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简单电路原理图设计
EDA简单电路原理图设计

实验四简单电路原理图设计一、实验目的:1.掌握利用Protel 99 SE进行电路原理图设计的一般步骤。
2.掌握原理图编辑器中对图纸的设置,对电路图的大小、网格、光标、对象系统字体的设置方法。
3.掌握绘制原理图的基本方法,能绘制比较简单的电路原理图。
二、实验仪器:PC机一台,Protel 99 SE软件三、实验内容:1.在原理图文件LX3.sch中,练习打开及关闭以下工具栏:主工具栏:【View】|【Toolbars】|【Main Tools】布线工具栏:【View】|【Toolbars】|【Wiring Tools】绘图工具栏:【View】|【Toolbars】|【DrawingTools】电源及接地工具栏:【View】|【Toolbars】|【PowerObjects】常用器件工具栏:【View】|【Toolbars】|【DigitalObjects】2.利用菜单命令和键盘功能键放大及缩小原理图。
3.绘制出下图所示的电路图:图4.1 电路原理样图4. 绘制如图4.2 所示带有总线的电路原理图。
表1 带有总线的电路图元件明细表Lib Ref Designator Part Type Footprint Cap C9 0.1uF RAD0.2 Crystal XTAL 4.915MHz AXIAL1.074LS04 U9 74LS04 DIP14RES2 R3 470K AXIAL0.4RES2 R4 470K AXIAL0.44040 U12 4040 DIP16SW DIP-8 SW1 SW DIP-8 DIP16U9 在 Protel DOS Schematic Libraries.ddb 中的Protel DOS Schematic TTL.LibU12 在 Protel DOS Schematic Libraries.ddb 中的Protel DOS Schematic 4000CMOS.Lib其余元件在 Miscellaneous Devices.ddb图 4.2 带有总线的电路原理图四、实验步骤:1.启动Protel99 SE,新建一个设计数据库文件,名称定为“班级姓名.ddb”。
EDA原理及应用 共263页PPT资料

