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双鸭山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卷语文.doc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有答案)

绝密★启用前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组是()①由于伤病,新疆广汇男篮的外援“幸福组合”中的韦弗赴京城复诊,辛格尔顿返美治疗,久假不归,新疆“飞虎队”一度是“”全华班“”上阵。
②小错误不省思就可能酿成大错误,小腐败积累起来就会形成大腐败,所以党员干部必须明白群轻折轴的道理,防微杜渐。
③互联网时代,社会飞速发展,创客辈出,越是在这种时候,我们越要登高自卑,脚踏实地。
④1992年11月17日这个冬天的早晨,路遥那双一生紧握着陕北的大手松开了,一个想要诉说的声音归于缄默,一个苍劲的手势在半空中戛然而止。
⑤唐代山水诗继承六朝山水诗精工刻画之长,去其有句无篇与繁琐刻板之短,既求形似,也要神似,模山范水,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⑥秦武阳为人既无胆量,又少谋略,干大事而惜身,关键时刻引而不发,终不能成就大业。
A.①④⑥B.③⑤⑥C.②③⑤D.②④⑥【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久假不归: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群轻折轴:听任小的坏事发展下去,也能造成严重后果。
望文生义。
登高自卑:比喻做事情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中断,不能用于形容手势。
对象错配。
羚羊挂角:多比喻诗的意境超脱;也比喻悬梁自尽。
引而不发:比喻善于启发引导;也比喻做好准备,等待时机。
褒贬误用。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包括光纤光缆行业在内的中国制造业必须在核心技术上自主创新,这是中国从制造大国升级为制造强国一定要走的必由之路。
B.刚刚去世的著名物理学家霍金曾在2016年4月12日发布过一条中英双语长微博,在短短一个小时之内,粉丝数就突破了30万人。
C.再创造活动在诗的欣赏活动中不仅是被允许的,而且是受到鼓励的,这种创造活动可以使欣赏者自己想象出动人的画面来。
D.灾害是无情的,但是在科学的支持下,国家对于灾害的防范与预警,对于减少次生灾害发生与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上,还可以做得更好。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 -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试题新人教版

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一、基础题(20分,每小题2分)1. 加点字的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熟稔.(гěn)央浼.(miăn)出岫.(x iù)耘耔.(zǐ)B.盘桓.(yuán)殒.首(yǔn)险衅.(xìn ) 涸.辙(hé)C.闵.凶(mǐn)祚.薄(zuò)期.功(j ī)矜.育(jīn)D.逋..慢(pū)簪.笏(zān)拔擢.(zhuó)泠.然(líng)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B.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C.欲苟顺私情,则告诉..,非独蜀之人士及..不许D.臣之辛苦二州牧伯所见明知3.下列各句加点词其词类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园日.涉以成趣 B.雄州雾.列C.襟.三江而带五湖 D.有好事者船.载以入4.下列各组句子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大王来何操沛公安在B.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州司临门,急于星火C.而莫之夭阏者之二虫又何知D.复驾言兮焉求去以六月息者也5.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小知不及大知B.此小大之辩也C.楚之南有冥灵者D.而征一国者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谨拜.表以闻(跪拜)我决.起而飞(十分果断)B.形影相吊.(安慰)寻.蒙国恩,除臣洗马(不久)C.但以刘日薄.西山(迫近)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告辞)D.感吾生之行休..(将要结束)除.臣洗马(罢黜,罢免)7.比较下边两组句子带点的字的意思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胡为乎遑遑欲何之.(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3)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A.两个“之”字相同两个“行”字也相同B.两个“之”字相同两个“行”字不同C.两个“之”字不同两个“行”字相同D.两个“之”字不同两个“行”字也不同8.下列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期中试题 (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只交答题纸。
