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建筑设计导则
建筑设计导则

建筑设计导则导言:建筑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艺术,不仅仅关乎美学和功能,更关乎人类生活环境的品质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一些重要的建筑设计导则,以帮助建筑师在设计中融入创新、可持续性和人文关怀的理念。
I. 环境融合建筑设计应该融入自然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通过合理布局建筑物,有效使用可再生能源,降低碳排放和能源消耗,建筑师能够在设计中积极响应环境问题。
II. 空间规划在建筑的空间规划中,设计师应注重实用性和灵活性。
建筑内部的布局应适应不同功能需求,提供多功能、可重构的空间。
同时,为了创造宜人的环境,设计师还应注重空间的开放性、通透性和视觉引导。
III. 形式与功能的统一建筑设计是形式与功能的统一体,建筑师需要在形式美感和使用功能之间找到平衡点。
建筑物的形式应该既符合场地和社区的特点,又能够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同时,形式也应该符合人类的感知和心理需求,创造出人们喜欢的空间。
IV. 文化与人文关怀建筑设计不能忽视文化和人文因素。
建筑师应尊重当地的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通过融入这些元素,为建筑物赋予独特的特色。
同时,建筑师还应考虑社区需求和使用者的舒适感,通过个性化的设计帮助人们建立情感和情感联系。
V. 可持续性可持续性是现代建筑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建筑师应采用环保材料,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和能源消耗。
此外,建筑的设计应考虑建筑物寿命和维护周期,确保长期可持续性。
VI. 创新和科技应用建筑设计应鼓励创新和科技应用,以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
建筑师可以利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数字化设计工具,创造出更加智能化、高效和可持续的建筑物。
同时,建筑师还应积极探索绿色建筑和智慧城市的概念,为未来的建筑设计提供引领和示范。
结语:建筑设计导则是建筑师创作的基础和指引。
在设计过程中,建筑师应该综合考虑环境、空间、形式、文化、可持续性和创新等方面的因素,以创造出既美观、又实用、符合当下和未来需求的建筑物。
建筑设计导则

建筑设计导则建筑设计是建筑学科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它被认为是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在一起的集成整体。
在建筑设计中,有各种各样的概念和原则,指导建筑师如何做出合理且实用的设计决策。
因此,建筑设计导则是一组定义和描述建筑设计的准则和规则,以确保设计的质量和可行性。
建筑设计导则的主要内容包括:首先,要确保建筑物安全、结构合理和功能实用。
其次,要注重建筑的节约性能,以减少耗能量。
再次,要求应用耐用的、绿色的建筑材料,以减少建筑与环境的冲突,增强环境友好性。
此外,要结合当地气候、风格和地形,使建筑尽可能融入周围环境。
另外,建筑设计中还必须考虑建筑与其他建筑物之间的协调性。
针对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建筑设计导则也有所不同。
例如,对于教学建筑,要求应遵循紧凑的布局、能满足学习和教学要求的功能使用、形状合理的设计以及良好的自然采光。
对于办公建筑,要注重建筑的舒适性和动线的活动性,以及设备的安全性与便捷性等。
对于居住建筑,要求要设计满足居住者安全、健身和娱乐需要的居住环境,以及合理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分类。
此外,有一些共同的原则,涵盖了各类建筑物的建筑设计。
首先,要注重设计的完整性,有效地运用空间,使建筑成为完整的整体。
其次,要注重使用的材料的协调性,即选择的材料应能够符合当地的环境和文化特色。
再次,要注重设计的实用性,采用适当的高度体现建筑物的实用价值。
最后,要充分考虑客观条件,如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技术能力和建筑立地等,以确保建筑设计的可行性。
建筑设计导则的实施,有助于完善建筑设计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有助于合理的使用社会资源,使建筑物能够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最终达到将建筑工程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目标。
因此,建筑设计导则不仅是建筑设计行业的指导原则,更是建筑师实施建筑设计的重要基础。
济南市中央商务区城市设计及导则

JINAN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URBAN DESIGN PLAN AND GUIDELINES
2016年6月 JUNE 2016 SKIDMORE, OWINGS & MERRILL, LLP
0617 DRAFT
0617 DRAFT
SOM’s vision for Jinan’s new commercial center honors the city’s natural setting and history. The master plan creates a livable new city that is in harmony with nature, takes advantage of proximity to transit, and creates walkable streets, inviting public spaces, and distinctive districts.
