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西湖》解说词(完整版)

合集下载

纪录片《西湖》解说词(完整版)

纪录片《西湖》解说词(完整版)

纪录片《西湖》解说词(完整版)《西湖》总导演夏燕平西湖并非纯粹的自然美景。

她不像黄山、九寨沟,西湖是千百年来人类治理疏浚、依势造景的山水之湖泊;她不像漓江、张家界,西湖是千百年来人们感怀世事、寄托情绪的精神之湖泊。

因此说,西湖的美是天造人设的,《西湖》纪录片亦复如此。

许多第一次来到西湖的人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西湖对中国人来说太熟悉了。

因为熟识,后来便不大有人愿意说西湖,也不是完全没有,而是怎么也说不好西湖。

近代以来,西湖没有足以背诵的文,没有足以传唱的歌,没有足以传世的画,当然也没有足以把玩的影像作品。

图像作品,有前途的图像作品,挑战观众的视觉体验。

你必须给人们一些奇怪的东西。

西湖,人们还奇怪吗?当我们离开西湖的景致,蜷缩在看不见风景的房间,把西湖这盘千年长度的磁带,往回倒的时候,我们发现,西湖,其实人们还是陌生的,陌生正是在于人们的熟识:“熟视无睹”。

西湖是沧海桑田。

从海水浸蚀的a湖,到可灌溉之湖,鱼虾之湖,饮用之湖,直至审美之湖。

是经过几千年的自然造化和巧夺天工。

远的不考,拜苏东坡之大名,我们都知道苏堤。

其实还有与其比肩的杨公堤、稍逊风骚的赵公堤、早己隐入十万人家的白公堤??仅苏东坡治下的那次疏浚,就动用了二十万民工。

西湖是“户盈罗绮”。

南宋在偏安的同时,却也创造了繁荣的经济和灿烂的文明。

南宋后期,临安加上流动人口,约有一百四十万。

城内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

当时欧洲最著名的大城市伦敦,人口不过三万四千。

难怪元初马可波罗惊叹杭州是“天堂之城”。

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邓广铭说:“两宋时期内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法国汉学家贾克谢和耐说:“13世纪的中国,其现代化的程度是令人吃惊的??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

”这个“现代化”还包括精神文明的程度,因此,阿诺尔德约瑟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西湖导游解说词

西湖导游解说词

西湖导游解说词西湖作为著名的风景地,许多中外名人对这情有独钟。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西湖导游解说词,以供参考。

西湖导游解说词篇一:各位亲爱的游客们,大家早上好,大家可以叫我朱导。

欢迎大家来到“人间天堂”------西湖。

我们即将开启西湖之游,我们要去游览孤山、断桥和三潭映月。

祝大家旅游愉快!请大家不要乱丢果皮垃圾,乱涂乱画。

西湖这么美,当然有许多奇妙的传说。

相传多年前,天上有玉龙和金凤,它们在银河旁边的仙岛上找到了一块玉石,它们一起啄了许多年,玉石就变成一块光芒四射的宝珠,这颗宝珠的光芒射到哪儿,哪儿的树木就常青,花朵就盛开。

后来消息传到天宫,王母娘娘就派天兵天将来把宝珠抢走。

玉龙和金凤赶去索珠,遇到王母娘娘拒绝,于是就争抢起来。

王母娘娘被打倒,两手一松,玉石就掉落人间,变成了金莹的西湖,而玉龙和金凤就变成了凤皇山和玉皇山,守护西湖。

大家向东看,那是断桥!它是西湖中最出名的一座桥。

它十分有趣:断桥是北里湖与外湖的分水点。

每当瑞雪初晴,桥的阳面已经冰消雪化,而桥的阴面却还是白雪皑皑,远远看去,桥身似断非断,“断桥”就因此得名。

大家现在请向前看,这是“三潭映月”,也叫“小瀛州”。

这是一个“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湖上花园。

全岛呈“田”字形,东西连柳提,南北建曲桥,曲桥两侧,种植着大片红、白、各色的睡莲。

接着请大家上岛游览。

请看:三塔立在湖上,塔高2米,塔身球形,排列着5个小圆洞,塔顶呈葫芦形,造型优美。

每逢中秋佳节,皓月当空,人们在塔内点上蜡烛,沿口蒙上薄纸,烛光外透。

这时,“塔影、月影、云影”溶成一片。

烛光、月光、湖光交相辉映,在光的折射中,三塔的灯光透过15个圆孔投影在水面上,共有30个小月亮了,再加上天上的一个,湖中的一个,就有32个小月亮了,呈现“天上月一轮,湖中影成三”的美丽景色,真是:“一湖金水欲溶秋”呀!大家向前走,西湖边上还有一座名山-------孤山!为什么要取名“孤山”呢?这是因为历史上此山十分优美,一直被皇帝所占有,所以叫“孤山”。

