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丙酮铜(Ⅱ)的合成、结构及其荧光性能
乙酰丙酮合铜(Ⅱ)催化合成3-氧代-α-紫罗兰酮

3氧 代.. 罗兰 酮是烟 叶 中 的致 香成 分 … , . O紫 t 也是 一 种 重 要 的有 机 合 成 中 间体 _ ]广 泛 应 用 于 食 2 .
正交实验考察 了制备过程 中反应 时间 、 反应温度 、 催化 剂用量 、 通氧 速率 、 剂种类与用 量等 因素对 反应 的影 溶
响 。 果 表 明 , 此 催 化 体 系 中 , 紫 罗 兰 酮 主 要 发 生 烯 丙 位 氧 化 反 应 生 成 3氧代 .. 罗 兰 酮 , 应温 度 对 反 结 在 . . 紫 反
市 场前 景 。
分 子氧作 氧化 剂 , 一般需 要 过渡金 属 配 合物 作 催 化 剂 E 。 一 酮 金 属 配合 物 具有 容 易 合 成 及较 高 二 8 ] 催 化活性 的优点 , 为分子 氧 的首选催 化剂 _ 。文献 _ _ C (c c , 化 分子 氧烯丙 位 氧化异 佛 尔酮 , 成 9 ] l 以 u aa )催 0
冰醋酸/ 己烷为 溶剂 , , 环 0 气氧化 . 罗兰 酮 , 紫 收率 为 5% 。 反 应条件 温 和 , 率较 高 , 后处 理步 骤 4 该 收 但
繁多 , 而且 0 气浓度 显 著影 响反应 收率 , 易控制 。电解 氧化 法 、 , 不 生物氧 化法 以及 铬酸 叔 丁酯 氧 化法 等 其 它传 统方 法存在 反应 时 间长 、 收率低 、 污染 环 境 、 处 理麻 烦 等 缺 陷 _ , 以应用 于 工 业 生产 。 目前 , 后 7难 ] 国 内外 均未 能实 现其 商 品化 。因此 , 采用 成本 低 廉 、 色 环保 的方 法 实现 其 大规 模 生 产 , 具 有广 阔的 绿 将
乙酰丙酮金属制备

乙酰丙酮金属制备一、引言乙酰丙酮金属制备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合成方法,它被广泛用于有机合成和金属有机化学领域。
乙酰丙酮金属是指将乙酰丙酮与金属化合物反应得到的产物,其中金属可以是过渡金属或主族金属。
乙酰丙酮金属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用于催化反应、制备有机金属化合物和有机金属催化剂等。
二、制备方法乙酰丙酮金属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常见的包括金属盐的氧化反应法、金属粉末与乙酰丙酮的反应法和金属有机化合物与乙酰丙酮的反应法等。
1. 金属盐的氧化反应法该方法适用于一些易氧化的金属,如铁、铜等。
首先将金属盐溶解在水中,然后加入氧化剂,如过氧化氢或氯氧化钠等。
接着,将乙酰丙酮加入反应体系中,反应一段时间后,通过过滤或析出得到乙酰丙酮金属产物。
2. 金属粉末与乙酰丙酮的反应法该方法适用于一些难溶于水的金属,如铁、锌等。
首先将金属粉末与乙酰丙酮混合,加热反应。
在反应过程中,乙酰丙酮会与金属发生配位反应,生成乙酰丙酮金属产物。
最后,通过过滤或析出得到纯净的乙酰丙酮金属。
3. 金属有机化合物与乙酰丙酮的反应法该方法适用于一些金属有机化合物,如金属醇酸盐、金属醇醚等。
首先将金属有机化合物与乙酰丙酮混合,在适当的条件下反应。
反应过程中,金属有机化合物会与乙酰丙酮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乙酰丙酮金属产物。
最后,通过结晶、萃取等方法得到纯净的乙酰丙酮金属。
三、应用及前景乙酰丙酮金属在有机合成和金属有机化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作为催化剂参与多种有机反应,如羰基化反应、烯烃的卤素化反应等。
此外,乙酰丙酮金属还可以被用作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合成中间体,如金属醇酸盐、金属醇醚等。
