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营养学---维生素
《临床营养学》中关于营养的基本介绍

《临床营养学》中关于营养的基本介绍营养(nulutiou)是指机体从外界摄取食物,经过体内消化、吸收,以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活动需要的过程。
食物中含有的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并且具有一定生理功能的成分称为营养素(nutrient),营养索参与机体组织器官的构成,提供能量,调节牛理功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素有四十多种,按照结构和功能可分为六大类,即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其中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需要量比较大,称为宏量营养素;维生素和矿物质需要量较小称为微量营养素。
人类为了维持生存和健康的生活,每天都需要从膳食中摄取各种营养物质如果某种营养素长明摄入不足或过多,就可能发生相应的营养素缺乏或过剩,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人体对某种营养素的需要量随着年龄、性别和生理状况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为了帮助人们合理地摄入各种营养素,我国自1955年月开始制定”每日膳食营养素供给量(recommended dleiery allovcxnue,RDA);作为设计和评价膳食的质量标准和指导食品加工的参考依据。
随着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的发展,特别食强化食品及营养补充剂的发展,欧美等国家形成了”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DRIs)的概念。
DRIs主要包括4项内容:平均需要量(estimated averagerequirement,EAR)、推荐摄入量(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RNI)、适宜摄入量(adequate intakes AI)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tolerable upper intake level,UL。
EAR是根据某些指标判断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的群体中50%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这一水平不能满足群体中另外50%个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
EAR是制定RDA的基础。
《临床营养学补充》PPT课件

1)视觉: VitA的功能与正常生长、生殖、
视觉及抗感染有关。
参与视网膜内视紫红质的合成
暗适应:进入暗处,因对光敏感的视紫红质 消失,不能见物,若有充足的视黄醇积存, 可与视蛋白结合为视紫红质,在暗处迅速 恢复对光的敏感性,在一定的照度下看见 物体,称为“暗适应”。
医学PPT
医学PPT
14
生理功能:
1、促进钙磷吸收; 2、促使骨骼及牙 齿硬化。 3、维持血钙水平
2、营养状况的评价与缺乏症
营养评价指标:
血浆 25-(OH)- D3 或 1,25-(OH)2- D3 水平
缺乏症:引起钙磷吸收减少,血钙降 低;影响骨骼钙化等;
婴幼儿 发生佝偻病;
成年人 骨质软化
老年人 骨质疏松
营养状况评价指标: 血浆中视黄醇结合蛋白; 血浆中维生素A的含量; 暗适应能力测定等;
医学PPT
6
营养状况评价与缺乏症
VitA缺乏症 1)暗适应能力降低、夜盲及干眼病病;抗干眼
醇 2)黏膜、上皮改变; 3)生长发育受阻。 VitA中毒 骨质脱钙、骨脆性增加,关节疼痛; 皮肤干燥、脱发、指甲易脆; 肝脾肿大、黄疸、恶心、厌食; 孕妇摄入过多,可致胎儿畸形。
(三)维生素E
1、特性与生理功能 维生素E即生育酚,其活性形式有
多样,α、ß、δ、γ-生育酚及 α、 ß、δ、γ-三稀生育酚,其中活性 最大的为α-生育酚。
医学PPT
21
生理功能
维生素E
1)抗氧化作用
维持红细胞的完整性; 2)参与体内重要物质的合成: 参与DNA的合成;辅酶Q合成的辅助因子;
与血红蛋白合成有关;与精子的生成 和繁殖能力有关。 3)其他:抗衰老、抗癌
(整理)营养学基础维生素

第三章营养学基础3.5 维生素
一、本章基本要求:
1.维生素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一类微量低分子有机化合物。
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每天必须从食物中提供,不参与机体构成也不提供能量,机体长期缺乏某种维生素时回出现相应的缺乏症。
2.维生素A原凡在体内能形成维生素A的类胡萝卜素统称为维生素A原。
3。
暗适应人若进入暗处,因视紫红质消失,故不能见物,当足够的视紫红质再生后才能在一定照度下见物,这一过程成为暗适应。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维生素的生理功能、缺乏症、人体营养评价指标及食物来源.
