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三十六计

合集下载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内容及其注解(完整资料).doc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内容及其注解(完整资料).doc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内容及其注解(完整资料).doc【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内容及其注解三十六计第一套:胜战计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

第二套:敌战计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挑僵、顺手牵羊。

第三套:攻战计打草惊蛇、借尸还魂、擒贼擒王、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

第四套:混战计釜底抽薪、浑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途伐虢、第五套:并战计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癫、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

第六套:败战计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

理解与认识第一计:瞒天过海就是指有意制造一种假象,让人在毫无察觉中渡过大海的意思。

它用在军事上并不是专指瞒着人过海,而是一种假象,掩盖其真实意图的计谋。

第二计:围魏救赵战国时期,魏国围攻赵国。

齐国为救赵国,出兵直攻魏国京都,魏国被迫撤军回救,使赵国解围。

后用“围魏救赵”袭击敌人后方以迫使进攻敌人撤回的战术。

第三计:借刀杀人比喻自己不出面,而利用别人去害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是借别人之力,实现自己企图的一种权术。

用在军事上,就是种用第三者的力量,包括制造和利用敌人,内部之间的矛盾。

第四计:以逸待劳原指在战争中依靠有利地形,一边防御、一边养精蓄锐,待进攻者疲劳和士兵沮丧之后,再转守为攻的谋略。

也指让对方先行动,自己坐等时机成熟后再行事。

第五计:趁火打劫其原意是趁着人家失火,自顾不暇的机会,从事盗窃活动。

也比喻趁人危难之时自己已去好处。

在军事上,是指乘敌人之危,进攻敌人的谋略。

第六计:声东击西其意思是指表面上或口里嚷着要攻打东边,而实际上却打西边。

它以假象让敌人产生错觉,而出奇制胜的一种军事策略第七计:无中生有其本意是:本无其事,而是凭空捏造。

运用在军事上。

就是采取虚虚实实的办法,虚中有实、用假象欺骗敌人,造成敌人判断和行动失误的计谋。

第八计暗度陈仓此计的全称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孙子兵法的三十六计有哪些?三十六计完整版

孙子兵法的三十六计有哪些?三十六计完整版

孙子兵法的三十六计有哪些?三十六计完整版第一套胜战计第一计瞒天过海瞒天过海:字面意思是瞒住上天,偷渡大海。

比喻用谎言和伪装向别人隐瞒自己的真实意图,而在背地里偷偷地行动。

清代无名氏将“瞒天过海”收进其所编《三十六计》中,并作为“三十六计”的第一计。

“瞒天过海”的计策,古时人们早有使用,而“瞒天过海”这一词语的形成,或与元初未知人士所撰《薛仁贵征辽事略》中薛仁贵设计让唐太宗渡海的故事有关。

第二计围魏救赵原指战国齐国用围攻魏的方法,迫使魏撤回攻赵国国都邯郸部队而使邯郸得救。

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现借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围魏救赵,三十六计当中对齐,魏一场战争的解释(参见桂陵之战)。

围魏救赵是三十六计中相当精彩的一种智谋,它的精彩之处在于,以逆向思维的方式,以表面看来舍近求远的方法,绕开问题的表面现象,从事物的本源上去解决问题,从而取得一招致胜的神奇效果。

出自《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列传》第三计借刀杀人三十六计之借刀杀人出自孙子兵法,该计策是指比喻自己不出面,假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第四计以逸待劳以逸待劳,多指作战时采取守势,养精蓄锐,让敌人来攻,然后乘其疲劳,战而胜之。

原作“以佚待劳”。

《孙子·军争》:“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 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若未可入,则深壁高垒,以逸待劳。

”第五计趁火打劫趁火打劫是指趁人家失火时去抢劫。

比喻乘人之危谋取私利。

趁火打劫之计的使用,在中国历史上层出不穷。

趁火打劫之计的特点,就是利用时机,果断地打击对方。

而此计延伸到现代社会的商战之中,更是被多次巧妙利用,甚至曾造成了巨大的金融危机。

第六计声东击西声东击西,三十六计中的声东击西在现实生活中被提及的频率非常高,它以假动作欺敌,掩护主力在第一时间击其要害。

声言出东,其实击西。

声东击西之计,虽然早已被历代军事家熟知,所以使用时必须充分估计敌方情况。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内容及其注解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内容及其注解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内容及其注解《孙子兵法三十六计》首先讲述了“胜战之法”:1.顺势而为:也即遵循大势,随机应变,善于观察、洞察形势变化,并根据情况调整策略与行动。

