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班下学期教育随笔《谦让是一种美德》

合集下载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谦让是美德》附反思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谦让是美德》附反思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谦让是美德》附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理解谦让是一种美德,懂得在与他人相处时应该谦让。

2.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谦让的好习惯。

3.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谦让的含义,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谦让。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将谦让的美德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准备1.课件:《谦让是美德》故事、图片等。

2.实物:玩具、图书等。

3.贴纸、小红花等奖励物品。

四、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课件播放《谦让是美德》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谦让的情节。

2.讲解结合课件,讲解谦让的含义,让幼儿明白谦让是一种美德。

3.情景体验设计情景,让幼儿亲身体验谦让的美好。

例如,让幼儿玩玩具,当多个幼儿同时想玩同一个玩具时,引导他们学会谦让。

4.讨论与分享组织幼儿讨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需要谦让的情况,以及如何表现谦让。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谦让经历,鼓励大家向他们学习。

5.实践环节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谦让。

例如,分组进行接力赛跑,要求幼儿在比赛中学会谦让,不争抢、不推搡。

引导幼儿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实践谦让。

五、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本次活动通过故事、情景体验、讨论分享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充分理解了谦让的含义,并在实践中学会了谦让。

总体来说,教学效果较好。

2.优点故事导入法激发了幼儿的兴趣,让他们更容易接受新知识。

情景体验让幼儿亲身体验谦让的美好,增强了他们的认知。

分组实践活动提高了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会了谦让。

3.不足在实践环节中,部分幼儿可能因为性格原因,仍然表现出争抢、推搡等行为。

针对这一情况,教师需要在活动中及时引导,加强对这部分幼儿的关注。

在讨论分享环节,部分幼儿可能不敢发言,教师需要鼓励他们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

4.改进措施针对实践环节中的问题,教师可以适当增加引导,让幼儿在活动中充分体验谦让的美德。

【议论文】谦让是一种美德_650字

【议论文】谦让是一种美德_650字

【议论文】谦让是一种美德_650字谦让是一种美德,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需要遵守的准则之一。

谦让不仅体现了我们的素质水平,还能够带给我们更多的机会和成功的可能。

本文将就谦让美德的重要性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谦让是一种基本的人文情怀,是一种表现人类情感、认知和意识的道德素质。

谦让的本质意义在于平等,它不仅体现了人类关系中的平等、尊重、信任和合作,也表现出了人类内心的平静、自信和豁达。

在人际交往中,只有我们坚持谦让,才能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这样的人际关系不仅能够带给我们快乐和满足,而且也能够激励我们努力奋斗,潜心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其次,谦让是一种赢利的策略,是成功之路上不可或缺的品质之一。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必须要出色,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然而,只有拥有谦让的品质,才能够得到他人的信任和接纳,获得他人的帮助和支持。

正因为如此,我们在与他人交往和竞争的过程中,应该始终持有功利心,以一颗宽容的心态看待一切,把自己的成功建立在合作和共同进步的基础上。

最后,谦让也是一种自我修养和人格修炼的方式。

在谦让的过程中,我们能够学会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这样不仅能够使我们更加成熟和稳重,还能够体现我们的生活修养和文明习惯。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成为真正的优秀人才。

综上所述,谦让是一种重要的道德规范,它既体现出我们的道德素质,也是赢得成功的策略和人格修养的方式。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时刻保持谦让的品质,让它学习我们的内心和行为,带给我们更多的机会和可能。

谦让美德,我们应该珍惜它,坚持练习,也希望更多的人认识到它的重要性。

幼儿园中班社会详案教案《谦让是美德》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社会详案教案《谦让是美德》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社会详案教案《谦让是美德》含反思.docx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谦让的含义,知道谦让是一种美德。

2. 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主动谦让,与他人和谐相处。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谦让的含义,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谦让。

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故事课件、图片、玩具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引导幼儿进入主题。