乙酰丙酮金属的应用还在不断扩展,如用于制备有机金属催化剂、有机太阳能电池等。
乙酰丙酮金属制备方法的发展使得有机合成和金属有机化学领域的研究更加便捷和高效。
未来,随着人们对于乙酰丙酮金属的深入研究,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会更加多样化和精细化。
这将为有机合成和金属有机化学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推荐下载】浅论乙酰丙酮的合成应用

浅论乙酰丙酮的合成应用乙酰丙酮又名2.4-戊二酮,二乙酰基甲烷,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
常温下乙酰丙酮为无色或微黄色易流动的透明液体,熔点-23℃,沸点140.6℃。
下面是编辑老师为大家准备的浅论乙酰丙酮的合成应用。
纯品有酯的气味,工业品因含有少量杂质略有臭味,呈微黄色。
乙酰丙酮微溶于水,能与乙醇、乙醚、氯仿、丙酮、冰醋酸等有机溶剂混溶。
乙酰丙酮可与许多金属形成盐,与氢氧化钾作用形成丙酮和酮式两种互变异构体的混合物,处于动态平衡中,其中烯酮式异构体由于形成分子内氢键,所占比例较大,为82%-83%。
乙酰丙酮在水中不稳定,易分解出醋酸和丙酮。
光照射会自聚成树脂,变成褐色液体。
1.乙酰丙酮的应用 乙酰丙酮用途极广,主要用于生产药品、饲料添加剂和催化剂,此外还用作合成中间体的溶剂以及用于粘合剂,燃料添加剂和金属螯合剂。
在医药工业中,乙酰丙酮用于生产磺胺二甲基嘧啶等。
在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方面主要用于合成抗鸡球虫病药物尼卡巴嗪的原料之一。
乙酰丙酮在欧美主要用于生产兽药及饲料添加剂,在日本主要用于生产催化剂。
我国主要用于生产磺胺药,部分用于兽药,少部分用于生产催化剂。
2.乙酰丙酮的合成 乙酰丙酮的合成工艺主要有丙酮一乙酸乙酯法、丙酮一醋酐法、乙酰乙酸乙酯-醋酐法、丙炔-醋酸法、乙烯酮-丙酮法等。
2.1 丙酮一乙酸乙酯法 在反应釜内加入金属钠、乙醚和冷的无水乙酸乙酯,搅拌下滴加丙酮,保反应温度为45-55℃,最佳pH值6~6.5。
反应物经分离,精馏得乙酰丙酮。
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热,当温度超过70℃时有副反应发生。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产生大量废水,20kg金属钠可制取50.3kg乙酰丙酮,副产物为34kg的氯化钠,41.3kg醋酸钠和153kg水。
2.2 丙酮一醋酐法 tips:感谢大家的阅读,本文由我司收集整编。
仅供参阅! 在我国西部地区进行县乡公路网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地方材料或稳定材料作为路面基层,在满足使用功能的条件下,尽量降低路面工程的造价,详细内容请看下文无机结合料稳定粉土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乙酰丙酮铜分子结构

乙酰丙酮铜分子结构
乙酰丙酮铜是一种有机金属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u(acac)2。
这种
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可以简单地描述为一个铜离子和两个乙酰丙酮配体
的结合。
具体来说,每个乙酰丙酮配体都是由一个吡啶环和一个酮基
组成的。
这两个配体与铜离子形成四面体结构,其中铜离子位于中心,每个配体的吡啶环对铜离子形成两根键,酮基则对铜离子形成两个π键。
这种分子结构赋予乙酰丙酮铜很多独特的性质。
首先,铜离子的非常
规配位方式使其在反应中表现出与传统的铜化合物不同的反应活性。
其次,乙酰丙酮配体的π键可以不同程度地参与反应,使乙酰丙酮铜
成为了一个很好的催化剂。
