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猪细小病毒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传染性胃肠炎

合集下载

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范围

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范围

附件1: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范围和对象一、猪 17种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高致病性猪蓝耳病(Highly Pathogenic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猪丹毒(Swine Erysipelas)猪肺疫(Swine Pasteurellosis)猪细小病毒病(Porcine parvovirus Infection)猪圆环病毒病(Porcine Circovirus Infection )猪乙型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猪传染性胃肠炎(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猪支原体性肺炎(Mycoplasma hyopneumoniae)猪密螺旋体痢疾(Swine Dysentery)伪狂犬病(Pseudorabies)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Swine Infection Atrophic Rhinitis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猪囊尾蚴病(Cysticercosis cellulosae)旋毛虫病(Trichinellosis)其中:(一)产地检疫1.商品猪(3种)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2.种猪(14种)口蹄疫、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丹毒、猪肺疫、猪细小病毒病、猪圆环病毒病、猪乙型脑炎、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支原体性肺炎、猪密螺旋体痢疾、伪狂犬病、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布鲁氏菌病(二)屠宰检疫(7种)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炭疽、猪丹毒、猪囊尾蚴病、旋毛虫病二、牛 9种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牛结核病(Bovine Tuberculosis)蓝舌病(Bluetongue)牛白血病(Enzootic Bovine Leukosis)副结核病 (Paratuberculosis)牛传染性鼻气管炎(Bovine Infectious Rhinotracheitis)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Bovine Viral Diarrhoea)炭疽(Anthrax)其中:(一)产地检疫1.商品牛(3种)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牛结核病2.种牛、奶牛(8种)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牛结核病、副结核病、蓝舌病、牛白血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二)屠宰检疫(4种)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牛结核病、炭疽三、羊 8种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炭疽(Anthrax)绵羊痘和山羊痘(Ovine and Caprine Pox)蓝舌病(Bluetongue)山羊关节炎脑炎(Caprine Arthritis/Encephalitis)梅迪/维斯那病(Maedi-visna)(一)产地检疫1.商品羊(4种)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绵羊痘和山羊痘、小反刍兽疫2.种羊(7种)口蹄疫、布鲁氏菌病、小反刍兽疫、绵羊痘和山羊痘、蓝舌病、山羊关节炎脑炎、梅迪/维斯那病(二)屠宰检疫(4种)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炭疽、小反刍兽疫四、骆驼、鹿 3种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结核病(Tuberculosis)五、马属动物 2种马传染性贫血病(Equine Infectious Anaemia)马鼻疽(Glanders)六、禽(鸡、鸭、鹅、鸵鸟、珍珠鸡、火鸡、鸽、鹌鹑等)14种高致病性禽流感(High Pathogenitic Avian Influenza)低致病性禽流感(Low Pathogenitic Avian Influenza)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鸭瘟(Duck Plague)小鹅瘟(Goose Plague)禽支原体病(Avian Mycoplasmosis)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us Hepatitis)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鸡传染性支气管炎(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鸡传染性喉气管炎(Avian 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鸡白痢(Pullorum disease)禽痘(Fowl Pox)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其中:(一)产地检疫1.商品禽(5种)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禽痘、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2.种禽(14种)高致病性禽流感、低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鸭瘟、小鹅瘟、禽支原体病、鸭病毒性肝炎、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法氏囊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白痢、禽痘、禽白血病七、兔 2种兔病毒性出血症(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兔球虫病(Rabbit Coccidiosis)八、犬、狐、貂、貉 3种狂犬病(Rabies)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犬细小病毒病(Canine Parvovirus Infection)九、猫 1种狂犬病(Rabies)十、蜜蜂 5种美洲幼虫腐臭病(American Foulbrood)欧洲幼虫腐臭病(European Foulbrood)蜂螨病(Acariosis of Bees)瓦螨病(Varroosis)亮热厉螨病(Tropilaelaps clareae Delfinado and Baker)十一、蚕种 2种蚕白僵病(White muscardine)蚕型多角体病(Bombyx mori polyhedrosis)十二、实验动物、合法捕获的其他动物:参照上述同种属动物实施。

