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5月)生物试题(原卷版)

合集下载

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南昌市第十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科地理试题命题人:熊红妹审题人:陶雅兰2017年6月说明: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100分钟。

注意: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IS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上,同时用2B铅笔在规定的位置上认真填涂自己的IS 号.一、选择题(本道大题每个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共50分。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关于图中的地形判断不正确的是()A.A处是山谷B.B处是山顶C.CD处是山脊D.EF 处是山谷2.图中两山峰的温差为( )A.1.2℃B.1。

2℃~2。

4℃C.2.4℃~4.8℃D.0℃~2.4℃3.图中有一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运动员从崖底攀至陡崖最高处,高差可能有( )A.101米B.198米C.398米D.601米下图为某区域海陆轮廓和板块示意图。

据图回答4—5题。

4.按照岩石圈六大板块的划分,M半岛位于A.亚欧板块B.太平洋板块C.非洲板块D.印度洋板块5.图中所示的边界属于A.陆地区域边界B.板块生长边界C.海洋区域边界D.板块消亡选界东南亚、南亚国家自然地理环境优越,物产丰富多样。

据此回答6—7题。

6.下列关于东南亚与南亚地理特征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热带季风影响,农业生产具有良好水热条件B.大部分地区属高原地形,地势平坦,土壤肥沃C.河流众多,水量丰富,均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D.利用丰富的石油资源,重点发展石油化工工业7.下列关于东南亚与南亚地理特征不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南亚以白色人种为主,而南亚以黄色人种为主B.东南亚适宜于天然橡胶生长,而南亚有利于棉花种植C.南亚产业属于资源密集型,而东南亚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D.南亚是世界上华人华侨聚集之地,而东南亚华人华侨相对较少海水盐度是指海水中全部溶解固体与海水重量之比,通常以每千克海水中所含的克数表示。

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5月)数学(文)试题

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5月)数学(文)试题

南昌十中2016-2017学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文)高二数学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注 意 事 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或IS 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

2.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请保持卡面清洁和答题纸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

第I 卷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设集合U ={1,3,5,7,9},集合A ={1,5},B ={3,5},则U U C A C B ∩等于( ) A.{7,9} B.{1,3,7,9} C.{5} D.{1,3,5} 2.下列各组函数是同一函数的是( )A. xy x =与 1y = B. 1y x =-与⎩⎨⎧<->-=1,11,1x x x x yC. 2y x =与3x y x = D. 32+1x xy x +=与y x =3.若函数()f x 的定义域是[]1,1-,则函数()21f x -的定义域是( )A. []3,1-B. [0,1]C. [)2,+∞ D. 10,2⎛⎤ ⎥⎝⎦4.观察下列散点图,其中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A. a 为正相关, b 为负相关, c 为不相关B. a 为负相关, b 为不相关, c 为正相关C. a 为负相关, b 为正相关, c 为不相关D. a 为正相关, b 为不相关, c 为负相关5.若函数y =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周期为5的奇函数,且满足f (1)=1,f (2)=2,则f (8)+f (-4)=( ) A.-1 B. 1 C. -2 D. 26.设命题p :函数y =f (x )不是偶函数,命题q :函数y =f (x )是单调函数,则p 是q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7.下列有关命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命题“若y x =,则y x sin sin =”的逆否命题为真命题 B .命题“矩形是平行四边形”的逆命题是为真命题C .命题“若12=x ,则1=x ”的否命题为:“若12=x ,则1≠x ”D .命题“R x ∈∃使得012<++x x ”的否定是:“R x ∈∀均有012<++x x ”8.已知六棱锥P ABCDEF -的底面是正六边形,PA ⊥平面ABC .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CD 平面PAF B. DF ⊥平面PAF C. //CF 平面PAB D. CF ⊥平面PAD9.若平面α截三棱锥所得截面为平行四边形,则该三棱锥与平面α平行的棱有( ) A. 0条 B. 1条 C. 2条 D. 1条或2条10.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棱长为a ,M 、N 分别为B A 1和AC 上的点,a AN M A 321==,则MN 与平面C C 11BB 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交 B. 平行 C. 垂直 D. 不能确定11.已知函数()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且在[)0,+∞上单调递增,若对于任意x R ∈,()()2222f log a f x x ≤-+恒成立,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0,1 B. 1,22⎡⎤⎢⎥⎣⎦C. (]0,2D. [)2,+∞12.如图,矩形ABCD 中,2AB AD =,E 为边AB 的中点,将ADE ∆沿直线DE 翻转成1A DE ∆(1A ∉平面ABCD ).若M 、O 分别为线段1AC 、DE 的中点,则在ADE ∆翻转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与平面1A DE 垂直的直线必与直线BM 垂直 B. 异面直线BM 与1A E 所成角是定值C. 一定存在某个位置,使DE MO ⊥D. 三棱锥1A ADE -外接球半径与棱AD 的长之比为定值 第Ⅱ卷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集合A ={x |x 2-2x <0},B ={x |x 2<1},则A ∪B =_______.14.已知函数⎪⎩⎪⎨⎧>≤-=-0,0,12)(x x x x f x 若0()1f x =,则=0x _______.15.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____.16.四面体PABC 的四个顶点都在球O 的球面上,PA =8,BC =4,PB =PC =AB =AC ,,且平面PBC ⊥平面ABC ,则球O 的表面积为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请在答题卷上写出必要的推理过程或演算步骤)17.设命题p x R ∀∈,有2240x ax ++≥;q :函数f (x )=(1-a )x +5在R 上是减函数.若命题p 或q 为真,p 且q 为假,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18.已知a ,b 是实数,1和-1是函数f (x )=x 3+ax 2+bx 的两个极值点. (1)求a 和b 的值(2)求f (x )在[-2,2]内的最大值和最小值.19.(1 (2)由此推测当婴儿生长到五个月时的体重为多少?附:回归直线方程:ˆˆˆybx a =+,其中()()()1122211ˆ()nni i iii i nni ii i x y nx y x x y y b x n x x x ====---==--∑∑∑∑.20.直三棱柱ABC-A 1B 1C 1中,AC=BC=BB 1=1,AB= 2 . (1)求证:AC ⊥平面BB 1C ; (2)求三棱锥A-BB 1C 的体积.21.如图,已知AC 是圆O 的直径,PA ⊥平面ABCD ,E 是PC 的中点,∠DAC =∠AOB . (1)证明:BE ∥平面PAD(2)求证:平面BEO ⊥平面PCD .22.设椭圆)0(1:2222>>=+b a b y a x E 的长轴长为6,离心率36=e ,O 为坐标原点.(Ⅰ)求椭圆E 标准方程;(Ⅱ)如图,若分别过椭圆E 的左右焦点F 1,F 2的动直线l 1,l 2相交于P 点,与椭圆分别交于A 、B 与C 、D 不同四点,直线OA 、OB 、OC 、OD 的斜率k 1、k 2、k 3、k 4满足k 1+k 2=k 3+k 4.是否存在定点M 、N ,使得|PM |+|PN |为定值.若存在,求出M 、N 点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5月)地理试题含答案

