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内分泌疾病的代谢紊乱

合集下载

内分泌疾病的分类

内分泌疾病的分类

内分泌疾病的分类内分泌系统是人体中一组重要的腺体和器官,它们通过分泌激素来调节和控制身体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

当内分泌系统发生失调或出现病变时,就会导致内分泌疾病的发生。

内分泌疾病根据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等不同方面可以进行分类。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分类。

1. 根据病因分类1.1 先天性内分泌疾病先天性内分泌疾病是由于胚胎期或婴幼儿期出现的遗传或发育异常引起的内分泌系统紊乱。

常见的先天性内分泌疾病包括:•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缺陷或甲状腺发育异常导致甲亢。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由于肾上腺皮质醇合成酶缺陷引起肾上腺激素合成障碍。

•先天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由于甲状旁腺发育异常或功能障碍引起血钙降低。

1.2 获得性内分泌疾病获得性内分泌疾病是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或成年后由于外界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引起的内分泌系统失调。

常见的获得性内分泌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由于甲状腺结节、自身免疫等引起甲状腺激素过度分泌。

•2型糖尿病:由于胰岛素抵抗或胰岛β细胞功能不全导致血糖升高。

•垂体腺瘤:垂体前叶或垂体后叶肿瘤导致激素分泌异常,如生长激素过度分泌、催乳素过度分泌等。

2. 根据发病机制分类2.1 激素合成与代谢异常这类内分泌疾病是由于激素合成与代谢过程中出现异常导致的。

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或代谢障碍导致血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

•副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由于副甲状旁腺分泌过多的甲状旁腺激素引起血钙升高。

2.2 受体异常受体异常是指内分泌器官或组织中的激素受体发生突变或功能异常,导致激素信号传导受阻或过度刺激。

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包括:•雄性激素不敏感综合征:由于雄性激素受体基因突变,男性个体对雄性激素不敏感。

•甲亢:由于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TSH受体抗体结合,刺激甲状腺过度分泌甲状腺激素。

3. 根据临床表现分类3.1 代谢紊乱类代谢紊乱类内分泌疾病是指由于激素分泌异常导致身体代谢过程紊乱的疾病。

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护理

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护理

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护理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是一类以内分泌功能异常和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包括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高血压、肥胖症等。

这些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科学护理和管理这些疾病对维护人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首先,护理与疾病的防治密切相关。

护士在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的管理中,应首先重视疾病的预防和早期筛查。

通过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和自我管理教育,如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充足休息等,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此外,定期进行体检和相关检查(如血糖、血压、甲状腺功能等)也是关键。

护士可以帮助患者制定个性化的管理方案,通过监测病情和调整治疗计划来保持疾病的稳定。

其次,护理与药物治疗密切相关。

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通常需要长期的药物治疗来维持病情稳定。

护士需要对药物的种类、用法和副作用有一定的了解,能够正确地向患者解释和指导药物的使用。

护士还需要监测患者的药物反应和调整药物剂量,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疗效。

此外,护士还要对药物的相关知识进行教育,如药物的剂量与时间、与食物的相互作用等,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再次,护理与心理支持密切相关。

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常常伴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身体形象的变化,给患者的心理健康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护士应该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指导,帮助患者应对疾病所带来的压力和焦虑。

通过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护士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最后,护理与健康新知识学习密切相关。

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的护理需要与时俱进,跟踪最新的研究和知识。

护士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相关知识,以提供最新的护理服务。

定期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会议,参与科研项目和临床实践,可以提高护士的专业能力和护理水平。

总之,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的护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护士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通过积极的预防措施、科学的药物治疗、良好的心理支持和不断学习更新,护士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帮助患者应对疾病,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健康的目标。

遗传病学在遗传性内分泌系统疾病和代谢紊乱研究中的应用

遗传病学在遗传性内分泌系统疾病和代谢紊乱研究中的应用

遗传病学在遗传性内分泌系统疾病和代谢紊乱研究中的应用在遗传性内分泌系统疾病和代谢紊乱研究中的应用遗传病学作为一门研究遗传规律和遗传变异的学科,近年来在遗传性内分泌系统疾病和代谢紊乱的研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遗传病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其在研究遗传性内分泌系统疾病和代谢紊乱方面的应用和意义。

一、遗传性内分泌系统疾病的遗传规律1.遗传方式遗传性内分泌系统疾病多数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为主,例如家族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遗传性多发性内分泌腺瘤、家族性肾上腺性别发育不全等。