若干种常见猪病特征性症状分类总结

若干种常见猪病特征性症状分类总结

若干种常见猪病特征性症状分类总结1.母猪无临床症状而发生流产、死胎、弱胎的病⑴细小病毒病⑵伪狂犬病、⑶衣原体病、⑷繁殖障碍性猪瘟、⑸猪乙型脑炎。

2.母猪发生流产、死胎、弱胎并有临床症状的病⑴猪繁殖和呼吸道综合征、⑵布氏杆菌病、⑶钩端螺旋体病、⑷猪弓形虫病、⑸猪圆环病毒病、⑹代谢病。

3.表现脾脏肿大的猪传染病⑴炭疽、⑵链球菌病、⑶沙门氏菌病、⑷梭菌性疾病、⑸猪丹毒、⑹猪圆环病毒病、⑺肺炎双球菌病。

4.表现贫血黄疸的猪病⑴猪附红细胞体病、⑵钩端螺旋体病、⑶猪焦虫病、⑷胆道蛔虫病、⑸新生仔猪溶血病、⑹铁和铜缺乏、⑺仔猪苍白综合征、⑻猪黄脂病、⑼缺硒性肝病。

5.猪尿液发生改变的病⑴真杆菌病(尿血)、⑵钩端螺旋体病(尿血)、⑶膀胱结石(尿血)、⑷猪附红细胞体病(尿呈浓茶色)、⑸新生仔猪溶血病(尿呈暗红色)、⑹猪焦虫病(尿色发暗)。

6.猪肾脏有出血点的病⑴猪瘟、⑵猪伪狂犬病、⑶猪链球菌病、⑷仔猪低血糖病、⑸衣原体病、⑹猪附红细胞体病。

7.表现体温不高的猪传染病⑴猪水肿病、⑵猪气喘病、⑶破伤风、⑷副结核病。

8.猪表现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和腹膜炎的病⑴猪传染性胸膜炎、⑵猪链球菌病、⑶猪鼻支原体性浆膜炎和关节炎、⑷副猪嗜血杆菌病、⑸衣原体病、⑹慢性巴氏杆菌病。

9.猪肝脏表现出坏死灶的病⑴猪伪狂犬病(针尖大小灰白色坏死灶)、⑵沙门氏菌病(针尖大小灰白色坏死灶)、⑶仔猪黄痢、⑷李氏杆菌病、⑸猪弓形虫病(坏死灶大小不一)、⑹猪的结核病。

10.伴有关节炎或关节肿大的猪病⑴猪链球菌病、⑵猪丹毒、⑶猪衣原体病、⑷猪鼻支原体性浆膜炎和关节炎、⑸副猪嗜血杆菌病、⑹猪传染性胸膜肺炎、⑺猪乙型脑炎、⑻慢性巴氏杆菌病、⑼猪滑液支原体关节炎、⑽风湿性关节炎。

11.引发猪的肝脏变性和黄染的疾病⑴猪附红细胞体病、⑵钩端螺旋体病、⑶梭菌性疾病(大猪是诺维氏梭菌)、⑷黄曲霉毒素中毒、⑸缺硒性肝病、⑹金属毒物中毒、⑺仔猪低血糖、⑻猪戊型肝炎。

