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 服务器配置实验

合集下载

实验四 FTP服务器及WWW服务器配置

实验四 FTP服务器及WWW服务器配置

实验四FTP服务器及WWW服务器配置一、实验目的在对等网环境下,在Windows2000的操作系统下,建FTP站点和WEB站点。

二、实验环境与因特网连接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主机操作系统为windows;Ethereal、IE 等软件。

三、实验步骤Windows 2000 Web服务器的构建,分为Web站点规划建设与配置管理两个步骤。

规划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明确具体的Web服务需求,以及Web站点的组织形式。

软件安装与配置则是在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 2000 Server 上配置与管理Web站点。

1 初步设计、规划Web服务确定Web服务种类、应用范围、用户与权限、站点文件的目录结构及存储方式。

2 IIS5.0的安装与配置单击“控制面板”中的“添加/删除”程序,在出现的“添加/删除程序”窗口(如图所示),中单击“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按钮。

图1 添加/删除程序窗口在出现的“windows组件向导”对话框(如图所示)中,选中组件“Internet信息服务(IIS)”,单击“详细信息”按钮,在出现的“Internet 信息服务(IIS)”对话框(如3所示)中选中“world wide web服务器”和“文件传输协议(FTP)服务器”,单击“确定”。

返回“windows组件向导”对话框,单击“确定”,按系统的提示操作,即可安装IIS以及web 服务器和FTP服务器。

图 2 windows组件向导图 3 IIS对话框3 WWW服务器配置及使用IIS成功安装后,在“Internet信息服务”中自动建立了一个默认的Web站点。

把个人主页放在该站点的主目录中,即可使用默认的Web站点向其他用户提供服务。

但本实验要求创建一个新的Web站点MYWEBSITE。

WWW服务器配置单击“开始”按钮,指向“程序”/“管理工具”,在级联菜单中单击“Internet服务管理器”,启动“Internet信息服务”,出现其窗口。

实验四DNS服务器配置

实验四DNS服务器配置

实验内容与完成情况:域名服务器的安装步骤一.右击桌面上的网上邻居——属性——打开Internet协议(TCP/IP)属性步骤二.运行“控制面板”中的“添加/删除程序”选项.选择“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步骤三.选择“网络服务”复选框.并单击“详细信息”按钮.出现如图“网络服务”对话框。

步骤四.在“网络服务”对话框中.选择“域名系统(DNS)”.单击“确定”按钮.系统开始自动安装相应服务程序。

完成安装后.在“开始”/“程序”/“管理工具”应用程序组中会多一个“DNS”选项.使用它进行DNS服务器管理与设置。

而且会创建一个%sys temroot%/system32/dns文件夹.其中储存与DNS运行有关的文件. 例如:缓存文件、区域文件、启动文件等。

二、DNS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1)Windows 2000的DNS服务器支持以下三种区域类型:(1)标准主要区域该区域存放此区域内所有主机数据的正本.其区域文件采用标准DNS规格的一般文件。