此外,还有一些以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X染色体遗传为主的疾病。

2.致病基因目前已知的遗传性内分泌系统疾病大多数是由单基因突变所致。

通过对这些致病基因的鉴定,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些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为治疗提供依据。

二、遗传学在代谢紊乱研究中的应用1.代谢紊乱的遗传规律代谢紊乱包括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常见疾病。

这些疾病大多数是多基因遗传性疾病,不同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遗传学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些疾病的遗传规律,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2.基因诊断随着遗传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基因诊断已成为代谢紊乱的重要手段之一。

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遗传性代谢紊乱的诊断可以通过基因测序、SNP分型等手段进行,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风险,采取早期干预措施。

三、结语遗传病学在遗传性内分泌系统疾病和代谢紊乱的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通过遗传学技术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和遗传规律,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内分泌失调与代谢疾病的治疗

内分泌失调与代谢疾病的治疗

内分泌失调与代谢疾病的治疗引言内分泌失调是指内分泌系统中激素水平异常或功能障碍,导致多种代谢疾病的发生。

内分泌系统是人体的调节系统,调控着人体内的各项生理活动。

当内分泌系统出现失调时,会引发一系列代谢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等。

治疗内分泌失调与代谢疾病的关键在于调节激素平衡和恢复内分泌功能。

本文将探讨内分泌失调与代谢疾病的治疗方法。

一、糖尿病的治疗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血糖水平异常。

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饮食控制:糖尿病患者需要注意控制饮食,限制摄入过多的糖类食物。

合理的饮食结构可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并降低糖尿病的并发症风险。

2.药物治疗: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控制的基础上,可能需要口服药物或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

各种药物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进行个体化调整。

3.运动治疗:适量的运动可以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血糖的代谢。

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有氧运动、力量训练等形式,但需注意运动前后的控制血糖水平。

二、甲状腺疾病的治疗甲状腺疾病是指甲状腺功能异常引发的疾病,主要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甲状腺功能减退。

治疗方法如下:1.药物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可通过抗甲状腺药物来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

甲状腺功能减退常需补充甲状腺激素。

2.放射治疗:对于甲状腺肿瘤等疾病,放射治疗可以选择性地摧毁异常甲状腺组织。

3.外科手术:对于一些需要切除甲状腺的疾病,如甲状腺癌、甲状腺结节等,外科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三、肾上腺疾病的治疗肾上腺疾病是指肾上腺功能异常导致的代谢性疾病,常见的有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和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治疗方法如下:1.药物治疗: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可以通过抑制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的药物来控制。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则需要补充肾上腺皮质激素。

2.外科手术:对于一些需要切除肾上腺的疾病,如肾上腺肿瘤、髓质增生症等,外科手术是治疗方法之一。

结论内分泌失调和代谢疾病的治疗方法多样,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概述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分泌各种激素和神经系统一起调节人体的代谢...

概述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分泌各种激素和神经系统一起调节人体的代谢...

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分泌各种激素和神经系统一起调节人体的代谢和生理功能。

正常情况下各种激素是保持平衡的,如因某种原因打破了这种平衡,造成某种激素过多或过少,就导致内分泌失调,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

男性和女性都可能出现内分泌失调。

症状女性我们常常说到的女性内分泌紊乱,一般会出现如下症状:1、肌肤恶化:肌肤上突然出现了很多黄斑、面色发暗、色斑,抹了不少的化妆品也无济于事,其实这不只是单单的皮肤问题,这些色斑也是内分泌不稳定时再受到外界因素不良刺激引起的。

2、脾气急躁:更年期女性经常会出现一些脾气急躁,情绪变化较大的情况,出现出汗、脾气变坏等,这可能是女性内分泌功能出现下降导致的。

3、妇科疾病:妇科内分泌疾病很常见,子宫内膜异位症、月经量不规律、痛经、月经不调等都是妇科内分泌的疾病,还有一些乳腺疾病也和内分泌失调有关,有些面部色斑也是由于内分泌失调。

4、肥胖:“喝凉水都长肉”,很多人经常发出这样的感慨。

据内分泌科医生介绍,这可能和本人的内分泌失调有关系,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不注意膳食平衡等饮食习惯也会对内分泌产生影响。

5、不孕:有的女性婚后多年,性生活正常,却怀孕无望。

去医院检查,医生告之,先调内分泌。

究其原因,是因为内分泌失调,使得大脑皮层对内分泌的调节不灵,导致某些与怀孕密切相关的激素正常的分泌紊乱,影响怀孕;或是子宫内膜受损,对女性激素的反应不灵敏,反射性地影响内分泌的调节,降低了受孕成功的机会。

