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练习题

合集下载

2.1 认识地球 课时练(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2)

2.1 认识地球 课时练(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2)

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一、选择题1、下列选项不能作为地球形状证据的是()A.地球卫星照片B.麦哲伦环球航行C. 登高望远D.哥伦布发现新大陆2.关于地球形状的叙述,正确的是()A.倒扣的盘子B. 圆形C. 球体D.圆饼状3.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表面积约为A.960万平方千米 B。

4400万平方千米 C 5.1亿平方干米4.关于地轴错误的叙述是()A.地球自转轴 B.地球自转的旋转中心 C.地球上就有地轴 D.地球仪上才有地轴5.关于北极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B.地轴北段与地球的交点C.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D.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6、关于地球大小的叙述,错误的是()A.平均半径6371千米 B.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C.赤道纪念碑处,“坐地日行八万里” D.临沂东行绕地球一周约4万千米7.下面关于纬线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所有纬线的长度都不相等B.纬线的形状都是圆形C.纬线相互平行D.纬线指示东西方向8.赤道是:()A.0°经线B.90°纬线C.0°纬线D.东西半球分界线9.北纬的代号用什么表示( )A .“E”B .“w”C .“N”D .“S”10.下列纬线中,长度最长的是:A.10°S B.20°N C.30°S D.40°N11.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描述最吻合的是A.赤道 B.北极圈 C.南极点 D.北回归线12.从南极到北极,纬线长度变化的规律是()A 由大变小再增大B 逐渐增大C 逐渐减小D 由小变大再变小13、一艘大型油轮由于受到风浪的袭击,在下图中某大洋A点附近海域遭遇险情,而此时,距离遇险船只最近的一艘轮船正好位于这个海域的B点位置。

图中A点位于()A.南纬15°、西经25°B.北纬15°、西经25°C.北纬15°、东经25°D.南纬15°、东经25°14、纬线条数有()A、90条 B 无数条 C、180条 D 45条15.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这样在南北极点各有()A .一个方向B .两个方向C .三个方向D .四个方向16.本初子午线是( )A.东西两半球的分界B.东经与西经的分界C.计算纬度的起始线D.欧亚两洲的分界17.下列各点中既位于西半球又位于南半球的是( )A.19°W 60°SB.0° 26°NC.25°W 30°ND.140°W 35°S18.关于我国首都北京(40°N 116°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B.位于东半球,高纬度C.位于西半球,中纬度D.位于南半球,高纬度19.符合经度120°,纬度0°的点有( )A .一个B .两个C .三个D .四个20.某地往北是北半球,往南是南半球,往西是西半球,往东是东半球,该地区位于( )A .160°E ,纬度0°B .20°W ,纬度0°C .160°W ,纬度0°D .20°E ,纬度0°二、综合题21、读图分析,完成问题(1)写出图中点的纬度:A B(2)由图可以判断A 点位于 半球,位于 纬度带。

湘教版 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二章 第一节 认识地球:专题 经纬线与经纬度 课后练习及详解

 湘教版 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二章 第一节 认识地球:专题 经纬线与经纬度 课后练习及详解

经纬线与经纬度课后练习主讲教师:谷丰北京市某重点中学地理一级教师题一:纬度是30°,经度是0°的地点在地球上可以找到( )个。

A.1个B.2个C.3个D.4个题二:一个人要想在最短时间内跨越所有的经线,他应选择的地点是( )A. 0°纬线上B. 0°经线上C. 北纬80°D. 南极点题三:某地往西是西半球,往东是东半球,往北是高纬度,往南是中纬度,该地位于( )A.160°W,23.5°S B.20°W,60°SC.20°W,60°N D.160°E,30°N题四:一游客在旅行日记中写到:我到达过世界上一个神奇的地方,在那里,我右手位于东半球,左手位于西半球。

面向北半球,背对南半球。

这个神奇的地方就是下图中的()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题五:如图均为半球图,根据海陆分布情况指出哪组排列顺序是正确的( )A.西半球、东半球、北半球、南半球B.东半球、西半球、南半球、北半球C.西半球、东半球、南半球、北半球D.东半球、西半球、北半球、南半球题六: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l)A~D四个半球中,为东半球的是,为西半球的是,为南半球的是,为北半球的是。