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5月)地理试题含答案

南昌十中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地理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注 意 事 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IS 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上,同时用2B 铅笔在规定的位置上认真填涂自己的IS 号.2.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

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卷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请保持答题卷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卷交回监考老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涂在....答题卷中。

1.下列四幅剖面图所示地层中,最有可能储存石油、天然气的是2.不属于地球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在板块交界外发生的褶皱山系是A.喜马拉雅山 B.乞力马扎罗山C.阿尔卑斯山 D.安第斯山3.泰山在地质构造上属于A.背斜B.向斜C.地堑D.地垒4.我国的黄土高原崎岖的地表和长江三峡分别是由于A.流水侵蚀和流水沉积B。

风力侵蚀和风力沉积C.风力沉积和流水沉积D。

流水侵蚀和流水侵蚀5.下列地形中,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黄土高原B。

东非大裂谷C.桂林的石灰岩溶洞D.大片的戈壁6.下列属于风力堆积地貌的是A。

河口三角洲 B.沙丘 C.风蚀蘑菇 D.云贵高原7.板块构造学说认为两个大陆板块相碰撞处常形成A.海岸山脉B.岛弧C.巨大裂谷D.巨大山脉8。

下列各图所示意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于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9。

山区城市多分布在①高山顶部②河谷谷地③山间高地④比较开阔的低地A.①②B。

③④C。

②④D。

①③10。

关于地形与城市区位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

美国三大城市带都分布在沿海平原地区B。

巴西的城市集中分布在亚马孙平原地区C.热带地区的城市多分布在高原地区D。

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5月)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5月)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5月)化学试题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F-19 Na-23 S-32 Cl-35.5 Br-80 I-127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 醛基的结构简式—COHB. 2-乙基-1,3-丁二烯分子的键线式:C. 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D. 四氯化碳分子的电子式:【答案】B【解析】A、醛基的结构简式—CHO,故A错误;B、编号要使双键位置最小,故B正确;C、题中给的是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C错误;D、四氯化碳分子的电子式:,故D错误;故选B。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纤维素、乙酸乙酯、油脂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都能水解B. 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化学式均为(C6H10O5)nC. 羊毛、蚕丝、棉花和麻等天然高分子材料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D. 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和油脂均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答案】A【解析】A. 纤维素、乙酸乙酯、油脂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都能水解,故A正确;B. 淀粉和纤维素不互为同分异构体,化学式(C6H10O5)n中n值不一定相同,分子式不同,故B错误;C.棉花和麻等天然高分子材料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故C错误;D. 油脂的式量只有八百多,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故选A。

3. 《后汉书·郡国志》中记载:“石出泉水……其水有肥,燃之极明,不可食,县人谓之石漆。

”《酉阳杂俎》一书:“高奴县石脂水,水腻,浮上如漆,采以膏车及燃灯极明。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上述材料所说“石漆”“石脂水”是石油,在工业上通过石油分馏得到苯和甲烷等B. 塑料聚乙烯(PE)的单体可以由石油裂解得到C. 聚乙烯可以使溴水褪色D. 三大合成材料分别是合金、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答案】B【解析】A、苯通过煤的干馏获得,故A错误;B、乙烯是通过石油的裂解获得,故B正确;C、聚乙烯中没有不饱和键,不可以使溴水褪色,故C错误;D、三大合成材料是合成树脂、合成橡胶橡胶、合成塑料,故D错误;故选B。

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缺答案

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缺答案

南昌十中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中测试卷高一物理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100分钟,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IS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纸上,同时用2B铅笔在规定的位置上认真填涂自己的IS号。

2.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请保持卡面清洁和答题纸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监考老师。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7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得4分,选错得0分;8—10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选对得4分,漏选得2分,错选得0分)1.关于行星运动的规律,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A.开普勒在牛顿定律的基础上,导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B.开普勒在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C.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找出了行星按照这些规律运动的原因D.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2.如图所示,可看成质点的a、b、c是在地球大气层外圆轨道上运动的3颗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线速度B.b、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的向心加速度C.b、c的角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角速度D.c只要加速就可以追上b3.美国宇航局利用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发现了一个新的双星系统,命名为“开普勒-47”,该系统位于天鹅座内,距离地球大约5000光年。