三、主要教学设计(方法、手段等):
多媒体教学
四、学时分配:
2学时
五、参考资料及补充习题:
(一)名词解释
维生素的命名
维生素的特点
脂溶性维生素
水溶性维生素
(二)回答题
1 试归纳重要维生素的生理功能、主要缺乏症和食物来源。
2 引起维生素缺乏的原因有那些?
3 在烹调加工中如何保护维生素?
4 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临床营养:临床营养学的研究进展和应用

临床营养:临床营养学的研究进展和应用临床营养学是研究人类营养和健康关系的一门学科,是医学、生物学、营养学等多学科的交叉领域。
近年来,临床营养学的研究与应用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
研究进展方面,目前临床营养学主要关注于以下几个方面:1. 膳食营养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例如,研究各种营养素和慢性病之间的关系,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
2. 营养治疗的研究:例如,研究特定营养素和疾病之间的关系,寻找营养素补充对疾病的治疗效果等。
3. 营养评估的研究:例如,研究营养状态评估的方法,对特定人群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等。
应用方面,临床营养学的应用可以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疾病预防和治疗:例如,通过膳食控制、营养素补充等干预手段,预防和治疗慢性病、癌症等。
2. 运动营养:例如,根据不同运动者的营养需求,制定适宜的膳食计划,提高运动表现和健康。
3. 患者营养支持:例如,运用特定的营养干预手段,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总的来说,临床营养学的研究进展和应用,为我们提供了精准、个性化的营养干预方法,有利于提高个体健康水平和减轻疾病的负担。
但是也需要注意,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是不同的,在使用营养干预手段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临床营养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学科,其研究内容十分广泛,包括膳食营养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营养治疗的研究、营养评估的研究等。
在以上方面的研究进展与应用方面,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并在临床实践中得以有效应用。
首先,在膳食营养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方面,目前已经发现多种营养素与慢性疾病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关联。
例如,维生素D和钙的摄入与骨质疏松症有很大的相关性;像维生素E、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等抗氧化剂的供应对于预防某些类型的癌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Omega-3和Omega-6脂肪酸的摄取与心血管疾病之间也有明显的关联。
在实验室和临床实践中,通过适当增加某些营养素的摄取,可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的效果。
临床营养学第一章维生素知识点

临床营养学第一章维生素维生素的概念: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以及细胞内特异代谢反应所必需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
特点:①体内不能合成(合成很少),必须由食物供给②不是机体组织的构成成分也不能作为能量来源③以辅酶或者辅基的形式参与酶的构成④需要量少但是绝不能缺二脂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K特点:①溶于脂肪以及有机溶剂,不溶于水②与脂类共同存在,当脂肪酸败时,脂溶性维生素也极易被破坏③随脂肪经过淋巴系统吸收,从胆汁少量排出④储存在脂肪组织与肝脏⑤缺乏时症状引起缓慢,大剂量摄入引起中毒(一)维生素A(维生素A1,维生素A2来自于动物性食物。
类胡萝卜素来自植物性食物)是指含有视黄醇结构并具有生物活性的一类物质。
维生素A的三种活性形式:视黄醇视黄醛视黄酸生理功能:(1)视觉:维持暗视觉功能所必需(2)上皮细胞生长和分化:稳定上皮细胞的细胞膜(3)生殖功能:对生殖器官上皮影响。
缺少时,影响雄性动物精子的形成和雌性动物雌激素的周期变化,导致不孕,畸形死亡。
(4)促进生长和骨骼发育:视黄酸对骨骼正常生长发育起到关键作用。
