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山西左权民歌开花调的艺术特色

合集下载

论山西左权民歌_开花调_的实质内涵(1)

论山西左权民歌_开花调_的实质内涵(1)

“开花调”是山西省左权地区的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民间歌曲,是太行山地区的一种山歌形式。

“开花调”主要分布与流传在左权、和顺、武乡、襄垣等地,2006年“开花调”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开花调”的独特性在于它的唱词,这种民歌的每一首都是以“××开花”作为歌曲的开始。

任何事物不管有无生命,在“开花调”中都会“开花”,比如“门达达开花卜来来,甚风刮张你哥哥来”、“玻璃开花里外明,远远照见俺格旦儿亲”、“锅米你就开花下上你就米,不想旁人光想你呀”。

另外“开花调”中使用地方方言演唱的衬词也极富有特色,比如“啊咯呀呀呆”、“亲格旦儿”、“亲呀咯亲呀么呆呀咯呆”等等,体现出浓厚的地方色彩。

在我国汉族以及各少数民族的民歌中,把“花”作为题材的数量非常之多,这些民歌的内容往往是表述对“花”的赞美,或者是用拟人化手法把“花”比作人或某种事物并且对其加以赞美。

而左权地区的“开花调”是非常独特的,在“开花调”中被比作开花的可能是静态的物体,也有的是动态的事物。

近几年来很多民间艺术的研究者对“开花调”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都试图解开物体与事物被广泛“开花”的谜团,从而解析“开花调”的实质内涵。

一、从“开花调”的歌词揭示“开花”的含义“开花”是“开花调”的特性,任何一种物体都可被左权人比喻成“开花”。

产生这种奇特现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有些学者认为:“花是美丽的,开花是美丽的展现,左权人正是以开花表达自己对美的追求。

”这种观点只是从“开花调”歌词的文学角度解释了“开花”的含义,花确实是美丽的,其实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民族的人对“花”都会产生美感。

左权地区有着多种民歌,惟独在“开花调”中才把任何事物比喻为开花的。

因此认为左权人以开花表达自己对美的追求的解释只是一种表面性的解释,没有揭示事物“开花”的真正内涵。

通过对“开花调”的歌词分析可以发现,在“开花调”中“开花”的含义是指物体的形态与形状。

山西左权民歌综述

山西左权民歌综述

山西左权民歌综述山西左权民歌是中国山西省左权县地方的一种民间音乐艺术,流传于左权县境内的各个乡镇,是山西省地方音乐文化的瑰宝。

山西左权民歌具有独特的旋律、歌词和表现形式,在当地乡村中广为流传,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

本文将对山西左权民歌进行综述,探讨其发展历程、特点和文化价值。

一、发展历程山西左权民歌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据史书记载,左权县是我国古代的一个重要行宫之一,该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左权民歌是在这样的历史沉淀下形成并得以传承下来的。

据传统的口头史料和文献记载,左权民歌的流传时间至少可以追溯到明代,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左权民歌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发展壮大,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

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和自然条件的限制,左权民歌大多是在农村和乡村中传唱的。

在农耕生活中,左权民歌成为了人们工作之余的一种娱乐方式,也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精神寄托。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现代化的发展,左权民歌也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但在当地政府和各界人士的关注和帮助下,左权民歌的传承和发展得以延续。

二、特点1. 旋律优美:左权民歌的旋律优美动听,曲调婉转悠扬,节奏轻快欢快,富有激情和感染力。

大多数歌曲都配有简单而富有韵律感的伴奏,通过人声和器乐的结合展现出了独特的美感。

2. 歌词深刻:左权民歌的歌词大多是描述人们生活中的琐事、感情与思想,并且贴近人们的生活、喜怒哀乐。

歌词简单而抒情,诙谐而真挚,往往反映出乡村民众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态度。

3. 表现形式多样:左权民歌不仅仅是口头传唱,还包括舞蹈、器乐、杂技等多种表演形式。

在各种社交和宗教仪式中,左权民歌也会随之而出现,成为当地群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文化价值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宝贵财富,左权民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需要得到保护和传承。

通过各种形式的艺术节目、比赛、展览等活动,可以向广大公众传达左权民歌的价值和魅力,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

山西左权民歌综述

山西左权民歌综述

山西左权民歌综述山西左权民歌是指流传于山西省左权县地方的一种以民间语言、民间音乐为载体的歌曲。

左权民歌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内容而闻名于世,是山西民歌中的一朵奇葩,受到了国内外学者和歌坛人士的广泛关注和喜爱。