这一新的系统有一对互相围绕运行的恒星,运行周期为T,其中一颗大恒星的质量为M,另一颗小恒星质量只有大恒星质量的三分之一。

【全国百强校】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全国百强校】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绝密★启用前【全国百强校】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45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下列句子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马之千里者A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B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C .见犯乃死,重负国D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2、下列加点的词,与例句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A .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B .左右欲刃相如C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D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前后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如果说民族振兴的壮丽景观, ① 我们在国际竞争的长跑队伍中逐渐追赶上第一方阵,给了我们文化自信以充足的现实理由, ② 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③ 以悠久厚重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内涵,赋予我们的文化以深厚底蕴和坚忍定力。

绵延五千试卷第2页,共10页多年的中华文化,在不懈奋斗的漫漫旅程中,积累了丰富智慧和坚毅精神。

这 ④ 为我们今天理解、接受和消化世界各民族文化,练就了博采众长的胸襟和才干, ⑤ 赋予我们深广视野和过人睿识, ⑥ 以纵横捭阖的手段和沉着从容的心态应对各种危机与挑战。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标志着 那么 却 / 并 更 B 如果说 而且 就 不但 也 还 C 意味着 那么 则 不仅 更 /D就是说/也如果那么则A. AB. BC. CD. D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路人皆知。

但是,科技与创新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却不能不被人们重视。

B.周继林是我国口腔颌面缺损修复领域的开拓者之一,她1935年学习牙医专业,救助过抗日战场上的国民党军人,也医治过抗美援朝的志愿军官兵。

2016-2017学年江西省南昌十中高一(下)分班物理试卷(解析版)

2016-2017学年江西省南昌十中高一(下)分班物理试卷(解析版)

