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土力学实验

合集下载

《土力学》试验指导与报告书

《土力学》试验指导与报告书

《土力学》试验指导与报告书试验目录试验一颗粒分析试验试验二含水率试验试验三界限含水率试验试验四固结试验试验五直剪试验试验六击实试验试验一土的颗粒分析试验(筛分法)颗粒分析试验方法可分为筛分析法和静水沉降分析法,静水沉降分析法又有比重计法、移液管法。

工程上对地基土检测时,对于粒径大于0.075mm小于60mm的土,采用筛分析法;对于粒径小于0.075mm的土,采用静水沉降分析法(密度计法);对于混合类土,则联合使用筛分析法与密度计法。

一.试验原理筛分析法是测定土的粒度成分的最简单的一种方法。

其原理是将土样通过逐级减小孔径的一组标准筛子,对于通过某一筛孔的土粒,可以认为其粒径恒小于该筛的孔径,反之,遗留在筛上的颗粒,可以认为其粒径恒大于该筛的孔径。

这样即可把土样的大小颗粒按筛孔大小加以分组,并分别计算出各级粒组占总质量的百分数,再根据所占百分数进行归并和分类。

二.适用范围本试验适用于粒径大于0.075mm小于60mm的土。

三.仪器设备1.标准筛:粗筛(圆孔):孔径为60mm、40mm、20mm、10mm,5mm、2mm;细筛:孔径为2.0mm、1.0mm、0.5mm、0.25mm、0.075mm。

2.天平:称量5000g,感量5g;称量1000g ,感量1g;称量200g,感量0.2g。

3.摇筛机(带震动、拍打功能)。

4.其他:烘箱、筛刷、烧杯、木碾、研钵等。

四.试样将土样风干,使其土中水分蒸发。

从风干、松散的土样中,用四分法按照下列规定取出具有代表性的试样:1.小于2mm 颗粒的土100~300g;2.最大粒径小于10mm 的土300~900g;3.最大粒径小于20mm 的土1000~2000g;4.最大粒径小于40mm 的土2000~4000g;5.最大粒径大于40mm 的土4000g 以上。

五.试验步骤(一)对于无凝聚性的土1.按规定称取试样,将试样分批过2mm 筛。

2.将大于2mm 的试样按从大到小的次序,通过大于2mm 的各级粗筛,并将留在筛上的土分别称量。

土力学预习实验报告

土力学预习实验报告

土力学预习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土力学预习实验实验目的:1. 了解土体的重要力学特性,例如抗剪强度、抗压强度等;2. 学习土体试验的基本步骤和操作方法;3. 提前预习,为将来进行土力学实验打下基础。

实验原理:土体的力学性质是指土体在受力作用下的变形、破坏特性。

本实验主要研究土体的抗剪强度。

土体的抗剪强度是指土体在受到两个相互垂直的力的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

在实验中,使用直剪试验方法对土体的抗剪强度进行测试。

实验步骤:1. 准备样品:选择一定量的土样,并将其事先干燥,确保土样表面干燥无水分。

2. 准备设备:将直剪仪、压力计等设备放置在试验台上,并调整好其位置和方向。

3. 安装土样:将土样放置在直剪仪的顶部,调整土样的位置,使其与直剪仪的平面对齐。

4. 施加压力:通过手动或电动方式施加均匀的剪切压力,观察土样的变形情况。

5. 记录数据:使用压力计测量施加的压力大小,并随时记录土样的变形数据。

6. 终止试验:当土样发生破坏或变形稳定时,终止试验,并记录最后一次测量到的压力和变形数据。

实验数据处理:1. 计算抗剪强度: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土样的抗剪强度。

抗剪强度的计算公式为:抗剪强度= 施加的最大剪切力/ 土样的截面面积。

2. 分析变形数据:根据试验所得的变形数据,分析土样的变形特征,判断土样的变形状态和稳定性。

3. 绘制曲线图:根据试验数据,绘制土样剪切力与变形之间的曲线图,以便更直观地观察土样的变形特征和破坏过程。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得到了土样的抗剪强度等数据。

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土样的抗剪强度为XXX,表明土样具有一定的抗剪破坏能力。

2. 土样的变形特征为XXX,说明土样在受到剪切力的作用下发生了一定的变形。

3. 土样的破坏过程为XXX,可以通过绘制曲线图更直观地观察土样的变形和破坏过程。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土力学预习实验,我们对土体的重要力学特性和试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学习到了土体抗剪强度的测试方法和数据处理过程,也了解了土样的变形特征和破坏过程。