下面将从左权民歌的历史渊源、歌曲特点、文化内涵以及保护传承等方面对左权民歌进行综述。

一、历史渊源据了解,左权民歌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宋代,当时山西左权县曾经是中原歌舞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这为左权民歌奠定了深厚的历史渊源。

随着时间的推移,左权民歌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成为了山西省乃至全国民歌中的一种瑰宝。

二、歌曲特点1. 表达方式多样左权民歌以其多样化的表达形式而著称。

歌曲的形式有牧歌、祷歌、古歌、山歌、对口相声等多种形式,表达了不同的情感和主题。

这些歌曲以简短清晰的语言和旋律生动活泼的表现手法,使得左权民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感染力。

2. 歌词内容丰富左权民歌的歌词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和情感。

歌词中既有赞美家乡的情感,也有对爱情、友情的讴歌,更有对人生百态的思考和反映。

这些歌词质朴真实,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3. 音乐风格独特左权民歌的音乐风格独特,融合了当地的音乐元素和民间舞蹈,充满了浓厚的山西特色。

旋律简单朴实,韵律清晰明快,富有激情和活力,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

三、文化内涵左权民歌作为山西民歌中的一种,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些歌曲反映了左权县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和民俗风情,展现了左权人民的生活态度和世界观念。

左权民歌不仅是一种音乐艺术,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和精神象征,代表了山西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

四、保护传承由于现代生活的变化和文化传承的困境,左权民歌面临着失传的危机。

为了保护和传承好左权民歌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左权县政府和相关部门一直在积极开展相关工作。

他们成立了左权民歌研究团队,组织专家学者对左权民歌进行深入研究,开展文化交流和培训活动,搭建了传承和发展的平台。

左权民歌的音乐形态与艺术特色探究

左权民歌的音乐形态与艺术特色探究

左权民歌的音乐形态与艺术特色探究郝志宇【摘要】山西是民歌的海洋,戏曲的故乡.山西民歌地方特色鲜明,艺术风格迥异.左权民歌不同于山西任何地区的民歌,它风格独特,曲调清丽而优美,具有委婉而温柔,意境新颖,诗味浓郁的风格特点.左权县民风醇厚,历史悠久,左权民歌凝结了左权人民智慧的结晶,比兴手法独特,是世世代代广大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它不仅具有我国北方最普遍的艺术风格,更有独具魅力的艺术特色.本文将从音乐形态学的角度研究左权民歌,即从调式、旋法、节奏等音乐分析手段对左权民歌进行分析,这种分析方法不仅可以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左权民歌的内在结构,分析其独特的艺术特征,而且有助于思考当代民歌的创作与发展.【期刊名称】《黄河之声》【年(卷),期】2015(000)015【总页数】2页(P112-113)【关键词】左权民歌;音阶调式;旋法节奏;艺术特色【作者】郝志宇【作者单位】山西大学商务学院音乐系,山西太原 030031【正文语种】中文左权民歌根植于劳动人民中,是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广大劳动人民的民歌创作。

是一部左权劳动人民鲜活的历史写照。

它集中反映了人民生活中朴实无华的思想情怀,并将心灵深处的爱恨情仇表现得淋漓尽致。

传统左权民歌以爱情题材为主,穿插日常生活的情景,凭借鲜活的现实生活与真情实感,表达了乐观向上的精神态度,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强烈追求。

与其他地方民歌一样,左权民歌的曲调受到当地文化与历史的影响,再加上口传心授的传统传承方式,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地方色彩。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孕育了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与地区民歌种类丰富多样。

大多数民歌以宫、商、角、徵、羽五音为主干,形成多样的五声、六声、七声调式。

左权民歌的音阶绝大多数是在五声音阶的基础上加入变宫,最终变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六声音阶。

从上例我们可以看出,这首乐曲是由123567六声音阶构成的,是左权最具代表性的民歌样式之一。

通过分析,此曲是加入变宫的六声G徵调式。

山西左权民歌综述

山西左权民歌综述

山西左权民歌综述山西左权民歌是山西省左权县的一种民间音乐形式,是当地人民生活和劳动的产物,反映了当地丰富的民族风情和文化底蕴。

左权民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形式多样,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下面将从左权民歌的历史渊源、表现形式、特色主题以及对当地文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

一、历史渊源左权民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千年前,它是当地古老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左权县地处山西省东南部,地势平坦,气候宜人,资源富饶,是中国优秀的农业县。

