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阅读复习《人物性格及环境描写的作用》讲义

合集下载

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及环境描写的作用

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及环境描写的作用

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及环境描写的作用作者:柳文生来源:《作文周刊(初一版)》2008年第21期【概念阐释】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主要是针对写人的记叙文。

记叙文中的人物描写是为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作品主题服务的。

阅读时只有了解人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才能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如《孔乙己》一文中第一段对鲁镇咸亨酒店的介绍。

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两处对海面景物的描写。

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是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等。

【阅读技法】如何把握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抓住人物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外貌、动作、神态、心理特征(直接描写)。

如《孔乙己》一文中孔乙己第一次到酒店喝酒的情景:外貌——贫困潦倒、好逸恶劳;语言——迂腐可笑、自欺欺人等。

2.通过对其他人物的言行描写,间接反映主人公思想性格。

如《最后一课》一文通过写听课人的认真和反应来表现韩麦尔先生的爱国精神。

3.理解具体事件,了解人物形象。

如魏巍《我的老师》一文写蔡老师“排除小纠纷”,既反映了蔡老师公正、善良、热爱学生的精神品质,也表现了“我”热爱、赞颂老师的思想感情。

4.从细节描写入手。

细节描写也是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

所谓细节描写就是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服饰、神情以及事物、环境的细微处进行具体描写。

如《背影》一文中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动作描写,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

5.从分析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入手。

如《最后一课》一文中小弗朗士对韩麦尔先生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从怕老师到理解、同情和敬爱老师,以至于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这种人物关系的变化,正体现了小弗朗士的逐步成熟和强烈的爱国之心。

第23讲环境描写及作用(讲义)-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原卷版)

第23讲环境描写及作用(讲义)-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原卷版)

专题三现代文阅读第23讲环境描写及作用目录一、考情分析 (2)【课标要求】 (2)【考查重点】 (2)【命题趋势】 (2)二、知识建构 (2)考向1:自然环境描写 (3)考向2:社会环境描写 (4)三、方法总结 (9)中考记叙文阅读环境描写的作用答题技巧 (9)四、考场练兵 (11)【课标要求】2022版课标中对于记叙文阅读的考查,有如下几点。

1.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能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2.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3.阅读反映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伟大成就、代表性人物及其感人事迹的优秀文学作品,感悟革命领袖、革命英雄、模范人物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精神,运用多种方式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4.阅读表现人与自然的优秀文学作品,包括古诗文名篇,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和形象构建的艺术世界,借鉴其中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抒发自己的情感。

5.阅读表现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古今优秀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学习欣赏、品味作品的语言、形象等,交流审美感受,体会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涵;尝试写诗歌、小小说等。

6.领略数字时代精彩的文学世界,欣赏由经典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感受不同媒介的艺术魅力。

【考查重点】1.自然环境描写2.社会环境描写【命题趋势】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试题,我们可以发现,记叙文阅读的命题有三个重要走向:一是从选文范围看,阅读材料由课内继续向课外延伸拓展,大多出自文摘类杂志(如《读者》《意林》《青年文摘》《特别关注》《微型小说选刊》)等精美时文,作者一般集中于当代热点作家(如张丽钧、张抗抗、毕淑敏、刘亮程、周国平、李丹崖、周海亮、马德、丁立梅等)。

二是从选文内容看,更加贴近《语文课程标准》的阅读目标要求,更加注重对文化内涵、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的挖掘,十分重视选文所蕴含的教育意义,与学生的内心世界贴近,写青少年成长历程的文章占较大比例。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现代文阅读人物形象分析和环境描写的作用(练习无答案)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现代文阅读人物形象分析和环境描写的作用(练习无答案)

(选自《新民晚报》2018年5月11日,略有改动)1.请填写出“遍地暖暖的金黄,不由得让人心头为之感动”中“为之感动”的原因。

(3分)贫贱但不卑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越老越有用。

2.品析语言。

(6分)⑴它从不后悔把自己逼上绝地,它完成了绝处逢生自我的超越,闪亮发光,香溢四射。

(品析加点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一股暖流/冲进/干涸的心扉/沸水中/尽力舒展/僵枯的四肢/她/再一次/尽力绽放/赏心悦目的/美丽。

