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内科学》
2020年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2020年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西医结合内科学》2020年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第一单元呼吸系统疾病细目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与分级3.并发症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二:支气管哮喘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及控制水平分期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三:肺炎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四:肺结核要点:1.西医病因、病理、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及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8.预防细目五:原发性支气管癌要点:1.西医病因、病理和分类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并发症5.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6.诊断与鉴别诊断7.西医治疗8.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七:慢性呼吸衰竭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及其他检查5.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第二单元循环系统疾病细目一:心力衰竭要点:1.基本病因与诱因2.病理生理3.临床分型4.心力衰竭分期及心功能分级细目二:急性心力衰竭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诊断4.西医治疗细目三:慢性心力衰竭1.中医病因病机2.临床表现3.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4.诊断5.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四:心律失常要点:1.发生机制2.心律失常的分类3.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细目五:快速性心律失常要点:1.西医病因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心电图诊断5.西医治疗6.中医辨证论治1.定义和病因2.临床表现3.心电图检查4.诊断5.西医治疗6.中医辨证论治7.预防细目八:原发性高血压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血压分级及危险分层)6.鉴别诊断7.西医治疗8.中医辨证论治9.预防细目九: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要点:1.危险因素2.西医分型3.冠心病一级与二级预防细目十:心绞痛要点:1.西医病因、病理、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及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十一:心肌梗死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及并发症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及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8.预防细目十二:心脏瓣膜病要点:1.西医病因、病理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及并发症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十三:病毒性心肌炎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第三单元消化系统疾病细目一:急性胃炎要点:1.西医病因、病理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机其他检查5诊断及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二:慢性胃炎要点:1.西医病因、病理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机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三:消化性溃疡要点:1.西医病因、病理变化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及并发症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四:胃癌要点:1.西医病因、病理及转移途径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五:肝硬化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及并发症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及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六:原发性肝癌要点:1.西医病因、病理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七:溃疡性结肠炎要点:1.西医病因、病理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八:上消化道出血要点:1.西医病因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及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三:尿路感染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四:急性肾衰竭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细目五:慢性肾衰竭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及肾功能分期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第五单元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细目一:缺铁性贫血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二:再生障碍性贫血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三:白细胞减少症与粒细胞缺乏症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诊断与鉴别诊断5.西医治疗6.中医辨证论治7.预防细目四:急性白血病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五: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要点:1.西医病因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医学|教育网搜集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及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第六单元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细目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辨证论治细目二:亚急性甲状腺炎要点:1.西医病因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三:糖尿病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及分类4.并发症5.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6.诊断与鉴别诊断7.西医治疗8.中医辨证论治9.预防细目四: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要点:1.水、钠代谢失常(一)西医病因、发病机制(二)临床表现(三)诊断及治疗2.钾代谢失常(一)西医病因、发病机制(二)临床表现(三)诊断及治疗3.常见酸碱平衡失调(一)西医病因、发病机制(二)临床表现(三)诊断及治疗第七单元风湿性疾病细目一:类风湿性关节炎要点:1.西医病因、病理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及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二:系统性红斑狼疮要点:1.西医病因、病理、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及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四:脑血栓形成要点:1.