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竞赛试题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第一届全国天气预报竞赛理论知识试题及答案

第一届全国天气预报竞赛理论知识试题及答案

全国天气预报竞赛理论知识试题山东·济南2008年1月17日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填空题(共20小题52个空,每个空0.5分,计26分)1、大气环流形成与维持是由影响大气运动的一些基本因子在长期作用下造成的,其中最主要的因子是太阳辐射、地球自转、地球表面不均匀和地面摩擦,当然这些外因都要通过大气本身的特性而起作用。

2、1月北半球中高纬西风带上有三个大槽,分别位于东亚沿岸、北美东岸以及东欧地区;而7月份西风带整体显著北移,中高纬有四个大槽,分别位于北美东岸、西欧、亚洲中部及西太平洋。

3、全球高空急流有极锋急流、副热带西风急流和热带东风急流。

4、对我国有重要影响的热带和副热带天气系统有:副热带高压、南亚高压、东风波、赤道辐合带、赤道缓冲。

5、我国的寒潮中短期天气形势可归纳为三个大类,即小槽发展型、低槽东移型、横槽型。

6、根据天气分析预报实践的总结,我国常见大风有:冷锋后偏北大风、高压后部偏南大风、低压大风、台风大风、雷雨冰雹大风等。

7、依据500hP环流形势,中央气象台将大范围冰雹天气划分为四个类型:高空冷槽型、高空冷涡型、高空西北气流型、南支槽型。

8、霜冻按其形成的原因可分为以下三类:平流霜冻、辐射霜冻、平流-辐射霜冻。

9、高空槽和地面气旋移近大山时,在山前填塞,山后重新发展。

在无明显系统东移时,迎风坡常有地形脊形成,而背风坡常有地形槽形成。

10、当700mb的高空槽线落在地面锋线的后面时,如果暖空气比较湿而稳定,则锋前的天气由晴转为多云(中高云)天气,冷锋过后,风雨交加,700mb高空槽过后大雨即停,转为中云天气,待500mb高空槽过后才会转为晴或高云天气。

11、南亚高压:南亚高压脊线的位置和变动与我国主要雨带的位置和季节性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南亚高压通常分为:东部型、西部型、带状型三种类型。

当南亚高压为东部型时,500百帕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常西伸北跳,588线控制在长江中下游,长江流域少雨,而西北和东北地区一带多雨。

(整理)天气预报竞赛试题1.

(整理)天气预报竞赛试题1.

天气预报竞赛试题1武汉区域天气预报竞赛集训初试试题(本试卷共15页,勿遗漏!)姓名:省份考试日期:2007年12月14日说明:1、本卷考试时间为105分钟,满分100分。

2、本卷包括天气学原理与方法、多普勒天气雷达原理与业务应用、中国气象局天气预报业务技术规范、其他与天气预报业务相关知识。

3、本卷考试形式为笔试、闭卷考试。

4、答案一律写在试卷相应答题位置,答在其它地方无效。

一、填空题(51道题,80空,每空0.5分,共40分)1、如果用涡度强度表征系统的强度,那么在脊线上涡度局地变化为负时,()。

2、地面冷高压的()可以指示冷空气向南爆发的势力。

3、在高空图上,寒潮冷空气常表现为()或()。

4、产生冰雹的区域之一:中低层的低槽、切变线、低压中心等辐合系统与高空()相迭置地区。

5、太平洋副带高压区的低层往往有()存在,这是由下沉运动造成的。

6、层结稳定度是讨论与大气的温湿水平分布状态联系的()的发展问题。

7、大气中的水平辐散辐合都是()引起的。

8、槽线上和槽后有冷平流的槽,预报为()。

9、锋面附近所以产生大规模的垂直运运动,由于()和()而引起的。

10、我们把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平衡时的大气流场称为()。

11、短波多半出现在比较平直的西风上,波的振幅比较小,移动的速度()。

12、作用于实际大气真实的力,一般称之为基本力或牛顿力,包括()等。

13、重力在赤道上最(),随纬度增加而()。

14、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可导出大气的()方程,质量守恒可导出()方程,而能量守恒则可导出()方程。

