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课件.ppt
合集下载
深圳优质微课件 九年级化学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方法

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方法
执教人:姚青山 工作单位:深圳市宝安区文汇学校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教材:人教版第五单元课题2
一、配平化学方程式: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式子两边的化学式前配上适 当的数字(称为化学计量数),使式子两边每一种元 素原子的数目相等。
二、常用方法:
1)观察法 2)最小公倍数法 3)奇数配偶法
1、观察法
例1:配平
点燃
2Mg + O2 2MgO
例2:配平
CuSO4+2NaOH Cu(OH)2 + Na2SO4
注意:原子团当成一个整体来考虑配平
练习:
高温
C CO2
CO
点燃
Fe O2
Fe3O4
2.最小公倍数法:
利用反应前后某一元素原子数的最小公倍数 加以配平的方法。
例3:配平 4 P +5O2 点燃 2 P2O5
练习: Al O2 Al2O3
KClO3
MnO2
KCl
O2
3、奇数配偶法
找出方程式两边出现较多的元素,从含该元 素原子个数为奇数的化学式入手,进行配偶,再 确定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例4:配平
点燃
CH4 + 2 O2Βιβλιοθήκη CO2 + 2 H2O
注意:一般先配化合物再配单质。
练习:
点燃
CO O2
CO2
点燃
C2 H 2 O2
CO2 H 2O
三、小结:
配平化学方程式的三种常用方法: 1)观察法 2)最小公倍数法 3)奇数配偶法
配平过程中,请注意: 1)原子团要看成一个整体 2)配平是一般先配化合物再配单质
执教人:姚青山 工作单位:深圳市宝安区文汇学校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教材:人教版第五单元课题2
一、配平化学方程式: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式子两边的化学式前配上适 当的数字(称为化学计量数),使式子两边每一种元 素原子的数目相等。
二、常用方法:
1)观察法 2)最小公倍数法 3)奇数配偶法
1、观察法
例1:配平
点燃
2Mg + O2 2MgO
例2:配平
CuSO4+2NaOH Cu(OH)2 + Na2SO4
注意:原子团当成一个整体来考虑配平
练习:
高温
C CO2
CO
点燃
Fe O2
Fe3O4
2.最小公倍数法:
利用反应前后某一元素原子数的最小公倍数 加以配平的方法。
例3:配平 4 P +5O2 点燃 2 P2O5
练习: Al O2 Al2O3
KClO3
MnO2
KCl
O2
3、奇数配偶法
找出方程式两边出现较多的元素,从含该元 素原子个数为奇数的化学式入手,进行配偶,再 确定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例4:配平
点燃
CH4 + 2 O2Βιβλιοθήκη CO2 + 2 H2O
注意:一般先配化合物再配单质。
练习:
点燃
CO O2
CO2
点燃
C2 H 2 O2
CO2 H 2O
三、小结:
配平化学方程式的三种常用方法: 1)观察法 2)最小公倍数法 3)奇数配偶法
配平过程中,请注意: 1)原子团要看成一个整体 2)配平是一般先配化合物再配单质
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及计算全解PPT课件

所以15.8克这个数据在此不能直接用于计算。
解:设生成1.6克氧气需要分解高锰酸钾的质量为x
△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316
32
x
1.6克
316
32
x = 1.6克
∴ 答案为A
x = 15.8克 -
29
4.下列关于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C )
11916克甲是反应物甲反应掉4克xanc设化学式为a设化学式为b设化学式为c设化学式为d421利用化学式进行计算2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3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计算物质中的某元素完全转化到另一种物质中已知任何一种物质的质量可求其他物质的质量所有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未知44化学计算是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化学实验等综合应用的一种基本技能它涉及到化学和数学两种知识而通过计算又能进一步加深理解和巩固化学基础知识
-
1
-
2
• 1、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 ㈠最小公倍数法
• 适用条件:所配原子在方程式左右各只出现一次。 • 例1. 配平:
• 解析:先根据两边氧原子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2, 可确定的系数为3,的系数为4。进一步确定铝的 系数为8,铁的系数为9。
• 结果得
-
3
• ㈡奇数配偶法
• 适用条件:方程式中所配元素的原子个数的奇 数只出现一次。
245
149 96
剩余KClO3
X
Y 0.96克
3克-2.45克=0.55克
245 X
=
96 0.96克
149 Y
=
96 0.96克
生成KCl 1.49克
X=2.45克
化学方程式配平课件已修改

