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言运用易用错成语500个

合集下载

高考易错成语500个

高考易错成语500个

高考易错成语500个类型:是否望文生义是否分清对象是否符合感情色彩是否修饰搭配得体是否夸大其词是否重复累赘望文生义:不懂某一词句的正确意思,只从字面上去附会,做出错误的解释.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辟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意蕴上的理解难度,如果我们对成语意蕴不仔细辨析,粗枝大叶,一瞥而过,就极易造成望文生义的误用。

1我本来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2 每天早晨,他都要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

例⑵:在语文老师的严格要求下,我逐渐改正了文不加点的毛病。

类似因误解意义而误用的成语还有:1.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2.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5.不为已甚:不做太过分的事,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6.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8 . 吊民伐罪:慰问受苦受难的民众,讨伐罪恶的统治者。

9. 济济一堂:形容人才聚集在一起。

10.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11.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12.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13.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14.数典忘祖: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15.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16.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17.不绝如缕:形容形势危急或声音细微延长。

18.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丢失。

19.进退维谷:形容进退两难。

20.如坐春风: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

21.春风化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22.间不容发:形容情势极其危急。

23.祸起萧墙:指祸乱从内部发生。

24.炙手可热:形容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25.一衣带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

高考易混淆成语

高考易混淆成语

高考易混淆成语豆蔻年华: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误用例句:省体操男队新选的五个小队员,都是十五六岁,豆蔻年华,风华正茂。

祸起萧墙:祸乱发生家里。

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误用例句:没想到,由于楼房的工程质量不过关,结果造成严重事故,真是祸起萧墙。

在劫难逃:指不可避免的灾难。

误用例句:“网上追逃”使那些潜逃犯在劫难逃,纷纷落人法网。

三令五申:再三地命令和告诫。

误用例句:冰心老人生前曾三令五申地强调中学生要学好语文。

望其项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多用于否定。

误用例句: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莘莘学子:众多的学生。

莘莘:众多。

误用例句:那是一张两个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城下之盟:因敌人兵临城下而被迫签订的屈辱性的盟约。

误用例句:中日两国人民通过民间交往,逐渐增进了解,最终签订了城下之盟,希望子孙后代保持睦邻友好关系。

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做某件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误用例句:谭嗣同是甘为变法流血的始作俑者,相比之下,康梁二人确乎少些刚烈。

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刊:消除。

误用例句:张明的文章语句不通,条理不清,观点不明确,真是不刊之论。

感激涕零:感激得掉下眼泪,多用于讽刺、贬义。

误用例句:看到他熬红的眼睛,熬瘦的身影,大家都感激涕零。

如沐春风:比喻受到良师的教育和启发。

误用例句:春节前夕,党和政府的送温暖活动,使下岗工人们如沐春风,深受感动。

耳濡目染:经常听到看到,不知不觉受其影响。

误用例句:鲁迅在“三·一八”大屠杀中耳濡目染了更多的杀戮。

处心积虑:存心已久,费尽心机。

贬义。

误用例句:为了救活这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罪不容诛:形容罪大恶极,判死刑还抵不了他的罪恶。

误用例句:法庭认为,张师傅因正当防卫而致使歹徒丧命,实属情有可原,罪不容诛。

高考语文 语言运用易用错成语总结汇编

高考语文 语言运用易用错成语总结汇编

1.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

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

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安,安闲。

3.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重,看得很重。

4.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

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5.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筚路,柴车。

蓝缕,破衣服。

形容创作的艰苦。

6.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7.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

白驹,骏马。

8.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9.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

比喻无济于事。

10.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穷困或俭朴。

11.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

谦虚说法。

12.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

训,准则。

13.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

形容蛮横或固执。

比喻,使明白。

14.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

胫,小腿。

15.不负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孚,使人信服。

16.不为(wéi)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已甚,过分。

17.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

即,接近。

18.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傲慢自大。

卑,低下;亢,高。

19.不稂(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

稂、莠,田里的野草。

20.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21.不容置喙(huì):不容别人插嘴。

喙,嘴。

22.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23.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