15、大气的热量主要是来源于()。

16、如果其他条件不变,锋面坡度是随纬度增加而(),而锋面两侧温差越大则坡度()。

17、锋按伸展高度的不同,将锋分为:()。

18、温带气旋生命史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19、东亚地区的气旋主要发生在两个地区,它们分别位于()、()。

20、冬季北半球西风带中有三个明显大槽,它们分别位于()。

理论知识、业务规范试题

理论知识、业务规范试题

20. 由V =-ρf 1p ∇⨯k 计算得出的风,叫 气压梯度风 。

二、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0.5分,计10分。

答案只需填字母)1. 真实作用于大气的力,一般称为基本力或牛顿力,它包括( d ) 。

A :.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檫力等 B :地心引力、惯性离心力、摩檫力等 C :.地转偏向力、地心引力、惯性离心力等 D :气压梯度力、地心引力、摩檫力等2. 对于中纬度天气尺度运动来说,地转风是指( c ) 。

A :在水平方向上气压梯度力与惯性离心力近于平衡;B :在水平方向上地转偏向力与惯性离心力近于平衡;C :在水平方向上地转偏向力与气压梯度力近于平衡;D :在水平方向上地转偏向力与气压梯度力及惯性离心力三者近于平衡。

3. 在没有或者不考虑摩檫力时,( d )三力平衡时的风称为梯度风。

A :气压梯度力、惯性离心力与向心力;B :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与向心力;C :地转偏向力、惯性离心力与向心力;D :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惯性离心力。

4. 设Z 坐标系中的垂直速度为W ,P 坐标系中的垂直速度为ω,则上升运动对应有( B ) 。

A : W>0,ω>0B :W>0,ω<0;C :W<0,ω<0D :W<0,ω>0;5. 东亚地区为典型的季风区,影响东亚夏季风活动的两个大气活动中心是 ( B )。

A :蒙古高压和阿留申低压;B :印度热低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C :印度热低压和蒙古高压;D :阿留申低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6. 地转涡度平流对于南北向槽脊的作用可概括为 ( A ) 。

A :对槽脊的移动有影响,不影响槽脊的发展;B :对槽脊的发展有影响,不影响槽脊的移动;C :对槽脊的移动和发展均有影响;D :对槽脊的移动和发展均无影响;7.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青藏高压( A ) 。

A : 分别是动力性高压和热力性高压B : 分别是热力性高压和动力性高压C : 均是热力性高压D :均是动力性高压 8. 绝大多数东亚爆发性气旋形成于( b )。

天气预报竞赛试题5(试题+答案)

天气预报竞赛试题5(试题+答案)

A、天气预报竞赛试题5(试题+答案)理论知识和业务规范试卷(110分)1.一、填空题(每空0.5分, 共 44分)2.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核心是树立公共气象、安全气象和资源气象的发展新理念。

3.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 通过深化改革, 力争在3到5年内, 建立基本满足国家需求、功能先进、结构优化的多轨道、集约化、研究型、开放式业务技术体制, 增强气象业务和服务能力, 提升气象科技水平。

4.公共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气象科技服务等几方面。

5.《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中明确规定: 气象工作人员玩忽职守, 导致预警信号的发布出现重大失误的, 对直接责任人和主要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我国对在东经180度以西、赤道以北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面上出现的中心附近的最大平均风力达到八级或以上的热带气旋, 按照其出现的先后次序进行编号。

7.就精细天气预报而言, 短期预报要明确灾害性天气落区, 短时和临近预报要明确灾害性天气出现的具体时间、位置和强度。

8.《关于传输城镇天气预报的通知》要求:全国城镇天气预报每天传输2次:各省(区、市)早晨7:30前(北京时, 下同)将24、48、72小时三天预报(分08时-20时, 20时-08时两段)发往北京,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在7:45前向全国广播完毕;每日下午15:00前将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24、48、72、96、120小时五天预报、下午16:30前将其它城镇五天预报(分20时-08时, 08时-20时两段)发往北京, 下午16:45前向全国广播完毕。

