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地-得的用法和习题讲课教案

合集下载

2024版《的、地、得的用法》语文微课教案

2024版《的、地、得的用法》语文微课教案

常见错误类型及纠正方法
2024/1/28
混淆使用,如“认真的学习”(应为“认真地学习”)
29
重点内容回顾和总结
2024/1/28
01
缺失使用,如“他跑快”(应为 “他跑得快”)
02
冗余使用,如“他的得很好”(应 为“他得很好”)
30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应用建议
阅读时注意观察和分析的、地、得的使用情况, 加深对正确用法的理解
点评
教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详细点评,指 出学生在“的、地、得”用点和进步给予肯定和表扬。
VS
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 “的、地、得”用法的重要性和规范性。 同时,针对学生在练习和讨论中反映出的 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为下 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2024/1/28
13
地字短语使用注意事项
正确搭配
形容词和副词要与地字正确搭配,避免出现语法错误。如“快乐的地唱歌”应为“快乐地唱 歌”。
语境适用
地字短语的使用要根据具体语境和表达的需要进行选择,避免过度使用或不当使用。如在一 些正式、客观的语境中,过多使用地字短语可能会影响表达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9
的字短语使用注意事项
“的”字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字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字后面的事物…
形容词、名词(代词)+的+名词。
“的”用在定语的后面,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如
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 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他的妈妈、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
2024/1/28

如何区分的地得的用法教案

如何区分的地得的用法教案

如何区分的地得的用法教案教案主题:区分“的、地、得”的用法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准确使用“的、地、得”表达语句中的修饰、修饰语和状语的功能。

2.学生能够通过辨析“的、地、得”正确运用于语篇中。

教学重点:1.区分“的、地、得”的用法和特点。

2.学习各个语法点后运用到语篇中。

教学难点:1.区分“的、地、得”在句子中的不同用法。

2.运用“的、地、得”表达正确的语义。

教学准备:1.相关课文或文章。

2.区分“的、地、得”的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引入“的、地、得”的用法。

2.通过例句和图片引发学生对“的、地、得”用法的思考,并引导他们提出问题。

二、对比与解释(20分钟)1.介绍“的、地、得”的基本用法和功能。

2.对比和解释其在句子中的不同作用。

三、分组探究(2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探究“的、地、得”的用法。

2.给出多个句子让学生分析、区分和解释“的、地、得”的用法。

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向全班分享他们的观点和发现。

四、合作练习(20分钟)1.教师出示习题,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的、地、得”的填空题。

2.强调正确答案,并进行讲解和解释。

3.学生在小组中互相检查和讨论他们的答案。

五、拓展运用(20分钟)1.要求学生在小组中创作句子,并使用“的、地、得”表达意思。

2.学生逐句分享创作的句子并讨论。

六、概述与反思(10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和概述。

2.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

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更多的文章和句子加深理解和运用“的、地、得”。

2.学生可以尝试用“的、地、得”写一篇短文,展示他们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合作练习中的表现,以及他们的创作句子和短文,来评价他们对“的、地、得”的用法的掌握程度。

也可以通过学生在教学反思中的表达和问题解答来评估教学效果。

《的、地、得用法和区别》教案设计

《的、地、得用法和区别》教案设计

《的、地、得用法和区别》教案设计1.“的、地、得”的相同之处:“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高频度使用的三个结构助词,都起着连接作用;它们在普通话中都读轻声“de”,没有语音上的区别。

2.“的、地、得”的不同之处:“的、地、得”在普通话里都读轻声“de”,但在书面语中有必要写成三个不同的字:在定语后面写作“的”,在状语后面写作“地”,在补语前写作“得”。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使书面语言精确化。

