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高中物理 第九章 1固体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3
高中物理第九章第三节饱和汽和饱和气压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3

a.往一个真空容器中注入液体,表面的上方形成饱和 蒸汽时,表面的上方空间的气压就是饱和汽压.
b.往一个密闭的原来有空气的容器中注入液体,表面 的上方形成饱和蒸汽时,表面的上方空间的气压不等 于饱和汽压,而是饱和汽压与空气压强的总和.
说明:
说明:(1)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说明:(1)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饱和汽压与蒸气所占的体积无关,也 和这种体积中有无其他气体无关。
说明:(1)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温度升高时,分子平均动能增大,单位时间内逸出 液面的分子数增多,于是原来的动态平衡状态被破坏, 空间气态分子密度逐渐增大,导致单位时间内返回的 分子数增多,从而达到新的条件下的动态平衡.
解析: 由动态平衡概念可知A正确.在一 定温度下,饱和汽的密度是一定的,它随着 温度升高而增大,B正确.一定温度下的饱和 汽压与体积无关,C错.饱和汽压随温度升 高而增大,原因是:温度升高时,饱和汽的 密度增大,饱和汽分子平均速率增大.理想 气体状态方程不适用于饱和汽,饱和汽压和 绝对温度不成正比,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 而增大,速率比线性关系更快,D错. 答案: AB
水蒸气的压强离饱和汽压越远,越有利于 水的蒸发,人们感觉干爽.
四、湿度计
3.影响蒸发快慢以及影响人们对干爽与潮 湿感受的因素,不是空气中水蒸气的绝对数量, 而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与同一温度下水的饱 和汽压的差距.
水蒸气的压强离饱和汽压越远,越有利于 水的蒸发,人们感觉干爽.
四、湿度计
1.空气的相对湿度常用湿度计来测量。
时,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 化现象,相应的温度叫沸点
【高中物理】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3学案:第九章1固体

1固体1.晶体与非晶体(1)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①常见的晶体:石英、云母、明矾、食盐、硫酸铜、蔗糖、味精、雪花。
说明:雪花是水蒸气凝华时形成的晶体,它们的形状虽然不同,但都是六角形的图案。
食盐晶体总是立方体形,明矾晶体总是八面体形,石英晶体(俗称水晶)的中间是一个六棱柱,两端是六棱锥。
如图所示。
几种晶体的几何形状②常见的非晶体:玻璃、蜂蜡、松香、沥青、橡胶。
(2)单晶体与多晶体①单晶体:如果一个物体就是一个完整的晶体,这样的晶体叫做单晶体。
例如:雪花、食盐小颗粒、单晶硅、单晶锗等。
②多晶体:如果整个物体是由许多杂乱无章地排列着的小晶体组成的,这样的物体叫做多晶体。
其中的小晶体叫做晶粒。
如:由许多食盐单晶体粘在一起而成大块的食盐,就是多晶体。
其中的小晶体叫做晶粒。
多晶体a.多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
b.不显示各向异性(每一晶粒内部都是各向异性的)。
c.有确定的熔点。
(3)非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
(4)晶体和非晶体的差异①在外形上:单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多晶体和非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
②在物理性质上,晶体的物理性质与方向有关(这种特性叫各向异性),非晶体的物理性质在各个方向是相同的(这种特性叫各向同性)。
云母导热性上表现出显著的各向异性,而有些晶体在导电性上表现出显著的各向异性,如方铝矿;有些晶体在光的折射上表现出显著的各向异性,如方解石。
例如:将石蜡均匀涂在云母片上和玻璃板上,用烧红的钢针接触没有涂蜡的另一面。
现象:熔化了的石蜡在云母片上呈椭圆形,而在玻璃片上呈圆形。
结论:晶体云母在各个方向上的导热性能不同,而非晶体玻璃在各个方向上的导热性能相同。
谈重点:晶体、非晶体辨析(1)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并不是每种晶体在各种物理性质上都表现出各向异性。
(2)固体是否有确定的熔点,可作为区分晶体和非晶体的标志。
【例1-1】晶体和非晶体除在外形上有差别外,晶体都具有________,而非晶体________;单晶体具有________,多晶体具有________。
最新高中物理选修3-3:《固体和液体》开课

1.一种物质可能以晶体和非晶体两种不同的形 态出现,例如水晶.天然水晶是晶体,熔化 后再凝结的水晶(石英玻璃)就是非晶体, 即一种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并不是绝对 的.