2.瞒天过海:掌握欺骗、隐瞒的策略,让敌人一无所觉,以假乱真。

3.围魏救赵:夺取敌人薄弱之处,以攻其可保距离较远之地,打乱其计划。

4.借刀杀人:借助第三方的手段杀敌,用敌人之力敌敌之。

5.以逸待劳:利用环境、条件等等不同占据有利势力,使其尽可能成为竞争优势。

6.趁火打劫:当对方正处在困顿之际,抢在她的反应之前做出有利于自己的行动。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之后讲述了“败战之法”:7.声东击西:制造干扰,使敌人关注不必要的地方,从而减少防范。

8.无中生有:假扮弱者,制造假象,以引诱敌人的侵略和攻击,从而达到反制的目的。

9.暗渡陈仓:暗中行动,越过敌人的预防线,进行攻击或突袭。

10.隔岸观火:观察敌人的动向和弱点,等待机会,不急于进攻。

11.笑里藏刀:隐藏自己真实的意图,摆出友善或是淡定的样子,谋求更大利益。

12.李代桃僵:找到合适的替身来冒险与敌人交锋。

综合考虑“胜败”两种情况后,《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还讲述了“攻守之法”:13.美人计:利用美女来迷惑敌人,从而获得更大主动权。

14.空城计:让自己显得强大而又不容懈怠,使敌人退缩,达到吓阻敌人的效果。

15.反间计:通过挑拨离间,使敌人内部产生分裂。

16.苦肉计:以虚弱的形象引诱敌人进攻,然后趁此机会大举反击。

17.连环计:采取连续的计策,使对方进退两难,毫无章可言。

18.迷之计:通过迷惑对手,使其误判形势和下一步行动。

最后,《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还讲述了“中和之法”:19.走为上计:做出一些不按常理出牌的行动,让人无法预测。

20.以逸待劳:通过休整和调整,为将来的行动做好准备。

21.趁虚而入:发现对方的困境,抓住机会实施进攻。

22.顺水推舟:顺势而为,根据环境和形势的变化,促使对方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决策。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有哪些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有哪些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有哪些01 瞒天过海02计围魏救赵03计借刀杀人04 以逸待劳05 趁火打劫06 声东击西07 无中生有08 暗渡陈仓09 隔岸观火10 笑里藏刀11 李代桃僵12 顺手牵羊13 打草惊蛇14 借尸还魂15 调虎离山16 欲擒姑纵17 抛砖引玉18 擒贼擒王19 釜底抽薪20 混水摸鱼21 金蝉脱壳22 关门捉贼23 远交近攻24 假道伐虢25 偷梁换柱26 指桑骂槐27 假痴不癫28 上屋抽梯29 树上开花30 反客为主31 美人计32 空城计33 反间计34 苦肉计35 连环计36 走为上孙子兵法1计篇2作战篇3谋攻篇4行篇5势篇6虚实篇7军争篇8九变篇9行军篇10地形篇11九地篇12火攻篇13离间篇第一套胜战计第一计瞒天过海第二计围魏救赵第三计借刀杀人第四计以逸待劳第五计趁火打劫第六计声东击西第二套敌战计第七计无中生有第八计暗渡陈仓第九计隔岸观火第十计笑里藏刀第十一计李代桃僵第十二计顺手牵羊第三套攻战计第十三计打草惊蛇第十四计借尸还魂第十五计调虎离山第十六计欲擒故纵第十七计抛砖引玉第十八计擒贼擒王第四套混战计第十九计釜底抽薪第二十计混水摸鱼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第二十四计假途伐虢第五套并战计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第二十七计假痴不颠第二十八计上屋抽梯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第三十计反客为主第六套败战计第三十一计美人计第三十二计空城计第三十三计反间计第三十四计苦肉计第三十五计连环计第三十六计走为上孙子兵法分13篇,又叫《兵法十三篇》分为卷上:始计第一,作战第二,谋攻第三,军形第四,兵势第五。