(5)免疫功能:调节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6)抗氧化作用(7)抗癌作用维生素A维生素A来源:各种动物肝脏鱼肝油鱼卵,奶油奶酪和蛋黄。
植物性食物可提供类胡萝卜素(深绿色蔬菜中)(二)维生素D作用:(1)促进小肠钙吸收以及肾小管对钙和磷的重吸收。
(2)维持血钙的正常水平(3)促进骨,软骨和牙齿的钙化。
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骨质软化症,骨质疏松症,手足痉挛症。
维生素D的食物来源主要是海水鱼(沙丁鱼),蛋黄,肝脏等动物性食物和鱼肝油。
(三)维生素E维生素E称为生育酚作用:①很强的抗氧化剂,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抗癌,改善免疫功能等密切相关。
②预防衰老,减缓性腺萎缩速度,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③维生素E可以促进某些酶蛋白的合成,降低分解代谢酶的活性。
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
维生素E缺乏时红细胞膜受损,红细胞寿命缩短。
《临床营养学》第二章

1.维生素A缺乏
第二章 • 第一节 维生素
一、维生素A
(二)缺乏与过量
2.维生素A过量
可引起急性毒性、慢性毒性及致畸毒性。急性中毒见于一次或多 次连续摄入大量的维生素A(成人大于RNI 100倍,儿童大于RNI 20 倍),表现为嗜睡或兴奋、头痛、呕吐等颅内高压症状。慢性中毒比 急性中毒常见,维生素A使用量为RNI 10倍以上可出现头痛、食欲降 低、肝大、肌肉疼痛或僵硬、皮肤干燥瘙痒、呕吐、昏迷等慢性中毒 症状。孕期维生素A过量摄入可导致胚胎吸收、流产和出生缺陷。
2.过量
长期大量应用维生素B6制 剂可致严重的周围神经炎,出 现神经感觉异常,进行性步态 不稳,手、足麻木。
第二章 • 第一节 维生素
八、维生素B6
(三)营养状况评价
色氨酸负荷试验 XI=24 h尿中黄尿酸排出 量(mg)/色氨酸给予量( mg)
2 1
血浆磷酸吡哆醛含量 正常值14.6~72.9 nmol/L(3.6~18 ng/mL ),低于下限可考虑有不足 的可能。
第二章 • 第一节 维生素
一、维生素A
(五)食物来源
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有两类。一类是维生素A原, 即各种胡萝卜素,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如绿叶菜类、 黄色菜类及水果,含量较丰富的有菠菜、苜蓿、豌豆苗、 等;另一类是来自于动物性食物的维生素A,这一类是 能够直接被人体利用的维生素A,主要存在于动物肝脏、 奶及奶制品(未脱脂奶)及禽蛋中。
烟酸当量(mg NE)=烟酸(mg)+1/60色氨酸 (mg)
第二章 • 第一节 维生素
七、烟酸
(五)食物来源 烟酸良好的来源为动物肝、肾、瘦肉、 全谷、豆类等,乳和蛋中的烟酸含量虽低, 但色氨酸含量较高,在体内可转化为烟酸。 乳类、绿叶蔬菜中也有相当含量。
临床营养学 矿物质、维生素

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新补充途径
食物来源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通过食物来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是最 好的方式。例如,多吃富含钙的食物可以补充钙质,多吃富 含维生素C的食物可以补充维生素C。
营养补充剂
虽然食物是最佳的矿物质和维生素来源,但是有时候人们也 可以通过营养补充剂来补充。例如,钙片、鱼油丸等可以提 供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维生素。
维生素过量对健康的影响
皮肤疾病
过量摄入某些维生素,如维生素A、D等,可能导 致皮肤出现异常病变。
消化系统疾病
过量摄入脂溶性维生素可能增加肝脏负担,导致 脂肪肝等疾病。
泌尿系统疾病
过量摄入水溶性维生素可能增加肾脏负担,导致 肾结石等疾病。
05
临床营养学中矿物质和维 生素的最新研究进展
新发现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及其生理功能
新的矿物质
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些新的矿物质,如硅、钛、钒等,它们在人体内具有 重要的作用。例如,硅有助于骨骼和牙齿的健康,钒可以影响代谢和能量产生。
新的维生素
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也发现了一些新的维生素,如维生素D、维生素K、 维生素B12等。这些维生素在人体内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促进骨骼健康、预防贫 血等。
缺乏与过量
01
02
缺乏
过量
长期缺乏某种矿物质会导致相应的缺乏症,如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 缺铁会导致贫血等。
过量摄入某种矿物质也会引起中毒或不良反应,如摄入过量的钙会导 致肾结石、摄入过量的铁会导致铁中毒等。
常见的矿物质