2.许多非晶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晶 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 常见的金属:金、银、铜、铁、铝、 锡、铅等都是多晶体,选项A正确.因 为非晶体和多晶体的物理性质都表现为 各向同性,所以选项B错误,这项D正 确.有天然规则的几何形状的物体一定 是单晶体,选项C正确.
(2)几种常见晶体的规则外形: 食盐的晶体呈立方体形; 明矾的晶体呈八面体形; 石英的晶体中间是一个六棱柱,两端呈六 棱锥; 雪花是水蒸气在空气中凝华时形成的晶体, 一般为六角形的规则图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
请学生们分析下面这些现象,并解释产生的原因? (1)雨伞的伞面有细小的孔,为什么水不会从孔里漏下去?
因为水将纱线浸湿后,在纱线孔隙中形成水膜, 水膜的表面张力使得雨水不致漏下.
(2)将分币轻轻地放在一碗水的水面上,为什么分币 会浮在水面上不沉下去? 这是由于表面张力使得液体表面形成一个张紧的薄膜, 当分币放置上后,使得液体表面发生形变,产生弹力, 这样受力平衡,所以分币会浮在水面上不沉下去。
实例
晶 单晶体 有
规则 各向异性 单晶锗、明矾、石墨
体 多晶体 有 不规则 各向同性
铁、铝
高中物理选修3-39.1《固体》

(1)晶体外形的规则性可以用物质微粒的规则排列来解释.
(2)晶体的各向异性也是由晶体的内部结构决定的. 一个平面上晶体物质微粒的排列情况.在沿不 同方向所画的等长直线AB、AC、AD上,物质微粒的数 目不同.直线AB上物质微粒较多,直线AD上较少,直 线AC上更少.正因为在不同方向上物质微粒的排列情 况不同,才引起晶体的不同方向上物理性质的不同.
1.单晶体、非晶体外形和物理性质的差异
(1)单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形状.
非晶体、多晶体则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
食盐单晶体呈立方体形,明矾单晶体呈八面体形,石 英单晶空气中凝华 时形成的冰的晶体,它们的形状虽然不同,但一般是
六角形的规则图案.
小结: 作业
1、学案习题。
2、调查新材料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返回
返回
高中物理选修3-3
9.1 固体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了解它们在物 理性质上的差别。 2.知道晶体可分为单晶体和多晶体,通常说的晶体及性 质是指单晶体。多晶体的性质与非晶体类似。
3.能用晶体的空间点阵说明其物理性质的各向异性。 重点、难点 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晶体与多晶体的区别
同一种物质可能以晶体和非晶体两种不同的形态出现, 即一种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并不是绝对的. 例如,天然水晶是晶体,而熔化以后再凝结的水晶 (即石英玻璃)就是非晶体.许多非晶体在一定的条 件下可以转化为晶体. 人们在研究中还发现,在冷却得足够快和冷却到足 够低的温度时,几乎所有的材料都能成为非晶体.
(2)(单多)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
(3)单晶体的某些物理性质与方向有关,这种特性叫做各向异性
非晶体和多晶体的各种物理性质、在各个方向上都是相同的, 是各向同性的.