卷中:虚实第六,军争第七,九变第八,行军第九卷下:地形第十,九地第十一,火攻第十二,用间第十三。

而三十六计无年代和作者可考,不分卷,有六套计,每套六计,共六六三十六计第一套胜战计第1计瞒天过海第2计围魏救赵第3计借刀杀人第4计以逸待劳第5计趁火打劫第6计声东击西第二套敌战计第7计无中生有第8计暗度陈仓第9计隔岸观火第10计笑里藏刀第11计李代桃僵第12计顺手牵羊第三套攻战计第13计打草惊蛇第14计借尸还魂第15计调虎离山第16计欲擒故纵第17计抛砖引玉第18计擒贼擒王第四套混战计第19计釜底抽薪第20计混水摸鱼第21计金蝉脱壳第22计关门捉贼第23计远交近攻第24计假途伐虢第五套并战计第25计偷梁换柱第26计指桑骂槐第27计假痴不癫第28计上屋抽梯第29计树上开花第30计反客为主第六套败战计第31计美人计第32计空城计第33计反间计第34计苦肉计第35计连环计第36计走为上孙子兵法有三十六计吗?他们好像是两本兵法书吧。

孙子兵法36计详解(完整版)

孙子兵法36计详解(完整版)

孙子兵法36计详解(完整版)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一计一集,计计相扣,在展现中国古代兵法和东方智慧的同时,浓彩重墨描绘出一幅二千年前中国战国时期政治、军事与各阶层不同的人物情感相交融的历史画卷。

第一计:《瞒天过海》备周而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译:认为准备万分周到,就容易松劲;平时看惯了的,就往往不在怀疑了,秘计隐藏在暴露的事物中,而不是和公开的形式相排斥。

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

第二计:《围魏救赵》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译:树敌不可过多,对敌要各个击破,对现在还不忙于消灭的,要隐藏我们的意图。

第三计:《借刀杀人》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出自力,以损推演。

译:作战的对象已经确定,而朋友的态度还不稳定,要诱导朋友去消灭敌人,避免消耗自己的力量。

第四计:《以逸待劳》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译:控制敌方力量发展的命脉来扼杀他,而不采取进攻的形势,这就是"损刚益柔"原理的演用。

第五计:《趁火打劫》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译:敌方的危机很大,就乘机取利,用优势力量攻击软弱的。

第六计:《声东击西》乱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译:敌人乱撞瞎碰,摸不清情况,这是《易经》"萃"封上所说的"坤下兑上"的混乱征状。

必须利用敌方失去控制力的时机加以消灭。

第七计:《无中生有》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

少阴,太阴,太阳。

译:无中生有是运用假象,但不是弄假到底。

而是使假象变真相,大小假象,掩护真相。

第八计:《暗渡陈仓》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译:故意暴露行动,利用敌方固守的时机,便主动偷袭。

第九计:《隔岸观火》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

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译:敌人内部分裂,秩序混乱,我便等待他发生暴乱,那时敌人穷凶极恶,翻目仇杀,势必自行灭亡。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全文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全文

第一套胜战计第一计瞒天过海备周而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译:认为准备万分周到,就容易松劲;平时看惯了的,就往往不在怀疑了,秘计隐藏在暴露的事物中,而不是和公开的形式相排斥。

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

第二计围魏救赵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译:树敌不可过多,对敌要各个击破,对现在还不忙于消灭的,要隐藏我们的意图。

第三计借刀杀人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出自力,以损推演。

译:作战的对象已经确定,而朋友的态度还不稳定,要诱导朋友去消灭敌人,避免消耗自己的力量。

第四计以逸待劳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译:控制敌方力量发展的命脉来扼杀他,而不采取进攻的形势,这就是“损刚益柔”原理的演用。

第五计趁火打劫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译:敌方的危机很大,就乘机取利,用优势力量攻击软弱的。

