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
《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年颁布、2005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

《教育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一、《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年颁布),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审核授予学位的学科、专业范围划分的依据。
同时,学位授予单位按本目录中各学科、专业所归属的学科门类,授予相应的学位。
培养研究生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以及各有关主管部门,可以参照本目录制订培养研究生的规划,进行招生和培养工作。
二、本目录是在1990年10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下发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以下简称原目录)的基础上经过多次征求意见、反复论证修订的。
修订的主要原则是∶科学、规范、拓宽;修订的目标是:逐步规范和理顺一级学科,拓宽和调整二级学科。
本目录与原目录相比,有如下变化∶增加了管理学学科门类,授予学位的学科门类增加到12个;一级学科由原来的72个增加到89个,二级学科(学科、专业)由原来的654种调整为386种。
各学科门类的学科、专业设置情况是∶哲学,1个一级学科,8种学科、专业;经济学,2个一级学科,16种学科、专业;法学,5个一级学科,31种学科、专业;教育学,3个一级学科,17种学科、专业;文学,4个一级学科,29种学科、专业;历史学,1个一级学科,8种学科、专业;理学,12个一级学科,50种学科、专业;工学,32个一级学科,113种学科、专业;农学,8个一级学科,27种学科、专业;医学,8个一级学科,54种学科、专业;军事学,8个一级学科,19种学科、专业;管理学,5个一级学科,14种学科、专业。
三、本目录中有16个二级学科带"(含∶)",括号中的内容是对二级学科所包含内容的强调或补充,其学位授权和研究生培养除医学门类中有关学科按括号中的内容进行外,其它学科均按二级学科进行。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语族)",其学位授权点的审核、授权和研究生培养按括号中限定的学科范围进行。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门类:法学一级学科代码:0305 一级学科名称:马克思主义理论一、培养目标本学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理论功底、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宽的知识面,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了解本学科最新动态,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并能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实际问题,能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研究,能够在教育、宣传、出版等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社会团体等部门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学制、学习年限和学分要求(一)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
(二)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
修满规定学分、提前完成学习计划、论文水平特别优秀者,可以申请提前答辩和提前毕业。
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毕业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但最长不超过5年,经费由导师的课题承担。
(三)学分要求:总学分≥32学分学位公共课:须修4门,7学分。
学位基础课:须修5门,14学分。
专业方向课:至少选修4门,8学分。
实践(必修)环节:4学分。
三、研究方向(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四)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五)思想政治教育(六)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四、培养要求(一)硕士研究生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充分考虑到自己的具体情况于入学五周内在导师指导下订出课程学习计划。
(二)对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并重的方式,课程学习一般在一年半内完成,从事论文工作的时间一般不得少于一学年。
(三)在第三学期进入学位论文工作前,将对研究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成绩,业务能力进行全面的中期考核。
未通过考核者参照《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办法》相关规定执行。
(四)整个培养过程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使研究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掌握科学的基本方法,并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
(五)在指导上采取导师负责和学院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2)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2级研究生开始使用)一、专业学科、学制、学习方式一级学科名称:马克思主义理论(代码: 0305 )二级学科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代码: 030501 )二级学科名称: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代码: 030502 )二级学科名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代码: 030503 )二级学科名称: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代码: 030504 )二级学科名称:思想政治教育(代码: 030505 )二级学科名称: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代码: 030506 )学制:三年学习方式:全日制二、本学科情况介绍本学科团队由17名教授、10名副教授,16名博士组成。
学科带头人胡潇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国内知名学者,中山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最近五年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等权威刊物发表重要论文25篇,获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各二级学科带头人徐俊忠、张其学、赵中源、董世明、刘莉、皮家胜等均为在某一方面学有所成,在学界有一定影响或知名度的学者。
徐俊忠教授为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广东省马克思主义学会副会长、广东省哲学学会副会长、广东省学科组成员,曾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负责人,现为《现代哲学》主编,国内知名教授;近期合作出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当代阐释》、《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基本问题》等专著,在国家重要刊物发表《“去工业化”与人民公社的困境》等论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解释史研究与博士生教育的研究颇有建树。
张其学近期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发表4篇重要论文,对西方文化思潮洞察较深,成果获省政府3等奖。
赵中源、夏宏、刘莉等都是年轻有为,后劲十足的年青学者。
团队现有在研国家课题8项,省部级课题达20余项;最近五年在权威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
通过全体学科成员的共同努力,初步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结合、知识结构合理、术业搭配均衡、精神配合默契的学科队伍。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0305)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0305)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适用专业: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305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030505思想政治教育) 一、学科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需要,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追踪最新理论发展前沿,具有较高政治、业务素质,胜任高等学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科研及相关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一)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社会(二)030505思想政治教育1、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2、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3、马克思主义教育观与社区教育研究(三)0305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社会保障问题研究3、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三、课程设置四、科研能力与水平要求通过阅读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掌握选题思路方法,学会收集资料、数据处理、统计分析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手段和技能,培养科学研究的思维能力与分析能力。