西医病因、病理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及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五:脑栓塞要点:1.西医病因2.临床表现3.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4.诊断5.西医治疗6.中医辨证论治7.预防细目六:腔隙性梗死要点:1.西医病因2.临床表现3.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4.诊断5.西医治疗6.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七:脑出血要点:1.西医病因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八:蛛网膜下腔出血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及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九:血管性痴呆要点:1.西医病因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及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十:Alzheimer病要点:1.西医病因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及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十一:帕金森病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及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第九单元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细目一:急性中毒总论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诊断4.西医治疗原则细目二: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要点:1.病因、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4.诊断和鉴别诊断5.西医治疗细目三:有机磷杀虫药中毒要点:1.病因、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4.诊断和鉴别诊断5.西医治疗细目四:急性镇静催眠药中毒要点:1.病因与中毒机制2.临床表现3.诊断4.西医治疗第十单元内科常见危重症细目一:休克要点:1.西医病因、病理、发病机制2.休克分类3.中医病因病机4.临床表现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二:中暑要点:1.病因、2.发病机制3.临床表现4.诊断及鉴别诊断5.治疗第十一单元肺系病证细目一:感冒要点:1.感冒的概念2.感冒的病因病机3.感冒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感冒的辨证论治细目二:喘证要点:1.喘证的概念2.喘证的病因病机3.喘证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喘证的辨证论治第十二单元心系病症细目一:不寐要点:1.不寐的概念2.不寐的病因病机3.不寐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不寐的辨证论治细目二:厥证要点:1.厥证的概念2.厥证的病因病机3.厥证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厥证的辨证论治第十三单元脾系病症细目一:痞满要点:1.痞满的概念2.痞满的病因病机3.痞满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痞满的辨证论治细目二:腹痛要点:1.腹痛的概念2.腹痛的病因病机3.腹痛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腹痛的辨证论治细目三:泄泻要点:1.泄泻的概念2.泄泻的病因病机3.泄泻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泄泻的辨证论治细目四:便秘要点:1.便秘的概念2.便秘的病因病机3.便秘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便秘的辨证论治第十四单元肝系病症细目一:胁痛要点:1.胁痛的概念2.胁痛的病因病机3.胁痛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胁痛的辨证论治细目二:积聚要点:1.积聚的概念2.积聚的病因病机3.积聚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积与聚主症特点与病机异同5.积聚的辨证论治细目三:鼓胀要点:1.鼓胀的概念2.鼓胀的病因病机3.鼓胀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鼓胀的辨证论治细目四:眩晕要点:1.眩晕的概念2.眩晕的病因病机3.眩晕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眩晕的辨证论治第十五单元肾系病症细目:水肿要点:1.水肿的概念2.水肿的病因病机3.水肿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水肿的辨证论治第十六单元气血津液病证细目一:郁证要点:1.郁证的概念2.郁证的病因病机3.郁证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郁证的辨证论治细目二:血证要点:1.血证的概念2.血证的病因病机3.血证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血证的辨证论治细目三:痰饮要点:1.痰饮的概念2.痰饮的病因病机3.痰饮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痰饮的辨证论治细目四:自汗、盗汗要点:1.自汗、盗汗的概念2.自汗、盗汗的病因病机3.自汗、盗汗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自汗、盗汗的辨证论治细目五:内伤发热要点:1.内伤发热的概念2.内伤发热的病因病机3.内伤发热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内伤发热的辨证论治细目六:虚劳要点:1.虚劳的概念2.虚劳的病因病机3.虚劳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虚劳的辨证论治第十七单元肢体经络病证细目一:痿证要点:1.痿证的概念2.痿证的病因病机3.痿证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痿证的辨证论治细目二:腰痛要点:1.腰痛的概念2.腰痛的病因病机3.腰痛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腰痛的辨证论治。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内科学篇

第一单元感冒细目一:概述一、感冒的概念及源流1.感冒的概念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病情轻者多为感受当令之气,称为伤风、冒风、冒寒;病情重者多为感受非时之邪,称为重伤风。
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证候相类似者,称为时行感冒。
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其特征。
2.感冒的源流感冒病名则出自北宋《仁斋直指方》。
二、感冒与西医病名的关系细目二:病因病机一、感冒的常见病因——以风邪为主,可兼寒热暑湿等。
二、感冒的病机及转化感冒的病位在肺卫;基本病机为六淫入侵,卫表不和,肺气失宣。
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一、感冒的诊断要点二、感冒与时行感冒的鉴别时行感冒病情较重,发病急,全身症状显著,可以发生传变,化热入里,继发或合并他病,具有广泛的传染、流行性。
三、感冒与风温病早期的鉴别细目四:辨证论治一、感冒的辨证要点二、感冒的治疗原则感冒的治疗原则为解表达邪。
【须牢记的架构图】三、风寒束表、风热犯表、暑湿伤表等证候的主症、治法和方药1.风寒束表证主症: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疼,鼻塞声重或鼻痒喷嚏,时流清涕,咽痒,咳嗽,痰吐稀薄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
代表方: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
常用药:荆芥、防风、苏叶、豆豉、葱白、生姜、杏仁、前胡、桔梗、甘草、橘红。
2.风热犯表证主症:身热较著,微恶风,汗泄不畅,头胀痛,面赤,咳嗽,痰黏或黄,咽燥,或咽喉乳蛾红肿疼痛,鼻塞,流黄浊涕,口干欲饮,舌苔薄白微黄,舌边尖红,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
代表方: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加减。
常用药:银花、连翘、黑山栀、豆豉、薄荷、荆芥、竹叶、芦根、牛蒡子、桔梗、甘草。
3.暑湿伤表证主症: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咳嗽痰黏,鼻流浊涕,心烦口渴,或口中黏腻,渴不多饮,胸闷脘痞,泛恶,腹胀,大便或溏,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
2020年最新内科学主治医师考试大纲-相关专业知识.