(赏析句子的修辞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写出你对最后一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你对文章第一段进行简要分析和评价。

语文二轮复习阅读突围方略:记叙文人物性格及环境描写的作用

语文二轮复习阅读突围方略:记叙文人物性格及环境描写的作用

初中语文试卷灿若寒星整理制作2010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突围方略记叙文人物性格及环境描写的作用【知识导学】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主要是针对写人的记叙文。

记叙文中的人物描写是为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作品主题服务的。

阅读时只有了解人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才能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如《孔乙己》一文中第一段对鲁镇咸亨酒店的介绍。

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两处对海面景物的描写。

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是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等。

如何把握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抓住人物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外貌、动作、神态、心理特征(直接描写)。

如《孔乙己》一文中孔乙己第一次到酒店喝酒的情景:外貌——贫困潦倒、好逸恶劳;语言——迂腐可笑、自欺欺人等。

2.通过对其他人物的言行描写,间接反映主人公思想性格。

如《最后一课》一文通过写听课人的认真和反应来表现韩麦尔先生的爱国精神。

3.理解具体事件,了解人物形象。

如魏巍《我的老师》一文写蔡老师“排除小纠纷”,既反映了蔡老师公正、善良、热爱学生的精神品质,也表现了“我”热爱、赞颂老师的思想感情。

4.从细节描写入手。

细节描写也是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

所谓细节描写就是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服饰、神情以及事物、环境的细微处进行具体描写。

如《背影》一文中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动作描写,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

5.从分析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入手。

如《最后一课》一文中小弗朗士对韩麦尔先生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从怕老师到理解、同情和敬爱老师,以至于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这种人物关系的变化,正体现了小弗朗士的逐步成熟和强烈的爱国之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小说阅读-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辅导讲义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小说阅读-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辅导讲义

小说阅读——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课前一开心开学前夕为什么下雪?1、揭示了故事发生的背景2、渲染了凄凉凄惨忧伤的气氛3、暗示了主人公悲惨的命运4、揭露了黑暗残酷的社会环境5、为即将开始的悲惨情节埋下伏笔……知识梳理阅读思路: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典语段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

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

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金题精讲题一:永远的鹤①太阳渐渐地西斜了,夕阳的余晖洒遍了偌大的一片湿地保护区。

水如胭脂,而一小块一小块并不相连的洲土上,萋萋芳草也被染上了一层醉人的嫣红。

那些丹顶鹤,或在水边觅食,或在洲土上尽兴地起舞,或振翅高飞,发出一串串清脆的长唳。

②年轻的谭立,一个人在瞭望竹楼上,整整守望了一天。

师傅杜三早饭后,驾着船领给养去了。

他要把船划出湿地,三十里水路啊,再泊船上岸,到镇上把给养和报纸挑回船上,然后又划回到这里。

回来的时候,天就落黑了。

③临走的时候,杜三对谭立说:“你给我睁大眼睛,好好地看住这些鹤,得防着那些盗鹤贼。

”④谭立说:“师傅,我都做了三年护鹤工了,你放心吧,保管一根鹤毛也掉不了。

”⑤谭立就这样守了一天,拿着望远镜看了一天,盗鹤贼连个影子也没有,却让他越看越感到孤单、寂寞。

公鹤、母鹤成双成对,互相嬉戏,互相唱和,情意绵绵。

而他呢,至今还没有女朋友,整个湿地保护区,除了师傅杜三和他,连个人影儿也没有。

⑥忽然,谭立听见有凄厉的鹤唳声传来,拖得很长,带着颤音。

谭立大吃一惊,拿起望远镜仔细地搜索起来。

他看到在三百米开外的一片浅浅的水面上,一只母鹤的细腿似乎被什么咬住了,正在拼命地抖翅挣扎;旁边的一只公鹤,焦急地胡乱扑打翅膀。

中考复习之环境描写作用

中考复习之环境描写作用

中考复习之环境描写作用
环境描写是指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描述来展现情感、塑造人物形象、烘
托氛围、营造场景的一种手法。