介绍西湖的导游词(精选18篇)

介绍西湖的导游词(精选18篇)

介绍西湖的导游词介绍西湖的导游词(精选18篇)作为一名乐于为游客排忧解难的导游,时常要开展导游词准备工作,导游词是我们引导游览时使用的讲解词。

那么导游词应该怎么写才更有条理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介绍西湖的导游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介绍西湖的导游词篇1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陆导。

今天,我们参观的是美丽的西湖,希望大家在周末一起度过美好的时光!相传,很久以前,玉龙和金凤得到了一颗明珠,那颗明珠照到哪,哪里的树木就常青,鲜花就盛开。

皇母娘娘得知后,派大将去抢明珠,在抢明珠时,明珠掉在了人间,就是现在的西湖。

游客们,现在我们来到了著名的景点——断桥残雪。

冬天下雪的时候,太阳映照在断桥残雪的一边,那一边很快就融化了。

而另一边,积雪还没有融化。

从远处看,好像桥断了,这就是断桥残雪的由来。

站在断桥上往远处看,保俶塔挺立在山上,好像一把剑倒插在山上。

向岸边看,可以看见一棵棵粗壮的法国梧桐树。

秋天的时候,从远望去,梧桐树叶红得像一团团正在燃烧的火球,壮观极了!往湖面上看,里面倒映着蓝天、白云。

水中有许多小鱼在欢快地游来游去,可爱极了!游客们,往前方走,就是白堤。

白堤最有特色的是一棵杨柳一棵桃。

春天是白堤的观赏季节。

碧绿的窄叶挂满柔软的柳枝在湖风中婆娑起舞,柳枝垂进湖面,美丽极了!唐代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有诗云:“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就指的是这条堤,后人为纪念诗人白居易,把它称为白堤。

游客们,我们这次的旅行到此结束。

我相信,你们通过这次旅行,能对西湖有一个美好的印象!介绍西湖的导游词篇2各位游客:大家好!我即将要带你们去西湖游玩了。

哦,对了,我姓朱,大家可以叫我朱导。

我们的大巴车现在行驶在北山路上。

今天,我会带你们去两个地方,分别是断桥和三潭印月。

第一站,断桥到了,你们现在看到的断桥是1921年重建过的,它原本建于唐朝。

这座桥长8。

8米,宽6。

6米,单孔净跨6。

1米,是一座拱形独孔环洞石桥,在西湖诸多大小桥中,它名气最大。

西湖导游词讲解三分钟(精选5篇)

西湖导游词讲解三分钟(精选5篇)

西湖导游词讲解三分钟(精选5篇)西湖讲解三分钟篇1西湖导游词亲爱的旅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西湖风景区,我是本次游览的导游,下面的时间就由我来带领大家一同领略西湖的卓绝风光。

在船未启动之前,我先来介绍一下西湖的概况:西湖位于杭州城西,三面环山,东面濒临市区。

西湖处处有胜景,其中最著名的便是:苏堤春晓、平湖秋月、断桥残雪等“西湖十景”。

春夏秋冬花,晚云夕月柳,无论春夏秋冬,无论明晦晨昏,西湖胜景时时皆有,处处都在。

我们的船已启动。

在步入西湖之前,我先把整个游湖的行程介绍一下:环湖一周的景点有一山和二堤。

一山指的是孤山,孤山之后是苏白二堤,起自平湖秋月,终于断桥残雪。

走进西湖,入眼便是西湖清澈纯净的水,湖面如镜,难怪济公把它当作酒,白娘子把它当作泪。

被延长的时空,被渲染的情爱,总有在曲曲折折中落尽的时候。

于是,走过黛瓦碑亭,走过人生的精彩。

现在,船正在自西向东行驶,各位到的是孤山一带。

孤山西接西泠桥,东连白堤,“孤山不孤,断桥不断,长桥不长”并称为西湖三绝,而西泠桥则和断桥、长桥并称为三大情桥。

长桥苦短,梁祝相送十八里;断桥不断,一把伞,延续了千年的等待。

现在,船已驶向孤山的正门,看前面那座突出湖面的重檐亭子,这便是著名的平湖秋月,它是白堤的起点,也是杭州的三大赏月胜地之一。

走过重檐亭,我们便到了白堤。

早在千年前的唐朝,白堤就以风光旖旎而著称。

在白堤的尽头便是断桥,全长1公里的白堤就由此而断,可见断桥其实是堤断桥不断。

在白堤的另一头,当年的人是否已到达彻悟的彼岸?檐亭上的额匾“我心相印”,是禅语,是理解,是一切走过后的释然。

庄子说,唯道集虚。

虚,心斋也。

除却这淡淡的感伤,现在,我们的船已驶向终点----苏堤。

苏堤春晓,美丽的景色也告示着这次游览的结束。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各位朋友,当我们即将结束西湖之行时,您是否也有同样的感受呢?但愿我们能够再次相聚,让西湖的山山水水永远留住您美好的回忆。

