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中域医考首发

合集下载

2015年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真题汇总(全网首发)(精)

2015年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真题汇总(全网首发)(精)

2015年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真题汇总(全网首发,不断更新中为了满足广大考生的需求,新阳光教育执业医师考试网在考试结束后第一时间总结发布 2015年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真题汇总, 供大家参考。

注:2015年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真题将会陆续不断更新。

第一站:辨证论治【 1号题】 7月 1日第一站:感冒风寒束表证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

【 2号题】 7月 1日第一站:泄泻,湿热泻,葛根岑连汤。

【 2号题】 7月 1日第一站:咳嗽,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

【 3号题】 7月 1日第一站:咳嗽,痰热郁肺,与咳喘鉴别。

【 4号题】 7月 1日第一站:便血,脾胃虚寒,健脾温中,养血止血,黄土汤。

【 4号题】 7月 1日第一站:哮病,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汤合石膏汤。

【 5号题】 7月 1日第一站:虚哮,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

【 5号题】 7月 1日第一站:中风,中经络,风痰入络,真方白丸子,内热发热, 痰湿郁热,黄连温胆汤合中和汤。

【 6号题】 7月 1日第一站河南漯河:喘证 -祛痰降逆,宣肺平喘 -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 6号题】 7月 1日第一站:喘证,痰浊阻肺,与气短相鉴别。

【 7号题】 7月 1日第一站:喘证,肺气虚耗,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

【 8号题】 7月 1日第一站:肺痨,肺阴亏损,与肺萎的鉴别。

【 9号题】 7月 1日第一站:心悸,心虚胆怯证, 安神定志丸加减。

【 11号题】 7月 1日第一站:山悸,痰火拢上口,黄连温胆汤。

【 11号题】 7月 1日第一站:病痫,心肾亏虚,补益肝肾,潜阳安神,左归丸合天王补心丹。

【 11号题】 7月 1日第一站:心悸, 痰火扰心, 清热化痰, 宁心安神, 黄连温胆汤, 与奔豚鉴别。

【 12号题】 7月 1日第一站:胸痹,气滞心胸柴胡疏肝散,与胃痛鉴别汤。

【 13号题】 7月 1日第一站:胸痹,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通脉,生脉散和人生养荣汤。

2015年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真题 完整版

2015年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真题 完整版

第一站1、感冒风寒束表荆防败毒散2、咳嗽风热犯肺桑菊饮3、咳嗽痰热郁肺清金化痰汤4、哮病寒包热哮小青龙汤合石膏汤5、哮证虚哮平喘固本汤6、喘证痰浊阻肺二陈平胃散和三子养亲汤气短7、哮病寒哮射干麻黄汤8、肺痨肺阴亏损月华丸肺痿9、心悸心虚胆怯安神定志丸10、心悸心血不足归脾汤11、心悸痰火扰心黄连温胆汤奔豚12、胸痹气滞心胸柴胡疏肝散四逆+壳芎与胃痛13、胸痹气阴两虚生脉散和人生养荣汤14、不寐心肾不交15、不寐心胆气虚安神定志16、痫病痰火扰神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与厥证鉴别17、胃痛寒邪客胃香苏散合良附丸真心痛18、胃痛湿热中阻清中汤胁痛19、呕吐痰饮内阻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噫嗝20、呕吐脾胃气虚香砂六君子噎嗝21、腹痛饮食积滞枳实导滞丸22、泄泻湿热伤中葛根芩连汤食滞肠胃保和丸饮酒烧烤2天,腹泻三次腹部不适23、泄泻肝气乘脾痛泻要方24、痢疾寒湿痢25、痢疾休息痢连理汤26、便秘实秘气秘六磨汤肠结27、便秘气虚秘黄芪汤28、胁痛肝络失养一贯煎悬饮29、黄疸湿重于热茵陈五菱散合甘露消毒丹30、黄疸阴黄脾虚湿滞黄芪建中汤31、头痛风热头痛芎芷石膏汤眩晕32、头痛痰浊头痛半夏白术天麻汤眩晕33、眩晕肝阳上亢天麻钩藤饮中风34、中风风阳上扰天麻钩藤35、中风中脏腑阳闭桃仁承气嗜酒,平素眩晕头痛。