9.《短时、临近预报业务暂行规定(试行)》中, 对预报时效定义:短时预报是指未来0-12小时天气参量的描述, 其中0-2小时预报为临近预报。

10.业务运行的多普勒天气雷达通常采用体积扫描的方式观测。

11.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应用领域主要在于对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警。

天气预报技能竞赛题库汇编

天气预报技能竞赛题库汇编

天气预报技能竞赛题库汇编(湖南版 2017)天气学复习材料1.大气运动总是受质量守恒、动量守恒、能量守恒等基本物理定律所支配。

2.基本力是大气与地球或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真实力,它们的存在与参考系无关。

基本力包括地心引力、摩擦力、气压梯度力。

3.气压梯度力与气压梯度成正比,与空气密度成反比。

4.在气象上,将单位质量气块所受到的地心引力和旋转坐标系中的惯性离心力的合力称为重力。

5.作用于大气的基本力(牛顿力)包括:气压梯度力、地心引力、摩擦力等;同时还有外观力(视示力):惯性离心力、地转偏向力。

6.根据热力学理论,当水和水汽两相平衡时,必须满足热平衡条件、力学平衡条件和相变平衡条件。

7.地转偏向力处在纬圈平面内,它只能改变气快的运动方向。

对于水平运动而言,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使运动向右偏,并且地转偏向力的大小与相对速度的大小成比例。

8.在气象上将单位质量大气所受到的地心引力与惯性离心力的合力定义为重力,重力随纬度增加而增大。

9.在没有或不考虑摩擦力时,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惯性离心力三力平衡时的风称为梯度风,在有梯度风时,等压线与流线重合,无切变加速度,有法向加速度。

10.当大气中密度的分布仅仅随气压而变化时,这种状态的大气被称为正压大气;当大气中密度分布不仅随气压而且还随温度而变时,这种状态的大气称斜压大气。

11.影响地面风的因素主要气压场、变压场、大气层结、地面摩擦、局地环流和地形。

12.常见的大风形势有冷锋后偏北大风、高压后部偏南大方、低压大风、雷暴大风和台风大风。

13.在摩擦层中,地转偏差指向摩擦力方向的右侧,且与其垂直;在自由大气中,地转偏差的方向垂直于加速度的方向,并指向加速度的方向的左侧。

14.地转偏差对于大气运动和天气变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对于空气水平运动中的地转偏差,可分解为三项进行判断。

变压风用3 小时变压判断;横向地转偏差用等压线(等高线)的辐散、辐合来判断;纵向地转偏差用等压线(等高线)的曲率来判断。

2023年预报员竞赛真题

2023年预报员竞赛真题

2023年预报员竞赛真题第一部分:天气数据分析1.1 问题描述请根据以下给定的天气数据,进行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天气数据(单位:摄氏度):•2023年1月1日:-2°C•2023年1月2日:0°C•2023年1月3日:3°C•2023年1月4日:-1°C•2023年1月5日:2°C请回答以下问题:问题1: 1月份的平均温度是多少摄氏度?问题2:在这5天中,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分别是多少?1.2 解决方法问题1:为了求得1月份的平均温度,我们需要先计算出这5天的总温度,然后除以5。

计算过程如下:总温度 = -2 + 0 + 3 + (-1) + 2 = 2°C平均温度 = 总温度 / 5 = 2 / 5 = 0.4°C因此,1月份的平均温度是0.4°C。

问题2:为了求得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我们需要对给定的天气数据进行比较。

计算过程如下:最低温度 = -2°C最高温度 = 3°C因此,在这5天中,最低温度是-2°C,最高温度是3°C。

第二部分:天气预报分析2.1 问题描述请根据以下给定的天气预报数据,进行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天气预报数据(单位:摄氏度):•2023年1月6日预报:0°C•2023年1月7日预报:4°C•2023年1月8日预报:2°C•2023年1月9日预报:-1°C•2023年1月10日预报:3°C请回答以下问题:问题1:根据天气预报数据,哪一天的预报温度最高?问题2:根据天气预报数据,哪一天的预报温度最低?2.2 解决方法问题1:为了找到预报温度最高的一天,我们需要比较给定的天气预报数据。