介绍西湖导游词(通用6篇)

介绍西湖导游词(通用6篇)

介绍西湖导游词(通用6篇)作为一名尽职尽责的导游,有必要进行细致的导游词准备工作,导游词是导游员进行实地口语导游的基础和前提。

那么你有了解过导游词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介绍西湖导游词(通用6篇),欢迎大家分享。

介绍西湖导游词1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们现在来到西湖公园,它位于市区西北部,是福州迄今为止保留最完整的一座古典园林,至今有1700多年的历史。

据史载,晋太康三年(282年),郡守严高筑子城时凿西湖,引西北诸山之水注此,以灌溉农田,因其地在晋代城垣之西,故称西湖。

五代时,闽王王审知扩建城池,将西湖与南湖相接。

后其子延钧称帝,在湖滨辟地建水晶宫(在今水关闸附近),造亭、台、楼、榭,在王府与西湖之间又挖设一条复道,便于偕后宫游西湖。

西湖成了闽国王朝的御花园。

此后渐成游览区。

宋淳熙四年(1177年),福州知州兼福建抚使赵汝愚在湖上建澄澜阁,并品题西湖八景:仙桥柳色、大梦松声、古堞斜阳、水晶初月、荷亭唱晚、西禅晓钟、湖心春雨、澄澜曙莺。

民国三年(1914年)福建巡按使许世英辟西湖为公园,当时面积仅3.62公顷。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多次拨款修缮、扩建,特别是2001年,清淤挖泥,建截污管道,重建、扩建旧景点,经修复后的西湖,真正是山复整妆,湖复易容,神采顿开。

西湖现在总面积约45公顷,水面面积约30公顷。

它通过柳堤桥、步云桥、玉带桥、飞虹桥,把西湖中的开化屿、谢坪屿与窑角屿连成一个完整的游览景区。

整治后的西湖景色愈见秀丽,遐迩闻名。

修复及新增的景点有仙桥柳色、紫薇厅、开化寺、宛在堂、更衣亭、诗廊、水榭亭廊、鉴湖亭、湖天竞渡、湖心春雨、金鳞小苑、古堞斜阳、芳沁园、荷亭、桂斋、浚湖纪念碑、盆景园等。

各位游客,大家现在进入大门看到的就是仙桥柳色(柳堤):原堤建于1930年,宽8米,长139米,中段为桥,即仙桥。

1985年拓宽堤面为18米,堤边有石栏杆,并种植垂柳、碧桃及花灌木。

春来佳日,柳丝泛绿,桃花似火,远望如湖中锦带。

杭州西湖景点解说词

杭州西湖景点解说词

杭州西湖景点解说词杭州西湖景点解说词篇1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周嘉瑜。

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是西湖的三潭印月。

西湖是闻名中外的一个景点,古人苏轼曾经挥笔写下“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诗句,现在正好下着小雨,来,大家看那几座山,是不是若隐若现呢?好了,废话不多说,我们这就来看看被称为西湖第一胜景的“三潭印月”吧。

三潭印月是西湖十景之一,是西湖中最大的岛屿。

它与湖心亭、阮公墩鼎足而立,合称湖中三岛。

那么,三潭印月是谁创设的呢?相传是苏东坡在杭州的时候创设的。

苏东坡非常喜欢西湖,写下了不少赞美西湖的诗句,西湖景区还有一座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苏堤。

你们知道三潭印月有趣在什么地方吗?有趣的是塔腹中空,球面上排列着若干圆洞,如果在月明之夜,洞口就会糊上薄纸,塔中燃上灯光,洞形会印入湖面,呈现出许多月亮,夜景非常迷人,故得名“三潭印月”。

现在你们应该知道三潭印月是怎么样的一景了吧?请你们在三潭印月岛上自由活动吧!杭州西湖景点解说词篇2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我是丁导游。