)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字形全正确的一项是( )A.迤逦 盘缠 宣染 央浼B.沏茶 喝采 按捺 酒撰C.挖墙角 洗漱 纷纷扬扬 交头接耳D.城府 拽上 夭阏 盘桓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当日的民主党竞选总部沸反盈天,奥巴马的支持者们互相拥抱,庆祝奥巴马创造了历史——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
B.康县公安局豆坪派出所民警赵凡不顾个人安危,七手八脚地刨开废墟连救两条生命。
他的感人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
C.教育部就“高中取消文理分科”征求意见的消息公开后,社会上掀起了一场讨论的热潮。
有的支持,有的反对,大家莫衷一是。
D.五台山自古有凉山之称,又是文殊菩萨的道场,秋天登上五台山便会有一种别样的感受,我们可以泰然自若地登高望远,放松身心。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拉特里奇认为,从不同经济体的经济总量来看,人民币在亚洲地区的地位可以进一步提升,这将有利于亚洲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
B.对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坑害顾客骗取钱财的不法行为,应给予严厉打击。
C. 第二届全省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将分推荐、评选、表彰三个阶段进行,最终评选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五类道德模范各十名。
D. 其实胡适先生一生英文文章也写了不少,连同这一百几十件信札,都应该收集成书,供中外学者阅读之便。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独龙江从蓝天上流来,从蓝色的群山流来。
她虽然蓝得没有任何杂质, 。
, , , , 。
(1)清清的河水,便化成了翻腾不息的雪白浪花(2)银河闯过山崖巨石,进入一段相对平缓的河床,银子似的水流又化成了一片天蓝色(3)从一个河滩跌落到又一个河滩(4)但却缺少平原川河的柔情,就像一位放歌的山野女子,歌声嘹亮而高远(5)她从一座山峰峡谷流向另一座山峰峡谷(6)浪花相接,独龙江就成了一条流淌银子的河A. (1)(4)(2)(5)(3)(6)B . (4)(1)(5)(3)(6)(2)C. (1)(4)(5)(3)(2)(6)D .(4)(5)(3)(1)(6)(2)二、本大题7小题(共40分。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3题;共26分)1. (2分) (2017高一下·绍兴期末)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 嗔怪博弈清澈见底鞭辟入里B . 夜宵边陲涣然冰释稳操胜券C . 遒劲晋升搬师回朝返璞归真D . 诀窍蓬松不谋而合崭露头角2. (2分)选出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 . 相去四十里B . 去今之墓而葬焉C . 去国怀乡,忧馋畏讥笑D .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3. (2分)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统赫利向全世界发表了著名的赎罪书,消息传来,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人们无不拍手称快。
B . 及时的反馈、正确的引导,可以让民意得到良好的疏通。
长此以往,民意与立法互动的渠道将更通畅,各种民意诉求的表达也将更趋理性。
C . 拥有千万财产的布莱恩·伯尼并不是世界首位弃商从善的富人,但像他这样对慈善事业抱有巨大热情的人绝对是凤毛麟角。
D . 在斯诺克上海大师赛中,丁俊晖和梁文冲不孚众望,一路过关斩将,取得了中国选手参加本赛事以来的最好成绩。
4. (2分) (2017高一下·东台月考) 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 援例:引用成例。
当国者:主持国事的人。
B . 寒暄:问寒问暖。
貌敬:表面上表示尊敬。
C . 鳏夫:无妻或丧妻的男人。
邂逅:不期而遇。
D . 蹙眉:低眉顺眼。
户牖:指古代的门槛很高的门。
