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给奶奶的阳光教学设计
[我给奶奶送阳光教学设计] 我给奶奶送阳光
![[我给奶奶送阳光教学设计] 我给奶奶送阳光](https://img.taocdn.com/s3/m/b5e774b3caaedd3382c4d336.png)
[我给奶奶送阳光教学设计] 我给奶奶送阳光汇师小学陶艳【教学目标】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外、编、芬、叽、喳、沐、浴、裙、叨、慰10个生字;能运用形声字的构字特点识记字形,了解开遍、芬芳扑鼻、沐浴、念叨、安慰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朗读课文,重点读好第3节及人物语言的句子。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阳光都跑到你心里去了这句话的意思,感受鹿儿关心、孝敬长辈的美好心灵。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情感1、出示一幅与课文第三小节内容有关的图画,看图说话,初步感受阳光的美好。
2、出示课文第三节,学习生字新词,朗读积累。
紫花开遍大地,芬芳扑鼻;小鸟在空中飞,叽叽喳喳。
整个大地沐浴着灿烂的阳光。
(1) 指名读,随机正音。
(遍,声母是b 沐浴的浴是整体认读音节。
)(2)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识记字形,理解词意。
(2) 指导朗读。
3、积累语言,训练表达师:现在,你能用上这几个词语来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吗?出示:开遍芬芳扑鼻叽叽喳喳沐浴4、小结:多可爱的阳光啊,给大地带来了生机,给生命带来了活力。
板书:阳光5、揭示课题师:看到这么可爱的阳光,有个小朋友心里油然升起了一个美好的想法:啊!多好的阳光啊,我要把它带回去,作为礼物送给我的奶奶。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阳光有关的故事。
板课题:我给奶奶送阳光二、反馈预习,整体感知1、读懂课题师:预习了课文应该知道:我是指鹿儿,板书:鹿儿奶奶板书:阳光鹿儿奶奶师:课题的意思就是出示(鹿儿给奶奶送阳光。
)2、根据板书提示说一句话。
三、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学习生字、新词1、自由读文2、读文划句,了解鹿儿是怎么送阳光的,体会她迫切的心情出示:鹿儿把阳光紧紧包在自己的围裙里回家了。
鹿儿一边说着,一边打开了包得严严实实的围裙。
(1)正确朗读句子。
(2)学习生字裙。
(3) 引读句子。
(4)用一句话说清鹿儿是怎样给奶奶送阳光的。
出示:鹿儿把阳光送给了奶奶。
² 指导:用上紧紧或严严实实² 从紧紧与严严实实两个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3、读文划句,了解鹿儿把阳光作为礼物送给奶奶的原因(1)奶奶需要阳光出示:鹿儿的奶奶腿坏了,不能出屋,嘴里总是念叨:多想见到阳光啊!² 学习生字:叨² 指导朗读(2)阳光很美好² 师引背:是呀,阳光是那么可爱,那么美好,媒体出示画面:瞧,紫花开遍大地,芬芳扑鼻;小鸟在空中飞,叽叽喳喳。
最新冀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送给奶奶的阳光》优秀教案第一课时(精品)

《送给奶奶的阳光》教案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八个生字,会读文中十六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课文内容,深刻体会晚辈对长辈的关爱之情。
教学重点会写本课八个生字,会读文中十六个生字。
教学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课今天的天气怎样?(生答)阳光会给你什么感受?指名交流。
小朋友,阳光是我们的好朋友。
看,万物沐浴在阳光之下,一切显得生机勃勃。
用一两句话说出你看到了什么!有个小女孩也看到了这番美丽的情景,她想怎么做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送给奶奶的阳光》板书:送给奶奶的阳光二、新授(一)齐读课题,质疑问难。
1.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为什么送阳光?是谁给奶奶送阳光?奶奶收到了阳光吗?……)2.同学们真会提问题,老师也想知道答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下面大家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吧。
(自己读、同桌读、小组读。
)2.这个女孩儿是谁?她为什么要给奶奶送阳光呢?3.交流回答板书:鹿儿(三)检查认读生字情况1.生自读课文,拼读生字(小组合作,检查预习情况)2.师板书出示生字指名读3.齐读生字4.指名领读5.组内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6.开火车读7.认读词。
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成果睁开亮堂堂趟过芬芳扑鼻沐浴灿烂礼物总是念叨8.理解词意,全班交流芬芳:指香气灿烂:光芒耀眼念叨:由于挂念一再说到、安慰:心情安适9.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念叨”的叨读轻声,本音是dao一声调)10.同桌讨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四)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紫”。
2.自行练习,书写其他生字。
3.听写句子。
三、练习形近字组词漆()叼()紫()蔚()膝()叨()紧()慰()四、总结拥有了太阳,花朵便会开放;拥有了爱,你便会感到幸福!愿我们每个小朋友都能付出自己的爱心和孝心,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五、作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19送给奶奶的阳光