然,对,正确。

24.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25.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刊,削除,修改。

26.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一急促。

高考常见误用成语

高考常见误用成语

一、容易褒贬用错的成语二、三、(一)褒错用贬四、1.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

五、2.神机妙算: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六、3.名不虚传: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七、4.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考试大八、5.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九、6.沁人心脾: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闲爽朗的感觉。

十、7.别有天地: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人胜。

十一、8.别出心杼:比喻写作不抄袭前人,另辟新路。

十二、9.有口无心:指不是有心说的。

十三、10.惨淡经营:指苦心费力经营。

十四、11.来日方长:未来的日子还很长。

表示事有可为,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

十五、(二)贬错用褒十六、1.满城风雨: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十七、2.形形色色:形容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

十八、3.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于了。

十九、4.长此以往:长期如此这样下去。

二十、5.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二十一、6.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二十二、7.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

二十三、8.绞尽心机:挖空心思,想尽办法。

二十四、9.大言不惭:说大话,吹牛皮,一点也不害臊。

二十五、10.明目张胆:形容公开放肆地干坏事。

二十六、11.明哲保身: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

二十七、12.忘乎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二十八、13.高谈阔论: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二十九、14.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作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三十、15.好高骛远:指在学习或工作上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

三十一、16.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自己原来会的东西忘了。

三十二、17.如丧考妣:好像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和着急。

三十三、18.一丘之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三十四、19.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

三十五、20.虎视眈眈:形容恶狠狠地盯着看,等待机会下手。

高考易错成语集锦(分类整理版)

高考易错成语集锦(分类整理版)

高考易错成语集锦1、容易误释的成语(下面解释均正确)七月流火:指天气逐渐凉爽起来。

火:火星。

日长一线:指冬至后白昼渐长。

木人石心:比喻人不受诱惑,不动心。

不经之谈:形容荒唐无根据的话。

经:通常的道理。

长治久安:指国家长期太平、安定。

治:太平。

党同伐异:和自己同派的就偏袒,不一派的就攻击。

党:偏袒。

高屋建瓴:在高屋顶上倒翻瓶子里的水;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形势。

建:倒水,泼水。

毫发不爽:一点也不差。

爽:差错,失误。

积毁销骨:众人不断的毁谤,可以置人于死地。

销:熔化。

久假不归: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假:借。

劳燕分飞:比喻人离别。

劳:伯劳鸟。

钟灵毓秀:美好的自然环境孕育优秀的人才。

钟:凝聚,集中。

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体:体验,实行。

韬光养晦:隐藏自己的才能、锋芒,不使外露。

韬:隐藏。

微言大义:精微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远意义。

微:精微。

文过饰非:用假话掩饰自己的过失、错误。

文:掩饰。

一傅众咻:一个人教,许多人扰乱。

咻:教。

旷日持久:荒废时日,拖延很久。

旷:荒废。

人浮于事:人员数量多于工作所需,人多事少。

浮:超过。

曲突徙薪: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搬开灶旁的柴,避免发生火灾;比喻事先采取措施,防止危险发生。