高中物理选修3-3教案《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新课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能够从能量转化的观点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公式表达,会用ΔU=W+Q 分析和计算问题。
2.掌握能量守恒定律,理解这个定律的重要意义。
会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
3.能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用能量守恒定律进行有关计算,分析、解决有关问题。
4.了解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用定量计算的例题讲解及课件展示来加深大家对知识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众多科学家孜孜以求、勇于探索自然规律的精神,进一步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为将来能在开发新能源、合理利用能源、发展节能技术的领域内作出贡献而努力。
2.感受英国科学家焦耳勤奋、刻苦,40年如一日研究电流热效应,测定热功当量的顽强意志体现出来的人格美。
教学重点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理解及综合应用,涉及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
教学难点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正确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及对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的具体分析探究过程的理解。
教学方法讲练法、分析归纳法、阅读法教学用具: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复习提问)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哪些?学生: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教师:既然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那么功,热量跟内能的改变之间一定有某种联系,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进行新课1.热力学第一定律[投影]1.一个物体,它既没有吸收热量也没有放出热量,那么:①如果外界做的功为W,则它的内能如何变化?变化了多少?②如果物体对外界做的功为W,则它的内能如何变化?变化了多少?2.一个物体,如果外界既没有对物体做功,物体也没有对外界做功,那么:①如果物体吸收热量Q,它的内能如何变化?变化了多少?②如果放出热量Q,它的内能如何变化?变化了多少?[学生解答思考题]教师总结:一个物体,如果它既没有吸收热量也没有放出热量,那么,外界对它做多少功,它的内能就增加多少;物体对外界做多少功,它的内能就减少多少。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3教案 《气体的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

气体的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目标导航1、 知道什么是等容变化,什么是等压变化。
2、 掌握查理定律,盖·吕萨克定律的内容和公式表达。
3、 理解p-T 图上等容变化的图线及物理意义。
4、 理解V-T 图上等压变化的图线及物理意义。
5、 会用查理定律、盖·吕萨克定律解决有关问题。
诱思导学1、概念:(1)等容变化: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发生的状态变化叫等容变化。
(2)等压变化:气体在压强不变的情况下发生的状态变化叫等压变化。
2、查理定律:(1)内容: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压强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
(2)公式:Tp=C 或 11T p =22T p点拨: ①查理定律是实验定律,由法国科学家查理发现 ②成立条件:气体质量一定,体积不变③一定质量的气体在等容变化时,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增加(或减小)的压强是相同的,即T p =Tp∆∆④解题时,压强的单位要统一 ⑤C 与气体的种类、质量和体积有关3、盖·吕萨克定律:(1)内容: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压强不变的情况下,体积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
