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地”“得”用法详解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小学语文“的”“地”“得“用法详解

小学语文“的”“地”“得“用法详解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小学语文的地得用法详解日常工作中,常会有人提到的地得用法的问题,不少学生对的、地、得用法也是含糊不清,乱用一气,作业自然会在的地得用法上出错,并且屡改屡犯。
一、的、地、得用法记忆小窍门的、地、得用法口诀大家都知道,的、地、得是连接文章中词与词,字与字之间的桥梁、所以,用对的、地、得,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规范的、地、得的用法,并易记好懂,容易掌握,在此提供一组用法口诀供大家参考。
(一)的地得,不一样,用法分别记心上,左边白,右边勺,名词跟在后面跑。
美丽的花儿绽笑脸,青青的草儿弯下腰,清清的河水向东流,蓝蓝的天上白云飘,暖暖的风儿轻轻吹,绿绿的树叶把头摇,小小的鱼儿水中游,红红的太阳当空照,左边土,右边也,地字站在动词前,认真地做操不马虎,专心地上课不大意,大声地朗读不害羞,从容地走路不着急,痛快地玩耍来放松,用心地思考解难题,勤奋地学习要积极,辛勤地劳动花力气,左边两人就使得,形容词前要用得,兔子兔子跑得快,乌龟乌龟爬得慢,青青竹子长得快,参天大树长得慢,清晨锻炼起得早,加班加点睡得晚,欢乐时光过得快,考试题目出得难。
(二)的、地、得快板的地得、的地得,用作助词都读de.作文写话用不准,朗读往往会念错。
有趣的活动、绿的树,活动是事,树是物。
事物前面用的字,小朋友们都记着。
认真地想、快快地跑,想跑看摸是动作。
动作前面用地字,位置千万不要挪。
看得清,记得准,唱得好,飞得高。
动作后面用得字,补充说明要记牢。
(三)的、地、得用法简要口诀名词前面白勺的,动词前面土也地,形容动后双人得,当作助词都读de。
☑二、的、地、得用法小析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如: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他的妈妈、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如: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笑......得前面跟的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词语,表示怎么怎么样的,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三、的、地、得的用法补充说明1、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十有八九用得。
“的地得”的用法口诀详解(附实例)

“得、地、得”得用法口诀详解(附实例) 小学语文考试中得失分项,“得、地、得”可以说就是最冤枉得了,瞧似简单得三个字,使用频率很高,用法却各有不同,下面详解各种用法。
“得、地、得”得用法口诀得地得,不一样,用法分别记心上,左边白,右边勺,名词跟在后面跑。
美丽得花儿绽笑脸,青青得草儿弯下腰,清清得河水向东流,蓝蓝得天上白云飘,暖暖得风儿轻轻吹,绿绿得树叶把头摇,小小得鱼儿水中游,红红得太阳当空照,左边土,右边也,地字站在动词前,认真地做操不马虎,专心地上课不大意,大声地朗读不害羞,从容地走路不着急,痛快地玩耍来放松,用心地思考解难题,勤奋地学习要积极,辛勤地劳动花力气,左边两人就使得,形容词前要用得,兔子兔子跑得快,乌龟乌龟爬得慢,青青竹子长得快,参天大树长得慢,清晨锻炼起得早,加班加点睡得晚,欢乐时光过得快,考试题目出得难。
名词前面就是“白勺”动词跟着“土也”跑形动后补“双人”到默记五遍脑开窍以上几种用法,可以写成下面几种公式修饰限词“得” 名词修饰限词“地” 动词动词(形容词) “得” 补充说明结合实例,谈谈“得、地、得”得用法。
一、“得、地、得”得基本概念1、“得、地、得”得相同之处。
“得、地、得”就是现代汉语中高频度使用得三个结构助词,都起着连接作用;它们在普通话中都读轻声“de”,没有语音上得区别。
更多学习资料请关注ABC微课堂2、“得、地、得”得不同之处。
吕叔湘、朱德熙所著《语法修辞讲话》认为“得”兼职过多,负担过重,而力主“得、地、得”严格分工。
50 年代以来得诸多现代汉语论著与教材,一般也持这一主张。
从书面语中得使用情况瞧,“得”与“地”、“得”得分工日趋明确,特别就是在逻辑性很强得论述性、说明性语言中,如法律条款、学术论著、外文译著、教科书等,更就是将“得”与“地”、“得”分用。
“得、地、得”在普通话里都读轻声“de”,但在书面语中有必要写成三个不同得字:在定语后面写作“得”,在状语后面写作“地”,在补语前写作“得”。
“的、地、得”专项练习100题,附微课讲解+用法解析!(含答案,可打印!)