最新内科学主治医师考试大纲-相关专业知识细目要点要求一、呼吸内科1.肺癌(1)临床症状(2)诊断要点(3)辅助检查(4)治疗要点掌握2.慢性支气管炎(1)临床症状(2)诊断要点(3)辅助检查(4)治疗要点掌握3.支气管哮喘(1)临床症状(2)诊断要点(3)辅助检查(4)治疗要点掌握4.肺炎(1)临床症状(2)诊断要点(3)辅助检查(4)治疗要点掌握5.慢性肺源性心脏病(1)临床症状(2)诊断要点掌握(3)辅助检查(4)治疗要点6.胸腔积液(1)临床症状(2)诊断要点(3)辅助检查(4)治疗要点掌握二、心血管内科1.心力衰竭(1)临床症状(2)诊断要点(3)辅助检查(4)治疗要点掌握2.高血压病(1)临床症状(2)诊断要点(3)辅助检查(4)治疗要点掌握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危险因素(2)分型(3)辅助检查(4)心电图和血清心肌酶学改变(5)治疗要点掌握4.心脏瓣膜病(1)临床症状掌握(2)诊断要点(3)X线和超声心动图检查(4)治疗要点5.心律失常(1)临床症状(2)诊断要点(3)心电图表现(4)治疗要点掌握6.心肌疾病(1)临床症状(2)诊断要点(3)X线、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4)治疗要点掌握三、消化内科1.慢性胃炎(1)临床症状(2)诊断要点(3)辅助检查(4)治疗要点掌握2.胃癌(1)临床症状(2)诊断要点(3)辅助检查(4)治疗要点掌握3.肝硬化(1)临床症状(2)诊断要点(3)辅助检查(4)治疗要点掌握4.消化性溃疡(1)临床症状(2)诊断要点(3)辅助检查(4)治疗要点掌握5.上消化道出血(1)临床症状(2)诊断要点(3)辅助检查(4)治疗要点掌握6.急性胰腺炎(1)临床表现和分型(2)诊断要点(3)辅助检查(4)治疗要点掌握四、肾内科 1.泌尿系感染(1)感染途径(2)常见致病细菌(3)临床症状(4)诊断要点(5)辅助检查掌握(6)治疗要点2.急慢性肾衰竭(1)临床症状(2)诊断要点(3)辅助检查(4)治疗要点掌握3.肾病综合征(1)临床症状(2)诊断要点(3)辅助检查(4)治疗要点掌握五、血液病1.缺铁性贫血(1)临床症状(2)诊断要点(3)辅助检查(4)治疗要点掌握2.白血病(1)临床症状(2)诊断要点(3)辅助检查(4)治疗要点掌握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临床症状(2)诊断要点(3)辅助检查(4)治疗要点掌握六、内分泌学1.糖尿病(1)临床症状(2)诊断要点(3)辅助检查(4)治疗要点掌握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临床症状(2)诊断要点(3)辅助检查(4)治疗要点掌握3.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1)临床症状(2)诊断要点(3)辅助检查(4)治疗要点掌握4.高脂血症(1)临床症状(2)诊断要点(3)辅助检查(4)治疗要点掌握七、风湿与临床免疫学1.系统性红斑狼疮(1)临床症状(2)诊断要点(3)辅助检查(4)治疗要点掌握2.类风湿关节(1)临床症状掌握炎(2)诊断要点(3)辅助检查(4)治疗要点八、神经内科1.脑血管疾病(1)临床症状(2)诊断要点(3)辅助检查(4)治疗要点掌握2.癫痫(1)临床症状(2)诊断要点(3)辅助检查(4)治疗要点掌握3.痴呆(1)临床症状(2)诊断要点(3)辅助检查(4)治疗要点掌握4.周围神经病(1)临床症状(2)诊断要点(3)辅助检查(4)治疗要点掌握5.脑变性疾病(1)临床症状(2)诊断要点掌握(4)治疗要点九、传染病1.病毒性肝炎(1)临床症状(2)诊断要点(3)辅助检查(4)治疗要点掌握2.艾滋病(1)临床症状(2)诊断要点(3)辅助检查(4)治疗要点掌握3.伤寒(1)临床症状(2)诊断要点(3)辅助检查(4)治疗要点掌握4.流行性乙型脑炎(1)临床症状(2)诊断要点(3)辅助检查(4)治疗要点掌握5.肾综合征出血热(1)流行病学(2)临床症状(3)诊断要点掌握(5)治疗要点6.疟疾(1)流行病学(2)临床症状(3)诊断要点(4)辅助检查(5)治疗要点掌握十、结核病1.肺结核(1)临床症状(2)诊断要点(3)辅助检查(4)治疗要点掌握2.结核性脑膜炎(1)临床症状(2)诊断要点(3)辅助检查(4)治疗要点掌握十一、职业病1.一氧化碳中毒(1)临床症状(2)诊断要点(3)辅助检查(4)治疗要点掌握2.有机磷中毒(1)临床症状(2)诊断要点掌握(4)治疗要点3.亚硝酸盐中毒(1)临床症状(2)诊断要点(3)辅助检查(4)治疗要点掌握4.酒精中毒(1)临床症状(2)诊断要点(3)辅助检查(4)治疗要点掌握。