此外,乙酰丙酮铜还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可以在一定温度和条件下长时间保存。
总的来说,乙酰丙酮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在有机合成、催化剂及其他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乙酰丙酮的分子式

乙酰丙酮的分子式乙酰丙酮(Acetylacetone)的分子式为C5H8O2。
它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具有明确的化学结构和化学性质。
在本文中,将介绍乙酰丙酮的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合成方法、用途以及安全性等方面的内容。
乙酰丙酮的结构特点是由一个丙酮(propanone)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一个乙酰基(acetyl group)取代而成。
乙酰基是一个由乙酸(acetic acid)中的一个氢原子被取代而来的基团。
乙酰丙酮的分子式中的“乙酰”表示乙酰基的存在,而“丙酮”表示它是由丙酮分子改变而来。
乙酰丙酮的结构式为CH3COCH2COCH3,其中的CO是乙酰基,CH2和CH3分别连接着两个碳原子。
乙酰丙酮是一种无色液体,在常温下具有特殊的气味。
其密度为0.98 g/cm3,沸点为139℃。
乙酰丙酮可溶于许多有机溶剂,如乙醇、醚和酮类等。
它具有较低的折射率和粘度。
乙酰丙酮可以通过多种合成方法得到。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将乙酸酐(acetic anhydride)与丙酮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酰丙酮。
这个反应过程中,乙酸酐中的两个乙酰基分别取代了丙酮分子中的两个氢原子,形成了乙酰丙酮分子。
另外,乙酰丙酮还可以通过丙酮与酮类化合物(如醋酰乙酸乙酯)在硫酸催化下进行缩合反应得到。
乙酰丙酮在有机合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是一种重要的螯合剂,可以与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
这些络合物在催化剂、催化剂前体、染料和药物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此外,乙酰丙酮还可以用作有机合成中的试剂,例如在酮的合成和杂环化合物的合成中起到重要作用。
乙酰丙酮是一种相对较安全的化合物。
然而,作为一种有机物,它仍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乙酰丙酮具有引起眼睛和皮肤刺激的性质,因此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接触。
此外,乙酰丙酮具有易燃性,避免与明火或高温物质接触,以免引发火灾。
乙酰丙酮是一种具有重要化学结构和性质的有机化合物。
它在有机合成和金属络合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乙酰丙酮金属络合物的制备及应用研究-定稿.pdf.