当在DNS服务器内创建一个主要区域与区域文件后.这个DNS服务器就是这个区域的主要名称服务器。

(2)标准辅助区域该区域存放区域内所有主机数据的副本.这份数据从其主要区域利用区域转送的方式复制过来.区域文件采用标准DNS规格的一般文本文件.只读不可以修改。

创建辅助区域的DNS服务器为辅助名称服务器。

(3)Active Directory集成的区域该区域主机数据存放在域控制器的Active Directory内.这份数据会自动复制到其他的域控制器内。

2)添加正想搜索区域在创建新的区域之前.首先检查一下DNS服务器的设置.确认已将“IP地址”、“主机名”、“域”分配给了DNS服务器。

检查完DNS的设置.按如下步骤创建新的区域:步骤一.选择“开始”/“程序”/“管理工具”/“DNS”.打开DNS管理窗口。

步骤二.选取要创建区域的DNS服务器.右键单击“正向搜索区域”选择“新建区域”.如图所示.出现“欢迎使用新建区域向导”对话框.单击“下一步”按钮。

基于PT的五大类服务器配置

基于PT的五大类服务器配置

实验四 PT环境下WEB、DHCP、DNS、FTP、E_MAIL五大服务器的配置一、实验条件Packet Tracer6.2及以上版本二、实验拓扑结构三、实验内容及过程按拓扑图连接好设备1、web服务器配置1)手动指定pc1、pc2的IP地址(注意从192.168.1.6开始配置IP地址)2)配置web 服务器指定web 服务器的IP 地址;在service中配置HTTP服务,关闭服务器的DHCP DNS FTP服务从pc上的desktop- web browser里输入web服务器的IP地址:192.168.1.1,再点击go2.DHCP服务器配置1)在DHCP服务器上只保留DHCP服务,关闭其他服务2)从pc 端验证DHCP 服务器 将pc 的IP 地址改成自动获得发现:PC1、PC2自动获得IP地址。

3、配置DNS服务器1)关闭DNS服务器上的其他服务,只保留DNS服务2)在pc端验证DNS生效:在输入URL:,再点击go4、配置FTP服务器1)在服务器上关闭其他服务,只保留FTP服务2)在DNS服务器上添加FTP的域名解析(记得:先save,后Add)3)在PC端验证FTP功能上图显示登录FTP服务器成功,使用dir查看文件列表,使用quit退出FTP服务器下图是使用域名方式登录FTP服务器,登录成功,说明ftp服务的域名解析成功1)关闭服务器上其他服务只保留EMAIL服务2)添加两个用户:user1、user2,密码都是cisco3)在DNS服务器上添加POP、SMTP协议解析4)在PC1、PC2配置邮件收发端(类似于outlook),配置完后点save5)从PC1上以user1发邮件给pc2上的user2从PC2上点击“Receive”接收邮件,下图显示接收邮件成功。

然后可以在PC2上选中一封邮件,点击“Reply”回复邮件在PC1上接收邮件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服务器配置实验报告

服务器配置实验报告

实验一远程登录一、给安装好的虚拟机修改计算机名字(1)点击我的电脑的属性,选择计算机名的一项,给计算机修改名字(2)输入自己修改的名字为yan(3)这样就修改好了。

需要重新启动一下电脑,这样新的计算机名字就生效了二、给电脑配置IP地址(1)打开网络连接的属性,点击internet的属性配置IP地址(2)配置好了可以在DOS下进行测试,可以看到可以PING通三、进行远程登录的设置(1)打开我的电脑的管理,进行用户的创建(2)新建用户C(3)打开我的电脑的属性。

选择远程(4)将用户C设置为远程登录的用户(5)可以看到这个有两个用户可以远程登录(6)在客户端上选择远程桌面,输入要远程电脑的名称(7)输入刚才创建的C用户(8)这样就成功地登录到了主机上了实验二磁盘管理(1)在运行中打mmc,进行磁盘管理的添加(2)选择添加磁盘管理(3)添加完成后打开控制台可以看到所有初始状态(4)配置磁盘,给动态磁盘新建卷,右击未指定的空间(5)选择新建的卷名为简单(6)这个卷的文件系统选择为ntfs(7)这样就完成了简单卷的创建(8)再在这个盘上新建跨区卷(9)将磁盘1和磁盘3添加进去,这样就完成了跨区卷的设置(10)用同样的方法设置带区卷,添加磁盘1和磁盘4(11)同样,镜像卷这是同样的设置(12)新建RAID-5卷(13)将所有的磁盘都进行RAID-5的划分(14)指派驱动器的号为J(15)这样就对磁盘的划分完成了(16)更改F盘属性的配额设置(17)在本地用户上新添加新的用户b,用非管理员的的身份登录,超出磁盘配额就会有提示(18)这样就提示出错了,因为超出了磁盘的范围(19)管理员可以查看警告信息,在配额下选配(额项,双击警告20)显示警告信息,可以在这里直接修改对a用户配额的限制范围(21)查看磁盘删除后,各种类型的动态卷是否可恢复。

关闭计算机,虚拟机设置,选中要删除的磁盘,移除(根据RAD5的属性,移除一个,并同时再添加一个盘)。

服务器的配置实验报告

服务器的配置实验报告

服务器的配置实验报告服务器的配置实验报告概述:本文将讨论服务器的配置实验报告,重点关注服务器的硬件配置、操作系统选择和网络设置等方面。

通过实验报告的方式,我们将探索服务器配置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优化服务器性能。