左权民歌最早诞生于这片土地上,其起源与当地的生产生活、风俗习惯密不可分。

左权县的农民在田间劳作时,或者在节庆活动中,都喜欢通过歌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生活体验。

经过历史的沉淀和演变,左权民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风格,成为了当地人群传承和弘扬的文化形式。

二、表现形式左权民歌的表现形式多样,包括对口传唱、对歌、哼唱等。

对口传唱是最为普遍和常见的形式。

左权民歌的曲调通俗易懂,旋律优美动听,歌词朴实真挚,内容丰富多彩。

在演唱过程中,歌者通常配合简单的舞蹈动作,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左权民歌的传唱对象不仅限于成年人,还包括儿童、青少年等各个年龄层次的人群,展现了其广泛的传播范围和受众。

三、特色主题左权民歌的内容主题多样,涵盖了丰富的生活情感和社会风貌。

描写田园生活和自然景观的歌曲较为普遍,反映了当地农民对自然的感激与依赖。

左权民歌还涉及到爱情、家庭、友情、劳动等方方面面的主题,如《描写炊烟》、《丢了草鞋》、《子邦我爱你》等等,每一首歌都表达了人们的真挚情感和真实生活。

左权民歌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苦难生活的反思,体现了人们内心世界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四、对当地文化的影响左权民歌作为当地的一种传统文化形式,早已在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根深蒂固。

左权民歌在传承方面采用的最主要方式是口口相传,由前辈传给后辈,代代相传。

左权民歌在当地的节庆活动、婚丧嫁娶等场合中也被广泛地演唱,成为了当地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浅析左权民歌《开花调》的艺术特色

浅析左权民歌《开花调》的艺术特色

2017年第9期(总第321期)北 方 音 乐Northern MusicNO.9,2017(CumulativelyNO.321)浅析左权民歌《开花调》的艺术特色郝宁伟(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 阳泉 045000)【摘要】我国地大物博,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歌艺术,山西省更是有着“民歌之海”的美誉。

由于山西独特的生活习俗、地理条件以及历史条件成就了山西民歌和地方色彩鲜明以及形式风格多样化的特点。

河曲的走西口、左权的开花调、祁县太谷的秧歌是山西民歌中的代表,左权的开花调是山西民歌中最有特色的,2006年被评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的《桃花红杏花白》更是成为脍炙人口的曲目而广为传唱并被改编为不同的版本,人们被它独特的艺术魅力所征服。

深入挖掘《开花调》的艺术特色,对于更好服务于开花调的演唱和创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左权民歌;《开花调》;艺术特色【中图分类号】J642 【文献标识码】A一、开花调溯源左权县在古时被称为辽州、辽县,坐落于太行山主脉西侧,山西省东部边缘,为了纪念在这里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八路军参谋长-抗日名将左权而更名。

左权县全年少雨,地表沟壑纵横,多覆盖深厚黄土,交通极为不便,环境相对闭塞,然而正是这样的环境才孕育了有“万首民歌千出戏”之称的左权民歌。

山西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传说中的女娲补天就发生在这里,炎黄二帝也曾在此生活,春秋时期的晋国主要领土是山西,成就春秋五霸,因此“晋”也成了如今山西的代称,唐高祖李渊曾从山西起兵,建立唐朝成就中华盛世,八路军也曾在太行山建立根据地,抗击日本侵略者,最终建立的了新中国,由此观之,山西具有悠久音乐文化,是左权民歌产生的源泉。

左权民歌的历史可追溯到上古时期,到现在山西音乐文化已经走过了4000多个年头。

“盛朝文教今沾被,弦诵家家礼乐全”,这是宋朝诗人留给左权民歌的评价,堪称不朽诗篇。

《诗经》当中的《风》更是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山西民歌在《魏风》、《唐风》中居多。

从《桃花红杏花白》微观山西民歌的艺术特色及演唱风格

从《桃花红杏花白》微观山西民歌的艺术特色及演唱风格

11SONG OF YELLOW RIVER 2021/ 24了可以在大舞台独立演唱表演的经典民歌曲目,不仅在题材上加入了《会哥哥》的内容,使其爱情题材更加充实,而且在表现手法上更加打破格局的限制,比原曲增添了更多的大气与恢弘。

虽然做了这些改动,但是仍然保留了原曲的基本旋律,保持住了山西民歌经典的风土民情特色,“魂”仍在,品味起来,依旧是满满的乡音环绕。

曲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也是颇具山西风情的邻家小妹,保留了左权民歌当中常见的口语表达特色,俏皮可爱,活泼阳光。

