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特色旅游商品调研报告
桂林考察调研报告

桂林考察调研报告桂林考察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近年来,桂林市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为了更好地了解桂林市的旅游发展现状和问题,我们对桂林进行了考察调研。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桂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以促进桂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调研方法和内容1.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我们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方式,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数据,并结合了桂林市相关的统计资料进行分析。
2.调研内容本次调研主要内容包括了解桂林市旅游景区的规模和旅游资源的情况,分析桂林市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现状,了解旅游产业链的完善程度和政府的旅游政策支持,探索桂林市旅游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三、调研结果1.旅游资源丰富桂林市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如漓江风景名胜区、象山公园、世外桃源等。
这些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旅游,为桂林市的旅游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旅游业发展迅猛近年来,桂林市的旅游业快速发展,旅游收入也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大量的游客涌入桂林,推动了酒店、餐饮、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和繁荣。
3.旅游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尽管桂林市的旅游业发展迅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景区开发过程中存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和管理措施。
其次,景区服务质量亟待提高,游客投诉和纠纷频发,需要加强服务管理和人才培养。
再次,旅游业的盈利模式和收益分配不够合理,需要探索新的经营模式和解决方案。
四、建议和展望为了进一步推动桂林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加强景区保护和环境管理,坚决遏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提高景区服务质量,培养专业化的旅游从业人员,加强游客满意度调研和管理。
3.积极引进新的旅游业态和产品,拓宽旅游产业链,提高旅游业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
4.深化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强与酒店、餐饮、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合作和互利共赢。
浅析广西桂林市旅游城市土特产零售及经营策略

浅析广西桂林市旅游城市土特产零售及经营策略近年来,西部旅游城市在市场化和国际化条件下得到了飞速发展,土特产经济也逐渐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本文以广西桂林市为例,通过深入调查分析土特产零售行业,了解消费者对土特产的需求状况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确立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原则,为零售终端制定合理的经营策略。
标签:桂林土特产品;零售现状;经营策略土特产,一般是以“地名+特产”的形式存在,是土产和特产的并称。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有“山水甲天下”之称。