例如,一个阴暗潮湿的洞穴可以描写出恐
惧和不安,一片明朗的春天的田野可以描绘出宁静和美好。

环境描写在文学作品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有效地展现作品中的
人物形象和情感状态。

通过对环境的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人物所处的氛
围和情绪,进而更好地理解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比如,在一本恐怖小
说中,描写恐怖的故事发生在一个阴森可怕的废弃大楼里,这样的环境描
写不仅可以让读者感受到主人公的恐惧心情,更可以增加故事的紧张和恐
怖感。

此外,环境描写也可以烘托作品的整体氛围和场景,为读者创造出一
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当阅读者感受到了环境细节所体现的春天的阳光明媚、草木繁茂的气息,读者可能会联想到春暖花开的快乐和无忧无虑的心情,
为作品注入了积极向上的力量。

反之,如果环境描写中充斥着寒冷和阴暗,读者可能会感到忧郁和悲伤的气氛。

环境描写还可以通过对色彩、声音、气味等细节的描绘,进一步突出
作品中的情节和主题。

比如,在描写一个远离尘嚣的山庄时,可以用“碧
绿的树林”、“清澈的小溪”、“花香四溢”等词语来形容,增加读者对
自然的向往和对宁静的渴望。

中考阅读复习《人物性格及环境描写的作用》讲义

中考阅读复习《人物性格及环境描写的作用》讲义

中考阅读复习《人物性格及环境描写的作用》讲义——人物性情及环境描写的作用剖析人物的性情特点主要是针对写人的记叙文。

记叙文中的人物描写是为表现人物性情、提醒作品主题效劳的。

阅读时只要了解人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掌握人物性情特点,才干深入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一、如何掌握剖析人物的思想性情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抓住人物富有特性化的言语、外貌、举措、神态、心思描写。

〔二〕经过对其他人物的言行描写,直接反映主人公思想性情。

〔三〕经过了解详细事情,了解人物笼统。

〔四〕从细节描写入手。

细节描写也是描写人物性情的重要手腕。

所谓细节描写就是指对人物的肖像、言语、举措、服饰、神情以及事物、环境的纤细处停止详细描写。

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父亲在打完我之后,跑到学校,什么也没说,只是把夹袄拿给我,还塞给我两个铜板。

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父亲对〝我〞的爱。

〔五〕从剖析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入手。

如«最后一课»一文中小弗朗士对韩麦尔先生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从怕教员到了解、同情和亲爱教员,以致于觉得〝他历来没有这么矮小〞,这种人物关系的变化,正表达了小弗朗士的逐渐成熟和剧烈的爱国之心。

又如抓关键性词语。

如«背影»一文中〝我的泪很快地流上去了〞这句话中〝很快〞二字表现出〝我〞对父亲感情的变化。

〔六〕和文章宗旨结合起来了解人物。

写人物的基本目的,还是为了表达文章的宗旨也就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和宗旨结合起来了解文章中的人物,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给予是快乐的»一文,写的是保罗的哥哥,在圣诞节前一天,作为圣诞礼物送给保罗一辆新车。

有一个男孩很是羡慕,当男孩坐着这辆新车离开自己的家,对腿有残疾的弟弟说,〝未来,我也要送你一辆这样的新车〞时,他的弟弟快乐极了。

文章的开头写道,保罗从内心感遭到,〝给予是令人快乐的〞,这最后一句,显然是文章的宗旨。

这里,〝给予〞是什么意思?在文章中区分是谁给予了谁?结合全文不难发现,是保罗的哥哥给了保罗一辆新车,保罗是快乐的,保罗的哥哥当然也快乐;是男孩〝未来要送你〔弟弟〕一辆这样的新车〞,是男孩爱弟弟的快乐,弟弟也很快乐;也是保罗让男孩和男孩的弟弟坐车兜风,他们三个一同渡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更是快乐。

(讲义库版)中考阅读专题——环境描写的作用

(讲义库版)中考阅读专题——环境描写的作用

中考阅读专题-----环境描写作用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

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小说环境描写有以下作用:一、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