一、硬件配置服务器的硬件配置对其性能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台高性能的服务器,具备以下硬件配置:- 处理器:采用多核心的处理器,以提供更高的计算能力。

- 内存:配置了大容量的内存,以便同时处理多个任务。

- 存储:使用高速硬盘或固态硬盘(SSD)来提供更快的读写速度和更高的可靠性。

- 网络接口:配备了高速以太网接口,以支持快速数据传输。

二、操作系统选择选择适当的操作系统对服务器的性能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在实验中,我们尝试了几种常见的操作系统,包括:- Windows Server:适用于大多数企业和组织,提供了广泛的应用程序兼容性和易用性。

- Linux:提供了更高的灵活性和可定制性,广泛用于Web服务器和云计算环境。

- FreeBSD:具备高度稳定性和安全性,常用于网络服务器和大规模数据库。

三、网络设置服务器的网络设置对于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可访问性至关重要。

在实验中,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来优化网络设置:- IP地址分配:为服务器分配一个静态IP地址,以确保其他设备可以准确地访问服务器。

- 防火墙配置:设置适当的防火墙规则,以保护服务器免受恶意攻击和未经授权的访问。

- 网络带宽管理:对服务器的网络带宽进行管理,以确保在高流量情况下仍能提供稳定的服务。

四、性能优化为了提高服务器的性能和响应速度,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进行优化:- 缓存配置:通过启用适当的缓存机制,减少服务器对数据库和磁盘的访问,从而提高响应速度。

- 负载均衡:使用负载均衡技术将流量分散到多个服务器上,以提高整体性能和可靠性。

- 数据压缩:在传输过程中对数据进行压缩,减少网络带宽的使用,提高传输效率。

五、安全性服务器的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

服务器配置实训报告总结(一)

服务器配置实训报告总结(一)

服务器配置实训报告总结(一)前言本次实训报告总结了服务器配置的实际操作过程和所获得的经验。

在进行服务器配置实训的过程中,通过对硬件和软件的安装、配置和管理,我了解到了服务器硬件设备的组成与安装、操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网络服务的配置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正文服务器硬件设备的组成与安装•学习了服务器硬件设备的基本组成,包括主机、处理器、内存、硬盘、网卡等,并了解了各个硬件之间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掌握了服务器硬件设备的安装过程,包括固定主机、插入处理器和内存、连接硬盘和网卡,并且了解了安装时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

操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学习了操作系统的安装过程,包括准备安装介质、选择安装方式、分区和格式化硬盘、设置系统用户名和密码等。

•了解了操作系统的基本配置,包括网络配置、用户管理、文件权限等,并学会了通过命令行工具进行相关配置操作。

网络服务的配置与管理•学习了常见的网络服务,包括Web服务器(如Apache、Nginx)、邮件服务器(如Postfix、Dovecot)、数据库服务器(如MySQL、MongoDB)等。

•掌握了网络服务的安装和配置方法,包括安装软件包、编辑配置文件、启动和停止服务等,并了解了常见的配置参数和调优技巧。

结尾通过本次服务器配置实训,我不仅巩固了相关理论知识,还获得了实际操作的经验。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遇到了各种问题和挑战,但通过不断的思考、查阅资料和与他人的交流,最终都找到了解决方案。

这次实训让我更加了解服务器配置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也使我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了更清晰的方向和更高的自信心。

我将继续学习和探索,在服务器配置领域不断提升自己,为更好地支持和服务于企业和用户做出贡献。

前言本次实训报告总结了服务器配置的实际操作过程和所获得的经验。

在进行服务器配置实训的过程中,通过对硬件和软件的安装、配置和管理,我了解到了服务器硬件设备的组成与安装、操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网络服务的配置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实验四 Samba服务器配置