12.引起猪**炎肿胀或炎症的疾病⑴布氏杆菌病、⑵猪乙型脑炎、⑶衣原体病、⑷类鼻疽。

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

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96号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一、一类动物疫病口蹄疫、猪水泡病、猪瘟、非洲猪瘟、非洲马瘟、牛瘟、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海绵状脑病、痒病、蓝舌病、小反刍兽疫、绵羊痘和山羊痘、禽流行性感冒(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二、二类动物疫病多种动物共患病:伪狂犬病、狂犬病、炭疽、魏氏梭菌病、副结核病、布鲁氏菌病、弓形虫病、棘球蚴病、钩端螺旋体病牛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恶性卡他热、牛白血病、牛出血性败血病、牛结核病、牛焦虫病、牛锥虫病、日本血吸虫病绵羊和山羊病:山羊关节炎脑炎、梅地-维氏纳病猪病:猪乙型脑炎、猪细小病毒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丹毒、猪肺疫、猪链球菌病、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猪支原体肺炎、旋毛虫病、猪囊尾蚴病马病:马传染性贫血、马流行性淋巴管炎、马鼻疽、巴贝斯焦虫病、伊氏锥虫病禽病: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马立克氏病、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禽白血病、禽痘、鸭瘟、鸭病毒性肝炎、小鹅瘟、禽霍乱、鸡白痢、鸡败血支原体感染、鸡球虫兔病:兔病毒性出血病、兔粘液瘤病、野兔热、兔球虫病水生动物病: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病、鲤春病毒血症、对虾杆状病毒病蜜蜂病:美洲幼虫腐臭病、欧洲幼虫腐臭病、蜜蜂孢子虫病、蜜蜂螨病、大蜂螨病、白垩病三、三类动物疫病多种动物共患病:黑腿病、李氏杆菌病、类鼻疽、放线菌病、肝片吸虫病、丝虫病牛病:牛流行热、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牛生殖器弯曲杆菌病、毛滴虫病、牛皮蝇蛆病绵羊和山羊病:肺腺瘤病、绵羊地方性流产、传染性脓疱皮炎、腐蹄病、传染性眼炎、肠毒血症、干酪性淋巴结炎、绵羊疥癣马病:马流行性感冒、马腺疫、马鼻腔肺炎、溃疡性淋巴管炎、马媾疫猪病:猪传染性胃肠炎、猪副伤寒、猪密螺旋体痢疾禽病:鸡病毒性关节炎、禽传染性脑脊髓炎、传染性鼻炎、禽结核病、禽伤寒鱼病:鱼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鱼鳃霉病其它动物病:水貂阿留申病、水貂病毒性肠炎、鹿茸真菌病、蚕型多角体病、蚕白僵病、犬瘟热、利什曼病。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综合应用科目(猪疾病)模拟试卷2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综合应用科目(猪疾病)模拟试卷2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综合应用科目(猪疾病)模拟试卷2(总分:5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3,分数:6.00)1.猪维生素B 2缺乏症不包括( )(分数:2.00)A.结膜炎B.脂溢性皮炎C.鬃毛脱落D.步态强拘E.小红细胞低色素贫血√解析:解析:维生素B 2缺乏症多发于禽和猪,猪呈现生长缓慢,皮肤粗糙,呈鳞状脱屑或脂溢性皮炎,鬃毛脱落;眼睑肿胀,结膜充血,晶体混浊乃至失明;步态强拘乃至四肢轻瘫;妊娠母猪流产、早产或不孕,所产仔猪孱弱,皮肤秃毛,出现皮炎和结膜炎。

因此,猪维生素B 2缺乏症不包括小红细胞低色素贫血。

2.猪隐睾常发生的部位位于( )(分数:2.00)A.腰区的肾后方√B.腰区的肾前方C.盆腔内的膀胱下D.腹股沟管内环处的皮下E.腹股沟管外环处的皮下解析:解析:隐睾是指一侧或两侧睾丸的不完全下降,滞留于腹腔或腹股沟管的一种疾病。

猪隐睾多位于腰区肾脏后方。

因此,猪隐睾常发生的部位位于腰区的肾后方。

3.新生仔畜溶血病多发生于( )(分数:2.00)A.犊牛B.羔羊C.仔兔D.仔猪√E.仔犬解析:解析:新生仔畜溶血病是指新生仔畜红细胞抗原与母体血清抗体不相合而引起的免疫溶血性疾病,以马驹和仔猪多发,偶见于犊牛、家兔和犬。

因此,新生仔畜溶血病多发生于仔猪。

二、 A2型题(总题数:13,分数:26.00)4.夏季,某种猪场发生不同胎次妊娠母猪流产。

产出死胎和木乃伊,公猪发现睾丸一侧性肿大,分离的病原能凝集红细胞。

该病可能是( )(分数:2.00)A.猪瘟B.猪乙型脑炎C.猪伪狂犬病D.猪细小病毒病√E.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解析:解析: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猪细小病毒引起的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

