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8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语文试题(A)(解析版)

合集下载

精品解析:山东省青州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山东省青州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评估八年级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由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部分组成,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答题卡上的项目写清楚,所有答案都必须涂、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3.用黑色钢笔或中性笔作答。

第一部分书法展示(5分)一、(5分)1.下面语段出自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请用正楷字体正确、美观地书写在横线上。

要求笔画规范,结构匀称,大小协调,行款整齐。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答案】段落格式正确,标点规范,所有字结构匀称,笔画规范,大小合适,行款整齐,清楚工整无涂改。

【解析】【详解】此题考查的是汉字书写的基本功。

汉字书写是语文素养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平时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规规矩矩地写字。

对于在方框或田字格里书写,要做到布局结构匀称。

书写时注意汉字的结构特点。

第二部分积累与运用(28分)二、(10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瓷与纸有诸多类似,又大不相同。

陶瓷书画创作之前,书家对坯.料的调制和瓷坯的性状需有(成竹在胸、点石成金)的了解,书写绘画时才能恰到好处地控制运笔的力度、速度和技巧,否则很容易流露粗糙呆板....之相。

以瓷板作书画,纸可以吸墨,瓷板却不能;纸柔软而轻薄,瓷板光洁而厚重。

;,,,笔触如刀刻,因而更胜“力透纸背”。

酣.畅淋漓处,纸不可及也,但若没有足够的好料和书写功力,也很容易“现丑”,釉中与釉下的书写,会让你笔行不畅,更遑.论韵味..、趣味。

好的瓷板书画作品,非手功精湛..、经验丰富、悟性超凡又学养丰厚的书画家不能为。

民国时期最负盛名....的“珠山八友”瓷板画为藏家竟相追逐....,绘出的各种山水、人物、花卉、走兽无不光彩传神,(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其笔法、墨韵、色彩和同时代的海上画派的作品有(相得益彰、异曲同工)之妙,又带有浓重的传达个性面貌的文人画色彩。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词语的理解与运用》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词语的理解与运用》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词语的理解与运用》练习题(附答案解析)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国人要读经典,从古典诗词和名著中汲取养分,反复阅读,开卷有益....。

B.他读书很多,既领会文意亦寻章摘句....,每逢作文,信手拈来,读来让人深感文采斐然。

C.作案者周密的谋划和熟练的手法相得益彰....,使案情扑朔迷离,增大了侦破的难度。

D.他悟性极高,无论多么深奥晦涩的文章,只要浮光掠影....地看上眼,就能抓住其实质。

【答案】A【解析】A.开卷有益,意思是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益:好处。

读书必有所得。

使用正确。

B.“寻章摘句”:读书只摘记现成词句。

比喻局限于套用现成的词句、章法,缺乏创造性。

与句意“每逢作文,信手拈来,读来让人深感文采斐然”不符,使用错误。

C.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与C句语境不符,使用有误。

D.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或印象很不深刻,像水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一晃就过去了。

也比喻景物景象飘忽不定,难以捉摸。

与D句语境不符,使用有误。

故选A。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新形势下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既与长期以来党的卫生工作方针一如既往....,又体现了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B.对于全球气候剧变的问题,人类当然不会熟视无睹....,而是会把目光投向越来越让人关注的自然环境。

C.杨绛在散文集《我们仁》中,回顾了一幕幕一家三口尽享天伦之乐....的温馨场景。

D.优秀的小说应该尽情地歌颂真、善、美,无情地揭露和鞭挞假、恶、丑,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感悟人生。

【答案】A【解析】A成语使用不恰当。

一如既往:指态度没有变化,完全像从前一样。

一:完全;既往:从前,已往。

与上文“长期以来”重复。

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项是()A.充分发挥丝绸之路的纽作用,可以让亚欧各国息息相通....,共同繁荣。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测试卷 (2)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测试卷 (2)

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八年级·语文上(R版) 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2分)A.琐屑.(xiè)栅.栏(zhà)池沼.(zhǎo)惟妙惟肖.(xiāo)B.颓.唐(tuí) 妥帖.(tiē) 着.眼(zháo) 触.目伤怀(chù) C.轩榭.(xiè) 气氛.(fēn) 纤.细(xiān) 迥.然不同(jiǒng) D.河堤.(tí) 踌躇.(chú) 脂.粉(zhǐ) 情郁.于中(y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和谐暮年藏污纳垢诚慌诚恐B.漫延酒肆不可遏制交头结耳C.蔷薇滞留刀剑入鞘春寒料峭D.宛然臼齿潜滋暗长坦荡如坻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敌人节节败退。

B.不宜笼统地提问,不能笼统地答复,艺术形式处理中,往往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开始相差得很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强调不能有一点儿差错)。