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浏览世界自然遗产之一的西湖。

现在我们坐车来到了西湖的断桥。

传说《白蛇传》中的许仙与白娘子相遇的时候就是在这座桥上呢!断桥一端连着北山路,一端连着白堤。

有些人会问:断桥又没断,为何叫断桥呢?因为,这和西湖十景之一的“断桥残雪”有关了。

冬天下完大雪,桥上一片雪白。

因为桥的一面朝阳,所以那一面的雪很快就融化了。

这时,远看去就像桥断了一样。

现在我们走完了断桥就来到了著名的白堤。

有人知道这条堤为何称白堤吗?告诉你们吧,因为当时白居易在杭州做官时,为了防止西湖被湖里的泥沙真满,所以就用淤泥修筑成了这条白堤。

白堤位于西湖的中央,是个很好的观景点。

游客们请抬头看下前方宝m塔,像宝剑一样矗立在宝m山上,多像一位守卫着西湖的战士。

白堤上最美的是植物,瞧!两旁一株桃花一株柳,使人们感觉留连忘返啊!现在往我的左手边看去,西湖的湖面绿得像一块碧玉,静得像一面镜子。

西湖导游词(集锦15篇)

西湖导游词(集锦15篇)西湖导游词1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陪伴大家本次旅行的导游武柏言。

今天我们要游览的西湖有许多美景,比如长桥、断桥、雷峰塔、保俶塔等,西湖是中国唯一一个湖泊类文化遗产。

西湖的美景数不胜数,其中三处景点名字最奇特,并且有几句话来形容它们:孤山不孤,断桥不断,长桥不长。

断桥不断是形容断桥的,也就是现在我们所处的景点。

断桥是把孤山与陆地连接的。

断桥虽名为断桥,可它并不是断的。

据说,每当瑞雪初晴,桥的阴面却仍是白雪皑皑的,远远望去,桥身似断非断,所以名为断桥。

因为栏杆很矮,所以在大家观看两边荷花时请注意安全,小心别掉到水里。

走过断桥,我们现在就来到了位于西湖西北角的孤山。

这是一座天然岛。

传说,之所以叫孤山,是因为孤山景色优美,于是自称孤家寡人的皇帝就将孤山占领,所以叫做孤山。

大家现在可以自行参观一些这里的风景,比如月台遗址等。

两小时后请在中山公园码头集合。

我们将乘船去小瀛洲岛上。

小瀛洲岛上有许多美景,例如三潭印月、九曲桥等。

请大家下船随我沿着小岛的边缘走,现在我们来到了九曲桥。

这座桥上有九个曲,可谓名副其实。

上面有许多亭子,但其中的一个非常奇怪,正常的亭子都有四个角,可这个只有三个角。

从九曲桥我们还将经过九狮石。

顾名思义,九狮石就是一块像九只正在嬉戏的狮子的石头,越看它越像一堆石头上摆着一个沙发,上面还长满了苔藓。

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著名的三潭印月。

所谓的三潭印月,就是三座石塔,有趣的是,塔腹中空。

若在月明之夜洞口糊上薄纸,塔中点燃灯光,洞形印入湖面,呈现许多月亮,夜景十分迷人,故得名“三潭印月”。

最后,我们来到的是长桥。

长桥原来是一座名副其实的长桥,上面到处是亭子,甚是壮美。

可到后来河流带来了泥沙淤塞,两旁只好改做民居,使得桥成了今天这么短,所以长桥不长。

因为时间原因,我们就只能走马观花似的观看这些景点,有机会希望大家再来细细品赏西湖之美,今天的行程到此就结束了,谢谢大家!西湖导游词2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到的地方时西湖,这里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样子,但却都很好看,这一次来西湖我们就来游一游西湖吧。

关于浙江杭州西湖的导游词(通用5篇)

浙江杭州西湖的导游词关于浙江杭州西湖的导游词(通用5篇)作为一名乐于助人的导游,有必要进行细致的导游词准备工作,导游词可以加深游客对景点的印象,是提升讲解水平的重要工具。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导游词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浙江杭州西湖的导游词(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浙江杭州西湖的导游词1大家好!我是马导游。

大家一定听说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谚语吧,没错,我今天就要和大家共同游览杭州的西湖。

大家请跟我一起坐上船来观看西湖全景。

大家可以看到平静的湖面上有许多艘客船,说明大家都慕名而来;湖水清澈见底,一群群鱼儿在水中嬉戏,它们多么活泼灵巧;湖边有几座古风建筑和大树一起环绕着西湖,像一幅水墨画。