通过参加导师的科研课题和其本人独立承担的研究课题等科学研究活动,制订科研计划,开展相关科研工作,加强科研训练并通过科研考核,切实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提高培养质量。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研究生要兼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发展与社会现实需求,把握现代社会发展趋势,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分析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提高学生观察问题的理论水平和解决问题的操作能力。
五、学位论文要求1、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在专业课程的学习、阅读文献资料、调查研究和参加学术讨论等活动的基础上,审慎地进行选题。
选题要求具有前沿性、学术性。
特别鼓励研究生选择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论文题目。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应在第三学期开学后两个月内进行。
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排名(0305)

64
10663 贵州师范大学
65
10700 西安理工大学
66
10755 新疆大学
67
10762 新疆师范大学
68
11117 扬州大学
69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70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71
10075 河北大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72
10108 山西大学
73
10126 内蒙古大学
74
10165 辽宁师范大学
75
10681 云南师范大学
141
10719 延安大学
142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143
10011 北京工商大学
144
10019 中国农业大学
145
10148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146
10166 沈阳师范大学
147
10205 长春师范大学
148
10216 燕山大学
149
10327 南京财经大学
150
10407 江西理工大学
31
10280 上海大学
32
10284 南京大学
33
10285 苏州大学
34
10294 河海大学
35
B+ 10359 合肥工业大学
36
10445 山东师范大学
37
10459 郑州大学
38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39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40
10530 湘潭大学
41
10532 湖南大学
42
10602 广西师范大学
98
10276 华东政法大学
0305z1马克思主义法学

马克思主义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Marx's law学科门类:法学一级学科名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代码:0305二级学科名称:马克思主义法学学科代码:0305Z1一、学科点简介马克思主义法学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来研究法律现象的学科总称。
本学科于2012年获得硕士学位权。
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7人。
本学科旨在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法学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从整体上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法学科学体系,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现实法律问题。
本学科拥有较好的科研基础,近5年来,学科点主要成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和国家软科学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4项,国家知识产权局项目2项,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等12项,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较高水平和科研成果,有着比较广泛的影响。
二、培养目标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好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素养,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宽的知识面,具有正确的理论方向和良好的学风,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问题,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一定的专业实践能力;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读写能力;培养能在党政机关、教育科研、企事业等部门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学习年限学制为三年,学习年限(含休学)不得超过四年。
四、主要研究方向1、经济法2、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法制建设3、社会主义宪政理论与实践4、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五、培养方式硕士生应在入学后两周内制订出培养计划,一般情况下应在一年半内按照培养计划完成所选课程全部学分,于第四学期末完成中期考核,并完成教学实践环节。
六、学分要求本专业硕士研究生最低总学分要求为37学分,其中最低修课学分要求为32学分(学位课21学分,非学位课11学分)、开题报告2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中期考核1学分、教学实践环节1学分。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0305)一、培养目标培养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治学严谨,学风端正,专业基础扎实,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能够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1、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获得者应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能够独立承担与本学科有关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具有较强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能力。
学位论文应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观点与方法富有创新性,并在深度和广度两方面都达到相应要求。
2、硕士学位硕士学位获得者应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了解本领域的学术动态,能够从事与本学科有关的研究、教学和其它实际工作。
学位论文独立完成,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性或实际应用价值。
二、专业方向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马克思主义发展史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4、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5、思想政治教育三、招生对象1、硕士研究生:应届本科毕业生,已获得学士学位或具有同等学历的符合国家规定的在职人员,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合格,再经本专业复试合格者。
2、博士研究生:应届硕士毕业生,已获硕士学位或具有同等学历的符合国家规定的在职人员,参加博士入学考试,笔试和面试均合格者。