第六计声东击西乱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译:敌人乱撞瞎碰,摸不清情况,这是《易经》“萃”封上所说的“坤下兑上”的混乱征状。

必须利用敌方失去控制力的时机加以消灭。

第二套敌战计第七计无中生有译: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

少阴,太阴,太阳。

无中生有是运用假象,但不是弄假到底。

而是使假象变真象,大小假象,掩护真象。

第八计暗渡陈仓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译:故意暴露行动,利用敌方固守的时机,便主动偷袭。

第九计隔岸观火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

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译:敌人内部分裂,秩序混乱,我便等待他发生暴乱,那时敌人穷凶极恶,翻目仇杀,势必自行灭亡。

我要根据敌人变动作好准备;作好准备之后,还要根据敌人的变动而行动。

第十计笑里藏刀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译:使敌人相信我方,并使其麻痹松懈,我则暗中策划,充分准备,一有机会,立即动手,使他来不及应变,这是暗中厉害,表面柔和的策略。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译:当局势发展有所损失的时候,要舍得局部的损失,以换取全局的优势。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全文和解释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全文和解释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全文和解释第一套胜战计第一计瞒天过海第二计围魏救赵第三计借刀杀人第四计以逸待劳第五计趁火打劫第六计声东击西第二套敌战计第七计无中生有第八计暗度陈仓第九计隔岸观火第十计笑里藏刀第十一计李代桃僵第十二计顺手牵羊第三套攻战计第十三计打草惊蛇第十四计借尸还魂第十五计调虎离山第十六计欲擒故纵第十七计抛砖引玉第十八计擒贼擒王第四套混战计第十九计釜底抽薪第二十计混水摸鱼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第二十四计假途伐虢第五套并战计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第二十七计假痴不颠第二十八计上屋抽梯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第三十计反客为主第六套败战计第三十一计美人计第三十二计空城计第三十三计反间计第三十四计苦肉计第三十五计连环计第三十六计走为上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为便于人们熟记这三十六条妙计,有位学者在三十六计中每取一字,依序组成一首诗: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

全诗除了檀公策外,每字包含了三十六计中的一计,依序为:金蝉脱壳、抛砖引玉、借刀杀人、以逸待劳、擒贼擒王、趁火打劫、关门捉贼、浑水摸鱼、打草惊蛇、瞒天过海、反间计、笑里藏刀、顺手牵羊、调虎离山、李代桃僵、指桑骂槐、隔岸观火、树上开花、暗渡陈仓、走为上、假痴不癫、欲擒故纵、釜底抽薪、空城计、苦肉计、远交近攻、反客为主、上屋抽梯、偷梁换柱、无中生有、美人计、借尸还魂、声东击西、围魏救赵、连环计、假道伐虢。

【原典】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

阴阳燮理,机在其中。

机不可设,设则不中。

【按语】解语重数不重理。

盖里,术语自明;而数,则在言外。

若徒知术之术,原在事理之中,人情之内。

倘事出不经,则诡异立见,诧事惑俗,而机谋泄矣。

第一套胜战计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之计谋。

君御臣、大国御小国之术也。

亢龙有悔。

第一计瞒天过海本指光天化日之下不让天知道就过了大海。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全文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全文

《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之一。

在中国被奉为兵家经典,后世的兵书大多受到它的影响,对中国的军事科学发展影响非常深远。

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1.胜战计第一计:瞒天过海,形容极大的欺骗和谎言,什么样的欺骗手段都使得出来。

第二计:围魏救赵,指用包超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第三计:借刀杀人,比喻自己不出面,假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第四计:以逸待劳,指作战时不首先出击,养精蓄锐,以对付从远道来的疲劳的敌人。

第五计:趁火打劫,本指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东西。

现比喻乘人之危,捞一把。

第六计:声东击西,指表面上声言要攻打东面,其实是攻打西面。

2.敌战计第七计:无中生有,本指本来没有却硬说有。

现形容凭空捏造。

第八计:暗渡陈仓,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

第九计:隔岸观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予援救而在一旁看热闹。

第十计:笑里藏刀,比喻外表和气而内心阴险。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指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第十二计:顺手牵羊,指乘机拿走人家东西的偷窃行为。

