9=? 2.根据式子自己编口诀 小组合作编口诀,写在卡片上。集体订正。 (二)总结规律 同学们真了不起,能自已编出9的乘法口诀。请读一读你们自己亲自编出的口诀,读完后仔细看一看,你们能发现9的乘法口诀积有什么特殊的规律吗? 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共同找出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小组汇报:

1.每相邻两句口诀的积相差9。 2.它们的积十位上的数是1.2.3.4.5.6.7.8,个位上的数是9.8.7.6.5.4.3.2.1。页 1 第 3.每句口诀的积,十位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相加都得9。 4.有几句口诀,积的十位和个位交换了位置。 同学们看得真仔细,分析得也很详细,我真佩服你们这些小天才!你们能利用这些规律很快记住9的乘法口诀吗? 三·巩固与练习 (1)师生对口令 (2)出示几个乘法算式,让学生计算。算完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3)第三题让学生先想一想,在回答,兔博士订正答案。 (4)做游戏:小蝌蚪找妈妈。 (5)用幻灯片先指导学生观察,然后自己再列式,再集体汇报。 四·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一首歌曲《白杨和小河》结束本课 一.设计理念 本课注重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建立探索性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地发展。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体现数学无处不在。经历过程,全员参与,特别注重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两个关系的处理。精心组织,渗透方法,体现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学生始终在主动地进行观察、推理、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渗透了迁移类推的学习方法。 二.教学内容[来源:]页。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4 三.学情与教材分析的乘法口诀”是“表内乘法㈡”这个单元的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9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学的,学生已经有了学习乘法口诀的相应经验。教学2—8通过观时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在以往学习经验的指引下,的乘法口诀”,发现察、比较、分析、归纳、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推导出“9以及实际生活中的相关9的乘法口诀解决数学问题、它的特殊规律,并尝试着用问题,让学生感悟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四.教学目标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编口诀的乐趣,91.使学生经历编制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并能运用口诀进行准确计算。.培养学生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进行初步的归2 纳总结。 3.将多种记忆口诀的方法归纳总结,渗透数学学习方法。.通过喜闻乐见的西游记故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使学生在愉4 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五.教学重点理解每一句口诀的意义,明白口诀的来源。六.教学难点发现规律并利用规律来记忆9 的乘法口诀。七.教学准备多媒 体课件、小动物图片、房子图片、口诀卡。八.教学过程页 2 第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展示课件,诱发问题。 师:今天能和小朋友一起学习我非常高兴,老师还带来了端午节赛龙舟时的一个场景。请看:(播放课件赛龙舟:龙舟赛场,鼓声震天,9条龙舟首尾交错,

乘法口诀表

第 1 讲 乘法口诀表
小朋友们, 有没有看过西游记啊?西游记中的唐僧去西天取经可是经过了九九八 十一难哦,这里的 9 ? 9 ? 81 就是我们的乘法口诀哦!还有平时我们说的不管三七 二十一也是乘法口诀哦,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口诀吧!
课前小游戏——
方法:先将两只手的手指伸开,从左往右一共 10 个手指,如计算 7 乘以 9,就把从左数的 第 7 个手指按下去,这样整双手被分成 2 块,左边 1 块 6 个手指表示结果的十位上是“6”, 右边一块 3 个手指表示结果的个位上是“3”, 所以是 63。 (当然这个方法只适合和 9 相乘哦)
例题精讲
1. 填一填。
小兔子吃萝卜,一只小兔吃 2 根胡萝卜,你来填一填有几根胡萝卜?
1 只小兔 2 只小兔 3 只小兔 4 只小兔 5 只小兔
1个2 2个2 3个2 4个2 5个2
2=2 2+2=4 2+2+2=6
一二得二 二二得四 二三得六 二四得八 二五一十
page 1 of 10
二年级暑假-第 1 讲-学生版

6 只小兔 7 只小兔 8 只小兔 9 只小兔
6个2 7个2 8个2 9个2
二六十二 二七十四 二八十六 二九十八
小朋友们,我们在计算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时候,怎么
你知道吗?
算比较简单呢?这个时候用乘法计算就能让我们算得又 快又准。什么是乘法呢?乘法怎样计算呢?其实它的秘
诀就是要熟记乘法口诀, 利用乘法口诀我们可以快速、准确的进行简单的乘除法 计算。 而且我们之后学习的奥数课都会用到乘法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学习这 有趣的乘除法吧!
2. 看图填一填。
1 个人有( 4 个人有( 7 个人有(
)只气球; )只气球; )只气球;
2 个人有( 5 个人有( 8 个人有(
)只气球; )只气球; )只气球;
3 个人有( 6 个人有( 9 个人有(
)只气球; )只气球; )只气球;
3. 儿歌接龙,你能把儿歌接下去吗? 数一数 一只蜘蛛八条腿, 两只蜘蛛 三只蜘蛛 _ 四只蜘蛛 _ 条腿, 条腿, _ 条腿, ; 四只青蛙 张嘴,扑嗵扑嗵跳下水。 两只青蛙 三只青蛙 张嘴, 张嘴, 只眼睛 只眼睛 条腿。 条腿。
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
五只蜘蛛 _ _ 条腿, ……
二年级暑假-第 1 讲-学生版
page 2 of 10