目录
TABLE OF CONTENTS
0617 DRAFT
01 简介 Introduction
3
远景 Vision
4
实施及控制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s
8
规划总结 Masterplan Summary
12
开发要素 Development Parameters
13
02 可持续性 Sustainability
0617 DRAFT
0617 DRAFT
简介
INTRODUCTION
化纤厂路 HUAXIANCHANG RD
华阳路 HUAYANG RD
华信路 HUAXIN RD
cbd城市设计导则

cbd城市设计导则
CBD(中央商务区)城市设计导则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建筑高度控制:明确建筑高度分区及控制要求,以及标志性建(构)筑物布局原则,塑造优美的区段城市天际线。
-观景点和观景路径选择:根据近景、中景、远景等不同景观层次要求,提高特定视野的观赏效果,优化城市天际线。
-基于山水保护的基准高度:研究城市的最大建设高度,并结合TOD开发模式,在轨道站点300米范围适当提高建筑高度。
-建筑与山体和水体的融合:通过模拟建设项目高度,控制建筑高度在18米至24米,使建筑能自然与山体和水体融合,基本保持原有的生态景观。
-高度梯度变化:根据建筑与水面的远近关系进行细分,临近草海界面的建筑高度应更低,从西坝河至草海应形成高度的梯度变化。
不同城市的CBD城市设计导则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内容还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工业上楼工程设计导则

工业上楼工程设计导则是指在工业建筑中,将生产、仓储等功能性空间与办公、研发等非生产性空间进行合理布局和设计的一种理念。
这种设计理念旨在提高工业建筑的空间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实现绿色、智能、高效的生产环境。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工业上楼工程设计导则:
1. 功能分区:根据生产流程和业务需求,合理划分生产区、仓储区、办公区等功能区域,实现空间的高效利用。
2. 灵活布局:采用模块化、可拆卸的建筑材料和结构形式,便于根据生产需求调整空间布局。
3. 节能设计:采用高性能的保温材料、节能门窗等设备,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利用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 智能化管理: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对生产过程、能源消耗、设备状态等信息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5. 绿色环保:在建筑设计和选材过程中,充分考虑环保因素,降低污染物排放,实现绿色生产。
6. 安全防护: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消防安全、职业健康等方面的要求,为员工提供安全的生产环境。
7. 人性化设计:在办公区域设置休息区、绿化区等设施,提高员工的工作环境和生活质量。
8. 交通组织:合理规划厂区内的交通流线,提高物流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9. 噪音控制:采取隔音、吸音等措施,降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对周边环境和员工的影响。
10. 可持续发展: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建筑物的使用寿命、维护成本等因素,实现建筑物的可持续发展。