2023年执医中医内科学考试大纲

2023年执医中医内科学考试大纲《2023年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考试大纲》是针对全国范围内准备参加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考试的考生而制定的。
本大纲涵盖了中医内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旨在帮助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中医内科学的知识体系,为顺利通过考试做好准备。
首先,大纲对考试内容进行了总体概述。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临床基础学科之一,主要研究内科疾病的中医辨证论治原则和方法。
本大纲将中医内科学的知识点分为若干个主题,包括肺系疾病、心系疾病、脾胃系疾病、肝胆系疾病、肾系疾病等。
大纲要求考生全面掌握中医内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接下来,针对大纲中的各个主题,我们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肺系疾病主题包括感冒、咳嗽、哮病、喘证、肺痈、肺痿等常见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方法及预防调护知识。
考生需要掌握这些疾病的中医辨证论治原则,并能结合临床实际进行应用。
心系疾病主题包括心悸、胸痹心痛、不寐、癫狂病、痴呆等常见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方法及调护知识。
考生需要了解这些疾病的中医治疗原则,并能结合临床实践进行应用。
此外,大纲还对考试形式和题型进行了说明。
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题型包括选择题(A型题、B型题、X型题)、简答题、论述题和病例分析题等。
考生需要熟悉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以提高答题效率和质量。
最后,对于如何备考,我们给出了一些建议。
考生应系统学习中医内科学教材,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同时,考生应多做模拟题和历年真题,以熟悉考试题型和答题方法。
此外,考生还应关注临床实际,了解常见疾病的最新诊疗进展,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总之,《2023年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考试大纲》为考生提供了全面的备考指南。
通过系统学习教材、做模拟题和历年真题、关注临床实际等方法,考生可以更好地掌握中医内科学的知识体系,为顺利通过考试做好准备。
祝愿所有考生考试顺利!。
2020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

2020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
2020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是评价申请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者是否具备从事医师工作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考试。
二、考试定位与目标
通过考核医德医风、医学门类、基储临床、预防、具有临床医学知识以及临床医学相关知识等必要的中医药学知识,了解和熟悉医疗工作的基本内容,掌握基本的临床诊疗和诊断技能,能够处理常见病症,以及具备对危重病人进行初级应急处理、配合高级急救的基本能力。