根据患病种猪场发生不同胎次妊娠母猪流产,产出死胎和木乃伊,公猪发生睾丸一侧性肿大等临床特征和分离的病原能凝集红细胞等病原特征,可以判定该病是猪细小病毒病。

5.夏季,某猪场4月龄猪突然死亡,腹部和四肢末端等处皮肤有紫红色出血斑点。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措施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措施

2022年第11期作者简介:王本会(1968~),山东沂水人,本科,高级畜牧师,主要从事动物饲养与疫病防控。

DOI:10.3969/J.ISSN.1671-6027.2022.11.058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以腹泻、呕吐为特征的传染病,10日龄内的仔猪多发,死亡率可达100%,可给规模化养殖场造成较大的损失。

当前兽医临床常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尤其是中药治疗所使用的天然中草药,具较好的保健作用。

此外养殖户也要加强饲养管理,做好预防工作,以降低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发生概率。

1猪传染性胃肠炎概述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以腹泻、呕吐为特征的传染病,该病毒可以感染各个年龄段的猪群,其中10日龄以下的仔猪更易感且死亡率也比较高。

其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消化道以及机械传播,而且患病猪会长期带毒,且粪便、飞沫中都含有大量的病毒,健康猪接触病猪的分泌物、排泄物或吸入其呼出的气体等都会导致发病。

该病会因感染猪群的年龄不同而有不同的症状表现。

首先,易感仔猪,一般10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率与致死率都比较高,感染后,大多数仔猪都出现体温升高(可达40.2~40.6℃)、呕吐、腹泻等症状,其粪便呈现白色水样,且随着病情的进展会排出黄绿色的粪便,仔猪停止吃奶并迅速消瘦,2~3d 内就会出现死亡案例;其次,哺乳期的母猪会与仔猪共同发病,但是症状并不严重,一般为食欲不振、呕吐、腹泻并伴随体温升高,大多数母猪还会出现泌乳减少或停止等情况;最后,成年公猪发育比较成熟,对病毒的抵抗力也比较强,因此感染病毒初期没有明显的症状,因为个体差异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是采食后呕吐,呕吐物中含有大量的泡沫,还有的病猪厌食,排便呈水样,机体迅速消瘦,甚至出现吐水症状,还有的病猪没有明显的症状,仅是轻微的腹泻,体温以及采食都比较正常。

2临床病例分析2021年12月初,本县某规模猪场的1头母猪及其产下的14头仔猪都出现了呕吐、腹泻等症状,2d 后有2头仔猪死亡,晚上又有3头仔猪死亡。

猪的传染病包括哪些疾病?如何防治?

猪的传染病包括哪些疾病?如何防治?

猪的传染病包括哪些疾病?如何防治?畜牧堂王老师为你,讲解该疾病的治疗预防:猪的传染病有哪些?猪场的主要传染病有免疫抑制性疫病、猪繁殖障碍性传染病、猪呼吸道疾病。

常见的主要有猪细小病毒病、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和猪衣原体病、猪传染性胸膜炎、副猪嗜血杆菌病、猪蓝耳病(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征)、猪圆环病毒D型感染、猪附红细胞体病和猪增生性肠炎等。

加上原有在我国较多猪场发生的猪瘟、猪气喘病、猪口蹄疫、仔猪大肠杆菌病、仔猪副伤寒、猪伪狂犬病、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猪链球菌病、猪布鲁氏杆菌病、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等。

目前,影响猪健康**严重的疫病是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猪伪狂犬病、猪流行性腹泻、非典型性猪瘟、副猪嗜血杆菌病、猪水肿病等。

传播途径目前,猪的病原微生物传播途径主要有:呼吸道传播:病原体随着病猪咳嗽、打喷嚏的飞沫以及呼气排出体外,健康猪吸进这些病原体后而引起传染,如猪气喘病、流行性感冒等;消化道传染:很多病原体都是随着猪的吃食、饮水和拱土等进入体内,如猪瘟等;伤口传染:当皮肤或粘膜破伤时,病原体由伤口侵入,如破伤风、猪丹毒等;生殖道传染:有的公猪或母猪配种时互相传染,如猪传染性流行病等;昆虫携带传染:如蚊子、虱子、跳蚤等吸血昆虫的传播,如猪附红细胞体病等。