(2)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赤道与本初子午线的交点位于半球。

题一: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B、C三点的经纬度:A ,B ,C 。

(2)A点在北极的方,B点在北极的方,C点在南极的方。

(3)B点在C点方,A点在C点的方。

经纬线与经纬度课后练习参考答案题一:B解析:在地球上,纬度是30°的线有两条:30°N、30°S;经度是0°的线有一条。

由此可知,纬度是30°,经度是0°的地点有两个:(0°,30°N),(0°,30°S)。

精选七年级地理上册2.1认识地球练习题新版湘教版

精选七年级地理上册2.1认识地球练习题新版湘教版

2.1认识地球一、单选题(共9题;共24分)1.9月1日,句容市某中学举行开学仪式。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9月1日,地球运行到右图轨道中的位置是()A. A—B之间B. B—C之间 C. C—D之间 D. D—A之间(2)这一天关于句容的描述正确的是()A. 句容昼长夜短B. 句容寒冷干燥C. 恰逢句容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一天D. 句容进入闷热潮湿的梅雨期2.下列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 纬线长度都相等B. 每条纬线都自成一个圆C. 地球仪上经线有360条 D. 所有经线长度都不相等3.如图所示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先后过程是()A. ①→③→②B. ③→①→②、C. ③→②→①D.②→③→①4.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 所有经线都与本初子午线平行 B. 纬度越低,纬线越长C. 经线和纬线都长度相等 D. 纬线指示南北方向5.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往往蕴含着地理知识。

下列现象中,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A. 正午时,学校操场上旗杆的影子总是指向北方,且在不同季节长度不同B. 学校在冬季和夏季采用不同的作息时间,夏季起床时间要比冬季早C. 小明凌晨从床上爬起来观看德国世界杯足球赛现场直播D. 我们无锡的气候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6.有关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 各条纬线的长度是相等的B. 各纬线相互平行C. 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D. 纬线的形状都为半圆7.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党的十九大)于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

据此读图,并完成以下问题。

(1)当天地球公转到图中的()A. ①②处B. ②③处 C. ③④处 D. ④①处(2)从图中信息可知,地球的公转方向是()A. 自东向西B. 自西向东 C. 有时东有时西 D. 与自转方向相反(3)当南半球大部分地区正午太阳升得最高、白昼时间最长、黑夜时间最短的一天是()A. 3月21日前后B. 6月22日前后 C. 9月23日前后 D. 12月22日前后8.下列关于图中H的说法,正确的是()A. 0°经线B. 东西半球分界线 C. 0°纬线 D. 南北半球分界线9.下列纬线圈最短的是()A. 66.5°SB. 40°SC. 25°ND. 0°二、选择题(共1题;共6分)10.读经纬网示意图,完成后面小题:(1)图中线Ⅰ的长度是()A. 6371千米B. 2万千米 C. 4万千米 D. 8万千米(2)图中线Ⅱ是一条特殊的纬线,它是划分五带的分界线,这条线的纬度是()A. 23.5°NB. 23.5°SC. 66.5°ND. 66.5°S(3)关于图中点M的半球位置判断,正确的是()A. 东半球、北半球B. 东半球、南半球 C. 西半球、北半球 D. 西半球、南半球三、填空题(共4题;共12分)11.地球仪上纬线的形状除了两极点以外都是________,纬线指示________方向,最长的纬线是________.12.北回归线的纬度是________,北极圈的纬度是 ________。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2.1《认识地球》习题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2.1《认识地球》习题

地理: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同步测试(湘教版七年级上)一、选择题1. 一架飞机从北京出发,沿经线素来向北翱翔,最后能到达()A.北京 B .赤道 C .北极D.南极2.关于经线和纬线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所有经线都与本初子午线平行B.纬度越低,纬线越长C.经线和纬线都长度相等D.纬线指示南北方向3.地球仪上,0°纬线和0°经线对照()A.两者等长B. 0°纬线稍长C. 0°经线稍长D. 0°经线约为0°纬线的一半长4.在地球表面,纬度30°、经度110°的地方一共有()A.一个B.二个C.三个D.四个5.某点以西是西半球,以东是东半球,以南有阳光直射现象,以北为温带,则该点的地理地址是()° N, 160° E ° N,160° ° S,180°°N,20°W 6.一个人丛10° N 的纬线上往北走 1 千米,往东走 1 千米,再往南走 1 千米,最后往西走1 千米,他回到了()A、原出发地的正西 B 、原出发地C、原出发地的正东 D 、原出发地的正南7、我们总是在东方迎来破晓的曙光,西方送走夜晚的斜阳,是因为()A.地球不停地自北向南自转B.地球不停地自东向西自转C.地球不停地自南向北自转D.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8.在同纬度的地区,相对地址偏东的地址要比偏西的地址()A.先看到日出B.后看到日出C.时辰晚D.时辰相同9.以下正确表示北半球冬季的三个月是()A. 11 月、 12 月、 1 月B.12月、1月、2月C. 1 月、 2 月、 3 月D.10月、11月、12月10.当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正午太阳升得最高,白天时间最长,黑夜时间最短的一天是()A. 3 月 21 日前后 B . 6 月 22 日前后 C . 9 月 23 日前后 D .12 月 22 日前后11.以下节日中,唐山的昼长比夜长短的是()A.“五一”劳动节B.“六一”儿童节C.“八一”建军节D.“十一”国庆节12.某地西侧是西半球,东侧是东半球,北侧是北寒带,南侧是北温带,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A . 20° W, 23.5 °N B. 20°W, 66.5 °NC. 160° E, 66.5 ° N D. 160°E, 23.5 °N13.我国大部分地区分布在五带中的()A.热带B.南温带C.北寒带D.北温带14.当我们开始快乐的暑期时,澳大利亚正处于一年中的()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5.没有阳光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带是()A .热带和北温带B.热带和南温带C.北温带和南温带D.北寒带和南寒带二、填空题1.地球公转时,地轴是___________ ,而且它的空间指向___________。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认识地球 认识地球 课堂达标题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认识地球 认识地球 课堂达标题

