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T后淋巴增殖性疾病
卵巢环状小管性索瘤

患者女,11岁。
因阴道不规则流血半年余,发现盆腔包块2月余于2015年12月24日收入院。
患者自半年前月经来潮阴道流血淋漓不尽至今,少于月经量,伴有尿频、腹胀、恶心等不适。
查体:腹部膨隆,可扪及一大小约25 cm×25 cm×20 cm的囊性包块,活动差。
B超提示腹腔内探及巨大囊性包块,大小约20.75 cm×10.39 cm,上达剑突下,下至盆腔,内见大量分隔,呈蜂窝状。
盆腔CT示:中下腹至盆腔可见巨大囊性占位,边缘清晰,大小约25.2 cm×23.5 cm×13.6 cm,内密度均匀,可见分割,CT值约为15HU,腹膜后及盆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图1)。
图1 中下腹至盆腔巨大囊性包块肿瘤标志物、雌激素及孕激素未见异常。
剖腹探查术中见:左卵巢见一大小约30 cm×30 cm×25 cm囊性包块,多房性,内见淡黄色液体约4000ml及淡黄色小脂肪粒样组织,右卵巢及双侧输卵管未见异常。
盆腔内可见淡红色血性腹水约100ml,余未见异常。
家属要求保留卵巢,遂行卵巢肿瘤剥除术。
术后病理:(左侧卵巢)伴有环状小管的性索肿瘤,免疫组化示:瘤细胞Vimentin(+/-),α-inhibin(+),CKpan(+),CD99(+),MelanA(+),HMB45(-),Calretinin(-);(腹水)血性涂片内未见肿瘤细胞。
讨论:卵巢环状小管性索瘤(sex cord tumor with annular tubules,SCTAT)十分罕见,1970年被Scully首次详细描述并命名为卵巢环状小管性索瘤,患者发病年龄在4~76岁,平均26.7岁。
SCTAT的起源至今仍有不同的看法,当前被广泛接受的观点是把该瘤视为性索起源的不成熟细胞形成的肿瘤,这类不成熟细胞有分化成粒层细胞或支持细胞的潜能。
WHO指出它虽不能证实其属于特殊类型的卵巢或睾丸肿瘤,但是一型具有性索和/或间质成分的肿瘤,关于肿瘤的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明确。
慢性NK细胞淋巴增殖性疾病护理措施

3
NK-CLPD的特 点是NK细胞异 常增殖,导致 免疫系统功能 紊乱。
4
疾病通常表现 为淋巴结肿大、 肝脾肿大、贫 血、发热等症 状。
发病原因
01
02
03
04
遗传因素:家 族遗传史
免疫系统异常: 免疫系统功能
紊乱
病毒感染:EB 病毒、人类疱
疹病毒等
环境因素:化 学物质、辐射
等
临床表现
01
02
03
04
发热、盗汗、 乏力、体重减 轻等全身症状
淋巴结肿大、 肝脾肿大等局
部症状
贫血、血小板 减少等血液学
异常
感染、出血等 并发症
2
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A
增强患者信任感
倾听患者心声,了解
B
患者心理需求
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
C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
D
者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饮食护理
01
饮食清淡:避免 油腻、辛辣、刺
激性食物
02
营养均衡:保证 蛋白质、维生素、 矿物质等营养素
的摄入
03
适量饮水:保持 水分平衡,预防
脱水
04
避免过敏食物: 避免摄入可能引 起过敏反应的食
物
药物护理
药物种类:包 括化疗药物、 免疫抑制剂、 生物制剂等
01
药物副作用:注 意观察患者药物 副作用,如恶心、 呕吐、脱发等
慢性NK细胞淋巴增殖性疾病 护理措施
刀客特万
目录
01. 疾病概述 02. 护理措施 03. 护理注意事项
1
疾病概述
疾病定义
一种EBV特异性的细胞毒性T细胞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EBV特异性的细胞毒性T细胞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0a7e7ab5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7b.png)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1588232.5(22)申请日 2020.12.29(71)申请人 山东省齐鲁细胞治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地址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港兴三路1109号实验楼201室申请人 银丰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72)发明人 吕晓菲 张慧慧 谭毅 李想 (74)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37218代理人 