乘法口诀表

第 1 讲 乘法口诀表
小朋友们,有没有看过西游记啊?西游记中的唐僧去西天取经可是经过了九九 八十一难哦,这里的 99 81就是我们的乘法口诀哦!还有平时我们说的不管三 七二十一也是乘法口诀哦,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口诀吧!
课前小游戏——
方法:先将两只手的手指伸开,从左往右一共 10 个手指,如计算 7 乘以 9,就把从左数的 第 7 个手指按下去,这样整双手被分成 2 块,左边 1 块 6 个手指表示结果的十位上是“6”, 右边一块 3 个手指表示结果的个位上是“3”,所以是 63。(当然这个方法只适合和 9 相乘哦)
例题精讲
1. 填一填。
小兔子吃萝卜,一只小兔吃 2 根胡萝卜,你来填一填有几根胡萝卜?
1 只小兔 2 只小兔 3 只小兔 4 只小兔 5 只小兔 6 只小兔
1个2 2个2 3个2 4个2 5个2 6个2
2=2 2+2=4 2+2+2=6
一二得二 二二得四 二三得六 二四得八 二五一十 二六十二

7 只小兔 8 只小兔 9 只小兔
7个2 8个2 9个2
二七十四 二八十六 二九十八
小朋友们,我们在计算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时候,怎么
你知道吗? 算比较简单呢?这个时候用乘法计算就能让我们算得
又快又准。什么是乘法呢?乘法怎样计算呢?其实它的 秘诀就是要熟记乘法口诀,利用乘法口诀我们可以快 速、准确的进行简单的乘除法计算。而且我们之后学习的奥数课都会用到乘法 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学习这有趣的乘除法吧!
2. 看图填一填。
1 个人有( 4 个人有( 7 个人有(
)只气球; )只气球; )只气球;
2 个人有( 5 个人有( 8 个人有(
)只气球; )只气球; )只气球;
3 个人有( 6 个人有( 9 个人有(
)只气球; )只气球; )只气球;
3. 儿歌接龙,你能把儿歌接下去吗?
数一数 一只蜘蛛八条腿, 两只蜘蛛 _ 条腿, 三只蜘蛛 _ 条腿, 四 只 蜘 蛛 _ 条 腿 ,; 五只蜘蛛 _ _ 条腿,
……
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 两只青蛙 张嘴, 只眼睛 条腿。 三只青蛙 张嘴, 只眼睛 条腿。 四只青蛙 张嘴,扑嗵扑嗵跳下水。

1~9的乘法口诀测试卷

1~9的乘法口诀测试卷 姓名:成绩: 一、计算。(15分) 3?6= 4?8= 2?9= 8?7= 6?4= 1?1= 5?9= 7?3= 6?8= 3?5= 9?9= 5?7= 4?8= 9?8= 3?3= 7?2= 6?7= 9?6= 6?6= 0?4= 8?4+21= 5?6-14= 3?6+58= 2?4+92= 56-7?4= 二、填空。(25分,每空1分) 1、4个6相加,用加法算式表示(),乘法算式表示()。 2、计算8?5=40和5?8=40用到的同一句乘法口诀是()。 3、用口诀“四九三十六”可以写出的乘法算式是()和()。 4、在○里填上“+”、“-”或“?”。 6○3=9 8○5=40 7○4=28 3○4=12 23○8=15 7○9=63 18○14=4 7○8=15 5、算式:2?6=12中,2和6叫做(),12叫做()。 6、开火车。 (1)7 ?6 -38 ?9 +27 -58 (2) 3 ?8 -18 ?9 -46 ?5 三、判断。(16分) 1、1+2+3=1?2?3。() 2、6?5+5可看作7?5。() 3、9?0=9。() 4、可根据口诀“八八六十四”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5、两个数的积总是比两个数的和要大。() 6、1+2+3+4+5+6+7可以写成算式7?4。() 7、6个7相加是多少?列式是6+7。() 8、一个乘数是4,另一个乘数是6,积是10。() 四、选择。(14分) 1、下列算式中积为16的是()。 A、8+8=16 B、20-4=16 C、4?4=16 2、两个数的积与两个数的和相比()。 A、积大 B、和大 C、不确定 3、计算8?3=24用到的口诀是()。 A、八三二十四 B、三八二十四 C、四六二十四 4、根据口诀“三四十二”可以写出的乘法算式是()。 A、4?3=12 B、2?6=12 C、6+6=12 5、0+8与0?8()。 A、相等 B、不相等 C、不确定