地理学科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1节第一课时达标试题A一、填空:(5分)1、地球是个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约长千米。

3、地球的表面积约平方千米。

4、地球的平均半径约千米。

5、地球赤道周长约千米。

二、选择:(2分)1.我们常说的“人类的家园”是指()A.我们的家庭 B.我们的家乡C.我们的祖国 D.整个地球3.进行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A.麦哲伦 B.哥伦布C.郑和 D.库克三、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现象能够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3分)答:参考答案:一、填空:1、两极稍扁、赤道略鼓; 2、21千米; 3、5.1亿; 4、6371千米; 5、4万千米二、选择:1、D 2、A三、想一想:略地理学科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1节第一课时达标试题B宁阳十一中王辉一、填空:(4分)1、地球是一个____部位略扁的______的球体。

2、地球的平均半径为______千米。

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______的不规则的球体。

二、选择:(3分)1、地球赤道周长约是:()A 0千米B 40000千米C 60000千米D 30000千米2、.通过精确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 )A.正圆形球体B.纺锤形球状C.不规则球体D.规则球体3、你所认识到的地球形状是()A.如棋盘似的正方体 B.如倒扣的盘子C.是一个球体 D.是一个半球体三、填图:(3分)1.请在图1-1的方框内填出一组关于地球大小的数据。

参考答案:一、填空:1、两极、不规则 2、6371、略扁二、选择:1、B 2、C 3、C三、填图:5.1亿平方千米、6371千米、40000千米地理学科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1节第一课时达标试题C宁阳十一中王辉一、填空:(4分)1.人类对地球的形状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古代“”“”的说法是人类对地球错误的认识,后来人们根据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形状,推测地球是一个球体。

二、材料分析:(6分)材料1:1519年9月,在麦哲伦的带领下,二百多名探险队员分乘五艘船,从西班牙出发,渡过大西洋,绕过南美洲的南端进入太平洋。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_《认识地球》同步测试卷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_《认识地球》同步测试卷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同步测试卷一、选择题1. 若地球按1∶20 000 000制成一个地球仪,则地球仪的赤道周长为( )A.40厘米 B.20厘米 C.200厘米 D.400厘米2. 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这是由( )A.观察者的位置造成的 B.地球球体形状造成的C.光的照射造成的 D.观察者的错觉造成的3. 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是( )A.0°纬线 B.30°纬线 C.60°纬线 D.90°纬线4. 关于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说法错误的是( )A.我国古代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B.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C.地球是一个似皮球的圆球体 D.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5. 与著名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 )A.赤道 B.北极圈 C.南极圈D.北回归线6. 地球仪上的经线( )A.长度相等 B.指示东西方向 C.都自成圆圈D.最大的经线是赤道7. 在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院子里,一条备受瞩目的金属线嵌在地面上,小明把脚跨在这根金属线的两侧,这意味着他脚踩( ) A.东、西两半球 B.南、北两半球 C.东、西经度D.南、北纬度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本初子午线是地球仪上最长的经线B. 0°经线东侧为西经、西侧为东经C. 180°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D.向东数值递减的是西经9. 下列关于赤道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赤道是划分纬度的起点线,是90°纬线②赤道是划分经度的起点线,是0°经线③赤道是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分界线④赤道是南、北纬度的分界线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10. 地球仪上某地点经度是60°,纬度是30°,这样的地点有几处( )A.一B.二 C.三D.四11. 关于地球大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B.地球的平均半径约6 371千米C.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D.地球的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略长12. 麦哲伦船队从西班牙出发绕地球航行一圈,没有经过的大洋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13. 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说明大地是球形的自然现象是( )A.太阳东升西落 B.站得高,看得远C.水往低处流D.日全食14. 最先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事件是( )A.哥伦布到美洲大陆 B.麦哲伦环球航行C.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 D.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运用15. 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最科学的方法是…( )A.环球航行 B.利用飞机对地球拍照C.利用卫星对地球拍照 D.利用气球对地球拍照二、判断题16. 判断题(正确题打“√”,错误题打“×”)(1)地球公转产生了昼夜更替()(2)没有指向标的地图,以“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方向。