突:烟囱。

感同身受: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蒙受恩惠一样。

不能理解为“共鸣”。

雅俗共赏:指人的文化水平的高低。

不能理解为“作品的雅俗”。

求全责备:指对人对事苛求完美。

不能理解为“对人的责备”。

噤若寒蝉:形容不敢作声。

不能理解为“冷得不能出声”。

对簿公堂:指公堂上受审。

不能理解为“告上法庭”。

目光如炬:形容见识远大。

不能理解为“目光炯炯有神”。

空谷足音:比喻极难得的音讯或事物。

不能理解为“传播声音(空谷传声)。

登堂入室:比喻造诣高深的程度。

不能理解为“步入屋室”。

置若罔闻:放在一边,好象没有听见。

不能理解为“不放在心上(置之度外)”。

炊沙作饭:并非形容生活艰难,而是比喻白费气力,劳而无功。

穿凿附会:指将毫无关联的事物生拉硬扯在一起强作解释,并非‘凿穿它使之符合规格”毫发不爽:意为“一点不差”,并非“一点儿也不爽快”。

高考语文复习:成语易错误用专项

高考语文复习:成语易错误用专项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例题小试
①无计可施 ②身临其境
【关键能力】本题主要考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运用成语的能力。 【解题思路】题干要求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第一处横线前文是写“仙鹤如何啄,如何气 恼,如何焦急,乌龟就是岿然不动”让仙鹤无计可施,因为前面的“啄”,“气恼”,“焦急”都 是仙鹤的做法。乌龟就是岿然不动,所以仙鹤很无奈,所以用“无计可施”。后文提到“仙鹤着急 的叫了又叫”,这正是“无计可施”之后的恼怒。 第二处上文提“皮影则甩手投足,舞枪弄棍,骑马冲杀,无所不能”可以看出皮影戏表演的节目非 常的精彩,有吸引力。所以是令观众很感兴趣,“身临其境”。
例题小试
在中国各种艺术形式中,篆刻是一个 的门类。篆刻是从实用印章的应用中发展而来的,中国的印 章最初用在制陶工艺方面,上面镌刻的是图案、花纹或族徽。到春秋战国时期,刻有官职名或人名的文 字印章得到普遍使用。唐宋以后,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 艺,增加了人文意味,印章不再局限于用来昭示身份与权力,而是通过镌刻人名字号,斋馆名称、成语 警句等来表达情趣志向,印章也就超越实用功能,成为文人表达自己审美追求的独特方式中国印章艺术 由此实现了一次完美的升华——演变为中国文化特有的篆刻艺术。明清时期,众多 的艺术家在篆刻 上融入了对汉字形体的研究和理解。再加上他们对印面布局的精心设计,对各种刀法的熟练掌握,篆刻艺 术迅速走向成熟并孕育出 的流派风格。篆刻艺术的发展及成就,使印章成为与中国画、中国书法紧 密结合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中国画和书法作品中 的组成部分。
故宫博物院举办的那场名为《清明上河图 3.0》的高科技互动展演艺术,用现代超高清数字技术完 美融合古代绘画艺术。观众们沿着张择端的笔触走进繁华的北宋都城汴梁,穿梭于楼台之间,泛舟于汴河 之上,观两岸人来人往,看水鸟掠过船篷。沉浸其中,确有一种 ③ 的情趣。在2016年的纪念殷墟妇好墓 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上,首都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带领观众“回到”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上下6层、 深达7.5米的妇好墓葬 ④ 。此外还有一些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以数字化方式展现文物全貌。观众只需 在屏幕上滑动手指,就可近距离、全角度观赏文物,将静置于展柜中、封存进仓库里、消散在过往中的历 史“托在手上”,全方位观察岁月留下的每一处细痕。

2020年高考语文易错成语500例梳理(超强)

2020年高考语文易错成语500例梳理(超强)

2020年高考语文易错成语500例梳理1. 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

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 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

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安,安闲。

3. 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重,看得很重。

4. 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

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5. 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筚路,柴车。

蓝缕,破衣服。

形容创作的艰苦。

6. 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7.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

白驹,骏马。

8.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9.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

比喻无济于事。

10. 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穷困或俭朴。

11. 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

谦虚说法。

12. 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

训,准则。

13. 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

形容蛮横或固执。

比喻,使明白。

14. 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

胫,小腿。

15. 不负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孚,使人信服。

16. 不为(wéi)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已甚,过分。

17. 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

即,接近。

18. 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傲慢自大。

卑,低下;亢,高。

19. 不稂(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

稂、莠,田里的野草。

20. 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21. 不容置喙(huì):不容别人插嘴。

喙,嘴。

22. 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23.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

然,对,正确。

24. 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25. 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语言文字运用《易褒贬误用的成语》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语言文字运用《易褒贬误用的成语》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语言文字运用《易褒贬误用的成语》1.暗室亏心:指在暗中做亏心事。