2小时前突然昏仆,不醒人事。

现症见:右侧半身不遂,神志模糊,口舌歪斜,腹胀,便秘,苔黄腻,脉弦滑。

36、中风恢复期肝肾亏虚左归丸合地黄饮子口僻37、水肿阳水湿毒浸淫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38、水肿阳水水湿浸渍五皮饮合胃苓汤鼓胀39、淋证劳淋无比山药丸癃闭40、癃闭,肺热壅盛清肺饮淋证41、阳痿惊恐伤肾启阳娱心丹早泄42、郁证气郁化火丹栀逍遥散43、咳血阴虚肺热百合固金丸吐血44、咳血燥热伤肺桑杏汤45、吐血肝火犯胃龙胆泻肝汤咳血46、便血脾胃虚寒黄土汤痔疮47、尿血肾气不固无比山药丸血淋48、血证紫斑血热妄行十灰散49、消渴中消,胃热炽盛,玉女煎,瘿病50、内伤发热气虚发热补中益气汤外感发热51、内伤发热痰湿郁热黄连温胆汤合中和汤外感发热52、大肠癌脾肾双亏大补元煎53、痹症风寒湿痹痛痹乌头汤痿证54、痹症痰瘀闭阻双合汤痿证55、痉证肝经热盛羚角钩藤汤中风56、痿证脉络瘀阻圣愈汤合补阳还五汤四物+参芪痹症57、腰痛肾虚腰痛偏阳虚右归丸58、脱疽寒湿阻络阳和汤雷诺氏病59、带下过多,阴虚夹湿,知柏地黄丸,白浊60、水痘邪炽气营清胃解毒汤疱疮小儿泄泻风寒藿香正气散中风中经络风痰入络真方白丸子第二站5阙中(眉心)、山根(鼻根)、年寿(鼻柱)、准头(鼻尖)、方上(鼻翼)8通里、公孙、定喘,膻中一指禅,拉塞格征,心脏按压9大棱、太溪、大椎,脊柱弯曲度,振水音,口对鼻15天柱、商阳、条口,膝反射,拿法,口对鼻17踝关节反射,心肺复苏胸部按压,听宫、中脘的定位21内庭、檀中、十宣定位;一指禅推法在曲池的应用;血压计测量;脱隔离衣22公孙、印堂、手三里,一指禅,淋巴结,口对口24下关、中脘、环跳,一指禅,肺下界叩诊,橡皮管止血32梁丘、通里、印堂,移浊,换药52揉下脘(怎么操作) 2.口对口人工呼吸3、瘢痕灸4、对光反射57推小腿,毫针角度并演示,紧急手套,阑尾压痛58舒张进针,肘推,洗手,眼球运动58毫针颤法,踝反射,橡皮止血,甲状腺60闪罐,掌摩法,克多征,屈曲加压止血尺泽、天宗、足三里少商、大椎、太冲,虚里按法,霍夫曼,戴手套水泡处理,指揉法,气管,急诊洗手太冲、尺泽,脉诊,脾肿大测量,电除颤神门、丰隆、中脘,肘按法,换药,心脏听诊血海、十宣,膻中,掌按法,腹壁反射,口对鼻人工呼吸血海、百会,指揉的手腕动作及作用,换药风池、神门、刺髎,掌推法,脊柱压痛温和灸,换药,瞳孔对光反射三棱针刺络,脱隔离衣,肺部听诊秩边、膻中,脉诊,下颌淋巴结触诊,换药皮肤针,山根(5个)耳音耳语体格检查第三站3三阴交主治及操作,气胸X线表现5喘证问诊,肩隅,太冲主治,眩晕中西医双诊:缺铁性贫血,中度贫血,溃疡性结肠炎的严重程度分级12翳风、肾腧,高血压,CRP血沉在关节炎的意义13大棱、大椎,胃痛,糖尿病酮证酸中毒诊断15百会、至阴,胃痛,急性黄疸肝炎的分期及临床表现17内关。