苏苏说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很多人写作时都容易把“的、地、得”弄混淆。
今天苏苏老师给大家带来区分“的、地、得”用法的微课讲解+用法详解,以及专项练习100题,做了再也不会混淆了!请拉到文章尾部获取电子打印版学习“的,地,得”微课“的,地,得”用法详解“的、地、得”专项练习100题前面理论学习相信大家都学会了,今天苏苏老师还整理了“的、地、得”专项练习100题,快来检测一下吧!1、秋天()夜晚,明亮()月光照在床前,远离家乡()人望着那天上()月亮,不由()思念起故乡来。
2、这首诗是谁写()呀?是唐代()大诗人李白。
3、成功()喜讯4、四面八方()人们5、一次又一次()将满地()鲜花抛向天空。
6、许多人举着旗帜不知疲倦()飞奔着。
7、五颜六色()礼花映亮了北京()夜空,也映亮了狂欢()人们。
8、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海洋。
9、他乐呵呵()捉回了一只绿色()蝈蝈。
10、喜滋滋()送给了邻居家()盲婆婆。
11、会唱歌()蝈蝈。
12、在我上学()时候。
13、看到小溪流淌()清波。
14、想起往日难忘()欢乐。
15、您听,它唱()多好。
16、欢唱()黄鹂17、盛开()野菊18、美丽()故事19、动听()歌曲20、小猪()肚皮21、谗嘴()猫咪22、有趣()发现23、书( )封面鲜艳( )红旗爸爸( )老师慢慢( )走偷偷( )哭迅速( )成长跑( )真快吃( )太多玩( )真高兴24、清晨,可爱()多多兴高采烈()来到金灿灿()葵花园。
她兴奋()东瞧瞧,西看看,一会儿轻轻()摸摸,一会儿细细()闻闻,情不自禁()翩翩起舞。
25、机灵()猴子在宁静()湖边尽情()玩耍,它高兴()忘了回家。
26、您听,它唱()多好!27、他一次又一次()将满地()鲜花抛向天空。
28、秋天()夜晚,明亮()月光照在床前,远离家乡()人望着那天上()月亮,不由()思念起故乡来。
29、五颜六色()礼花映亮了北京()夜空,也映亮了狂欢()人们。
的地得用法详解

"的地得"是汉语中的三个常用助词,它们在句子中起到标明动作或状态的不同方面的
作用。
1. "的"(de):表示所属关系,相当于英语中的"'s"。
例如:"我的书","妈妈的手机"。
2. "地"(de):用在形容词或动词之后,表示程度或方式。
例如:"慢慢地走","认真
地学习"。
3. "得"(de):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结果、或可能性。
例如:"跑得快","漂亮得不得了","写得很好"。
需要注意的是,这三个助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使用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语法规
则来决定,有时候也可能会出现连用的情况。
希望这些解释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
些助词的用法。
【免费】小学三年级语文“的、地、得”用法详解+口诀+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语文“的、地、得”用法详解+口诀+练习题“的、地、得”的区别——儿歌版“的”的地得,不一样,用法分别记心上,左边白,右边勺,名词跟在后面跑。
美丽的花儿绽笑脸,青青的草儿弯下腰,清清的河水向东流,蓝蓝的天上白云飘,暖暖的风儿轻轻吹,绿绿的树叶把头摇,小小的鱼儿水中游,红红的太阳当空照。
“地”左边土,右边也,地字站在动词前,认真地做操不马虎,专心地上课不大意,大声地朗读不害羞,从容地走路不着急,痛快地玩耍来放松,用心地思考解难题,勤奋地学习要积极,辛勤地劳动花力气,“得”左边两人就是得,形容词前要用得,兔子兔子跑得快,乌龟乌龟爬得慢,青青竹子长得快,参天大树长得慢,清晨锻炼起得早,加班加点睡得晚,欢乐时光过得快,考试题目出得难。
“的、地、得”的区别——用法详细分析一、的、地、得用法分析“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如: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他的妈妈、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如: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笑......“得”前面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少数是形容词;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词语,表示怎么怎么样的,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二、的、地、得用法补充说明1、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十有八九用“得”。