六、原子守恒法(待定系数法)
高温
❖ FeS 2 + O2 -------- Fe2O3 + SO2
催化剂
❖ NH3 + O2 --------- NO + H2O
实战演练:
❖ 1、 Al + O2—— Al2O3 ❖ 2、Al + Fe3O4 —— Fe + Al2O3 ❖ 3、 Fe + O2—— Fe3O4 ❖ 4、Al + MnO2 —— Mn + Al2O3 ❖ 5、 N2 + H2—— NH3 ❖ 6、Al + H2SO4 —— Al2(SO4)3 + H2
实战演练
❖ 13、 FeS2 + O2 —— Fe2O3 + SO2 ❖ 14、 MnO2 + HCl— MnCl2 + Cl2 + H2O ❖ 15、Cl2 + Ca(OH)2 --------- CaCl2 + Ca
(ClO)2 + H2O ❖ 16、 C22H46 + O2 ——CO2 + H2O ❖ 17、 NH3 + Cl2 —— NH4Cl + N2
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
P+
点燃
OO22 —— P2 O5
2和5的最小公倍数为10
10÷5 = 2
10÷2 = 5
配平的最终结果
点燃
❖
4 P + 5 O2
2 P2O5
1、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点燃
(1)KClO3 —— KCl + O2 (2) Al + O2—— Al2O3 (3) Al +MnO2---高--温Mn + Al2O3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九大配平技巧ppt课件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正向配平(常规形式)
对于被氧化、被还原的元素分别在 不同物质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从左 边反应物着手配平—即选择反应物 作为基准物质。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化学计量数; ②根据电荷守恒确定不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的化学计量数; ③观察配平其他物质或元素。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练习 (1)BH4-+Au3++OH-=Au↓+BO2-+H2O
(一) 、整体归一法: 某些反应物或生成物分子内有两种或 两种以上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 可将分子看作一个整体作为基准物质 进行配平,称为整体归一法。
思考:能否用整体归一法配平下列反应?
Fe3C + HNO3 = Fe(NO3)3 + CO2+ NO2↑+ H2O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2
OH-
+1
+ 3 ClO-—
+6
-1
2 CrO42- + 3 Cl- + 5 H2O
32
23
+2
+1
6 Fe2+ + 3 ClO- +
3
H2O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Al2O3
(3)2 CuO
+
C
高温
2 Cu
+
CO2
(4) CH4 + 2 O2 点燃 CO2 + 2 H2O
点燃
(5)2 H2S + O2 2 S + 2H2O
练习2、正确书写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细铁丝燃烧
点燃
3Fe+2O2
Fe3O4
2、铝箔燃烧
点燃
4Al +3O2
2Al2O3
通电
3、水通电分解 2H2O
如何配平化学方程式?
配平方法有:
观察法、最小公倍数法、奇数配偶法……
在不断的练习中掌握和熟练
遇到原子团:一般作为整体考虑。
2 NaOH + H2SO4
Na2SO4 + 2H2O
Na2CO3 + Ca(OH)2
CaCO3 + 2NaOH
Na2CO3 + 2HCl
2NaCl + H2O + CO2 H2CO3
4 P +5O2
点燃 2 P2O5
左右两边原子个数复杂的是O
左边:2个,右边:5个,最小公倍数为2×5=10
左边: O2前面计量数为 :10 ÷2=5
右边:P2O5前面计量数为: 10 ÷5=2
1、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KClO3 —— KCl + O2 2KClO3 —Mn—O2 2KCl + 3O2
配平方法1---最小公倍数法
1、入手点:寻找在方程两边各出现一次, 原子个数较多且原子个数相差较大的原子, 作为配平的起点。
2、求出该原子左右两边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3、用最小公倍数除以原子个数则得化学计
量数。 4、根据已知的化学计量数,求出其他的化
学计量数。
配平方法1-----最小公倍数法
2H2 + O2
4、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
2H2O2 MnO22 H2O+O2
5、高锰酸钾加热分解
△
2KMnO4 K2MnO4 +MnO2 +O2
练习3、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请 根据图示回答:
反应前
反应后
(1)该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
和 与反应后
生成的
各粒子的个数比为 2:1:2 。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化合 。(化合、 分解)
练习4、化学方程式的简单应用 1. X + 3O2 === 2CO2 + 2H2O X的化学式为 C2H4 .