5. (2分)对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高高的B .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慢慢地、缓缓地C . 宁许以负秦曲答应D . 儋阳为傅其奴阳光下6. (2分)下列对诗句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御宇多年求不得(统治宇内)姊妹弟兄皆列土(分地受封)B . 缓歌慢舞凝丝竹(泛指音乐)到此踌躇不能去(前往)C . 悠悠生死别经年(年复一年)上穷碧落下黄泉(穷尽,找遍)D . 玉容寂寞泪阑干(纵横的样子)但令心似金钿坚(只要)7. (2分)选出下列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A . ① 纵一苇之所如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B . ①贪于财货②善假于物也C . ①籍何以至此②常以身翼蔽沛公D . ①少焉,月初与东山之上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8. (2分) (2020高一上·鹤岗期末) 下列各项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良曰:“长于臣”B . 为击破沛公军谁为大王为此计者C .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D .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9. (2分)指出下面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B . 未尝不临文嗟悼C . 齐彭殇为妄作D . 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10. (2分) (2015高一上·镇江期中) 对下列各句中划线字的词类活用情况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②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③四望如一④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⑤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⑥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⑦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⑧苏子愀然,正襟危坐⑨择其可用者手抄之⑩西望夏口,东望武昌A . ①④/②⑤⑦/③/⑥⑨⑩/⑧B . ①④⑩/②⑤⑦/③⑧/⑥⑨C . ①④/②⑤⑦/③⑨/⑥⑧⑩D . ①④⑩/②⑤/③/⑥⑨/⑦⑧11.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 . 小学而大遗C .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D . 箕踞而遨12. (2分) (2019高二上·厦门期中) 从词类活用看,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或命巾车,或棹孤舟②乐琴书以消忧③徐孺下陈蕃之榻④襟三江而带五湖⑤层峦耸翠,上出重霄⑥梓泽丘墟⑦而后乃今将图南⑧外无期功强近之亲⑨则刘病日笃⑩窜梁鸿于海曲⑪谨拜表以闻A . ①②④/③⑤⑪/⑥⑦⑩/⑧⑨B . ①⑥⑦/②④/③⑩⑪/⑤⑧⑨C . ①⑥/②④/③⑤⑧⑨/⑦⑩⑪D . ①⑦/②④⑩/③⑤⑪/⑥⑧⑨13. (2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 “风骚”一词起源于《诗经》和《楚辞》。
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

高二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150分钟 150分 ) 一.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公讳尧臣,字伯庸。
天圣五年举进士第一,为将作监丞、通判湖州。
召试,以著作佐郎直集贤院,知光州。
岁大饥,群盗发民仓廪,吏法当死,公曰:“此饥民求食尔,荒政之所恤也。
”乃请以减死论。
其后遂以著令,至今用之。
郭皇后废,居瑶华宫,有疾,上颇哀怜之。
方后废时,宦者阎文应有力,及后疾,文应又主监医。
后且卒,议者疑文应有奸谋。
公请付其事御史,考按虚实,以释天下之疑。
事虽不行,然自文应用事,无敢指言者,后文应卒以恣横斥死。
元昊反,西边用兵,以公为陕西体量安抚使。
公视四路山川险易,还言某路宜益兵若干,某路贼所不攻,某路宜急为备,至于诸将材能长短,尽识之,荐其可用者二十余人,后皆为名将。
是时,边兵新败于好水,任福等战死。
今韩丞相坐主帅失律,夺招讨副使,知秦州;范文正公亦以移书元昊不先闻,夺招讨副使,知耀州。
公因言此两人天下之选也,其忠义智勇,名动夷狄,不宜以小故置之,且任福由违节度以致败,尤不可深责主将。
由是忤宰相意,并其他议,多格不行。
明年,贼入泾原,战定川,杀大将葛怀敏,乃公指言为备处,由是始以公言为可信,而前所格议,悉见施行。
? 初,宦者张永和方用事,请收民房钱十之三以佐国事。
下三司,永和阴遣人以利动公,公执以为不可。
? 京师数为飞语,及上之左右,往往谗其短者。
上一切不问,而公为之亦自若也。
? 公在政事,论议有所不同,必反复切,至于是而后止,不为独见。
在上前,所陈天下利害甚多,至施行之,亦未尝自名。
? 公为人纯质,虽贵显不忘俭约。
遇人一以诚意,无所矫饰,善知人,多所称,荐士为时名臣者甚众。
有文集五十卷。
将终,口授其弟纯臣遗奏,以宗庙至重、储嗣未立为忧。
天子愍然,临其丧,辍视朝一日,赠左仆射,太常谥曰文安。
?(节选自欧阳修《王尧臣墓志铭》)?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 A.其后遂以著令 著:显著。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年度上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一、现代文阅读(1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家庭不仅为人的生存发展提供基本物质保障,而且也为人的精神生活提供重要环境。