现在大家有没有想起古代热闹的情景呢?西湖的美景先说到这里,我们一起来看看它的历史和起源吧!西湖曾经是钱塘江的一部分。

经过多年的地形变化,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湖泊。

大家都知道“西湖”这个好听的名字出现在那里吗?其实,它出自苏东坡的《乞开杭州西湖状》。

西湖还盛产茶叶,人们常说:“西湖龙井,传说中的好茶!”大家可以去购买和品尝。

请大家自行游览,注意不要乱扔垃圾。

大家如果有什么感兴趣的景或物,可以找我询问,我会一一为您解答。

浙江杭州西湖的导游词2女们、先生们、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西湖旅行社的导游。

我姓马。

大家可以称呼我马导,也可以喊我小马,小朋友们就叫我马叔叔吧。

今天由我来带领大家游览西湖美景,先跟你们说说西湖吧。

它是中国大陆主要的观赏性淡水湖泊之一,与南京玄武湖、嘉兴南湖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湖,也是现今《世界遗产名录》中少数几个和中国唯一一个湖泊类文化遗产。

西湖三面环山,面积约6.39平方千米,东西宽约2.8千米,南北长约3.2千米,绕湖一周近15千米。

湖中被孤山、白堤、苏堤、杨公堤分隔,按面积大小分别为外西湖、西里湖、北里湖、小南湖及岳湖等五片水面,苏堤、白堤越过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个小岛鼎立于外西湖湖心,夕照山的雷峰塔与宝石山的保俶塔隔湖相映,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岛、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

西湖讲解词

各位游客,欢迎乘坐西湖游船。

乘船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本班游船开往小瀛洲,岛上面游览时间不限制。

离岛坐船不需要再买船票。

整个岛上面有东南西北四个码头。

要前往市中心可以去湖滨码头。

要去楼外楼中山公园的游客可以前往中山码头。

要去雷峰塔净慈寺的游客可以前往花港码头。

要去岳庙灵隐寺的游客可以前往岳庙码头。

还不了解的游客可以看一下船票的反面。

也问站台的工作人员。

岛上面也有指示牌。

千万不要做错船。

西湖位于城西,三面云山一面城概括了西湖的特点。

西湖湖面面积6.7万平方公里。

品均水深2.27米,最深处有5米。

但是呢淤泥层很厚。

我们看右手边的单孔石拱桥就是著名的情人桥断桥。

他为什么叫断桥呢应为冬季西湖雪后桥面积雪消融的特性从对面的宝石山上看过去就像断了一样。

所以叫做断桥。

连着断桥的那条堤就是白堤。

原名白沙堤,后来人们为了纪念白居易改‘白沙堤’为‘白堤’。

白堤上面除了断桥还有一座和断桥很相似的桥叫做锦带桥。

古人在腰间继锦带。

锦带桥位于白堤的中端,因为它的位置所以叫锦带桥。

我们像右手边看去那做竖立着一座纤细宝塔的山叫宝石山,海拔78米。

是西湖十景宝石流霞的坐在地。

山上面那座高高耸立的宝塔,名叫保叔塔。

初建于北宋。

是当时吴越国王钱弘俶的母舅吴延爽.因为为钱弘俶奉召进京,为了保佑他平安归来而建。

现在的塔是一座实心砖塔。

历史上与他相对应的是雷峰塔。

在西湖风景布局中,位于同一中轴线上,一个敦厚典雅,一个纤细优美。

所以民间有‘雷锋如老衲,保俶如美人’的说法。

请看和保叔塔滆湖相望的那做金碧辉煌的宝塔就是著名的雷峰塔。

明间故事‘白蛇传’中白娘子就曾被镇压在雷峰塔下。

它是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夕照的所在地,他和保叔塔遥遥相望,呈现出’南北相对值。

一湖映双塔‘的美景。

雷峰塔原名‘王妃塔’‘西关砖塔’始建于吴越时期。

是吴越国的国王钱弘俶兴建的。

因为破坏过于严重,在1924年轰然倒塌。

在2002年重新建的塔呢塔顶是镀金的。

塔身是钢构的的。

是中国首座钢构彩色铜雕宝塔。

西湖的导游解说词三篇

西湖的导游解说词三篇导游解说词一:西湖的自然景观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杭州西湖,我是今天的导游。

西湖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湖泊之一,也是中国十大名胜之一。

它以其秀美的自然景观而闻名于世。

首先,让我们来欣赏西湖的湖水。

西湖水面宽阔,清澈见底。

湖水是来自千岛湖的溪流,流经大大小小的岛屿,形成了著名的西湖十景。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景点之一是三潭印月。