城地下商业空间设计导则-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CECS ×××:20××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城市地下商业空间设计导则Guidelines for design of urban underground commercial space(征求意见稿)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城市地下商业空间设计导则Guidelines for design of urban underground commercial spaceCECS ×××:20××主编单位:批准单位:施行日期:前言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标协会[2015]044号文《关于印发2015年第一批工程建设协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编制组经过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我国近年来地下商业空间建设的实践经验,借鉴国外相关标准及成功案例,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导则。
本导则主要技术内容是: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要素;4 地下商业空间的规划布局;5 地下商业空间的建筑设计。
本导则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标协会负责管理,由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北大街5号2号楼技术质量部,邮编100037)。
主编单位: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以下排名不分先后)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北京建筑大学主要起草人:XXX主要审查人:XXX目次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3.1 用地特性3.2 规划期限3.3 规模、强度与定位3.4 地下退线3.5 预留发展空间3.6 建设模式及运营管理4 地下商业空间的规划布局4.1 商业业态4.2 建筑形式4.3 流线组织4.4 平面布局4.5 竖向设计4.6 合理尺度5 地下商业空间的建筑设计5.1 衔接与过渡5.2 物理环境及景观设计5.3 口部设计5.4 防灾设计5.5 无障碍及导向标识设计本导则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附:条文说明1 总则1.0.1为适应我国大规模的地下商业空间开发建设的需要,使城市地下商业空间的设计符合适用、安全、经济、卫生和环保等基本要求,制订本导则。
商店建筑设计的一般规定

商店建筑设计的一般规定1.建筑尺度和比例:商店建筑的尺度和比例应适应所在环境,并与周围建筑物相协调,同时考虑商店的功能需求。
2.使用面积分配:商店建筑的设计应确保合理的使用面积分配,以满足不同商业活动的要求,比如销售区域、储藏室、办公室和卫生间等。
3.停车场规划:商店建筑应提供足够的停车位,并考虑停车场的布局、停车道的宽度和便利性,以及行人和车辆的安全问题。
4.空间布局:商店建筑的空间布局应合理划分,以满足各种商业活动的需求。
例如,销售区域与储藏区域之间的有效衔接,行人通道的设置和设计,以及公共区域的规划等。
5.照明设计:商店建筑的照明设计应考虑到不同功能区域的特殊需求,如销售区域应具备良好的展示效果,办公室和储藏室应有足够的工作照明。
6.通风和空调系统:商店建筑应配备合适的通风和空调系统,以确保室内空气质量良好,并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7.门窗设计:商店建筑的门窗设计应满足商业活动的进出需求,并兼顾节能和安全要求。
8.消防安全:商店建筑的设计应符合消防安全要求,包括火灾报警系统、安全出口设施和消防通道的设置。
9.无障碍设施:商店建筑应提供无障碍设施,以便残疾人和老年人顺利进入和使用商店。
10.环保设计:商店建筑应采用环保的设计理念,包括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和废物处理等。
11.安全防护:商店建筑应设置安全措施,如监控摄像头、安全门禁系统和防盗系统,以保护商业经营的安全。
12.建筑材料选择:商店建筑的材料选择应考虑到耐久性、外观效果和环境影响。
以上是商店建筑设计的一般规定。
虽然具体的规定可能会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规有所差异,但这些规定为商店建筑的设计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并帮助设计者考虑到各种关键因素,以确保商店建筑的成功建设和运营。
某商业地产建筑设计规范要求