在小说的里,一般会有社会环境的描写,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故事的真实性。

例如小说《子夜》中,吴老太爷进城时有有这样一段描写:“汽车发疯似的向前飞跑。

吴老太爷向前看。

天哪!几百个亮着灯光的窗洞像几百只怪眼睛,高耸碧霄的摩天建筑,排山倒海般地扑到吴老太爷眼前,忽地又没有了,光秃秃的平地拔立的路灯杆,无穷无尽地,一杆接一杆地,向吴老太爷脸前打来,忽地又没有了,长蛇阵似的一串黑怪物,头上都有一对大眼睛放射出叫人目眩的强光,啵——啵——地吼着,闪电似的冲将过来,准对着吴老太爷坐的小箱子冲将过来,近了!近了!吴老太爷闭了眼睛,全身都抖了。

他觉得他的头颅仿佛是在颈脖子上旋转,他眼前是红的,黄的,绿的,黑的,发光的,立方体的,圆锥形的,——混杂的一团,在那里跳,在那里转;,他耳朵里灌满了轰,轰,轰!轧,轧,轧!啵,啵,啵!猛烈嘈杂的声浪会叫人心跳出腔子似的。

”这段社会环境描写,借吴老太爷的所见所闻,交代了故事的时代背景——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与纽约一样,,既是天堂也是地狱。

吴老太爷却觉得自己被送到了“魔窟”,上海在他看来满街是“怪兽”。

又如《孔乙己》中开头对鲁镇酒店的格局的描写:“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

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小说阅读复习——人物性格及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主要是针对写人的记叙文。

记叙文中的人物描写是为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作品主题服务的。

阅读时只有了解人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才能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一、如何把握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抓住人物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外貌、动作、神态、心理描写。

(二)通过对其他人物的言行描写,间接反映主人公思想性格。

(三)通过理解具体事件,了解人物形象。

(四)从细节描写入手。

细节描写也是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

所谓细节描写就是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服饰、神情以及事物、环境的细微处进行具体描写。

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父亲在打完我之后,跑到学校,什么也没说,只是把夹袄拿给我,还塞给我两个铜板。

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父亲对“我”的爱。

(五)从分析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入手。

如《最后一课》一文中小弗朗士对韩麦尔先生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从怕老师到理解、同情和敬爱老师,以至于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这种人物关系的变化,正体现了小弗朗士的逐步成熟和强烈的爱国之心。

又如抓关键性词语。

如《背影》一文中“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句话中“很快”二字表现出“我”对父亲感情的变化。

(六)和文章主旨结合起来理解人物。

写人物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表达文章的主旨也就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和主旨结合起来理解文章中的人物,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给予是快乐的》一文,写的是保罗的哥哥,在圣诞节前一天,作为圣诞礼物送给保罗一辆新车。

有一个男孩很是羡慕,当男孩坐着这辆新车来到自己的家,对腿有残疾的弟弟说,“将来,我也要送你一辆这样的新车”时,他的弟弟高兴极了。

文章的结尾写道,保罗从内心感受到,“给予是令人快乐的”,这最后一句,显然是文章的主旨。

这里,“给予”是什么意思?在文章中分别是谁给予了谁?结合全文不难发现,是保罗的哥哥给了保罗一辆新车,保罗是快乐的,保罗的哥哥当然也快乐;是男孩“将来要送你(弟弟)一辆这样的新车”,是男孩爱弟弟的快乐,弟弟也很快乐;也是保罗让男孩和男孩的弟弟坐车兜风,他们三个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更是快乐。

把主旨句条分缕析为全文的主要内容,具体指出了“快乐”的人和事,不但人物的内心感情可以揭示出来,主题的深刻含义也可以变成清晰的人物和事件,更容易通晓明白了。

二、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

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环境描写的作用:(一)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

例如:“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白杨》首段便交代了地点:使人初步感受到大戈壁的荒凉与贫瘠,为下文爸爸的沉思做了铺垫。

(二)渲染气氛。

例如“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

”《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的环境描写,渲染了悲哀的气氛,衬托出人们悼念周总理的极其沉痛的心情。

另外如《故乡》中对故乡景象的描写,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

(三)烘托人物的心情。

例如《社戏》一文,在点明作者急切的去看社戏的心情的时候,是这样写的:“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汽中扑面的出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四)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例如《一夜的工作》一文写周总理工作的环境:“这是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可以看出,总理生活多么简朴。