牛芳(51)Int.Cl.C12N 5/0783(2010.01)C12N 5/0781(2010.01)C12N 13/00(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EBV特异性的细胞毒性T细胞的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属于细胞生物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EBV特异性的细胞毒性T细胞的制备方法:采用刺激细胞按照不同比例刺激脐血或外周血来源的单个核细胞3周,培养过程中每3天对半更换细胞培养液,维持细胞密度为3.0×106/mL,共刺激培养21天;所述刺激细胞为辐照过的EBV转化的B淋巴细胞,所述单个核细胞与刺激细胞以每周减少的比例进行,即第0天时,单个核细胞与刺激细胞的比例为40:1,第7天为20:1,第14天为5:1,每种比例分别刺激一周,共刺激三周。
本发明提供的EBV ‑CTL的制备方法,能够快速有效提高扩增效率,体外功能实验表明,EBV ‑CTL可以特异性的杀伤EBV感染的细胞,且杀伤效率在90%以上。
在临床上,对同种异体干细胞移植后受体的EBV免疫治疗具有重要的潜在意义。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页CN 112626015 A 2021.04.09C N 112626015A1.一种EBV特异性的细胞毒性T细胞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刺激细胞按照不同比例刺激单个核细胞,刺激培养3周,收获细胞;所述刺激细胞为辐照过的EBV 转化的B淋巴细胞。
Castleman病治疗

Castleman病治疗Castleman病,又称纵隔大淋巴结增生症,是一种罕见的淋巴体系疾病,其特征是淋巴结的进行性肿大和病理形态特异性。
目前,对于Castleman病的治疗尚无统一的标准方案,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化疗和免疫治疗等。
手术切除是Castleman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
对于患有局灶性Castleman病的患者,手术切除可以完全去除淋巴结病灶,减轻患者的症状并提高生存率。
但对于多中心型Castleman病,手术切除则不太可行,因为多中心型的淋巴结增生往往累及到多个淋巴结和其他器官,手术切除风险较大。
化疗是治疗Castleman病的另一种常用方法。
化疗可以通过抑制异常增生的淋巴细胞分裂和增殖,达到减轻症状、缩小淋巴结肿大和控制病情的目的。
一些化疗药物,如顺铂、长春花碱和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等,常被用于治疗Castleman病。
然而,由于Castleman病是一种罕见病,临床研究较少,因此对于化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评估仍面临很多挑战。
免疫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治疗方法,针对Castleman病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免疫治疗主要通过激活或增强机体免疫系统的反应,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近年来,抗CD20抗体和免疫调节药物等的应用在Castleman病的治疗中逐渐引起重视。
例如,利妥昔单抗是一种抗CD20抗体,可以选择性地杀死CD20阳性的B淋巴细胞,被广泛应用于多种B 细胞淋巴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
由于Castleman病中淋巴细胞也是B细胞的一种,因此利妥昔单抗也被尝试用于Castleman病的治疗,取得了一些积极的临床疗效。
除了上述治疗方法,Castleman病的治疗还可以辅助使用其他方法,例如放疗和靶向治疗。
放疗可以通过高能辐射杀死肿瘤细胞,起到控制病情的作用。
靶向治疗则是通过针对Castleman病相关的特定信号通路介导的分子进行干预,达到抑制病变细胞生长的目的。
周围型肺癌SCT征象与VEGF、E—cad表达相关性研究

V G 蛋 白表达。结果 EF
周围型肺癌中 , 胸膜侵犯 、 巴转移及 T M分期 ST诊断准确率 分别 为 8.7 、 .4 淋 N C 66% 8 2% 8 ST可清晰显示周 围型肺 癌 的各种 征象 , C 较
和 8.5 12%。肺 癌 Ecd - 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大小 、 a 棘突征 、 胸膜侵犯及淋 巴转移明显相关 ;E F的表 达与周 围型 VG 肺癌 的毛刺征 、 突征 、 棘 空洞征 、 胸膜侵犯 、 巴转移 明显相关 。结论 淋 准确地反映肿瘤浸润转移的病理学和生物学特性 。