桂林土特产中土产有:罗汉果、月柿、沙田柚、马蹄、金桔、荔浦芋、阳朔板栗、银杏;食品类特产以桂林三花酒、辣椒酱、腐乳、桂花茶、桂花酒、毛尖茶、南糖为名牌,尤以“桂林三宝”,即桂林三花酒、辣椒酱、腐乳最具市场。
为了解桂林土特产现状,我们对桂林市中心和及具有代表性的12个旅游景区在走访及亲临实践的基础上采用《桂林土特产零售情况消费者调查问卷》和《桂林土特产零售情况零售商调查问卷》两部分调查问卷进行深入调查。
期间共发出问卷500 份,回收486份,有效问卷480份,回收率97.20%。
一、桂林土特产零售现状(一)市场竞争激烈调查发现,桂林市土特产零售商店有三百多家,其中包括桂林百货、微笑堂、王城百货、联达人人乐超市、华荣连锁超市、好又多超市等大型连锁超市中的土特产专柜,仅中山路就有小型土特产店三十多家,在汽车站和火车站游客聚集较集中的地区,更是分布紧凑。
由此可见土特产销售市场竞争激烈。
(二)总体规模较小且连锁化水平偏低桂林市土特产零售行业普遍规模较小、连锁化水平偏低。
从调查中分析10%实现了连锁店经营,主要是超市、百货店、卖场、专卖店等已实现了连锁经营。
80%的属于家庭式经营,其余是散杂模式。
这种不规范的市场模式导致土特产质量参差不齐,行业发展极不规范,缺乏标准。
(三)管理水平与服务意识落后桂林土特产零售商家对服务的重视水平不够,行业整体服务水平落后。
首先是零售商没有注重商铺的装潢,很多小型的商铺产品堆积散乱,让消费者看来是档次不高的感觉;其次是产品的进货渠道涣散,种类繁多但没有具体的品牌分类,使消费者在选购时难以区分。
广西桂林市旅游文创产品销售情况的调查报告3000字

广西桂林市旅游文创产品销售情况的调查报告3000字一、桂林旅游商品发展的现状本课题所指的旅游商品主要是指旅游者在桂林旅行过程中所购买的实用物品即旅游礼品、旅游纪念品、旅游食品、日用品和保健品。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桂林特色旅游商品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旅游市场优势,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1、生产历史悠久,开发潜力丰厚桂林旅游商品的生产,可以上溯自1500多年前北魏生产戏面的时期。
自唐宋以来,桂布、瑞露、戏面、鸡毫笔、花鼓腰鼓、豆腐乳等地方产品深受百姓和官府的欢迎。
解放后,桂林腐竹、三花酒、辣椒酱、马蹄、南糖、梳蓖等产品畅销全国各地。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为满足旅游者日益增多的旅游需求,生产了大批深受旅游者青睐的旅游商品,如桂林山水字画、阳朔花扇、美陶、瓷刻、玉石雕刻、珠宝首饰、绣品、竹木雕、玩具等产品。
这些旅游商品充分挖掘桂林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结合桂林本土丰富的农副产品如沙田柚、马蹄、月柿、金橘、罗汉果、板栗、荔浦芋、白果、竹笋等名优土特产品以及桂林的林木资源进行创意、生产和加工而成的。
可以说,桂林作为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西北部区域经济中心,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不但具备了促进旅游商品发展的市场优势,而且还拥有发展旅游商品的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
桂林奇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在国内具有独特的地位,为桂林特色旅游商品的开发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桂林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发育最为典型、完美,丹霞地貌堪称“丹霞之魂”,境内11个自然保护区生长着珍稀植物活化石银杉、资源冷杉、可提取防癌紫杉醇的南方红豆杉、伯乐树、沙樱等国家一级保护品种,以及黄腹角难、鳄晰、白颈长尾难、蟒蛇、金雕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白果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3,质量居全国之首;罗汉果为“医疗保健之良药,清凉饮料之佳品”,被誉为“东方神果”。
干百年来,桂林的奇山、秀水、洞府,留存了丰富的文物古迹,积淀了厚实的文化底蕴,瓶皮岩洞穴遗址、兴安灵渠水利工程、明靖江王府王陵、摩崖石刻、抗战文化,多姿多彩的壮族、侗族、苗族、瑶族等民族风情以及雌戏、文场、鱼鼓、零零落等民间文艺,演绎了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