人生的幸福很大程度上可归结为家庭的幸福。
因此,家庭是生命的摇篮、情感的港湾、文明的载体。
中华文化强调人伦之道,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在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家庭伦理道德规范,如尊老爱幼、父慈子孝、夫勤妇俭等,这些家庭伦理道德对维护家庭关系、家庭模式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作用。
《礼记》说:“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
”所谓“肥”,即健康、和谐、融洽之意。
在我国先贤看来,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的角色,自己的责任,所有角色互相配合才能成为团结协作的整体。
当然,家庭之中难免有矛盾,这就需要协调。
协调得好,大家都心情舒畅,同心协力发展事业、发家致富,培养子女健康成长,这就是“家和万事兴”。
家庭关系的重要协调和保障机制之一是孝道。
“百善孝为先”,孝道的基本内容是父慈子孝,它在社会道德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得到普遍奉行。
由孝道形成的浓厚的家族亲情,对家庭稳定乃至社会稳定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孔子认为,“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把“孝”的准则诉诸报恩的情理。
饮水思源、知恩图报,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懂得报恩是一个有教养的人的必备品质,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中华文化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不像宗教那样通过教堂而主要通过家庭来培育这种品质。
“立爱自亲始”“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强调从报父母养育之恩开始,再推广到报师长教导之恩、朋友知遇之恩、国家培养之恩等。
亲情之爱犹如投进湖里的石子,荡开的层层涟漪由近及远。
传统的孝道还要求子孙继承祖辈的志向、理想及其崇高事业,弘扬祖辈进取的精神和坚忍的意志。
这是家族乃至民族后继有人、兴旺发达的重要精神纽带。
黑龙江双鸭山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卷语文 -- 人教版高二上册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经典作品中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的诸如“天人合一”、“兼容和谐”、“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民为邦本”、“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等等理念、主张。
敬畏经典,本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优秀传统文化艺术高度自觉、充分自信的文明标志。经典作品中传承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的诸如“天人合一”、“兼容和谐”、“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民为邦本”、“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等等理念、主张,不仅为当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着强大的精神资源,也堪为21世纪面临经济危机、能源危机、生态危机、道德危机和精神危机的人类开出救治的文化良方。西方哲学家罗素就说过:“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若能够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
B、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的理念、主张,为当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着强大的精神资源。
C、“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堪为21世纪面临经济危机、能源危机、生态危机、道德危机和精神危机的人类开出救治的文化良方。
D、戏曲《赵氏孤儿》和“吴越之争”的传说,都是中外文明的经典,很早就受到西方人的关注。
多年官场生活,已让他心生厌倦。只有在老家,在这个古镇上,他才感到心地清净,浑身舒爽。当然,早饭后,一人品茶看书,十分舒适。有时也会拄着拐杖,到处走走,看看山,看看水,和故旧交谈。
这天,他出外访友,两人正品茶间,仆人匆匆赶来,俯身对他耳语几句。他一惊,抬起头道:“怎么,少爷与人争吵?”