2015年中医执医实践技能考试第一站完整解答版

2015年中医执医实践技能考试第一站完整解答版
2015年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真题
第一站
001感冒
风寒束表证
病机
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内闭,肺气不宣
主症
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疼,鼻塞声重或鼻痒喷嚏,时流清涕,咽痒,咳嗽,痰吐稀薄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浮紧
治法
辛温解表
方剂
荆防败毒散或荆防达表汤
荆防橘葱姜,杏苏前桔草;荆芥、防风、橘红、葱白、生姜、杏仁、苏叶、前胡、桔梗、甘草
005中风
中经络
风痰入络证
病机
脉络空虚,风痰乘虚入中,气血闭阻。
主症
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发生口眼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舌强言謇,甚则半身不遂。或兼见恶寒、发热、手足拘挛、关节酸痛等症。舌苔薄白,脉浮数。
治法
祛风化痰通络
方剂
真方白丸子丸。半夏白附子天南星天麻全蝎当归白芍鸡血藤豨莶草
与口僻鉴别
口僻俗称吊线风,主要症状口眼歪斜,但常伴耳后疼痛,口角流涎,语言不清,而无半身不遂或情志障碍的表现,多因正气不足,风邪入脉络,气血痹阻所致,不同年龄均可罹患
若肺痨晚期,出现干咳、咳吐涎沫等,即已转属肺痿之候
在临床上,肺痿以咳吐浊唾涎沫为主症,而肺痨以咳嗽、咳血、潮热、盗汗为特征
方剂
桑菊饮
桑菊杏荷,草根梗翘;桑叶、菊花、杏仁、薄荷、甘草、芦根、桔梗、连翘
与咳喘鉴别
咳嗽以咳嗽为主症,不伴喘证。
咳喘则咳而伴喘,常因咳嗽反复发作,由咳致喘。
003咳嗽
痰热蕴肺
病机
痰热蕴肺,肺失宣降
主症
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痰声,痰粘厚稠黄,咳吐不爽,胸协胀满,引痛。面赤身热,舌质红苔薄黄
治法
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2015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全).

2015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全).

(请大家对照书来看,网友给的不一定是正确答案,但是考的点是一样的!!)第二站听力语音、耳语音是什么鬼?2015年中西医执业实践技能考试【第一站】01号西—慢性胃炎;中—胃痛(脾胃湿热证--清利湿热、醒脾化浊--三仁汤);鉴别—胃神经官能症;一般治疗:(1)消除于发病有关的病因和不利因素;(2)减轻和消除损伤因子;医学教育|网(3)增强胃黏膜防御;(4)对症处理。

胃神经症多见于年轻妇女,常伴有神经官能症的全身症状。

上腹胀痛症状使用一般对症药物多不能缓解;予以心理治疗或服用镇静剂有时可获疗效。

胃镜检查多无阳性发现。

01号西—上呼吸道感染;中—感冒(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鉴别—流行性感冒:有流行病学史,起病急骤、高热和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明显,病毒分离和补体结合试验可以确诊。

西医治疗原则及方法:1)抗病毒治疗2)对症治疗3)抗感染治疗01号西—;中—淋证(气淋);鉴别—01号38岁女性,平素体虚,汗出受风后出现恶寒、发热、鼻塞,自服抗生素后无效,遂就诊。

现症:恶寒、发热、鼻塞、无汗、头痛,身楚倦怠,气短懒言,咳嗽,咯痰无力。

舌淡,苔白,脉浮无力。

血常规、胸片无明显异常。

02号西—急性支气管炎;中—咳嗽(风寒袭肺证--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止嗽散);鉴别—流行性感冒02号西—急性气管炎;中—感冒(风热犯肺--银翘散);鉴别—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有明显的流行,起病急,以全身中毒症状为主,出现畏寒、高热、头痛、头晕、全身酸痛等。

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查可供鉴别。

)西—急性支气管炎;中—咳嗽(风热犯肺--桑菊饮);鉴别—流行性感冒(有流行病学史,起病急骤、高热和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明显,病毒分离和补体结合试验可以确诊。

)西医治疗:1)一般治疗适当休息注意保暖多饮水2)对症治疗:止咳克咳敏,祛痰必嗽平,平喘B2受体激动剂03号西—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前);中—咳嗽(痰热壅肺证--清热化痰,宣肺止咳--桑白皮汤);鉴别—支气管扩张症(支扩:慢性咳嗽、咯痰为主症,常表现为大量脓性痰或反复咯血,X线见支气管管壁增厚,呈串珠状改变,或多发性蜂窝状影像,支气管碘油造影可确诊)西医治疗:1)控制感染,阿莫西林2)祛痰镇咳,盐酸氨溴索3)解痉平喘,氨茶碱4)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卡介苗女,56岁,已婚,5年前出现咳嗽,多发于秋冬季节。