2、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得”。
“的、地、得”的用法详解和例句

“的、地、得”的用法详解和例句一、“的、地、得”的基本概念1、“的、地、得”的相同之处。
“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高频度使用的三个结构助词,都起着连接作用;它们在普通话中都读轻声“de”,没有语音上的区别。
2、“的、地、得”的不同之处。
吕叔湘、朱德熙所著《语法修辞讲话》认为“的”兼职过多,负担过重,而力主“的、地、得”严格分工。
50 年代以来的诸多现代汉语论著和教材,一般也持这一主张。
从书面语中的使用情况看,“的”与“地”、“得”的分工日趋明确,特别是在逻辑性很强的论述性、说明性语言中,如法律条款、学术论著、外文译著、教科书等,更是将“的”与“地”、“得”分用。
“的、地、得”在普通话里都读轻声“de”,但在书面语中有必要写成三个不同的字:在定语后面写作“的”,在状语后面写作“地”,在补语前写作“得”。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使书面语言精确化。
二、“的、地、得”的用法1、的——定语的标记,一般用在主语和宾语的前面。
“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
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名词(代词)+的+名词。
如:①颐和园(名词)的湖光山色(主语)美不胜收。
②她是一位性格开朗的女子(名词,宾语)。
2、地——状语的标记,一般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面。
“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
结构方式一般为:形容词(副词)+地+动词(形容词)。
如:③她愉快(形容词)地接受(动词,谓语)了这件礼物。
④天渐渐(时间副词)地冷(形容词,谓语)起来。
3、得——补语的标记,一般用在谓语后面。
“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副词。
如:⑤他们玩(动词,谓语)得真痛快(补语)。
⑥她红(形容词,谓语)得发紫(补语)。
三、“的、地、得”用法实例①“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如: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他的妈妈、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②“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如: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笑......”③“得”前面跟的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词语,表示怎么怎么样的: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注:1、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一般用“得”。
的地得的用法详解

的地得的用法详解的地得,不一样,用法分别记心上,左边白,右边勺,名词跟在后面跑。
美丽的花儿绽笑脸,青青的草儿弯下腰,清清的河水向东流,蓝蓝的天上白云飘,暖暖的风儿轻轻吹,绿绿的树叶把头摇,小小的鱼儿水中游,红红的太阳当空照,左边土,右边也,地字站在动词前,认真地做操不马虎,专心地上课不大意,大声地朗读不害羞,从容地走路不着急,痛快地玩耍来放松,用心地思考解难题,勤奋地学习要积极,辛勤地劳动花力气,左边两人就使得,形容词前要用得,兔子兔子跑得快,乌龟乌龟爬得慢,青青竹子长得快,参天大树长得慢,清晨锻炼起得早,加班加点睡得晚,欢乐时光过得快,考试题目出得难。
以下是具体的分析,有时间的话大家看看,会加深印象:有不少的同学写作文的时候,对“的地得“的使用犹豫不决。
的确,这是很容易出错的地方,“的地得“各有自己的习惯用法,下面听我一一讲来:一、“的“:用在词或语组后表明形容词性。
比如高大的建筑。
建筑是名词,高大是形容词,高大是来形容建的地得的用法?的,一般用来修饰名词得,一般用来修饰形容词地,一般用来修饰动词“的“、“地“、“得“附着在词或词组后面,在句子中起结构作用时,都读作“de“,在书写时却要写成三个不同的字,所以非常容易发生混淆。
用得对,意思表达就明确,用得不对,有时也会产生意思的变化。
比如:看了这场电影,她激动得哭了。
看了这场电影,她激动地哭了。
这两句话从表面看只是一字之差,但意思不完全相同。
前一句强调“激动“,“哭了“是对激动程度的补充说明。
后一句主要是陈述“哭了“,“激动“是对哭的样子的修饰。
因此两句用了不同的“de“。