冀教版二上:《送给奶奶的阳光》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阳光能作为礼物送给亲人吗?本课的鹿儿在自己享受阳光的时候,没有忘记不能出门的奶奶,她把阳光紧紧包在裙子里带回家,送给奶奶,尽管事实上奶奶没有收到阳光,但是鹿儿阳光般的爱,关心奶奶的行动却使奶奶内心感受到无比的温暖。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会写本课八个生字,会读文中十六个生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 理解课文内容,深刻体会晚辈对长辈的关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1. 学生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的情感。
2. 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鹿儿关爱孝敬老人,珍惜亲情。
重难点分析:1、本课生词较多,应该根据在不同层次的阅读中适时加以理解。
方法上要注意在学生自悟的基础上进行自主交流或教师点拨。
如“芬芳扑鼻”、“沐浴”,可以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理解。
2、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往往容易激发而难以保持,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不断强化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深入到读文、识字。
比如:“阳光都跑到我心里来了”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1、做摘苹果的游戏。
睁开亮堂堂趟过芬芳扑鼻沐浴灿烂礼物总是念叨过渡语:大家的表现真出色,我相信这节课大家的表现会更精彩。
有信心吗?2、师:今天的天气怎样?(生答)阳光会给你什么感受?指名交流预设:温暖、快乐、光明、活力、芬芳……3、师:小朋友,阳光是我们的好朋友。
看,万物沐浴在阳光之下,一切显得生机勃勃。
用一两句话说出你看到了什么!4、师:有个小女孩也看到了这番美丽的情景,她想怎么做呢?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送给奶奶的阳光》板书:送给奶奶的阳光二、齐读课题,质疑问难。
1、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为什么送阳光?是谁给奶奶送阳光?奶奶收到了阳光吗?……)2、同学们真会提问题,老师也想知道答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吧!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下面大家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吧。
《我给奶奶送阳光》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我给奶奶送阳光》教案设计适用年级:大班语言领域教学目标:1. 感受诗歌的美,能够正确地朗读诗歌,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歌的内容。
2. 理解诗歌中“阳光”的象征意义,体会亲情的深厚。
3. 能够创造性地进行语言表达,仿编诗歌。
教学重点: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教学难点:感受诗歌中的情感,能够仿编诗歌。
二、教学准备教具准备:1. 课件:诗歌动画或图片。
2. 音乐:背景音乐。
3. 手工材料:彩色纸、画笔、剪刀等。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语言活动室。
三、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1. 教师播放背景音乐,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2. 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阳光”的理解和感受。
(二)诗歌学习1. 教师展示诗歌课件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元素。
2.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读诗歌,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
3. 教师解释诗歌中“阳光”的象征意义,引导幼儿体会亲情的深厚。
(三)情感体验1.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果是他们,他们会如何给奶奶送阳光?2. 教师播放音乐,引导幼儿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给奶奶送阳光的场景。
(四)手工活动1. 教师分发手工材料,引导幼儿制作一份送给奶奶的阳光礼物。
2. 教师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表达他们对奶奶的爱。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诗歌的内容和手工活动,强调亲情的重要性。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幼儿是否掌握了诗歌的内容,以及他们在手工活动中的表现。
教师也要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引导幼儿理解和表达诗歌的情感。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诗歌的内容,并向家人表达自己的爱意。
2. 环境创设:教师将幼儿制作的手工礼物挂在语言活动室内,营造温馨的氛围。
七、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幼儿在诗歌学习和手工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的情感表现。
2. 教师收集幼儿的手工作品,评价他们的创意和动手能力。
八、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一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15给奶奶送阳光

生字、词语卡片
教 学 过 程
第 一 课 时 预 设
生 成
一、发言导入。
1、生活中,要是需要互相赠送礼物,你会送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
2、有个小朋友要给奶奶送阳光。(出示课题,指名读、齐读。)
3、看到这里,你有什么标题吗?(勉励学生大胆质疑,西席引导概括整理。)
①谁给奶奶送阳光?
②为什么给奶奶送阳光?