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精品】《9的乘法口诀》参考教案

《9的乘法口诀》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知识能力的迁移探索学习和编制9的乘法口诀。 2、熟悉乘法口诀,并能够运用所学口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熟悉9的乘法口诀,能够运用所学口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经历摆一摆,编口诀等一系列方式了解9乘法口诀产生的过程。 预习要求: 自主编制9的乘法口诀。 预习检查: 会不会9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情境导入 同学们,猜一猜这次凯蒂又跟小朋友们学习什么手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凯蒂又来学喜什么手艺? 二、探究新知,提出问题 1、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有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一共可以剪出多少个纸灯笼? 墙上一共挂了多少个趣味剪纸? 墙上一共挂了多少条剪纸鱼 (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关注学生有没有问题意识) 一共可以剪出了多少个灯笼? 2、我们可以这推算得数。 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关注学生是否会找准思维的切入口,训练学生认真聆听别人发言的好习惯)

学生独立说出各自的想法,其他的同学来补充. 学生编制口诀。 1×9=9 一九得九 5×9=五九------ 2×9=18 二九------ 6×9=六九------ 3×9=27 三九------ 7×9=七九------ 4×9=四九------ 8×9=八九------ 9×9=九九------ 学生独自记口诀,,运用自己的方法体验记忆的过程.(学生能否采取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记忆口诀,在记的过程中能不能集中注意力) 为什么记的那么快,说说你们有什么小窍门?发现了什么规律? 用你喜欢的方法把这些口诀快速的记下来。对口令,看谁接的又对又快。 3、墙上一共挂了多少条剪纸鱼? 6×9=(个)口诀--------- 也可以写成竖式: 6 ……因数 × 9 ……因数 5 4 ……积 三、自主练习 1、游戏: 看算式说口诀。 看口诀说算式。 2、举生活中的例子,根据乘法意义并列算式。 四、全课小结 你这节课都有哪些收获呀? 限时作业: 自主练习1,把口诀补充完整。巩固9的乘法口诀。

快速记忆乘法口诀的六种方法

快速记忆乘法口诀的六种方法 快速记忆乘法口诀的六种方法 一、机械族的机械记忆法 机械族的精灵口才很好,擅长读背。因此,他们很喜欢反复读诵乘法口诀。不过他们的方法很特别哦! 1.竖着背 比如,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一直背到一九得九,接着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一直到二九十八,然后是三三得九,三四十二,一直到三九二十七,如此类推,接下来,依次是四四十六的竖列、五五二十五的竖列、六六三十六的、七七四十九的、八八六十四的、最后九九八十一的。这种方法有个规律,几的竖列,就逐渐增加几,可以按此规律帮助记忆。 2.横着背 比如第一横行,就一句一一得一;第二横行两句,一二得二,二二得四;往下类推,第几行就几句,最后九句,从一九得九到九九八十一。这种方法也有个规律,第几行,后一句就比前一句增加几。 3.拐弯背 比如,首先背一二得二,此时接着背二二得四,这时拐弯向下背二三得六、二四得八、一直到二九十八;然后回到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再拐弯往下三四一十二,一

直到三九二十七;如此类推,回到一四得四接着拐弯。这页 1 第 样背的一个特点是,从一到九的口诀都有九句,几的口诀就逐渐增加几。 二、理解族的理解记忆法 理解族的精灵擅长逻辑推理。当他们能按顺序熟读口诀后,必然会有若干自己比较熟悉的口诀,例如: 二五一十、九九八十一等,将这些口诀作为参照物,可运用推算的方法很快找到与之相邻的乘法口诀,比如:8×9的结果想不出,则可思考“9个9减去一个 9”,也就是“81-9=72”,当然得出结论后不能写上72就算了,还应把“8×9”的口诀在心里默念一遍,那么多经历几次这样的思考后,“八九七 十二”这句也将成为铭记于心的口诀了。这样以点带面,从若干口诀辐射到所以口诀,效果应该会比较明显。 三、对比族的对比记忆法 对比族的精灵们擅长观察和比较。于是他们发现了下面的规律。 得数相同的(乘数不重复) 一四得四、二二得四 一六得六、二三得六 一八得八、二四得八 二六十二、三四十二