桂林特色旅游商品调查研究报告

桂林特色旅游商品调查研究报告
桂林是一座多元的旅游胜地,拥有着良好的自然环境、中式文化和民
俗风情,受到了众多游客的青睐。
本文研究了桂林本地的旅游产品,采取
了文献资料调查法,调查了当地旅游商品的现状。
1、桂林旅游商品
桂林旅游商品主要分为文化类、体育类、自然类三大类。
(1)文化类:桂林的文化类旅游商品包括文化公园、博物馆、古迹
遗址等,其中景点最受欢迎的是桂林的七星公园、南湖景区、龙胜吊脚楼等。
(2)体育类:桂林的体育类旅游商品包括户外运动、游艇运动、湿
地野趣运动等,最受欢迎的是滴水湖、飞沙滩、水上乐园等。
(3)自然类:桂林的自然类旅游商品包括自然生态景点、山岩景点、生态农业景点等,最受欢迎的是桂林阳朔漓江、象鼻山、蝴蝶泉等。
2、桂林旅游商品的优势
(1)自然因素:桂林拥有较高的自然资源,其周围环境良好,为游
客提供了良好的餐饮、住宿和交通服务。
(2)文化传承:桂林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其宗教文化也很深入当
地人民的生活,拥有大量的文化遗产和古迹遗址,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观
光体验。
桂林旅游纪念品市场问题及对策探讨

桂林旅游纪念品市场问题及对策探讨引言桂林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在桂林旅游过程中,游客们经常会购买一些纪念品以作为对旅行的回忆和纪念。
然而,在桂林旅游纪念品市场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商品质量不合格、价格虚高、缺乏创新等。
本文将探讨桂林旅游纪念品市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问题一:商品质量不合格在桂林旅游纪念品市场中,存在部分商家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忽视了商品质量。
这些商家往往使用低质量的材料制作纪念品,导致其容易损坏,品质不稳定。
这给游客们带来了不好的购物体验。
对策一: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政府应该加强对桂林旅游纪念品市场的监管,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并加大对不合格产品的处罚力度。
同时,加强市场执法,对售卖低质量纪念品的商家进行处罚和取缔。
对策二:建立市场信誉评级制度建立桂林旅游纪念品商家的信誉评级制度,对合规并且质量良好的商家进行认定和奖励。
这样可以激励商家提供高质量的纪念品,让游客更加放心地购买。
问题二:价格虚高与许多旅游目的地市场类似,桂林的旅游纪念品市场存在价格虚高的问题。
有些商家借助游客对旅行纪念品的需求,将价格抬得过高,让游客感到不满和被宰。
对策一:加强价格监管政府应该制定明确的价格监管政策,限制旅游纪念品的价格涨幅。
同时,加强市场巡查和监测,对价格虚高的商家进行处罚和取缔。
对策二:提升游客的消费意识加强对游客的消费教育,提高他们对旅游纪念品价格合理性的认知。
教导游客如何辨别优质纪念品和价格合理的商品,以减少被欺诈的可能性。
问题三:缺乏创新桂林旅游纪念品市场缺乏创新,很多纪念品的设计和样式相似,缺乏新意。
这使得游客们在购买纪念品时缺乏选择,无法找到真正符合个人需求的商品。
对策一:鼓励创新设计和生产政府应该鼓励和支持本地纪念品设计师和生产商进行创新。
可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纪念品设计和研发。
同时,加强与设计院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促进纪念品设计的创新。
对策二:加强市场竞争和监督政府可以通过开放市场,引入更多的纪念品供应商,增加市场竞争,推动纪念品市场的创新。
广西文创产品案例分析报告

广西文创产品案例分析报告1. 引言广西是中国南部的一个省份,以其独特的地理和人文资源而闻名于世。
在传统文化和自然风光方面,广西拥有丰富的资源,这使得该地成为文创产品开发和推广的理想地点。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广西的文创产品案例,探讨一些成功的因素和策略。
2. 案例分析2.1 案例一:临桂染坊手工纺织品临桂染坊位于广西桂林市临桂区,是一个以手工纺织品为特色的文创产品商店。
他们利用当地优质的天然纤维和古老的染织工艺,制作出独一无二的织物。
