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大的政局
梳理南科大10出路

梳理南科大10出路梳理南科大10南方科技大学树仁书院2021级新生家长【2021.11.1南科大官网全面改版,以此纪念!】2021.1更新南方科技大学 2021年4月16日,教育部批准正式建立南方科技大学。
赋予学校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和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历史使命。
南方科技大学是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校,广东省领导和管理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广东省首批高水平理工科大学;是深圳市高起点、高定位创办的一所创新型大学;目标是迅速建成国际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成为全国重大科学技术研究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原副校长陈十一教授为现任校长。
现有在校生2100人。
占地3000多亩。
你来与不来,南方科技大学都健步行走在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路上!(题记)十出路――三位一体探索三创2021年初,南科大首届实验班毕业生29名,有23人被世界著名大学(包括耶鲁、牛津、剑桥、哥伦比亚、加州理工学院等高校)录取为硕士、博士生。
这一比例达到了国内顶尖大学顶尖专业的水平,几位同学分别被华为、腾讯等著名企业录用。
由此,有人将南科大称为“出国预备班”。
对此,陈十一校长回应,首届学生确实出国的多,这跟他们特殊的情况有关。
他指出,南科大是致力于成为研究、创新和企业家精神三位一体的大学,南科大将在“创知、创新、创业”的道路上执着前行,探索不息。
创知――他希望南科大的毕业生,有的能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优秀学者,甚至做一些“诺贝尔奖级的工作”。
南科大目前有2021级188人、2021级388人,请看学校为他们的谋划:确定了香港、澳门、新加坡、美国的一些合作高校,境内的也有一些著名高校,研究生院计划招生160个博士,200个硕士,全额资助。
【南科大―北大、哈工大联合培养硕士生170名、博士生30名,全额奖学金资助(南科大提供博士生10万元/年、硕士生5万元/年),并为学生提供全额学费奖学金;【南科大―澳门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70人(本科、硕士起点两种),两校为学生提供在澳门学习资助300,000澳门币,由澳门大学按月发放。
为何期待南科大新校长有些政治地位.doc

为何期待南科大新校长有些政治地位
为何期待南科大新校长有些政治地位(二)
更新:2018-10-26 09:40:55
有选择南科大。
高校去行政化之难,由此可见一斑。
犹记得几年前,北京一所名校的时任校长高调反对取消高校行政级别,他认为,“中国目前以行政级别来衡量社会地位,住房、医疗、政府谈话、民间交流,全跟行政级别连在一起,没这个什么都干不了”。
该校与政府部门打交道,一般找北京市教委有关部门,主体办事人员是处长,重大事情可能一年麻烦一次北京市里的主要领导,没有行政级别就很难有机会见到领导。
连堂堂名校校长都有此苦衷,那些年轻而又直率的南科大学子希望新校长“要有些政治地位”,不是再正常不过吗?
朱清时本人也受困于行政化,他刚出任南科大校长时,因无行政级别,有时会遇到尴尬。
比如有时出去见相关领导,对方单位不知道他是什么级别,会犹豫到底是安排局长还是级别更低的领导来见,很怕弄得不对等。
为了去除高校过度行政化,朱清时可谓殚精竭虑。
可如今,南科大有些学子却希望新校长“有些政治地位”,这是否让人觉得悲哀?