磷
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 参与能量代谢和物质转运过程 。
铁
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维持正 常的造血功能。
心血管疾病
高胆固醇、高钠等矿物质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
临床营养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营养学基础营养:指机体从外界摄取食物,经过体内消化、吸收,以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活动需要的过程。
营养素:食物中含有的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并且具有一定生理功能的成分。
分类:宏量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微量营养素(维生素、矿物质)。
一、能量能量系数:每克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在体内氧化产生的能量值,反映产能营养素在体内代谢产能的多少。
人体的能量消耗主要用于维持基础代谢、满足食物特殊动力作用和体力活动三方面的需要。
(生长发育,特殊生理需要).基础代谢BM:是指维持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能量消耗。
即在无体力活动及紧张思维活动,全身肌肉松弛,消化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情况下,用以维持体温、心跳、呼吸、细胞内、外液中电解质浓度差及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合成的能量消耗。
要求:环境温度18-25度,禁食至少12h 后,人处于清醒静卧的情况下进行,一般在清晨睡醒时测定。
影响BM的因素A、体格,女性<男性5%-10%。
瘦体质、体表面积同等体重,瘦高>矮胖。
B、年龄,老年人<成年人<儿童。
C、环境条件,精神紧张时升高,适应性生热作用。
D、尼古丁和咖啡因可刺激基础代谢水平升高。
基础代谢率BMR:BMR单位时间内人体单位表面积所消耗的基础代谢能量称之为。
女性比男性低5%〜10%.食物特殊动力作用SDA,即食物热效应TEF,是由于摄食而引起能量消耗增加的现象膳食能量来源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55&〜65%)、脂肪(20%〜30%)和蛋白质(10%〜15%),这三大营养素被称为产热营养素。
二、碳水化合物1.营养学意义:(1)供给能量(1克碳水化合物在体内可产生4kcal能量)。
(2)对维持神经组织功能有重要意义。
(3)参与构成机体重要组成物质。
(4)调节血糖(5)节氮作用sparing protein action (当摄入足量的淡水化合物时,可以防止体内和膳食中的蛋白质转变为葡萄糖。
)(6)抗生酮作用(antiketogenesis):充足的碳水化合物可避免脂肪不完全氧化而产生过量的酮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 生 素 Vitamins
1
一、概述
维生素(Vitamins)是维持机体正常生
理功能及细胞内特异代谢反应所必需的一类
微量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大多数都不能在体 内合成,而必须由食物供给。虽然维生素每 • 日的需要量很少,仅以毫克或者微克计,但 在调节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 的作用。
2
28
4.食物来源与参考摄入量 (1)食物来源 海水鱼(如沙丁鱼、鱼)、肝、蛋黄等
19
(2)参考摄入量 维生素A国际单位:(p/54) 视黄醇当量(retinol equivalent, RE) 视黄醇当量(μgRE)=视黄醇(μg)+β-胡萝卜素 (μg)×0.167+其他维生素A原(μg)×0.084
20
DRIs:
RNI 婴儿、儿童、青少年400~800 μgRE/d,
成年男性800 μgRE/d,成年女性700 μgRE/d;
(2)改进的相对剂量反应试验
(3)暗适应功能测定
(4)眼部症状检查 (5)其他: 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稳定同位素稀释技 术
17
4.食物来源与供给量 (Dietary sources and DRIs) (1)食物来源 ①维生素A :动物肝脏、鱼肝油、鱼卵、全 奶、奶油、奶酪及蛋黄等。
18
②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深色蔬菜和水果,如 冬寒菜、菠菜、空心菜、莴笋叶、芹菜叶、 胡萝卜、红心红薯、辣椒、南瓜、胡萝卜和 芒果、杏、西红柿等。
5
6
二、分类
脂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
水溶性维生素: B族维生素、维生素C
7
脂溶性维生素的一般特性