计算过程如下:最高预报温度 = 4°C因此,根据天气预报数据,预报温度最高的一天是2023年1月7日。

问题2:为了找到预报温度最低的一天,我们需要比较给定的天气预报数据。

第三届技能竞赛试题-基本理论-业务规范(试题-)

第三届技能竞赛试题-基本理论-业务规范(试题-)

第三届全国气象行业天气预报职业技能竞赛试卷基础理论知识与业务规范(闭卷形式考试,120分钟内完成)单姓名:准考证号:位:装订线一、填空题(共22小题56个空,每个空0.5分,计28分)1. 我国境内有两个主要的锋生区通常称为南方锋生带和北方锋生带,南方锋生带是指 ____ 的锋生区;北方锋生带是指____ 的锋生区。

它们是和南北两支高空锋区相对应。

2. 在一天的任何时间,主要发生在行星边界层顶,边界层中垂直方向比湿比较均匀的逆温属于 _____ 逆温。

3. 天气分析中用等压面图代替等高面图的前提条件是_____ 。

4. 卷云在可见光云图上的色调是—色。

5. 气旋入海后常常加深,寒潮冷高压在南下过程中逐渐减弱。

这些现象都与非绝热的影响有关。

非绝热增温或冷却包括舌L 流、辐射和 _______ 三种热力交换过程。

6. 对流层上部的急流,根据其性质与结构的不同可分为急流、____ 急流和_____ 急流。

7. 由于摩擦作用,在中纬度地区陆地风速约为地转风的,海上风向与地转风的夹角约为_____ 。

8. 涡度是天气分析和诊断中表征大尺度水平环流 ____ 的物理量,其数值可以用来表示涡旋、槽、脊、切变线等的性质和强度。

散度是表征大尺度水平环流—的物理量,其垂直分布决定了大气的垂直运动速度。

9. 短期天气预报的理论基础是_____ ;中期天气预报的理论基础是____ ;强对流天气短时预报的理论基础是______ 。

10. 斜压过程大尺度动力强迫引起的上升运动,量级为 _____ C对流引起的中小尺度上升运动,量级为—。

11. 在气象上,将单位质量气块所受到的 _____ 力和旋转坐标系中的____ 力的合力称为_______ 。

12. 根据锋的伸展高度的不同,副热带锋区属于 _______ 。

13. 强冰雹的产生要求雷暴内具有持久的 _______ ,而有利的环境条件是较大的_____ 和强的_____ 。

气象科普有奖知识竞赛初赛试题库

气象科普有奖知识竞赛初赛试题库

气象科普有奖知识竞赛初赛试题库气象科普有奖知识竞赛初赛试题库一、单项选择题。

1、天气预报中的大雪是指,某地未来24小时累积降雪量在()之间。

A.5-10毫米 B.10-20毫米 C.20-30毫米 D. 30-40毫米 2、( )是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A.火山喷发 B.地震 C.人类活动 D.二氧化碳 3、夏天,水泥墙、水管“冒汗”,预示天气的变化是()。

A.天气将变得晴朗起来 B.天要下雨了 C.出现大雾天气 4、在我国一年四季中,哪一天白天最长() A.春分B. 夏至 C.秋分 D.冬至 5、在相同区域内,草地的温度比水泥地的温度要()。

A.低 B.高 C.一样 6、从南向北吹的风是() A.东南风 B. 南风 C.北风 D.西南风 7、气象上常用的候温,是指()天的平均气温值。

A.10 B.5 C.15 8、雷击是有选择性的,以下那些建筑物不易遭雷击() A.高大建筑物 B.木质平房 C.靠近河、湖、池、沼地区的建筑物 D.野外的岗亭 9、大型客机大多飞行于(),以增加飞行的稳定度。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热层 10、热带气旋在我国通常称之为() A.台风 B.飓风 C.风暴 D.热带风暴二、不定项选择题。