这个景点是由三个小岛组成,当湖水倒映在岛屿上时,就像是三个明亮的月亮在水中印刻,非常美丽。

其次,西湖还有许多著名的山峦。

最著名的是北山和南山。

北山位于湖的北岸,是一个小而陡峭的山丘,山上有许多绿树和花草,非常适合登山和观景。

南山位于湖的南岸,是一个低矮而宽阔的山脉,山上有许多古刹和庙宇,是佛教文化的重要场所。

最后,西湖还有许多美丽的花园和公园。

最著名的是花港观鱼。

这个花园位于湖的东岸,是一个以花卉和鱼类为主题的园林。

园内有许多美丽的花朵和池塘,非常适合散步和观赏。

总的来说,西湖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而吸引着无数的游客。

无论是湖水、山峦还是花园,都展现了西湖的独特魅力。

希望大家在这里能够度过一个愉快和难忘的时光。

导游解说词二:西湖的历史文化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它是中国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西湖的历史。

西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9世纪,那时它是一片浅水湖泊,后来经过人工开挖和疏浚,形成了现在的湖泊形态。

在唐代,西湖成为了皇家园林和避暑胜地,许多皇帝和贵族都在这里修建了别墅和庭院。

而到了宋代,西湖更是成为了文人雅士的聚集地,许多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都在这里创作了许多不朽的作品。

其次,西湖还有许多重要的文化景点。

其中,最著名的是雷峰塔。

雷峰塔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是中国砖木结构建筑的典范。

塔内有许多佛像和文物,是佛教文化的重要场所。

另外,还有六和塔、宝石山、孤山等许多重要的文化景点,每个景点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和文化故事。

最后,西湖还是中国文学的重要源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湖》总导演夏燕平西湖不是纯自然的美景。

她不像黄山、九寨沟,西湖是千百年来人类治理疏浚、依势造景的山水之湖泊;她不像漓江、张家界,西湖是千百年来人们感怀世事、寄托情绪的精神之湖泊。

因此说,西湖的美是天造人设的,《西湖》纪录片亦复如此。

许多第一次来到西湖的人,都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

西湖之于中国人,太熟识了。

因为熟识,后来便不大有人愿意说西湖,也不是完全没有,而是怎么也说不好西湖。

近代以来,西湖没有足以背诵的文,没有足以传唱的歌,没有足以传世的画,当然也没有足以把玩的影像作品。

影像作品,有出息的影像作品,是挑战观众的视觉经验,你得给人以陌生的东西。

西湖,人们还陌生吗?当我们离开西湖的景致,蜷缩在看不见风景的房间,把西湖这盘千年长度的磁带,往回倒的时候,我们发现,西湖,其实人们还是陌生的,陌生正是在于人们的熟识:“熟视无睹”。

西湖是沧海桑田。

从海水浸蚀的瀉湖,到可灌溉之湖,鱼虾之湖,饮用之湖,直至审美之湖。

是经过几千年的自然造化和巧夺天工。

远的不考,拜苏东坡之大名,我们都知道苏堤。

其实还有与其比肩的杨公堤、稍逊风骚的赵公堤、早己隐入十万人家的白公堤……仅苏东坡治下的那次疏浚,就动用了二十万民工。

西湖是“户盈罗绮”。

南宋在偏安的同时,却也创造了繁荣的经济和灿烂的文明。

南宋后期,临安加上流动人口,约有一百四十万。

城内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

当时欧洲最著名的大城市伦敦,人口不过三万四千。

难怪元初马可·波罗惊叹杭州是“天堂之城”。

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邓广铭说:“两宋时期内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法国汉学家贾克·谢和耐说:“13世纪的中国,其现代化的程度是令人吃惊的……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

”这个“现代化”还包括精神文明的程度,因此,阿诺尔德·约瑟·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西湖是东南佛国。

弘一法师《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中说:“杭州这个地方,实堪称为佛地,因为那边寺庙之多,约有两千余所,可想见杭州佛法之盛了。

”除了庙宇林立、高僧大德云集之外,更重要的是,佛家义理通过日常生活渗入杭州人的饮食起居,一年一度,历时三个月的声势浩大的“香市”便是足证。

不仅东南大地,朝鲜、韩国、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皆“认祖归宗”。

道家在西湖有著名的“葛洪炼丹处”等十多处道观。

马可·波罗之后,传教士们先后来到杭州,于是杭州有了基督教堂、天主教堂二十多座。

伊斯兰教在杭州也有相当的传播,建有约五座清真寺。

西湖是唐诗宋词。

许多人初来乍到却似曾相识,是因为他们早就熟悉了文学的西湖:宋之问“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白居易“江南忆,最忆是杭州”;苏东坡“欲把西湖比西子”;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