2015年中西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doc

2015年中西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doc

2015年中西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一、中医辨证论治能力测试范围(一)依据四诊内容进行辨证分析的能力(二)病证诊断能力(三)确立治法的能力(四)选方与用药能力(五)针灸穴位与操作技术的选择能力(六)预防与调护内容的掌握与临床应用能力二、中医技术操作技能测试范围(一)中医四诊技术的掌握与操作技能(二)常用针灸穴位的掌握与操作技能1.孔最2.列缺3.少商4.合谷5.曲池6.肩髃7.迎香8.地仓9.下关10.天枢11.足三里12.条口13.丰隆14.公孙15.三阴交16.地机17.血海18.神门19.天宗20.听宫21.肺俞22.膈俞23.胃俞24.肾俞25.委中26.秩边27.承山28.昆仑29.至阴45.水沟46.中极47.关元48.气海49.神阙50.中脘51.膻中52.四神聪53.夹脊(三)针灸技术的掌握与操作技能1.毫针刺法2.灸法操作(部分内容要求实物操作)3.其他针法操作(1)三棱针法(2)皮肤针叩刺4.针灸异常情况处理能力(1)晕针(2)滞针(3)弯针(4)断针(5)血肿(6)皮肤灼伤(起泡)5.常见急症的针灸技术应用能力(1)偏头痛(2)落枕(3)中风(4)哮喘(5)呕吐(6)泄泻(7)痛经(8)扭伤(9)牙痛(10)晕厥(11)虚脱(12)高热(13)抽搐(14)内脏绞痛(四)拔罐技术的掌握与操作技能(要求实际操作) 1.拔罐的吸附方法2.拔罐方法3.起罐方法医4.拔罐出现皮肤灼伤(起泡)的处理(五)推拿技术的掌握与操作技能(要求实际操作)1.法2.一指禅推法3.揉法4.摩法5.推法6.按法7.拿法三、中医常见病证测试范围1.感冒2.咳嗽3.哮病4.喘证5.肺痨6.心悸7.胸痹8.不寐9.胃痛10.呕吐11.腹痛12.泄泻13.痢疾14.便秘15.胁痛16.黄疸17.头痛18.眩晕19.中风20.水肿21.淋证22.癃闭23.郁证24.血证25.消渴26.内伤发热27.虚劳28.痫证29.中毒30.痹证31.腰痛32.乳癖33.脱疽34.肠痈35.崩漏36.痛经37.绝经前后诸证38.盆腔炎39.胎漏、胎动不安40.产后发热41.不孕症42.肺炎喘嗽43.小儿泄泻44.水痘45.痄腮(流行性腮腺炎)46.桡骨远端骨折47.颈椎病48.腰椎间盘突出症5.开放性创口的常用止血法6.伤口换药7.脊椎骨折搬运8.长骨骨折简易固定9.心肺复苏术10.简易呼吸器的使用(三)常用辅助检查内容的掌握与临床应用能力1.心电图(1)正常心电图(2)典型心肌梗死(3)心肌缺血(4)过早搏动(5)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6)室性心动过速(7)心房颤动(8)房室传导阻滞2.X线片(1)正常胸部正位片(2)肺气肿(3)胸腔积液(4)气胸(5)风心病二尖瓣狭窄(6)长骨骨折3.实验室检查(1)血、尿、大便常规(Z)红细胞沉降率(3)血氨(4)肝功能(ALT、AST、γ-GT、胆红素)(5)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6)肾功能(尿素氮、肌酐、尿酸、β2-微球蛋白)(7)血糖、葡萄糖耐量、血清糖化血红蛋白(8)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9)血清钾、钠、氯(10)淀粉酶(11)心肌酶(CK、LDH)(12)抗链球菌溶血素"O"(13)甲胎蛋白(14)类风湿因子(15)漏出液、渗出液(四)常见西医病种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五)常用急诊急救知识的掌握与临床应用能力五、西医常见病种测试范围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急性气管-支气管炎3.慢性支气管炎4.慢性肺源性心脏病5.支气管哮喘6.肺炎7.肺结核8.原发性支气管肺癌9.心力衰竭10.心律失常(1)室上性心动过速(2)过早搏动(3)心房颤动(4)房室传导阻滞11.高血压病1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3.急性胃炎14.慢性胃炎15.消化性溃疡16.溃疡性结肠炎17.胃癌18.肝硬化19.急性胰腺炎20.细菌性痢疾21.病毒性肝炎22.急性肾小球肾炎23.慢性肾小球肾炎24.肾病综合征25.尿路感染26.慢性肾衰竭27.缺铁性贫血28.再生障碍性贫血29.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0.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糖尿病32.类风湿关节炎33.脑梗死34.脑出血35.癫痫36.有机磷杀虫药中毒37.急性阑尾炎38.急性胆道感染39.乳腺囊性增生病40.前列腺增生症41.盆腔炎42.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43.围绝经期综合征44.子宫内膜异位症45.小儿肺炎46.小儿腹泻47.流行性腮腺炎48.桡骨远端骨折49.颈椎病50.腰椎间盘突出症2015年主管护师考试-考试科目护理学专业(中级)包括: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六个亚专业。