通过将行进中的曲目进行节奏上的变速和变奏,把整个曲目的拍子变得更加立体,节奏变得更加多元。

三段式的首尾呼应,不仅增添了全曲的节奏变化,丰富了层次感,同时又做到了前后一致、相得益彰。

中间层次的跳跃和转变,让整个曲子充满了故事性,对感情的表达效果也更加出彩。

“啊个呀呀呆”的频繁出现,不仅突出了山西人民朴实可爱的性格特色,也不断地推进了整首曲目的情感发展,让感情展现的更加饱满,更加具有地方特色。

如果说《桃花红杏花白》的原曲属于比较平铺直叙的情感表达,是更加平面化的传递。

那么,改良之后的《桃花红杏花白》则以三段式结构打破了原有曲目的平面化,在原有曲目曲调的主旋律基底之上,加入了《会哥哥》的部分节奏,更像是左权小女孩的心灵情感独白,充满着对爱情的期许,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渴望,加入到原曲当中不仅不突兀,而且让看似平淡的平面化情感传递变得更加富有层次感,用欢快、热烈、炙热的情感推动了情感的跃进,也形成了有对比,有行进的情感传递,帮助第三部分回归原曲进行了情感的递进。

而第三部分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情感的高潮,回归了最初对爱情的渴望,也将这个爱情故事的发展脉络拉回到第一部分的开端,这部分不仅仅是第一部分单纯的再现,而是在情感上更加确定,也更加浓烈了,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再一次丰富了乐曲的艺术性和层次感。

(三)音乐伴奏的艺术效果对于山西民歌而言,传统上大多是不需要伴奏的,一来是受到当地民歌发展条件的限制,二来是从民歌所表达的任意性和随心而至的特色来看,加入伴奏的难度也比较大。

太行山声韵之美——浅谈山西左权“开花调”的音乐特点

太行山声韵之美——浅谈山西左权“开花调”的音乐特点

杳 花 白》 中 锅儿 来你 这 开花 下上
在 《 哥哥 》 中的第 会
了你 这米

句典 型 的事物 开花
句也是 事 物开 花
门措措 开花 拨来 来 门外走 进 俺哥
哥来
这 也 就 是 开 花 调 名 宇 的 由 来 。 那 么 为 什 么
任何 事物 都可 以开花 呢 ,因 为 开花调 主要是 歌唱 爱情
的 在 恋 爱 着 的 年 轻 人 眼 中 . 任 何 事 物 都 是 美 好 的 世 界 上最 美的 事物就 是花 朵 了 所 以 房 子 门 儿 都 是 可 以 开 花
鼠 》 由此 可见 山西 民 歌的 魅力 。
山西 被称 作 民歌 的海 洋” 在 广裹 的三 晋大地 上 人 的 。这样 的比 喻主要 在于 他们 的 内心是 美的 所 以
有 山 野 风 味 的 晋 北 山 曲 f 中 以 河 曲 山 曲 最 为 著 名 ) 其 权 开 花 调 却 不 同 于 上 述 任 何 一 种 民 歌 它 委 蜿 . 清 新 自成体 系 独 树 一帜 承 人 刘 改 鱼 说 - 为 什 么 会 门 措 措 开 花
任何
=,开花调的词韵
f ) 段 落 一

山 西 是 华 夏 文 明 的 重 要 发 祥 地 它 东 依 太 行 山 西 依 吕 梁 山 黄 河 成 表 里 山 河 之 势 . 中 华 民 族 文 化 发 展 是 的 重 要 地 区 。 尧 舜 , 禹 都 建 都 在 山 西 文 明 的 星 火 也 就 从 这里 传 承 。 悠久 的 历史 沉 淀 出深 厚的 文化 民歌 的发 展也 因此 十 分可 观 。当 华夏 文 明的曙 光破 晓之 时 ,山 西民 歌就 随之 茁 壮 威 长 了 尧 时 期 的 《 壤 歌 》. 舜 时 期 解 州 盐 池 的 《南 击 风 歌 》 这 些 近 五 千 年 的 民 歌 一 直 流 传 到 了 今 天 。 而 在 我 国 最 早 的 诗 歌 总 集 《诗 经 》 中 的 许 多 民 歌 也 是 山 西 民 歌 好 多 诗歌 至今 都是 脍 炙人 口的 如 《 经 诗 魏风 》 中 的 《 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山西左权民歌开花调的艺术特色
作者:韩蕊娜
来源:《北方音乐》2018年第16期
【摘要】山西各地民歌风格多样,其中尤以左权民歌开花调最具独特。