实验四 Samba服务器配置

实验四 Samba服务器配置电信--邹燕萍--106032009135 【实验目的】1.学习Samba服务器的配置方法。

2.掌握修改Samba服务器的配置文件,搭建Samba服务器【实验环境】安装了Red Hat Linux9.0虚拟系统的计算机一台。

【实验重点及难点】Samba服务器的配置过程【实验内容】一、安装Samba服务是否安装1、安装Samba①:装入镜像文件②设置网络点击网络设置网络号和网关③设置共享目录:④用以下命令安装:rpm -ivh samba-3.0.33-3.29.el5_6.2.i386.rpm -f --nodepsrpm -ivh samba-client-3.0.33-3.29.el5_6.2.i386.rpm -f --nodepsrpm -ivh samba-common-3.0.33-3.29.el5_6.2.i386.rpm -f –nodeps安装完成后,使用命令rpm -qa | grep samba进行查询,发现搭建samba服务器所依赖的所有服务器都已经安装好了即可。

二、Samba服务器的配置1、修改配置文件在[global]部分做如下修改:1)workgroup = WORKGROUP2)hosts allow = 192.168.138. *3)security=user4)encrypt passwdords=yes (去掉前面的注释“;”)smb passwd file = /etc/samba/smbpasswd (密码文件的位置) 2、在文件末尾添加如下内容:[samba] (共享文件夹名)comment=This is my samba server (这是注释行,可以不写东西)path=/samba (指定要共享文件的位置)writable = yesbrowseable =yesread only = yescreate mode=0664 (这是文件权限)directory mode=0777 (这是目录权限)打开文件:如下截屏保存退出。

计算机网络实验4 Web服务器的配置和应用

计算机网络实验4 Web服务器的配置和应用

1、实验内容或题目
实验4 Web服务器的配置和应用
2、实验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实验,在熟悉Web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学习并掌握基于Windows Server 2003的IIS服务的安装和基本配置方法,为后面的相关实验奠定基础。

(1)熟悉Web应用的工作原理
(2)熟悉HTTP和HTML协议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特点
(3)掌握Windows Server 2003中IIS组件的安装方法
(4)掌握Windows Server 2003中IIS服务的基本配置方法
(5)掌握IIS的基本测试方法
3、实验过程
1.IIS的安装
2.启用IIS中所需的服务
3.放入网页进行验证结果验证
4. 结合DNS,设置域名
5. 用域名进行验证web服务器成功与否
(此处实验截图贴图)
3、实验体会
通过本实验,熟悉了Web工作原理,学习并掌握基于Windows Server 2003的IIS服务的安装和基本配置方法,为后面的相关实验奠定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四服务器配置实验1.实验内容●WWW服务器(即Web服务器)安装与配置●FTP服务器安装与配置●E-mail服务器安装与配置●DNS服务器安装与配置2.WWW服务器安装与配置2.1 实验目的●了解Windows IIS服务器的参数特性●掌握基本的Windows IIS配置步骤2.2 实验内容每2人一组,配置IIS服务器,使其能够正常工作2.3 实验原理2.3.1 理解HTTPHTTP是一个无状态协议。

换句话说,一个万维网客户端形成一个到万维网服务器端的链接.服务器将请求访问的文件传输到客户瑞,此后这一连接就被终止,服务器对这一事务处理过程没有在内存中保留任何信息。

下面是详细的HTTP事务处理过程:1. 一个万维网客户端(例如一个Internet Explorer),使用一种传输层协议(一般是TCP) 来与运行在万维网服务器(例如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上的万维网服务之间建立一个连接.这时通常使用的是端口80。

2. 建立上述的连接之后,客户瑞向服务器端发送一项请求,这通常是一项HTTP Get 请求信息,请求访问服务器的一个文件(第一个被请求访问的文件是web页自身的文本文件)。

HTTP Get请求包括若干请求标头.这些请求标头包含了有关请求的事务处理方法的类型信息,HTTP Get请求还包括发送请求的万维网客户端(浏览器)的属性,以及其他一些数据。

3. 服务器端的万维网服务响应上述的请求,并传输请求访问的文件(如果请求访问的文件不能得到,将返回错误代码)。

4. 服务器端可以与客户端建立一个“永久连接”(persistent connection),这样连接一旦建立之后,就可以保持TCP连接的开放。

这样做可以通过减少建立重复连接或多次连接的需要来提高那些组成web页面的文件的传输速度。

这是在HTTP早期实现上的一个改进。

2.3.2 WWW服务器IIS 5.0有一个HTTP 1.1协议兼容的WWW服务,它有多种可以选择的设置,来为内联网、外联网或者因特网提供最优的服务。

管理和配置IIS 5.0上WWW服务的主要工具是微软管理控制台(MMC,Microsoft Management Console)的外接程序因特网服务管理器(Internet Service Manager,ISM)。