2015年中医考试大纲

2015年中医考试大纲

2015年中医考试大纲2015年中医考试大纲是针对中医专业学生和从业者进行资格考试的指导性文件,它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临床实践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内容。

以下是根据2015年中医考试大纲的主要内容进行的概述。

一、中医基础理论1. 中医哲学基础:包括阴阳五行学说、气、精、神等中医哲学概念。

2. 中医生理学:涉及脏腑功能、经络学说、气血津液等。

3. 中医病理学:包括病因、病机、病症等。

4. 中医诊断学: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方法,以及辨证论治原则。

5. 中医治疗学:涵盖中药学、针灸学、推拿学等治疗方法。

二、中医临床实践1. 内科:包括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等常见疾病的中医诊断与治疗。

2. 外科:涉及外伤、皮肤病、肿瘤等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3. 妇科:包括月经病、妊娠病、产后病等妇科疾病的中医治疗。

4. 儿科:针对小儿常见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5. 五官科:包括眼、耳、鼻、喉、口腔等部位疾病的中医治疗。

三、中医药物学1. 中药基础知识:中药的分类、性能、功效、配伍禁忌等。

2. 中药炮制学:中药的炮制方法和原理。

3. 方剂学:常用方剂的组成、功效、适应症等。

四、中医针灸学1. 针灸基础理论:包括经络、腧穴、针法、灸法等。

2. 针灸临床应用:针对不同疾病的针灸治疗方法。

五、中医推拿学1. 推拿基础理论:推拿的原理、手法、适应症等。

2. 推拿临床应用:针对不同疾病的推拿治疗方法。

六、中医法律法规1. 中医行业法规:涉及中医行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2. 医疗伦理:中医职业道德和伦理规范。

七、中医科研方法1. 中医科研设计:包括科研选题、设计、方法等。

2. 中医科研数据分析:数据收集、整理、分析方法。

八、中医文化与教育1. 中医文化:中医的历史、哲学、文化特点等。

2. 中医教育:中医教育的理念、方法、体系等。

九、中医现代化1. 中医与现代科技:中医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如信息技术在中医中的应用。

2. 中医国际交流:中医在国际上的传播和影响。

2015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实践技能大纲(考拉网)

2015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实践技能大纲(考拉网)

2015年临床医师考试【实践技能大纲】——根据2015年医学考试中心发布信息整理考拉网一、职业素质(一)医德医风(二)沟通能力(三)人文关怀二、病史采集(一)发热(二)皮肤黏膜出血(三)疼痛头痛、胸痛、腹痛、关节痛、腰背痛。

(四)咳嗽与咳痰(五)咯血(六)呼吸困难(七)心悸(八)水肿(九)恶心与呕吐(十)呕血与便血(十一)腹泻与便秘(十二)黄疸(十三)消瘦(十四)无尿、少尿与多尿(十五)尿频、尿急与尿痛(十六)血尿(十七)抽搐与惊厥(十八)眩晕(十九)意识障碍三、体格检查(一)一般检查1.全身状况生命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发育(包括身高、体重、头围)、体型、营养状态、意识状态、面容、体位、姿势、步态。