C.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设计者和匠师的脑中有关于山水风景的高明构思),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D.他触目伤怀....(触碰到自己的眼睛,心里不高兴),自然情不能自已。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我市开展的“我和我的祖国”快闪录制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市民的爱国热情。

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高度的民族认同感,发扬鲜明的民族性特征。

C.为了防止安全事故不再发生,我校开展了“安全伴我行”知识讲座活动。

D.《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是为英语国家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教材。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一艘准备驶过拱桥的巨大漕船的细节描绘,一直为人们所称道。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基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基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基础测试题基础卷(A)卷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素湍(tuān)曦月(xī)飞漱(sù)鸢飞戾天(lì)B.轩邈(miǎo)横柯(kē)缥碧(piǎo)属引凄异(shǔ)C.泠泠(líng)牛犊(dú)东皋(gāo)经纶世务(lún)D.襄陵(xiāng)萋萋(qī)燕然(yàn)嘤嘤成韵(yīng)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跑)B.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坠落C.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共同,一起)D.清荣峻茂,良多趣味(甚,很)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实是/欲界之仙都C.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D.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二、填空题4.古诗文默写。

(1)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

(王绩《野望》)(2)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________________,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4)李白《渡荆门送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

(5)《庭中有奇树》中,写女子执花在手,无语凝伫,感慨天长地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名著阅读。

(1)读《红星照耀中国》,完成下面的填空题。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________写的一部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本书以毋庸置疑的事实向全世界宣告:___________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2)《红星照耀中国》中有很多英雄,下面文段中的“他”是指()在中国,像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解析)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连翘(qiáo)褶皱(zhě)携带(xié)戛然而止(gā)....B.蓦然(mò)翩然(piān)糜子(mì)拈轻怕重(niān)....C.摒弃(bìng)嫉妒(jí)啁啾(jiū)狩猎(shòu)....D.龟裂(guī)羁绊(jī)斡旋(wò)缄默(jiān)....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撺掇嘱咐偏僻天衣无逢B.追溯携带磅礴销声匿迹C.沙砾雾霭水畦目空一切D.沟壑眼眶亢奋海枯石烂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谈论云南文化及其影响力,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不妄自菲薄,又要有....全国视野,不盲目乐观。

B.提高研究成绩是一个循规蹈矩的过程,想靠考前突击,一口吃成胖子,....显然是不切合实践的。

C.开展“清洁家园”活动以来,我市各乡镇、村屯根据实际,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渣滓处理模式。

D.纷扬的白雪里,一个小女孩兴高采烈地在冰冻的湖面上掷下一串雪团般....四处迸溅的清脆笑声。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国人的期待中,国产大型客机C919圆满完成了第一趟蓝天首飞之旅。

B.学校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助于更多同学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C.“一带一路”的倡议获得了世界各国的高度评价,并得到了沿线国家的热烈响应。

D.共享单车管理难题能否得到解决,关键在于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

5.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惯,调节人与世界的关系。

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人才能实现从“小我”向“大我”的转变,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

2018年秋(江西)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

2018年秋(江西)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三单元检测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曦.月(xī)经纶.(lún)纤.云(qiān)轩邈.(miǎo) B.峻.茂(jùn) 沿溯.(shù) 藻荇.(xìng) 驱犊.(dú)C.燕.然(yān) 横柯.(kē) 素湍.(tuān) 缥.碧(piǎo)D戾.天(lì) 飞漱.(shù) 萋.萋(qī) 千转.(zhuǎn)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1)不见曦.月____________(2)乘奔.御风____________(3)属.引凄异____________(4)夕日欲颓.____________(5)盖.竹柏影也____________(6)蝉则千转.不穷____________(7)念.无与为乐者____________(8)相与..步于中庭____________3.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2分)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见太阳或月亮。

B.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文:就再也没有能比这还奇丽的景色了。

C.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译文: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雄伟的山峰也会平息名利之心。

D.实是欲界之仙都。

译文:实在是人间仙境。

4.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分)A.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D.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54分)(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5~6题。

(4分)听蜀僧浚弹琴李白蜀僧抱绿绮【注】,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绿绮:指名贵的琴,传说司马相如有一琴名“绿绮”。

5.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诗句“蜀僧抱绿绮”交代了弹琴人的身份与琴的来历。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不完满才是人生季羡林①每个人都想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

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

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②关于这一点,古今的民间谚语,文人诗句,说到的很多很多。

最常见的比如苏东坡的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南宋方岳诗句:“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这些诗词脍炙人口,类似的例子还能够举出成百上千来。

