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试卷(五)及答
2010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试卷(一)及答案

2010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试卷(一)及答案(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积累运用(28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3分)A、跳踉. liáng 自诩.xǔ警惕.tì赐.给cìB、嗥.叫háo 牛仔.zǎi 滑稽.jì头衔.xiánC、赫.然hè够呛.qiàng 陛.下bì撬.去qiàoD、膺.惩yīng 弥.漫mí称.职chèn 区.寄ōu2、下列词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在方格内改正。
(4分)横行无际不屑一顾昂首阔步凶神恶煞按捺不住奄奄一息如怨如诉万籁具寂殚智竭力无以复加下流无耻喜笑颜开赅人听闻随声附和钦差大臣不可救药3、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欠妥的一组是()(3分)A、我对他起初并无信心,姑妄从之....。
姑妄从之:姑且按照他的办法来做。
B、贼易.之。
易:容易。
C、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不可救药: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D、把全世界的地下宝藏都指点..给他。
指点:指出来使人知道。
4、对作家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组是()(3分)A、《最后一片叶子》作者欧•亨利英国小说家。
B、《渔夫的故事》选自《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族故事集。
C、《农夫和蛇》选自《伊索寓言》相传为希腊被释的奴隶伊索所作。
D、《童区寄传》的作者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5、下面是对散曲《天净沙•秋思》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晚景图。
B、第二句用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衬,更显出环境的幽静。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
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
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无思乡之情。
人教版上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附答案

梧州市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说明:1.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2.用蓝、黑色墨水或蓝、黑色笔芯圆珠笔在试卷上直接答题。
3.全卷100分中有5分为全卷的书写分,要求书写规范、工整、美观,卷面整洁。
一、积累与运用(21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孪.生(luán)御.聘(xiè)磅.礴(pánɡ)头晕目眩.(xuàn)B.菡萏..(hàndàn)匿.笑(nì)论.语(lún)莽莽榛榛.(zhēn)C.地窖.(ɡào)厄.运(è)泯.灭(mǐn)水波粼粼.(línɡ)D.何遽.(jù)啜.泣(chuò)酝酿.(niànɡ)踉踉跄跄.(chànɡ)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A.痒酥酥绵延茏罩神通广大B.呈报滑稽祷告骇人听闻C.拆散霎时寒战明察秋毫D.惊惶虐杀贮蓄历历在目3.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2分)……………( ) 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着;有的像羊群,;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A.飘排列来来去去盖B.飞排列来来往往盖C.飘平摆去去来来罩D.飞排列跑来跑去罩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驰名世界的凡尔赛宫,巍峨的埃菲尔铁塔,雄伟的凯旋门,庄严的巴黎圣母院,这些名胜古迹令人爱不释手....。
B.孙小龙模仿赵本山的表演真是栩栩如生....,让大家不时捧腹大笑。
人教版上册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七年级语文试题卷首寄语亲爱的同学,走进2009年的九月,你走进了人生的又一处驿站,也攀上了语文的又一级台阶。
在这个庭院里,花香满径,足够你采英撷华。
老师相信你,用智慧和汗水一定能出色地完成这次语文之旅!一、书写(5分)写字,可以表现一个人的性格、修养。
本场考试首先检验你是否养成了认真工整书写的习惯。
二、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音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嶙峋(xún) 目眩(xuàn) 啜泣(zhuì) 连亘(gèn)B.骸(hái)骨忍俊不禁(jīn) 鹤唳(lì) 洗濯(zhuó)C.卑(bēi)微猝(cù)然爵(jiáo)士应聘(pìn)D.女娲(wā) 孪(1uán)生姊(jiě)妹酝酿(niàng)2.根据句子中的注音写出词语。
(3分)①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cōng lóng______________、幽雅。
②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líng dīng____________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
③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sè suō___________着。
④除非是为了xuàn yào_______________一下他的新衣服。
⑤你洁白的身影,让qiáo cuì_____________ 的天空返老还童,露出湛蓝的笑容。
⑥在这yīn yā________________ 而又连续不断的低音中,时不时发出一阵非常尖锐而急促、近乎金属碰撞般的清脆响声,这便是蝈蝈的歌声和乐段,其余的则是伴唱。
3.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15分)①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②___________________ ,把酒话桑麻。
2010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0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七年级语文试题一、积累运用(共20分)(一)积累(共10分)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拼音依次写在文后方格内。
(2分)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qiānqiān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dài色的长墙。