临桂染坊的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上畅销,也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一定的声誉。
成功因素:- 优质材料:临桂染坊使用天然纤维材料,如丝绸和棉花,这提升了产品的品质和价值。
- 手工工艺:他们采用古老的染织工艺,通过纯手工的方式制作出具有独特纹样的织物,吸引了更多消费者。
- 品牌宣传:临桂染坊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宣传品牌,参加展览和文化活动,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2 案例二:龙胜温泉山庄龙胜温泉山庄是广西龙胜县的一家以温泉文化为主题的度假村。
该村庄利用当地的天然温泉资源,结合传统文化元素,提供给游客一个独特而舒适的温泉度假体验。
龙胜温泉山庄已成为广西乃至中国南部地区的热门旅游目的地。
成功因素:- 自然资源:龙胜温泉山庄位于龙脊山脉的山腰,拥有丰富的温泉资源和美丽的自然风景,这是其成功的基础。
- 服务优势:在提供高质量的温泉浴和休闲服务的同时,龙胜温泉山庄注重展示广西的传统文化和风味,增加了游客的体验满意度。
- 推广策略:他们积极与旅行社和在线旅游平台合作,通过各种媒体推广度假村,吸引了大量游客。
3. 结论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一些关于广西文创产品开发和推广的结论:1. 利用地理和人文资源:广西作为一个拥有丰富自然和人文资源的地区,可以将这些资源与文创产品相结合,创造独特的价值。
2. 抓住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广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同时也在现代社会中发展迅速。
文创产品应该抓住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创造出有价值的产品。
桂林旅赫商品消费市场开发研究

21 客 消 费 以旅游 地特 色 商 品为 主 .游 根 据 调 查 , 桂 林 的 国 内游 客 有 5 %对 当地 食 品 比较 感 兴 趣 , 2 %对 当地 传 统 来 4 有 2 特 色 服 饰 感 兴 趣 , 2 %对 桂 林 的 生 活用 品 比较 感 兴 趣 , 4 有 0 有 %对 玉 器 字 画等 工 艺 品 感 兴趣 。游 客 购 买 旅 游 商 品 的 目的 , 主要 是 为 了 留作 纪 念 和 赠 送 亲 友 , 望 商 品 能 够 希 代 表 自己 曾经 去 过 的旅 游 目的 地 , 有 较 强 的旅 游 纪 念 意 义 。 具 22 游 商 品消 费 彰 显游 客 个 性 .旅 旅 游 者 购 买 旅 游 商 品带 有 很 大 的随 机 性 , 随着 时 问 、 点 、 境 、 氛 以及 个 人 会 地 环 气 的 心情 变 化 而 决 定 是 否 购 买 , 且受游 客年 龄 影 响 也较 大 。根 据 调 查 , 林有 5%购 而 桂 2 买 旅游 商 品 的游 客 处 在 2 至 4 6岁 0岁 之 问 ,7 4 %的 游 客 是 出于 好 奇 而 购 买旅 游 商 品 , 5 %的游 客是 为 了 留作 纪念 或者 赠 送 亲 友 而 去购 买旅 游 商 品 , 8 %的游 客 表 示 在 每 3 有 2
一
的地 国和 第 四 大 客 源 输 出 国 【 3 _ 游业 由 。旅 食、 、 、 、 、 行 住 游 购 娱六 大要 素 构 成 , 中 餐 其 饮、 住宿 、 通和 游 览 四大 基 本 要 素 是 构 成 交 旅 游 收 入 的 基础 , 到 旅游 者 高 度 关 注 , 受 是 旅 游 消 费 中 的 显性 部 分 或 理 性 部 分 ,对 游 客 的敏 感 性 较 强 , 开发 的空 间 在 旅 游 活 动 初 基 本 已确 定 ;购 物 和 娱 乐 是 旅 游 消 费 中
基于旅游创意的桂林旅游商品开发思考

基于旅游创意的桂林旅游商品开发思考[摘要]旅游商品是桂林旅游经济中最为疲敝的部分,如何实现旅游商品产业的突破性发展,是目前桂林旅游界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近两年来,有关研究表明,创意产业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和推动作用。
本文在对桂林旅游商品开发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围绕“旅游创意创造产品特色”这一总体思路,提出了用旅游创意推动桂林旅游商品开发的总体构想;并结合桂林的具体实际,从政府、企业和研发机构三者的角度,提出了具体的开发措施。