③这种说法适用于一切人,旧社会的皇帝老爷子也包括在里面。

他们君临天下,“率士之滨,莫非王土”,可以为所欲为,杀人灭族,小事一桩。

按理说,他们不应该有什么不如意的事。

然而,实际上,王位继承,宫廷斗争,比民间残酷万倍。

他们威仪俨然地坐在宝座上,如坐针毡。

虽然捏造了“龙御上宾”这种神话,他们自己也并不相信。

他们想方设法以求得长生不老,最怕“一旦魂断,宫车晚出”。

连英主如汉武帝、唐太宗之辈也不能“免俗”。

汉武帝造承露金盘,妄想饮仙露以长生;唐太宗服印度婆罗门的灵药,期望借此以不死。

结果,事与愿违,仍然是“龙御上宾”,呜呼哀哉了。

④这些皇帝手下的大臣们,权力极大,骄纵恣肆,贪赃枉法,无所不至。

在这一类人中,好的大概极少,否则包公和海瑞等决不会流芳千古,久垂宇宙了。

可这些人到了皇帝跟前,只是一个奴才,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可见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

据说明朝的大臣上朝时在笏板上夹带一点鹤顶红,一旦皇恩浩荡,钦赐极刑,连忙用舌头舔一点鹤顶红,立即涅槃,落得一个全尸。

可见这一批人的日子也并不好过,谈不到什么完满的人生。

⑤至于我辈平头老百姓,日子就更难过了。

建国前后,不能说没有区别,可是一直到今天仍然是“不如意事常八九”。

早晨在早市上被小贩“宰”了一刀;在公共汽车上被扒手割了包,踩了人一下,或者被人踩了一下,根本不会说“对不起”了,代之以对骂,或者甚至演出全武行;到了商店,难免买到假冒伪劣的商品,又得生一肚子气……谁能说,我们的人生多是完满的呢?⑥再说到我们这一批手无缚鸡之力的知识分子。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试题(附答案)

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八年级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全卷分A卷和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准确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地方。

3.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的签字笔在答题卡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 保持答题卡面清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损等。

A卷(共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翘.首(qiáo) 诘.责(jié) 盎.然(àng) 坦荡如砥.(dĭ)B.滞.留(zhì) 锃.亮 (zèn) 炽.热(chì) 惟妙惟肖.(xiào)C.禁锢.(gù) 吹嘘.(xū) 轩榭.(xiè) 络绎.不绝( yì)D.屏.息(bĭng) 喝.彩 hè) 簌.簌(sù) 深恶.痛绝(wù)2.下列语句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颇踌躇了一会。

B.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隅得,便却是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

C.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副好画。

D.在他脸上找不到一点儿奋发向上的灵气,找不到精神光彩,找不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眉宇之间那种像大理石穹顶一样缓缓隆起的非凡器宇。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他废寝忘食....,终于完成了为了语文课题研究。

B.我们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商品经济。

C.即使是面对最调皮的孩子,她也总能因她的修养而和颜悦色....。

D.青城山以山川秀丽,意境悠远而闻名,优美景色真是巧妙绝伦....。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去年5月30日,火星抵达了11年来离地球最近的位置,人们几乎凭肉眼就能看见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检测卷A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镌.刻(juān) 遒劲锐不可当.(dāng) 因地制宜B. 锃.亮(zhèng) 教侮惊心动魄.(pò) 春寒料峭C. 诘.责(jí) 推崇黯.然失色(àn) 眼花潦乱D. 屏.息(píng) 蔓延正襟.危坐(jīng) 一丝不苟【答案】A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叹为观止的沙丘奇景,广袤无垠....的沙漠风光,这就是阿布扎比的沙漠地带!B. 因为有他带领团队殚精竭虑....、废寝忘食地研究,终于使我国的防疫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

C. 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作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书法艺术之美表现得惟妙惟肖....。

D. 国庆假期,来到历史文化名城南昌游览的海内外游客摩肩接踵....,导致南昌不少热门景点周围交通堵塞。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

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

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C项“惟妙惟肖”是指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

书法艺术不可描写或模仿,因而不能用“惟妙惟肖”。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为了防止不再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班全体同学专门开会研究,制定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B. 通过开展机动车使用乙醇汽油的活动,使中山市的空气更加清新。

C. 为了搞好这次活动,老师征求了同学们广泛的意见。

D. 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就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及修改能力,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

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

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A项否定词使用错误,删去“不再”;B项缺少主语,删去“通过”或“使”;C项语序不当,将“广泛”调到“征求”之前。

点睛:辨析或修改病句时,如果句子比较长,就要分析句子的结构,再判断其存在的问题。

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

4.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置身其中,让人不知是城在湖中,还是湖在城中。

②从空中俯瞰,南昌市确实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水城。

③城外有青山湖、艾溪湖、象湖、黄家湖;城内有东湖、西湖、南湖、北湖。

④这是南昌市打造水景观得天独厚的优势。

⑤鄱湖浩渺,宛如明珠;赣江如带,穿城而过;江河湖塘,星罗棋布。

A. ③①⑤②④B. ③①②④⑤C. ②⑤③①④D. ②①③④⑤【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句子排序能力。

解答此类题,一般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逻辑推理顺序等。

仔细阅读这段话,首句是②,总说“南昌市确实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水城”;承接上句“俯瞰”二字,下句为⑤;然后写城外的水,即句③;然后句①写人置身其中的感受;最后句④收束全段。