轻飞màn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
(梁衡《夏》)2.默写。
(8分)(1)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________________。
(2)万籁此都寂,。
(3)无可奈何花落去,。
(4)我寄愁心与明月,。
(5)《〈论语〉八则》中孔子是这样论述学习与思考之间的关系的:“ ,。
”(二)运用(共10分)3.学校围绕“营造书香校园”的主题,准备开展“图书漂流”活动。
假如你参与这次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请阅读下面的“相关链接”,说说开展这项活动的意义。
(2分)相关链接:图书漂流是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欧洲的一种好书共享方式。
不用借书证,不用付押金,也没有借阅期限,书友在自己书的扉页上贴上“漂流”的特定标签,然后投放到公共场所,取书的人阅读后按标签提示,再把该书自动投放到公共场所,让下一位爱书人阅读。
一本书以随机的方式被素不相识的人传阅,让志趣相投者可能因此结为好友。
_(1)(2)为了让“图书漂流”活动能正常、持久地进行下去,请你为“图书漂流标签”设计一句温馨提示语。
(2分)(2)4.有位作者写了一首诗《0的断想》:0是谦虚者的起点,骄傲者的终点;0的负担轻,但任务最重;0是一面镜子,让清醒者重新认识自己;0 是一只救生圈,让糊涂者随波逐流……请你发挥想像,再续写两句。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学情评估试卷 附答案 (5)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学情评估一、积累与运用(2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纯悴.(cuì) 倜.傥(tì) 鄙薄.(bé) 见异思迁.(qiān) B .应和.(hè) 棱.镜(líng) 徘.徊(pái) 默.不关心(mò) C .静谧.(mì) 坍.塌(tān) 抖擞.(sǒu) 翻来覆.去(fù) D .突兀.(wù) 着.落(zháo) 废墟.(xū) 美不盛.收(shèng)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①他禁不住小刚的________,放下作业跟他玩去了。
②你为什么这么做?你把________说一说。
③炼钢工人老王救出了落水儿童,自己却________了。
A .怂恿 原因 牺牲B .劝说 原因 殉职C .劝说 原委 牺牲D .怂恿 原委 殉职3.下列对语段中加点词语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仲夏..,蒲公英的花盘开始脱落..,形成..了一个洁白..的绒球,不消几天光.景.,阵阵微风之中,洁白的绒球中飞出无数..把“小伞”,飘向空中,借着风力..飞向遥远..的天际……那丝丝缕缕的花瓣组成的黄花,直径..不足一寸,花瓣紧紧围绕..着花心,如同用圆规精心..画出的圆,开得自然洒脱..,恣意灿然。
A .“脱落”“形成”和“洁白”都是动词。
B .“仲夏”“风力”和“无数”都是名词。
C .“遥远”“直径”和“洒脱”都是形容词。
D .“光景”“围绕”“精心”的词性依次是名词、动词、形容词。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 .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
B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学校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
C .写文章时,语言要精练,一定要把啰唆话统统删去。
D.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改进。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

2010~2011学年度上期期末考试题七年级语文一、积累及运用(2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A.洗濯.(zhuó)酝酿.(niànɡ)踉.踉跄跄(liànɡ)获益匪.浅(fěi)B.霎.时(shà)猝.然(c uì)头晕目眩.(xuàn)忍俊不禁.(jìn)C.贮.满(chù)滑稽.(jī)春华.秋实(huá)随声附和.(hé)D.雏.形(chú)磅礴.(bó)玲珑剔.透(tì)苦心孤诣.(zhǐ)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喧腾蹂躏海枯石滥慧心未泯B.喑哑眩耀芊芊细草瘦骨嶙峋C.奢望弥漫心旷神怡窸窣作响D.静谧虐杀闲情逸至轻飞曼舞3.下面一段文字中画线的两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在原句上修改。
(2分)交通拥堵,是近年来在全国普遍凸现的“城市病”。
北京、天津、上海和重庆四个直辖市在谋划“十二五”发展时,①均把防止“不堵车”列为具体目标,表明交通拥堵已经成为中国一线城市面临的共同挑战。
不仅如此,交通拥堵还在向二三线城市迅速蔓延。
②即使城市规划更加具有前瞻性与合理性,那么,城市交通拥堵完全可以限制在可容忍的范围内。
4.古诗文默写。
(每空一分,共8分)(1),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2)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4)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是知也。
”(《〈论语〉十则》)(5) 曹操的《观沧海》中,借奇特的想象表达博大胸怀的句子是:,若出其中;,若出其里。
5.名著阅读。
(2分)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这首小诗的作者是冰心,请你说出其中蕴含的哲理:。
6.综合性学习。
(7分)2012年是农历壬辰年(龙年),下面是一张贺岁生肖邮票的设计图。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5(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5(人教版)(说明:本试卷适用于期中测评。
全卷满分为100分,测评时间为120分钟)班级姓名学号计分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计12分)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诱.惑(xiù)啜.泣(duò)B、洗濯.(dí)姊.妹(zhǐ)C、水藻.(zaǒ)乌桕.(jiù)D、鹤唳.(lì)不愠.(wēn)2、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昂然挺立小心冀冀B、忍俊不禁玲珑剔透C、仙露琼桨突如奇来D、花枝召展反老还童3、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B、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
C、走出门,就与含着露水和栀子花气息的好风撞.个满怀。
D、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进.了。
4、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A、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