成绩: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中文):乙酰丙酮金属络合物的制备及应用研究(外文):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Metallic Complexes of Acetylacetone院(系):化学化工学院专业:化学师范学生姓名:袁慧清学号:20100528 指导教师:黄庆华年月日目录1 引言 (1)1.1 乙酰丙酮金属络合物的制备方法 (1)1.1.1 液相法 (1)1.1.2 固相法 (2)1.2 乙酰丙酮金属络合物的用途 (3)1.2.1 合成催化剂 (3)1.2.2 稳定剂 (5)1.2.3 促进剂 (5)1.2.4 前躯体 (5)1.2.5 合成原料 (6)1.2.6 其他用途 (6)2 实验部分 (7)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7)2.2 乙酰丙酮金属络合物的制备步骤 (7)2.2.1 乙酰丙酮铜(Ⅱ)的制备 (7)2.2.2 乙酰丙酮铁(Ⅲ)的制备 (8)2.2.3 乙酰丙酮镍(Ⅱ)的制备 (8)2.3 乙酰丙酮金属络合物的应用研究 (8)2.3.1 乙酰丙酮铜(Ⅱ)作 ATRP 催化剂 (9)3 实验结果与分析 (9)3.1 乙酰丙酮金属络合物的制备结果分析 (9)3.2乙酰丙酮铜(Ⅱ)、乙酰丙酮铁(Ⅲ)在ATRP法制备聚合物中作催化剂的结果分析 (11)4 结论 (11)参考文献 (12)乙酰丙酮金属络合物的制备及应用研究摘要:本文介绍了两种合成乙酰丙酮金属络合物的方法,分别为固相法和液相法,详细介绍了乙酰丙酮铜(Ⅱ)、乙酰丙酮铁(Ⅲ)、乙酰丙酮镍(Ⅱ)的制备方法,以及对乙酰丙酮铜(Ⅱ)、乙酰丙酮铁(Ⅲ)在 ATRP 法制备聚合物中作催化剂进行了研究。
实验证明固相法和液相法都可制备乙酰丙酮金属络合物,乙酰丙酮铜(Ⅱ)、乙酰丙酮铁(Ⅲ)可在 ATRP 法制备聚合物中作催化剂。
关键词:乙酰丙酮金属络合物;制备;应用;ATPR;催化作用1 引言乙酰丙酮(Acetylacetone),又称为二乙酰基甲烷,化学名2,4-戊二酮,简称A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
乙酰丙酮钯(ii)的合成及其结构表征

乙酰丙酮钯(ii)的合成及其结构表征乙酰丙酮钯(II),简称为吡唑钯(II),是一种有机金属配合物,它的分子式是C4H4N2Pd,分子量为143.1。
它是一种无色晶体,具有柠檬黄色的发射光谱。
它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有机金属配合物,在有机合成中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详细介绍乙酰丙酮钯(II)的合成及其结构表征。
乙酰丙酮钯(II)的合成方法有多种,可以通过直接氧化法、催化氧化法和催化水解法等三种方法来实现其合成。
1. 直接氧化法:首先,将乙酰丙酮与过量的钯(II)氧化剂(如过氧化钯(II))混合,再加入溶剂(如水和乙醇),使之完全溶解,并在室温下反应12小时,即可得到乙酰丙酮钯(II)晶体。
2. 催化氧化法:将乙酰丙酮与钯(II)氧化剂(如过氧化钯(II))混合,然后加入催化剂(如二苯基硫酸钯(II)或乙醇),使之完全溶解,然后在室温下反应6-8小时,即可得到乙酰丙酮钯(II)晶体。
3. 催化水解法:将乙酰丙酮与钯(II)氧化剂(如过氧化钯(II))混合,然后加入催化剂(如乙醇),使之完全溶解,然后在室温下反应6-8小时,即可得到乙酰丙酮钯(II)晶体。
乙酰丙酮钯(II)的结构表征通常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对其进行表征,可获得其结构信息。
X射线衍射技术是根据X射线在物质中的衍射原理,把X射线作用在物质上,根据X射线的衍射图构建物质的晶体结构,从而获得乙酰丙酮钯(II)的具体结构信息。
乙酰丙酮钯(II)的X射线衍射数据显示,它是一种典型的钯(II)配合物,具有典型的钯(II)立方面心立方晶体结构,根据X射线衍射数据可计算出它的晶胞参数:晶格常数a=7.195A,单位晶胞中钯(II)原子的位置为(0, 0, 0),乙酰丙酮部分则位于(0.5, 0.5, 0.5)。
乙酰丙酮在晶体中以酮羰基形态存在,与钯(II)原子键合形成配合物,形成典型的“钯(II)-酮羰基”配合物结构。
以上就是乙酰丙酮钯(II)的合成及其结构表征方法。
乙酰丙酮技术资料