3.攻战计第十三计:打草惊蛇,指做事不周密,行动不谨慎,而使对方有所觉察。

第十四计:借尸还魂,比喻已经消灭或没落的事物,又假托别的名义或以另一种形式重新出现。

第十五计:调虎离山,比喻为了便于行事,想法子引诱人离开原来的地方。

第十六计:欲擒故纵,比喻为了进一步的控制,先故意放松一步。

第十七计:抛砖引玉,以自己的粗浅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见解。

第十八计:擒贼擒王,比喻做事要抓关键。

4.混战计第十九计:釜底抽薪,从锅底抽掉柴火。

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第二十计:混水摸鱼,比喻趁混乱时机攫取不正当的利益。

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幼早的壳。

比喻用计脱身。

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关起门来捉进入屋内的盗贼。

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结交离得远的国家而进攻邻近的国家。

第二十四计:假道伐虢,以借路为名,实际上要侵占该国。

5.并战计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上屋抽梯
就是登高去梯,此计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二十八计,计名为后人总结,此计意思是:故意显露有利可图之点,引诱敌人“上屋”,进入对我有利之战场,然后“抽梯”,断其后路,迫敌就范。

此计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孙子兵法》上所说“如登高而去其梯”,置自己的军队于有进无退之地,迫使将士们破釜沉舟,与敌人决一死战。

孙膑为庞涓出“上屋抽梯”之计,迫楚国屈服,庞涓因此妒忌孙膑。

2、笑里藏刀
为三十六计中的第十计,其意为表面友好,暗藏杀机。

庞涓为得到《孙子兵法》,笑里藏刀,陷害孙膑。

3、假痴不癫
为三十六计中的第二十七计,意思是假装糊涂,深藏不露,如同雷云入冬,电聚随末一样,孙膑用此计骗过庞涓,避开杀身之祸。

4、金蝉脱壳
为三十六计中的第二十一计,原意是表面保持原来的形态,迷惑敌人,本体隐蔽转移,孙膑等人按照此计,让齐国仆从装扮成孙膑,假装其壳,隐蔽脱身,逃离魏国。

5、李代桃僵
此计为三十六计中的第十一计,计名出自后人,近似中国象棋中的“丢车保帅”,其意是舍弃局部,换取全局的胜利。

孙膑小用此计,使田忌赛马获胜,另齐王敬重。

6、围魏救赵
此计为三十六计中的第二计,此计就是来自孙膑救赵的故事,这一计的意思是攻打正面强大之敌,不如迂回到敌人虚弱的后方,迫使敌人退兵或分兵,然后寻找机会,消灭敌人。

孙膑运用此计,既救了赵国,又重创庞涓。

7、擒贼擒王
此计为三十六计中的第十八计,意思是摧毁敌方主力,抓住敌方的首领,就可以瓦解敌方的整体力量。

孙膑用此计迫使庞涓退兵,使齐国暂时脱离为难。

8、以逸待劳
此计为三十六计中的第四计,其意是保证自己养精蓄锐,迫使敌人疲惫不堪,处于不利地位,从而战胜敌人。

孙膑不动如山,以逸待劳,再次战胜庞涓。

9、无中生有
此计为三十六计中的第七计,本意是指凭空捏造,栽赃陷害。

该计用于作战,是指先用假象迷惑敌人,然后假中生真。

公孙阅、邹忌用此计使齐威王对田、孙二人产生怀疑,为除掉田忌、孙膑铺平道路。

10、借刀杀人
此计为三十六计中的第三计,其意是借别人的手,除掉对手。

邹忌和公孙阅用此计,借楚王之手,陷孙膑与田忌于死地。

11、趁火打劫
此计为三十六计中的第五计,原意是当敌方出现严重危机,就应趁机出击。

庞涓趁孙膑被困楚国时,来到楚国,推波助澜,欲得孙膑和《孙子兵法》。

12、瞒天过海
此计为三十六计中的第计
13、
此计为三十六计中的第计
14、
此计为三十六计中的第计
15、
此计为三十六计中的第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