四、学习年限1、硕士研究生:三年2、博士研究生:三年五、课程设置硕士阶段(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A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学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2学分)硕士英语 (4学分)B类: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题研究(2学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2学分)政治学基础理论研究(3学分)C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研究(3学分)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专题研究(3学分)《资本论》研究(2学分)西方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2学分)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题研究(2学分)D类:比较市场经济体制(2学分)当代西方哲学流派专题研究(2学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专题研究(2学分)中国近现代哲学专题研究(2学分)科学决策方法论(2学分)西方经济学流派研究(2学分)经济发展理论研究(2学分)(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硕士研究生A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学分)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2学分) 硕士英语 (4学分)B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前沿问题(一级学科)(3学分)C类: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研究(3学分)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选读(3学分)列宁毛泽东著作选读(3学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题研究(3学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题研究(3学分)国外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3分学)D类:邓小平理论专题研究(3学分)第二国际专题研究(3学分)西方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3学分)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研究(3学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3学分)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3学分)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专题研究(3学分)文化研究(3学分)世界社会主义专题研究(3学分)"国外毛泽东学"研究(3学分)当代意识形态热点问题研究(3学分) "西方马克思学"专题研究(3学分)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热点研究(3学分)辩证法史专题研究(3学分)历史唯物主义专题研究(3学分)(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硕士研究生A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学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2学分)硕士英语 (4学分)B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前沿问题(一级学科)(3学分)C类: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研究(3学分)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选读(3学分)列宁毛泽东著作选读(3学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题研究(3学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题研究(3学分)国外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3分学)D类:邓小平理论专题研究(3学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3学分)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3学分)文化研究(3学分)"国外毛泽东学"研究(3学分)当代意识形态热点问题研究(3学分)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3学分)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研究(3学分)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专题研究(3学分)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研究(3学分)辩证法史专题研究(3学分)历史唯物主义专题研究(3学分)(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硕士研究生A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学分)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2学分) 硕士英语 (4学分)B类: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题研究(2学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2学分)政治学基础理论研究(3学分)C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研究 (2学分)二十世纪中国政治发展 (2学分)党建理论与实践专题研究(2学分)毛泽东思想专题研究(2学分)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专题研究(2学分)D类: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专题研究(2学分)社会转型理论研究(2学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2学分)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题研究(2学分)经济发展理论研究(2学分)比较市场经济体制(2学分)当代中国改革和发展热点问题研究(2学分)近现代中国政治制度与思想专题研究 (2学分(四)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硕士研究生A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学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2学分)硕士英语 (4学分)B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前沿问题(一级学科)(3学分)C类: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研究(3学分)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选读(3学分)列宁毛泽东著作选读(3学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题研究(3学分)国外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3分学)D类:第二国际专题研究(3学分)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3学分)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研究(3学分)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3学分)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专题研究(3学分)西方经济伦理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思想研究(3学分)文化研究(3学分)世界社会主义专题研究(3学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题研究(3学分)"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学"专题研究(3学分)"国外毛泽东学"研究(3学分)当代意识形态热点问题研究(3学分)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研究(3学分)后马克思主义思潮研究(3学分)辩证法史专题研究(3学分)(五)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A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学分)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2学分) 硕士英语 (4学分)B类: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题研究(2学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2学分)政治学基础理论研究(3学分)C类:伦理学专题研究(3学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专题研究(3学分)当代中国道德与法制教育理论与实践专题研究(3学分)西方道德教育与法律思想专题研究(3学分)D类:近现代中国伦理思想专题研究(2学分)现代西方伦理思想专题研究(2学分)当代中国伦理专题研究(2学分)现代西方社会思潮(2学分)管理伦理专题研究(2学分)博士阶段按一级学科招生和培养,二级学科特征仅仅通过在专业课程的侧重点进行区分。
我国学科专业一级学科分类

学科分类我国的学科总分为13门类,13大类下又有110个一级学科,在一级学科下又设更细的二级学科,大学录取时所选专业就是该大学开设的一级或二级学科。