2. 讲解:讲解谦让的含义,让幼儿理解谦让是一种美德。

3. 互动: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谦让。

4. 总结: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对谦让的认识,总结谦让的重要性。

五、作业与反思:1. 作业:让幼儿在家与家人一起进行谦让的实践,观察家人的反应。

2. 反思:教师针对幼儿在课堂和家庭中的表现进行反思,总结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谦让概念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2. 评估幼儿在角色扮演活动中的表现,观察他们是否能够主动谦让,以及谦让的方式是否得当。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中实践谦让的情况,以及家庭成员对幼儿谦让行为的反应。

七、教学延伸:1. 开展“谦让小明星”评选活动,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谦让,并给予表扬和奖励。

2. 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进来,共同促进幼儿谦让行为的培养。

3. 通过主题墙展示幼儿的谦让事迹,增强幼儿的荣誉感和自信心。

八、教学反馈:1. 家长反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实践谦让的情况,以及家长对幼儿谦让行为的引导和支持。

2. 幼儿反馈: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了解幼儿对谦让的理解和感受,以及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实践谦让。

九、教学调整:1. 根据幼儿的反馈和表现,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2. 针对幼儿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实践谦让。

幼儿园中班社会详案教案《谦让是美德》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社会详案教案《谦让是美德》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社会详案教案《谦让是美德》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识别谦让行为,并能正确理解与描述谦让的含义。

2.理解谦让的价值与意义,形成积极的互相谦让的态度。

3.提高幼儿的自我意识和情感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谦让的含义、价值、意义2.谦让的表现形式3.谦让的实际运用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1 教师自我介绍1.2 学生自我介绍通过学生的自我介绍,使学生更快地适应新环境,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准备。

2. 课堂主体2.1 谦让的定义教师通过图片、对象等教具,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体验,引导孩子们理解谦让的定义和原理等基本概念,谈谈自己的了解和看法。

2.2 谦让的价值与意义在介绍谦让的价值与意义后,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谦让”的例子,让孩子们自我体验、自我发现,加深对谦让意义的理解。

2.3 谦让的表现形式通过游戏形式或身体语言的辅助引导,让幼儿具体感受什么是“谦让”、“爱心”、“友善” 等等,从而可以更快地培养他们与人交往时的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

2.4 谦让的实际运用在学习了谦让的定义、价值、意义和表现形式后,引导学生能有自己的认识并学会运用。

这一环节可以通过分组进行游戏、活动等形式进行,以达到巩固和提高孩子们接受和运用谦让的能力。

3. 结束环节在学习结束前,可以设置课后作业,引导家长继续帮助孩子学习,丰富并拓宽孩子对谦让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是比较顺畅和成功的,孩子们通过游戏、体验、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去理解和体会谦让的概念,并在教学的过程中愉快地参与讨论、表达。

不过在讲授的过程中,时刻要注意孩子们的学习状态和情绪,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2. 教学效果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孩子们对“谦让”的认识和理解更为深入和细致,同时也进行了实际运用。

未来,需要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多加实践,把谦让的概念落实到生活中,使他们在与人交往中表现更加聪明、友善和文明。

谦让是一种美德演讲稿_演讲稿

谦让是一种美德演讲稿_演讲稿

谦让是一种美德演讲稿_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谦让是一种美德”。

谦让,是一种高尚的品德,是一种美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
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冲突,而谦让正是化解矛盾、促进和
谐的重要因素。

谦让并不意味着软弱,而是一种内心的宽容和包容。

一个谦让的人,不会因为自己的成功而骄傲自满,也不会因为失败
而沮丧颓废,而是能够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与他人和睦相处。

在学校里,我们应该时刻保持一颗谦让的心。

在学习上,我们
要尊重老师和同学,乐于助人,不断学习进步;在生活中,我们要
尊重他人的意见和选择,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和素质。

只有懂得谦让,我们才能更好地与他人相处,更好地融入集体,更好地发展自己。

谦让也是一种人生智慧。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
样的困难和挑战,而谦让正是我们战胜困难、超越自我的利器。