猪发生传染病后应采取哪些措施?1.药物预防。

通常注意猪只易发病的年龄,在流行季节,对自养户或大型场应进行药物预防,这是防疫中的必要措施。

应用土霉素、磺胺增效药物或用中草药,根据传染病的种类,选用验方加入猪饲料中喂给,以预防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一般在平常饮水中加入适当药物,防病效果显著。

2.一旦发现了猪的可疑传染病后,应立即把发病时间、发病头数、主要症状及死亡情况向当地有关单位或部门(兽医部门)反应和报告。

3.紧急预防注射。

在已发生猪传染病的邻近地区,应进行紧急预防注射。

在有猪瘟流行的地区,对没有症状及体温正常的猪只也可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作紧急预防注射。

猪的病毒性传染病

猪的病毒性传染病

5、抵抗力 抵抗力弱; 对脂溶剂、强酸、强碱敏感, 2%氢氧化钠、2%漂白粉是最适宜的消毒剂,消毒效
果良好。
二、流行病学
1、易感动物: 猪是唯一的自然宿主, 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猪均可感染。 缺乏母源抗体的仔猪最易感。
2、传染源: 病猪和带毒猪 病猪是主要的传染源,病毒分布于全身组织器
而不管猪的年龄或体况如何。 (2)中等毒力的毒株 ➢ 诱发亚急性或慢性感染;
(3)低毒力毒株: ➢ 胚胎感染或新生仔猪感染后,导致免疫失败和死亡; ➢ 妊娠母猪感染,造成死产、弱仔及新生仔猪先天感染、
免疫耐受和终身带毒、排毒等状况。 (4)无毒力毒株
引起持续性感染,但无症状。 HCV毒力不稳定,通过猪体一代或多代后毒力增强。
血管稍高出于周围表面,呈紫黑色,以周围多见。
➢ 心脏、肺脏、膀胱、胆囊、胃肠粘膜会有大小不 一的出血点或出血斑;
➢ 喉头、咽部粘膜、会厌软骨有不同程度出血; ➢ 扁桃体发生梗死; ➢ 回盲瓣附近淋巴滤泡出血和坏死; ➢ 大多有脑炎病理变化。
2、慢性型:
➢ 主要为坏死性肠炎,特征性病变为肠管的扣状溃疡。 回肠末端、盲肠和结肠黏膜出现伪膜性坏死和溃疡,
HCV对血管上皮细胞有高度的亲和力,在血管上 皮细胞内增殖,导致细胞肿胀、坏死,进而导致组 织器官充血、出血、坏死、梗死。
HCV损害免疫系统和造血功能系统,破坏淋巴结、 引起胸腺和骨髓萎缩,引起外周血液中T、B淋巴 细胞大量减少。
五、症状
1、急性型:由强毒引起 ➢ 病初:精神沉郁、行动缓慢,食欲减少,体温升高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的《国际动物卫生法 典》中,将猪瘟列为A类法定传染病之一,在我国 的《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实施细则》中也被列为一类 传染病。