2016-2017学年江西省南昌十中高一(下)分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小题-6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7小题-10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g=10m/s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B.速度改变量△v越大,加速度越大C.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大D.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快2.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7°的斜面向上的5N的拉力着重为3N的木块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则斜面对木块的作用力的方向是(sin37°=0.6,cos37°=0.8)()A.水平向左B.垂直斜面向上C.竖直向上D.不能确定3.如图所示,轻质细线把a、b两个小球悬挂起来,今若分别对a、b两端施加向左偏下30°和向在偏上30°的同样大小的恒力,则最终平衡时两球的位置就如图的()A. B.C.D.4.在静止的小车内,用细绳a和b系住一个小球.绳a与竖直方向成θ角,拉力为T a,绳b成水平状态,拉力为T b.现让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此时小球在车内的位置仍保持不变(角θ不变).则两根细绳的拉力变化情况是()A.T a变大,T b不变 B.T a变大,T b变小C.T a变大,T b变大 D.T a不变,T b变小5.被竖直上抛的物体,抛出时的初速度与回到抛出点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R,设空气阻力在运动中大小不变.则重力与空气阻力大小之比为()A. B.C.R2D.6.如图所示,甲、乙两船在同一条河流中同时开始渡河,河宽为H,河水流速为u,划船速度均为v,出发时两船相距,甲、乙船头均与岸边成60°角,且乙船恰好能直达对岸的A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乙两船到达对岸的时间不同B.两船可能在未到达对岸前相遇C.甲船在A点右侧靠岸D.甲船也在A点靠岸7.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关于火箭的运动情况,正确的说法是()A.火箭的速度先逐渐增大,然后又逐渐减小B.火箭在t B时刻上升至最高点BC.火箭在t B时刻的速度达到最大值D.火箭在AB段的加速度比OA段的加速度要小8.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b在水平力F作用下将物体a向光滑的竖直墙壁挤压,如图所示,a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受到的摩擦力有二个B.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随F变化C.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随F的增大而增大D.a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上9.如图所示,重为G的质点P与三根劲度系数相同的轻弹簧A、B、C相连,C 处于竖直方向,静止时相邻弹簧间的夹角均为120°.已知弹簧A、B对质点P的弹力大小各为,弹簧C对质点P的弹力大小可能为()A.B.C.0 D.3G10.如图所示,质量为20Kg的物体A栓在一个被水平拉伸的弹簧一端,弹簧的拉力为10N时,物体刚好处于静止状态,若小车以a=1m/s2向右开始匀加速运动,则()A.物体A相对于小车仍静止B.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减小C.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不变D.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增大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24分,每空3分,把答案写在题中的横线上,g=10m/s2)11.(3分)有五个力作用于一点O,这五个力构成一个正六边形的两邻边和三角对角线,如图所示,设F3=20N,则这五个力的合力大小为.12.(6分)有一条竖直悬挂起来的长为4.2m的细杆AB,在杆的正下方离B端0.8m的地方有一个水平放置的圆环C,若让杆自由下落,杆从下落开始,下端B 到达圆环所经历的时间为s;AB杆通过圆环的过程中所用时间为s.13.(6分)如图所示,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的轻质弹簧a、b与质量为m的物块P相连、并直立于水平面上,今在弹簧a的上端A上再压放一质量为2m的物块Q,则至再次静止时,A端将下降;物块P将下降.14.(9分)一个小球沿光滑斜面向下运动,用每隔s曝光一次的频闪照相机拍摄下不同时刻小球的位置照片如图所示,选小球的五个连续位置A、B、C、D、E进行测量,测得距离s1、s2、s3、s4的数据如表格所示.(1)小球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的大小为m/s2(2)根据以上数据求出小球在位置A和位置E的速度?三.解答题(本题包括5题,共3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g=10m/s2)15.(6分)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0.5m/s,第7s内的位移比第5s 内的位移多4m,求:(1)物体的加速度;(2)物体在5s内的位移.16.(6分)某人在地面上最多能举起60kg的物体,而在一个加速下降的电梯里最多能举起80kg的物体.求:(1)此电梯的加速度为多少?(2)若电梯以此加速度上升,则此人在电梯里最多能举起物体的质量是多少?(g=10m/s2)17.(7分)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旁,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v=8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有违章行为时,决定前去拦截,经2.5s,警车发动起来,以a=2m/s2加速度匀加速开出,警车以加速度a=2m/s2维持匀加速运动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108km/h,试问:(1)在警车追上货车之前,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2)警车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违章的货车?18.(7分)如图所示,在海滨游乐场里有一种滑沙运动.某人坐在滑板上从斜坡的高处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斜坡底端B点后,沿水平的滑道再滑行一段距离到C点停下来.若人和滑板的总质量m=60.0kg,滑板与斜坡滑道和水平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0,斜坡的倾角θ=37°(sin37°=0.6,cos37°=0.8),斜坡与水平滑道间是平滑连接的,整个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1)人从斜坡上滑下的加速度为多大?(2)若AB的长度为25m,求BC的长度为多少?19.(10分)如图1所示,质量M=1kg的木板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在木板的左端放置一个质量m=1kg、大小可以忽略的铁块,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4,取g=10m/s2,试求:(1)若木板长L=1m,在铁块上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8N,经过多长时间铁块运动到木板的右端?(2)若在木板(足够长)的右端施加一个大小从零开始连续增加的水平向左的力F,请在图2中画出铁块受到的摩擦力f随拉力F大小变化的图象.2016-2017学年江西省南昌十中高一(下)分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小题-6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7小题-10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g=10m/s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B.速度改变量△v越大,加速度越大C.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大D.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快【考点】加速度;速度【分析】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可知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的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与物体速度无关,即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解答】解:A、速度大的物体加速度不一定大,例如速度大的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零,故A错误;B、根据a=可知加速度a由速度的变化量△v和速度发生改变所需要的时间△t共同决定,虽然△v大,但△t更大时,a可以很小.故B错误;C、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快,但变化不一定大,故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把握加速度的定义式a=中各个物理量的含义以及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加速度的定义的基础2.(2016春•上海校级期中)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7°的斜面向上的5N的拉力着重为3N的木块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则斜面对木块的作用力的方向是(sin37°=0.6,cos37°=0.8)()A.水平向左B.垂直斜面向上C.竖直向上D.