2、引导学生查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掌握要害笔画的写法。
3、明白“斜钩”,引导学生查看田字格,指导“我”的写法。
4、师范写“包”:竖弯钩要向右下伸展。
“金”:“人字头”要大,超过半格,下半部遮盖在“人字头”的下面,横要略长。
5、学生练习书写,西席巡视指导。
第 二 课 时 预 设
生 成
一、变动情绪,再读课题。
9、过渡:议决你们的努力,你们能解答第三个标题了吗?(指名说,老师顺势擦去第三个标题。)那奶奶能收到文文送给她的阳光吗?
10、学生自由读5、6、7自然段,思考:文文兴高采烈地跑到奶奶身边,却为什么哭了?指名学生交流。
11、引读:师读第5自然段,生读6、7自然段,让学生领会文文的内心感受,读好这两句话。
14、师小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每一个别都有年幼之时,也会有年迈之日。敷衍年迈体弱的老人而言,还有什么比得上亲情的可贵?虽然阳光无法包住,但奶奶已经感受到了文文的一片深情,她的心中已充满了阳光。(齐读课文。)
三、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高、兴”,学生认读。
2、学生交流识记要领。
3、学生查看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怎样写才华写得英俊?
4、师范写,学生练习书写。
作业
设计
1、以组为单位,开展“我为他人送阳光”的活动。
《我给奶奶送阳光》教案设计

《我给奶奶送阳光》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体验关爱老人的情感。
培养学生用语言表达对长辈的关爱和感激之情。
1.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老人,特别是自己的奶奶。
激发学生对奶奶的感激之情,培养关爱老人的意识。
1.3 教学活动开场提问:请大家谈谈自己与奶奶之间的趣事或感人故事。
分享个人经历:让学生分享自己为奶奶做过的暖心事情。
引导思考:鼓励学生思考如何用自己的行动让奶奶感到幸福和快乐。
第二章:了解奶奶的需要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理解奶奶的需求。
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同理心,关注奶奶的感受。
2.2 教学内容讨论奶奶的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
探索奶奶的需求和期望,以及如何满足这些需求。
2.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奶奶的喜好和需求。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奶奶的角色,分享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分享和倾听:鼓励学生倾听奶奶的心声,了解并关注奶奶的需求。
第三章:创意表达爱意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用创意的方式表达对奶奶的关爱和感激之情。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2 教学内容探索不同的表达方式,如手写信、制作小礼物、画画等。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奶奶的爱意。
3.3 教学活动创意启发:展示一些表达爱意的创意作品,激发学生的灵感。
动手制作:学生动手制作小礼物或写信给奶奶,表达自己的爱意。
分享成果: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背后的意义。
第四章:行动计划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制定并实施关爱奶奶的计划。
培养学生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
4.2 教学内容讨论并制定关爱奶奶的计划,包括日常关心、特殊节日庆祝等。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关爱奶奶的行动纳入日常生活中。
4.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制定关爱奶奶的计划。
分享计划:学生分享自己的行动计划,并互相鼓励和支持。
实施行动:学生根据计划实施关爱奶奶的行动,记录并分享实践过程中的感受和成长。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并总结关爱奶奶的过程和体验。
《我给奶奶送阳光》教案设计

《我给奶奶送阳光》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和理解阳光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表达能力,以及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爱老人、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我给奶奶送阳光》是一篇描述孙子为了让奶奶享受到阳光的温暖,不惜克服重重困难,将阳光送到奶奶身边的感人故事。
2.2 教学重点: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理解阳光的概念和作用,培养学生关爱老人的品质。
2.3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孙子对奶奶的关爱,以及如何将这种关爱转化为自己的行动。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孙子对奶奶的关爱。
3.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3.3 实例教学法:以课文中的实例为依据,让学生联系实际,学会关爱身边的人。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阳光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孙子对奶奶的关爱。
4.3 理解课文:分析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阳光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孙子送阳光的过程。
4.4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4.5 实践环节: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关爱身边的老人,并提出具体行动方案。
第五章:作业设计5.1 课后作业:5.2 拓展作业:鼓励学生课后调查身边的老人,了解他们的需求,并提出解决方案,将关爱老人付诸实践。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过程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实际操作能力,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6.2 成果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拓展作业,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关爱老人的实际行动。
6.3 自我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促进自我提高。
《给奶奶送阳光》的教学设计

《给奶奶送阳光》的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给奶奶送阳光》的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⒈认真阅读诗歌《给奶奶送阳光》,理解诗意,体会诗情,习作7给奶奶送阳光。
⒉读懂"习作要点讨论",了解“改写”可以分为哪几种,明确本次改写的要求。
⒊按照改写要求,将《给奶奶送阳光》这首诗改写成记叙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㈠激趣谈话
回忆《少年王勃》、《但愿人长久》,这些课文都是文包诗,这节课我们也像这些课文的作者一样,运用类似的方法来练习习作,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习作7给奶奶送阳光》。
㈡揭示习作内容
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的前半部分,了解“改写”的含义和种类,明确本次习作的具体内容。
㈢分步导读
引导学生阅读、思考、讨论
⒈“我”为什么要给奶奶送阳光?“我”是怎么给奶奶送阳光的.?结果如何?