EDA技术发展历史
EDA技术随着计算机、集成电路、电子系统设 计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2、计算机辅助工程设计(CAE) 3、电子设计自动化(EDA)
1、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硬件设计发展的初级阶段。在此阶段,大量选用中 小规模标准集成电路,将产品设计过程中高度重复 性的布图布线工作,采用二维图形编辑与分析的 CAD工具。由于PCB布图布线工具受到计算机工作 平台的制约,其支持的设计工作有限且性能比较差。
广义EDA技术,是通过计算机及其电子系统的辅助 分析和设计软件,完成电子系统某一部分的设计过 程。因此,广义EDA技术除了包含狭义的EDA技术 外,还包括计算机辅助分析CAA技术(如PSPICE, EWB,MATLAB等),印刷电路板计算机辅助设计 PCB-CAD技术(如PROTEL,ORCAD等)和其它高 频和射频设计和分析的工具等。
2、设计输入 设计输入是将所设计的系统或电路以开发软件要求 的某种形式表示出来,并输入EDA工具的过程。常 用的方法有硬件描述语言(HDL)和原理图输入方 法等。 原理图输入方式是一种最直接的描述方式,在可编 程芯片发展的早期应用较广,它将所需的器件从元 件库中调出来,画出原理图。这种方法虽然直观并 易于仿真,但效率低,且不易维护。更主要的缺点 是可移植性差。 HDL语言输入法利用文本描述设计,主要使用行为 级HDL,其主流语言是Verilog HDL和VHDL。
6、大多数EDA软件都具有仿真和模拟功能;
EDA技术的主要内容
基于狭义EDA技术进行可编程逻辑器件的设计应掌 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PLD,是利用EDA技术 进行电子系统设计的载体; 2、硬件描述语言HDL,是利用EDA技术进行电子 系统设计的主要表达手段; 3、EDA设计软件EDAS:是利用EDA技术进行电 子系统设计的自动化设计工具; 4、相关的硬件平台,是利用EDA技术进行电子系 统设计的下载工具及硬件验证工具;
《EDA技术及应用》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组合逻辑器件设计一、实验目的1、通过一个简单的3-8译码器的设计,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2、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静态测试方法。
3、初步了解QUARTUS II原理图输入设计的全过程。
二、实验主要仪器与设备1、输入:DIP拨码开关3位。
2、输出:LED灯。
3、主芯片:EP1K10TC100-3。
三、实验内容及原理三-八译码器即三输入,八输出。
输出与输入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1-1-1所示。
表1-1 三-八译码器真值表四、预习要求做实验前必须认真复习数字电路中组合逻辑电路设计的相关内容(编码器、译码器)。
五、实验步骤1、利用原理图设计输入法画图1-1-1。
2、选择芯片ACEX1K EP1K10TC100-3。
3、编译。
4、时序仿真。
5、管脚分配,并再次编译。
6、实验连线。
7、编程下载,观察实验结果。
图1-1 三-八译码器原理图六、实验连线用拨码开关的低三位代表译码器的输入(A,B,C),将之与EP1K10TC100-3的管脚相连;用LED灯来表示译码器的输出(D0~D7),将之与EP1K10TC100-3芯片的管脚相连。
拨动拨档开关,可以观察发光二极管与输入状态的对应关系同真值表中所描述的情况是一致的。
七、实验结果八、思考题在输入端加入使能端后应如何设计?附:用硬件描述语言完成译码器的设计::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ENTITY T2 ISPORT(A: IN STD_LOGIC_VECTOR(2 DOWNTO 0);Y: OUT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END T2;ARCHITECTURE A OF T2 ISBEGINWITH A SELECTY <= "00000001" WHEN "000","00000010" WHEN "001","00000100" WHEN "010","00001000" WHEN "011","00010000" WHEN "100","00100000" WHEN "101","01000000" WHEN "110","10000000" WHEN OTHERS;END A;实验二组合电路设计一、实验目的1、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电子系统设计自动化EDA第3章 Altium Designer原理图设计实例

3.2.5 放置导线
(4)将光标移到要连接的元件引脚上单击,这两 个引脚的电气点就用导线连接起来了
(5)系统默认放置导线时,用鼠标单击的两个电 气点为导线的起点和终点,即第一个电气点为导线 的起点,第二个电气点为终点
1. 原理图上元件参数的直接标识
双击所要 编辑的元 件即可弹 出元件属 性对话框
3.3.3 元件参数的直接标识和编辑
元件属性对话框上“Properties”栏中 “Comment”项的“Visible” “Parameters for...”栏中“Value”
3.3.3 元件参数的直接标识和编辑
第3章 原理图设计实例
本章通过实例,学习Altium Designer电 路原理图的绘制方法。
第3章 原理图设计实例
3.1 原理图设计流程 3.2 原理图的设计 3.3 原理图的编辑与调整 3.4 原理图的检查 3.5 原理图的报表 3.6 原理图的打印输出
3.1 原理图设计流程
3.2 原理图的设计
(2)把元件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放开左键,元件就 被移动到该位置
3.2.5 放置导线
(1)执行菜单命令【Place】/【Wire】或单击 布线工具栏的 按钮
(2)光标移动到元件的引脚端 (电气点)时,光标中心的“×” 号变为一个红连接 (3)单击,导线的起点就与元件 的引脚连接在一起了
本节通过一个一个接触式防盗报警电路实 例来讲解电路原理图设计的基本过程。
3.2.1 创建一个项目
(1)启动Atium Designer系统。 (2)执行菜单命令【File】/【New】/【PCB Project】,弹出项目面板 (3)执行菜单命令【File】/ 【Save Project】, 在弹出的保存文件的对话框中输入文件名
EDA-基本逻辑电路设计