B、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C、我丈夫和我专心致志,像在梦幻中一般,坐在简陋的快书房里艰辛地研究,后来我们就在那里发现了镭。
D、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二)非选择题(8分)5、请将下面一首古诗用正楷字抄写在方格中。
(2分)春雨后孟郊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物。
何物最先知?虚庭草争出。
6、子曰:“,。
”这句话告诫我们学习与思考要紧密结合。
(2分)7、阅读·联想·概括(4分)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上面这三个比喻表现了具有特点的春天景象;如果用别的比喻来赞美春天,应该是:。
二、阅读能力(40分)(一)(11分)①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时要不放过一点疏漏,不放弃一分希望,祝你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顺利、下是店铺给你推荐的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一) 积累(11分)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注音依次分类填在方格内。
(2分)民俗文化是斑lán(______)多彩的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走,去瞧一瞧运河两岸的父老乡亲阖家过新年的古老习俗,听,江南水乡的戏台上飘来婉转yōu(______)扬的横笛声,看,湘西河街吊脚楼前擂(______)鼓阵阵、龙舟竞发……民间习俗和传统节日,闪yào(______)着传统文化的熠熠(______)光辉。
填字 ______注音 ______2、默写。
(6分)(1)最是一年春好处, ______ 。
(2) ______ ,江春入旧年。
(3)晴空一鹤排云上, ______ 。
(4) ______ ,铜雀春深锁二乔。
(5)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生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学习,还必须有思考的能力。
这句话跟孔子《论语八则》中的“ ______ ,______ ”有异曲同工之妙。
3.下列对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3分)(______ )(______ )A.《汤姆•索亚历险记》是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的长篇小说,其中不少事情都来自作者的亲身经历。
B.汤姆•索亚生性顽皮,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
在洞中历险时,他也很少想到自己的安危,而是处处为蓓姬着想,身上仅有的一块面包也让给蓓姬吃。
C.汤姆•索亚反感教会学校里枯燥无味的生活,也反感教堂里牧师的说教,他幻想着能过上像传说中的海盗和绿林好汉一样的新奇冒险的生活。
D.汤姆•索亚是一个成长中的孩子,他开始不敢出来指证杀人犯印第安人哈克,但后来终于挺身而出,勇敢指证杀人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试卷(五)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0分)1.胸有诗书气自宏,一笔好字闯天下。
请将下面一句话用正楷或行楷抄写在方格里。
(此题根据抄写文字和全卷书写水平综合评分。
)(3分)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2.掌握汉语拼音能够帮助我们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进行电脑录入。
下面都是一些常用词,请你给其中加点的字注音,写在横线上。
(做对4个可得满分)(2分)骸()骨虐()杀缥缈()孪()生泯()灭枯涸()3.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你能做到这一点吗?请你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汉字。
(4分)酝niàng xiá窄遗hàn jí取抖sǒu màn不经心 hài人听闻近在zhǐ尺4.请你写出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中出现的两个成语。
(2分)①②5、在我们已经学完的《语文》七年级上册的课文作者中,曾经获得诺贝尔奖的有(写出一位即可):;《皇帝的新装》作者是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他还写了童话(写出一部即可):。
(2分)6.仿照例句,再写出两个你对“语文”理解的句子。
例句: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2分)语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语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背诵优秀的古诗文可以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请你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5个小题默写。
(不能多选)(5分)(1)请你写出两句中国古代诗人描写春天景色的名句:(2分)①②(2)《次北固山下》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观沧海》一诗中,借助奇特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西江月》中,能反映丰收的大好时节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曹操在《龟虽寿》中抒发了老当益壮、积极进取、建功立业豪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常建在《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借写景来抒发隐逸之情的诗句是: ,。
(7)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表现诗人对友人无限关切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人读书很注意学与思结合,二千多年前孔子就曾教导弟子,。
(用《论语十则》中的原文回答)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8.用“/”划出下面句子朗读停顿的地方。
(1分)元方入门不顾9.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6分)①陈太丘与友期行()②太丘舍去,去后乃至()③尊君在不()④相委而去()⑤下车引之()⑥元方入门不顾 ( )10.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如何理解“友人惭,下车引之”?(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结尾写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谈谈你的看法。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锦绣文章意绵绵,仔细推敲是关键。
现代文阅读(35分)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3——22题。