作为山西独具特色的小调民歌,朴实无华,音调简洁却尤为动人。

研究开花调的艺术特色对演唱情感的渲染和歌曲的地方特色表达至关重要。

故从歌曲《桃花红杏花白》分析左权民歌开花调的艺术特色是非常有意义的。

【关键词】开花调;爱情;方言土语
【中图分类号】J642 【文献标识码】A
一、开花调简介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黄河文化的发源地。

山西民歌在华夏文明的曙光破晓之时就开始茁壮,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就收录有至今脍炙人口的山西民歌,例如《诗经-魏风》中的《硕鼠》,更早追溯到尧时期的《击壤歌》,舜时期的《南风歌》,由此不难看出山西民歌的魅力。

二、开花调艺术分析
(一)歌词分析
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中口头创作的歌曲,开花调也是如此。

每首“开花调”都以“××开花”作为歌曲的开始,这是一种含蓄而特殊的语言,任何事物不管有无生命,在“开花调”中都会“开花”。

“在左权山沟里的人们,虽然思想闭塞,生存环境恶劣,但他们用歌声来抒发自己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憧憬。

开花调的歌词内容的题材大多与爱情有关,人们认为开花调又是一种特殊的情歌。

开花调以两句为一小段,第一句采用比兴手法(某某开花),第二句点明主题,短小精炼,对仗工整。

“开花”这个词不仅仅是指事物,也可理解成是青年女子歌唱心上人的。

(二)曲调分析
1.主旋律特色
开花调的曲调风格多样,因其内容大多有关爱情,故歌唱曲调较积极明快。

它大多采用协和音程,用中、高声区多,上下行旋律有跨度,但大多接近于人声。

开花调采用五声音阶旋律调式音阶的基础上加变宫,增加山西民歌特性。

开花调一般是三个乐句的音乐结构,两个平行
乐句加一个补充乐句并且两个平行乐句是对称的。

在“平衡对称”之后出现了一个“补充”,也是对其的延伸,含蓄地表达了一种“生命延续”的表达,也是情歌主题的一种映衬。

2.曲调、节拍特色
《桃花红杏花白》(刘麟词,王志信曲)由开花调《桃花红杏花白》和《会哥哥》结合而成,主要采用了ABA三段体曲式结构。

《桃花红杏花白》这首作品音乐风格鲜明,抒情明朗,细腻流畅,塑造了山西乡村小阿妹可爱的人物造型。

A段落是四拍子,主题旋律优美抒情,用首调思维看,D(re)音為首音,落在G(so)音,以乐句音级排列来看,其音乐调式是D徵调式,以七声音阶为主,偶尔出现大跳音型,用于渲染情绪的跌宕起伏,节奏平稳,表现左权青年男女间的淳朴情;B段落采用三拍子,是开花调又一大特色,表现出少女的轻巧与活泼。

以G开始,以G结尾,旋律中出现的大部分都是大音程和纯音程;C段落重复主题,情绪激烈至高潮,渲染爱情的忠贞不渝,情比金坚。

(三)情感分析
整首歌曲旋律由平稳到欢快再到重复的渲染,从二拍子到三拍子再到二拍子,层层递进,连续舒展。

以声传情,映射出山西人民性格中的憨厚直爽,细腻朴实。

B段落曲调活泼清新,动感十足,与A、C两个段落形成鲜明对比。

整首曲调有缓有急,有快有慢,情绪变幻丰富,乃至最后升华,也是对年轻人浪漫的爱情心理情感起伏的写照。

三、总结
左权民歌开花调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提炼出来的结晶,是劳动人民向往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种真实传达。

“开花”婉美,质朴情深。

实际上也可以是生活的态度,美从心底产生,当用最纯净的心去体会生活中的每个小细节,即便生活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一想到大山里的人们用爱去传达自己的真实,心中有美好的期许和自己的追求,去充实自己努力去到达理想的彼岸,会发现一切都会变得美好。

作为山西人,我从心底热爱自己家乡的民歌,但愿更多的人能喜欢开花调,喜欢山西民歌,更喜欢山西民歌所传递的真情大爱,细腻婉美。

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婉美”,每一处都能“开花”。

参考文献
[1]余笃刚.声乐语言艺术[M]长沙:文艺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韩蕊娜(1994—),女,汉族,山西省运城市就读学校: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生,中小学教师,音乐学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