最新土力学实验报告1

最新土力学实验报告1

最新土力学实验报告1实验日期:2023年4月15日实验地点:工程地质实验室实验人员:张三、李四一、实验目的:1. 测定土样的密度和含水率,了解土体的基本物理性质。

2. 通过直接剪切试验,评估土样的剪切强度。

3. 分析土样的压缩性,确定其压缩参数。

二、实验设备与材料:1. 电子天平2. 量筒3. 直剪仪4. 压缩仪5. 标准土样(粘土、砂土各一份)三、实验步骤:1. 密度和含水率测定:- 准确称取土样10g,放入量筒中,记录体积。

- 计算土样的密度。

- 将土样烘干,再次称重,计算含水率。

2. 直接剪切试验:- 将准备好的土样放入剪切盒中,平铺至规定高度。

- 安装好直剪仪,设定剪切速度。

- 开始剪切,记录剪切过程中的力量变化,直至土样破坏。

- 根据剪切前后的力量变化,计算土样的剪切强度参数。

3. 压缩试验:- 将土样置于压缩仪中,施加预定的压力。

- 记录不同压力下的土样高度变化。

- 根据压力-沉降曲线,计算土样的压缩系数和压缩指数。

四、实验结果:1. 密度和含水率:- 粘土样密度:1.6 g/cm³,含水率:25%。

- 砂土样密度:1.7 g/cm³,含水率:15%。

2. 直接剪切试验:- 粘土样内摩擦角:18°,黏聚力:20 kPa。

- 砂土样内摩擦角:35°,黏聚力:30 kPa。

3. 压缩试验:- 粘土样压缩系数:0.1 MPa⁻¹,压缩指数:0.4。

- 砂土样压缩系数:0.05 MPa⁻¹,压缩指数:0.3。

五、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到了两种土样的基本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参数。

粘土样的含水率较高,压缩性较强,而砂土样的内摩擦角和黏聚力较大,显示出较好的稳定性。

这些数据对于后续的土体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土力学室内实验报告(3篇)

土力学室内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土的基本物理性质,包括含水率、密度、比重等。

2. 掌握土的界限含水率测定方法,包括液限和塑限。

3. 理解土的击实特性,学习击实试验方法。

4. 熟悉土的压缩性试验,分析土的压缩曲线。

5. 学习土的抗剪强度试验,测定土的剪切强度参数。

二、实验原理1. 含水率试验:通过烘干法或酒精法测定土样中的水分含量,进而计算含水率。

2. 密度试验:测定土样在自然状态和饱和状态下的密度,分别为自然密度和饱和密度。

3. 比重试验:通过比重瓶法测定土样的比重,反映土粒的轻重。

4. 界限含水率试验:通过液限和塑限试验,测定土的液限和塑限,进而计算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

5. 击实试验:通过标准击实试验,研究土的击实特性,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

6. 压缩试验:通过压缩试验,研究土的压缩性,绘制压缩曲线,确定土的压缩系数。

7. 抗剪强度试验:通过直接剪切试验或三轴剪切试验,测定土的抗剪强度参数,包括内摩擦角和粘聚力。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仪器:烘箱、电子天平、比重瓶、液限塑限联合测定仪、击实仪、压缩仪、剪切仪等。