不能确定【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分析】以木块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木块做匀速运动,合力为零,根据平衡条件的推论:斜面对木块的作用力与F和重力的合力方向相反,分析F和重力的合力方向,再确定斜面对木块的总作用力的方向.【解答】解:木块做匀速运动,重力G、拉力F和斜面对木块的作用力.将F分解为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竖直向上的分力F1=Fsin37°=5×0.6N=3N,与重力大小相等,则F和重力的合力方向水平向右,根据平衡条件的推论得到,斜面对木块的总作用力的方向与F和重力的合力方向相反,即为水平向左.故选:A【点评】本题运用平衡条件的推论研究斜面对木块的作用力.实质上斜面对木块有支持力和摩擦力两个力,也可以由平衡条件求出这两个力,再求出它们的合力方向.3.如图所示,轻质细线把a、b两个小球悬挂起来,今若分别对a、b两端施加向左偏下30°和向在偏上30°的同样大小的恒力,则最终平衡时两球的位置就如图的()A. B.C.D.【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分析】对两球连同之间的细线看成一个整体,分别对其进行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受力分析,观察绳子弹力的方向便可解出.【解答】解:将两球连同之间的细线看成一个整体,对整体受力分析如下图,可知a球上方的细线必定沿竖直方向,故选A.故选:A.【点评】本题重点考查了学生的受力分析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能够从整体着手分析受力,若采用隔离法分析a、b两个小球受力的情况,则有一定的难度.4.(2010•山东校级一模)在静止的小车内,用细绳a和b系住一个小球.绳a 与竖直方向成θ角,拉力为T a,绳b成水平状态,拉力为T b.现让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此时小球在车内的位置仍保持不变(角θ不变).则两根细绳的拉力变化情况是()A.T a变大,T b不变 B.T a变大,T b变小C.T a变大,T b变大 D.T a不变,T b变小【考点】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分析】对静止状态和匀加速状态分别受力分析,求出两个绳子拉力的表达式,再对结果讨论即可.【解答】解:物体以加速度a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T a sinθ﹣T b=maT a cosθ﹣mg=0解得T a=T b=mgtanθ﹣ma故当物体由静止开始加速时,加速度由零变为不是零,即变大,故T a不变,T b 变小;故选D.【点评】本题关键是对小球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出方程求解出各个力的表达式,然后进行讨论.5.(2011•上饶二模)被竖直上抛的物体,抛出时的初速度与回到抛出点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R,设空气阻力在运动中大小不变.则重力与空气阻力大小之比为()A. B.C.R2D.【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求出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的加速度之比,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大小之比.【解答】解:上升过程:,下降的过程,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f=ma1,mg﹣f=ma2解得mg=,f=.则.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牛顿第二定律,以及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6.(2009•天心区校级三模)如图所示,甲、乙两船在同一条河流中同时开始渡河,河宽为H,河水流速为u,划船速度均为v,出发时两船相距,甲、乙船头均与岸边成60°角,且乙船恰好能直达对岸的A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乙两船到达对岸的时间不同B.两船可能在未到达对岸前相遇C.甲船在A点右侧靠岸D.甲船也在A点靠岸【考点】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分析】小船过河的速度为船本身的速度垂直河岸方向的分速度,故要求过河时间需要将船速分解为沿河岸的速度和垂直河岸的速度;要求两船相遇的地点,需要求出两船之间的相对速度,即它们各自沿河岸的速度的和;由于知道了它们过河的时间,故可以求出甲船靠岸的地点.【解答】解:A、小船过河的速度为船本身的速度垂直河岸方向的分速度,故小船过河的速度v y=vsin60°,故小船过河的时间:t1==,故甲乙两船到达对岸的时间相同,故A错误;B、甲船沿河岸方向的速度:v1+u=vcos60°+u=u+乙船沿河岸方向的速度:v2﹣u=vcos60°﹣u=﹣u故甲乙两船沿河岸方向的相对速度为:u++﹣u=v故两船相遇的时间为:t2=÷v==t1,故两船在到达对岸时相遇,故B错误;C、由于乙船恰好能直达对岸的A点,而两船在到达对岸时相遇,故甲船在A点到达对岸,故C错误,而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相对速度,小船过河问题,注意过河时间由垂直河岸的速度与河宽决定.7.(2011秋•尖山区校级期中)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关于火箭的运动情况,正确的说法是()A.火箭的速度先逐渐增大,然后又逐渐减小B.火箭在t B时刻上升至最高点BC.火箭在t B时刻的速度达到最大值D.火箭在AB段的加速度比OA段的加速度要小【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速度图象直接反映物体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由速度的正负读出速度的方向,分析火箭的运动情况,判断什么时刻火箭到达最大高度和什么时刻回到地面.根据斜率等于加速度,由数学知识判断加速度的大小.【解答】解:A、由图象看出,在0﹣t B时间内火箭的速度逐渐增大,t B﹣t C时间内火箭的速度逐渐减小,故A正确.B、由速度图象看出,速度均是正值,说明火箭一直向上运动,t C时刻速度为零,上升到最高点,故B错误.C、根据速度的数值看出,火箭在B点的速度达到最大值,故C正确.D、速度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越大,加速度越大.由图象可知AB段斜率大于OA段的斜率,因此火箭在AB段的加速度大于OA段的加速度.故D错误.故选:AC【点评】速度﹣时间图象速度的正负反映速度的方向,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面积”表示位移.8.(2010•郑州一模)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b在水平力F作用下将物体a向光滑的竖直墙壁挤压,如图所示,a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受到的摩擦力有二个B.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随F变化C.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随F的增大而增大D.a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上【考点】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分析】对a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判断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从而即可求解.【解答】解:对于a,由于墙壁光滑,只受到b对a的摩擦力,最终受重力、b 对a的压力、墙壁的弹力、b对a的静摩擦力处于平衡,则b对a的摩擦力等于a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上,F增大,摩擦力大小不变,始终等于a的重力.故B、D正确,A、C错误.故选:B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隔离对a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进行求解.9.(2014秋•雨花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重为G的质点P与三根劲度系数相同的轻弹簧A、B、C相连,C处于竖直方向,静止时相邻弹簧间的夹角均为120°.已知弹簧A、B对质点P的弹力大小各为,弹簧C对质点P的弹力大小可能为()A.B.C.0 D.3G【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分析】选取M为研究的对象,对P进行受力分析,它受到重力和ABC三个弹簧的弹力,画出受力分析的图象,结合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分析即可.【解答】解:若弹簧A和B对质点的作用力为拉力,对P进行受力分析如图,由于P处于平衡状态,所以:F C=G+F A cos60°+F B cos60°=G,若弹簧A和B对质点的作用力为推力,对P进行受力分析,由于P处于平衡状态,所以:F C=F A cos60°+F B cos60°﹣G=﹣,故选:AB.【点评】掌握力的特点,是正确分析受力的基础和依据.要想熟练掌握,还需要通过一定量的练习,不断加深对物体运动规律的认识,反复体会方法,总结技巧才能达到.10.(2009•郴州模拟)如图所示,质量为20Kg的物体A栓在一个被水平拉伸的弹簧一端,弹簧的拉力为10N时,物体刚好处于静止状态,若小车以a=1m/s2向右开始匀加速运动,则()A.物体A相对于小车仍静止B.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减小C.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不变D.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增大【考点】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分析】当弹簧的拉力为10N时,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10N,方向水平向左,所以物体A与平板车的上表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 m≥10N.当物体向右的加速度为1m/s2时,F=ma=20N,可知此时平板车对物体A的摩擦力为10N,方向向右,且为静摩擦力.所以物体A相对于车仍然静止,受到的弹簧的拉力大小不变.【解答】解:A、物体开始时受弹力F=10N,而处于静止状态,说明受到的静摩擦力为10N,则物体的最大静摩擦力F m≥10N.