去行政化并非不要行政领导,用朱清时的话说,就是高校变“官大说了算”为“谁对听谁的”,比如学术委员会由最懂学术的教授组成,那它形成的决议就应该照办。
去行政化的大方向是对的,尽管路阻且长,我们期待南科大新校长陈十一有所作为,更期待去行政化取得更显著的成效,而这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2。
以系统科学视角来看待南方科技大学发展问题

但任何改革首先要坚持依法办学 ,要遵循 国家基本 的教 育制度 ,以制度来保障学生的合法权 益【,这被解读为 2 】 要求今 年3 月入学的南科大教改班首批4 名学生参加高 5
1 4 信 息系 统工 程 l 0282 0 2 1 0
为部分去看待它的发展 ,如果仅仅 只从南科大的学生或 者教师的部分看待南科大 的发展前景 ,则难免片面和不
考 ,要把学生 “ 纳入高考轨道”。随后是学生发公开信
引言
南 方科技 大学是 在 中国高 等教育改 革发展 的宏观
表示不参加高考 ,这就是南科大学生拒高考事件 。而在
早一些 的4 ,深圳市委组织部 面向全 国公 开选聘 “ 月 正 局级”副校长 的公告 ,让南方科技大学的去行政化 、教
背景下 ,深圳市政府本着能为深圳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 有力 的支撑 ,也将为 中国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创新发展做
了重大问题更是夸大其词 了。单一 的元素不能揭示 出南
科大作为一个复杂系统 的发展规律与方 向。
文环境与产业环境 ,学校辐射范围内的经济 、文化发展 水平等因素 ,对 于建设高水平大学至关重要 。要想建成
一
但是系统 的整体属性也取决于组分 的特性 ,并非任
意一组元素经过组织 、整合就能产生某种整体涌现性 。
< <l
E C A G FE PRE C 经验交 X H N E0 X EjN E 流
以系统科学视角来看待南方科技大学发展问题
◆ 吴炜炜 王 立
摘要 :南方科技 大学要 在短 时 间 内办成 高水平 的研 究性 大 学 ,面临 着复杂的环境和条件 ,从 开始的全员看好到近期 出现 的许 多热点 问题 ,让 人们 觉得 南科 大的发展 充满 了迷 惘 ,只有运 用 系统科 学的视 角来看待 南科 大的发展 中的 问题 ,才能认 清问题 ,只有使 用 系统科 学来指导 南科 大的建 设 ,才能建设 为一流的研究性大学,培养 出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 :系统;南方科技大学;整体性 ;开放性 ;人 才培养
权力视野中政府与大学的关系研究——基于南方科技大学的案例

( Isi t E u ai , ni nvri , ni 1 0 0 Jogu C ia 2 N nigP r tueo P , 1 ntue t d c t n Najn U iesy Naj g2 0 0 , i z , hn ; . ajn at I i t fC C o g t n Js yn t s N nig2 0 0 , i z u C ia aj 1 0 1 J z s , hn) n og
(. 1南京 大 学 教 育研 究 院 ,江 苏 南京 2 0 0 ; . 10 0 2 南京 市委 党校 , 苏 南京 2 0 0 ) 江 10 1
摘 要 : 府 与大 学 的关 系问题是 大 学外部 治理 结构 面临 的重要 问题 。本 文 以 南方科技 大 学的改 革为 案 政
例 ,用权 威一 目的二 分 法的理 论框 架从 权 力视 野 来分析 南科 大现有 的 外部 治理 结构 对 学校发 展 的制 约 , 指
Chi ;Dic ri e Po r na s u sv we
一
、
政府与大学的关 系是大学外部治理的主要问题
组织 控制力 和影响力 的结构和过程 , 一种是董事会 和 行政机构拥 有的基于法定 的权力 , 另一种是教师拥有 的权力, 它以专业权力为基础。”1 [ 2 大学 的治理 包括 大学外 部 的治理 和大 学 内部 的 治理 两个方 面。具体地说 , 大学 的内部 治理指 向学生 、 教师 、 校长 、 理者 、 管 利益 相关 者 , 大学外部 治理 指 向
r e t b ih d b e e taii g t e p we fa t o i n n a cn ic r ie p we fl c lg v r me t . ti e sa l e y d c n r l n h o r o u h r y a d e h n i g d s u s o r o a o e s z t v o n ns I s
南方科技大学 案例分析PPT课件

• ★师资:本科教育师生比例1:6.8,近半师资海外引进 • ★学科:工学30%、理学20%、管理学15%为三大支柱
学科 • ★面积与选址:占地面积初定为2.38平方公里,总建筑
面积在45万平方米。地址定为深圳南山区西丽虚拟大学科 技园(与清华、北大、哈工大三所深圳研究生院相邻) • ★投资与招生:深圳市政府全额投资,面向全国及海外 招生