6、乳房:乳房胀痛、乳腺增生,其主要原因就是内分泌失调。

乳房更重要的作用则是通过雌激素的分泌促进其生长发育,所以一旦内分泌失衡,紊乱,便容易形成乳腺增生及乳腺癌。

7、体毛:不论男女,体内的内分泌系统都会同时产生与释放雄性激素与雌性激素,差别在于男生的雄性素较多,女性的雄性素较少,这样才会产生各自的特征。

但当体内的内分泌失调时,女性雄性激素分泌过多,就可能会有多毛的症状。

8、白发、早衰:白发早衰也可能是个内分泌问题。

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病人护理

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病人护理

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病人护理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是指由于内分泌系统功能异常或代谢紊乱导致的一系列疾病。

这些疾病对患者的身体机能和生活质量都有重要影响,因此患者护理对于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针对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护理工作的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保持合理的饮食:对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是关键。

护士要协助患者规划饮食,控制碳水化合物和糖分摄入,并鼓励适量的蛋白质和脂肪摄入。

对于甲亢患者,要控制碘摄取量,避免食用富含碘的食物。

对于肥胖症患者,要帮助他们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并进行营养指导,鼓励适量的运动。

2.监测病情变化:护士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监测,包括血糖、甲状腺功能、血压等指标的监测。

在使用长效胰岛素或甲状腺激素等药物治疗的患者中,还需要进行药物浓度的监测。

护士要及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并与医生沟通,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教育患者和家属:护士要向患者和家属提供相关疾病的教育,包括疾病的病因、症状、并发症、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还要教育他们如何正确使用药物,如何监测自己的病情,以及在紧急情况下应该采取的措施。

通过科学的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和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和管理能力,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4.情绪支持和心理疏导: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的患者由于疾病的长期治疗和复发风险,常常容易出现情绪低落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护士要给予患者积极的情绪支持,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疾病,保持乐观的心态。

同时,护士要倾听患者的诉求,了解他们的困惑和焦虑,并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调整情绪,增强应对能力。

5.预防并发症: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常常伴随着一些并发症的风险,如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病变等。

护士要通过定期的健康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潜在的并发症风险,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如对于糖尿病患者,要定期检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评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总之,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病人护理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

护士需要了解疾病的特点和治疗原则,掌握相关的护理技能和知识,同时也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调节内分泌平衡,预防代谢性疾病

调节内分泌平衡,预防代谢性疾病

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是常见的疾病类型。

青春期时,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变化较大,体内激素分泌旺盛,容易出现内分泌问题。

内分泌不平衡不仅影响生长发育,还与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

因此,了解并学会调节内分泌平衡,对于预防和治疗代谢性疾病具有深远意义。

了解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由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等多个腺体组成,这些腺体分泌的激素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及情绪变化。

垂体位于大脑底部,是内分泌系统的核心,它分泌的激素调控着其他腺体的活动,从而影响着身高、体重等生理指标的变化。

甲状腺则负责调节身体的代谢率,确保青少年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获得足够的能量。

青春期是内分泌系统最为活跃的时期,激素的分泌与调节发生显著变化,如性激素的增多促进了生长发育和第二性征的出现。

内分泌系统的平衡对于青春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一旦内分泌系统出现紊乱,可能导致生长发育迟缓、代谢紊乱等一系列问题。

如甲状腺激素分泌失衡,会影响基础代谢率,导致体重和生长发育的异常。

青春期常见代谢性疾病代谢性疾病,是一大类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体正常代谢过程的疾病。

在青春期这一特殊的生长发育阶段,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尤为引人关注。

青春期是个体生理、心理发生显著变化的时期,也是代谢功能调整和优化的关键时期。

在青春期,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往往呈现上升趋势。

这与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密切相关。

青春期健康20一方面,青春期人体的能量需求增加,饮食结构和习惯的变化可能导致营养摄入不均衡,从而增加代谢性疾病的患病风险。

另一方面,青春期激素水平变化也可能对代谢功能产生影响,如性激素的分泌增加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和脂肪堆积等问题。

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肥胖症和心血管疾病不仅影响个体的生长发育,还可能对其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对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来说,调节内分泌平衡是预防和治疗代谢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是青春期少年面临的严重代谢性疾病。

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和心肌梗死,可能因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而提前发生。