1、以下属于强对流天气的是() A.强冷空气 B.冰雹 C.龙卷风 D.雷雨大风 2、雾是指大气中因悬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为()时的天气现象。

A.10km以上 B.5-10km C.1-5km D.1km以下 3、地球上出现的潮汐现象是由于()的作用。

A.地日吸引力 B.地月吸引力 C.地转偏向力 D.万有引力 4、空气水平运动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地区间的受热不均 B.水平气压梯度力 C.不同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强度差异 D.空气的热胀冷缩性质 5、2000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规定的气象灾害,是指台风、暴雨(雪)、()、低温、高温、雷电、霜冻和大雾等所造成的灾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气预报竞赛试题1武汉区域天气预报竞赛集训初试试题(本试卷共15页,勿遗漏!)姓名:省份考试日期:20**年12月14日说明:1、本卷考试时间为105分钟,满分100分。

2、本卷包括天气学原理与方法、多普勒天气雷达原理与业务应用、中国气象局天气预报业务技术规范、其他与天气预报业务相关知识。

3、本卷考试形式为笔试、闭卷考试。

4、答案一律写在试卷相应答题位置,答在其它地方无效。

一、填空题(51道题,80空,每空0.5分,共40分)1、如果用涡度强度表征系统的强度,那么在脊线上涡度局地变化为负时,(脊发展)。

2、地面冷高压的(长轴方向)可以指示冷空气向南爆发的势力。

3、在高空图上,寒潮冷空气常表现为(强大的冷温度槽)或(冷中心)。

4、产生冰雹的区域之一:中低层的低槽、切变线、低压中心等辐合系统与高空(槽前散度场)相迭置地区。

5、太平洋副带高压区的低层往往有(逆温层)存在,这是由下沉运动造成的。

6、层结稳定度是讨论与大气的温湿水平分布状态联系的(垂直运动)的发展问题。

7、大气中的水平辐散辐合都是(非地转风)引起的。

8、槽线上和槽后有冷平流的槽,预报为(发展的槽)。

9、锋面附近所以产生大规模的垂直运运动,由于(气流的辐合辐散)和(锋面抬升作用)而引起的。

10、我们把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平衡时的大气流场称为(地转风)。

11、短波多半出现在比较平直的西风上,波的振幅比较小,移动的速度(比较快)。

12、作用于实际大气真实的力,一般称之为基本力或牛顿力,包括(气压梯度力、地心引力、摩擦力)等。

13、重力在赤道上最(小),随纬度增加而(增大)。

14、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可导出大气的(运动)方程,质量守恒可导出(连续)方程,而能量守恒则可导出(热流量)方程。

15、大气的热量主要是来源于(地球表面的长波辐射)。

16、如果其他条件不变,锋面坡度是随纬度增加而(增大),而锋面两侧温差越大则坡度(越来越小)。

17、锋按伸展高度的不同,将锋分为:(对流层风、地面锋、高空锋)。

18、温带气旋生命史一般分为(波动阶段、成熟阶段、锢囚阶段、消亡阶段)四个阶段。

19、东亚地区的气旋主要发生在两个地区,它们分别位于( 25-35°N )、(45-55°N)。

20、冬季北半球西风带中有三个明显大槽,它们分别位于(亚洲东岸、北美东部、欧洲东部)。

21、影响大气运动的主要因子有(太阳辐射、地球自转、地球表面不均匀、地面摩擦)。

22、极地地区的对流层顶大约位于(300 )高度上。

23、江淮地区初霜冻期约在(11月中旬到12月初),终霜冻期约在(3月中下旬)。

24、东亚季风形成的基本因子(太阳辐射的径向差异、海陆热力差异、青藏高原与大气之间的热力差异)。

25、在天气图上,地转偏差可分解为三项来做判断:一项是变压风()(8.921t H f D p ∂∂∇-=)用(三小时变压)判断;一项是横向地转偏差(021n sV V f D n ∂∂=)用等压线/等高线的(辐散、辐合)判断;一项是纵向地转偏差(0221s ss R V f D -=)用等压线/等高线的(曲率)判断。