[关键词]桂林旅游创意旅游商品开发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1-0000-01旅游商品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出于非商业性目的而购买的实物性商品,它不包括维持旅游活动中所需的生活用品[1]。
旅游商品不仅可以作为旅游目的地增加收入的重要手段,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本身也是一种旅游吸引物,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形象宣传和促销工具。
因此,发展旅游商品意义重大。
在旅游业发达的国家,旅游商品收入一般占到旅游总收入比重的40%至60%,而桂林市旅游商品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长期徘徊在10%左右,这与国内外游客年接待量达到3000万人次(2012年)这一巨大的旅游市场是极不相称的。
如何开发桂林旅游商品,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旅游创意与旅游商品(一)旅游创意的定义及其内涵特征创意俗称“点子”或“主意”,它是科学、思维与艺术的完美结合[2]。
科学性、思维性与艺术性是创意的基本元素。
旅游创意就是创意元素与旅游元素相融合后产生的具有市场价值的,富有创造性的主意。
在创意理念的引导之下,将智力因素和思想火花与原有的资源完美结合,通过重组、整合原有的静态旅游要素,并加以模型化和动态化来重新定位和推出,可以进一步增强原有产品、服务的体验性和吸引力,以适应不断更新的市场需求,并充分彰显旅游的魅力[3]。
“资源有限,创意无限”,旅游创意能够给旅游活动注入无限的活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旅游创意就是旅游业的生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科社会实践评审表实践课题姓名教育层次学号省级电大专业分校指导教师教学点桂林特色旅游商品调研报告旅游购物是旅游收入中最具弹性的部分,是提高旅游业综合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如何打造桂林特色旅游商品,提高旅游经济效益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2009年5月—8月本人很荣幸的参加了由桂林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和桂林格啸慧丰贸易有限公司联合组成的桂林特色旅游商品课题组,成为该课题组的实习文员,课题组采取座谈、实地走访等方式对目前桂林特色旅游商品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和探讨,以期为桂林特色旅游商品的发展寻找到更好的良策,为桂林市政府进一步加大对旅游商品的开发力度提供积极的咨询建议。
一、桂林旅游商品发展的现状本课题所指的旅游商品主要是指旅游者在桂林旅行过程中所购买的实用物品即旅游礼品、旅游纪念品、旅游食品、日用品和保健品。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桂林特色旅游商品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旅游市场优势,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1、生产历史悠久,开发潜力丰厚桂林旅游商品的生产,可以上溯自1500多年前北魏生产戏面的时期。
自唐宋以来,桂布、瑞露、戏面、鸡毫笔、花鼓腰鼓、豆腐乳等地方产品深受百姓和官府的欢迎。
解放后,桂林腐竹、三花酒、辣椒酱、马蹄、南糖、梳篦等产品畅销全国各地。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为满足旅游者日益增多的旅游需求,生产了大批深受旅游者青睐的旅游商品,如桂林山水字画、阳朔花扇、美陶、瓷刻、玉石雕刻、珠宝首饰、绣品、竹木雕、玩具等产品。
这些旅游商品充分挖掘桂林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结合桂林本土丰富的农副产品如沙田柚、马蹄、月柿、金橘、罗汉果、板栗、荔浦芋、白果、竹笋等名优土特产品以及桂林的林木资源进行创意、生产和加工而成的。
可以说,桂林作为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西北部区域经济中心,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不但具备了促进旅游商品发展的市场优势,而且还拥有发展旅游商品的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