S T w ti n e k bfr ug r.E peso so GF,E—a f umo aye  ̄io e x mie i Pi C i n o ew h eo srey x rsin f e VE c do l n r a n maw r ea n w t S p e d h mmu o n-
维普资讯
山东医药 20 年第 4 卷第 l 期 08 8 4
周 围型肺 癌 S T征 象 与 V G 、 —a 达 C E F E cd表 相关 性 研究
宁培钢 。 高剑波 。 岳松伟 。 杨学华 。 周志刚。 华。 郭 吴逸明。 张永高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 医院 , 河南郑州 405 ) 502
p t oo ia d b oo i a h r cei t s o v in a d mea t i i P a lgc la h n ilg c lc a a tr i fi a o t a s n P C. sc ns n s s
hso h mia e h i u .Re u t T e rt f lu a v so lmp o e mea tssa d t eT itc e c tc n q e l s ls h ae o e r i a i n, y h n d tsa i n NM ftmo yS T da — p l n h o u r C ig b n ssWa 6 6 % 。8 . 4% a d 8 . 5 .T e a n r a x rs i n o c d wa s itd w t e s e o u r l u o i s 8 . 7 82 n 12 % h b o m le p e so fE— a s a  ̄ ae i l i ft mo ,p e — s lt h z r n a in a d l mp o e mea t i.T e e p e s n fV l a i v o y h n d tsa s h x r si so EGF wee co ey a s cae i p c l t n s n,s i e sg , s n s o r ls l o itd w t s iu ai i s h o g p n i n
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抗B细胞抗体
北京大学 血液病研究所
✓ CD21+CD24 BMT CR 61-75%,OS 35%,实体器官 50–58%
✓ Rituximab 用于32例实体器官移植后PTLD,有效率65%, 停药中位7个月2例复发
北京大学 血液病研究所
Rituximab-预防性治疗
• 入组条件:去T异基因移植;移植后血浆EBV-DNA≥1000拷贝 /毫升
周围T细胞淋巴瘤,无其他特征 4.霍奇金淋巴瘤(HL)和霍奇金淋巴瘤样PTLD
北京大学 血液病研究所
T-细胞肿瘤:3~12.5%
➢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 ➢ 肝脾- T细胞淋巴瘤 ➢ NK/T细胞淋巴瘤 ➢ T-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 ➢ 周围T细胞淋巴瘤
发病机制
北京大学 血液病研究所
➢ 复杂,多因素参与 ➢ EBV感染 (原发或激活)是主要的因素 ➢ 受者因素为免疫监视功能受损 ➢ 来自移植物的慢性抗原刺激也起作用 ➢ 高危因素:特殊的移植器官;种类, 免疫移植剂的
细胞样或浆细胞分化中 ➢ 单形性并非指细胞完全一致,而指绝大多数细胞是变异的
北京大学 血液病研究所
霍奇金淋巴瘤(HL)和霍奇 金淋巴瘤样PTLD
➢诊断依据经典的形态和免疫分型
诊断
北京大学 血液病研究所
➢ EBV-DNA拷贝高 ➢ 病毒负荷检测可以用全血\血清或血浆,细胞外
游离的DNA是否反应感染病毒的存在或只是死 细胞释放出的DNA尚不清楚 ➢ 血清EBV-DNA检测可以用来检测EBV相关肿 瘤的疗效
• 检测的49例患者,17例EBV-DNA ≥1000拷贝/ml。
• 15/17例预防,中位时间113天(41-202天);14/15达CR, 中位有效时间8天(1-46天);1/15无效,在2次rituximab 治疗和DLI后达CR。
造血干细胞移植

(三)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 是指供一受者之间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 (简称MHC)相合的同种两个个体间的移植。 目前开展的是基因型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兄 弟姐妹间的移植,少数为亲子间的移植,也有人 类白细胞抗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简称HLA)表型相同的无关人员之 间移植,此种移植机会极少。 易并发GVHD,但其优点是移植后疗效比ABMT 和SBMT佳。