(2)公式:11T V =22T V 或T V=C点拨:①盖·吕萨克定律是通过实验发现的 ②成立条件:气体质量一定,压强不变③一定质量的气体在等压变化时,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增加(或减小)的体积是相同的④C 与气体的种类、质量和压强有关4、等容线:(1)等容线:一定质量的气体在等容变化过程中,压强P 与热力学温度T 成正比关系,在p —T 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叫等容线(2)一定质量的气体的p —T 图线其延长线过原点,斜率反映体积的大小 点拨:等容线的物理意义:① 图象上每一点表示气体一个确定的状态。
同一等容线上,各气体的体积相同② 不同体积下的等温线,斜率越大,体积越小(见图8.2—1)5、等压线:(1)定义:一定质量的气体在等压变化过程中,体积V 与热力学温度T 成正比关系,在V —T 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叫等压线(2)一定质量的气体的V —T 图线其延长线过原点 点拨:等压线的物理意义:① 图象上每一点表示气体一个确定的状态。
人教版高中物理固体教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固体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固体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掌握固体的分类和特点。
3. 理解固体的结构和性质与固体的物理特性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固体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难点:固体的结构和性质与物理特性的关系。
教学准备:1. 教材《高中物理》2. 多媒体教学设备3.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弹簧、块体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固体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固体,固体的特点有哪些。
二、讲解固体的基本概念(10分钟)1. 固体是什么?固体是一种物质的形态,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并且不易流动。
2. 固体的特点:密度大、形状不易改变等。
三、固体的分类和特点(15分钟)1. 按照原子排列方式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2. 晶体的特点:有规则的结构和对称性。
3. 非晶体的特点:无规则的结构和无法形成重复图案。
四、固体的结构和性质(15分钟)1. 固体的结构:晶体由周期性排列的晶格结构所构成。
2. 固体的性质:受力学性质、热学性质、电学性质等。
五、实验演示(10分钟)教师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固体的不同性质并做记录。
六、课堂讨论(10分钟)让学生讨论固体的应用、固体的特点如何影响其应用等问题。
七、总结(5分钟)教师对今天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相关作业。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合固体的概念、分类、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详细讲解,在实验演示和课堂讨论中能够加深学生对固体的认识。
但在实际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索。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第九章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单元练习题(含详细答案)

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一、单选题1.液体与固体具有的相同特点是( )A.都具有确定的形状B.体积都不易被压缩C.物质分子的位置都确定D.物质分子都在固定位置附近振动2.下列关于液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晶是液体和晶体的混合物B.液晶分子在特定方向排列比较整齐C.电子手表中的液晶在外加电压的影响下,能够发光D.所有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成为液晶3.大烧杯中装有冰水混合物,在冰水混合物中悬挂一个小试管,试管内装有冰,给大烧杯加热时,以下现象正确的是( )A.烧杯内的冰和试管内的冰同时熔化B.试管内的冰先熔化C.在烧杯内的冰熔化完以前,试管内的冰不会熔化D.试管内的冰始终不会熔化4.关于晶体和非晶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黄金可以打造成类型不同的首饰,是非晶体B.金属整体表现为各向同性,故金属是非晶体C.化学成分相同的物质,只能生成同一晶体D.