桂林奇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在国内具有独特的地位,为桂林特色旅游商品的开发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桂林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发育最为典型、完美,丹霞地貌堪称“丹霞之魂”,境内11个自然保护区生着珍稀植物活化石银杉、资源冷杉、可提取防癌紫杉醇的南方红豆杉、伯乐树、沙椤等国家一级保护品种,以及黄腹角雉、鳄晰、白颈长尾雉、蟒蛇、金雕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白果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3,质量居全国之首;罗汉果为“医疗保健之良药,清凉饮料之佳品”,被誉为“东方神果”。
千百年来,桂林的奇山、秀水、洞府,留存了丰富的文物古迹,积淀了厚实的文化底蕴,甑皮岩洞穴遗址、兴安灵渠水利工程、明靖江王府王陵、摩崖石刻、抗战文化,多姿多彩的壮族、侗族、苗族、瑶族等民族风情以及傩戏、文场、鱼鼓、零零落等民间文艺,演绎了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
在近20多年的旅游业发展中,桂林不仅产生过大批享誉国内的旅游商品经营者,而且还为全国培养了大批经营旅游商品的人才。
此外,桂林还拥有全广西唯—一所开设旅游工艺研究的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为全国和广西输送了工艺美术高级专业设计人才。
可以预见,在21世纪,桂林已经具备了开发特色旅游商品的独特优势。
2、门类齐全,内容丰富桂林旅游商品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自成体系。
据不完全统计,主要有旅游工艺品、旅游纪念品、土特产品、旅游日用品4大门类,300多个种类,2000多个花色品种:(1)旅游工艺品,主要有金银首饰、珠宝首饰、宝石工艺画、大理石制品、桂绣、地毯壁挂,美术陶瓷、桂林山水木刻木雕、竹雕、玉石雕刻、金属工艺品、芒编工艺品、针织装饰物、手绘式屏风等。
仅桂林国际旅游商品批发城就汇集了国内外千余种风格别致的旅游工艺精品,如缅甸的玉器、青田的石雕、福建的木雕、宜兴的紫砂壶、东北的木版画、苏绣、湘绣、各种玛瑙石、鸡血石以及民间工艺品,其中具有桂林特色的石玩、工艺画扇、绣球工艺品市场已经成为全国最大和最重要的集散地。
此外,桂林生产的山羊壶、大琵琶瓶、山水画瓶等美术陶瓷、“九龙壁”石雕、桂林山水黄杨木雕、宝石工艺画、祖母绿宝石、芒编工艺品等名优产品畅销全国各地。
(2)旅游纪念品,主要有以桂林山水为题材的字画、各种纪念章、明信片、画册、石刻拓片,印有桂林山水图案的手帕、汗衫、纸扇、影册、背包,体现民族特色的绣球、装饰扇以及各种小巧玲珑的饰品和挂件。
桂林山水字画和阳朔画扇是其中的佼佼者,阳朔以拥有400余生产厂家、年产数千万把画扇而被誉为中国的“画扇城”;《桂林山水邮册》、中国当代画家李可染创作的桂林山水系列作品在国外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3)名优土特产品,自1998年以来,桂林土特产品市场发展很快,已经形成了桂林豆腐乳、辣椒酱、三花酒三宝系列,桂花酥、桂花糕食品系列,罗汉果、毛尖茶、石崖菜系列,荔浦芋系列,野生蚂蚁、香菇、木耳等名优干杂货等品种,几乎涵盖了桂林整个旅游区域的名优土特产品,同时在包装上充分利用桂林丰富的竹木资源,推陈出新,既有纸包装、铁罐包装、瓷包装,又有礼品包装、竹包装、藤编等,可谓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
桂林慧丰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山里红品牌就有山野菜、罗汉果、柿饼、白果、沙田柚、荔浦芋、脐橙、腐竹、野生桂花茶、极品组合糕、桂花绿豆糕、竹筒桂花酒等几十个系列。
(4)旅游日用品,主要是旅途用品如桂林旅游地图、扑克、医药保健品,各种纺织品如毛巾,宾馆一次性使用的化妆用品、鞋、牙膏、梳子、纸品等物品和一般性的日用品。
3、旅游商品生产销售网络初具规模截止2008年底,桂林市直接或间接从事旅游商品生产的企业、公司和科研院所达300余家,其中从事旅游工艺品、纪念品、礼品开发的生产经营企业有裕啸慧丰贸易有限公司、盛通旅游工艺品开发有限公司、金属工艺品总厂、美术陶瓷厂等70多家。
为促进旅游商品的开发,桂林市还先后举办了桂林首届旅游工艺品展销会、’98桂林国际龙舟节旅游商品展销会、2006年桂林旅游商品设计邀请赛,展示、开发和征集了一批具有桂林特色的旅游商品。