乘法口诀表快速记忆技巧

乘法口诀表快速记忆技巧 一、按顺序背诵必不可少。 这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应该不是难点。中国人学乘法可谓是独具优势,由于发音简单,因而琅琅上口,对于文化程度欠缺的老年人尚能运用自如,更何况我们这一代见多识广的小学生呢。 二、理解口诀的意义。 在学习了乘法的意义之后,相信学生们对口诀的意义应该能有较好的理解,对于判断结果的大致范围会有一定的帮助。例如6×8,表示6个8或8个6连加,那么当学生背不出口诀时,可通过加法算出结果,或者通过它的意义估计出积的结果大约在50左右,继而排除一些不可能的结果,朝这个范围思考口诀。 三、推算出口诀的结果。 当学生能按顺序熟背口诀后,必然会有若干自己比较熟悉的口诀,例如: 二五一十、九九八十一等,将这些口诀作为参照物,可运用推算的方法很快找到与之相邻的乘法口诀,比如:8×9的结果想不出,则可思考“9个9减去一个9”,也就是“81-9=72”,当然得出结论后不能写上72就算了,还应把“8×9”的口诀在心里默念一遍,那么多经历几次这样的思考后,“八九七十二”这句也将成为铭记于心的口诀了。这样以点带面,从若干口诀辐射到所以口诀,效果应该会比较明显。 四、找寻积的特点。 我们还可通过积与因数的一些特点来帮助学生记忆或判断结果的正误。例如:1的口诀完全不需要过多的记忆,积与另一个因数相同;2的口诀结果都是双数,也就是学生常说的“2、4、6、8、10”;5的口诀末尾不是“5”就是“0”,看另一个因数,是双数则积的末尾是0,是单数积的末尾就是5。再有就是根据两个因数来判断积的奇偶性,“双数×双数”积是双数,“双数×单数”积是双数,“单数×单数”积是单数。当然这一判断方法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无疑有些难度,适合思维拓展题,若仅仅是为了判断积的正确与否,也许孩子们并不愿意用。 五、在游戏中熟练。 我想这应该是该年龄段的学生乐于接受的一种记忆方式,因为纯粹的背显得很枯燥,多背一些孩子就会由于兴趣的降低而思维混乱、错误百出,老师可以在课堂中运用“补口诀比赛”或通过一些网络小游戏来帮助学生提高兴趣。在家里学生也可下载一些类似的网络游戏或与家长玩“算24点”的游戏增加口诀的运用机会,孩子们会很快发现口诀记忆并不那么困难。

乘法口诀

01 机械族的机械记忆法 机械族的精灵口才很好,擅长读背。因此,他们很喜欢反复读诵乘法口诀。不过他们的方法很特别哦! ■竖着背 比如,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一直背到一九得九,接着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一直到二九十八,然后是三三得九,三四十二,一直到三九二十七,如此类推,接下来,依次是四四十六的竖列、五五二十五的竖列、六六三十六的、七七四十九的、八八六十四的、最后九九八十一的。这种方法有个规律,几的竖列,就逐渐增加几,可以按此规律帮助记忆。 ■横着背 比如第一横行,就一句一一得一;第二横行两句,一二得二,二二得四;往下类推,第几行就几句,最后九句,从一九得九到九九八十一。这种方法也有个规律,第几行,后一句就比前一句增加几。 ■拐弯背 比如,首先背一二得二,此时接着背二二得四,这时拐弯向下背二三得六、二四得八、一直到二九十八;然后回到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再拐弯往下三四一十二,一直到三

九二十七;如此类推,回到一四得四接着拐弯。这样背的一个特点是,从一到九的口诀都有 九句,几的口诀就逐渐增加几。 02 理解族的理解记忆法 理解族的精灵擅长逻辑推理。当他们能按顺序熟读口诀后,必然会有若干自己比较熟悉的口诀,例如: 二五一十九八十一等,将这些口诀作为参照物,可运用推算的方法很快找到与之相邻的乘法口诀。 比如:8×9的结果想不出,则可思考“9个9减去一个9”,也就是“81-9=72”,当然得出结论后不能写上72就算应把“8×9”的口诀在心里默念一遍,那么多经历几次这样的思考后,“八九七十二”这句也将成为铭记于心的口诀样以点带面,从若干口诀辐射到所以口诀,效果应该会比较明显。 03 对比族的对比记忆法 对比族的精灵们擅长观察和比较。于是他们发现了下面的规律。 ■积的得数相同的:(两个乘数不重复的) 一四得四、二二得四 一六得六、二三得六 一八得八、二四得八 二六十二、三四十二 一九得九、三三得九 三六十八、二九十八 二八十六、四四十六 三八二十四、六四二十四 六六三十六、四九三十六 ■两个乘数相同的: 一一得一、二二得四、 三三得九、四四十六、 五五二十五、六六三十六、 七七四十九、八八六十四、 九九八十一。 ■积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交换的: 二七十四、五八四十 三四十二、三七二十一 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 四九三十六、七九六十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