三、考试范围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范围为《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中医类别中医、中西医结合实践技能考试部分)》所规定的内容。
四、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分为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
五、考试组织
考试工作在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领导下,按照《国家医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及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大纲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大纲第一单元肺系病证细目一:感冒要点:.感冒的概念.感冒的病因病机.感冒的诊断与病证鉴别.感冒的辨证论治.感冒的转归预后.感冒的预防调护细目二:咳嗽要点:.咳嗽的概念.咳嗽的病因病机.咳嗽的诊断与病证鉴别.咳嗽的辨证论治.咳嗽的转归预后.咳嗽的预防调护细目三:哮病要点:.哮病的概念.哮病的病因病机.哮病的诊断与病证鉴别.哮病的辨证论治.哮病的转归预后.哮病的预防调护细目四:喘证要点:.喘证的概念.喘证的病因病机.喘证的诊断与病证鉴别.喘证的辨证论治.喘证的转归预后.喘证的预防调护细目五:肺痈要点:.肺痈的概念.肺痈的病因病机.肺痈的诊断与病证鉴别.肺痈的辨证论治.肺痈的转归预后细目六:肺痨要点:.肺痨的概念.肺痨的病因病机.肺痨的诊断与病证鉴别.肺痨的辨证论治.肺痨的转归预后.肺痨的预防调护细目七:肺胀要点:.肺胀的概念.肺胀的病因病机.肺胀的诊断与病证鉴别.肺胀的辨证论治.肺胀的转归预后细目八:肺痿要点:.肺痿的概念.肺痿的病因病机.肺痿的诊断与病证鉴别.肺痿的辨证论治.肺痿的转归预后第二单元心系病证细目一:心悸要点:.心悸的概念.心悸的病因病机.心悸的诊断与病证鉴别.心悸的辨证论治.心悸的转归预后细目二:胸痹要点:.胸痹的概念.胸痹的病因病机.胸痹的诊断与病证鉴别.胸痹的辨证论治.胸痹的转归预后.胸痹的预防调护细目三:真心痛要点:.真心痛的概念.真心痛的辨证论治细目四:不寐要点:.不寐的概念.不寐的病因病机.不寐的诊断与病证鉴别.不寐的辨证论治.不寐的转归预后.不寐的预防调护细目二:眩晕要点:.眩晕的概念.眩晕的病因病机.眩晕的诊断与病证鉴别.眩晕的辨证论治.眩晕的转归预后.眩晕的预防调护细目三:中风要点:.中风的概念.中风的病因病机.中风的诊断与病证鉴别.中风的辨证论治.巾风的转归预后.中风的预防调护细目四:癫狂要点:.癫狂的概念.癫狂的病因病机.癫狂的诊断与病证鉴别.癫狂的辨证论治.癫狂的转归.癫狂的调护细目五:痫病要点:.痫病的概念.痫病的病因病机.痫病的诊断与病证鉴别.痫病的辨证论治.痫病的预防调护细目六:痴呆要点:.痴呆的概念.痴呆的病因病机.痴呆的诊断与病证鉴别.痴呆的辨证论治.痴呆的预防调护第四单元脾胃病证细目一:胃痛要点:.胃痛的概念.胃痛的病因病机.胃痛的诊断与病证鉴别.胃痛的辨证论治.胃痛的转归预后.胃痛的预防调护细目二:痞满要点:.痞满的概念.痞满的病因病机.痞满的诊断与病证鉴别.痞满的辨证论治.痞满的转归预后.痞满的预防调护细目三:呕吐要点:.呕吐的概念.呕吐的病因病机.呕吐的诊断与病证鉴别.呕吐的辨证论治.呕吐的预防调护细目四:噎膈.噎嗝的概念.噎嗝的病因病机.噎嗝的诊断与病证鉴别.噎嗝的辨证论治.噎嗝的转归预后.噎嗝的预防调护细目五:呃逆要点:.呃逆的概念.呃逆的病因病机.呃逆的诊断与病证鉴别.呃逆的辨证论治细目六:腹痛要点:.腹痛的概念.腹痛的病因病机.腹痛的诊断与病证鉴别.腹痛的辨证论治.腹痛的转归预后.腹痛的预防调护细目七:泄泻.泄泻的概念.泄泻的病因病机.泄泻的诊断与病证鉴别.泄泻的辨证论治.泄泻的转归预后.泄泻的预防调护细目八:痢疾要点:.痢疾的概念.痢疾的病因病机.痢疾的诊断与病证鉴别.痢疾的辨证论治.痢疾的转归预后.痢疾的预防调护细目九:便秘要点:.便秘的概念.便秘的病因病机.便秘的诊断与病证鉴别.便秘的辨证论治.便秘的转归预后.便秘的预防凋护细目二:黄疸要点:.黄疸的概念.黄疸的病因病机.黄疸的诊断与病证鉴别.黄疸的辨证论治.黄疸的转归预后.黄疸的预防调护细目三:积聚要点:.积聚的概念.积聚的病因病机.积聚的诊断与病证鉴别.积与聚的主症特点和病机的异同点.积聚的辨证论治.积聚的转归预后细目四:鼓胀要点:.