在旅游商品销售方面,有正阳路步行街、八桂大厦、中心广场地下商场、微笑堂、百货大楼、华中华商厦、王城商厦、中山南路地下商场等一批综合性旅游购物商场和阳朔西街旅游购物街等。
1994年建成的桂林国际旅游商品批发城,经过几年的发展,已有从业人员5000余人,门面1000余间,是目前全国最大的一座旅游商品专业批发市场,市场的影响力已经辐射到全国20多个城市,并通过台湾和港澳客商影响到了东南亚和美国等地,年商品成交额逾4亿人民币。
同时,桂林市还有遍布市区和主要景区景点的珠宝、书画、茶艺、服饰工艺、土特产等旅游购物定点企业近70家,以及各个旅游涉外宾馆饭店的购物商场,为旅游者提供了多层次的旅游购物场所。
二、桂林旅游商品存在的主要问题1、旅游商品发展不平衡,有效供应不足所谓有效供应不足主要是指桂林市场上出售的旅游纪念品、工艺品、土特产品、礼品等旅游商品虽然很多,但真正适合大多数旅游者需要、同时适合大多数旅游者平均购买力的旅游商品则供应不足。
据调查,尽管桂林特色旅游商品门类齐全、内容丰富,但是在桂林市场上销售的旅游商品却存在着百货多、日用品多、大路产品多等问题。
如白果、罗汉果、沙田柚、荔浦芋、柑橙、甘蔗等产品大多数是粗包装,其中最根本的还是产品雷同、价格混乱,加之个体经销摊点人员素质差,尾随兜售,既影响了旅游者购物的欲望,又严重地挫伤了旅游者多层次、随意性强的购物需求。
在桂林滨江旅游购物夜市、伏波山旅游购物摊点、芦笛岩旅游购物摊点、阳朔漓江堤岸摊点和西街,所经营和销售的旅游商品无论是工艺品、纪念品、古玩、仿古制品还是服装丝绸、陶瓷制品、木刻,除了印有桂林山水字样的产品给人还留有桂林的印记外,其他的产品无一不是在长城、兵马俑、石林、普陀山、华山等全国各地都处处可见的旅游商品。
这样雷同、单调的旅游商品很难满足旅游者的购物需求。
2、缺乏主导产品,特色旅游商品的优势没有发展出来从桂林旅游商品近20多年的发展历史来看,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工艺品、字画时代,90年代的珠宝玉器时代和今天的土特产品时代的热点转换,但始终没有形成具有桂林特色的产销一体化的主导旅游商品。
如80年代桂林山水字画旺销的时期,仅旅游定点字画店就多达60一70家,而到了21世纪的今天,定点字画店只剩下了8家,字画不仅被人冷落,而且字画市场远远落后于广东等省市。
珠宝玉器市场同样面临着衰败的命运。
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每一轮旅游商品的热销中,总有利益驱动,旅游商品市场的回扣之风越刮越烈,以次充好、以劣充优、欺客“宰客”的现象屡屡发生,败坏了桂林旅游购物市场的信誉。
可见,市场环境直接导致了桂林特色旅游商品的优势难以发挥出来。
3、市场机制不完善,旅游商品研发与市场脱节近年来,国内各地争先举办旅游商品设计大赛、旅游商品博览交易会,试图推动旅游商品的开发和生产。
在桂林,1999年8月桂林市旅游产品开发办公室成立后,相继组织召开了有专家学者、旅游从业人员、商场营业员及个体经营者参加的桂林旅游商品发展研讨会,桂林市人民政府、全国工美联协组织、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实业家分会还联合举办了“2006年桂林旅游商品设计邀请赛”,征集了来自扬州、上海、北京、西安、天津、景德镇、沈阳、内蒙古的平磨细圆台屏“漓江渔歌”、“桂林独秀峰”、纯银挂屏“桂林象鼻山”、玛瑙玉牌“桂林山水”、绢人“刘三姐”、唐三彩版画‘’桂林象鼻山”、羽毛画“桂林仙境”、“漓江人家”、树叶画“湖光山色”、青花“漓江山水圆球吊饰”、“桂林独秀峰”纪念金牌等一批优秀作品。
但是由于市场发育不完善,生产企业与旅游商品研发脱节,加上有关优惠配套政策措施跟不上,新研发的旅游产品并不能迅速形成生产规模,转化为特色旅游商品。
正如本课题组在桂林裕啸慧丰贸易有限公司调查时该企业负责人向我们诉说的,目前,桂林还没有形成一个真正有利于企业开发特色旅游商品的政策环境;旅游商品市场还存在着很强烈的抄袭之风,只要一种产品投入市场有销路,仿制、假冒产品马上就会出来,而且是来势凶猛,令人防不胜防;销售商家对企业投放市场的新产品缺乏主动开发市场、引导市场的共赢意识,往往采取代销方式回报研发企业,因此,在旅游商品的销售上多半是生产厂家往往因为资金回笼慢或销售企业的不配合而陷入经营困境。
事实上,桂林从事旅游商品生产的企业除了桂林三花股份公司、三金等企业外,其它如造纸厂、棉纺厂、手帕厂、陶瓷厂、塑料厂、化工厂、工艺美术公司等生产都不正常,尤其是以集体经济为主体的大多数旅游生产企业效益都很差。
这也是桂林特色旅游商品难以形成开发体系、旅游商品的规模和品种难以如意,跟不上市场步伐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对发展桂林特色旅游商品的思考与建议1、提高认识,形成共同发展旅游商品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