我们遇到挫折时,不要怨天尤人,而是要坦然面对,虚心接受他人
的帮助和建议。

当我们取得成功时,更不要忘记谦虚谨慎,保持一
颗平和的心态,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和素质。

最后,我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够懂得谦让,做一个有修养、有涵
养的人。

让我们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和谐、宽容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谢谢大家!
以上就是我的演讲,谢谢大家的聆听。

幼儿园中班社会详案教案《谦让是美德》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社会详案教案《谦让是美德》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社会详案教案《谦让是美德》含反思.docx教案编写者:教案编辑专员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理解谦让的含义,认识到谦让是一种美德。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谦让,提高交往能力。

教学重点:1. 让幼儿理解谦让的含义。

2. 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谦让。

教学难点:1. 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谦让。

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谦让的相关图片和事例。

2. 教学道具:小玩具、图书等。

3. 教学环境:宽敞的活动室,便于幼儿活动。

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5分钟)1. 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体育活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

2. 教师引导幼儿分享活动中的感受,培养幼儿的谦让意识。

二、主题活动一:故事导入(10分钟)1. 教师讲述一个关于谦让的故事,如《小白兔和灰兔子》。

2. 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小白兔为什么要谦让?谦让是一种美德吗?三、主题活动二:情景模拟(15分钟)1. 教师设置一个情景,如玩具分享、图书借阅等,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

2. 引导幼儿在情景中学会谦让,如轮流玩玩具、借阅图书。

四、主题活动三:小组讨论(10分钟)1. 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谦让。

2.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谦让。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谦让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关注幼儿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如是否能在游戏中主动谦让。

3. 搜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践行谦让的情况。

教学反思:六、主题活动四:谦让小游戏(10分钟)1. 教师设计几个简单的谦让小游戏,如“传递爱心”、“共享快乐”等。

2. 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自然地体现出谦让精神,如轮流扮演角色、分享道具等。

七、主题活动五:家庭作业(10分钟)1. 教师布置一个关于谦让的家庭作业,如让幼儿与家人一起讨论谦让在家庭中的重要性。

2. 引导幼儿观察家人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践行谦让,并记录下来。

谦让是一种美德作文(通用30篇)

谦让是一种美德作文(通用30篇)

谦让是一种美德作文谦让是一种美德作文(通用30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

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谦让是一种美德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谦让是一种美德作文篇1人与人之间要互相谦让,这样才会让人们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谦让宽容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如果我们不和睦相处,就会发生矛盾,所以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谦让和睦相处。

记得去年春节我跟着妈妈一起回老家,正值春运,大公交车上挤满了人,我们来晚了一步,没有空座位,只好无奈地站着,时间仿佛在那一刻停止了,每过一秒,就仿佛过了一个世纪,我被挤得摇摇晃晃,没有座位站着难受极了。

妈妈心疼的看着我,干着急没办法。

正当我妈妈焦急担心的时候,一位拎着包的阿姨下车了,妈妈赶紧悄悄地对我说:“快,那有个空座位,趁现在没人,赶紧坐上去。

”我乐滋滋地挤到那个座位上,坐了下来。

汽车缓缓地行驶着,不一会车停了,有人下车了,又有人上车了。

我发现一位大概六十多岁的老爷爷拄着拐杖也上车了。

他看见后面有一个座位,刚准备过去坐,这时和老爷爷一起上车的一位小伙子快步推开老爷爷,抢先一步挤到座位上,老爷爷没有啃声,只是轻轻的说了一句:“年轻人,慢点啊!”那个小伙子头也不回,骂骂咧咧的嘟囔着,老爷爷却默不作声,向四周看了看,没有空座位,便颤颤惊惊的抓着扶手站在过道上。

客车继续行驶,我想让老爷爷来坐到我的位置上来,可是我又害怕自己站着难受,正当我心里纠结的时候,只听妈妈对我说:“馨怡,起来把座位让给这位爷爷坐吧!”谦让是一种修养,是一种素质,是一种美德。