3.“的、地、得”的用法:1.的,一般用在名词和形容词的后面,用在描述或限制人物、事物时,形容的词语与被形容的词语之间,表示一种描述的结果。

如:“漂亮的衣服”、“辽阔的土地”、“高大的山脉”。

结构一般为名词(代词或形容词)+的+名词。

如,我的书、你的衣服、他的孩子,美丽的景色、动听的歌曲、灿烂的笑容。

2.地,用法简单些,用在描述或限制一种运动性质、状态时,形容的词语与被形容的词语之间。

结构通常是形容词+地+动词。

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后面的动作。

一般“地”的后面只跟动词。

比如高兴地跳、兴奋地叫喊、温和地说、“飞快地跑”;“匆匆地离开”;“慢慢地移动” .........3.得,用在说明动作的情况或结果的程度时,说明的词语与被说明的词语之间,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和说明前面的情况。

比如。

跑得飞快、跳得很高、显得高雅、显得很壮、馋得直流口水、跑得快、飞得高、走得慢、红得很……得通常用在动词和形容词(动词之间)。

结构为动词(或形容词)+得+形容词(动词或副词)。

“的、地、得”的用法可以简要地归纳为:名词之前“白勺”的,形后动前“土也”地,动后形前“双人”得。

4.特殊情况:比如:他高兴地(得)笑了。

既可以用“地”,也可以用“得”。

到底用哪一个?就要看句子所处的不同的语言环境,不同的用法可以改变句子的意思。

①、他高兴地笑了。

是在表述一件事情。

也即是说,你现在是要表述这件事,那就用“地”。

②、他高兴得笑了。

是在说明一件事情。

“的地得”的用法教案

“的地得”的用法教案

“的地得”的用法教案教案:的、地、得的用法一、教学目标:1.掌握“的、地、得”的用法。

2.能够正确使用“的、地、得”。

3.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和判断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和运用“的、地、得”的用法。

难点:正确区分和运用“的、地、得”。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知1.进入课堂,和学生互动,向学生提问,通过回答问题引入新知:“你们在写作文或阅读时,有没有遇到过‘的、地、得’这三个字?你们知道它们有什么用吗?”2.引导学生思考,鼓励他们积极回答问题,然后进入下一步。

Step 2: 讲解“的、地、得”的用法1.介绍“的、地、得”的基本用法:的:用于连接形容词和名词,表示修饰关系;地:用于连接动词和形容词,表示方式或程度;得:用于连接动词和形容词,表示结果或程度。

2.分别举例说明“的、地、得”的用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例如:的:红色的花朵、漂亮的小姐;地:高兴地笑、认真地学习;得:跑得快、游泳得很好。

3.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例句,让学生感受到“的、地、得”的用法。

4.强调“的、地、得”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和运用。

Step 3: 练习1.在课件上展示练习题,让学生根据提示填写合适的“的、地、得”。

a)我坐在桌子______听老师讲课。

b)她长得非常______,每个男生都喜欢她。

c)张华打篮球打得______好,是我们班的篮球队员。

2.让学生在白板上完成答案,并对答案进行讲解和讨论。

Step 4: 拓展练习1.继续展示练习题,让学生根据提示完成课堂练习。

2.让学生分组完成练习题,比较答案,并讨论解析。

3.对答案进行讲解和点评,巩固学生对“的、地、得”的掌握。

五、作业布置1.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校园生活的作文,要求运用“的、地、得”。

2.提醒学生在写作文时注意运用语法规则,避免错误。

六、教学反思此教案旨在教授学生“的、地、得”的用法,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和练习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和运用“的、地、得”的技巧。

《的、地、得的用法》语文微课教案

《的、地、得的用法》语文微课教案

《的、地、得的用法》语文微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的、地、得”的用法及区别。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的、地、得”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的、地、得”的用法及区别。

2.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的、地、得”修饰名词、动词和形容词。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实例分析法,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理解“的、地、得”的用法。

2. 运用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课堂气氛。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学PPT,展示“的、地、得”的用法及例子。

2. 准备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的、地、得”的用法及重要性。

2. 讲解“的、地、得”的用法:a. “的”用于形容词后面,表示所属关系,如“我的书”、“美丽的风景”。

b. “地”用于动词后面,表示方式或程度,如“轻轻地走”、“快乐地唱”。

c. “得”用于动词后面,表示结果或状态,如“跑得快”、“打得准”。

3. 举例分析:通过PPT展示相关例子,让学生加深理解。

4. 互动环节:引导学生举例子,讨论“的、地、得”的用法。

5. 练习环节: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修改。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的、地、得”的正确用法。