一、我国共设13个学科门类,分别为:01哲学、02经济学、03法学、04教育学、05文学、06历史学、07理学、08工学、09农学、10医学、11管理学12军事学、13艺术学二13个学科门类下设有110个一级学科(例如,理学下有数学、物理学、地理学等十余个一级学科),一级学科详细目录如下:哲学0101 哲学经济学0201 理论经济学0202 应用经济学法学0301 法学0302 政治学0303 社会学0304 民族学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0306 公安学教育学0401 教育学0402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理学学位)0403 体育学文学0501 中国语言文学0502 外国语言文学0503 新闻传播学历史学0601 考古学0602 中国史0603 世界史理学0701 数学0702 物理学0703 化学0704 天文学0705 地理学0706 大气科学0707 海洋科学0708 地球物理学0709 地质学0710 生物学0711 系统科学0712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可授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学位)0713 生态学0714 统计学(可授理学、经济学学位)工学0801 力学(可授工学、理学学位)0802 机械工程0803 光学工程0804 仪器科学与技术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学位)0806 冶金工程0807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8 电气工程0809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授工学、理学学位)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可授工学、理学学位)0813 建筑学0814 土木工程0815 水利工程0816 测绘科学与技术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0818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0819 矿业工程0820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0821 纺织科学与工程0822 轻工技术与工程0823 交通运输工程0824 船舶与海洋工程0825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0826 兵器科学与技术0827 核科学与技术0828 农业工程0829 林业工程0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农学学位)0831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医学学位)0832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农学学位)0833 城乡规划学0834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学、农学学位)0835 软件工程0836 生物工程0837 安全科学与工程0838 公安技术农学0901 作物学0902 园艺学0903 农业资源与环境0904 植物保护0905 畜牧学0906 兽医学0907 林学0908 水产0909 草学医学1001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1002 临床医学1003 口腔医学1004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1005 中医学1006 中西医结合1007 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1008 中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1009 特种医学1010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理学学位)1011 护理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军事学1101 军事思想及军事历史1102 战略学1103 战役学1104 战术学1105 军队指挥学1106 军制学1107 军队政治工作学1108 军事后勤学1109 军事装备学1110 军事训练学管理学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授管理学、工学学位)1202 工商管理1203 农林经济管理1204 公共管理1205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艺术学1301 艺术学理论1302 音乐与舞蹈学1303 戏剧与影视学1304 美术学1305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工学学位)三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详细目录为文件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第一部分学科概况和发展趋势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反映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
对马克思主义既应该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更应该进行整体性研究,以利于完整地把握它的科学思想体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就是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整体性研究的一级学科。
它与哲学一级学科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下的政治经济学、政治学一级学科下的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等学科方向一起,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学科系统。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目前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6个学科方向。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适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需求,担负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任务,同时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供学理支撑。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发展,遵循学科建设的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规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规律;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加强马克思主义各个主要组成部分之间内在关系的研究和把握,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在关系的研究和把握,努力提高学科质量和水平。
武汉大学是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和传播的阵地,学科历史悠久,学术积淀深厚,1996年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2002年获批国家重点学科;2006年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均属于本学科第一批授权点单位)。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6个二级学科,同时建设属于政治学一级学科的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2个二级学科(均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学位授予权),还建设教育学一级学科下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二级学科硕士点;学院现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2个博士后流动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国家级重点学科,思想政治教育是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是湖北省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湖北省优势学科,思想政治教育是湖北省特色学科,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是教育部特色专业,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是湖北省重点学科。
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2年组织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排名第一。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部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单位,拥有“985工程”三期建设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其中国化研究”,拥有《文化软实力研究》等专业期刊,并编有《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论丛》等连续出版物。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遵循注重基础、凸现整体、立足当代、着眼教育的建设思路,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现时代研究、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等特色研究方向。
近年来,承担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课题、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十多项,3项成果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和多个二等奖以及1项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取得了一大批标志性成果,在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领域形成了重要影响。
一些成果被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部委及各级政府所采纳,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第二部分博士学位的基本要求一、获本学科博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及结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应掌握以下核心概念和基本知识体系,并能够在研究工作中熟练运用。