仆人没说话,只是点点头。
她亲自体会到了古典诗歌里面的美好、高洁的精神,而现在的年轻人,他们进不去,找不到一扇门。她希望能把这一扇门打开,把不懂诗的人牵引到里面来。“这就是我一辈子不辞劳苦做的事情。”“如果到了那么一天,我愿意我的生命结束在讲台上。”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pdf

一、基础题(20分,每小题2分) 1. 加点字的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гěn) 央浼(mi?n) 出岫(x iù) 耘耔( zǐ ) B.盘桓(yuán)? ?殒首?(yǔn)?险衅 (xìn )? 涸辙( hé ) ? C.ǐn) 祚薄(zuò) 期功?(j ī )?jīn ) D.逋慢?(pū)?zān)? 拔擢(zhuó)? 泠然(líng)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 B.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C.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D.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下列各句加点词其词类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日涉以成趣? B.C. D.下列各组句子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大王来何操沛公安在 ? B.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 C.之二虫又何知? D.下列各句一项是( ) A.B. C.? ?D.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谨拜表以闻(跪拜)?B. C.D.除臣洗马(罢黜,罢免)A.B.C.D.A.B.C.D.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邵亢,字兴宗,丹阳人。
赋诗豪纵,乡先生见者皆惊伟之。
时布衣被召者十四人,试崇政殿,独亢策入等。
或言所对策字少,不应式,遂报罢。
召试秘阁,授颖州团练推官。
晏殊为守,一以事诿之。
民税旧输陈、蔡,转运使又欲覆折缗钱,且多取之。
亢言:“民之移输,劳费已甚。
方仍岁水旱,又从而加取,无乃不可乎?”遂止。
契丹遣使贺乾元节,未至,仁宗崩。
议者谓宜却,或欲俟其及国门而谕使之还,亢请令奉书至柩前,使见嗣君从之。
召对群玉殿,英宗访以世事,称之曰:“学士真国器也。
”擢同修起居注。
神宗立,迁龙图阁直学士。
有谮之者曰:“先帝大渐时,亢尝建垂帘之议。
”御史吴申即论之。
帝知其妄,置不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双鸭山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卷语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敬畏经典、珍视经典,是践行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题中之义。
唯有文化上真正自觉,才能做到充分自信;而唯有自觉自信,才能走向文化自强。
那种随意解构、颠覆的做法,只会营造出一种有悖于“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不良的精神“民生”氛围譬如,戏曲《赵氏孤儿》是中外闻名的经典。
西方人之所以早就关注它,乃是看重它承载着中华文明历来倡导的、以剧中人物程婴和公孙杵臼为代表的“大忠”战胜以屠岸贾为代表的“大奸”的道德观。
此乃这部经典作品之魂。
但现在据此改编的同名话剧和电影却偏偏横移搬用西方时髦的“人性深度”理论,说按照“现代人性观念”,原作讴歌的“大忠”是“小市民的愚忠”,于是以“创新”为招牌横加“解构”乃至“颠覆”。
再如,“吴越之争”的经典传说早已深入民心,勾践卧薪尝胆作为民族精神象征的艺术典型,西施作为献身报国的伟大女性的艺术典型,范蠡作为反抗以强凌弱的知识分子的智慧典型,从精神上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但有一部描写“西施归越”的戏曲作品,偏要在“创新”旗号下“解构”并“颠覆”这些典型形象。
改编者按”人性复杂”索骥,以一连串动作把活在人民心中的美的艺术典型勾践范蠡西施颠覆成了坏男人和坏女人。
此种经典改编殃及精神“民生”,令人忧虑。
敬畏经典,本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优秀传统文化艺术高度自觉、充分自信的文明标志。