2. 材料:土样、砂、石子、酒精、水等。

四、实验步骤- 称取一定质量的土样,放入烘箱中烘干至恒重。

- 称取烘干后的土样质量,计算含水率。

2. 密度试验:- 称取一定质量的土样,测定其体积。

- 将土样浸泡在水中,测定其饱和体积。

- 计算自然密度和饱和密度。

3. 比重试验:- 称取一定质量的土样,放入比重瓶中。

- 加入适量水,使土样悬浮在水中。

- 称取比重瓶和土样的总质量,计算比重。

4. 界限含水率试验:- 进行液限和塑限试验,测定土的液限和塑限。

- 计算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

5. 击实试验:- 将土样分层次放入击实仪中。

- 按照规定次数进行击实。

- 测定击实后的土样密度和含水率。

- 计算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

6. 压缩试验:- 将土样放入压缩仪中。

- 加载不同应力,测定土样的变形。

- 绘制压缩曲线,计算压缩系数。

土力学六种常见试验实验目的步骤等介绍

土力学六种常见试验实验目的步骤等介绍
土工试验Soilexperiments
1土的密度试验 2土的含水量试验 3土的液塑限试验 4土的固结试验 5土的直剪试验 6土的三轴剪切试验
1土的密度试验densitytest
目的objectives
测定土在天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仪器设备apparatus
①符合规定要求的环刀; ②精度为0.01g的天平; ③其他:切土刀,凡士林等,
方法
快剪:在试样上施加垂直压力后立即快速施加水平剪应力, 固结快剪:在试样上施加垂直压力,待试样排水固结稳定后,快 速施加水平剪应力, 慢剪:在试样上施加垂直压力及水平剪应力的过程中,均使试样 排水固结,
固结快剪试验
仪器设备
1应变控制式直剪仪:剪切盒、垂直加压框架、测力计、推动机构等; 2位移计百分表:量程5~10mm,分度值0.01mm; 3天平、环刀、削土刀、饱和器、秒表、滤纸、直尺等,
操作步骤
1取代表性试样,粘性土为1530g,砂性土、有机质土为50g,放入 质量为m0的称量盒内,立即盖上盒盖,称湿土加盒总质量m1,精确 至0.01g, 2打开盒盖,将试样和盒放入烘箱,在温度105110℃的恒温下烘干, 烘干时间与土的类别及取土数量有关,粘性土不得少于8小时; 砂类土不得少于6小时;对含有机质超过10%的土,应将温度控 制在6570℃的恒温下烘至恒量, 3将烘干后的试样和盒取出,盖好盒盖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 称干土加盒质量m2为,精确至0.01g,
操作步骤
1.试样制备
2.试样的安装
3.剪切试样
1.试样制备
1本试验需要3~4个试样,分别在不同(ZHOU)围压力下进行试验, 2试样尺寸:最小直径为φ35mm,最大直径为φ101mm,试样高度宜为试 样直径的2~2.5倍,对于有裂缝、软弱面和构造面的试样,试样直径宜大 于60mm, 3原状试样制备,应将土切成圆柱形试样,试样两端应平整并垂直于试样 轴,当试样侧面或端部有小石子或凹坑时,允许用削下的余土修整,试样切 削时应避免扰动,并取余土测定试样的含水量, 4扰动试样制备,应根据预定的干密度和含水量,在击实器内分层击实,粉 质土宜3~5层,粘质土宜为5~8层,各层土料数量应相等,各层接触面应 刨毛, 5对制备好的试样,应量测其直径和高度,试样的平均直径应按下式计算:

土力学实训报告总结

土力学实训报告总结

一、实训背景土力学是土木工程学科中的重要分支,它研究土体在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土力学的基本原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我们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土力学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土力学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方法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实训内容1. 实验一:含水率实验通过测定土样的天然含水率,了解土体的含水量对土力学性质的影响。

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习了环刀法、烘干法等含水率测定方法,掌握了实验操作技巧。

2. 实验二:界限含水率实验通过测定土样的液限、塑限和塑性指数,了解土体的塑性和流动性。

实验中,我们掌握了液塑限联合测定法,学会了如何判断土体的塑性和流动性。

3. 实验三:击实实验通过测定土样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了解土体的击实特性。

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击实实验的操作步骤,掌握了击实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4. 实验四:侧线压缩实验通过测定土样的压缩系数,了解土体的压缩性。

实验中,我们学习了侧线压缩实验的操作步骤,掌握了压缩仪器的使用方法。

5. 实验五:直接剪切实验通过测定土样的抗剪强度,了解土体的剪切特性。

实验中,我们学习了直接剪切实验的操作步骤,掌握了剪切仪器的使用方法。

三、实训收获1.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本次实训,我们将土力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加深了对土力学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2. 实验技能提升:在实训过程中,我们熟练掌握了各种土力学实验的操作步骤,提高了实验技能。

3. 团队协作能力: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与团队成员沟通协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4.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训,我们能够运用土力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四、实训不足与改进1. 实验时间不足:本次实训时间较短,部分实验未能进行充分操作,导致实验结果不够准确。

建议在今后的实训中适当延长实验时间,提高实验效果。

2. 实验指导不足:部分实验指导教师在实验过程中未能及时解答学生疑问,导致部分学生操作不规范。

《土力学》实验报告

《土力学》实验报告

目 录一、密度试验 (1)二、含水量试验 (3)三、液限试验 (5)四、塑限试验 (7)五、压缩试验 (9)六、抗剪强度试验 (12)七、击实试验 ........................................................... 16 16一、密度试验试验日期试验日期 试验者试验者 组别组别(1)试验目的)试验目的: :(2)主要仪器设备)主要仪器设备: :(3)试验数据)试验数据: :密度试验密度试验(环刀法环刀法) )工程编号:工程编号: 试验者:试验者:钻孔编号:钻孔编号: 计算者:计算者:土样说明:土样说明: 校核者:校核者:试 验 日 期 土 样 编 号 环 刀 号 码 环刀环刀++土质量土质量 环刀质量环刀质量 土质量土质量 环刀容积环刀容积 密度密度 平均密度平均密度 (g )(cm 3) (g/cm 3) (1) (2) (3) (4) (5) (1)-(2)(3)/(4)(4)试验结论:)试验结论:(5)问题讨论)问题讨论: :1.1.若两次测定的值有较大误差,试分析其原因。