(一)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
(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
)这种光圈叫做晕。
日晕和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兆。
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
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
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
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
日华和月华大多产生在高积云的边缘部分。
华环由小变大,天气趋向晴好。
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
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
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
”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
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
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
朝霞在西,表明阴雨天气在向我们进袭;晚霞在东,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
所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谚语。
云,能够帮助我们识别阴晴风雨,预知天气变化,这对工农业生产有着重要意义。
我们要学会看云识天气,就要虚心向有经验的人学习,留心观察云的变化,在反复的观察中掌握规律。
但是,天气变化异常复杂,看云识天气毕竟有一定的限度。
要准确掌握天气变化的情况,还得依*天气预报。
13.这个语段阐释了什么事理?(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这个语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15.上文在说明每种光彩及与天气的关系时都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这个语段突出的特点是用了引用谚语的说明方法,说说采用这种方法的好处?(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在句中的横线上填上一句谚语。
(2分)应填谚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地震中的父与子1989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矶一带的大地震,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使30万人受到伤害。
在混乱和废墟中,一个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冲向他7岁儿子上学的学校。
他眼前,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二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一阵之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的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楼的一层左后角处,他疾步走向那里开始动手。
在清理挖掘时,不断在孩子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他们绝望地离开了。
有些人上来拦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他们已经死了。
”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着头挖着挖着。
救火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起火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难以控制自己,可这样不但不利于你自己,对他人也有危险,马上回家去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人们都摇头叹息地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失去孩子而精神失常了。
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
在第38小时,他忽然听见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爸爸,真的是你吗?”“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来救我,也就能救出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跟我在一起!”“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房顶塌下来架了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
”父亲大声向四周呼喊:“这里有14个孩子,都活着!快来人!”过路的几个人赶紧上前来帮忙。
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小出口开辟出来了。
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
”“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的,我不怕。
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这一对了不起的父子在经历了巨大灾难的磨难后,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18、父亲赶到学校时,“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的原因是什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父亲请求帮助时,为什么人们都“摇头叹息”,没人帮他挖?(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填空。
(4分)在地震灾难中,父子俩都想起了“不论发生什么,我(你)总会跟你(我)在一起”,这句话除了体现父子间的深挚的爱,还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______,儿子对父亲的__。
21、文中画线句子对描写父亲起什么作用?(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文中除了表现父子之爱,还表现了那些人之间的关爱?由此,你对人世间的爱有什么深切的认识(用一两句话概括)?(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纸上得来终是浅,心中能悟方是深。
愿你笔下生花,妙语连珠。
写作(50分)23.礼物,可以传达情感;可以奖赏成功;可以纪念物事;也可以表达特殊的意味……我们每个人都会在生活中收到或送出礼物,并在其中体会到各种人生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