常见猪病图谱

常见猪病图谱
73
临床症状
2、脑膜脑炎型:多见于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 病初体温升高达40.5~42.5℃,不吃,有浆 液性或粘液性鼻液,继而出现神经症状,四肢 共济失调,转圈、磨牙、仰卧、后肢麻痹、爬 行,部分病猪出现关节炎,病程l~5天。
3、关节炎型:由前两型转化而来。一肢或几肢 关节肿胀,疼痛,跛行,重者不能站立,精神 和食欲时好时坏,衰弱死亡或逐渐恢复,病程 2~3周。
94
临床症状 1、种母猪。主要表现为高热,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咳嗽,不同程 度地呼吸困难。间情期延长或不孕。妊娠母猪感染后,食欲废绝,高热 (40度以上),可发生早产,后期流产、死产、木乃伊化、弱仔,预产 期后延。流产后,精神状况好转,有食欲,但无乳。有的乳头变红,有 的皮肤发绀,耳朵发蓝。 2、新生仔猪。部分新生仔猪呼吸困难,运动失调,轻瘫。生后因母猪无乳
水样腹泻,粪便中含有未消化的凝乳片,腥臭。
3、粪便初期呈灰白色,后呈黄绿色,末期粘稠。病 猪严重脱水、萎顿、消瘦、被毛粗乱。日龄越小, 病死率越高。
4、耐过仔猪因生长发育受阻而成僵猪。青年猪几乎 全部发病,水样腹泻,个别猪呕吐、厌食。哺乳母 猪腹泻,泌乳减少,加速哺乳仔猪死亡。
5、妊娠母猪偶尔可见流产。 6、老疫区病情轻缓。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防治方法
1、实践中选用普杀平,强化抗菌剂,帝诺, 氟甲砜霉素肌肉注射或胸腔注射,连用3 天以上;
2
猪瘟
猪瘟又称“烂肠瘟”,是由黄病 毒科瘟病毒属的猪瘟引起的一种急性、 发热、接触性传染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猪感染后产下不同组合胎儿
母猪感染后产下不同木乃伊和死胎
母猪感染后产下不同死胎
木乃伊胎
子宫内血块样的物质实际上是死亡的猪胎
子宫中死亡胎儿和木乃伊胎儿
子宫中的木乃伊胎儿
五、诊断
如果发现母猪有流产、死产、胎儿发育异常、 木乃伊等情况,而没有其他临床症状,应考虑到 PPV感染的可能性。可根据上述流行病学的特点,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作出初步诊断。但要作出肯 定的诊断,则还需作进一步的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诊断主要分为病原检查和抗体检查, 前者主要用于有流产、死产、木乃伊和急性感染 期产生病毒血症时的病原学诊断。后者可用于可 疑猪抗体的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
育肥猪: 临床症状不明显,有时厌食和轻度呼吸 困难,部分猪出现发绀,易继发感染,生 长缓慢,下降15%。 公猪: 厌食,精液质量下降,精子运动力 下降,畸形精子比率上升。
四、病变