26、 按地转风近似,高空槽气旋性弯曲的等高线/流线引起(正涡度)。

27、 行星涡度的方向与地球自转轴向一致,其大小为地球自转角速度的两倍,行星涡度的垂直分量就是(地转参数f )。

28、 寒潮天气系统主要有:(极涡)、极地高压、寒潮地面高压、和寒潮冷锋。

29、 的物理意义是(所有粒子直径的6次方之和)。

30、 雷达反射率η是单位体积中,所有降水粒子的(对雷达的后向散射截面之和)。

31、 雷达波在大气中传播时受到衰减的原因是(电磁波散射)和大气介质对电磁波的吸收。

32、 在速度图上分析风向时,实际风向的矢量必须与从显示屏中心到(零等速线上某一点的连线)垂直。

33、在风向不变的多普勒速度图像中,零等速度线为一条(直线)。

34、中-γ尺度系统的雷达速度图中,沿同一雷达径向方向有两个最大径向速度中心,若最大出流中心位于靠近雷达一侧,则该区域为径向(辐合)区35、风向随高度顺时针旋转,表示在雷达有效探测范围内为(暖)平流。

36、在斜图上,对流有效位能正比于气块上升曲线和环境温度曲线从(自由对流高度)至(平衡高度)所围成的区域的面积。

37、风暴运动是(平流)和(传播)的合成。

38、出现超级单体风暴的有利环境条件为:一是(大气不稳定层结),二是(强的风垂直切变),三是(云体低层的环境风速较强)。

39、产生三体散射()的冰雹回波,类似细长的钉子状从强回波区沿径向伸展;它的(径向速度)很小,(谱宽)很大。

40、飑线上最有可能形成灾害性天气的部分可以通过低层的强发射率因子(梯度)、中层的悬垂回波与(回波顶)位置从风暴核上方移到飑线(前沿上方)来识别。

41、强对流天气包括(冰雹)、(雷雨大风)、(强降水)、(飑)等天气现象。

42、《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气象事业是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基础性(公益)事业,气象工作应当把公益性气象服务放在(首位)。

43、面雨量是描述某一特定(区域)或(流域)的平均降水情况。

44、改革开放以来,气象现代化建设快速推进,初步建立了以天气、气候业务为主体,由()、信息网络、()、()四大功能和国家、区域、省、地、县五级构成的业务技术体制,对气象事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45、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总体目标是:通过深化改革,力争在3到5年内,建立基本满足国家需求、功能先进、结构优化的()业务技术体制,增强气象业务和服务能力,提升气象科技水平。

46、完善预报预测体系技术路线是:围绕提高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以()为基础,综合应用多种预报预测技术方法和监测资料,加强雷达、卫星等遥感应用产品对多轨道业务的支持,充分发挥预报员作用,发展多轨道、()、()预报预测业务。

47、公众气象服务要贯彻“()”的服务理念,丰富公众服务产品,提高精细化服务水平,确保与时准确发布。

48、天气业务要建立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系统,延长中期数值天气预报(),增强()预报、中期预报和专业气象预报能力,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水平。

49、决策气象服务要增强()、主动性、与时性和准确性,完善和规范决策服务产品,推进决策服务向直接提供决策建议转变。

50、决策气象服务要把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放在突出的位置,加强气象灾害普查、调查工作,编制各级()规划,开展区域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强化重大气象灾害全过程的灾前评估、灾中()和灾后()工作。

51、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发生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海水表面大范围持续异常增暖的现象。