7.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了解“的、地、得”在古汉语中的用法,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化的认识。

2. 举例说明其他类似用法,如“地、得、底”等,让学生扩展知识面。

七、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梳理知识点。

2. 强调“的、地、得”的正确用法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的重要性。

八、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搜集生活中的例子,进一步了解“的、地、得”的用法。

九、教学反思1. 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总结,找出不足之处。

小学道德与法治“的、地、得”的用法教案及练习题

小学道德与法治“的、地、得”的用法教案及练习题

小学道德与法治“的、地、得”的用法教案及练习题一、教学目标1. 学生掌握“的、地、得”的用法;2. 学生能熟练应用“的、地、得”;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学生正确理解和应用“的、地、得”的用法;2. 难点:学生能够区分这三个字的用法;三、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四、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2. 课堂互动;3. 课堂练;五、教学用具1. 教科书;2. 黑板;3. 录音笔;4. 练册;六、教学过程1. 语言点讲解1.1. “的”的用法“的”是表示所属关系的字,连接修饰成分和被修饰成分。

例如:“爸爸的鞋子”、“我爱研究的态度”。

1.2. “地”的用法1. 表示地点,如:“学校里”;2. 表示方式或手段,如:“飞快地跑”;3. 形容词后面加“地”可以变成副词,如:“快乐地唱歌”。

1.3. “得”的用法1. 表示程度,如:“跑得快”;2. 助动词,表示可能性,如:“你得好好研究”。

2. 练题解析1. 听音填空:______妈妈的房间;她跳得________快;我______撑起伞就跑走了;2. 选择填空:李明跑得非常______。

A. 快B. 快地C. 不快3. 选择填空:你还有一点时间,抓紧时间把作业做______。

A. 得好B. 得不好C. 得好好3. 练题完成学生在练册上完成练题目,并互相检查和讨论。

七、作业布置完成练册上的“的、地、得”练题。

八、教学反思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听讲,能积极参与练习,对“的、地、得”的用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但一些学生在识别这三个字的用法上还较为困难,需要在日后的教学中逐步引导和巩固。

《的、地、得的用法》语文优秀教案

《的、地、得的用法》语文优秀教案

《的、地、得的用法》语文优秀教案《的、地、得的用法》语文优秀教案范文(精选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的、地、得的用法》语文优秀教案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的、地、得的用法》语文优秀教案篇1一、教学背景在语言文字规范化大背景下,帮助学生解决应用“的地得”的疑惑与困难。

二、设计思路针对学生对于“的地得”的误用与忽视展开教学,规范结构助词“的地得”的使用。

按照“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分析、问题的解决”的思路展开教学,总结归纳优化的方式方法。

三、教学目标1、知道“怎么样的什么、怎么样地干什么、干得怎么样”三种固定搭配。

2、掌握“的、地、得”的区别与联系。

3、运用小儿歌“动前土、名前白、行动后面双人来”的口诀帮助正确使用“的、地、得”。

四、教学重难点1、知道“的、地、得”的区别。

2、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运用“的、地、得”。

五、教学时间8分钟微课堂六、教学适用对象义务教育九年制内的学生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录屏软件八、教学设计与过程开场白: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的、地、得”的正确用法。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它们的区别。

1、相同之处:原来它们都是念轻声“de”,都是结构助词,起连接作用。

2、不同之处:在书面语中要写成三个不同的字,而且它们的搭配及用法也各不相同。

(1)怎么样的什么(2)怎样样地干什么(3)干得怎么样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它们的正确用法。