经典作品中传承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的诸如“天人合一”、“兼容和谐”、“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民为邦本”、“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等等理念、主张,不仅为当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着强大的精神资源,也堪为21世纪面临经济危机、能源危机、生态危机、道德危机和精神危机的人类开出救治的文化良方。
西方哲学家罗素就说过:“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若能够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
”当然,经典作品也不拒绝真正的创新和与时俱进。
改编经典,应视作传承和传播经典的一种有效途径。
任何改编,总要注入改编者对经典的解读阐释,融入他们所吸收的所处时代的新鲜思维成果。
这里的关键,在于循着经受了历史和人民检验的经典作品所昭示的审美价值取向和道德伦理观念,顺势深化、丰富、发展,而要防止和反对逆势解构、拆卸、颠覆。
逆势解构、拆卸、颠覆,往往是为了制造受众视听感官的刺激感和迎合所谓时尚趣味。
殊不知,当一个民族视听感官的刺激感过度强化之时,便是这个民族的精神美感与反思能力弱化之时,这是民族文化建设的悲哀而非幸事。
我们决不能乐此不疲、麻木盲目。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大厦,是靠历代经典作家、艺术家及其经典作品为根根栋梁支柱搭建起来的,倘若容忍将这些栋梁支柱一根一根被囫囵吞枣地用西方观念加以解构、拆卸、颠覆,那么,这巍巍大厦将坍塌下来,中华民族就将失去自立于世界民族的文化艺术之根!我们切不要一边天天呼唤经典,一边又不珍视经典,更不要把伪经典捧上天。
(节选自《敬畏经典》)1、下列表述,不属于随意“解构”乃至“颠覆”经典的危害的一项是()A、随意解构、颠覆经典的做法,只会营造出有悖于“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不良的精神“民生”氛围,从而有害于走向文化自强。
B、逆势解构、拆卸、颠覆经典作品,往往是为了制造受众视听感官的刺激感和迎合所谓的时尚趣味。
C、随意“解构”乃至“颠覆”经典,在过度强化民众视听感官的刺激感的同时,必然弱化我们民族的精神美感与反思能力。
D、囫囵吞枣地解构、拆卸、颠覆历代经典作家、艺术家及其经典作品,将会坍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大厦。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经典作品中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的诸如“天人合一”、“兼容和谐”、“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民为邦本”、“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等等理念、主张。
B、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的理念、主张,为当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着强大的精神资源。
C、“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堪为21世纪面临经济危机、能源危机、生态危机、道德危机和精神危机的人类开出救治的文化良方。
D、戏曲《赵氏孤儿》和“吴越之争”的传说,都是中外文明的经典,很早就受到西方人的关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敬畏、珍视经典,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优秀传统文化艺术高度自觉、充分自信的文明标志。
B、任何改编,总要注入改编者对经典的解读阐释,融入他们所吸收的所处时代的新鲜思维成果。
C、改编经典应循着经受了历史和人民检验的经典作品所昭示的审美价值取向和道德伦理观念,顺势深化、丰富、发展。
D、目前,有些人一边天天呼唤经典,一边又不珍视经典,把西方时髦的“人性深度”理论等伪经典捧上了天。
【答案解析】1、B、不属于随意结构的危害,是目的。
2、D、吴越之争不是中外文明的经典,也没有很早就受到西方人关注。
3、D、文中没有说“西方时髦的人性深度理论”是伪经典。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买画余显斌那时,程豫已致仕。
所谓的致仕,就是退休,离开官场,归隐田园。
他雇了一只船,一路白帆飘飘,回到老家高坝。
他的家在高坝街的那一边,进了门楼,一个四合院,一排砖墙瓦房,十分朴素。
但是,不大的院子,却洁净雅致,种着菊花,还有别的花儿。
每天早晨起来,程老爷子喝罢茶,会走到院子里,这株花前站站,那株花前停停,心里,清闲得如吹过花叶的风,如对面山上的白云。
多年官场生活,已让他心生厌倦。
只有在老家,在这个古镇上,他才感到心地清净,浑身舒爽。
当然,早饭后,一人品茶看书,十分舒适。
有时也会拄着拐杖,到处走走,看看山,看看水,和故旧交谈。
这天,他出外访友,两人正品茶间,仆人匆匆赶来,俯身对他耳语几句。