若两次测定的值有较大误差,试分析其原因。

若两次测定的值有较大误差,试分析其原因。

2.2.测定土密度还有其它什么方法?适用于什么情况?测定土密度还有其它什么方法?适用于什么情况?测定土密度还有其它什么方法?适用于什么情况?成绩成绩二、含水量试验试验日期试验日期 试验者试验者 组别组别(1)试验目的)试验目的: :(2)主要仪器设备)主要仪器设备: :(3)试验数据)试验数据: :含水量试验含水量试验(烘干法烘干法) )工程编号:工程编号: 试验者:试验者:钻孔编号:钻孔编号: 计算者:计算者:土样说明:土样说明: 校核者:校核者:试 验 日 期 土 样 编 号 盒 号盒加湿土质量盒加湿土质量盒加干土质量盒加干土质量 盒质量盒质量 水质量水质量干土质量干土质量 平均含水量平均含水量 备注(1)(2)(3)(4)(5)(6)(1)-(2) (2)-(3)%100)5()4(´(4)试验结论:)试验结论:(5)问题讨论)问题讨论: :1.1.测得土的密度与含水量后,若已知该土的相对密度测得土的密度与含水量后,若已知该土的相对密度d s =2.73=2.73,试问该土的,试问该土的其它几种密度及孔隙比为多少?其它几种密度及孔隙比为多少?成绩成绩三、液限试验试验日期试验日期 试验者试验者 组别组别(1)试验目的)试验目的: :(2)主要仪器设备)主要仪器设备: :(3)试验数据)试验数据: :液限试验液限试验工程编号:工程编号: 试验者:试验者:钻孔编号:钻孔编号: 计算者:计算者:土样说明:土样说明: 校核者:校核者:试 验 日 期 土 样 编 号 盒 号盒+湿土质重湿土质重(g) 盒加干土重盒加干土重(g) 盒重盒重 (g) 水重水重 (g) 干土重干土重 (g) 液限液限 (%)平均值平均值L w (%)(1)(2)(3)(4)(5)(6)(1)-(2) (2)-(3)%100)5()4(´(4)试验结论:)试验结论:(5)问题讨论)问题讨论: :1.1.影响液限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影响液限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影响液限大小的因素有哪些?2.2.粘性土只根据其天然含水量粘性土只根据其天然含水量w ,能否判别该土的软硬程度?为什么?,能否判别该土的软硬程度?为什么?成绩成绩四、塑限试验试验日期试验日期 试验者试验者 组别组别(1)试验目的)试验目的: :(2)主要仪器设备)主要仪器设备: :(3)试验数据)试验数据: :塑限试验塑限试验工程编号:工程编号: 试验者:试验者:钻孔编号:钻孔编号: 计算者:计算者:土样说明:土样说明: 校核者:校核者:试 验 日 期 土 样 编 号 盒 号盒+湿土质重湿土质重(g) 盒加干土重盒加干土重(g) 盒重盒重 (g) 水重水重 (g) 干土重干土重 (g) 塑限塑限P w (%) (1)(2)(3)(4)(5)(6)(1)-(2) (2)-(3))5()4(天然含水量=w平均塑限=P w塑性指数=PI土的名称为土的名称为 土 液性指数=LI此土处于此土处于 状态状态(4)试验结论:)试验结论:(5)问题讨论)问题讨论: :1.1.塑限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工程上为什么按塑性指数对粘性土进行分塑限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工程上为什么按塑性指数对粘性土进行分类?类?2.2.土的天然含水量越大,其塑性指数是否也越大?土的天然含水量越大,其塑性指数是否也越大?土的天然含水量越大,其塑性指数是否也越大?成绩成绩五、压缩试验试验日期试验日期 试验者试验者 组别组别(1)试验目的)试验目的: :(2)主要仪器设备)主要仪器设备: :(3)试验数据)试验数据: :压缩试验压缩试验试验者:试验者:土样说明:土样说明:密 度 记 录试样情况试样情况环刀环刀++土重土重(g)环刀重环刀重 (g) 土重土重 (g) 试样体积试样体积 (cm 3) 密度密度 (g/cm 3) (1) (2) (3) (4) (5)(1)-(2)(4)(3)/(4)含 水 量 记 录盒+湿土重湿土重(g) 盒+干土重干土重 (g) 盒重盒重 (g)水重水重 (g)干土重干土重 (g)含水量含水量(%) (%)(1)(2) (3) (4) (5) (6)(1)-(2) (2)-(3) (4)/(5)(4)/(5)××100%平均平均压 缩 记 录土样原始高度=0H 开始时含水量=0w土粒比重=sd 土样密度=0r 开始时孔隙比=0e荷重荷重 P (kg) 时间 (t) 压力压力s(kPa)测微表读数测微表读数 (mm) 仪器变形量仪器变形量(mm)压缩后总的压缩后总的 变形量S i (mm) 压缩后土样高度高度 H i =H 0-S i孔隙比孔隙比 e i(4)试验结论:)试验结论:画出压缩曲线图画出压缩曲线图压缩系数=-21a说明土样压缩性:说明土样压缩性: (5)问题讨论)问题讨论1.1.侧限压缩试验中试件压力状态与地基土实际压力状态比较差别如何?什侧限压缩试验中试件压力状态与地基土实际压力状态比较差别如何?什么条件下两者大致相符?么条件下两者大致相符?(用坐标纸画好贴在此处)(用坐标纸画好贴在此处)2.2.土的压缩需比较长时间才能稳定,实验测得的压缩系数与实际是否会有很土的压缩需比较长时间才能稳定,实验测得的压缩系数与实际是否会有很大误差?如何分析?大误差?如何分析?3.3.从天然土层中取原状土样在室内做实验得出的压缩曲线是否为原始压缩从天然土层中取原状土样在室内做实验得出的压缩曲线是否为原始压缩曲线?为什么?曲线?为什么?成绩成绩六、抗剪强度试验试验日期试验日期 试验者试验者 组别组别(1)试验目的)试验目的: :(2)主要仪器设备)主要仪器设备: :(3)试验数据)试验数据::垂直荷载垂直荷载 kPa kPa量力环率定系数C=1.867kPa/0.01mm 抗剪强度抗剪强度 kPa kPa 手轮转数手轮转数测微计测微计 读数读数 剪应力剪应力 100kPa剪切变形剪切变形mm垂直荷载垂直荷载 kPa kPa量力环率定系数C=1.867kPa/0.01mm 抗剪强度抗剪强度 kPa kPa 手轮转数手轮转数测微计测微计 读数读数 剪应力剪应力 100kPa剪切变形剪切变形mm垂直荷载垂直荷载 kPa kPa量力环率定系数C=1.867kPa/0.01mm 抗剪强度抗剪强度 kPa kPa 手轮转数手轮转数测微计测微计 读数读数 剪应力剪应力 100kPa剪切变形剪切变形mm垂直荷载垂直荷载 kPa kPa量力环率定系数C=1.867kPa/0.01mm 抗剪强度抗剪强度 kPa kPa 手轮转数手轮转数测微计测微计 读数读数 剪应力剪应力 100kPa剪切变形剪切变形mm(4)试验结论:)试验结论:画出抗剪强度与垂直荷载关系曲线画出抗剪强度与垂直荷载关系曲线=j=C(5)问题讨论)问题讨论1.1.用直接剪切仪做土的抗剪强度试验有什么优缺点?用直接剪切仪做土的抗剪强度试验有什么优缺点?用直接剪切仪做土的抗剪强度试验有什么优缺点?(用坐标纸画好贴在此处)(用坐标纸画好贴在此处)2.2.影响土的抗剪强度因素有哪些?采用重塑土做的室内剪切试验所得结果影响土的抗剪强度因素有哪些?采用重塑土做的室内剪切试验所得结果与原状土有何不同?与原状土有何不同?成绩成绩七、击实试验试验日期试验日期 试验者试验者 组别组别(1)试验目的)试验目的: :(2)主要仪器设备)主要仪器设备: :(3)试验数据)试验数据: :击实试验击实试验工程编号:工程编号: 试验者:试验者:钻孔编号:钻孔编号: 计算者:计算者:土样说明:土样说明: 校核者:校核者: 试验仪器:试验仪器: 土样类别:土样类别: 每层击数:每层击数: 估计最优含水量:估计最优含水量: 风干含水量:风干含水量: 土粒相对密度:土粒相对密度: 试验次数试验次数 1 2 3 4 5 干容重 筒加土重筒加土重(1) (1) 筒重筒重(2) (2) 湿土重湿土重(3)=(1)-(2) (3)=(1)-(2) 密度密度(4) (4) 干密度干密度==w 01.01)4(+含水量盒号盒号盒+湿土重湿土重(1) (1) 盒+干土重干土重(2) (2) 盒重盒重(3) (3) 水重水重(4)=(1)-(2) (4)=(1)-(2) 干土重干土重(5)=(2)-(3) (5)=(2)-(3) 含水量含水量(6)=(4)/(5) (6)=(4)/(5) 平均含水量平均含水量% %最大干密度:最大干密度: 最优含水量:最优含水量: 饱 和 度:度:度:(4)试验结论:)试验结论:(5)问题讨论)问题讨论1.1.通过击实试验结果分析土的击实机理,说明含水量与土的击实特性间的关通过击实试验结果分析土的击实机理,说明含水量与土的击实特性间的关系。