据此分析排序为②⑤③①④,故选C。

5.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B. 夜空中繁密的星,如同海水里漾起的小火花,闪闪烁烁的,跳动着细小的光点。

C.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人要懂得感恩。

D. 突然,客人惊奇地屏住了呼吸,只见面前的小个子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

【答案】C【解析】这道题目是对修辞方法的考查。

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

拟人是把事物人格化,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

比喻就是把一个物体或人比成另一个物体,一般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组成。

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A 项是反语;B项是比喻;C项没有使用修辞;D项是比喻。

故选C。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春山夜月于良史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6. 下面对这首诗抒发的情感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 抒发了诗人爱美而不掠美的思想感情。

B. 抒发了诗人爱护花草树木的情感。

C. 抒发了诗人热爱山水的情感。

D. 抒发了诗人思乡的情感。

7. 下列对诗歌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写景诗巧妙地处理了虚实、总分、点面、远近、动静等关系,准确地描绘了夜月春山的优美景色。

B. 颔联既写出水清夜静与月白花香,又从“掬水”“弄花”的动作中显出诗人的童心未泯与逸兴悠长。

C. 尾联从听觉写到视觉,因声寻远,南望夜月下的远方楼台。

D. 这首诗清新超逸,与杜甫的《春望》风格相似。

【答案】6. C 7. D【解析】6.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感情的理解与掌握。

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当然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

这首诗描写了春山美景,表达了诗人热爱山水的情感。

故选C。

7.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对诗歌的字词理解、词句赏析、词语作用、主要内容、诗歌主旨都要有一定的理解,才能轻松做出选择。

D项表述错误,比较分析《春山夜月》和杜甫的《春望》,前者表达了诗人热爱山水的情感;后者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己悲家的情感。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每一篇到,欧阳公①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

一日与棐②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③也!”崇宁、大观④间,海外诗⑤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

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

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⑥,而人或谓.之不韵⑦。

(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笔记卷》) 【注】①欧阳公:指欧阳修。

②棐(fěi):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

③更不道著我:再也不谈论我,不传诵我的名声了。

④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

⑤海外诗:指苏轼被贬海南时所作的诗。

⑥气索:气短。

⑦不韵:不雅。

8. 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落笔/辄为人所传诵B. 欧阳公为终/日喜C. 前后/类如此D. 赏钱/增至八十万9.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类____________(2)是____________(3)谓____________10.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文段表现苏轼诗文的成就,在写法上有怎样的特点?【答案】8. B 9. (1). 像(2). 这(3). 说10. (1). 每次有一篇(东坡的)文章送来,欧阳(修)一整天都为此高兴。

(2). 士大夫不能诵读东坡的诗,就自己觉得神气萎靡。

11. 文段主要从侧面来表现苏轼诗文的成就。

【解析】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笔记卷》作者:不详译文:东坡写的诗词,每一下笔就被人们传诵。

每次有一篇(东坡的)文章送来,欧阳(修)一整天都为此高兴,前前后后就像这样。

一天与欧阳棐谈论文章涉及东坡,欧阳修感叹道:“你记住我这句话,30年后,世上的人们再也不谈论我,不传诵我的名声了!”崇宁、大观年间,苏轼在岭南作的诗很流行,年轻的没有再谈论欧阳修的了。

这时候朝廷虽然曾经禁止(苏轼在岭南作的诗),赏赐的钱增加到80万贯,但是禁得越严密传诵越多,经常以读的(苏轼在岭南作的诗)多相互夸赞。

士大夫不能诵读东坡的诗,就自己觉得神气萎靡,但有的人却说东坡的诗不雅。

8. 本题考查学生给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

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

B项应断句为:欧阳公/为终日喜。

9. 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

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

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

其中“类”意思是“像”。

10.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

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终日:整天;气索:气短。

点睛:翻译语句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

具体的方法是:首先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然后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11.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写作特点的能力。

侧面描写是作家写作时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又叫间接描写,其特征是作者不直接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描写、刻画,而是描写与之有关的其它事物;或是通过其他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从侧面烘托、映衬,表现出描写对象的特征来。

文章中主要写人们对苏东坡文章的反映,属于侧面描写。

(三)古诗文积累。

12. 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1)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

(2)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

(4)_______________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5)《春望》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望中之所见,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6)《使至塞上》中描写边塞雄浑风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浅草才能没马蹄(2). 悠然见南山(3). 老骥伏枥(4). 庭下如积水空明(5). 国破山河在(6). 城春草木深(7). 大漠孤烟直(8). 长河落日圆【解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