内分泌代谢病学

内分泌代谢病学

内分泌代谢病学是研究内分泌系统及其相关疾病的学科领域。

内分泌系统是人体的重要调节系统,包括许多分泌内分泌激素的腺体,如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腺、性腺等,以及一系列接受激素信号的靶器官和组织。

内分泌代谢病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内分泌系统的解剖、生理和生物化学特征:研究内分泌腺体的结构、分泌机制以及内分泌激素的合成、分泌和运输等过程。

2.内分泌激素与靶器官的调控机制:研究内分泌激素与靶器官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调节关系,揭示内分泌系统在维持机体内稳定的调节作用。

3.内分泌疾病的发生机制:研究内分泌系统失调引起的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包括内分泌激素过多或过少所致的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等。

4.内分泌代谢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研究内分泌代谢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辅助检查技术,如血液激素测定、影像学检查等。

5.内分泌代谢病的治疗和管理:研究内分泌代谢病的治疗方法和管理策略,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生活方式干预等。

通过研究内分泌代谢病,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和调节机制,进一步提高对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促进患者的康复恢复。

同时,这也有助于增加人们对于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预防内分泌代谢病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一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
第十四章内分泌疾病的
生物化学诊断
海南医学院钱士匀熊

主要内容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内分泌功能紊乱常用生物化学检测方法及评价第三节下丘脑-垂体内分泌功能紊乱的临床生物化学第四节甲状腺功能紊乱的临床生物化学
第五节肾上腺功能紊乱的临床生物化学
第六节性激素紊乱的临床生物化学
第一节概述
一、内分泌调控
二、激素化学本质与分类
三、激素的作用机制
一、内分泌调控
激素的合成与分
泌遵循平衡原则
调节激素
高级中枢、应激等其他刺激
下丘脑
腺垂体
内分泌腺或细胞
长反馈
调节激素
短反馈
超短反馈
靶组织
功能激素
激素
蛋白质及肽类激素类固醇类激素
脂肪酸衍生物类激素
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
激素
膜受体激素核受体激素
按激素作用的受体分
按化学本质分
二、激素化学本质与分类
激素与受体作用的特点高度特异性
高度亲和

量-效性与饱和性类似化合物的可竞争性
结合的可
逆性
三、激素的作用机制
第二节内分泌功能紊乱常用生物化学检测方法及评价
一、内分泌功能紊乱常用的生物化学检验方法
二、内分泌功能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的评价
一、内分泌功能紊乱常用的生物化学检验方法
♦常用的生物化学检验方法
包括激素生物效应及其生化标志物的检测、激素或其代谢物的直接测定、动态功能试验和
其他一些试验(例如对某些高血浆蛋白结合率激
素,有时需检测其结合蛋白水平等)。

♦激素水平测定的影响因素
二、内分泌功能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的评价
♦生物化学检验的方法学评价
方法学评价主要是针对方法本身的一些客观评价指标。

一是方法固有的灵敏度、特异性、
精密度、准确性等可靠性指标;二是方法的可
行性指标,包括是否安全、简便、经济、快速
等。

♦生物化学检验的应用价值评价
第三节下丘脑-垂体内分泌功能紊乱的临床生物化学一、下丘脑-垂体内分泌功能及调节
四、催乳素功能紊乱的生物化学诊断
三、生长激素功能紊乱的生物化学诊断二、生长激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生长激素由腺垂体嗜酸细胞分泌,GH 最重
要的生理作用是促进骨骺软骨细胞DNA 、RNA 合成,软骨细胞分裂增殖,蛋白粘多糖合成活跃,骨骺板增厚,身材长高。

一、下丘脑-垂体内分泌功能及调节二、生长激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三、生长激素功能紊乱的生物化学诊断
只要图中任何一
个环节的调节作用
出现过强或过弱的
异常改变,都会导致
生长激素功能紊乱
的发生。

生长激素分泌过少生长激素缺乏症(垂
体性侏儒症)
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巨人症肢端肥大症发生在
成人期
发生在生长发育期
生长激素功能紊乱的生物化学诊断
♦血清(浆)GH测定
♦生长激素的激发试验(动态功能试验)
♦抑制试验
♦尿液GH测定
♦血清(浆)IGF-l及IGFBP-3测定
四、催乳素功能紊乱的生物化学诊断
第四节甲状腺功能紊乱的临床生物化学
一、甲状腺激素的生理、生物化学及分泌调节
二、甲状腺功能紊乱
三、甲状腺功能紊乱的生物化学诊断
甲状腺激素的化学结构示意图一、甲状腺激素的生理、生物化学及分泌调节
甲状腺激素合成:甲状腺对
碘的摄取
碘的活化甲状腺球
蛋白的碘化
甲状腺激素运输:血浆中的甲状腺激素主要通过与血浆蛋白可逆结
合而运输。