某商业地产建筑设计标准要求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定某商业地产建筑设计的标准要求,确保建筑工程的平安性、可持续性和可用性。
本标准适用于商业地产建筑设计的各个方面,包括建筑结构、材料选择、空调、照明、消防、排水等。
2. 建筑结构2.1 确保建筑结构设计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标准要求,包括建筑物的耐力、稳定性和抗震能力。
2.2 采用适当的结构材料,确保其强度和持久性,并符合环保要求。
建议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防止使用过多的有害物质。
2.3 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建筑物的功能需求和布局,合理分配各个功能区域,并满足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3. 材料选择3.1 选择符合环保要求的建筑材料,尽量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3.2 确保建筑材料的耐久性和可维护性,减少维修和更换的频率。
3.3 考虑建筑材料的平安性,特别是防火性能和防水性能。
4. 空调系统4.1 确保空调系统设计满足建筑物内部的温湿度要求。
4.2 选择能源效率高的空调设备,减少能源消耗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4.3 设计合理的空调系统布局,保证空气流通性和舒适度,同时防止冷风直吹。
5.1 照明设计应充分考虑建筑物内部各个区域的功能需求,并保证充分的照明亮度。
5.2 选择节能型的照明设备,如LED灯具,并进行合理的照明布局,以降低能源消耗。
5.3 考虑自然采光的设计,在适宜的位置设置窗户或天窗,以减少照明的使用。
6.1 确保建筑物具备良好的消防设施,包括火灾报警系统、消防栓、灭火器等。
6.2 设计合理的逃生通道和疏散设施,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人员的平安撤离。
6.3 考虑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和阻燃性能,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7. 排水系统7.1 确保建筑物内部的排水系统满足相关标准和法规的要求,包括防水和排水设备的安装和设计。
7.2 选择适宜的排水材料和设备,确保排水系统的良好运行和维护。
7.3 考虑建筑物周围的雨水排放问题,合理规划雨水收集和排放设施。
8. 结论本文档对某商业地产建筑设计的标准要求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建筑结构、材料选择、空调、照明、消防和排水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积在 6~12 万平方米之间, 提供一定的比较购物服务, 除了增加日用消费品种类之 外,还加入了耐用消费品,它给购物者提供了更多的商品选择余地。一般由数十家店 铺组成,主要承租户有小型百货店、大型杂货店等;商圈内的居民为 40000~150000 人。中型和小型购物中心均设置于住宅区附近。 ⑶ 大型购物中心(又称为地区购物中心) 面积在 12~24 万平方米之间,也主要提供比较购物服务,但店铺数在 100 家以上, 商圈日人流量达 20-30 万,主要承租户为 l~2 家百货店,次要承租户有杂货店、超 级市场等, 设置地点往往不是在原有的住宅区, 而是作为地区开发的项目重新建设的。 ⑷ 超大型购物中心(又称为 shopping mall) 面积在 24 万平方米以上,主要在郊区独立存在,是在购物中心之间激烈竞争中产生 的,地区购物中心更大。超大型购物中心由多家百货店作为主要承租户。 1.2.3 shopping mall 的概念和主要特征 1.2.3.1 shopping mall 的概念 Mall,它最早产生于 20 世纪 50 年代的美国。全称 Shopping Mall,音译为“摩尔” 或“销品贸”,可理解为“超大型购物中心”。按照英汉字典的解释,Mall 是林荫道的 意思,Shopping Mall 的意思可以简化为在林荫道的环境里购物,引申理解为 Shopping Mall 里有林荫道,规模宏大、环境优美。在较新版本的美国字典里,Mall 还有一个新的解释:“在毗邻的建筑群中或一个大建筑物中,许多商店、娱乐设施 和餐馆组成的大型零售综合体。”它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旅游、社交、商 务等功能于一体。 