1. 清华大学 2. 北京大学 3. 浙江大学 4. 上海交通大学 5. 南京大学 6. 复旦大学 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8. 中山大学
9. 华中科技大学 10.西安交通大学 11.哈尔滨工业大学 12.南开大学 13.北京师范大学 14.天津大学 15.中国人民大学
10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8日发布2009年度世
1
目录
南方科技大学概况 我国高校分析和建校的必要性 南方科大的办校策略 南方科大面临的挑战
2
南方科技大学
南方科技大学将由深圳市政府全额 投资创办。 若干年的努力,办成国际知名的高 水平研究型科技大学。
3
南方科技大学-筹建大事记
•
2004年深圳市提出“增设本科院校”。
•
2007年2月,确定由市政府全资投入,先行推进1所大学的筹建,
予肯定与建议。
•
2007年8月,完善办学方案并呈报省政府,省教育部门将组织考察
论证。
•
2008年3月20日、21日,深圳市政府常务会、深圳市委常委(扩
大)会先后通过了《南方科技大学(含深大新校区)拆迁补偿安置
• 方案》。
•
2010年 南方科技大学力争正式建校招生
4
南方科技大学筹建概况
南方科技大学 案例分析

建校的必要性
中国高校本省存在的制度问题需要革新,办学质量不高, 中国高校本省存在的制度问题需要革新,办学质量不高, 由于历史原因,广东高等教育一直是文,理,医较强,工 由于历史原因,广东高等教育一直是文, 医较强, 科较弱 . 深圳市要建设国际化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以及发展高 深圳市要建设国际化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 新技术,金融,物流,文化四大支柱产业, 新技术,金融,物流,文化四大支柱产业,必须要有高校 和科研体系作为支撑.因此, 和科研体系作为支撑.因此,急需创办一所高水平研究型 科技大学,成为培养储备高级人才,开展高层学术交流, 科技大学,成为培养储备高级人才,开展高层学术交流, 孕育重大原始创新的重要基地和载体. 孕育重大原始创新的重要基地和载体. 建设新大学与深大扩建也是培养区域支柱产业发展急需的 高端人才的需要. 高端人才的需要.深圳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 的比重连续多年超过50%.但是 核心原创技术少, 50%.但是, 的比重连续多年超过50%.但是,核心原创技术少,大部 分企业还处于对国外技术模仿,集成阶段. 分企业还处于对国外技术模仿,集成阶段.
南方科技大学筹建概况
★目标:立足国内,辐射东南亚,国际知名的高水平 目标:立足国内,辐射东南亚, 研究型科技大学 规模: 全日制在校生1万人左右, ★规模: 全日制在校生1万人左右,本科生与硕士生 比例为1 比例为1:1 师资:本科教育师生比例1 6.8, ★师资:本科教育师生比例1:6.8,近半师资海外引 进 学科:工学30% 理学20% 管理学15% 30%, 20%, 15%为三大支柱学 ★学科:工学30%,理学20%,管理学15%为三大支柱学 科 面积与选址:占地面积初定为2.38平方公里, 2.38平方公里 ★面积与选址:占地面积初定为2.38平方公里,总建 筑面积在45万平方米. 45万平方米 筑面积在45万平方米.地址定为深圳南山区西丽虚拟大学 科技园(与清华,北大,哈工大三所深圳研究生院相邻) 科技园(与清华,北大,哈工大三所深圳研究生院相邻) 投资与招生:深圳市政府全额投资, ★投资与招生:深圳市政府全额投资,面向全国及海 外招生
南科大“转正”之后 去行政化依然是改革大方向

格这样 的大事 , 园里依 旧风平浪 静 , 校 连一条像样 的红 色横幅都 的大学 , 了 77 人 。 还差 77
没 有挂出来 。
下 午 4 , 学楼后 的操场上 , 名学生在 打篮球 。教室 好事 : 点 教 十几 “ 香港科技大学老9乖 学生 的比例是 l 1,我们南科大争 币口 :8 里 —位女 同学说 : “ 学校转正 了 , 最高兴的事是我们马上 就有学弟 取生 源比例达到 1 8 而 目前 , : 。” 南科大共有 教职人 员 6 名 , 5 按 照招生后共 2 3 学生的标准 , 2名 这个比例大概是 l 3 :。 这个标准高 于世界上所有 的一流大 学 ,即使是南科 大一心 想要学习 的美 国哈佛大 学 , 师生比例也只能达到 l 1左 右。 :0
朱 清时很忙 , 中 国高 等教育 界 , 在 他 门口一眼可以看到校园的尽头。4 2 月 5
Ne re 新 闻调查 ws Su v y
目下午 , 时在深圳 市委副 书记王穗 明 、 圳市教 育局局 长郭 学妹 了, 不会觉得孤单了 。” 朱清 深 从此 雨蓉 的陪 同下 , 了一场很 “ 开 官方 ” 的新 闻发布会 , 了南科 大 宣布
民 日报》 的— 句话 : 宁要不 完美的改革 , 不要不 改革 的危机 !