秋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练习

秋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练习

《认识地球》一课一练一、选择题1.“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描述的是()A.南北两极B.赤道C.回归线D.极圈2.本初子午线是指()A.0°纬线B.0°经线C.180°经线D.东经160°经线3.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B.经线的长度都相等,纬线的长度也相等C.纬度越高,纬线越长,纬度越低,纬线越短D.从某地出发,沿同一条经线往前走,最后能回到原点4.一个人站在北极点,他的前后左右都是( )A.东方B.西方C.南方D. 北方5.关于我国首都北京(40O N,116O 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半球、中纬度B.东半球、高纬度C.西半球、中纬度D.南半球、高纬度6.关于地球大小的数据正确的是()A.表面积5.1万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四万千米B.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四十万米C.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四万千米D.表面积5.1万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731千米,赤道周长四万千米7.关于经纬度变化规律的正确叙述是()A.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越来越大B.以18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越来越大C.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越来越大,极点的纬度为180°D.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越来越大,极点的纬度为0°8.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是()A.赤道B.本初子午线C.西经20°经线D.180°经线9.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A.赤道B.本初子午线C.西经20°和东经160°D.东经20°和西经160°10.阴影部分位于()A.东半球B.西半球C.跨东西半球D.北半球11.某地以西是西半球,以东是东半球,以北是高纬度,以南是中纬度,该地位于()A.(160O W,23.5O S)B.(20O W,60O S)C.(20O W,60O N)D.(160O E,30O N)12.某人从赤道上某一点出发,依次向正北、正西、正南、正东前行1000公里,最后他位于()A.出发点B.出发点以西C.出发点以东D.出发点以北二、读图题:1.写出ABCD的地理坐标:A 、B 、C 、D 、2.A点位于C点的方向,B点位于C点的方向。

最新秋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练习).doc

最新秋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练习).doc

《认识地球》一课一练一、选择题1.“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描述的是()A.南北两极B.赤道C.回归线D.极圈2.本初子午线是指()A.0°纬线B.0°经线C.180°经线D.东经160°经线3.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B.经线的长度都相等,纬线的长度也相等C.纬度越高,纬线越长,纬度越低,纬线越短D.从某地出发,沿同一条经线往前走,最后能回到原点4.一个人站在北极点,他的前后左右都是( )A.东方B.西方C.南方D. 北方5.关于我国首都北京(40O N,116O 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半球、中纬度B.东半球、高纬度C.西半球、中纬度D.南半球、高纬度6.关于地球大小的数据正确的是()A.表面积 5.1万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四万千米B.表面积 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四十万米C.表面积 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四万千米D.表面积 5.1万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731千米,赤道周长四万千米7.关于经纬度变化规律的正确叙述是()A.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越来越大B.以18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越来越大C.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越来越大,极点的纬度为180°D.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越来越大,极点的纬度为0°8.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是()A.赤道B.本初子午线C.西经20°经线D.180°经线9.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A.赤道B.本初子午线C.西经20°和东经160°D.东经20°和西经160°10.阴影部分位于()A.东半球B.西半球C.跨东西半球D.北半球11.某地以西是西半球,以东是东半球,以北是高纬度,以南是中纬度,该地位于()A.(160O W,23.5O S)B.(20O W,60O S)C.(20O W,60O N)D.(160O E,30O N)12.某人从赤道上某一点出发,依次向正北、正西、正南、正东前行1000公里,最后他位于()A.出发点B.出发点以西C.出发点以东D.出发点以北二、读图题:1.写出ABCD的地理坐标:A 、B 、C 、D 、2.A点位于C点的方向,B点位于C点的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认识地球练习题
一、单选题
如图为手机微信的启动画面。