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可以概括地称之为大型综合性购物休闲中心。Mall 不 仅规模巨大,集合了百货店、超市、大卖场、专卖店、大型专业店等各种零售业态, 而且有各式快餐店、小吃店和特色餐馆,电影院、儿童乐园、健身中心等各种休闲 娱乐设施。另外,Mall 还提供了百货店、大卖场无法提供的如漫步在长廊、广场、 庭院般悠闲的购物享受。Mall 属于“大型购物中心”,但又不同于一般的购物中心。 1.2.3.2 shopping mall 的主要特征 ⑴ 用地和建筑规模大 Mall 不仅占地面积大,建筑面积和停车面积也大。 ⑵ 业态复合程度极高 Mall 的商业业态一般比较齐全,行业多、店铺多、功能多。可能包括的商业组合 有,①主力店租户:百货主力店、超市及娱乐主力店;②半主力店租户:运动品店、 服装旗舰店、书店、音响店等;③娱乐、餐饮设施:诸如玩具反斗城等娱乐设施, 以及麦当劳、肯德基等西式快餐店、主题餐厅、酒吧餐厅、美食广场等餐饮设施; ④专卖店:包括国际一线、二线品牌及当地品牌的各种专卖店品牌。Mall 由发展 商聘请商业规划专家进行精心规划和组织设计。 各种业态均可互相得益于其他业态 的人流及消费流。同时在业态组合上实现“错位经营”,即由两到三个具有不同档次 或特色的百货店、几百家中档专卖店、一两家超市,以及餐饮、娱乐、运动、休闲 等项目组成。它们各自拥有不同的消费群体,同一消费群体又具有不同的需求。但
消防性能化…………………………………………………………………………… 65
消防性能化分析的定义与适用范围 消防性能化分析的内容和流程 设计院与消防性能化分析专业公司合作的模式 设计院对于消防性能化分析应该提出的要求 进行消防性能化分析的商业建筑案例分析——石家庄勒泰中心
附表…………………………………………………………………………………… 72
2.4
2.4.1 2.4.2 2.4.3
垂直电梯与自动扶梯的服务参数 …………………………………………… 42
货梯与建筑面积的关系 自动扶梯与建筑面积的关系 消防电梯与单层面积关系
3
2.5
2.5.1 2.5.2 2.5.3
公共卫生间布置参考 ……………………………………………………………43
卫生间设置区位,数量及服务半径 卫生洁具设置比例及数量 公共区域引导标识原则
第3章
3.1 3.2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商业建筑消防设计 ………………………………………………………………45
商业建筑消防设计概述 ……………………………………………………………45 常规商业建筑消防设计 ……………………………………………………………45
1.8
项目初期业态策划(待)…………………………………………………………… 36
第2章
2.1
2.1.1 2.1.2 2.1.3
功能设施、 空间和面积的计算配置…………………………………… 37
平面柱网与建筑层高的适应性原则 ………………………………………… 37
平面柱网建议值 柱距与车位关系 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层高要求
2010
商业建筑设计导则
(2010 版)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三建筑设计所 商业建筑专业化团队 中国 上海
前 言
商业建筑设计导则(2010 版)是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实施专业化技术发展战 略, 由第三建筑设计所商业建筑专业化团队承担, 通过近年来在商业建筑专业化方向积累的 大量的工程设计经验,结合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系统地分析和整理而成。 由于国内商业建筑设计领域目前缺乏类似较为完整和系统的设计导则,此导则的编制, 对于提高我院商业建筑原创设计水平, 进一步加深建筑师对商业建筑设计的理解与掌握, 使 我们的设计更具商业品牌效益, 提升商业建筑设计专业化团队核心竞争力等方面都有极高的 实用参考价值。 本导则是商业建筑专业化三年规划(2010-2012)技术核心成果,主要在商业策划与业 态配置,功能设施、空间和面积的计算配置,消防设计研究,相关配套设计研究等方面归纳 形成纲要。因时间有限,本年度仅对其中与设计最为相关的章节进行总结,其它内容将在未 来两年内全部完成,敬请指正。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三建筑设计所 商业建筑专业化团队: 黄蓓 王慧 课题撰稿人: 王慧 高芳 武扬 荣华 张奇莺 齐文俊 章月圆