2. I2O5 + 5CO === I2 + 5X X的化学式为 CO2 .
3.在化学反应:2X2 + 3Y2 === 2R中,用X、 Y表示R的化学式,正确的是: ( B)
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书写原则:
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书写步骤:
写 配 注 标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九年级化学 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个难点。
下面介绍九年级化学常用的几种化学 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最小公倍数法、奇数配偶法、 观察法
要领:1、如何寻找配平的起点 2、按照怎样的顺序意什么问题
找到左右最复杂的化学式,设它的计量数为1 左边有2个C,所以在右边CO2前配上2 左边有4个H,所以在右边H2O前配上2 这样右边O的个数总和是4,所以在O2前配3
C2H4 + 3 O2 点燃 2 H2O + 2 CO2
练一练
1 C2H2
+
5
2
O2
—点—燃 2 CO2+
1 H2O
5
点燃
2 C2H2 + 5 O2 —— 4 CO2+ 2 H2O
(1)CH4 + 02 —— CO2 + H2 O CH4 + 2 02 —点燃— CO2 + 2 H2 O
(2)C2 H2 + 02 —— CO2 + H2 O
点燃
2C2 H2 + 502 —— 4CO2 + 2H2 O (3)P + 02 —— P2 O5
点燃
4P + 5 02 —— 2P2 O5
以上的各种方法并不是孤立的, 而是可以互相联系起来应用的。化 学方程式的配平有多种方法,具体 要用哪种方法,要由便捷程度和你 的熟练程度来决定,只要平时多练 习,自然就会熟能生巧。
课堂练习
练习1:试试看,你能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吗?
(1) C + CO2 高温 2 CO
(2)4 Al +3 O2
点燃
(2) H 2O —— H2 + O2
通电
2H 2O —— 2H2 + O2
(3)F e3 O4 +H2—— Fe+ H2 O F e3 O4 +4H2—— 3Fe+ 4H2 O
注意:反应物 无气体,生成 的气体须打“↑”
(4)CuSO4 + NaOH —— Cu(OH)2 + Na2 SO4
CuSO4 + 2NaOH —— Cu(OH)2 + Na2 SO4
配平方法3--------观察法
1、入手点:从组成或原子数较复杂 的化学式入手。 2、推出其他化学计量数。
观察法:
1)、找一种物质:化学式最复杂 2)、化学计量数暂定为“1” 3)、配平其它的系数。 4)、调整该化学式化学计量数
注意:先找化学式,再确定系数为起点配平
1 C2H4 + 3 O2 点燃 2 H2O + 2CO2
A、X2Y2 B、X2Y3 C、X4Y5 D、X3Y2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一、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点燃
以 4P + 5O2
2P2O5
124 160
284
①宏观读法:磷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五氧 化二磷
②微观读法:每4个磷原子和5个氧气分子在点燃 条件下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③质量读法:每124份质量的磷和160份质量的氧 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注意:反应物要溶,生 成的不溶物要大“↓ ”
配平方法2-----奇数配偶法
1、入手点:找出出现次数多且原子总数是一奇一偶的 元素(O元素),从该元素原子数为奇数个的化学式 (H2O)入手,配最小偶数“2”。 2、逐一推出其他化学是的化学计量数。
2 C2H2+5 O2 点燃 4 CO2+2H2O
2、用奇数配偶法配平下列方程式
(3)2 CuO
+
C
高温
2 Cu
+
CO2
(4) CH4 + 2 O2 点燃 CO2 + 2 H2O
点燃
(5)2 H2S + O2 2 S + 2H2O
练习2、正确书写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细铁丝燃烧
点燃
3Fe+2O2
Fe3O4
2、铝箔燃烧
点燃
4Al +3O2
2Al2O3
通电
3、水通电分解 2H2O
如何配平化学方程式?