法” 招入生源。 但朱清时算来算去 , 现有的教室和宿舍最多也只能 南科大没有办 喜事 的习惯 ,所 以即使被教 育部批 准办学 资 再容 纳 10 学生 , 8名 离教育部 批准 的将 南科大办 成 80 人 规模 00
到了晚上 l 0点多 ,他接了几个记者 的电话 。问题都大 同小
朱清时尤其看重“ 是不是被教育部收编” 这个问题, 他会反复 学 。 地强调 : “ 没有被收编 , 大的改革会继续 下去 !” 喜欢《 南科 他最 人 因此 ,02 2 1 年即将启 动 的这 次招 生 , 是南科大 第一 次 “ 将 合
南方科技大学的四大特点

龙源期刊网
南方科技大学的四大特点
作者:
来源:《学生导报·高中版》2017年第08期
校长陈十一介绍了南科大的四大特点:其一,在南科大,招生不唯分数论,采取“631”综合评价录取选拔模式。
其二,南科大最初两年学生不分专业,以通识教育和基础教育为主。
大三以后,学生再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
其三,南科大实行书院制和导师制,学生被分在六大书院,为其配备学术导师和生活导师,方便学生和老师的交流、沟通。
其四,南科大采用全英文教学,本科生进校后不久就可以进入实验室跟着老师做课题、项目;学校鼓励、资助每个学生到海外实习实践,参加国际会议、国际竞赛。
据悉,创校以来,南科大已有123名毕业生分赴牛津、剑桥、耶鲁、加州理工等世界名校深造,约占畢业生总数的60%,另有70余名毕业生顺利进入华为、普华永道等知名企业工作。
去年,南科大共招收了994名新生,高考平均分高于一本线100分,比2015年提高了20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清时:市长任理事长是当下必要选择2011/07/18 07:51:37来源:南方网作者:庄树雄评论0条[查看评论] 手机看新闻昨日深圳媒体报道称,在南科大首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覃正被聘任为该校副校长,将主抓学校后勤、基建等工作。
南科大首届理事会理事长由深圳市长许勤担任。
王穗明吴以环任副理事长昨日《深圳特区报》发布消息称,7月15-16日,南方科技大学第一届理事会正式成立,并在麒麟山庄召开了第一次会议。
南方科技大学(筹)、政府、教育界、企业界共20名理事参会。
南科大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由市委副书记、市长许勤担任,经理事会批准,副理事长由市委副书记王穗明、副市长吴以环、省教育厅副厅长魏中林担任;秘书长由市政府秘书长李平担任。
据介绍,会议听取了朱清时关于南科大办学方案和发展规划思路的报告,并进行了认真讨论研究,就进一步完善方案和规划作出了安排;审议通过了《南方科技大学理事会章程(试行)》、《南方科技大学第一届理事会常务委员会和专门委员会设置方案》、《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遴选标准和程序》;一审了《南方科技大学章程(草案)》;聘任覃正为南方科技大学(筹)副校长。
南都记者注意到,覃正是深圳市委组织部5月份公布的南科大正局级副校长职位九名考察对象之一。
公开资料显示,覃正1958年2月生,湖南石门人,博士,教授,获聘南科大副校长前,任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院长。
副校长主管后勤基建昨日,朱清时在深圳录制湖南卫视《岳麓实践论》节目时说,在本次副校长的选拔过程中他一直都在参与。
他表示刚与覃正见过面,觉得他是一个很有魄力、能力的学术型管理人才。
学校给他的初步分工是主管后勤、基建,“希望他能投身这些完全服务性的工作中,而不要牵挂他的专业。
”此前南科大两名“局级副校长”的选拔曾引发热议。
昨日朱清时再次澄清,他到深圳当校长的时候,确曾给政府写信提到学校两名行政副校长由政府委派,主要负责跟政府的沟通,但他没想到会配备“局级干部”。
朱清时强调,目前只聘任了一位副校长。
7月1日生效的南科大管理临时办法已经明确,接下来副校长的选拔将由南科大发布广告,由国内外各高校推荐,南科大筛选后交理事会讨论。