“的“字一般用在修饰或限制人或事物的时候。
“的“放在修饰与被修饰、限制与被限制的词语之间。
例如: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
上面这些词组,中心词都在后面,都是名词性的,因此在修饰限制它们时,都用“的“。
三个的地得的用法训练题

三个的地得的用法训练题一、什么是“三个得”的用法?“三个得”的用法在语文学习中是一个重要的语法知识点,也是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题型。
它包括三个部分:地、得、的。
这三个字在语言中都有各自的含义,但是当它们连在一起使用时,就构成了一个特定的语法结构,表示一种特殊的关系。
这种关系可以用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并且具有强调作用,能够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具体。
二、“三个得”的用法训练题1. 请根据下面的句子,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地、得、的”字。
(1) 这首歌唱______好听!(2) 他跑步跑______快!(3) 她弹钢琴弹______娴熟!2. 请根据下面的句子,判断其中是否需要使用“三个得”的结构。
(1) 我感到很累。
(2) 这条裙子很漂亮。
(3) 她说话声音很大。
3. 请根据下面的句子,在括号里填写适当的“地、得、的”字。
(1) 班里同学都考了90分以上,只有我考了80分,我感到很________失落。
(2) 这个小孩唱歌唱得________好,大家都为他鼓掌。
(3) 她弹钢琴弹得很________娴熟,听起来非常动听。
三、“三个得”的用法详解1. “地、得、的”的用法基本结构“地、得、的”的用法是由“形容词/动词+地+形容词/副词+得+补语+的”构成的。
其中,“形容词/动词”表示句子中需要进行修饰的对象;“地”表示修饰方式;“形容词/副词”表示修饰方式的具体内容;“得”表示程度;“补语”表示被修饰对象所具有的性质或状态;“的”则起到连接作用。
例如:他跑步跑得快。
其中,“跑步跑”是需要进行修饰的对象,“快”是修饰方式,“得”表示程度,“的”则将这两者连接在一起。
2. “三个得”的用法特点(1) 强调句子中某一部分,使其更加生动、形象、具体。
例如:他跑步跑得快。
这句话通过使用“三个得”的结构,强调了他跑步的速度,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
(2) 能够修饰动词或形容词,并且能够与其他修饰语同时使用。
例如:他跑得飞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地”“得”用法详解,附练习100题及答案记忆小窍门:白勺的后+名词(红色的花),土也地后面+动词(高声地喊),双人得前面+动词(走得很快)一、“的、地、得”用法小析①“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如:敬爱的总理、慈祥的奶奶、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他的妈妈、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②“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如: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③“得”前面跟的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词语,表示怎么怎么样的: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注:1.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一般用“得”。
2.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得”。
二、例句分析,明确用法1. 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2. 向日葵在微风中向我们轻轻地点头微笑。
3. 小明在海安儿童公园玩得很开心。
总结如下:1.“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
结构形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的+名词。
2.“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
结构方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地+动词。
3.“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补充、说明的词语。