晶体的各向异性是由于组成晶体的微粒呈现有序排列的结果5.用内径很小的玻璃管做成的水银气压计,其读数比实际气压( )A.偏大B.偏小C.相同D.无法解释6.如图所示,一个有活塞的密闭容器(导热性良好)内盛有饱和水汽与少量的水,则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温度保持不变,慢慢地推进活塞,容器内水的饱和汽压会增大B.温度保持不变,慢慢地推进活塞,容器内水的饱和汽压不变C.温度保持不变,慢慢地拉出活塞,容器内水的饱和汽压会减小D.不移动活塞而将容器放在沸水中,容器内水的饱和汽压不变7.某一固体具有一定的熔点,那么它( )A.一定是晶体B.一定是非晶体C.是多晶体D.不一定是非晶体8.如图所示,布满了肥皂膜的金属框架上有一段质量不计的棉纱,现将金属框架下半部分的肥皂膜刺破,则棉纱将是如图所示中的( )A.B.C.D.9.要使水在100 ℃以上沸腾,可以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A.移到高山上去烧B.在锅上加密封的盖C.在水中加盐D.加大火力10.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鸭子从池塘中出来,羽毛并不湿——毛细现象B.细玻璃棒尖端放在火焰上烧溶后尖端变成球形——表面张力C.粉笔能吸干纸上的墨水——浸润现象D.布做的雨伞,虽然纱线间有空隙,却不漏雨水——毛细现象二、多选题11.(多选)经研究发现,不是所有物质都具有液晶态,容易具有液晶态的分子有( )A.棒状分子B.碟状分子C.平板状分子D.单原子分子12.(多选)如图所示,ACBD是一厚度均匀的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圆板.AB和CD是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把圆板从图示位置转90°后电流表读数发生了变化(两种情况下都接触良好).关于圆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圆板是非晶体B.圆板是多晶体C.圆板是单晶体D.圆板沿各个方向导电性能不同13.(多选)下列关于液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物质都具有液晶态B.液晶的光学性质随外加电压的变化而变化C.液晶的光学性质与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D.液晶分子和固态、液态分子的排列相同三、计算题14.空气的温度是8 ℃,水的饱和汽压为8.05 mmHg,此时水汽的实际压强为6 mmHg,求相对湿度和绝对湿度.15.在大气压强为1.013×105Pa的条件下,要使m=2.0 kg,t=100 ℃的水全部变成水蒸气,至少需要多少热量?(水的汽化热L=2.26×106J/kg)16.如图是萘晶体的熔化曲线,由图可知,萘的熔点是________,熔化时间为________.若已知萘的质量为m,固态时比热容为c1,液态时比热容为c2,熔化热为λ,试完成下列表格.四、填空题17.对于晶体来说,在熔化过程中,外界供给晶体的能量,是用来破坏晶体的分子结构,增加分子间的_____能,所以温度__________.18.当液体与固体接触时,液体与固体的接触面有收缩趋势,称为________现象.若液体和固体的接触面有扩大趋势,称为________现象.19.1982年,扫描隧道显微镜的问世,使人类第一次观察到原子在物质表面的排列状况.在各种晶体中,原子(或分子、离子)都是按照________排列的,具有空间上的________.20.衣服弄上蜡或油污时,只要将卫生纸放在有污处的上、下表面,然后用熨斗轻压该处,即可清除油污或蜡,这是利用________现象.21.有一块物质薄片,某人为了检验它是不是晶体,做了一个实验.他以薄片的正中央O为坐标原点,建立xOy平面直角坐标系,在两个坐标轴上分别取两点x1和y1,使x1和y1到O点的距离相等.在x1和y1上分别固定一个测温元件,再把一个针状热源放在O点,发现x1和y1点的温度都在缓慢升高.甲同学说:若两点温度的高低没有差异,则该物质薄片一定是非晶体.乙同学说:若两点温度的高低有差异,则该物质薄片一定是晶体.请对两位同学的说法作出评价.(1)甲同学的说法是________(选填“对”或“错”)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乙同学的说法是________(选填“对”或“错”)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固体具有确定的形状,而液体具有流动性,没有一定的形状,A错.固体、液体的分子排列都很紧密,分子间作用力都很强,因此体积都不易被压缩,B对.但是液体分子只在很小的区域内做有规则的排列,这种区域是不稳定的,因此C、D错误.2.【答案】B【解析】液晶是某些特殊的有机化合物,在某些方向上分子排列规则,某些方向上杂乱,液晶本身不能发光,所以选项A、C、D错误,选项B正确.3.【答案】C【解析】熔化需要满足两个条件:达到熔点和继续吸热.烧杯中冰水混合物温度与试管中的冰达到热平衡时温度相等,不发生热传递,因此在烧杯内的冰熔化完以前,试管内的冰不会熔化.4.【答案】D【解析】多数金属都是晶体,A、B错误;由于物质微粒的排列方式不同,化学成分相同的物质,可能生成多种晶体,C错误;晶体的各向异性是由于组成晶体的微粒呈现有序排列的结果,D正确.5.