又如《穷人》一文中写道“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这间渔家的小屋却温暖而舒适。

”由此可知,桑娜是个十分勤劳的人。

另外如《驿路梨花》中对小茅屋的描写,则写出了人们的热心与善良。

(五)推动情节的发展。

例如:《曹操煮酒论英雄》中“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聚雨将至。

从人遥指天外龙挂”一句,因为天气的变化,引出了对“龙”的评论,从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六)深化文章主题。

分析小说的主题,离不开对人物和情节的细致分析,也离不开对环境的认真考察。

如老舍的《骆驼祥子》中,为了刻画人力车夫祥子的辛苦,揭示旧社会劳动人民的悲惨,作者极力刻画了日烈雨暴的情景。

当日烈到人不能忍受的程度,祥子还不得不拉车挣钱;当雨暴到人不能行走的程度,祥子还不得不在雨中挣命。

通过这样的环境描写,展现了祥子吃苦耐劳、勤劳的本性,从而揭示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疾苦和悲惨的主题。

当然,一段具体的环境描写,它的作用往往是多方面的,这需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综合分析,切忌生硬地把它归结为某一种作用。

【实战演练】门铃⑴帕皮是个样子讨人喜欢的老头。

一双蓝色的眼睛,虽然因年老而显得暗淡,却从中透出一股温暖之情。

他经常喜欢吹着口哨清理打扫店铺。

不过,他私下里有时也悲伤。

⑵有一天,他一边干活,一边吹起了优美的旋律。

外面,阳光温暖而明亮,天空也变得越发清澈。

一阵微风吹来,店门上的铃铛叮铃铃地响了起来。

这只铃铛能产生独一无二的、有魅力的回响,在这个家里已上百处了。

老人非常珍惜这只铃铛,每天都要擦拭它。

⑶听到铃声,帕皮起身招呼客人。

“你需要点什么,小姑娘?”帕皮的声音天性快活。

“您好,先生。

”小女孩说话几乎是低声耳语了。

女孩样子天真可爱,说话羞羞答答。

她用棕色的双眼看着帕皮,然后慢慢地扫了一眼整个房间,似乎在寻找某种特殊的东西。

⑷女孩腼腆地告诉老人:“我想买一件礼物,先生。

”“好吗,咱们看看,”帕皮说,“想给谁买呀?”“是给我外公买,但是不知道买什么。

⑸帕皮开始提一些建议。

“袖珍手表怎么样?这表完好无损,是我自己修理的。

”他自豪地说。

⑹小女孩没有回答,然后走到门口,把门轻轻扭开,按了按门铃。

看到女孩兴奋的微笑,帕皮似乎也容光焕发。

“就是这个。

”小女孩发出咯咯的笑声,“妈妈说外公喜欢听音乐。

”⑺就在这时,帕皮的表情变了。

但害怕伤了女孩的心,老人告诉女孩说:“对不起,小姑娘,那东西不卖。

也许你外公会喜欢这个小收音的。

”为了让女孩能理解,帕皮告诉小女孩这个门铃如何在自己家里这些年以及不想卖的原因。

小女孩抬头看了看老人,眼里含着一大滴泪珠,甜甜地说:“我想我懂了,谢谢您。

”⑻突然,帕皮想到自己除了未住在一起的女儿,其余的家人都没了,即使女儿也有十年未见面了。

他想,为什么不把门铃传给一个能和亲人分享的人呢?⑼“等等,小姑娘。

”就在女孩向门外走的时候,也就是正当老人将要最后一次听到铃响的时候,老人喊住了她,“我决定卖铃铛了。

给你手绢,擤擤鼻涕。

”⑽小女孩拍起手来:“哦,谢谢您,先生,外公会非常高兴的。

”“好啦,小姑娘,好啦。

”帕皮帮了这个孩子,感觉很不错,然而,他知道自己会想那个门铃的。

“你一定要替你外公保管好那个铃铛,也也替我保管好那个铃铛,好吗?”老人一丝不苟地又一次擦拭了铃铛,然后把它放进一个牛皮纸袋里。

⑾“哦,我保证。

”小女孩说。