最后由校长提名,理事会任命。
■ 对话朱清时高调是为了生存有人认为我说得太多,得罪了不少人,但如果我不说,根本连生存机会都没有。
———朱清时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昨日南科大校长朱清时从紧张的工作中抽身,在深圳为湖南卫视《岳麓实践论》录制了一期节目。
现场播放的两年前朱清时踌躇满志的视频,反衬出当下这位老者的清瘦、焦虑与忧愁。
从安徽远道而来的近十名中科大学子,希望老校长多“笑”。
这位以坚强意志出名的改革先锋,自称看到某篇知心评论“几乎流下泪来”。
“越困难,我就越坚定”主持人:最开始请你来当南科大校长,你是很犹豫的。
现在后悔了吗?朱清时:如果知道会出现这么多的困难,当时绝不会答应。
但是已经走到这一步,我绝不会放弃。
最近我看了笑蜀的一篇评论,说南科大校长朱清时“终于要求我们宽容改革者,这种要求很悲凉”,我看到这段话,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改革当中会出现各种事情,包括改革者会出现失误。
南科大的改革尤为困难,有些事对我本人以及南科大的伤害很深。
出现这种事情,怎么办呢?只能请大家对改革应该宽容。
主持人:你有没有考虑过退出?朱清时:我认真思考过,也考虑给南科大推荐一个比我更合适、更年轻的人。
如果有适当的人选并被接受的话,我就隐退了。
但现在南科大这件事牵动全国人的心,在没有找到之前,再困难我都要坚决顶住。
在南科大低潮的时候,如果我抽身离开,那就无异于逃兵了。
我的性格是绝不会当逃兵。
越困难,我就越坚定。
一定要走出困境。
“不说话,连生存机会都没有”主持人:社会上确实有一些对你不利的言论,有人批评你太过高调。
朱清时:我到深圳后发现处于尴尬境地,南科大的工作非常难开展。
怎么办?只有一个选择:告诉社会我们想怎么办,希望大家给我们一个生存权,让我们做实验。
现在还有人认为我说得太多,得罪了不少人,但如果我不说,根本连生存机会都没有。
主持人:港科大三教授的理念是“无制度设计不足以谈改革”,你觉得他们的观点有可取之处吗?朱清时:我很赞赏他们关于制度建设的思想。
我跟他们的区别是,他们坚持把所有规章制度定好,而我认为要等骨干教授到位后再确定。
担任多年校长的经验告诉我,学校的制度一定要自己的教授参与制定才行,因为他们的身家性命都在南科大,才能把学校的事情考虑得很深层。
我的失误就是,过多依靠他们(港科大三教授)了,没有迅速把学校的队伍建起来。
这次对我的教训很深刻,让我下定决心,一定要赶快建立自己的学术队伍。
所以这两个月主要精力都在这里。
主持人:外界一直说南科大的工资非常高,比如领军教授年薪可达到115万元。
朱清时:其实这个水平相比香港的教授还是比较低的。
115万元的收入,税收就要扣掉40%,还要交各种保险、养老金。
我觉得那些真正优秀的一流人才,你让他降低很多薪水来深圳创业是很难的。
问题在于,很多部门不知道这种薪酬的合理性在哪。
他们不知道这些人在世界上就值这个价。
这是南科大面临的新问题。
现在很多中国的大学在引进优秀人才,年薪百万的已经很多很多了。
大家觉得南科大的工资很高,我想是媒体炒的,实际上并不是很高。
本版采写:南都记者庄树雄■ 争议理事会朱清时: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对于朱清时来说,前日的理事会会议是“最纠结的一天”。
朱清时认为这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件大事,内地终于有一所大学由理事会来领导“理事们对办学方针和规划,从自身的经验和认知来提问,绝大多数是善意的。
但也有一些纠结在次要问题上,需要我们逐个解答,大大透支了精力。
”不过朱清时也强调他心里很高兴,“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可能要过很多年以后,大家才知道怎么组织理事会,理事应该有怎样的职责和准备,在理事会上应该怎么发问等。
”此外,南科大首任理事长由深圳市长许勤担任的消息,近日在网络上引来热烈“围观”,不少人认为这是对南科大“去行政化”理念的否定,但朱清时强调,这是中国现实下的一种必要的选择。