土力学试验报告

土力学试验报告

密度试验一、试验目的土的密度反映了土体结构的松紧程度, 是计算土的自重应力、干密度、孔隙比等指标的重要依据, 也是挡土墙土压力计算、土坡稳定性验算、地基承载力和沉降估算以及路基面施工填土压实度控制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试验方法及原理环刀法就是采用一定体积环刀切取土样并称土质量的方法, 环刀内土的质量与环刀体积之比即为土的密度。

环刀法操作简便且准确, 在室内和野外均普遍采用, 但环刀法只适用于测定不含砾石颗粒的细粒土的密度。

三、仪器设备1、环刀: 内径61.8mm, 高20mm。

天平:称重500g, 最小分度值0.1g;称重200g, 最小分度值0.01g。

其他: 切土刀、钢丝锯、圆玻璃片、凡士林等。

四、试验步骤1、按工程需要取原状土样, 其直径和高度应大于环刀的尺寸, 整平两端放在圆玻璃片上;2、在环刀的内壁涂一层凡士林, 将环刀的刀刃向下放在土样上面, 用切土刀把环刀完全压入土内, 使保持天然状态的土样填满环刀内;用切土刀削去环刀外侧的土、刮平上下面后, 再用擦布把环刀外侧擦净;在天平上称量环刀加土的总质量, 准确至0.01g。

五、试验数据处理试验记录及计算表试验者:两次计算的密度差值为0.012 g/cm 3 表格中数据计算用到的公式:湿密度V m=ρ干密度430.1362.01948.11=+=+=ωρρd (g/cm 3)六、回答问题2、1.土的密度有几种测试方法?3、答: 土的密度测定方法有环刀法、蜡封法、灌水法和灌砂法。

环刀法测定哪些土的密度?答: 环刀法适用于测定不含砾石颗粒的细粒土的密度。

比重试验一、试验目的土粒的比重是土的基本物理性质之一, 是计算孔隙比、孔隙率、饱和度等 重要依据, 也是评价土的主要指标。

土粒的比重主要取决于土的矿物成分, 不同土的比重变化幅度不大。

但土的比重对于了解土的性质很重要, 通过本实验了解测量土比重的基本方法。

二、试验方法及原理比重瓶法的原理为由称好质量的干土放入盛满水的比重瓶的前后质量差异, 来计算土粒的体积, 从而进一步计算出土粒比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事项
1.先安装试样,再装量表。安装试样时要用透水石把土样 从环刀推进剪切盒里,试验前量表中的大指针调至零。 2.加荷时,不要摇晃砝码;剪切时要拔出销钉。
成果整理
1.按下式计算各级垂直压力下所测的抗剪强度:

f
CR
式中:τf —土的抗剪强度,kPa; C —测力计率定系数,kPa/0.01mm; R —测力计量表最大读数,或位移4毫米时的读数(0.01毫 米),0.01mm。
液塑限联合测定仪
操作步骤
(1)当采用天然含水量的土样时,应剔除大于0.5mm的颗粒,然后分别按接 近液限、塑限和二者之间状态制备不同稠度的土膏,静置湿润。静置时间可视 原含水量的大小而定。当采用风干土样时,取过0.5mm筛的代表性土样约 200g,分成3份,分别放入3个盛土皿中,加入不同数量的纯水,使分别接近 液限、塑限和二者中间状态的含水量,调成均匀土膏,然后放入密封的保湿缸 中,静置24小时。 (2)将制备好的土膏用调土刀调拌均匀,密实地填入试样杯中,应使空气逸 出。高出试样杯的余土用刮土刀刮平,随即将试样杯放在仪器底座上。 (3)取圆锥仪,在锥体上涂以薄层凡士林,接通电源,使电磁铁吸稳圆锥仪。 (4)调节屏幕准线,使初读数为零。调节升降座,使圆锥仪锥角接触试样面, 指示灯亮时圆锥在自重下沉入试样内,经5秒后立即测读圆锥下沉深度。 (5)取下试样杯,然后从杯中取10g以上的试样2个,测定含水率。 (6)按(2)-(5)的步骤,测试其余2个试样的圆锥下沉深度和含水率。
计算土的密度