白勺“的”的结构是用“形容词或名词或代词+的+名词”来表示,而我们最常见,用得最多的还是“形容词+的+名词”的结构。

而土也“地”的用法可以用“形容词+地+动词”的结构来表示。

双人“得”是用“动词+得+形容词”的结构来表示3、练习巩固(1)形近区分静静(的)河面静静(地)写字欢乐(的)山谷欢乐(地)歌唱满意(地)点头满意(的)作品(2)类别区分1)跑(得)飞快飞快(地)跑2)愉快(的)旅行旅行(得)愉快3)强烈(的)渴望强烈(地)渴望(3)综合杂糅小雏鹰飞到大树的上方,高兴地喊起来:“我真的会飞啦!而且飞(得)很高呢!”小结:能填对这个句子的你肯定就已经学会它们的用法了!4、特殊情况质疑:假如遇到特殊情况怎么办呢?我从书包里拿出书交给她们,她们高兴得围着我跳起舞来。

正确使用的、地、得教案

正确使用的、地、得教案

“正确使用‘的’、‘地’、‘得’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的”、“地”、“得”的用法,提高写作水平。

1.2 教学内容介绍“的”、“地”、“得”的用法及区别。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举例、练习相结合的方法。

第二章:概念与区别2.1 “的”用于形容词性结构,表示性质、属性。

例:美丽的风景、快乐的日子2.2 “地”用于副词性结构,表示方式、程度。

例:认真地学习、快乐地生活2.3 “得”用于动词性结构,表示结果、状态。

例:跑得快、打得准第三章:用法举例3.1 形容词+“的”美丽的花朵、善良的心灵3.2 副词+“地”认真地学习、快速地奔跑3.3 动词+“得”跑得快、说得清楚第四章:误用分析4.1 误用“的”错误:快乐地生活们正确:快乐地生活4.2 误用“地”错误:美丽的花朵们正确:美丽的花朵4.3 误用“得”错误:跑得快们正确:跑得快第五章:练习与巩固5.1 填空练习(1)美丽的(2)快乐地(3)跑得快5.2 改错练习(1)错误:快乐地生活们正确:快乐地生活5.3 句子练习用“的”、“地”、“得”各造一个句子。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课堂练习和分组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对“的”、“地”、“得”用法的掌握程度。

第六章:深入理解“的”、“地”、“得”在句子中的功能6.1 “的”的作用用于形容词之后,表示所修饰名词的性质、特征。

例:善良的人、美丽的风景6.2 “地”的作用用于副词之后,修饰动词,表示动作的方式、程度。

例:认真地看、快乐地跳6.3 “得”的作用用于动词之后,表示动作的结果、程度或状态。

例:跑得快、说得清楚第七章:实战演练——“的”、“地”、“得”的运用7.1 形容词+“的”练习:用“的”连接一个形容词和一个名词。

7.2 副词+“地”练习:用“地”连接一个副词和一个动词。

7.3 动词+“得”练习:用“得”连接一个动词和一个表示结果的词语。

第八章:拓展练习——“的”、“地”、“得”在复杂句子中的应用8.1 含有一个“的”的句子练习:构造一个包含一个“的”的复杂句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地、得”用法记忆小窍门——“的、地、得”用法口诀大家都知道,“的、地、得”是连接文章中词与词,字与字之间的桥梁、所以,用对“的、地、得”,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规范“的、地、得”的用法,并易记好懂,容易掌握,在此提供一组用法口诀供大家参考。

“的、地、得”快板的地得、的地得,用作助词都读de.作文写话用不准,朗读往往会念错。

有趣的活动、绿的树,活动是事,树是物。

事物前面用的字,朋友们都记着。

认真地想、快快地跑,想跑看摸是动作。

动作前面用地字,位置千万不要挪。

看得清,记得准,唱得好,飞得高。

动作后面用得字,补充说明要记牢。

(三)“的、地、得”用法简要口诀名词前面“白勺”“的”,动词前面“土也”“地”,形容动后“双人”“得”,当作助词都读“de”。

短语练习:给短语填上“的、地、得”:猛烈()北风、胜利()到达、惨痛()教训、愤怒()声讨、鲜艳()红旗、勇敢()战士、迅速()前进、耐心()说服、丰富()经验、热烈()庆祝、巨大()变化、积极()参加、分析()透彻、服务()周到、广泛()阅读、描写()生动、贯彻()及时、毕生()精力、观察()仔细、感动()流泪为了便于记忆,请记住一个顺口溜:名词前面是“白勺”,动词跟着“土也”跑,动词后面“双人(得)”到,默记5遍脑开窍。