a 0 0 1 1
b 0 1 0 1
y 0 0 0 1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简单门电路 2输入“与门”电路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 简单门电路/ 输入“与门” 简单门电路 输入 逻辑表达式方法 LIBRARY IEEE; 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 ENTITY MYAND2 IS PORT(A,B : IN STD_LOGIC; Y : OUT STD_LOGIC); END MYAND2; ARCHITECTURE ART OF MYAND2 IS BEGIN Y<=A AND B; END ART;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译码器和编码器 3×8译码器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 译码器和编码器/ × 译码器 译码器和编码器 程序设计——查表法 查表法 程序设计
LIBRARY IEEE ; 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 ; ENTITY DEC38 IS PORT (A : IN STD_LOGIC_VECTOR( 2 DOWNTO 0) ; Y : OUT STD_LOGIC_VECTOR( 7 DOWNTO 0)) ; END DEC38 ; ARCHITECTURE ART OF DEC38 IS BEGIN WITH A SELECT Y<= "00000001" WHEN "000", "00000010" WHEN "001", "00000100" WHEN "010", "00001000" WHEN "011", "00010000" WHEN "100", "00100000" WHEN "101", "01000000" WHEN "110", "10000000" WHEN "111", "11111111" WHEN OTHERS ; END ART;
电路eda课程设计

电路eda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电路EDA(电子设计自动化)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电路设计的基本原理,掌握电路图的绘制和仿真,以及电路板的设计和制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电路设计问题,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1.理解电路基本元件的功能和特性。
2.掌握电路图的绘制方法。
3.学会电路仿真和分析。
4.熟悉电路板的设计和制作流程。
5.能够使用电路设计软件进行电路图绘制和仿真。
6.能够根据电路设计需求选择合适的电子元件。
7.能够进行电路板的布局和布线设计。
8.能够进行电路板的制版和组装。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2.增强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3.培养学生爱护实验设备和材料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路基本概念、电路图绘制、电路仿真、电路板设计制作等。
1.电路基本概念:电路元件、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等。
2.电路图绘制:电路图的符号、绘制规则、绘制方法等。
3.电路仿真:电路仿真软件的使用、电路仿真的方法和技巧等。
4.电路板设计制作:电路板的设计原则、布局布线方法、制版和组装技巧等。
本课程采用讲授法、实践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1.讲授法:通过讲解电路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电路设计的基础知识。
2.实践教学法:通过绘制电路图、进行电路仿真和设计制作电路板等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电路设计案例,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资源为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知名出版社出版的电路设计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学习资源。
2.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学视频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实验设备:提供电路设计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和实验材料,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eda电路课程设计

eda电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EDA电路的基本概念,掌握电路设计的基本原理。
2. 使学生掌握EDA软件的使用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电路图绘制和仿真。
3. 帮助学生掌握常见的电子元器件的特性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EDA软件进行电路设计和仿真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分析电路原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电路设计和制作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电子电路在生产、生活中的环保要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电子技术课程,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电路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中阶段,具有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对电子技术有一定的好奇心,但实际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使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逐步实现目标,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EDA电路基本概念:介绍EDA电路的定义、发展历程及在电子设计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芯片设计自动化概述2. EDA软件使用方法:讲解如何安装、使用EDA软件,以及软件的基本操作。
教材章节:第二章 EDA工具及其使用3. 电路设计基本原理:学习电路设计的基本流程、原理图绘制和PCB布线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 电路设计基本原理4. 常见电子元器件:介绍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元器件的特性和选型。
教材章节:第四章 电子元器件5. 电路设计与仿真:学习运用EDA软件进行电路设计与仿真,分析电路性能。
教材章节:第五章 电路设计与仿真6. 实践项目:分组进行电路设计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EDA 实验2简单分频时序逻辑电路设计 实验报告