【答案】B【解析】因为水银不浸润玻璃,所以玻璃管中的水银呈凸形;因为玻璃管很细,会发生毛细现象,使水银柱下降,所以气压计的读数应比实际气压偏小,选项B正确.6.【答案】B【解析】慢慢推进活塞和慢慢拉出活塞,密闭容器内体积发生变化,而温度保持不变,饱和汽的压强只和温度有关,与体积无关,故选项A、C错,B正确.不移动活塞而将容器放入沸水中,容器内温度升高,水的饱和汽压增大,选项D错误.7.【答案】A【解析】无论是单晶体还是多晶体都有一定的熔点.8.【答案】D【解析】液体有收缩成最小的趋势.9.【答案】B【解析】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在高山上,气压低,沸点下降;而在锅上加密封的盖,锅内气压增大;水中含杂质,沸点降低;加大火力并不能升高沸点.10.【答案】B【解析】A是不浸润现象,B是表面张力,C是毛细现象,D是表面张力.11.【答案】ABC【解析】12.【答案】CD【解析】13.【答案】BC【解析】并不是所有物质都具有液晶态,故A错误.当液晶通电时导通,排列变得有秩序,使光线容易通过;不通电时排列混乱,阻止光线通过.所以液晶的光学性质随外加电压的变化而变化,故B正确.液晶是像液体一样可以流动,又具有某些晶体结构特征的一类物质.所以液晶的光学性质与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故C正确.液晶可以流动,所以和固态分子排列不相同,但液晶不可以像液体一样任意流动,所以和液态分子排列不相同,故D错误.14.【答案】74.5% 6 mmHg【解析】由相对湿度的计算公式可得相对湿度=×100%=74.5%.绝对湿度即水汽的实际压强,为6 mmHg.15.【答案】4.52×106J【解析】100 ℃水全部变成水蒸气.需要吸收的热量:Q=mL=2×2.26×106J=4.52×106J16.【答案】T2t2-t1【解析】17.【答案】分子势能不变【解析】晶体熔化时所吸收的能量仅用于破坏分子结构,增加分子势能,温度不变,分子动能不变.18.【答案】不浸润浸润【解析】19.【答案】一定的规则周期性【解析】20.【答案】毛细【解析】蜡和油污被加热后,可通过卫生纸的纤维发生毛细现象而进入到卫生纸内,所以是利用了毛细现象.21.【答案】(1)错因为有些晶体在导热性上也有可能是各向同性的(或两个特定方向上的同性并不能说明各个方向上都同性) (2)对因为只有晶体才具有各向异性【解析】单晶体中,物质微粒的排列顺序及物质结构在不同方向上是不一样的,因此单晶体表现出各向异性.而非晶体中,物质微粒排列顺序及物质结构在不同方向是一样的,因此非晶体表现出各向同性.对于多晶体,由于其中小晶粒是杂乱无章地排列的,因此也表现出各向同性.由此可知,表现出各向同性的不一定是非晶体,而表现出各向异性的一定是晶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一种物质已形成晶体,还可转化为非晶体
C.一种物质已形成非晶体,还可以转化为晶体D.晶体和非晶体是不可能转化的
6.云母薄片和玻璃薄片的一个表面分别涂一层很薄的石蜡。然后用烧热的钢针去接触云母薄片和玻璃薄片的反面,石蜡熔化,那么()
A.熔化的石蜡呈圆形的是玻璃薄片
B.熔化的石蜡呈现圆形的是云母薄片
C.实验说明玻璃薄片各向同性是非晶体
D.实验说明云母薄片各向同性是晶体
课堂
小结
(1)本节课讲解了晶体、非晶体、多晶体的之间的区别。
(2)我们从微观的结构模型解释晶体的各向异性的属性。
课后
作业
导学案
板书
设计
分类
比较
晶体
非晶体
单晶体
多晶体
外形
有确定形状
无确定形状
无确定形状
三、多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多晶体与非晶体相同点:无规则的几何外形同,物理性质各向同性
多晶体与非晶体不相同点:(1)组成晶体的晶粒却有规则的几何形状,这是多晶体与非晶体在内部结构上的区别。
(2)多晶体具有一定 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
2、晶体的微观结构
单晶体和非晶体性质上的不同,可以从 它们的微观结构不同做出说明。组成单晶体的微粒(分子、原子或离子)在空间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的。彼此相隔一定的距离排列成整齐的行列。通常把这样的微观结构称为空间点阵。
例如食盐的空间点阵如下图所示,这正是盐粒不管大小都是正方体的原因所在。
方解石对光产生双折射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它在各个方向上的折射率不同所致。云母片各方向上导热性质不同,是由其空间点阵决定的。
晶体的宏观性质是由晶体的微 观结构决定的,可以通过晶体的微体结构初步解释晶 体外形的规则性和物理性质的各向异性
熔点
有
有
无
物理性质
各向异性
各向同性
各向同性
形成与转化
晶体和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典型物质
石英、云母、明矾、食盐等
玻璃、蜂蜡、松香等
课后
反思
c.具有一定的熔点D.没有一定的熔点
2.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晶体和非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B.晶体有固定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C.所有晶体都是各向异性的D.