单纯感染,以肺脏为主,肺有出血斑,或有肝变 病灶( 暗红色),腹股沟、肺门等淋巴结肿大、出 血,胸、腹腔积液,脑积液,如继发感染 ,则 病变复杂化,症状多样性。 组织病变:以弥漫性间质性肺炎为主
3、 抵抗力:对乙醚、氯仿等脂溶剂敏感。 病毒在低温下能保持其稳定的感染性,但 不耐热,深层组织中可存活数年,但 4 ℃ 时存活一个月,37℃48小时,56 ℃45分 钟,病毒将彻底灭活。在PH< 或 > 7 的环 境中,感染性损失90%以上。
二、流行病学
1、仅猪易感并出现症状,不分年龄、品种、性别 均可感染。其他:绿头鸭、珍珠鸡、杂交肉鸡人 工饮水感染后,可在5——24 天后从粪便中分离 到病毒。 2、病猪和隐性感染的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 猪可通过尿、粪、鼻液、精液等排毒,病猪排毒 达60—99天之久,引入带毒的感染猪到易感猪 群是该病流行的主要原因。
传播途径:
仔猪、胚胎、胎猪通过感染PPV母猪发生垂直感染; 公猪、肥育猪和母猪主要是经污染的饲料、环境、 经呼吸道消化道感染; 初产母猪的感染多数是经与带PPV的公猪配种时发 生的; 鼠类也能传播PPV。
母猪怀孕早期感染时,胚胎、胎猪死
亡率可高达 80%一100%。
母猪在怀孕期的前30-40天最易感染,
三、临床病理学诊断:急性暴发时,流产或早产 超过8%,死胎率大于20%,仔猪新生后第1周 死亡率大于25%,这3项若有2项出现于14天内, 则成立。发病仔猪出现间质性肺炎是特征性组织 病理学变化。
六、防制
1.阳性场控制措施:早期病畜断奶,分地饲养, 生产环节均全进全出。两处或三处饲养:配种、 妊娠、分娩在一处,保育与育肥在另一处或两处, 各处间距0、5—1km;10日龄断奶转入保育舍, 保育舍饲养7周转育成舍(三处饲养时)。
猪细小病毒病 (Porcine parvovirus infection)
猪细小病毒病是一种由猪细小病毒(PPV)引起的 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 其特征是:怀孕母猪(尤其是头胎)发生死产、畸形 胎、木乃伊胎、胚胎死亡、偶有流产,而母猪本身并不 表现临诊症状。其他猪感染后也无明显的临诊症状。
本病一般呈地方流行性或散发,有时也呈现流行性 (或称为“爆发”),这种爆发多见于畜群初次感染的 情况。
病猪流产的死胎
病猪卧地不起
病猪耳部皮肤严重发绀,呈“蓝耳”症
仔猪呼吸困难
木 乃 伊
患猪两耳郁血、充血
体 质 衰 弱
眼睑肿胀
肺炎病变:显示出血性炎症
间质性肺炎
五、诊断
本病因临床症状不典型,且差异性甚大,最 后确诊须依靠实验室诊断。 病毒分离:以猪血清和肺组织最好,其它检 材:心、肝、脾、肾、淋、扁、骨髓、胸腺,细 胞出现 CPE后荧抗或RT-PCR鉴定。
一、病原
PRRSV 1、分类上为动脉炎病毒(Arterviridae)的成员, 呈球形,大小45—83nm,有囊膜,基因组RNA,大 小约14.5Kb。
2、培养:可用猪原代肺巨噬细胞(PAM, Porcine alveolar macrophages)或猴肾CL2621、 Marc145中培养。一般说来,以PAM 最敏感,较多用 分离野毒株,病毒生长快,CPE(1—4d),细胞病变 为细胞圆缩,聚集,最后脱落。病毒滴度可达100, 000TCID50.或更高。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PRRS)
PRRS是近年来国内外引人注目的一种新的 猪传染病,该病以母猪繁殖障碍、仔猪的呼吸道 症状和高死亡率为特征,特别是感染本病后容易 导致免疫抑制而继发其他疾病。 1987年美国的北卡罗纳,衣阿华、明尼苏 达等洲的猪群首次暴发一种以母猪繁殖障碍、仔 猪严重呼吸困难为特征的传染病,随后很快扩展 到北美和欧洲(德国是欧洲最有百 万头猪因此死亡 。
二、流行病学
PPV感染各种猪,包括:胚胎、仔猪、母猪、 家(野)猪。 不同的猪,PPV的阳性率不尽相同。经产母 猪的阳性率高达80%-100%,初产母猪一般为 60%-80%,公猪为30%一50%,后备猪约为 40%一80%,肥育猪为60%。
本病的传染源主要来自感染PPV的母猪。PPV能 通过胎盘垂直传播。感染PPV的母猪所产的死胎、仔 猪及子宫内的排泄物中均含有很高滴度的病毒。感染 母猪的粪、尿及其它分泌物也能排毒。 感染PPV的种公猪也是该病最危险的传染源。公 猪可在其精液、精索、附睾、副性腺中分离出PPV。 因而,往往在配种时,公猪将PPV传染给易感母猪。
荧光抗体检测病猪细胞中的PRRSV抗原