三、“的、地、得”的读音“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高频度使用的三个结构助词,都起着连接作用;它们在普通话中都各自有着各自不同的读音,但当它们附着在词、短语、句子的前面或后面,表示结构关系或某些附加意义的时候,都读轻声“de”,没有语音上的区别。
但在书面语中有必要写成三个不同的字,这样可以区分他们在书面语用法上的不同。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使书面语言精确化。
四、用法不同,意思有别“的、地、得”用得对,意思表达就明确,用得不对,有时也会产生意思的变化。
比如:1.看了这场电影,她激动得哭了。
2.看了这场电影,她激动地哭了。
这两句话从表面看只是一字之差,但意思不完全相同。
前一句强调“激动”,“哭了”是对激动程度的补充说明;后一句主要是陈述“哭了”,“激动”是对哭的样子的修饰。
因此两句用了不同的“de”。
“的”、“得”、“地”练习(一)1、秋天()夜晚,明亮()月光照在床前,远离家乡()人望着那天上()月亮,不由()思念起故乡来。
2、这首诗是谁写()呀?是唐代()大诗人李白。
3、成功()喜讯4、四面八方()人们5、一次又一次()将满地()鲜花抛向天空。
6、许多人举着旗帜不知疲倦()飞奔着。
7、五颜六色()礼花映亮了北京()夜空,也映亮了狂欢()人们。
8、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海洋。
9、他乐呵呵()捉回了一只绿色()蝈蝈。
10、喜滋滋()送给了邻居家()盲婆婆。
11、会唱歌()蝈蝈。
12、在我上学()时候。
13、看到小溪流淌()清波。
14、想起往日难忘()欢乐。
15、您听,它唱()多好。
16、欢唱()黄鹂17、盛开()野菊18、美丽()故事19、动听()歌曲20、小猪()肚皮21、谗嘴()猫咪22、有趣()发现“的”、“得”、“地”练习(二)39、小鹰飞到了大树()上面,它高兴()喊起来:“我已经会飞啦!”40、小鹰飞到了大山()上空,它又高兴()喊起来:“我真()会飞啦!”41、飞()只比大树高42、小鹰急促()喘着气43、朱德()扁担44、必须储备足够()粮食45、挑起满满()一担粮食46、不好意思再藏他()扁担了。
47、狐狸在树林里找吃()48、狐狸谗()直流口水。
49、亲爱的乌鸦,您()孩子好吗?50、您()羽毛真漂亮,您()嗓子真好51、乌鸦听了狐狸()话,非常得意。
52、你把我喝()水弄脏了。
53、你安()什么心?54、小羊吃了一惊,温和()说:“亲爱()狼先生……”55、水是不会倒流()呀!56、狼气冲冲()说:“我怎么会把你喝()水弄脏呢?”57、骂我()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样。
58、滔滔()洪水59、仔细()观察水流和地形60、三次路过自己()家门61、洪水被制服了,老百姓过上了安定()日子。
62、大禹()名字代代相传。
63、不是唱戏()料子64、紧盯着空中飞翔()鸽子,或者注视着水底游动()鱼儿。
65、他()双眼渐渐灵活起来。
66、成为世界闻名()京剧大师67、日子过()很快乐。
68、聚到一起商量过冬()事。
69、春暖花开()时候,我再飞回来。
70、我准备吃()饱饱()。
71、够吃上一个冬天()。
72、孔繁森是一位优秀()援藏干部。
73、悄悄()来到医院74、献血所得()营养费75、感动()流下了热泪76、深情()唱道77、她()名字叫中国78、美丽()丹顶鹤,唱着嘹亮()歌儿,从遥远()北方飞来。
79、丹顶鹤有一身洁白()羽毛。
“的”、“得”、“地”练习(三)80、它()头顶就像嵌着一颗红宝石,鲜红鲜红(),怪不()人们叫它丹顶鹤。
81、丹顶鹤()腿长,……显()那么高雅。
82、传说丹顶鹤是神仙()旅伴。
83、我国()黄海之滨是丹顶鹤()第二故乡。
84、无忧无虑()生活着。
85、有()像大冬瓜那样傻傻()横着,有()像花儿那样美美()开着。
86、有很高()大楼房,有很宽()大礼堂,也有一点点小(),小()只可以住进一只小麻雀。
87、只剩下一个笑眯眯()太阳和一片水汪汪()蓝天。
88、太阳已经西斜,收起了刺眼()光芒。
连绵起伏()西山,披着夕阳()余辉,显()十分壮丽。
89、太阳慢慢()往下沉。
90、太阳()脸变()更红了,它轻轻()走向西山()背后,把灿烂()霞光流在遥远()天边。
92、紧张()工作静静()流过变化()真快明亮()月光缓缓()移动熟练()操作愉快()歌唱茂密()树林美丽()田野暖暖()春风欢快()孩子们愉快()歌唱93 天黑了,路灯发出微弱()光芒。
我站在伯父家门口看着他们,突然感到凉凉()寒意,摸摸自己()鼻尖,冷()像冰,脚和手也有些麻木了。
94 这时候,我清清楚楚()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记得,他()脸不再有那种慈祥()愉快()表情了,变()那么严肃。
95 望着雄伟()天安门城楼,钱学森激动()说:“我相信我一定能回到祖国,现在终于回来了!”96 松赞干布高兴()穿上了唐朝送来()汉族服装。