补充两点:1、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十有八九用“得”。

2、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用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得”。

一、选择“的、地、得”填空。

紧张()工作静静()流过变化()真快明亮()月光缓缓()移动熟练()操作愉快()歌唱茂密()树林美丽()田野暖暖()春风清清()河水. 五彩()泡泡用力()踢仔细()看开心()笑笑红红()花朵缓缓()流淌香甜()面包大声()说高兴()跳起来笑()多甜辛勤()劳动清澈()小河慢慢()走考()好扫()真干净跑()快唱()好跳()高谁()橡皮二、地+动词:满意地()快活地()伤心地()顺利地()亲切地()骄傲地()兴奋地()飞快地()甜甜地()沉着地()高兴地()静静地()仔细地()惊奇地()深情地()赞许地()悄悄地()紧紧地()轻轻地()呆呆地()牢牢地()安稳地()平稳地()叽叽喳喳地()摇摇摆摆地()()地说()地操纵着()地回答()地观看()地完成()地拥抱()地笑了()地吃起来()地点点头()地问()地看()地等待()地跳起舞来()地低语()地成长()地游戏()地记()地听()地走三、的+名词:例:可爱的(小猴子)满意的()快活的()温柔的()清澈的()奇怪的()可爱的()高大的()健康的()羡慕的()金黄的()遥远的()燃烧的()红红的()漂亮的()巨大的()勤劳的()伤心的()伟大的()动听的()火红的()慈祥的()难忘的()寒冷的()平静的()和蔼可亲的()机灵的()宽阔的()快乐的()热烈的()出色的()美丽的()绿色的()蓝蓝的()安静的()激动的()著名的()雪白的()细长的()翠绿的()特殊的()清新的()安静的()茂盛的()长长的()高高的()优美的()可爱的()绿毯似的()洁白的()美丽的()成功的()金色的()川流不息的()拼成图案的()又宽又长的()四、选择“的、地、得”填空。

1.小胖()同桌正在津津有味()讲故事。

2.精致()玻璃球被小涛摔()粉碎。

3.他高兴()一蹦三尺高。

4.欢快()孩子们愉快()歌唱。

5.他()妈妈喜欢可爱()花儿。

6.看看哪边()雪化()快7.天然()指南针8.忠实()向导9.地上()树影10.川川走过去,奇怪()问。

11.波浪()足迹 12.长满树木()陆地13.更多()宝藏 14.特殊()地壳运动15.恐龙化石()骨架16.人物()对话17.雨后()景象18.清新()空气19.渐渐(),雷声小了。

20.多姿多彩()画卷21.合适()材料22.古代()能工巧匠23.五颜六色()裙子24.大家()称赞25.有感情()朗读课文26.洁白()纸27.风把旗子吹()飘起来了。

28.满天()乌云,黑沉沉()压下来。

29.忽然一阵大风,吹()树枝乱摆30.再评一评,谁()手巧,谁说()清楚、明白。

31、弯弯()小树斜斜()雨丝32、她画了个拿风车()小男孩,风车在呼呼()转。

33、画中()景物好象都在动。

一张张画显()更美了。

34、打孔后()邮票,很容易一枚枚()撕开。

35、古老()故宫变()年轻了。

36、长长()城墙37、周总理笑容满面()来到人群中,敲着欢乐()鼓点。

38、茂密()枝叶绿色()凉棚39、热情好客()维吾尔族老乡40、天边()晨星和山上()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倒映在湖水中。