鼓胀的概念.鼓胀的病因病机.鼓胀的诊断与病证鉴别.鼓胀的辨证论治.鼓胀的转归预后.鼓胀的预防调护细目五:疟疾要点:.疟疾的概念.疟疾的病因病机.疟疾的诊断与病证鉴别.疟疾的辨证论治.疟疾的转归预后.疟疾的预防调护第六单元肾系病证细目一:水肿要点:.水肿的概念.水肿的病因病机.水肿的诊断与病证鉴别.水肿的辨证论治.水肿的转归预后.水肿的预防调护细目二:淋证要点:.淋证的概念.淋证的病因病机.淋证的诊断与病证鉴别.淋证的辨证论治.淋证的转归预后.淋证的预防调护细目三:癃闭要点:.癃闭的概念.癃闭的病因病机.癃闭的诊断与病证鉴别.癃闭的辨证论治.癃闭的常用外治法.癃闭的转归预后细目四:关格要点:.关格的概念.关格的病因病机.关格的诊断与病证鉴别.关格的辨证论治.关格的转归预后.关格的预防调护第七单元气血津液病证细目一:郁证要点:.郁证的概念.郁证的病因病机.郁证的诊断与病证鉴别.郁证的辨证论治.郁证的预防调护细目二:血证要点:.血证的概念.血证的病因病机.血证的诊断与病证鉴别.血证的辨证论治.血证的转归预后.血证的预防调护细目三:痰饮要点:.痰饮的概念.痰饮的分类.痰饮的病因病机.痰饮的诊断与病证鉴别.痰饮的辨证论治.痰饮的转归预后细目四:消渴要点:.消渴的概念.消渴的病因病机.消渴的诊断与病证鉴别.消渴的辨证论治.消渴的转归预后.消渴的预防调护细目五:自汗、盗汗要点:.自汗、盗汗的概念.自汗、盗汗的病因病机.自汗、盗汗的诊断与病证鉴别.自汗、盗汗的辨证论治细目六:内伤发热要点:.内伤发热的概念.内伤发热的病因病机.内伤发热的诊断与病证鉴别.内伤发热的辨证论治.内伤发热的转归预后细目七:虚劳要点:.虚劳的概念.虚劳的病因病机.虚劳的诊断与病证鉴别.虚劳的辨证论治.虚劳的转归预后细目八:癌病要点:.癌病的概念.癌病的病因病机.癌病的诊断与病证鉴别.癌病的辨证论治.癌病的转归预后.癌病的调护细目九:厥证要点:.厥证的概念.厥证的病因病机.厥证的诊断与病证鉴别.厥证的辨证论治第八单元肢体经络病证细目一:痹证要点:.痹证的概念.痹证的病因病机.痹证的诊断与病证鉴别.痹证的辨证论治.痹证的转归预后.痹证的预防调护细目二:痿证要点:.痿证的概念.痿证的病因病机.痿证的诊断与病证鉴别.痿证的辨证论治.痿证的转归预后.痿证的调护细目三:颤证要点:.颤证的概念.颤证的病因病机.颤证的诊断与病证鉴别.颤证的辨证论治细目四:腰痛要点:.腰痛的概念.腰痛的病因病机.腰痛的诊断与病证鉴别.腰痛的辨证论治。
2020年中医医师考试大纲-《中医内科学》

2020年中医医师考试大纲-《中医内科学》2020年中医医师考试大纲-《中医内科学》
第一单元肺系病证
细目一:感冒
要点:
1.感冒的概念
2.感冒的病因病机
3.感冒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感冒的辨证论治
5.感冒的转归预后
6.感冒的预防调护
细目二:咳嗽
要点:
1.咳嗽的概念
2.咳嗽的病因病机
3.咳嗽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咳嗽的辨证论治
5.咳嗽的转归预后
6.咳嗽的预防调护
细目三:哮病
要点:
1.哮病的概念
2.哮病的病因病机
3.哮病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哮病的辨证论治
5.哮病的转归预后
6.哮病的预防调护
细目四:喘证
要点:
1.喘证的概念
2.喘证的病因病机
3.喘证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喘证的辨证论治
5.喘证的转归预后
6.喘证的预防调护
细目五:肺痈
要点:
1.肺痈的概念
2.肺痈的病因病机
3.肺痈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肺痈的辨证论治
5.肺痈的转归预后
细目六:肺痨
要点:
1.肺痨的概念
2.肺痨的病因病机
3.肺痨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肺痨的辨证论治
5.肺痨的转归预后
6.肺痨的预防调护
细目七:肺胀
要点:
1.肺胀的概念
2.肺胀的病因病机
3.肺胀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肺胀的辨证论治
5.肺胀的转归预后
细目八:肺痿
要点:
1.肺痿的概念
2.肺痿的病因病机
3.肺痿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中医执业医师第一阶段《中医内科学》考试大纲