(贬义)2.别出机杼:指诗文创作另辟蹊径,不落俗套。

机杼,织布机,比喻诗文的布局和构思。

(褒义)3.不苟言笑:不随便说笑。

形容人态度严肃、庄重。

苟,随便。

(褒义)4.藏头露尾:形容说话办事露一点儿留一点儿,不完全表露出来。

(贬义)5.陈陈相因:国都粮仓里的米谷,一年接一年地堆积起来。

后用来指沿袭老一套,没有改进。

(贬义)6.大而无当:虽然大,但是不合用。

(贬义)7.弹冠相庆:指一个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贬义)8.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

(贬义)9.吠形吠声:一只狗看见人叫起来,很多狗跟着声音也乱叫起来。

比喻人们不辨事物的真相,盲目附和。

(贬义)10.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

(褒义)11.负隅顽抗:(坏人)凭借险要的地势等条件顽固抵抗。

负,依靠;隅,山势弯曲险阻的地方。

(贬义)12.附庸风雅: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

(贬义)13.刚愎自用:倔强固执,自以为是。

(贬义)14.隔岸观火:隔着河观看对岸失火。

比喻置身事外,对别人的灾难袖手旁观。

(贬义)15.沽名钓誉:指用某种手段骗取名誉。

(贬义)16.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

(贬义)17.好高骛远:指热衷于追求过高的目标。

(贬义)18.好为人师:喜欢做别人的老师。

指人不够谦虚,好以教导者自居。

(贬义)19.呼朋引类:招引同类的人,多指坏人结成一伙做坏事。

(贬义)20.画虎类犬:比喻模仿得不到家,反而弄得不伦不类。

(贬义)21.见微知著:见到一点儿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

(褒义)22.侃侃而谈:形容理直气壮或从容不迫地谈话。

侃侃,说话理直气壮或从容不迫的样子。

(褒义)23.狂犬吠日:疯狗对着太阳乱叫。

比喻恶人不自量力的攻击和叫嚣。

(贬义)24.面目全非:事物的样子改变得很厉害。

(贬义)25.名不虚传:确实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真题成语总结(2007—2011)2011年1 步履维艰:指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尘埃落定:事情有了结果或者结局妙手偶得:形容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的指日可待:不久就可以实现,一般用于好的方面2 高屋建瓴:建:倒水,泼水;瓴:盛水的瓶子。

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

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趋之若鹜:趋:快走;鹜:野鸭。

象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

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繁文缛节:文:规定、仪式;缛:繁多;节:礼节。

过分繁琐的仪式或礼节。

也比喻其他繁琐多余的事项。

不绝如缕:绝:断;缕:细线。

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3 相形见绌:形:对照;绌:不够,不足。

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

东山再起:指再度出任要职。

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跌宕起伏:形容事物多变,不稳定。

也比喻音乐忽高忽低,很好听。

跌宕:富于变化,有顿挫波折白云苍狗:苍:灰白色。

浮云象白衣裳,顷刻又变得象苍狗。

比喻事物变化不定。

4 不足为训:足:够得上;训:法则,典范。

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不期而遇:期:约定时间。

没有约定而遇见。

指意外碰见。

江河日下: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

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

兵不血刃:兵:武器;刃:刀剑等的锋利部分。

兵器上没有沾上血。

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

6 耳目一新:耳目:指见闻。

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使人感到新鲜。

千篇一律:一千篇文章都一个样。

指文章公式化。

也比喻办事按一个格式,非常机械。

生机勃勃:勃勃:旺盛的样子。

形容有旺盛的生命力。

活灵活现: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象亲眼看到一般9 耳濡目染:濡:沾湿;染:沾染。

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休戚与共:忧喜、福祸彼此共同承担。

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同。

运筹帷幄:筹:计谋、谋划;帷幄:古代军中帐幕。

指拟定作战策略。

引申为筹划、指挥。

蔚然成风: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引伸为荟萃、聚集。

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

10 方兴未艾:方:正在;兴:兴起;艾:停止。

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一方面有特别特长的人,即使在这方面突然到了穷困的地步,也比一些在这方面刚出炉的人强.主要是指经济上的象征.。