使用MMC的ISM外接程序,管理人员可以管理本地网络上任意数量的IIS 5.0服务器。

为了使用Web浏览器进行IIS 5.0的远程管理,因特网服务管理器(HTML)也提供了许多和MMC相同的功能。

要启动IIS,我们可以依次选择“开始/程序/管理工具/Internet信息服务”或者“开始/设置/控制面板/管理工具/ Internet信息服务”。

这将会打开微软管理控制台(MMC),你可以在左面的窗口中展开Internet信息服务节点并选择本地安装的IIS服务器――在我们的例子中,是ballack。

右面窗口中显示了运行在ballack上的可配置IIS节点(如图-1):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目前IIS提供FTP(文件传输协议)、Web(即WWW)、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服务,在Windows 2000 Server/Advance Server中还有管理Web、NNTP(网络新闻传输协议)服务。

展开“默认Web站点”,在左面窗口可以看到该站点下的所有目录和虚拟目录,在右面的窗口罗列了目录、虚拟目录和主目录下的所有文件。

2.3.3 WWW服务器的基本参数说明右键点击“默认Web站点”,选择“属性”,系统会弹出配置Web服务的对话窗口,其基本的参数如下,更全面、详细的参数说明请查阅相关资料。

“Web站点”标签下IP地址:使用IP地址的下拉框来为选中的web站点分配特定的IP地址,如果你将这里设置为“(全部未分配)”,web站点将响应所有的没有被其他web站点特别指定的IP地址,实际上就是让这个站点成为默认web站点。

TCP端口:HTTP默认的TCP端口是80。

要改变这个端口号的值,可以在TCP端口对话框中输入新的值;要通知用户这一改变,因为他们要访问Web站点时必须要使用这个端口号,例如,如果端口号被改成6800,用户要使用Internet Explorer访问该站点,他们必须使用下面的URL浏览:http://ballack:6800。

连接限制:对同时连接服务器的数目进行限制。

要暂时拒绝用户访问你的Web服务器,可以将该参数设为0。

“主目录”标签下主目录:一个Web站点的主目录是指它的主页面和其它相关的内容所存储的位置。

当你安装IIS的时候,它就在下面的目录下创建了一个默认的web站点主目录:c:\inetpub\wwwroot。

如果你在服务器上创建一个新的Web站点,你可以选择指定新站点的主目录位置。

目录权限:如果你想让用户可以浏览主目录或选中的目录下的内容,可以使能读(Read)访问。

通常来说,包含HTML文件(web页面)的目录应该指定为允许读访问的,这样用户可以查看这些文件。

包含有你不想让用户读到的文件的目录(例如,CGI脚本和ISAPI应用程序)应该禁止读访问。

“脚本资源访问”允许用户下载而不是执行脚本文件,所以一般不设置。

“文档”标签下默认文档:在“文档”标签下选中“启用默认文档”(如图-2所示)来定义,当来自浏览器的请求包含一个目录(例如,asdf)时将返回一个文件.但并不是一个指定的文件;如果这项设置是使能的,那么请求的URL(http://ballack)将返回文件http://ballack/Default.htm或http://ballack/Default.asp图-2如果在主目录下这两种类型的文件都存在,那么将向浏览器中返回列表框中的第一个文件(默认是default.htm),你可以使用上下箭头按钮来修改列表框中的顺序。

文档页脚:选中启用文档页脚,将一段HTML代码自动附加到每一个从服务器检索到的文档中。

2.3.4 虚拟目录虚拟目录是一种允许Web内容存储在默认路径c:\inetpub\wwwroot之外的其它地方的机制,上述默认路径c:\inetpub\wwwroot是在本地计算机上安装IIS时创建的默认Web站点的主路径。