(1)痢疾的概述
(2)痢疾的病因病机
(3)痢疾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痢疾的辨证论治
(5)痢疾的转归预后
(6)痢疾的`预防调护
9.便秘
(1)便秘的概述
(2)便秘的病因病机
(3)便秘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便秘的辨证论治
(5)便秘的转归预后
(6)便秘的预防调护
五、肝胆病证
1.胁痛
(1)胁痛的概述
(2)胁痛的病因病机
考试医学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中医执业医师第一阶段中医内科学考试大纲
中医执业医师第一阶段《中医内科学》考试大纲
中医执业医师第一阶段《中医内科学》考试大纲
导语:在中医执业中关于《中医内科学》的相关内容是什么?关于肺系病 证、心系病证、脑系病证的考试要点是什么?下面是店铺罗列的相关内容,一起看看吧。
单元
细目
3.呕吐
(1)呕吐的概述
(2)呕吐的病因病机
(3)呕吐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呕吐的辨证论治
(5)呕吐的预防调护
4.噎膈
(1)噎嗝的概述
(2)噎嗝的病因病机
(3)噎嗝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噎嗝的辨证论治
(5)噎嗝的转归预后
(6)噎嗝的预防调护
5.呃逆
(1)呃逆的概述
(2)呃逆的病因病机
(3)呃逆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呃逆的辨证论治
(5)呃逆的转归预后
6.腹痛
(1)腹痛的概述
(2)腹痛的病因病机
(3)腹痛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腹痛的辨证论治
(5)腹痛的转归预后
(6)腹痛的预防调护
7.泄泻
(1)泄泻的概述
(2)泄泻的病因病机
(3)泄泻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内科学》2020年中医医师考试大纲-《内科学》
第一单元呼吸系统疾病
细目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要点:
1.病因与发病机制
2.临床分级与临床表现
3.并发症
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5.诊断
6.治疗
细目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要点:
1.病因与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并发症
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5.诊断与鉴别诊断
6.治疗
细目三:支气管哮喘
要点:
1.概念、病因与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4.诊断与鉴别诊断
5.治疗
细目四:肺炎
要点:
1.概述
(1)概念
(2)分类
2.肺炎链球菌肺炎
(1)病因与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并发症
(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5)诊断与鉴别诊断
(6)治疗
3.肺炎支原体肺炎
(1)病因与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4)诊断与鉴别诊断
(5)治疗
细目五: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要点:
1.病因
2.病理与分类
3.临床表现
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5.诊断与鉴别诊断
6.治疗原则
细目三:急性心力衰竭
要点:
1.临床表现
2.诊断与鉴别诊断
3.治疗
细目四:心律失常
要点:
1.分类
2.发生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