12 悲天悯人:悲天:哀叹时世;悯人:怜惜众人。

指哀叹时世的艰难,怜惜人们的痛苦。

巧夺天工:夺:胜过。

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

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13 投桃报李: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

求全责备:求、责:要求;全、备:完备,完美。

对别人对事物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

14 漫无边际:形容非常广阔,一眼望不到边。

也指谈话或写文章没有中心,离题很远。

闲言碎语:①不满意的话;没有根据的话。

②与正事无关的话。

浓墨重彩:用浓重的墨汁和颜色来描绘。

形容着力描写。

良莠不齐:莠:狗尾草,很象谷子,常混在禾苗中。

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

2010年17 始作俑者: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

开始制作俑的人。

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移樽就教: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以便请教。

比喻主动去向人请教。

声情并茂:并:都;茂:草木丰盛的样子,引伸为美好。

指演唱的音色、唱腔和表达的感情都很动人。

附庸风雅:附庸:依傍,追随;风雅:指《诗经》中《国风》、《大雅》、《小雅》。

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装点门面结交文人,参加文化活动。

18 弱不胜衣:形容人瘦弱得连衣服的重量都承受不起。

姑妄言之:姑且随便说说,不一定有什么道理。

飞短流长:飞、流:散布;短、长:指是非、善恶。

指散播谣言,中伤他人。

放虎归山:把老虎放回山去。

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

19 汗牛充栋:栋:栋宇,屋子。

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

形容藏书非常多。

自命不凡:自命:自认为;凡:平凡。

自以为不平凡,比别人高明。

少不更事:少:年轻;更:经历。

年纪轻,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

指经验不多。

讳莫如深:讳:隐讳;深:事件重大。

原意为事件重大,讳而不言。

后指把事情隐瞒得很紧。

20 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

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斗转星移:星斗变动位置。

指季节或时间的变化。

甚嚣尘上:甚:很;嚣:喧嚷。

人声喧嚷,尘土飞扬。

原形容军中正忙于准备的状态。

后来形容消息普遍淬,议论纷纷。

现多指反动言论十分嚣张。

销声匿迹:销:通“消”,消失;匿:隐藏;迹:踪迹。

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

21 始作俑者: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

开始制作俑的人。

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纷至沓来:纷:众多,杂乱;沓:多,重复。

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

23 当面锣对面鼓:比喻面对面地商量、对证或争论。

躬逢其盛:躬:亲自,亲身;逢:赶上;其:代词;盛:盛况。

指亲身参加了那个盛会或盛举。

举手投足:一抬手,一动脚。

形容轻而易举,毫不费力。

24 纸上谈兵:在纸面上谈论打仗。

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25 曾几何时:几何:若干、多少。

才有多少时候。

指没过多久。

举重若轻:举起沉重的东西像是在摆弄轻的东西。

比喻能力强,能够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

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拾人牙慧:拾:捡取;牙慧:指别人说过的话。

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

27 美轮美奂:轮:高大;奂:众多。

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责无旁贷:贷:推卸。

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

津津乐道:津津:兴趣浓厚。

形容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一泻千里:泻:水往下直注。

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

也比喻文笔或乐曲气势奔放。

也形容价格猛跌不止。

28 防患于未然: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

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无地自容: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容身。

形容非常羞愧。

信马由缰:骑着马无目的地闲逛。

比喻随便走走。

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

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30 待价而沽:沽:卖。

等有好价钱才卖。

比喻谁给好的待遇就替谁工作。

豆蔻年华:豆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处女。

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耿耿于怀:不能忘怀,牵萦于心。

高抬贵手:旧时恳求人原谅或饶恕的话。

意思是您一抬手我就过去了。

31 别无二致:别:分出。

指区分不出两者的差别。

等量齐观:等:同等;量:衡量,估量;齐:一齐,同样。

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

独出心裁:心裁:心中的构思、设计。

原指诗文的构思有独到的地方。

后泛指构思、设计或心中的想法独具一格,与众不同32 人浮于事:浮:超过。

原指人的才德高过所得俸禄的等级。

后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

小题大做:比喻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办,指无此必要。

期期艾艾:形容口吃的人吐辞重复,说话不流利。

2009年34寻根究底:追求根底。

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

春秋鼎盛:春秋:指年龄。

指年富力强,精力充沛。

崇论宏议:崇:高;宏:大。

指高明宏大越的议论或见解。

明日黄花:黄花:菊花。

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

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35忧心忡忡: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