二、单项选择题(50题,每题0.5分,共25分)1、当地面锋面与中低层切变位置比较接近时,我们往往说上、下层系统的坡度较大,它是(A)的。

A、有利于降水强度增大B、不利于降水增度增大2、根据相对涡度平流的散合项、曲率项可以判断大气中常见的槽发展,疏散槽是(A)。

A、加深B、填塞C、无变化3、降冰雹的条件之一是(A)。

A、低层增温和高层降温相结合;B、低层降温和高层增温相结合4、温带气旋、锋面、切变线、低涡、台风、东风波等,它们属于(A)。

A、天气尺度系统B、中尺度系统5、在500百帕图上,东亚的中纬度以南地区为(A)时,有利于切变生成。

A、纬向环流B、经向环流6、台风强度主要取决于(D)。

A、眼区的大小B、螺旋云带的长度C、范围的大小D、中心密度实云区的大小与云顶亮度7、台风是暖性低压,它的环流强度应随高度(A)。

A、减小非曲直B、增大8、在暴雨的动力过程相似预报方法中,获得有暴雨和无暴雨的大气过程变化的共同特征的方法是(D)。

A、天气学分型、归类B、统计学聚类分析C、以天气学方法分为有暴雨和无暴雨两类,对两类各有关物理量场分别求平均D、将样本按实况分为有暴雨和无暴雨两类,对两类各有关物理量场分别求平均9、形成在(A)环境中。

A、弱强迫大气B、强斜压C、强垂直切变D、大气锋生10、高空急流附近风的垂直切变约为(B)。

A、5m、5~10 mC、15~20 m、25~30 m11、绝对不稳定只和(A)有关。

A、温度层结B、湿度条件12、冷锋从进入我国到完全移出大陆平均需(A)天的时间。

A、 3~4B、4~513、中小尺度系统的的垂直运动的量级一般为(A)。

A、1~10米/秒B、10~15米/秒C、1~5米/秒14、在水平温度梯度最大的区域上空的一定高度上,必然会出现与温度场相适应的强风区,若强风区风速达到( C )以上,即称为“急流”。

A、20B、25C、30D、3515、一般认为云内0℃层的高度在600上下,-20℃高度在(B)等压面高度附近或以下有利于冰雹的生成。

A 、300 B、 400 C、 500 D、70016、低空急流多位于高空西风急流入口区的右侧或南亚高压东部脊线附近。

这种背景下,与低空急流相伴的强降水区位于低空急流的左侧,低空切变线的(B )。

A 、左侧B 、 右侧C 、 附近D 、中部17、 上干、下湿的对流不稳定气层在图上温度层结曲线与露点曲线呈喇叭状配置,有利于形成( B )。

A 、冰雹B 、 雷暴大风C 、暴雨D 、龙卷风18、 由( B )表示的地转偏差,通常称为( )。

A :变压、变压风B :变压梯度、变压风C :变压、梯度风D :变压梯度、梯度风19、不计摩擦(粘性)项的地转偏差方程是dt d f D g V k V ∧=-=1V ,则下面正确式子是:(C )。

A :x fD dt du =/B :x fD dt du -=/ C :y fD dt du =/D :y fD dt du -=/ 20、 台风具有向西北方向的内力,是因为作气旋式旋转而具有向( C )方向的内力,和作上升运动而具有向( )方向的内力。

()A :西、北B :西、西北C :北、西D :北、西北21、 粗糙的下垫面摩擦作用使风力减小,并使风向偏离等压线而指向( A )。

在摩擦层中,因摩擦随高度减小,所以风向作( )转变,而风速随高度增加。

A :低压一侧、顺时针B :低压一侧、反时针C:高压一侧、顺时针 D:高压一侧、反时针22、按照纬向对称的经圈环流模式,哈得来环流的上升支的位置具有季节性位移,北半球夏季位于( C )附近,冬季位于()附近。

()A:5°S,10°N;B:5°N,10°S;C:10°N,5°S;D:10°S,5°N。

23、雷达探测脉冲在大气中传播,遇到降水粒子产生雷达回波是(D)。

A、粒子对电磁波的反射B、粒子对电磁波的折射C、粒子对电磁波的散射D、粒子对电磁波的后向散射24、人们把雷达观测到早上所出现的超折射回波,作为一种预算午后可能产生强雷雷暴的指标是因为(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