2.皮肤3.淋巴结(二)头颈部1.眼外眼检查(包括眼睑、巩膜、结膜、眼球运动)、瞳孔的大小与形状、对光反射(直、间接)、集合反射。

2.口咽部、扁桃体。

3.颈部甲状腺、气管、血管。

(三)胸部1.胸部视诊(1)胸部的体表标志包括骨骼标志、垂直线标志、自然陷窝、肺和胸膜的界限。

(2)胸壁、胸廓、胸围(3)呼吸运动、呼吸频率、呼吸节律2.胸部触诊胸廓扩张度、语音震颤、胸膜摩擦感。

3.胸部叩诊叩诊方法、肺界叩诊、肺下界移动度。

4.胸部听诊听诊方法、正常呼吸音、异常呼吸音、啰音、胸膜摩擦音。

5.乳房检查(视诊、触诊)6.心脏视诊心前区隆起与凹陷、心尖搏动、心前区异常搏动。

7.心脏触诊心尖搏动及心前区异常搏动、震颤、心包摩擦感。

8.心脏叩诊心界叩诊及左锁骨中线距前正中线距离的测量。

9.心脏听诊心脏瓣膜听诊区、听诊顺序、听诊内容(心率、心律、心音、心音改变、额外心音、心脏杂音、心包摩擦音)10.外周血管检查(1)脉搏脉率、脉律。

(2)血管杂音静脉杂音、动脉杂音。

(3)周围血管征(四)腹部1.腹部视诊(1)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2)腹部外形、腹围(3)呼吸运动(4)腹壁静脉(5)胃肠型和蠕动波2.腹部触诊(1)腹壁紧张度(2)压痛及反跳痛(3)肝脾触诊及测量方法(4)腹部包块(5)液波震颤(6)振水音3.腹部叩诊(1)腹部叩诊音(2)肝浊音界(3)移动性浊音(4)肋脊角叩击痛(5)膀胱叩诊4.腹部听诊(1)肠鸣音(2)血管杂音(五)脊柱、四肢、肛门1.脊柱检查(1)脊柱弯曲度(2)脊柱活动度(3)脊柱压痛与叩击痛2.四肢、关节检查3.肛门指诊(六)神经1.神经反射(1)深反射跟腱、肱二头肌、膝反射。

2015年执业医师考试大纲

2015年执业医师考试大纲

参考答案: A 第 2 题: 最合适哺乳期妇女的避孕措施是 A. 紧急避孕药 B. 短效口服避孕药 C. 长效口服避孕药 D. 安全期避孕 E. 阴茎套避孕 参考答案: E 第 3 题: 确诊为输卵管妊娠破裂、出血性休克,应采取的紧急措施是 A. 扩容 B. 输血 C. 给血管活性药物 D. 立即手术 E. 边抗休克,边开腹手术 参考答案: E 第 4 题: 妊娠合并心脏病,发病率最高的是 A. 风湿性心脏病 . B. 贫血性心脏病 C. 高血压性心脏病 D. 先天性心脏病 E. 围生期心脏病 参考答案: A 第 5 题: 下列哪项不是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A. 使子宫内膜由增生期转变为分泌期 B. 使宫颈黏液黏稠,拉丝度降低 C. 排卵后使基础体温上升 0.3 ~ 0.5 ℃ D. 对下丘脑有负反馈作用
中医基础理论(含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科学、 诊断学基础、医学伦理学、传染病学、卫生法规、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 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
中医基础理论(含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诊断学基 础、医学伦理学、 传染病学、 药理、 卫生法规、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针灸学
中医基础理论(含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诊断学基 础、药理、 医学伦理学、 传染病学、 卫生法规、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针灸学
第 1 题: 口服避孕药后月经第 9 天不规则出血,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 加服少量雌激素 B. 需立即停药 C. 加服少量孕激素 D. 加服少量雄性激素 E. 加倍服药
中医基础理论(含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科学、 诊断学基础、医学伦理学、传染病学、卫生法规、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 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已经公布,为了方便考生备考2015年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中域医考为考生整理2015年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供考生查看和免费下载。