如果不由市长当理事长,理事会的权威可能有所削弱“它的决议市政府承认吗?比如南科大的预算,理事会通过后政府同不同意?财委认不认账?所以还是由市长当(理事长),这是目前必要的一步。
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
我们要积小步成大步。
”南方科技大学在筹备之初就获得深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其后来的筹备进程中被今天这个时代誉为“高教改革的排头兵”、“高教改革的试验田”。
无数高教改革者和莘莘学子都为南科大的改革寄予了厚望,而南科大也不负众望,适时推出“教授治学、学术自治”的原则,承载着探索中国培养创新人才模式的重任。
因此,南科大的改革就成了众人的焦点,他的改革之路也是好评如潮。
然而,南方科技大学7月16日首次召开理事会上,出席南科大首届理事会的20名成员中,一半是政府官员,其中有一半是厅局级以上官员,还有6名大学校长和4名企业董事长。
笔者了解到,深圳市市长许勤出任理事长,深圳市委副书记王穗明、深圳市副市长吴以环、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魏中林、深圳人民政府秘书长李平、深圳市人力资源保障局局长王敏、深圳市法制办主任王璞、深圳市财政委主任乔家华、深圳市发改委主任徐安良、深圳市教育局长郭雨蓉是来自政府的理事,占到昨日出席的理事成员的一半;另一半是大学校长和企业家,其中企业家包括平安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明哲、比亚迪公司董事长王传福、华侨城集团董事长任克雷、研祥集团董事长陈志列。
令人讽刺的是,一直打着去“行政化”的南科大,竟然首届理事会理事长由深圳市市长许勤担任,以“教授治学”的南科大,官员和企业家的数量多过教育界人士。
一时之间,公众对官商众多的南科大感到失望。
它完全违背了朱清时校长的“教授治了、学术自治”的原则;朱清时当年所说“不设行政级别———行政官员越少干扰越少”的话,此刻被过半数的官员所干扰。
一直志在去“行政化”的南科大已经完全被“行政化”潜规则,这意味着南科大四年多来的磕磕绊绊去“行政化”道路宣告流产。
回归大学的本来面目——“变行政主导为学术主导,由官员治校转为教授治校”在当前高等教育模式下的中国,完全脱离行政化干预的大学是不可能的,朱清时的理想也仅仅是个理想。
在2011年4月深圳市委组织部的一纸面向国内公开推荐选拔2名级别为正局级的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的招聘,就将南科大去“行政化”的道路推向了风口浪尖。
如今官商众多的南科大在公众的心目当中,俨然成了高教改革的一幕闹剧,所谓的“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回归大学的本来面目”其实就是一碗换汤不换药的方子,治不死人,也医不好人。
正如网友所说:“南科大——权力和资本在中国教育攫取金钱的缩影,这样的教育能出大师吗?”是的,我们也怀疑,寄予厚望的高教改革就被一些官员与商人、权力与金钱所纠结。
试问,毕业后恐挣不到4000万身家的学生要不要进入南科大?在“官二代、富二代每天在南科大睡大觉、泡妞、K歌、飙车只要花钱成绩合格,一晃四年出来,一顶博士生帽子也出来了”的南科大,莘莘学子又能学到什么?在近几年某些高校培养层出不穷的“淫才”、“银才”来看,官商众多的南科大与其他高校一样,其改革并没有流着“教书育人”的道德血液,而是“升官镀金”的理想王国。
不可否认,高教改革确实是一件难题,这也给当下教育界人士提出了高教改革的紧迫任务。
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就强调:“中国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然而,从南科大的首次官味太浓、钱味太臭的理事会召开来看,高教改革只是某些有识之士的一厢情愿罢了,梦想与现实差距太大,被寄予厚望的南科大也许是昙花一现,辗落尘泥,离冬天不远了。
事已至此,我们只能对高等教育抱有理想的改革家们说“改革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