1.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结构,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目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2.掌握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掌握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潮及流派;3.掌握中国近现代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4.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基本规律和所形成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5.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前沿问题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问题;6.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与科学方法。
能够很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总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和指导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并研究和分析现实社会问题。
博士生可根据所在学科方向,在基本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上有所侧重。
二、获本学科博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1.学术素养崇尚科学精神,对学术研究有浓厚的兴趣;进行过系统的科学研究训练,具备一定的学术潜力;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及其当代价值的认识基础上,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坚持正确的理论方向和良好的学风。
熟悉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重要文献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有比较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功底和专业基础知识。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学习、研究、传承马克思主义为己任,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有学理支撑的阐释,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科学的决策咨询意见,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服务。
2.学术道德坚持正确的理论立场,不得违反四项基本原则;具有为国家发展和社会建设做贡献的远大抱负和强烈责任感。
恪守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讲究学术道德,坚守学术诚信,完善学术人格,维护学术尊严,修身正己,信仰真理,探求真知,潜心研究,学风严谨,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摒弃抄袭剽窃,严禁伪造或篡改数据、文献、注释,避免粗制滥造和重复研究,抵制一切学术不端行为,努力成为优良学术道德的践行者和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
三、获本学科博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学术能力1.获取知识能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弘扬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坚持理论与实践、逻辑与历史、继承与创新、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辩证统一。
善于开展调查研究,掌握真实而丰富的第一手研究资料,及时了解并掌握本学科学术研究的前沿动态,深入进行学术思考;有效获取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认真探究知识的来源,具有较强理论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具有对本学科一般知识的学术想象力和领悟力。
2. 学术鉴别能力对所研究的基本问题以及各种社会思潮具有一定深度的理论评价和价值判断的能力。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能正确区分什么是必须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什么是需要结合新的实践而加以丰富发展的判断,什么是需要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什么是需要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
要能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产阶级民主的界限,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
在一些重大问题上,要能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到的学术见解。
3. 科学研究能力具有较强的揭示理论与实践之间、相关理论之间,以及理论体系内部存在的矛盾,并善于将这些矛盾转化为有价值的研究问题的能力。
有独立开展高水平研究的能力,以及组织协调学术力量进行攻关的能力。
具有很强的调查研究能力、论文写作能力和独立完成课题研究的能力。
在学期间,应在导师指导下相对独立地完成课题研究任务,公开发表2篇以上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其中至少1篇为CSSCI期刊(含CSSCI 集刊),另1篇可为CSSCI期刊扩展版;或在发表1篇与学位论文有关的高水平学术论文后,如下成果可等同1篇学术论文:(1)撰写学术专著(含译著,不含教材)满5万字(执笔);(2)获得省部级及以上重要科研奖项(含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国家一等奖取前八名,二等奖取前五名,三等奖取前三名,省级一等奖取前五名,二等奖取前三名,三等奖取前二名;(3)作为主要成员提交的咨询报告被党和国家有关部委、省级政府和重要国际组织采纳并产生重要影响的;(4)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心全文转载的论文。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必须与学位论文紧密相关,应以武汉大学培养单位为第一署名单位,研究生为第一作者或其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
4.学术创新能力在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开展创新性思考,开展创新性科学研究并取得创新性成果。
掌握本学科研究的最新学术动态,增强马克思主义学术创造力,勇于和善于创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学术观点,建立起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的话语体系,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话语主导权,不断增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影响力。
5.学术交流能力具有较强的本学科学术交流能力,以及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各学科方向之间、与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其他学科之间、与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之间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
能熟练表达自己的学术思想,积极展示自己的学术成果,善于与其他学者开展学术合作,并在学术交流与合作中提高学术研究能力。
6.其他能力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与人开展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
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用外语进行学术交流。
四、博士学位论文基本要求1.选题与综述的要求(1)选题要求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内在要求,注意处理好学科性质和研究特色的关系、基础理论研究和现实问题研究的关系。
论文选题必须围绕学科方向的研究范围,既体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对问题的分析和评价,又体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某些观点论证上的丰富或创新,以区别于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有相对确定的学科边界。
即使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际、党建等具体问题的研究,也要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风格和特色。
(2)综述要求应撰写出对该选题已有的比较详尽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和本人客观评价的研究综述,综述应反映对已解决问题的程度和主要观点,不同观点的争鸣和理论阐释中存在的问题,本人已有的研究条件和所做的前期准备等。
要从综述的撰写中确立问题意识和学术针对性,明确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明确拟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明确提出可能实现创新的论域或论点。
2.规范性要求博士学位论文必须做到主题集中、鲜明;文章层次清晰,逻辑严谨,结构合理;引用资料翔实、可靠。
基本观点正确,论证充分、有力;文笔流畅,书写格式规范。
博士学位论文写作应符合国家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7713-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7714-2005)的规范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