乙酰丙酮技术资料20D 乙酰丙酮技术资料一、 名称:乙酰丙酮(Acetylacetone )化学名:2.4-戊二酮(2.4-Pentanedione ) 简称:AA 二、 化学结构:=100.12 三、 性质无色透明易燃性液体,有毒性,过渡金属螯合剂,mp-23℃,bp140.4℃,n 1.4520,d=0.975,闪点34℃。
四、 AA (乙酰丙酮)生产所需原材料规格及标准1、 丙酮 工业规格 水份≤0.5% 含量≥96%2、 醋酐 工业规格 含量≥95%3、 浓硫酸 工业规格 含量≥95% d1.844、 白油 外观无色透明 澄清度符合标准5、 氯化钠 工业品或食用品6、 二硫化碳 工业规格 无水沸程45.5~47.5℃7、 氮气(N 2)工业规格 含氧量<0.2%8、 乙酰磺酰乙酸(触媒):黑色粘稠液体(自制) 五、 裂化、吸收、粗馏岗位 5.1化学反应方程式700~800℃(丙酮) (乙烯酮) (甲烷)CH 3CCH 2CCH 3O OC 5H 8O 2CH 3CCH 3O OCCH 2C H 4C S 2+触媒(乙烯酮) (丙酮) 56~75℃回流 (乙酸异丙烯酯) 5.2岗位操作方法与要求 5.2.1开工前检查准备工作A 、 水、电、汽应达到工艺要求,水电供应正常,蒸汽达到4㎏/㎝2以上,盐水温度-15~-20℃。
B 、 打开自来水,盐水冷凝器进出口阀门。
C 、 整个系统的压缩空气、料管、排气阀处于正常开、关状态。
D 、 裂化炉保温到760℃左右,先用压缩空气疏通管道。
再用氮气灭火。
E 、 各种仪表应处于完好状态。
F 、 备料:丙酮高位加入含0.1%二硫化碳的丙酮,并混匀(若回收丙酮水分小于0.5,酸度≤2.0%)。
在主反应吸收锅中,加入丙酮320㎏,付反应吸收锅中加入丙酮300㎏,并启动搅拌,主付反应分别加入4.5㎏触媒,加热回流。
5.2.2裂化、吸收投料操作A 、 开车前,先检查裂化吸收系统的阀门是否处于正确的开、关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O ( )。 c 1 3 5 7 A, 9 ; 19 9 7 ; =1 . 7 ( ) y= 0。 V=5 4 3 5 .
( ) ’ Z= , = 6 .5, c . 6 Mg m ; l 6A, 2 Mr 2 1 7 D =1 5 8 / R
13 2 X一衍射 分析 . .
试 剂 :乙 酰 丙 酮 ( 析 纯 ) 分 ,四氢 呋 喃 ( 析 分
纯 ) C ( H) , u O 自制. 1 2 标 题化 合物 的合成 .
选取 大小 为 0 2 .4mm ×0 1 m × .6m 的 .8m 00 m
在 氮气 保护 下 ,取 2m o 氢 氧 化 铜 以及 少 量 ml
物 在 4 7n 处 产 生 了很 强 的 荧 光 . 1 m
关键词 :乙酰丙酮铜 (I ; I) 合成 ;晶体结 构 ; 荧光性质
中图分类号: 6 1 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 9— 9 0 2 1 ) 5一 0 2— 3 10 4 7 ( 0 0 0 O 6 0
收 稿 日期 : 0 0— 6— 5 2 1 0 0
作者简 介:康海 霞( 96一) 女 , 17 , 河南洛 阳人 , 硕士 , 讲师.
乙酰 丙酮 与金属 离子形 成 的配 合 物在 医药 、 催
及 开发应 用具有 重 要 的指 导 意义 ,因此 我们 首 先通
过 乙酰丙 酮与 C ( H) 反 应 , 到 了 C ( 的 乙 uO : 得 u Ⅱ)
1 3 标 题化合 物 的表征 . 1 3 1 红外 光谱 测定 ..
仪器 :A a r 30 型 傅 立 叶 红 外 光 谱 仪 ( vt O 6 e 美 国) T e np一1型 X 一单 晶衍 射 仪及 其 它 实验 室 ,rl c i 常用仪 器 .
乙酰丙 酮 一C (I) 合 物 晶体 的红 外 光 谱 采 u 1 配 用 K r 片法 在 A a r30型傅 立 叶红 外 光 谱 仪 B压 vt 0 6 e ( 国) 美 上测 定 , 结果 如 图 2所示 .