一、Ag与基因检查:包括免疫电镜, 荧抗,RT-PCR。 二、血清学方法:主要有几种:间接 荧光抗体法,ELISA,病毒中和,免疫过 氧化物酶单层细胞试验,(1、4法敏感性 相当)。SN法出现Ab较迟,但不如1、4 法敏感,ELISA法适于大批检测,极其不 一致,国内目前研究的阳性率过高,而国 外试剂盒太贵,近六千元每KIT。
2.病毒抗原的检查用FA或IEA对胎儿脏器 组织切片进行特异性染色,以确定病毒抗原的存 在。用 HA对其脏器组织悬液或接种后的组织培 养液进行血凝试验后,再用 HI核对血凝反应的 特异性,这两种方法是检查PPV抗原最常用、最 可靠的方法。
抗体检查:
猪感染PPV后,7天左右就能查出血凝抑制 抗体,其抗体可以保持4年以至于终身。因此, 用HI来检查PPV感染情况和流行病学调查,无疑 是非常有用的。此方法也是国际上检疫使用的常 规方法。此外,血清中和试验(SNT),也常用 于PPV抗体的检查。
仔猪: 新生仔猪呼吸困难,腹式呼吸(在哺乳与断 奶猪亦可见); 体温升高,40—41℃,部分猪耳部等处发 绀,皮毛粗糙,挤集一堆,眼眶水肿,结膜炎; 也可见顽固性腹泻. 新生弱仔死亡率特别高。断奶后仔猪死亡 率可达20-50%,以保育阶段猪最易感染和最为 严重,特别是易于继发多种疾病,整个育成期发 育不良,易于死亡。
3、主要通过呼吸道接触感染,也可经精液、 胎盘传播,易感猪可经口、鼻、肌肉、腹 腔、子宫、接种等多种途径感染。
三、临床症状
按症状可分为急性型、慢性型、亚临床型, 以下按猪类别分别叙述: 母猪 : 主要表现为流产、死胎、早产、木乃伊胎等 繁殖障碍,产弱仔,间情期延长或不孕,产后无 乳,胎衣不下等。 发热, 40 —40.5℃(占猪群30%),昏 睡,精神、食欲不振,(后者占50%),发绀 (在病猪耳朵【蓝耳病】,阴门、尾巴、腹部、 鼻孔等处),占30%左右。 不同程度呼吸困难,(很少咳嗽),结膜炎、 鼻炎。
孕期不同时间感染分别会造成死胎、流产、 木乃伊、产弱仔猪和母猪久配不孕等不同 症状。
PPV的感染率与动物年龄呈正比。5— 6月 龄猪的抗体阳性率为8%- 29%, 7— 10月龄
就上升到 4 6%一 6 7%,11—16月龄的阳性率
就可高达84%一100%。
感染l-2周后可通过粪便排毒,造成环境污
常用的PPV诊断方法有 血凝试验(HA);血凝抑制试验(HI);免疫 荧光抗体试验(FA);酶标试验(IEA);血清 中和试验(SN);琼脂免疫扩散试验;免疫电 泳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电镜检查;最新的 诊断方法有:放射免疫测定;单克隆抗体诊断法; 核酸探针法;SDS一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SDS-PAGE);内切酶分析诊断法。
一、病原
1.分类、形态及生物学:PPV属细小病毒科中的 细小病毒属。 PPV外观呈圆形或六角形、无囊膜,直径18- 26nm。 本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 PPV 能凝集豚鼠、大鼠、猴、鸡、猫和人“O”型 红细胞,不能凝集牛、绵羊、仓鼠和猪的红细胞, 其中以豚鼠红细胞最好。
病原形态
2.培养:PPV能在猪原代或次代肾,睾丸细胞及 猪传代细胞上培养、甚至牛肾原代细胞也能用于 PPV培养,PPV在细胞培养物上能产生细胞拉网; 聚集脱落、圆缩死亡等细胞病变(CPE)。接种 病料时机,以细胞形成岛屿状阶段为宜,或制备 细胞液时同步接毒,以利于病毒增殖。 3.抵抗力:PPV对热具有强大的抵抗力, 56℃ 30min加热处理后,病毒的感染性和血凝 (HA)性都无明显改变,现已确认 PPV能耐 56℃ 48h,70℃2h,但在 80℃经 5min加热 后感染性和 HA活性均丧失。
六、防制
1、引种:与注意隔离检疫(HI抗体低于256),不引阳 性后备母猪。 2、留种:不留那些发生有繁殖障碍的幸存者(同一窝猪) 作为种用。 3、配种:适当推迟配种,有利于母猪的免疫力提高,对 预防初产母猪的繁殖障碍有一定作用。 4、疫苗接种:控制PPV感染的重点在于对后备母猪进行 免疫接种,使之产生免疫力;国内外均研制成功灭活与 弱毒疫苗;一般后备种猪在6月龄接种一次,配种前3 周再接种一次,其它种猪每年2次或配种前3周接种一 次。 5、在污染场,也可采取将后备母猪与经产母猪同居或放 入老母猪居住过的舍内,使之在配种前自然感染,获得 免疫力。
染,感染7一9天可测出血凝抑制抗体(HI),
2I天内抗体滴度可达1:15 000,且能持续数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