41、整个日月潭()美景和周围()建筑,都清晰()展现在眼前。

42、我们会给小猫安排一个舒适()家,会很好()照顾它。

43、卡罗尔一蹲下,小猫就扑扑()一个个跳出来,朝屋里跑。

44、大雨已经打掉了两片蔷薇花瓣,花儿无力()垂着头,显()更加骄傲。

45、年迈()大娘晶莹()露珠温暖()春风阳光灿烂()世界46、静静()山谷清脆()歌声欢快()泉水47、蝌蚪快活()游泳,布谷鸟欢乐()歌唱。

48、玫瑰慢慢()抽出枝条,长出了嫩绿()叶子。

49、花骨朵儿渐渐()长大了。

50、门前()玫瑰已经长()很高了。

51、鹿弟弟惋惜()对哥哥说:“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

”52、雷公公把藏了好久()大鼓重重()敲了起来。

他用粗重()噪音呼唤着笋芽儿。

53、笋芽儿扭动着身子,一个劲()向上钻。

54、清晨,可爱()多多兴高采烈()来到金灿灿()葵花园。

她兴奋()东瞧瞧,西看看,一会儿轻轻()摸摸,一会儿细细()闻闻,情不自禁()翩翩起舞。

呀!怎么变成红色()天啊?多多兴奋()手舞足蹈,高兴()跳起来。

她情不自禁()大喊:"我要飞!"55、河边()草丛 50、肥嘟嘟()小鸭子56、用软软()肚子,轻轻()压在鸭蛋上。

57、狐狸()四肢酸()受不了了。

58、长长()树皮绳子。

54、把鸭蛋紧紧()绑在肚皮上。

59、狐狸()小聪明56、追兔子()时候60、他自言自语()说58、我怎么成了一只吃素()狐狸了。

61、好吃()鸭蛋60、狐狸玩()高兴62、发明了很多用舌头玩鸭蛋()游戏。

63、狐狸()美梦成真了。

64、他激动()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65、狐狸()鼻尖,狐狸()头,狐狸()耳朵。

66、狐狸疼()张大了嘴巴。

67、以前我在蛋壳里()时候。

68、小鸭子吃()肚子圆滚滚()。

69、睡眼蒙眬()说形容词+的+名词:例:(可爱)的小猴子()的天空()的海洋()的田野()的情景()的歌曲()的山峰()的时间()的宝库()的草地()的微笑()的翅膀()的爪子()的清香()的游戏()的眼睛()的旗帜()的粮食()的身体()的身影()的城楼()的歌吟()的谷粒()的商人()的笑容()的气息()的变化()的景物()的声音()的大地()的雨露()的沙漠()的祝福()的雷声()的江河()的宇宙地+动词匆匆地()悄悄地()甜甜地()拼命地()痛快地()慢慢地()偷偷地()好奇地()()地说()地问()地观察()地思考()地落下()地保存动词+地()得开心说得()跑得()69、()的春天()地来了。