1、在食物中常与脂类共存,吸收与脂类吸 收相关。 2、在机体中与脂类一起贮存在脂肪细胞, 通过胆汁缓慢排泄。 3、长期过量摄入会在体内累积而中毒,若 摄入不足会缓慢出现缺乏症状。 4、一般血液指标不易查出短期缺乏。
8
水溶性维生素的一半特性
1、一般以前体形式存在于天然食物中,排 泄率高,随尿排出,不易蓄积。 2、大多数以辅酶或辅基形式参加各种酶促 反应,参与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3、用血或尿样中的标记物可以检出其代谢 状况。 4、摄入不足时出现症状较快。
9
一、脂溶性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 Fat-soluble vitamins ) 包括维生素 A 、 D 、 E 、 K ,不溶于水而溶于脂 肪及有机溶剂。脂溶性维生素可储存于体内, 摄取过多时容易引起中毒,缺乏时缓慢出现 症状。
)最为常见。
22
特性 : 白色晶体,溶于脂肪和有机溶剂,在中性和碱 性溶液中耐热,不易被氧化,但在酸性溶液中则逐 渐分解。故通常的烹调加工不会引起维生素D的损 失;但脂肪酸败可引起维生素D破坏。过量辐射线照 射,可形成具有毒性的化合物。
23
1.生理功能
(1)与甲状旁腺激素一起,调节血钙平衡; (2)促进小肠钙吸收; (3)促进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减少丢失; (4)对骨细胞呈现多种作用;
骨质疏松症
26
(2)过量: 中毒剂量尚未确定,但摄入过多维生素D 仍会引起食欲减退、体重减轻、恶心、呕吐、 腹泻、头痛、多尿、烦躁、口渴、发热。
27
3.营养状况鉴定 (1)血2,5-OH-D3水平:高效液相色谱法 、 竞争受体结合试验(competitive receptor binding assay); (2)血清钙磷乘积、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
14
(2)过量摄入 ①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 ②慢性毒性(Chronic toxicity) ③致畸性(Teratogenicity)
15
无脑
死胎
脑膨出
小鼠维生素A 过量的外观畸形
16
3.营养状况鉴定 (Assessment of vitamin A status)
(1)血清维生素A水平
1.生理功能
(1)维持正常的视觉-暗适应
(2)维持上皮的正常生长与分化
(3)促进生长发育
(4)维持正常生殖功能
(5)维持机体正常免疫功能 (6)抗氧化作用 (7)抑癌作用
13
2.缺乏与过量(Deficiency and toxicity)
(1)缺乏 ①暗适应能力下降、夜盲和干眼病 ②上皮组织干燥、增生、角化及感染 ③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受损
UL
成人3000 μgRE/d,孕妇2400 μgRE/d,
4~14岁儿童、青少年2000 μgRE/d。
21
(二)维生素D(vitamin D, calciferol) 维生素D是指含环戊氢烯菲环结构、并具有 钙化醇生物活性的一大类物质,以维生素D2(
ergocalciferol)及维生素D3(cholecalciferol
(5)调节基因转录。
24
2.缺乏与过量(Deficiency and toxicity)
(1)缺乏 ①佝偻病(r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ckets) ②骨质软化症(osteomalacia)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骨质软化症
25
③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④手足痉挛症(tetany of vitamin D deficiency)
特性:
1.一般是以其本体形式或以能被机体利用的前体 形式存在于天然食物中,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 量太少,必须由食物供给。 2.生理上既不是机体组织的结构成分,也不是能 量来源。 3.常以辅酶或辅基的形式参与酶的构成,维持酶 的活性。 4.生理需要量少,但不可缺少,否则会引起相应 的维生素缺乏症。 5.某些维生素具有几种生物活性相近,结构类似 的化合物。
10
(一)维生素A 维生素A (Retinol) 维生素A类 维生素A原-类胡萝卜素 (carotenoids)
11
特性 Properties: 对酸和碱稳定,但易被氧化和受紫外 线破坏。当食物中含有磷脂、维生素E、维生
素C和其它抗氧化剂时,视黄醇和胡萝卜素较
为稳定,脂肪酸败可引起其严重破坏。
12
3
常见缺乏原因: 1.摄入不足; 2.吸收利用率降低; 3.需要量相对增高; 4.长期食用补充营养剂,一旦减少或 停止食 用者。
4
命名
1、按发现或合成的历史顺序 例如A、B、C、D、E、K 2、按其特有生理功能或治疗作用 例如抗干眼病因子、抗癞皮病因子、抗 脚气病维生素等。 3、按维生素的化学结构 如视黄醇、硫胺素、核黄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