1
目
第1章 商业策划与业态配置
1.1 1.2
录
…………………………………………………………1
商业业态总述 ……………………………………………………………………… 1 购物中心的特点及分类 ……………………………………………………………1
勒泰中心 勒泰中心业态分布及分析图 勒泰各楼层业态分布及分析图 勒泰辅助空间业态分布及分析图 正大广场 整体业态分布及分析图 各楼层业态分布及分析图 辅助空间业态分布及分析图
2
1.6.3 无锡八佰伴百货商场 1.6.3.1 无锡八佰伴百货商户组合 1.6.3.2 租金 1.6.3.2 SWOT 1.6.4 1.6.4.1 1.6.4.2 1.6.4.3 无锡三阳百盛百货商场 三阳百盛百货商户组合 租金 SWOT
商业建筑消防设计流程; 消防设计依据 消防设计内容 在方案、扩初、施工图阶段商业建筑消防设计需要达到的深度 疏散宽度的设计比较研究 特殊空间的消防设计处理原则 疏散楼梯、消防电梯的平面配置密度研究(待) 常规商业建筑消防设计案例分析——华丽家族.复兴天地中心
3.3
3.3.1 3.3.2 3.3.3 3.3.4 3.3.5 3.4 3.4.1 3.4.2 3.4.3 3.4.4 3.4.5
1.6.5 上海梅龙镇伊势丹百货 1.6.5.1 主要特点 1.6.5.2 品牌组合
1.7
1.7.1 1.7.2 1.7.3 1.7.4
商业业态的技术要求 ……………………………………………………………… 24
超市——以“家乐福超级市场”为例 影院——以“星美影城”为例 冰场——以“艾斯特制冷冰场”为例 健身——以“一兆韦德健身中心”为例
1.2.1 购物中心特点
1.2.2 购物中心分类 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将购物中心分为不同的类型, 这里我们根据购物中心的规模及服 务的商圈范围将其分为四类: ⑴ 小型购物中心(又称为邻里购物中心) 主要提供方便购物服务,面积在 2~6 万平方米之间,由大约十几家店铺组成,主要 承租户有超级市场、杂货店等;服务商圈内的居民为 2500-40000 人,服务范围内行 车时间在 5 分钟之内,车位数约为 20 到数百不等。 ⑵ 中型购物中心(又称为社区购物中心)
基地的出入口
4.1.2 机动车停车交通组织 4.1.2.1 地面停车
4
4.1.2.2 地下停车 4.1.3 4.1.3.1 4.1.3.2 4.1.3.3 4.1.3.4 停车库与商业区域之间的联系 垂直电梯 自动扶梯 下沉式广场 商业中庭
4.2 4.2.1
4.2.2 4.2.3 4.2.4
对地库内停车流线影响的因素………………………………………………… 86
2.2
2.2.1 2.2.2 2.2.3
室内商业街及中庭共享空间尺度 …………………………………………… 38
中庭共享空间相对合理的尺度 室内商业街(两侧商铺) 室内吊顶高度建议最小值
2.3
2.3.1 2.3.2
店铺开间/进深/面积三者关系 …………………………………………………42
店铺的开间/进深/面积关系 建议组合值
停车位数量配置 坡道的类型(待) 商业疏散楼梯、核心筒的位置(待) 为商业区域服务的变电所、锅炉房、柴油发电机房、水泵房等机电用房位置(待)
4.3 4.3.1
4.3.2 4.3.3 4.3.4 4.3.5
后勤流线……………………………………………………………………………… 87
装卸区的位置 装卸车停车区,停车位 商业货运电梯数量及分布 装卸区面积、装卸车数量、货运电梯分布与商业租售面积之间的关系 垃圾运输
1.2
购物中心的特点及分类
购物中心(Shopping Center, Shopping Mall)是指在一个大型建筑体(群)内, 由企业有计 划地开发、拥有、管理运营的各类零售业态、服务设施的几何体。在我国购物中心分 为社区购物中心、市区购物中心和城郊购物中心。根据国家标准,其有以下特点: ⑴ 由发起者有计划地开设,实行商业型公司管理,中心内设商店管理委员会,共体 开展广告宣传活动,实行统一管理: ⑵ 内部结构由百货店或超级市场作为核心店,以及各类专业店、专卖店等零售业态 和餐饮、娱乐设施构成; ⑶ 地址一般设在商业中心区或城乡结合部的交通枢纽交汇点; ⑷ 商圈根据不同经营规模,辐射半径从5~50公里不等; ⑸ 建筑面积社区购物中心为5万平方米以内, 市区购物中心为10万平方米以内, 城郊 购物中心为lO万平方米以上; ⑹ 设施豪华、店堂典雅、宽敞明亮,实行卖场租赁制;租赁店在50~200个不等,城 郊购物中心在200个以上;各租赁店独立开展经营活动; ⑺ 停车位从300~1000个不等, 城郊购物中心停车位在1000个以上; 各个租赁店使用 各自的管理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