( )的小溪地流着。

树木吐出()的小芽。

()的小花地开放,()的花香引来了()的蝴蝶,它们在花丛中()地飞来飞去,在()的春风中()地舞蹈,享受着()的春光。

在一个()的清晨,小熊威尼()地来到()的山坡。

它看到()的草地,()的树林,闻到()的空气,感到心旷神怡,()地又唱又跳。

美丽( )景色飞快( )奔跑勤劳( )人民欢呼( )人群跑( )飞快抬( )高高的努力( )学习认真( )思考优秀( )成绩有趣( )游戏下( )真大跳( )很远难受( )流泪积极( )举手玩( )开心平静( )湖面巨大( )轮船亮( )夺目美( )难以形容高高( )站立热闹( )市场流动( )人群站( )笔直累( )无精打采激动( )欢呼起来70.今天,小明怀着喜悦( )心情飞快( )赶到学校,发现学校里热闹极了,五彩( )气球.可爱( )同学.喧闹( )声音把校园装扮( )异常精彩,简直成了一个欢乐( )海洋.2、的+名词:例:可爱的(小猴子)满意的(笑容)快活的(孩子)温柔的(妈妈)清澈的(河水)奇怪的(石头)可爱的(小鸟)高大的(树木)健康的(身体)羡慕的(眼光)金黄的(谷子)遥远的(地方)燃烧的(火把)红红的(太阳)漂亮的(书包)巨大的(石头)勤劳的(人们)伤心的(孩子)伟大的(祖国)动听的(歌声)火红的(旗帜) 慈祥的(老人)难忘的(日子)寒冷的(冬天) 平静的( 心情)和蔼可亲的(样子)机灵的(小鸟) 宽阔的(大路)快乐的(日子) 热烈的(掌声) 出色的(表演)美丽的(风景)绿色的(叶子)蓝蓝的(天空)安静的(教室)激动的(心情)著名的(画家)雪白的(被子)细长的(丝瓜)翠绿的(小草)特殊的(日子)清新的(空气)安静的(小院)茂盛的(树叶)长长的(小路)高高的(山峰)优美的(舞蹈、动作)可爱的(小狗)绿毯似的(草坪)洁白的(鸽子)美丽的(花儿)成功的(实验)金色的(沙子)川流不息的(车子)拼成图案的(花坛)又宽又长的(马路)(美丽)的图画(金色)的波浪(红红)的火把(火红)的太阳(呼呼)的北风(可爱)的人们(红红)的脸颊(高高)的山峰(漂亮)的裙子(白白)的云海(美丽)的景色(巨大)的岩石(甜甜)的微笑(快乐)的日子(亲切)的问候(无边无际)的海洋(伤心)的泪水(干净)的教室(美丽)的公园(激动) 的心情(美丽)的花坛(胖胖) 的身体(美丽)的鲜花(清新)的空气(细细)的树枝(青青)的叶子(细细)的腰(红红)的枣子(漂亮)的衣服(绿绿)的树苗(快乐)的时刻(难闻)的气味(雪白)的羽毛(白白)的朝雾(可爱)的葫芦(圆圆)的南瓜(快乐)的日子(火红)的旗帜(干净)的校园(安静)的小院(明亮)的窗户(闪闪)的星星(红红)的灯笼(美丽)的城市(精美)的风筝(安静)的教室(长长)的小溪(金色)的波浪(红红)的火把(漂亮)的雄鸡(坚硬)的铠甲(绿绿)的枝叶(可爱)的笑容(平静)的心情(丰收)的果实(雪白)的鸽子(宽阔)的广场(绿色)的草坪(各种各样)的图形(美丽)的雪景(白白)的棉花(细长)的葫芦藤(白白)的小花(可爱)的小葫芦(红红)的枣子(亮晶晶)的葡萄(金色)的谷粒(亲爱)的朋友(明亮)的眼光(大大)的眼睛(美丽)的地方(好看)的书(长长)的波纹(变化)的山峦(清清)的湖水(广阔)的树林(紧张)的时刻(无边无际)的森林(红红)的高粱(开心)的生日(绿绿)的麦苗(金色)的稻子(美丽)的公主(又大又红)的苹果(长长)的黄河满意地(点头)快活地(成长)伤心地(哭泣)顺利地(打出)亲切地(问)骄傲地(说)兴奋地(唱歌)飞快地(跑)甜甜地(笑)沉着地(操纵)高兴地(唱、跳)静静地(想)仔细地(听、算)惊奇地(问)深情地(说、看)赞许地(点头)悄悄地(走)紧紧地(握住)轻轻地(说)呆呆地(望)牢牢地(抓住)安稳地(睡)平稳地(走)叽叽喳喳地(唱)摇摇摆摆地(走)(高兴)地说(沉着)地操纵着(大声)地回答(认真)地观看(顺利)地完成(紧紧)地拥抱(开心)地笑了(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满意)地点点头(奇怪)地问(仔细)地看(苦苦) 地等待(快乐)地跳起舞来(悄悄)地低语(快乐)地成长(尽情)地游戏(牢牢)地记(静静)地听(慢慢)地走猛烈(的)北风、胜利(地)到达、惨痛(的)教训、愤怒(地)声讨、鲜艳(的)红旗、勇敢(的)战士、迅速(地)前进、耐心(地)说服、丰富(的)经验、热烈(地)庆祝、巨大(的)变化、积极(地)参加、分析(得)透彻、服务(得)周到、广泛(地)阅读、描写(得)生动、贯彻(得)及时、毕生(的)精力、观察(得)仔细、感动(得)流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