文传千古的还有:李清照、林和靖、张元干、张孝祥、辛弃疾、陆游、陈亮、姜夔、梅尧臣、范成大、朱熹、岳飞、文天祥、吴文英……元明清时的马可·波罗、于谦、袁宏道、张岱、袁枚、郑板桥、康有为、陈曾寿……近当代的名人孙中山、张静江、蒋介石、司徒雷登、鲁迅、周作人、戴望舒、郁达夫、李叔同、夏衍、毛泽东、周恩来……西湖是“勾栏瓦舍”。

中国的戏曲艺术作为一种成熟的艺术样式,肇始于南宋时期的杭州,戏和文自此合璧,南方人谓之“戏文”。

汤显祖、关汉卿、李笠翁、洪异等都在西湖这个舞台上有过充分的表演。

中国有四大民间故事,其中两个故事的发生地传说在西湖:《白蛇传》和《梁祝》。

《白蛇传》被中国几乎所有的艺术形式所演绎,《梁祝》更借以西湖的音乐——越剧而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誉满世界。

西湖还有《红梅记》(李慧娘)和《杨乃武与小白菜》,这都成了戏。

西湖是“壮怀激烈”。

西湖不乏秀美,西湖也有壮美,悲壮之美。

旷日持久的宋金、宋元战争中,产生了一代可歌可泣、彪炳史册的民族英雄:宗泽、刘铸、吴价、吴磷、岳飞、辛弃疾、陆游、韩世忠、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除了“忠骨岳坟”,西湖还有安葬了后来的民族英雄于谦、张苍水,世称“西湖三杰”。

中国近代革命的先驱,鉴湖女侠秋瑾“面对故国湖山,埋骨西泠”。

徐锡麟墓、章太炎墓、陶成章墓、浙军攻克南京阵亡将士墓、史量才墓、蒋百里墓……您还觉得西湖仅仅是秀美吗?中国两千年的文明演进,我们都可以在西湖这个舞台上,找到她的发端、发祥和发展。

这或许是许多惊艳西湖的人们被《西湖》惊艳的缘故,也是我们创作团队最初的奢望。

大型电视纪录片《西湖》解说词第一集西湖云水我们的祖先,曾经在传统医药的站位上,来划分我们的文化版图。

黄河流域,是针灸文化圈,长江流域,是本草文化圈,江南一带,则是汤药文化圈。

这种汤药文化圈的概括,真是挖到了江南文化的最为本质的特征,它与”针灸”“本草”不同的是,”汤药”的”汤”字盖指液体,二两个读作”商”音的”汤”字便可以用来形容横无际涯的水势,因此这汤药文化圈的说法,是直截了当地扑向了水的主题。

一代代前人,有的以风水谈玄,有的为《水经》做注,已经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关于水的文化遗产。

不过,在今天我们再去追溯西湖的来历,已经不必求索于《周易》问诸于阴阳了。

这是侏罗纪末期至白垩纪时期的西湖地区,此时这个地方正处在强烈的火山喷发期,炙热的岩浆不停地从岩缝中喷涌而出,就这样,岩浆不停地流淌着,燃烧着,终于有一天,外流的大量岩浆造成了地壳的塌陷,于是火山口成了洼地,而这洼地便成了以后西湖的基础。

>>访谈余秋雨(学者):西湖是一个浅浅的海湾,是海水,后来由于潮汐带来的泥沙和长江带来的泥沙,使它和大海的通路封住了,它就变成了内湖。

接下来的沧海桑田我们已经无从考证,只是这片洼地的轮回,却从没有因为岁月的缘由,而停下它的脚步,直到一万两千年前后,海潮的出没使它变成了澙湖,后来,海水终于退去,于是一个被后人称作西湖的胡泊,便出现在了东南大地。

>>访谈余秋雨(学者):西湖有一个奇迹般的问号,也就是说它怎么会这样美丽,它为什么变成奇迹呢?就是它不是天造地设的美景,它不是黄山,它不是张家界,它不是长白山天池,这些都是天造地设的美景,西湖不是。

>>访谈曾仕强(学者):第一个,西湖的水一年比一年清澈。

西湖的面积一年比一年加大,这怎么可能,这根本不可能人家只有缩小啦。

>>访谈余秋雨(学者):但是请注意这样的一个内湖,显而易见,它一定是年年蒸发天天蒸发,那么杂草丛生,然后会越来越变成一个盐碱地,然后什么也不是。

到如果西湖变成一个盐碱地的时候,周围的生态也就完全变化了,那么我们现在所说的西湖文明、杭州文明根本就不存在了,一个荒凉的海滩而已。

那么比较早的时候,这一带的人就想保护住已经开始出现的内湖生态。

2002年,浙江的考古工作者在仅与西湖有一江之隔的萧山,发现了已有8000年历史的跨湖桥文化遗址,它比著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还要提早1000年,在跨湖桥文化遗址中,有一件十分重要的文物,这便是这件同样经历了8000年岁月的独木舟。