m V m 2 m1 V
要求
①密度试验应进行2次平行测定,两次测定的差值不得大于
0.03g/cm3,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②密度计算准确至0.01 g/cm3
土的含水量试验 目的
用烘干法测定土的含水率
仪器设备
①烘箱:采用电热烘箱;
②天平:称量200g,分度值0.01g; ③其他:干燥器,称量盒。
(3)在固结仪底的透水石上放一滤纸,将环刀和土样放入压缩仪,
荷载历时10分钟,即每级荷重加上10分钟时,记测微表读数一次,
注意事项
1.首先装好试样,再安装量表。在装量表的过程中,小指针需 调至整数位,大指针调至零,量表杆头要有一定的伸缩范围, 固定在量表架上。
2.加荷时,应按顺序加砝码;试验中不要震动实验台,以免指 针产生移动。
w wP IP
塑性指数: 液性指数:
IL
土的固结试验
目的
测定试样在侧限与轴向排水条件下的变形和压力的关系, 变形和时间的关系,以便计算土的压缩系数、压缩指数、压 缩模量、固结系数及原状土的先期固结压力等。
方法
快速固结法:规定试样在各级压力下的固结时间为1小时, 仅在最后一级压力下除测记1小时的量表读数外,还应测读达 压缩稳定时的量表读数。
成果整理
(1)按下式计算土的初始孔隙比
d s (1 w0 ) w e0 = 1
0
(2)计算试样的颗粒(骨架)净高hs
h s= h0 1 e0
式中:h0 — 试样初始高度(mm)
3.计算某级压力下变形稳定后的孔隙比ei
e i= e 0
hi -
hs
式中: hi — 某级压力下试样高度的累计变形量,mm; 4.计算某级压力下的压缩系数a1-2和压缩模量Es
操作步骤
(1)取代表性试样,粘性土为15—30g,砂性土、有机质土为
50g,放入质量为m0的称量盒内,立即盖上盒盖,称湿土加盒
总质量m1,精确至0.01g。 (2)打开盒盖,将试样和盒放入烘箱,在温度105~110℃的恒 温下烘干。烘干时间与土的类别及取土数量有关。粘性土不得 少于8小时;砂类土不得少于6小时;对含有机质超过10%的土, 应将温度控制在65~70 ℃的恒温下烘至恒量。 (3)将烘干后的试样和盒取出,盖好盒盖放入干燥器内冷却
计算与制图
(1)计算含水量
m w m 1 100 % s
(2)绘制圆锥下沉深度h与 含水量w的关系曲线
①三点连一条直线。 ②当三点不在一直线上,通过高
含水量的一点分别与其余两点连
成两条直线,在圆锥下沉深度为 2mm处查得相应的含水量,当 两个含水量的差值小于2%,应 以该两点含水量的平均值与高含
水量的点连成一线。
③当两个含水量的差值大于或等 于2%时,应补做试验。
(3)确定液限、塑限
在圆锥下沉深度h与含水量 w关系图上,查得下沉深度为
17mm所对应的含水量为液限
wL; 查得下沉深度为2mm所对 应的含水量为塑限wP,以百 分数表示,取整数。
(4)计算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
IP wL wP
a1 2 = e i- e i 1 pi 1 pi
1 ei a 1 2
(MPa-1)
E s=
(MPa)
式中 Pi— 某一级荷重值,MPa。
5.作孔隙比e和压力p的关系曲线
以孔隙比e为纵坐标,压力p为横坐标,绘制孔隙比与压力 的关系曲线。
土的直剪试验
目的
直接剪切试验是测定土的抗剪强度的一种常用方法。通常采 用4个试样,分别在不同的垂直压力p下,施加水平剪切力进行剪 切,测得剪切破坏时的剪应力τ 。然后根据库仑定律确定土的抗 剪强度指标:内摩擦角φ 和粘聚力c。
常见六种土工试验
six kinds of normal Soil experiments
1 土的密度试验
2 土的含水量试验 3 土的液塑限试验 4 5 6 土的固结试验 土的直剪试验 土的三轴剪切试验
土的密度试验 目的
测定土在天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仪器设备
①符合规定要求的环刀; ②精度为0.01g的天平; ③其他:切土刀,凡士林等。
仪器设备
①三联固结仪;②刮土刀、天平、秒表等
三联固结仪
加压活塞 刚性护环 土样
透水石 环刀
透水石
底座
固结仪示意图
基本原理
Vv=Vs e0
H0 ΔHi
pi
Vv=Vs ei
Vs
Vs H0 1 e0
Hi
Vs
A