这颗“蓝色弹珠”采用的是1972年12月7日由阿波罗17号太空船宇航员拍摄的照片。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这颗“蓝色弹珠”实际上是一个()
A. 圆柱体
B. 不规则的球体
C. 圆锥体
D. 圆球
2.人类首次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件是()
A. 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
B. 郑和下西洋
C. 麦哲伦环球航行
D. 人类登上月球
3.在中学生科普交流会上,小强对这颗“蓝色弹珠”的描述,你认为有误的是()
A. 它的平均半径大约6371千米
B. 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C. 它最南的点称为南极点
D. 它有一根巨大的地轴
4.如果要给这颗“蓝色弹珠”缝制外衣,它穿上衣服后,泡在海水部分和没被泡在海水部
分的比大约是()
A. 6:4
B. 3:7
C. 7:3
D. 4:6
5.成语“南辕北辙”,指要到南方去,却驾着车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最后不能
达到目的地.如果“东辕西辙”,理论上可以到达目的地,解释其原因正确的是
①经线等长;纬线不等长②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③地球自西向东运

④经线是圆;纬线是半圆⑤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⑥经线是半圆;纬线是圆.
A. ①②
B. ①⑤
C. ③④
D. ②⑥
6.与东经30°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是()
A. 150°E
B. 150°W
C. 30°N
D. 30°S
7.有一位建筑师,想要建造一座四面窗户都对着北方的房子,你认为应该建在()
A. 北极点上
B. 南极点上
C. 赤道和0°经线的交叉点上
D. 赤道和180°经线的交叉点上
一艘油轮由①地出发,经过②地和③地,到达④地。

根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8.油轮到达地④的经纬度位置是
A. 20°S,20°W
B. 40°N,60°E
C. 20°S,40°W
D. 60°N,40°E
9.以下四个地点中,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0.以下四个地点中,符合北半球、低纬度、热带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1.以下四个地点中,所处的纬线最短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2.在了解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后,小聪和小明认为它们具有相同的地方是()
A. 产生现象
B. 运动方向
C. 运动周期
D. 绕转中心
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16年8月5日—21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

结合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周年往返路径示意图、光照图,完成下列各题
13.奥运会期间,青岛昼夜长短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 昼变长夜变短,昼长于夜
B. 昼变短夜变长,昼长于夜
C. 昼变长夜变短,昼短于夜
D. 昼变短夜变长,昼短于夜
14.右图阴影表示黑夜,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左图中的()
A. ①点
B. ②点
C. ③点
D. ④点
15.如图为地球某时刻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圆圈表示纬线,直线表示
经线,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点比③点早看到日出
B. 此时刻②点的白昼比①点长
C. 从③点沿经线不改变方向可以直接到达②点
D. ④点的经纬度是(23.5°S,90°W)
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我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如图),完成下列各题。

16.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分别是
A. 自西向东、一天
B. 自西向东、一年
C. 自东向西、一天
D. 自东向西、一年
17.发射当天,地球公转到图中的
A. ①、②之间
B. ②、③之间
C. ③、④之间
D. ④、①之间
18.下列地理现象的形成,主要与地球公转有关的是
A. 昼夜更替
B.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C. 四季的变化
D. 不同地区形成时差
二、综合题
19.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A.B、C三地的地理位置:A:经度_________,纬度_________B:经度
_________,纬度_________C:经度_________,纬度_________
(2)在图中A.B、C三地中,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_地,位于东半球的是B地和_______
地,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______地,位于南半球的是C地,位于北半球的是_______地,
(3) C地位于A地的__________方向,B地位于C地的__________方向。

(4) B点位于低、中、高哪个纬度带:________。

(5)赤道的周长为_________千米,“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现象,可能
发生在图中_________点所在的纬线。

20.下面两幅图中,图甲是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地球公转位置示意图”,图乙是某日地球昼
夜分布图(阴影部分为夜)。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所示日期,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甲图中的_______(填写字母),该日的节气是“二分二至”中的_____________。

(2)图乙中,当A点地方时为14时时,B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____,B点位于东西的半球中的____________;A点所处的温度带是____________,该温度带具有的现象是:____________(选择)
①有太阳直射现象②无太阳直射现象
③有极昼极夜现象④无极昼极夜现象
(3)地球从甲图中B点公转到A点的过程中,简述亳州昼夜长短及变化状况。

【答案】
1. B
2. C
3. D
4. C
5. D
6. B
7. B
8. B
9. A10. C11. D12. B13. B14. B 15. B16. B17. B18. C
19. (1)(60°W,60°N)(0°,0°)(40°S,40°E)
(2)A C B A
(3)东南西北
(4)低纬度
(5)4万 B
20. (1)A 夏至
(2)6时西半球北温带②④
(3)昼长夜短,且昼变长夜变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