他一惊,抬起头道:“怎么,少爷与人争吵?”仆人没说话,只是点点头。
他站起来,对老友抱拳道:“家里有事,改日再来请教。
”说完,在老朋友的相送下,走了。
表面上,他一脸淡定,心中却很生气,自己的儿子一直很懂礼的,今天这是怎么了,竟然与人争吵,太不像话了。
走过小桥,走过镇街,前面就是自己的家,里面传来争吵声。
他疾步走进去,看见儿子正拉着一个布衣书生,不许离开。
他冷着脸,对儿子道:“放手!”儿子见了他,忙松开手,告诉他,这个书生是一个骗子。
原来,不久前,程家少爷在街上经过,看见一个卖画的书生,声称自己有八大山人名画一幅,名《枯木小鸟图》。
程少爷一听大喜,忙让看看。
那书生打开包袱,拿出一轴,徐徐打开,纸张古旧,一看就是古物。
再看画面,翰墨流畅,烟云满纸,一只鸟,站在一根枯木上,白眼看天,如同铁铸。
程少爷大喜,知道自己父亲特爱八大山人的画,于是,当即答应以五百两银票卖下。
书生勉强答应,说不是老母生病,无钱买药,绝不会如此低价出售。
一切谈妥,程少爷伸手入兜,哎呀一声,告诉对方,自己没有带钱,让他改天来拿,分文不少。
程大少的目的,仍不放心,怕画是赝品。
他拿了画,一个人暗暗在书房里细看,谁知这一看就看出了问题,八大山人画鸟,鸟眼为方形,而画中鸟眼却是弧形。
因此,今天,书生来拿钱时,程少爷一把抓住他,大骂骗子,准备送往官府治罪。
程豫听了儿子的解释,拿过了画,仔细看了,对程少爷道:“无知!”程少爷一惊,问道:“爹,怎么?”程豫小心卷了画,装入木匣,告诉程少爷,此画乃真品无疑,怎能是假。
程少爷听了,忙指出鸟眼存在的破绽。
程豫哼了一声,解释道:“八大山人画鸟多为方形鸟眼,但兴致来时,偶尔也画弧形鸟眼。
”说完,程豫吩咐,将五百两银票送给书生。
看书生一身单衫,寒颤颤的,他又走近房内,亲自包了一包自己半旧的衣服送上。
书生低了头,千恩万谢地走了。
看书生走远了,程豫转身,将画递给儿子道:“烧了,以免此画以后骗了别人。
”程少爷一惊,问道:“为什么?”程豫轻声说:“这画是赝品。
”程少爷望着自己的爹,大惑不解。
程豫长叹,告诉儿子,这人是读书人,又有这样深的绘画功底,仿造赝品,一定有不得已的苦衷,能帮一把,为什么不帮一把呢?程少爷听了,轻轻点点头道:“爹,我明白了。
”程豫长叹一声,望着书生远去的方向。
书生拿了银子和那包衣服回家,打开包袱,里面有一张纸,上写:君之丹青已上层楼,假以时日,定为大家,赠银五百,以助君成功。
[来源:Z_xx_]书生读罢,红了眼圈,久久无言。
多年后,丰阳出现一个画家,提笔濡墨,满纸云烟,俨然已成画坛名家。
这人,就是那个书生。
(选自《小说月刊》,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来源:Z+xx+]A.谈妥价钱后,程少爷发现自己没有带钱,便让那书生改天来拿,书生爽快答应,可知书生涉世未深,轻信别人。
B.“书生低了头,千恩万谢地走了”,其中“低了头”只是一处闲笔,只是单纯的表现书生内心的情感。
C.一直很懂事的儿子竟然会与人吵架,这个情节是作者设置的一个悬念,能够激发读者关切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
D.文章虽然短小,但是波澜起伏;作者通过大量肖像、语言、动作等描写,塑造了程豫这一人物形象,给人以启示。
5“程大少的目的,仍不放心,怕画是赝品。
”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6分) 6.程豫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 【答案解析】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4.C5.(1)照应文章情节。
书生以五百两的低价卖八大山刘军:(1)李老师:哦,是刘军啊,我当然记得你,你好啊。
刘军:(2)李老师:8月2号晚上啊,恐怕不行,我现在外地,到时候可能赶不回去。
刘军:(3)李老师:是的,我也觉得很遗憾,我也很想你们,请代我向全班同学问好,祝你们玩得开心!【答案解析】(1)李老师您好,我是您的15届学生刘军,您还记得我吗?(2)我们8月2号晚上举行全班同学聚会,想邀请您参加,到时候您一定要来哦!(3)啊,那真是太遗憾了,我们会想您的。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语言得体的题目,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
此题注意根据语境作答,前两个空格注意后面的提示“记得你”,前面要有照应的语句,同时注意交代主体事件,邀请老师参加聚会,最后一个空格注意“老师有可能来不了”的语境,表示“遗憾”,语气不要生硬。
24下面这段文字的结论是从哪些方面推导出来的?请提取其主要原因,在横线上写出五个关键短语。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纬度低,海拔高,发射倾角好,地空距离短,在这里发射卫星,可以利用地球自转的离心力,又可缩短地面到卫星轨道的距离。
同时坚实的地质结构,对地面发射设施设备、跟踪测量、通讯布网有利。
这里,晴好天气多,几乎没有雾天,试验周期和允许发射的时间较多;交通通讯方便,为运输火箭卫星和燃料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