一、中医辩证论治能力测试范围
(一)依据四诊内容进行辩证分析的能力。

(二)病症诊断能力
(三)类症鉴别能力
(四)确立治法的能力
(五)选方与用药能力
(六)针灸穴位与操作技术的选择能力
(七)预防与调护内容的掌握与临床应用能力
二、中医技术操作技能测试范围
(一)中医四诊技术的掌握与操作能力
(二)常用针灸穴位的掌握与操作技能
尺泽孔最列缺鱼际少商商阳合谷手三里曲池肩髃
迎香地仓下关头维天枢梁丘犊鼻足三里条口丰隆
内庭公孙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通里神门后溪天宗
听宫攒竹天柱肺俞膈俞胃俞肾俞大肠俞次髎委中
秩边承山昆仑申脉至阴涌泉太溪照海内关大陵
中冲外关支沟翳风肩井风池环跳阳陵泉悬钟行间
太冲期门腰阳关命门大椎百会神庭水沟中极关元
气海神阙中脘膻中四神聪太阳印堂定喘夹脊十宣
(三)针灸技术的掌握与操作能力
1.毫针刺法
2.灸法操作(部分内容要求实物操作)
3.其他针法操作
(1)三棱针法
(2)皮肤针叩刺
4.针灸异常情况处理能力:
(1)晕针
(2)滞针
(3)弯针
(4)断针
(5)血肿
(6)皮肤灼伤(起泡)
5.常见急症的针灸技术应用能力:(1)偏头痛
(2)落枕
(3)中风
(4)哮喘
(5)呕吐
(6)泄泻
(7)痛经
(8)扭伤
(9)牙痛
(10)晕厥
(11)虚脱
(12)高热
(13)抽搐
(14)内脏绞痛
(四)拔罐技术的掌握与操作技能(要求实际操作)
1.拔罐的吸附方法
2.拔罐方法
3.起罐方法
4.拔罐出现皮肤灼伤(起泡)的处理
(五)推拿技术的掌握与操作技能(要求实际操作)
1.滚法
2.一指禅推法
3.揉法
4.摩法
5.推法
6.按法
7.拿法
三、中医常见病症测试范围
1.感冒
2.咳嗽
3.哮病
4.喘证
5.肺痨
6.心悸
7.胸痹
8.不寐
9.癎病10.胃痛11.呕吐12.腹痛13.泄泻
14.痢疾15.便秘16.胁痛17.黄疸18.头痛19.眩晕
20.中风21.水肿22.淋证23.癃闭24.阳痿25.郁证
26.血症27.消渴28.内伤发热29.虚劳30.癌病31.痹症
32.痉证33.痿证34.腰痛35.乳癖36.蛇串疮37.痔38.脱疽
39.肠痈40.崩漏41.痛经42.绝经前后诸证43.带下病
44.胎漏、胎动不安45.产后发热46.不孕症47.肺炎喘嗽
48.小儿泄泻49.水痘50.痄腮(流行性腮腺炎)51.桡骨下端骨折52.颈椎病53.腰椎间盘突出症
5.开放性创口的常用止血法
6.伤口换药
7.脊椎骨折搬运
8.长骨骨折简易固定
9.心肺复苏术
10.简易呼吸器的使用
(三)常用辅助检查的掌握与临床应用能力
1.心电图:
(1)正常心电图
(2)典型心肌梗死
(3)心肌缺血
(4)过早搏动
(5)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6)心房颤动
(7)房室传导阻滞
2.X线片
(1)正常胸部正位片
(2)肺气肿
(3)胸腔积液
(4)气胸
(5)长骨骨折
3.实验室检查
(1)血、尿、大便常规
(2)红细胞沉降率
(3)肝功能
(4)乙肝病毒标志物
(5)肾功能(ALT、AST、γ-GT)
(6)血糖
(7)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脂蛋白胆固醇
(8)血清钾、钠、氯
(9)淀粉酶
(10)心肌酶(CK,LDH)
(11)抗链球菌溶血素“O”
(12)甲胎蛋白
(13)类风湿因子
(14)漏出液,渗出液
(四)常见西医病种的诊断能力
五、西医病种测试范围
1.急性气管-支气管
2.慢性支气管炎
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4.支气管哮喘
5.肺炎
6.肺结核
7.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8.心力衰竭
9.心律失常
10.风湿热
11.高血压病
1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3.急性胃炎
14.慢性胃炎
15.消化性溃疡
16.溃疡性结肠炎
17.上消化道大出血
18.肝硬化
19.急性胰腺炎
20.细菌性痢疾
21.病毒性肝炎
22.急性肾小球肾炎
23.慢性肾小球肾炎
24.肾病综合征
25.尿路感染
26.慢性肾衰
27.缺铁性贫血
28.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9.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30.糖尿病
31.类风湿关节炎
32.脑梗死
33.脑出血
34.急性阑尾炎
35.乳腺囊性增生病
36.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37.先兆流产
38.产褥感染
39.盆腔炎
40.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41.围绝经期综合征
42.小儿肺炎
43.小儿泄泻
44.过敏性紫癜
45.水痘
46.流行性腮腺炎
47.桡骨远端骨折
48.颈椎病
49.腰椎间盘突出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