当物体相对于小车向左恰好发生滑动时,加速度为a0=≥m/s2=1m/s2.所以当小车的加速度为a≤1m/s2时,物块A相对小车仍静止.故A正确.B、由上分析知,小车以加速度a≤1m/s2沿水平地面向右加速运动时,物体A相对于车仍然静止,弹簧的拉力水平向右,大小仍为10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合=ma=20N,此时平板车对物体A的摩擦力为10N,方向向右,大小不变.故BD错误,C正确.故选AC【点评】本题考查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的能力.要注意静摩擦力大小和方向会随物体状态而变化.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24分,每空3分,把答案写在题中的横线上,g=10m/s2)11.(3分)有五个力作用于一点O,这五个力构成一个正六边形的两邻边和三角对角线,如图所示,设F3=20N,则这五个力的合力大小为60N.【考点】力的合成【分析】本题关键是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分析,夹角越大,合力越小,合力范围为:|F1+F2|≥F≥|F1﹣F2|.【解答】解:由图可知,最大恒力为F3,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F1与F4的合力为F3,F2与F5的合力为F3,这五个力的合力为三倍的F3,所以合力的大小为60N.故答案为:60N.【点评】解决此类问题需要结合平行四边形定则,利用几何知识分析合力的大小.12.(6分)有一条竖直悬挂起来的长为4.2m的细杆AB,在杆的正下方离B端0.8m的地方有一个水平放置的圆环C,若让杆自由下落,杆从下落开始,下端B 到达圆环所经历的时间为0.4s;AB杆通过圆环的过程中所用时间为0.6s.【考点】自由落体运动【分析】杆做自由落体运动,由自由落体位移时间公式可得上端A及下端B到达圆环所经历的时间,两段时间之差即为AB杆通过圆环的过程中所用时间【解答】解:杆做自由落体运动,杆的B点通过圆环的时间为t B:则H BC=解得:t=═0.4s杆的A点通过圆环的时间为t A:则H AC=解得:t A=s=1.0s故AB杆通过圆环的过程中所用时间为△t=t A﹣t=0.6s故答案为:0.4;0.6【点评】本题是简单的自由落体应用,知道通过圆环指的是从杆接触圆环到离开圆环,是基础题目13.(6分)如图所示,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的轻质弹簧a、b与质量为m的物块P相连、并直立于水平面上,今在弹簧a的上端A上再压放一质量为2m的物块Q,则至再次静止时,A端将下降;物块P将下降.【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胡克定律【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和胡克定律求出初状态下面弹簧的压缩量,以及末状态上面弹簧压缩量和下面弹簧的压缩量,从而得出A点下降的高度以及P下降的高度.【解答】解:开始下边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弹簧的弹力F=mg=K2x,则下面弹簧的压缩量为:x=,当在弹簧a的上端A上再压放一质量为2m的物块Q时,上面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对Q有:K1x1=2mg压缩量为:x1=,乙P、Q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则有:mg+2mg=K2x2所以:所以P下降的距离为::则A点比以前下降的距离为::=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共点力平衡和胡克定律的基本运用,关键抓住初末状态,根据平衡进行求解,基础题.14.(9分)(2011秋•城关区校级期中)一个小球沿光滑斜面向下运动,用每隔s 曝光一次的频闪照相机拍摄下不同时刻小球的位置照片如图所示,选小球的五个连续位置A、B、C、D、E进行测量,测得距离s1、s2、s3、s4的数据如表格所示.(1)小球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的大小为 1.11m/s2(2)根据以上数据求出小球在位置A和位置E的速度?【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分析】(1)根据逐差法求加速度a,,,而a=.(2)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CE的平均速度,即可知道D点的瞬时速度,再根据速度时间公式v=v0+at求出A、E的速度.【解答】解:(1)由逐差法:x3﹣x1=2a1T2=1.11 m/s2x4﹣x2=2a2T2=1.095 m/s2则:≈1.11 m/s2(2)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所以CE段的平均速度等于D点的瞬时速度,有=1.095m/s.由v D=v A+3aT,代入数据得V A≈0.77 m/s由V E=V D+aT,代入数据得V E=≈1.20 m/s故本题答案为:(1)1.11(2)V A≈0.77 m/s V E=≈1.20 m/s【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逐差法求加速度,以及掌握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三.解答题(本题包括5题,共3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g=10m/s2)15.(6分)(2014秋•城区校级期末)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0.5m/s,第7s内的位移比第5s内的位移多4m,求:(1)物体的加速度;(2)物体在5s内的位移.【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分析】(1)根据相邻的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是一恒量,即:△x=aT2,求出物体的加速度.(2)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求解.【解答】解:(1)利用相邻的相等时间里的位移差公式:△x=aT2,得:a=(2)物体在5s内的位移为:=27.5m答:(1)物体的加速度为2m/s2;(2)物体在5s内的位移为27.5m.【点评】解决本题的根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以及掌握推论:根据相邻的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是一恒量,即:△x=aT2.16.(6分)(2009秋•吉林期末)某人在地面上最多能举起60kg的物体,而在一个加速下降的电梯里最多能举起80kg的物体.求:(1)此电梯的加速度为多少?(2)若电梯以此加速度上升,则此人在电梯里最多能举起物体的质量是多少?(g=10m/s2)【考点】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超重和失重【分析】无论在超重还是失重情况下,人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就等于人在地面上最多能举起的物体重力.由此可由牛顿第二定律解得加速下降电梯的加速度,也可以解得在加速上升电梯最多能举起的物体质量.【解答】解:(1)电梯加速下降设加速度为a,在地面举起物体质量为m0,在下降电梯举起物体质量为m1则由牛顿第二定律:m1g﹣m0g=m1a解得:a==2.5m/s2(2)设加速上升时,举起物体质量为m2则由牛顿第二定律:m0g﹣m2g=m2a解得:m2=答:(1)此电梯的加速度为2.5m/s2.(2)若电梯以此加速度上升,则此人在电梯里最多能举起物体的质量是48kg.【点评】本题重点是明确:无论在超重还是失重情况下,人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就等于人在地面上最多能举起的物体重力.17.(7分)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旁,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v=8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有违章行为时,决定前去拦截,经2.5s,警车发动起来,以a=2m/s2加速度匀加速开出,警车以加速度a=2m/s2维持匀加速运动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108km/h,试问:(1)在警车追上货车之前,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2)警车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违章的货车?【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分析】(1)货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警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警车追上货车之前,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车间的距离最大.根据速度相等求出时间,再由位移公式求解最大距离.(2)当警车追上违章的货车,两车的位移相等,再位移公式求解时间.【解答】解:(1)当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车相距最远,即.两车相距(2)设警车在匀加速运动中经时间t追上货车,则有代入数据得t2=8t﹣20=0,解得t=10s此时警车速度υ1=at=20m/s=72km/h<108km/h,因此警车发动后,10s可追上货车答:(1)在警车追上货车之前,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36m(2)10s才能追上违章的货车【点评】本题是追及类型,除了分别研究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之外,关键要寻找它们之间的关系.往往两物体速度相等时,物体之间的距离达到最大或最小18.(7分)(2011•安徽一模)如图所示,在海滨游乐场里有一种滑沙运动.某人坐在滑板上从斜坡的高处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斜坡底端B点后,沿水平的滑道再滑行一段距离到C点停下来.若人和滑板的总质量m=60.0kg,滑板与斜坡滑道和水平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0,斜坡的倾角θ=37°(sin37°=0.6,cos37°=0.8),斜坡与水平滑道间是平滑连接的,整个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1)人从斜坡上滑下的加速度为多大?。