要是今天的老爷爷没修养的话,那么他和那位年轻人肯定会为座位发生冲突的,是老爷爷的修养平息了这次不文明的事。

让我们的生活多一分谦让,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贵在谦让,它不但能够改善我们与社会的关系,让人与人之间不再有隔阂,让生活多一份绚丽,让社会处处充满真情。

幼儿园中班社会详案教案《谦让是美德》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社会详案教案《谦让是美德》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社会详案教案《谦让是美德》含反思教案编写人:[教案编写者姓名]教学目标:1. 使幼儿理解谦让的概念,并认识到谦让是美德。

2. 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谦让,与他人和谐相处。

3. 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使幼儿理解谦让的意义。

2. 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谦让的行为。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幼儿在实际情境中表现出谦让。

2. 如何激发幼儿内心深处的谦让意识。

教学准备:1. 教学PPT或教案手册。

2. 故事书《小兔子和大灰狼》。

3. 角色扮演道具(如小兔子、大灰狼服装)。

4. 教学卡片或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教学PPT或教案手册,展示相关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 引入主题:谦让是美德。

二、故事分享(10分钟)1. 讲述故事《小兔子和大灰狼》,引导幼儿理解谦让的意义。

2. 讨论故事中小兔子和大灰狼的行为,让幼儿明白谦让的重要性。

三、小组活动(10分钟)1.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任务,如搭建积木、拼图等。

2. 引导幼儿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学会谦让,如分享道具、等待他人完成等。

四、角色扮演(5分钟)1. 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2. 引导幼儿在角色扮演中实践谦让的行为。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引导幼儿回顾本次活动,让他们分享自己在活动中学会谦让的经历。

2. 教师总结谦让的重要性,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谦让。

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幼儿对谦让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在实际活动中表现出谦让的行为。

但在某些情况下,仍需引导幼儿克服自我中心,学会与他人分享和等待。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强化谦让意识的培养,并结合更多实际情境,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谦让。

六、实践活动(10分钟)1. 组织幼儿进行一个小游戏,如“谦让接力赛”,在游戏中引导幼儿实践谦让。

2. 讲解游戏规则,确保幼儿理解游戏的目的。

3. 开始游戏,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适时引导并鼓励谦让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下学期教育随笔《谦让是一种美德》区角活动时,两个幼儿为了一个玩具争了起来。

由于活动时间临近结束, ___出面干涉。

在讲评时,我把刚才看到的一幕告诉了全班小朋友,并组织幼儿讨论一个玩具大家都想玩怎么办?幼儿反应积极,都举起小手。

然而,他们的回答大同小异:我谦让,让别人先玩。

虽然我进行了引导,但仍没有幼儿讲出别的办法。

我诧异:这是他们真实的想法吗?要知道,他们还只是五六岁的孩子!当我再次审视孩子们时,发现那一双双本应天真无邪的眼睛中流露出与他们年龄不相称的顺从。

无可否认,谦让是一种美德,但它绝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

假如我们的教育只能使孩子违心的谦让,那它不是教育的失败吗?
我决定展开主题活动,让幼儿想出更好的办法,既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又不伤害别人。

在我的启发下,幼儿提出,可两个人一起玩、轮流玩,也可用交换、竞赛等方法确定玩者。

我鼓励幼儿大胆地把这些经验运用于实践。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张钊想用赵岩手里的水彩笔,就拿了自己的书去跟他交换。

赵岩当时正画得起劲,没有答应。

张钊不死心,耐心的把自己的书一页页翻给赵岩看,还不停地介绍自己的书怎么有意思。

终于,赵岩被吸引住了,同意了交换。

看着满心欢喜的两张小脸,我忽然觉得,教育不就是培养一种生活智慧吗?当我们的孩子运用这些智慧轻松自如的面对生活时,他们肯定会更快乐、更自信。

我想,这也是教育对多元化世界的一种应答.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