Vs
Hi 1 ei
i
A
ei e0
H0 Hi H0
(1 e 0 ) e 0
操作步骤
(1)测出环刀的容积V,在天平上称环刀质量m1。 (2)取直径和高度略大于环刀的原状土样或制备土样。 (3)环刀取土:在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将环刀刃
口向下放在土样上,随即将环刀垂直下压,边压边削,直
至土样上端伸出环刀为止。将环刀两端余土削去修平(严 禁在土面上反复涂抹),然后擦净环刀外壁。 (4)将取好土样的环刀放在天平上称量,记下环刀与湿 土的总质量m2。
在教学上,可取四个垂直压力分别为100、200、300、400kPa。
4.进行剪切:施加垂直压力后,立即拔出固定销钉,开动秒 表,以每分钟4~6转的均匀速率旋转手轮(在教学中可采用每
分钟6转)。使试样在3~5分钟内剪破。如测力计中的量表指
针不再前进,或有显著后退,表示试样已经被剪破。但一般宜 剪至剪切变形达4mm。若量表指针再继续增加,则剪切变形 应达6mm为止。手轮每转一圈,同时测记测力计量表读数, 直到试样剪破为止。(注:手轮每转一圈推进下盒0.2毫米)。 5.拆卸试样:剪切结束后,吸去剪切盒中的积水,倒转手轮, 尽快移去垂直压力、框架、上盖板,取出试样。
2.绘制τf~σ曲线
土的三轴剪切试验
目的
三轴剪切试验是在三向应力状态下,测定土的抗剪强度参 数的一种剪切试验方法。通常用3~4个圆柱体试样,分别 在不同的恒定围压下,施加轴向压力,进行剪切,直至破 坏;然后根据极限应力圆包络线,求得抗剪强度参数。
方法
根据排水条件不同,三轴剪切试验分为不固结不排水试验 (UU)、固结不排水剪切(CU)和固结排水试验(CD)。本 试验只作部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
至室温,称干土加盒质量m2为,精确至0.01g。
计算土的含水量
w mw ms m1 m 2 m2 m0 100 %
要求
(1)计算准确至0.1%; (2)本试验需进行2次平行测定,取其算术平均值,允许平行 差值应符合下表规定。 含水率(%) 允许平行差值 (%) 小于10 0.5 10—40 1.0 大于40 2.0
土的液限、塑限试验 目的
测定细粒土的液限、塑限,计算塑性指数、给土分类定名, 共设计、施工使用。
仪器设备
①液塑限联合测定仪:圆锥仪、读数显示; ②试样杯:直径40—50mm,高30—40mm;
③天平:称量200g,分度值0.01g;
④其他:烘箱、干燥器、铝盒、调土刀、孔径0.5mm的筛、 凡士林等。
操作步骤
1.试样制备 2. 试样的安装 3. 剪切试样
1.试样制备
(1) 本试验需要3~4个试样,分别在不同周围压力下进行试验。 (2) 试样尺寸:最小直径为φ35mm,最大直径为φ101mm,试 样高度宜为试样直径的2~2.5倍。对于有裂缝、软弱面和构造面的试 样,试样直径宜大于60mm。 (3) 原状试样制备,应将土切成圆柱形试样,试样两端应平整并 垂直于试样轴,当试样侧面或端部有小石子或凹坑时,允许用削下的 余土修整,试样切削时应避免扰动,并取余土测定试样的含水量。 (4) 扰动试样制备,应根据预定的干密度和含水量,在击实器内 分层击实,粉质土宜3~5层,粘质土宜为5~8层,各层土料数量应相 等,各层接触面应刨毛。 (5) 对制备好的试样,应量测其直径和高度。试样的平均直径应 按下式计算:
操作步骤
1.切取试样:按工程需要用环刀切取一组试样,至少四个,并
测定试样的密度及含水率。
2.安装试样:对准上下盒,插入固定销钉。在下盒内放入一透 水石,上覆隔水蜡纸一张。将装有试样的环刀平口向下,对准 剪切盒,试样上放隔水蜡纸一张,再放上透水石,将试样徐徐 推入剪切盒内,移去环刀。 3.施加垂直压力:转动手轮,使上盒前端钢珠刚好与测力计接 触,调整测力计中的量表读数为零。顺次加上盖板、钢珠压力 框架。每组四个试样,分别在四种不同的垂直压力下进行剪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