⒉诗歌通过这样一件事,表达了“我”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是从什么地方
体会到的?
⒊你最喜欢哪些诗句?为什么?
㈣明确改写要求
指导学生认真阅读“习作要点讨论”,结合诗歌内容,明确以下两点:一是把握原诗的主要意思和人物,要忠实于原文,保持整体框架不变。
“想象”也要依据原文,合乎情理;二是借助想象,补充原诗的空白,如“阳光洒满天地间”是一种怎样的景象,“我”是怎样“包”阳光的,奶奶听说“我给您送阳光来了”会怎样。
当“我”发现阳光不见之后又会怎样,“我”又是怎样为奶奶“捶背”的,“我”有没有能为奶奶“送”上阳光等等,这些情节和细节要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把这些内容写具体。
㈤练说评议起草
㈥讲评修改誊写
习作7给奶奶送阳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送给奶奶的阳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泊头市富镇张屯小学冯秀菊教材分析:
《送给奶奶的阳光》是冀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篇课文。
本文通过一个新颖独特、充满意趣的小故事,歌颂了人间最朴实最美好的感情,那就是关爱老人、孝敬老人。
文章结尾奶奶说的话“阳光都跑到我心里来了”对于本文思想感情的表达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学情分析:
孩子年龄小,和家里的长辈相处时间较长,所以本课容易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但是这些感受中最重的是长辈对自己的关爱,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来回报长辈对自己的关爱。
课时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亲情。
2、理解文中“亮堂堂”“芬芳扑鼻”“沐浴”“灿烂”“念叨”等词语的意思,懂得“阳光都跑到我心里来了”这句话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偏旁、创设语言环境等方法理解“亮堂堂”“芬芳扑鼻”“沐浴”“灿烂”“念叨”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表演、创设情境等方式让学生懂得关爱老人,孝敬老
人。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情景再现,让学生知道关爱老人,孝敬老人是一种美德。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懂得“阳光都跑到我心里来了”这句话的意思,体会亲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质疑激趣。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可爱的小姑娘鹿儿,知道了她有一个心愿,谁来说一说她的心愿是什么?
2.刚才,大家都说出了鹿儿的心愿,现在,让我们来听听,鹿儿自己是怎么说的。
(点击录音:鹿儿的心愿)
二、深入文本,品读感悟。
(一)学习课文1-4自然段。
感受鹿儿的阳光心愿。
1.鹿儿要送给奶奶的阳光到底有多好呢?请小朋友自己读读课文的1-4自然段,边读边用“--”划出描写阳光美好的句子。
2.读后交流,并指导读好相关语句。
理解“亮堂堂”“芬芳扑鼻”“沐浴”“灿烂”等词语的意思。
(1)出示句子一:清晨,鹿儿刚睁开眼,太阳就从东山上升起来,照得满院亮堂堂的。
你喜欢那个词,为什么?“亮堂堂”什么意思(阳光明亮、充足。
)(教师点评:把阳光读的亮亮的。
)
(2)出示句子二:芬芳扑鼻的紫花开遍大地,叽叽喳喳的小鸟在空中飞着,整个大地沐浴着灿烂的阳光。
认读词语“灿烂”,你发现了什么?(火字旁)火给你带来什么感觉?能给人带来——温暖、光明。
这灿烂的阳光就是——光彩鲜亮夺目的阳光。
(指名3人读句子)。
认读词语“沐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沐浴”一词跟什么有关?在这里“沐浴”就是指阳光洒满大地,就像给花儿草儿在洗阳光浴呢,这就叫“沐浴”。
你还发现了什么?认读词语“芬芳扑鼻”。
灿烂的阳光照耀下,鹿儿睁大眼睛看着——竖起耳朵听着——她还使劲用鼻子闻着——(屏幕出示“紫花开遍大地,……叽叽喳喳。
”)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你感觉这里的景色怎么样?(指名2人读句子,读出景色的美好和阳光的灿烂。
)
(3)出示句子三:鹿儿高兴得跳哇,蹦啊,乌黑的头发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你认为这一句话那个词用的好,为什么?(闪闪发亮)(读出鹿儿的高兴和阳光的明亮。
)
3.假如你是鹿儿,来到这洒满阳光的美丽的草地上,你们开心吗?你会做什么呢?