她抬起头看了看帕皮,再一次小声问:“多少钱啊?”“哦,我看一下,你想花多少钱?”帕皮笑着问道。

⑿女孩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零钱袋,然后举起来2元47分硬币,放在柜台上。

对自己的大脑是否健全稍稍质疑后,帕皮说:“小姑娘,今天是你的幸运日,那个铃铛正好2元47分。

”⒀那天傍晚,帕皮准备关门的时候,发现自己在想那个门铃。

他想到那个孩子,不知道她的外公是否喜欢她的礼物。

当然,这样可爱的孩子买的任何东西他都会珍惜的。

⒁就在这时,帕皮觉得自己听到了铃声。

他又一次质疑自己的大脑是否正常,然后朝门口走去。

小女孩就站在门口,正在一边按门铃,一边甜甜地笑。

⒂帕皮慢步走向孩子时,有些困惑不解:“这是什么,小姑娘?你改变主意了吗?”“没有。

”女孩咧嘴笑了,“妈妈说这是给您的。

”⒃帕皮还没来得及再说一句,孩子的母亲走了进来,忍住眼泪小声说:“你好,爸爸。

”⒄这一声“爸爸”让帕皮的眼中顿时噙满泪水。

小女孩在一旁轻轻地说:“给你,外公。

给你手绢,擤擤鼻涕。

”(张希永翻译,有删改)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分)2.选文第⑵段中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3分)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富有表现力,请加以品析。

(2分)老人一丝不苟....地又一次擦拭了铃铛,然后把它放进一个牛皮纸袋里。

4.分析⑿和⒁段中帕皮两次“质疑”的具体原因。

(2分)5.选文第⒄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6.“门铃”在选文中多次出现,有什么作用?(2分)7.帕皮身上有许多闪光点,请找出其中两点并加以分析。

(4分)小说中描写人物性格特点的词语分类1.词语褒义的有:朴素憨厚大方善良诚实忠诚诚恳谦虚虚心果断天真幼稚活泼聪明等等2.贬义的有:圆滑狡猾虚伪自私任性骄傲贪婪愚蠢奸诈等等3.描写人的智慧:料事如神、足智多谋、融会贯通、博古通今、才华横溢、出类拔萃、博大精深、集思广益、举一反三4.描写人物品质:乐观豁达、奋不顾身、舍己为人、不屈不挠、平易近人、宽宏大度、冰清玉洁、光明磊落、临危不惧、坚持不懈、两袖清风、贪生怕死、见利忘义、拾金不昧、坚贞不屈、无私奉献、任劳任怨、善解人意、活泼可爱、淡泊名利、锲而不舍、坚定不移5.描写人物语言:哑口无言、无言相对、七嘴八舌、夸夸其谈、妙语连珠、口若悬河、绘声绘色、对答如流、自圆其说、大言不惭、娓娓动听、直言不讳、侃侃而谈、振振有词、唠唠叨叨、滔滔不绝、喋喋不休、慢条斯理、含糊其辞、高谈阔论6.描写心情高兴:欣喜若狂、欢天喜地、喜上眉梢、兴高采烈、笑逐言开、谈笑风生、眉开眼笑、喜笑颜开、手舞足蹈7.描写谦虚的词:不骄不躁、大智若愚、戒骄戒躁、虚怀若谷8.描写骄傲的词:班门弄斧、孤芳自赏、居功自傲、目空一切、目中无人、自鸣得意、自命不凡、恃才傲物、妄自尊大、忘乎所以、唯我独尊、自高自大9. 概括母亲的性格特点:温柔、文静、坚毅、和蔼、朴素、坚强、质朴、善良、宽容、虔诚、贤淑、勤劳、热情、10.描写父亲的性格特点: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温和大方、慈爱、笑容可掬、谦和有礼、言出必行、知错能改、义正严辞、勤劳朴实、父爱如山、起早贪黑、任劳任怨、深明大义、见义勇为、正直无私、精打细算、足智多谋、教子有方、勤勤恳恳、爱岗敬业、吃苦耐劳、艰苦朴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