97 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紧紧的,全神贯注()瞄准敌人射击。
98大娘把打糕送到阵地上给志愿军吃,很多同志感动()流下眼泪。
99 焦裕禄出了许楼村,又急急忙忙()向前奔去。
他那顶棉帽子()耳巴忽闪忽闪(),渐渐()消失在茫茫雪海中。
100月亮照进窗子来,茅屋里()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格外清幽。
101、书( )封面鲜艳( )红旗爸爸( )老师慢慢( )走偷偷( )哭迅速( )成长跑( )真快吃( )太多玩( )真高兴参考答案的“得”、“地”练习(一)1、秋天(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在床前,远离家乡(的)人望着那天上(的)月亮,不由(得)思念起故乡来。
2、这首诗是谁写(的)呀?是唐代(的)大诗人李白。
3、成功(的)喜讯4、四面八方(的)人们5、一次又一次(地)将满地(的)鲜花抛向天空。
6、许多人举着旗帜不知疲倦(地)飞奔着。
7、五颜六色(的)礼花映亮了北京(的)夜空,也映亮了狂欢(的)人们。
8、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
9、他乐呵呵(地)捉回了一只绿色(的)蝈蝈。
10、喜滋滋(地)送给了邻居家(的)盲婆婆。
11、会唱歌(的)蝈蝈。
12、在我上学(的)时候。
13、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波。
14、想起往日难忘(的)欢乐。
15、您听,它唱(得)多好。
16、欢唱(的)黄鹂17、盛开(的)野菊18、美丽(的)故事19、动听(的)歌曲20、小猪(的)肚皮21、谗嘴(的)猫咪22、有趣(的)发现“的”、“得”、“地”练习(二)39、小鹰飞到了大树(的)上面,它高兴(地)喊起来:“我已经会飞啦!”40、小鹰飞到了大山(的)上空,它又高兴(地)喊起来:“我真(的)会飞啦!”41、飞(得)只比大树高42、小鹰急促(地)喘着气43、朱德(的)扁担44、必须储备足够(的)粮食45、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46、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47、狐狸在树林里找吃(的)48、狐狸谗(得)直流口水。
49、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50、您(的)羽毛真漂亮,您(的)嗓子真好51、乌鸦听了狐狸(的)话,非常得意。
52、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
53、你安(的)什么心?54、小羊吃了一惊,温和(地)说:“亲爱(的)狼先生……”55、水是不会倒流(的)呀!56、狼气冲冲(地)说:“我怎么会把你喝(的)水弄脏呢?”57、骂我(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样。
58、滔滔(的)洪水59、仔细(地)观察水流和地形60、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61、洪水被制服了,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
62、大禹(的)名字代代相传。
63、不是唱戏(的)料子64、紧盯着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着水底游动(的)鱼儿。
65、他(的)双眼渐渐灵活起来。
66、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67、日子过(得)很快乐。
68、聚到一起商量过冬(的)事。
69、春暖花开(的)时候,我再飞回来。
70、我准备吃(得)饱饱(的)。
71、够吃上一个冬天(的)。
72、孔繁森是一位优秀(的)援藏干部。
73、悄悄(地)来到医院74、献血所得(的)营养费75、感动(地)流下了热泪76、深情(地)唱道77、她(的)名字叫中国78、美丽(的)丹顶鹤,唱着嘹亮(的)歌儿,从遥远(的)北方飞来。
79、丹顶鹤有一身洁白(的)羽毛。
“的”、“得”、“地”练习(三)80、它(的)头顶就像嵌着一颗红宝石,鲜红鲜红(的),怪不(得)人们叫它丹顶鹤。
81、丹顶鹤(的)腿长,……显(得)那么高雅。
82、传说丹顶鹤是神仙(的)旅伴。
83、我国(的)黄海之滨是丹顶鹤(的)第二故乡。
84、无忧无虑(地)生活着。
85、有(的)像大冬瓜那样傻傻(地)横着,有(的)像花儿那样美美(地)开着。
86、有很高(的)大楼房,有很宽(的)大礼堂,也有一点点小(的),小(得)只可以住进一只小麻雀。
87、只剩下一个笑眯眯(的)太阳和一片水汪汪(的)蓝天。
88、太阳已经西斜,收起了刺眼(的)光芒。
连绵起伏(的)西山,披着夕阳(的)余辉,显(得)十分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