甲状腺激素代谢:主要是脱碘反应。

甲状腺激素的主要代谢途径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受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调节。

血液中游离T3、T4水平的变化,负反馈调节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及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SH)释放。

TRH作用为促进腺垂体合成和释放TSH,亦有弱的促垂体合成释放生长激素和催乳素作用。

游离T3、T4水平对腺垂体释放TSH的负反馈调节最重要。

二、甲状腺功能紊乱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指各种原因所致甲状腺激素功能异常升高。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不足或致生物学效应异常低下的一组内分泌疾
病。

三、甲状腺功能紊乱的生物化学诊断
甲状腺功能紊乱的生物化学诊断指标:
●促甲状腺激素(TSH)
●血清甲状腺激素包括总T3(TT3)
●总T4(TT4)
●游离T3(FT)
●游离T4(FT4)
●和反T3(rT3)
●血清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TBG)
●TRH兴奋试验及自身抗体
第五节肾上腺功能紊乱的临床生物化学
一、肾上腺髓质激素及功能紊乱
二、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功能紊乱
一、肾上腺髓质激素及功能紊乱
肾上腺髓质主要合成和分泌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
这三种具有生物学活性, 在化学结构上均含有儿茶酚及乙胺侧链,其生理功能有许多共同点,故统称为儿茶
酚胺类激素。

盐皮质激素(以醛固酮为主)球状带糖皮质激素
(以皮质醇为主)
束状带
性激素
(雄性激素、雌性激素)
网状带
肾上腺皮质
二、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功能紊乱
这三类激素都是
胆固醇的衍生物,
故称为类固醇激素。

而上述三类肾上腺
皮质激素又合称为
皮质类固醇。

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途径及产物
①胆固醇裂解酶缺陷阻断步骤;②3-β羟类固醇脱氢酶缺陷阻断步骤;③17-α羟化酶缺陷阻断步骤;④21-羟化酶缺陷阻断步骤;⑤11-β羟化酶缺陷阻断步骤;⑥17,20-碳链裂解酶缺陷阻断步骤;⑦17-β羟类固醇脱氢酶缺陷阻断步骤。

图中虚线箭头表示该
肾上腺皮质功能紊乱
皮质醇增多症
又称为cushing综合征,是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多而产生的症候群的统称。

病因可分为ACTH过多或肾上腺增生性病变,临床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致医源性的皮质醇增多症。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指慢性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不足产生的综合征,原发性称为Addison病。

各种因素引起的肾上腺损伤如结核、手术、肿瘤等可致病。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系由于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中某些酶先天性缺陷,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受阻,分泌不足,反馈性促进CRH及ACTH释放,后者刺激肾上腺皮质弥漫性增生。

肾上腺皮质功能紊乱的生物化学诊断
♦血、尿、唾液中糖皮质激素及其代谢物测定♦血浆ACTH及N-POMC测定
♦动态功能试验
皮质醇增多症的诊断方法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诊断方法
返回节
第六节性激素紊乱的临床生物化学三、性激素代谢异常的生物化学检验
二、性激素代谢异常与临床一、性激素的生理与生物化学
性腺功能异常性疾病包括先天性性分化及遗传性性基因异常所致的各类畸形,后天性性发育异常及性腺功能紊乱性疾病。

♦性发育异常♦青春期后性功能减退症及继发性闭经
♦酶缺陷性性功能紊乱
♦其他性激素紊乱性疾病
二、性激素代谢异常与临床一、性激素的生理与生物化学
月经周期中雌激素及促性腺激素变化示意图
三、性激素代谢异常的生物化学检验
♦血清(浆)性激素测定
♦性腺内分泌功能的动态试验
小结
生物化学检验广泛应用于内分泌疾病诊断、病情评估和疗效监控。

下丘脑-腺垂体-内分泌腺-激素系统的反馈调节,是内分泌的主要调控机制。

多数激素存在生理性节律或脉冲式分泌。

甲状腺激素、糖皮质激素、性激素等和血浆蛋白结合率高,其血浆(清)总浓度受相应结合蛋白浓度影响大,但只有游离激素才能发挥包括对上述调节轴的反馈调控在内的作用。

理解掌握各种激素的分泌调控机制、分泌方式和血浆运输特点,是正确解释激素及其结合蛋白和代谢物检测、动态功能试验的基础。

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