这可以通过为默认路径定义一个别名并将这个别名映射到Web内容所在的物理地址来实现。

实际的Web内容肯能存储在:●本地计算机上的某个目录下(就是本地虚拟目录)●远程服务器上的共享文件(就是远程虚拟目录)虚拟目录,尤其时远程虚拟目录是非常有用的:●它可以更容易的允许将现有的内容保留在现有的文件服务器上,而不需要将他们移动到一台新的IIS服务器上。

●如果内容保留在现存文件服务器上的话,实现内容备份会更容易。

你的网络在适当的时候要为现有的文件服务器做备份;使用远程虚拟目录意味着你不需要修改你现有的备份方法。

●可以不用关闭Web服务器自身就可以升级你的内联网存储内容的服务器的容量,减少了Web服务器的停机时间。

2.4 实验环境及分组●计算机4台,标准网线4条●每组4名同学,两两合作进行实验2.5 实验步骤步骤一:安装IIS服务在“开始/程序/管理工具”中看是否有“Internet 服务管理器”项。

如果没有,需在“控制面板->添加/删除程序->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中选中“Internet 服务管理器”,以安装IIS服务,安装过程需要Windows 2000光盘支持。

步骤二:浏览默认的Web页面1.通过打开“开始/程序/管理工具/Internet信息服务”或者“开始/设置/控制面板/管理工具/ Internet信息服务”,我们可以打开微软管理控制台对IIS进行管理,如图-1所示。

检查“默认Web站点”是否启动,如果没有启动其后会出现“(已停止)”,此时可以右键点击该站点选择“启动”来启动Web服务,记住Internet信息服务的服务器名称(如图-1中的ballack)。

2.打开Internet Explorer,在地址栏中输入:http://服务器名称(如:http://ballack)如果一切正常,你应该看到浏览器打开了一张介绍IIS的页面,请你思考一下这张页面应该对应于硬盘中的哪个文件?步骤三:更改Web服务的默认端口号1.右键点击“默认Web站点”,选择“属性”,系统会弹出配置Web服务的对话窗口,在窗口的“Web站点”标签栏中的TCP端口填入你想修改的端口号(不要与系统已使用的端口相冲突,推荐使用1024以上的端口,如8080),点击窗口的“确定”按钮以保存设置。

2.打开Internet Explorer,在地址栏中输入:http://服务器名称:端口号(如:http://ballack:8080)如果一切正常,你应该看到浏览器打开了一张与步骤一相同的页面步骤四:使用虚拟目录1.右键点击“默认Web站点”,选择“新建/虚拟目录”,在弹出的向导中首先输入虚拟目录名称、对应本地硬盘的某个目录,然后接收默认的权限设置就建好了一个虚拟目录。

(如建立了一个VirtualPath的虚拟目录,让它对应于d:\TruePath目录)2.使用记事本在d:\TruePath中创建一个index.htm文档,文档内容如下:<html><head><title>虚拟目录测试</title></head><body>大家好!我是虚拟目录测试文件!</body></html>3.右键点击“默认Web站点”下刚创建的“VirtualPath”虚拟目录,选择“属性”,在弹出对话框中的“文档”标签中,指定该虚拟目录的默认页面为index.htm4.打开Internet Explorer,在地址栏中输入:http://服务器名称/虚拟目录名称(如:http://ballack/VirtualPath)此时你能够访问到刚才创建的index.htm文件。

5.右键点击“默认Web站点”下刚创建的“VirtualPath”虚拟目录,选择“属性”,在弹出对话框中的“虚拟目录”标签中选择“另一计算机上的共享位置”,然后输入另一台计算机上的一个共享文件夹。

然后将index.htm拷贝到该共享文件夹中。

6.打开Internet Explorer,在地址栏中输入:http://服务器名称/虚拟目录名称(如:http://ballack/VirtualPath)此时的访问效果等同于本地虚拟目录。

2.6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应该了解HTTP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IIS Web服务器的作用,熟悉Web服务器的基本配置方法。

3. FTP服务器安装与配置3.1实验目的●掌握IIS服务中FTP端点的建立过程●掌握访问及维护FTP服务器的方法3.2实验内容●使用IIS提供的基本服务安装、配置与测试FTP服务器3.3实验原理3.3.1 FTP--文件传输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ol)FTP实现计算机之间的文件传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