【全国百强校】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全国百强校】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绝密★启用前【全国百强校】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75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下列有关计算结果,错误的是( )A .DNA 分子上的某个基因片段含有600个碱基对,由它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分子最多含有的氨基酸数为200个B .将一个被15N 标记的噬菌体(含一个双链DNA 分子)去侵染含14N 的细菌,噬菌体复制3次后,则含有15N 标记的噬菌体占总数的1/8C .在某双链DNA 分子的所有碱基中,鸟嘌呤的分子数占26%,则腺嘌呤的分子数占24%D .某DNA 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 +T )/(C +G )=0.4,其互补链中该碱基比例也是0.42、已知果蝇的长翅对残翅为显性、灰身对黑身为显性、红眼对白眼为显性,则下列有关基因位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试卷第2页,共11页A .残翅♀与长翅(纯合)♂杂交,若F 1雌雄均为长翅,说明相关基因不可能只位于X 染色体上B .灰身(纯合) ♀与黑身♂杂交,若F 1雌雄均为灰身,说明相关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C .红眼(纯合) ♀与白眼♂杂交,若F 1雌雄均为红眼,说明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D .萨顿提出了“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通过实验证明了“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3、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患聋哑又患色盲的男孩,且该男孩的基因型是aaX b Y.。

请推测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基因型及其概率分别是( ) A .AAX B Y ,9/16 B .AAX B Y ,3/16C .AAX B Y ,3/16或Aa X B Y ,3/8D .AAX B Y ,1/16或Aa X B Y ,1/84、埃博拉病毒(EBV )的遗传物质是一种单链RNA ,EBV 感染后可能导致人体患埃博拉出血热(EBHF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昌十中2016-2017学年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 孟德尔对遗传定律的探索经过了( )A. 分析→假设→实验→验证B. 假设→实验→结论→验证C. 实验→假设→验证→结论D. 实验→分析→假设→结论2. 在豌豆杂交实验中,高茎与矮茎杂交,F2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为787∶277,上述实验结果的实质是()A. 高茎基因对矮茎基因是显性B. 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C. 控制高茎和矮茎的基因不在一条染色体上D. 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3. 关于等位基因与同源染色体的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B. 等位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C. 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D. 等位基因存在于生物体的所有细胞中4. 熊猫的精原细胞有42条染色体,且性别决定为XY型,则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分裂后期时,细胞内染色体的可能组成是:( )①40条常染色体+XX②40条常染色体+YY③20条常染色体+X④20条常染色体+YA. ①②B. ③④C.①③D. ②④5. 猴的下列各组细胞中,肯定都有Y染色体的是()A. 受精卵和次级精母细胞B. 受精卵和初级精母细胞C. 初级精母细胞和雄猴的神经元D. 精子和雄猴的肠上皮细胞6. 基因分离、基因的自由组合、基因的交换分别发生在减数分裂的时期是()A. 均发生在第一次分裂后期B. 第一次分裂前期、第一次分裂后期和第二次分裂后期C. 均发生在第二次分裂后期...D. 第一次分裂后期、第一次分裂后期和第一次分裂前期7. 下列有关科学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 摩尔根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B. 沃森和克里克使用模型建构法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C. 孟德尔通过对减数分裂的研究,并用说-演绎法揭示了两大遗传定律D. 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8. 下列各项中应采取的最佳交配方式分别是( )①鉴别一只白兔是否为纯合子②鉴别一株小麦是否为纯合子③不断提高水稻品种的纯合度④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A. 杂交、测交、自交、测交B. 测交、自交、自交、杂交C. 杂交、测交、自交、杂交D. 测交、测交、杂交、自交9. 已知果蝇的灰身(AA)和黑身(aa)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现有纯种灰身果蝇和纯种黑身果蝇杂交,F1全为灰身。