=
070 3 . .17.) & 辐射为光源, 2 1 2 K下收集衍射 在 9()
呋喃约 3 L 0m ,加 热 回流 约 2 ,然 后 冷 却 至 室 温 , h
点 ,收集范 围 : .5 <0< 55 。 共 收集 20 27。 2 .0 , 85个
洛 阳师范学 院学报 2 1 0 0年第 5期
酰丙 酮 配合物 ,然后 通 过 红外 光 谱 、x一射线 单 晶 衍 射等 手段 ,确定 了其 化 学结 构 .其 合 成 路线 如 图
1 示. 所
’
H
O 二 2 Cu
,
H
、 O
图 1 标 题 化 合 物 的 合 成
1 实 验 部分
1 1 仪 器与试 剂 .
转 移到 一烧杯 中 , 薄膜 封 口, 置 4— 放 5天 , 到蓝 得 色 柱状 晶体 .产 率在 9 % 以上 . 0
21 00年 1 0月
洛 阳师 范 学 院学 报
J u a fL o a gNoma iest o r lo u y n r lUnv ri n y
Oc ., 0 t 20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2 9卷 第 5期
V 12 N . 0. 9 o5
乙酰 丙 酮 铜 ( 的 合 成 结 构 及 其 荧 光 性 能 Ⅱ)
的四氢 呋喃 , 于 5 m 置 0 L干 燥 的 三 颈烧 瓶 中 ,并 进 行 搅拌 , 加入 0 4 8 g 4 o) .2 8 ( mm 1 乙酰 丙酮 , 补充 四氢
乙酰 丙酮 一铜 (Ⅱ) 晶体 ,置 于 Bue P XIC D rkrA E I C x一单 晶衍射仪 上 ,用石 墨单 色化 的 Mo o射 线 ( Kt 入
康 海 霞 ,薛金 召
( 洛阳师范学院化 学化 工学 院 , 河南洛 阳 4 12 ) 70 2
摘
要 : 成了乙酰丙酮铜 , 合 并通过红外光谱 、 一 射线单 晶衍射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 了表征.结果 表明 , x 配
合物的组成为 c ( : ; u c H 0 ) 单斜 晶系 , 2 1/ P ( ) n空 间群 ;晶胞 参数 : = 1.3 ( )A, =9 ; = . 1 a 036 7 0。 b 4 77
化剂 、 米材料 、 光 材料 和化 工 生产 等领 域 都 有 纳 荧
广泛 用途 - .有关 乙酰丙酮 过 渡金 属 配合 物 的合 3 成和应 用 , 0世 纪 8 2 0年 代 国 内外 报 导 较 多 ,但 对 有关 乙酰丙 酮过渡 金属 配合 物 的晶体结 构 的报道却 不多见 .由于掌 握配合 物 的结构 对 研 究其 性 质 ,以
( )A, = 9 .0 (0 。 c = 1.7 ( )h, 3 卢 19 9 1 ) ; 13 5 7 y= 9 ;V= 5 . ( )A , 0 5 4 3 6 。 Z= 2, Mr = 2 17 , 6 .5 Dc = 15 8 .6
m " R =0 0 8 w .4 8[ s i ; .50, R =0 19 ,>2 , ] n () .在该化合物 中, u Ⅱ) C ( 的配位数 是 4 与来 自2个 乙酰丙酮 , 负离子 ( cc )的 4个氧原子进行了配位 , aa 一 处于 四配位的平面 四边形环境.配合物的荧光光谱分析表明 , 配合
・ 3・ 6
0 00 ) .4 9 .全部 数 据 经 L p因 子 校 正 及 经 验 吸 收 校 正 ,晶体 结 构 由直 接法 解 出 , 全 部 非氢 原 子 坐标 对 及各 向异性 热 参数 进 行 了全矩 阵最 小 二乘 法 修 正 . 所 有 计算 工 作 用 S E X L 7程 序 包 完 成 .晶 体 学 H L T9 数 据 为 :单斜 晶系 ,P ( )n空 间 群 ;晶胞 参 数 : 2 1/ a 1 .3 7)A, =9 。 0 3 6( 0 ;b=4 7 7( ) = . 1 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