4.指名读鹿儿的心愿。
5.配乐,师生齐读课文1-4段,感受阳光的美好。
(二)学习课文5-8自然段,感悟鹿儿的阳光心灵。
1.鹿儿为什么要要把阳光作为礼物送给奶奶?理解词语“念
叨”。
你能学着奶奶的样子念叨念叨吗?奶奶平时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说啊说,就叫——(出词卡:念叨)
2.鹿儿是怎样给奶奶送阳光的?读出鹿儿心情的变化。
3. 奶奶是怎样安慰鹿儿的?跑到奶奶心里的阳光指什么?
4.鹿儿有一颗爱奶奶的心,这颗爱心就像是这红红的太阳一样,它散发出来的爱之光温暖着奶奶,让奶奶比晒到阳光更高兴!
三、拓展想象,内化提升
1.老师叙述:奶奶最喜欢鹿儿了,紧紧把她放在自己的膝盖上,抱着抱着……鹿儿在奶奶的怀抱中,闭上了眼睛,渐渐地,渐渐地,睡着了。
这时鹿儿做了一个甜美的梦,你猜,鹿儿梦到了什么呢?
2.鹿儿醒来后,发现奶奶的腿还没好,她心里很难过!“多想见到阳光啊!”奶奶的念叨时时在鹿儿耳边响起,于是她又想了很多办法来帮助奶奶实现这个愿望。
你能猜出鹿儿都是怎么做的吗?
四、小结全文
1.你觉得鹿儿是个怎样的孩子?你都做过哪些关心长辈的事?
2.学了这篇课文,我们今后要做个怎样的孩子?
五、课外拓展
有位叫刘梦琳的小朋友,读了这个故事后非常感动,把这个故事改编成了一首优美的小诗。
(屏幕滚动出示小诗,老师配乐朗读)附:
给奶奶送阳光
刘梦琳
奶奶腿不好,
不能出门晒太阳。
有一天我去玩,
金色的阳光洒满天地间。
我赶紧兜起裙子,
把阳光包在里面。
“奶奶,我给您送阳光来了!”
我高兴地喊叫着,
跑到奶奶的身边,
轻轻地展开裙子,
可是阳光不见了……
奶奶摸着我的头:
“小宝贝,我晒到阳光了——
你不就是我家的一颗小太阳吗?……”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只要你心中有爱,你就是我们心中的小太阳。
板书设计
送给奶奶的阳光
教学反思:
《送给奶奶送阳光》是一篇描写幼儿生活的文章。
课文主人公鹿儿虽只有四岁,但她却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
她的奶奶因腿坏了,不能出屋晒太阳,鹿儿便用围裙把阳光包起来送给奶奶。
虽然这种做法幼稚可笑,但反映了鹿儿关心长辈的美好心灵。
这篇课文就是在趣味中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
整堂课力求将这一理念贯穿课的始终,课堂中始终围绕“读”展开教学的。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
在《送给奶奶的阳光》这一课的教学中,对于识字这一环节,学生掌握的比较好,在理解词语方面,我通过利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使学生兴趣浓厚,而且理解也很到位。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立足与学生的学,本着相信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信念,以读为主线,遵循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的原则,从字、词、句和口语交际等各个方面,扎扎实实的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总体来说一共有以下几点:
一、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
关心老人
孝敬老人
灵活巧妙,适度拓展应用。
词语的理解做到了“词不离句”。
如让学生感情朗读第三自然段,教师通过“你仿佛闻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看见了什么?”这些问题自然引出“芬芳扑鼻、唧唧喳喳、沐浴、灿烂”等词语的理解,理解词语的方法灵活多样。
而所有这些,都是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自然完成的,顺畅自然,不露痕迹。
二、读的训练目的性强,有层次,感情朗读指导到位。
本文重点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阳光的句子指导朗读,感受到阳光的灿烂;抓住描写鹿儿语言、行动和心理活动的语句,让学生采用个别读、小组读、同桌两人对读等等有感情朗读。
最后,分角色演一演,读一读,进行情感体验,升华感情。
常言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经过这么多次的朗读,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主人公的认识准确把握了。
在指导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朗读中,让学生有所知,有所感,体会作者所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在具体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增强自信,激发兴趣。
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配上优美的音乐让学生美美的读,使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人间真情,在读中自身的思想境界得到提升。
三、重视口语交际的训练。
本课结合理解课文内容设计了多次口语交际训练,也是对文章中心的又一次深刻感悟,可谓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