A.所有的晶体都表现为各向异性
B.晶体一定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形状不规则的金属一定是非晶体
教学程序设计
教
学
过
程
及
方法
环节一明标自学
过程设计
二次备课
1、称为晶体;称非晶体。
2、常见的晶体有:
常见的非晶体有:
3、预习课本,完成下表
4、组成晶体的微观粒子按在空间整齐地排列,微粒的热运动表现为。
教
学
过
程
及
方
法
环节二合作释疑环节三点拨拓展
过程设计
二次备课
1.晶体和非晶体
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
固体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固体
课型
新授课
课标
要求
1.知道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了解固体材料在生活、生产、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应用。
2.知道晶体和非晶体在外形上和物理性质上的区别,知道晶体可分为单晶体和多晶体,了解晶体的微观结构。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知道晶体和非晶体在外形上和物理性质上的区别。
2.知道晶体分为单晶体和多晶体。
过程与方法
在对固体的研究中,讲述固体从古代到现代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了解固体材料在生活、生产、科学研究方面的应用
教学
重点
晶体、非晶体、单晶体和多晶体的区别和物理性质
教学
难点
能用晶体的空间点阵说明其物理性质的各向异性。
教学
方法
教师演示实验、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中几个注意的问题:
(1)同一物质的微粒能够形成不同的空间结构,即物质的同分异构体,对碳的不同空间结构来说明这一点看课本P34上图9.1-7的图片:石墨和金刚石的微 观结构。
(2)晶体的微观结构模型并不代表晶体的真实情况,它只是组成晶体的物质微粒有规则排列的示意图。
(3)要认识到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并不是绝对的,以便扩大学生的眼界,避免出现片面的绝对化的错误认识。
又如,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是缓慢变为液体的过程,无熔点。有无一定的熔点是宏观上区分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依据,当不能从外形及各向异性来鉴别是否是晶体时,只有根据有无一定熔点才能作出准确判断。
注意:并不是每种晶体在各种物理性质上都会表现出各向异性
二、晶体又可分为单晶体和多晶体
上述的两条晶体的特点一般说是单晶体的特点,多晶体中小晶粒的排列无规则、杂乱无章,各向异性的物理性质无从显示出来。
教
学
过
程
及
方
法
环节四当堂检测
二次备课
1.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像一个透明的水蓝色的“冰块”,透过它,游泳中心内部设施尽收眼底。这种独特的感觉就源于建筑外墙采用了一种叫做ETF E(四氟乙烯和乙烯的共聚物)的膜材料,这种膜材料属于非晶体,那么它具有的特性是( )
A.在物理性质上具有各向同性B .在物理性质上具有各向异性
C.大块塑料粉碎成形状相同的颗粒,每个颗粒即为一个单晶体
D.所有的晶体都有确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4.石墨和金刚石,性质有很大差异,是由于()
A.石墨是各向异性的,而金刚石是各向同性的B.它们的化学成分不同
C .它们都是各向同性的D.组成它们的物质微粒按不同的规则排列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物理性质不同,而非晶体各方向上物理性质相同。
例如,将石蜡均匀涂在云母片上和玻璃板上,用烧红的钢针接触没有涂蜡的另一面。会看到云母上的石蜡熔化后的部分为椭圆形,玻璃板的导热性各方向相同,参看课本P33上的图9.1-5。
又如,硫酸铜具有单向导电性,方解石发生双折射现象,也表明它们分别在电学性质、光学性质上各方向不同。
例如各种金属、食盐、明矾、云母、硫酸铜、雪花、方解石、石英等都是晶体;玻璃、松香、沥青、蜂蜡、橡胶、塑料等都是非晶体。
一、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晶体具有天然的规则的几何形状,而非晶体无此特点。
例如:食盐粒都是正方体,硫酸铜也是正方体,雪花都是六角 形的、明矾外形的八面体,水晶石为六面棱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