配平方法有:
观察法、最小公倍数法、奇数配偶法……
在不断的练习中掌握和熟练
遇到原子团:一般作为整体考虑。
2 NaOH + H2SO4
Na2SO4 + 2H2O
Na2CO3 + Ca(OH)2
CaCO3 + 2NaOH
Na2CO3 + 2HCl
2NaCl + H2O + CO2 H2CO3
4 P +5O2
点燃 2 P2O5
左右两边原子个数复杂的是O
左边:2个,右边:5个,最小公倍数为2×5=10
左边: O2前面计量数为 :10 ÷2=5
右边:P2O5前面计量数为: 10 ÷5=2
1、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KClO3 —— KCl + O2 2KClO3 —Mn—O2 2KCl + 3O2
配平方法1---最小公倍数法
1、入手点:寻找在方程两边各出现一次, 原子个数较多且原子个数相差较大的原子, 作为配平的起点。
2、求出该原子左右两边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3、用最小公倍数除以原子个数则得化学计
量数。 4、根据已知的化学计量数,求出其他的化
学计量数。
配平方法1-----最小公倍数法
2H2 + O2
4、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
2H2O2 MnO22 H2O+O2
5、高锰酸钾加热分解
△
2KMnO4 K2MnO4 +MnO2 +O2
练习3、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请 根据图示回答:
反应前
反应后
(1)该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
和 与反应后
生成的
各粒子的个数比为 2:1:2 。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化合 。(化合、 分解)
练习4、化学方程式的简单应用 1. X + 3O2 === 2CO2 + 2H2O X的化学式为 C2H4 .
2. I2O5 + 5CO === I2 + 5X X的化学式为 CO2 .
3.在化学反应:2X2 + 3Y2 === 2R中,用X、 Y表示R的化学式,正确的是: ( B)
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书写原则:
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书写步骤:
写 配 注 标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九年级化学 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个难点。
下面介绍九年级化学常用的几种化学 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最小公倍数法、奇数配偶法、 观察法
要领:1、如何寻找配平的起点 2、按照怎样的顺序意什么问题
找到左右最复杂的化学式,设它的计量数为1 左边有2个C,所以在右边CO2前配上2 左边有4个H,所以在右边H2O前配上2 这样右边O的个数总和是4,所以在O2前配3
C2H4 + 3 O2 点燃 2 H2O + 2 CO2
练一练
1 C2H2
+
5
2
O2
—点—燃 2 CO2+
1 H2O
5
点燃
2 C2H2 + 5 O2 —— 4 CO2+ 2 H2O
(1)CH4 + 02 —— CO2 + H2 O CH4 + 2 02 —点燃— CO2 + 2 H2 O
(2)C2 H2 + 02 —— CO2 + H2 O
点燃
2C2 H2 + 502 —— 4CO2 + 2H2 O (3)P + 02 —— P2 O5
点燃
4P + 5 02 —— 2P2 O5
以上的各种方法并不是孤立的, 而是可以互相联系起来应用的。化 学方程式的配平有多种方法,具体 要用哪种方法,要由便捷程度和你 的熟练程度来决定,只要平时多练 习,自然就会熟能生巧。
课堂练习
练习1:试试看,你能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吗?
(1) C + CO2 高温 2 CO
(2)4 Al +3 O2
点燃
(2) H 2O —— H2 + O2
通电
2H 2O —— 2H2 + O2
(3)F e3 O4 +H2—— Fe+ H2 O F e3 O4 +4H2—— 3Fe+ 4H2 O
注意:反应物 无气体,生成 的气体须打“↑”
(4)CuSO4 + NaOH —— Cu(OH)2 + Na2 SO4
CuSO4 + 2NaOH —— Cu(OH)2 + Na2 SO4
配平方法3--------观察法
1、入手点:从组成或原子数较复杂 的化学式入手。 2、推出其他化学计量数。
观察法:
1)、找一种物质:化学式最复杂 2)、化学计量数暂定为“1” 3)、配平其它的系数。 4)、调整该化学式化学计量数
注意:先找化学式,再确定系数为起点配平
1 C2H4 + 3 O2 点燃 2 H2O + 2CO2
A、X2Y2 B、X2Y3 C、X4Y5 D、X3Y2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一、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点燃
以 4P + 5O2
2P2O5
124 160
284
①宏观读法:磷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五氧 化二磷
②微观读法:每4个磷原子和5个氧气分子在点燃 条件下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③质量读法:每124份质量的磷和160份质量的氧 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注意:反应物要溶,生 成的不溶物要大“↓ ”
配平方法2-----奇数配偶法
1、入手点:找出出现次数多且原子总数是一奇一偶的 元素(O元素),从该元素原子数为奇数个的化学式 (H2O)入手,配最小偶数“2”。 2、逐一推出其他化学是的化学计量数。
2 C2H2+5 O2 点燃 4 CO2+2H2O
2、用奇数配偶法配平下列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