F1自由交配产生F2。

将F2中的灰身果蝇取出,让其自由交配,后代中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的比例为()A. 1:1B. 5:1C. 3:1D. 8:110. 已知豌豆的的高茎(DD)和矮茎(dd)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现有纯种高茎豌豆和纯种矮茎豌豆杂交得到F1,F1自交产生F2。

让F2中的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高茎与矮茎的比例为()A. 7:1B. 5:1C. 3:1D. 5:311. 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株,正常植株的基因型为A_B_,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基因型为aaB_的植株不能长出雌花而成为雄株;基因型为A_bb或aabb植株的顶端长出的是雌花而成为雌株(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育种工作者选用上述材料作亲本,杂交后得到下表中的结果。

则所用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 )A. aaBb×Aabb或AaBb×aabbB. AaBb×Aabb或AaBb×aabbC. aaBb×AaBb或AaBb×AabbD. aaBb×aabb或Aabb×aabb12. 荠菜果实形状三角形和卵圆形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A、a和B、b决定。

AaBb个体自交,F1中三角形∶卵圆形=301∶20。

在F1的三角形果实荠菜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均为三角形果实,这样个体在F1三角形果实荠菜中所占的比例为( )A. 1/15B. 7/15C. 3/16D. 7/1613. 某动物精原细胞有三对同源染色体,分别是A和a、B和b、C和c,正常情况下四个精子来自于同一个精原细胞的是( )A. aBc、AbC、aBc、AbCB. AbC、aBC、abc、abcC. AbC、Abc、abc、ABCD. abC、abc、aBc、ABC14. 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B. 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C. 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D. 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15. 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B.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C. 生殖细胞中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D. 次级精母细胞都含Y染色体16. 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

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代的雄果蝇中约有1/8为白眼残翅。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 R X rB. 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X r的配子占1/2C. F1代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3/16D. 白眼残翅雌果蝇能形成bbX r X r的次级卵母细胞17. 食指长于无名指为长食指,反之为短食指,该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T S表示短食指基因,T L表示长食指基因)。

此等位基因的表达受性激素影响,T S在男性中为显性,T L在女性中为显性。

若一对夫妇均为短食指,所生孩子中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则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长食指的概率为( )A. 3/4B. 1/3C. 1/2D. 1/418. 如图为舞蹈症某家庭遗传系谱,若图中7和10婚配,生一个孩子出现该病的概率为( )A. 5/6B. 3/4C. 1/2D. 100%19. 豌豆红花对白花、高茎对矮茎、子粒饱满对子粒皱缩为显性,控制它们的3对基因自由组合。

纯合红花高茎子粒皱缩与纯合的白花矮茎子粒饱满植株杂交,F2代理论上( )A. 12种表现型B. 高茎子粒饱满∶矮茎子粒皱缩为15∶1C. 红花子粒饱满∶红花子粒皱缩∶白花子粒饱满∶白花子粒皱缩为9∶3∶3∶1D. 红花高茎子粒饱满∶白花矮茎子粒皱缩为9∶120. 已知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患聋哑又患色盲的男孩,且该男孩的基因型是aaX b Y。

请推测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基因型及其概率分别是A. AAX B Y,9/16B. AAX B Y,1/16或AaX B Y,1/8C. AAX B Y,3/16或AaX B Y,3/8D. AAX B Y,3/1621. 果蝇中,正常翅(A)对短翅(a)显性,此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B)对白眼(b)显性,此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现有一只纯合红眼短翅的雌果蝇和一只纯合白眼正常翅雄果蝇杂交,你认为杂交结果正确的是( )A. F2代雌果蝇中正常翅个体与短翅个体的数目相等B. F2代雄果蝇的红眼基因来自F1代的父方C. F2代雄果蝇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不相等D. F1代中无论雌雄都是红眼正常翅22. 人类的多指(A)对正常指(a)为显性,属于常染色体遗传病。

在一个多指患者(Aa)的下列各细胞中,不含或可能不含显性基因A的是 ( )...①神经细胞②成熟的红细胞③初级性母细胞④次级性母细胞⑤肌肉细胞⑥成熟的性细胞A. ①②⑥B. ④⑤⑥C. ①③⑤D. ②④⑥23. 下列关于红绿色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红绿色盲患者不能像正常人那样区分红色和绿色B. Y染色体短小,因缺少与X染色体同源区段而缺乏红绿色盲基因C. 由于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不存在等位基因D. 男性患者将红绿色盲基因传给孙子的概率是024. 以下4个双链DNA分子中稳定性最差是( )A. GCTAAACC……TTACG,其中A占25%B. GCTAACC……TTACGA,其中T占3O%C. GCAACC……TTACGTA,其中G占25%D. TAAACC……GCTTACG,其中C占30%25. 艾弗里等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有关这两个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都选用结构简单生物作为实验材料,繁殖快、容易观察B. 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C.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活R型菌+S型菌的DNA出现S型细菌和R型细菌”D. 赫尔希和蔡斯用含32P和35S的培养基培养并标记噬菌体DNA和蛋白质,研究DNA是遗传物质26. 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每个双链DNA分子通常都会含有四种脱氧核苷酸,且碱基数=磷酸数=脱氧核糖数B. DNA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上均只连接着一个磷酸和一个含氮碱基C. 双链DNA分子中的一段,若含有30个胞嘧啶,就一定会同时含有30个鸟嘌呤D. G和C的含量越高,则DNA的稳定性就越高27. 下列对双链DNA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 若一条链A和T的数目相等,则另一条链A和T的数目也相等B. 若一条链G的数目为C的2倍,则另一条链G的数目为C的0.5倍...C. 若一条链的A﹕T﹕G﹕C=1﹕2﹕3﹕4,则另一条链相应碱基比为2﹕1﹕4﹕3D. 若一条链的G﹕T=1﹕2,则另一条链的C﹕A=2﹕128. 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m,腺嘌呤数为n,则有关结构数目正确的是()①脱氧核苷酸数=磷酸数=碱基总数=m②碱基之间的氢键数为(3m-2n)/2③一条链中A+T的数量为n④G的数量为m-n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③④D. ①②③29. 如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Ⅱ-l与Ⅱ-6不携带乙病基因)。

对该家系描述错误的是( )A. 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 乙病由X染色体隐性基因控制C. Ⅲ-2与Ⅲ-3结婚生出病孩的概率是l/8D. Ⅲ-l与Ⅲ-4结婚生出同时患两种病的孩子的概率是l/1630. 某种ZW型性别决定的生物,性染色体上有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羽毛的黑色和白色,黑色对白色为显性,雌性和雄性中均有白色和黑色个体。

现用白色的雄性个体与黑色的雌性个体交配,子代中雄性全部为黑色个体,雌性全部为白色个体。

已知该生物的性染色体如右图所示,则该对等位基因可能位于图示中的什么区段( )A. ⅠB. Ⅱ1C. Ⅱ2D. Ⅰ或Ⅱ1二、非选择题31. 甘蓝型油菜花色性状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