时序电路设计实验目的:1.掌握条件语句在简单时序模块设计中的使用。
2.学习在Verilog模块中应用计数器。
实验环境:Windows 7、MAX+PlusⅡ10等。
实验内容:1.模为60的8421BCD码加法计数器的文本设计及仿真。
2.BCD码—七段数码管显示译码器的文本设计及仿真。
3.用For语句设计和仿真七人投票表决器。
4.1/20分频器的文本设计及仿真。
实验过程:一、模为60的8421BCD码加法计数器的文本设计及仿真:(1)新建文本:选择菜单File下的New,出现如图5.1所示的对话框,在框中选中“Text Editor file”,按“OK”按钮,即选中了文本编辑方式。
图5.1 新建文本(2)另存为Verilog编辑文件,命名为“count60.v”如图5.2所示。
(3)在编辑窗口中输入程序,如图5.3所示。
图5.2 另存为.V编辑文件图5.4 设置当前仿真的文本设计图5.3 模为60的8421BCD码加法计数器的设计代码(4)设置当前文本:在MAX+PLUS II中,在编译一个项目前,必须确定一个设计文件作为当前项目。
按下列步骤确定项目名:在File菜单中选择Project 中的Name选项,将出现Project Name 对话框:在Files 框内,选择当前的设计文件。
选择“OK”。
如图5.4所示。
(5)打开编译器窗口:在MAX—plusⅡ菜单内选择Compiler 项,即出现如图5.5的编译器窗口。
图5.5 编译器窗口选择Start即可开始编译,MAX+PLUS II编译器将检查项目是否有错,并对项目进行逻辑综合,然后配置到一个Altera 器件中,同时将产生报告文件、编程文件和用于时间仿真用的输出文件。
(6)建立波形编辑文件:选择菜单File下的New选项,在出现的New对话框中选择“Waveform Editor File”,单击OK后将出现波形编辑器子窗口。
(7)仿真节点插入:选择菜单Node下的Enter Nodes from SNF选项,出现如图5.6所示的选择信号结点对话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四简单电路原理图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利用Protel 99 SE进行电路原理图设计的一般步骤。
2.掌握原理图编辑器中对图纸的设置,对电路图的大小、网格、光标、对象系统字体的设置方法。
3.掌握绘制原理图的基本方法,能绘制比较简单的电路原理图。
二、实验仪器:
PC机一台,Protel 99 SE软件
三、实验内容:
1.在原理图文件中,练习打开及关闭以下工具栏:
主工具栏:【View】|【Toolbars】|【Main Tools】
布线工具栏:【View】|【Toolbars】|【Wiring Tools】
绘图工具栏:【View】|【Toolbars】|【Drawing Tools】
电源及接地工具栏:【View】|【Toolbars】|【Power Objects】
常用器件工具栏:【View】|【Toolbars】|【Digital Objects】2.利用菜单命令和键盘功能键放大及缩小原理图。
3.绘制出下图所示的电路图:
图电路原理样图
4. 绘制如图所示带有总线的电路原理图。
表 1 带有总线的电路图元件明细表
Lib Ref Designator Part Type Footprint Cap C9
Crystal XTAL
74LS04 U9 74LS04 DIP14
RES2 R3 470K
RES2 R4 470K
4040 U12 4040 DIP16 SW DIP-8 SW1 SW DIP-8 DIP16 U9 在 Protel DOS Schematic 中的 Protel DOS Schematic
U12 在 Protel DOS Schematic 中的 Protel DOS Schematic
其余元件在 Miscellaneous
图带有总线的电路原理图
四、实验步骤:
1.启动Protel99 SE,新建一个设计数据库文件,名称定为“班级姓名.ddb”。
2.启动电路原理图编辑器,新建一个原理图文件,命名为“姓名.sch”。
3.先分析电路图中所有元器件的属性,装入元器件库、 Miscellaneous 和Protel DOS Schematic 。
4.然后按照样图把所有元器件和端口放置到电路原理图纸上,调整各元件的位置,用导线连接,启动“自动搜索电气节点”功能,启动“自动节点放置”功能。
编辑导线,调整导线长短。
5.按照上图所示,在相应位置添加端口,并连接所有的连线。
6.保存电路图。
五、思考题:
1.绘制原理图时有那些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