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

急流勇退:在急流中勇敢地立即退却。

比喻做官的人在得意时为了避祸而及时引退。

排山倒海:排:排开;倒:翻倒。

推开山岳,翻倒大海。

形容来势猛,力量强盛,声势浩大南腔北调:原指戏曲的南北腔调。

现形容说话口音不纯,搀杂着方言。

36耄耋(mào dié)之年:八九十岁。

杳无踪迹:一点踪迹都没有。

指不知去向。

同“杳无踪迹”。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

〖解释〗指刘邦将从汉中出兵攻项羽时,故意明修栈道,迷惑对方,暗中绕道奔袭陈仓,取得胜利。

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意思是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着关口,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

形容地势十分险要。

37特立独行:特:独特;立:立身。

形容人的志行高洁,不同流俗。

势如破竹:势:气势,威力。

形势就象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

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38唇齿相依:嘴唇和牙齿互相依靠。

比喻双方关系密切,相互依存。

一挥而就:挥:挥笔;就:成功。

一动笔就写成了。

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

格格不入:格格:阻碍,隔阂。

形容彼此不协调,不相容。

林林总总:形容众多。

39牛刀小试:牛刀:宰牛的刀;小试:稍微用一下,初显身手。

比喻有大本领的人,先在小事情上略展才能。

也比喻有能力的人刚开始工作就表现出才能。

侧目而视:侧:斜着。

斜着眼睛看人。

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

失之交臂:交臂:胳膊碰胳膊,指擦肩而过。

形容当面错过。

40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品行端正的人。

君子的交往清淡如水,而不是互相拉拢、利用。

偷工减料:原指商人为了牟取暴利而暗中降低产品质量,削减工料。

现也指做事图省事,马虎敷衍。

41左右为难:左也不好,右也不是。

形容无论怎样做都有难处。

动人心弦:把心比作琴,拨动了心中的琴弦。

形容事物激动人心。

前赴后继: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

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

一挥而就:挥:挥笔;就:成功。

一动笔就写成了。

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

43 脱颖而出:颖:尖子。

锥尖透过布囊显露出来。

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

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耳提面命: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

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如履薄冰:履:践、踩在上面。

象走在薄冰上一样。

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45持平之论:持平:主持公道,没有偏向。

指公正的意见。

也指折中、调和的话。

博大精深:博:广,多。

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敝帚自珍:敝:破的,坏的;珍:爱惜。

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

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

言人人殊:殊:不同。

说的话个个不同。

指各人有各人的意见。

46不假思索:假:假借,依靠。

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

拍案叫绝:拍桌子叫好。

形容非常赞赏。

死得其所:所:地方。

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

居高临下:占据高处,俯视下面。

形容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

47驴唇不对马嘴: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

名不副实:名声或名义和实际不相符。

指空有虚名。

打开天窗说亮话:比喻无须规避,公开说明。

直言不讳:讳:避忌,隐讳。

说话坦率,毫无顾忌。

画虎不成反类犬:画老虎不成,却象狗。

比喻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一事无成。

〖解释〗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

同“画虎不成反类狗”。

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

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鲤鱼跳龙门:古代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

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

也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

脱胎换骨:原为道教用语。

指修道者得道以后,就转凡胎为圣胎,换凡骨为仙骨。

现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

50觥筹交错:觥:古代的一种酒器;筹:行酒令的筹码。

酒杯和酒筹杂乱地放着,形容许多人聚会喝酒时的热闹场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