可以说这一次被称作当时的全国十大考古成果之一的重大发现,是对中国水文化的最为形象的注解,8000年以前所打造的船只虽然搁浅,但是随着沧海桑田的变迁,先民们所生活过的东南大地,却留下了无尽的连天水网。

网,是岁月的脉络。

船,是泽畔的图腾。

古老的《诗经》是先民的歌唱,站在水边的先民们,曾经这样唱到,”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这个”杭”字,与代表水上行舟的”航”字,原本就是一个字,但是当舟船文化随着海潮的退落渐渐远去,文明却在大地上扎下了深根,于是便有了杭州的出现,出现在水的家乡。

>>访谈余秋雨(学者):那么特别是在公元7世纪的前期,隋炀帝挖运河的时候把杭州作为一个运河的终点,那个时候大家就认真来对待了,就是努力地希望能够用堤坝把湖和海隔开来。

其实这件事情很早就做了,钱塘,就是当时的一个堤坝,把它隔开来。

接下来呢,就是一定要用运河的水来冲这个水,让它变淡,越来越淡,然后再把这个已经淡了的湖呢,做了6个井,所谓六井,通向人口聚居的杭州。

在所有表达乡情的词汇里,有一个人们常常会用的到的成语”离乡背井”。

井,并不仅是生活的符号,而且是家乡的象征。

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中的”床”字,其实并不是”床榻”的”床”,而是”井床”的”床”,他是看见了洒满井床的月光,才写下了那首家传户颂的怀乡之作。

不过,杭州人对于井的情感,还来自于一种更为特殊的缘由。

正因为杭州的出现是缘于海潮的起落,所以在相当漫长的时间里,这座城市的饮用之水都带着海潮的咸苦,因此城中居民对生活用水的依赖,便唯有储满淡水的西湖,可是全城的居民如果都去西湖取水,其间是怎样的奔波劳苦,可想而知。

直到唐代宗时期李泌来任杭州刺史,这道苦涩的难题才得到了解决。

不过这李泌却又是离乡背井,因为他的家乡是在那一片遥远的八百里秦川。

按照史料的记载,李泌的做法是”开凿六井”,然而,这六口水井说是水井,实际上却是水池,池中的水道又径与西湖相通。

自六井开凿以后,西湖之水才在真正意义上注入杭州古城,滋润了千家万户。

正因为这六井依然存在的缘故,今天当我们扒着井栏向井中探头而望的时候,便一眼望见了唐朝。

但是,我们望见的却不仅是李泌的恩泽,而且还望见了另一位杭州刺史的功德。

这真是上善若水呀。

白居易来到杭州做刺史,距离李泌开凿六井已经四十年,由于这时的西湖还没有得到根本治理,所以每逢旱天,西湖便变得很浅,而且一逢雨季,湖水又溢满全城。

>>访谈余秋雨(学者):在9世纪的20年代,来了一个第一流的诗人叫白居易。

白居易来到杭州的时候面对的是一个有问题的西湖,你想,西湖从原始的开掘一直到隋炀帝的时候经过一点整治,但是整治的力量也是不够的。

白居易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西湖呢?就是杂草雍塞,水量越来越少,周边的土地有待于它来灌溉,海水不能灌溉,只能用淡水灌溉,但是它本身已经很少的水了。

白居易面对这个西湖的时候,他是行政长官,他一定要做事。

为了整治西湖,白居易便主持了一项为时三年的水利工程,并在自西湖北岸到武林门一带,修造了一道长长的堤坝,这道堤坝经过古城的变迁,早已隐入了”参差十万人家”而不复存在,但是杭州的历史却永远不会忘记它,这道理非常的简单,杭州,已经是西湖的化身。

断桥所在的这道白堤原本叫做白沙堤,自打被称作白堤之后,它便具有了人赋品格,一个”白”字,既是一种巧合,又是一种忆念,杭州的百姓曾在这里迎接过流浪于仕途的江州司马,却又希望这位理水的诗人不要”抛得杭州”,而在美丽的白堤之上作千载勾留。

>>访谈余秋雨(学者):白居易这个大诗人,他把自己最辉煌的年月执行在这个水利工程师所要做的事情上,让杭州的人忘记了他是一个诗人,更忘记了他是中国第一流的诗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