移植骨髓所需的有核细胞数应按 受(患)者体重和根据供体来源而定: (1)SBMT需3.0-5.0×107/Kg (2)Allo-BMT需》2.0-6.0×108/Kg 当采集到400ml时,应开始回输事 先采集的自身贮备血,以防休克,术后 需补充各种造血因子。
(2)过滤 通过17、18号针头二次过滤,或 不锈钢网(孔径0.201~0.307mm)过滤 后注射至血袋或采集瓶中。一般吸取 的骨髓用生理盐水或1640稀释液肝素 抗凝,每毫升骨髓血需含肝素15~20 单位,以防骨髓血凝集。
采集前动员方案选择要根据恶性肿瘤的 类型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白血病或恶性淋巴瘤晚期等血液系恶性 肿瘤作自身的PBSCT时,以选择抗肿瘤化疗 药物作为动员剂量为适宜。 而对于Allo-PBSCT供者宜选用GM-CSF 或G-CSF。
(二)采集 1.采集时机选择: (1)动员化疗结束后2-3周,外周血白细 胞计数升至(1.0-2.0)×109/L时。倘若单 用G-CSF动员宜在白细胞计数升至(5.510.0)×时,血小板计数50×109/L; (2)外周血CD34阳性细胞1%(正常为 0.20.1%)。但采集时机仍需根据患者的 当时情况而定。
2.供者准备: 详细询问供髓者的病史和全面体 检,对血、骨髓及心、肝、肾、免疫 功能等进行检查。骨髓检查包括常规 分类、粒-单集落形成测定(GM-CFU)、 染色体分析,此外还应检查血清巨细胞 病毒等病毒抗体滴度和华康氏反应。
免疫增殖病的概念及分类

免疫增殖病的概念及分类免疫增殖病(immune-proliferative disorders)是指一类免疫系统过度活跃、导致异常免疫细胞增殖的疾病。
该类疾病存在多种类型和亚型,通常与免疫系统调节失调相关。
根据病理特点和免疫细胞类型的增殖情况,可以将免疫增殖病分为以下几类:淋巴瘤样增生性疾病、炎症性疾病、骨髓增生性疾病、浆细胞性疾病以及其他免疫细胞增生性疾病。
1. 淋巴瘤样增生性疾病(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s)淋巴瘤样增生性疾病是指一类与淋巴细胞或浆细胞异常增殖有关的疾病。
常见类型包括:-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一种非常缓慢进展的白血病,主要由成熟的淋巴细胞异常增生引起。
- 淋巴细胞增多症(lymphocytosis):淋巴细胞数目明显增多,但绝大多数患者无症状。
- 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 PTCL):一类起源于外周T淋巴细胞的恶性肿瘤。
- 激活T淋巴细胞型自身免疫淋巴细胞淋巴瘤(activated T-cell type autoimmune lymphoproliferative syndrome, ALPS-T):一个遗传性疾病,伴随T细胞异常增殖和自身免疫反应。
2. 炎症性疾病(inflammatory disorders)炎症性疾病是指免疫系统异常激活导致的慢性炎症反应,常见类型包括:- 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一种慢性、进展性、对称性的关节炎。
免疫细胞(如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等)以及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等)的异常增殖参与了炎症过程。
-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一种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性关节病,主要累及脊柱和骨盆区域。
- 乾燥症(Sjögren's syndrome, SS):一种以眼干、口干为主要症状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细胞增殖和异常免疫反应对病变发展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目的
通过
(组织其中 21 篇文献的 46 例 PTLD 病例进行 统计分析。结果 HSCT 组发病时间为移植后 3 个月,明显早于 SOT 患者(12 个月,P < 0.05) ; (2)HSCT 组中使用抗胸腺
括 自 体 外 周 血 干 细 胞 移 植 3 例(11%) ,人类白
46 例 PTLD 患 者 中,27 例 为 HSCT 受 者, 包
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 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以及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 文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和万方资源数据库联 合检索,以“移植”并且“肿瘤”和“移植后淋巴 (组织 / 细胞)增殖 / 增生性疾病”或“PTLD”为 主题词进行检索,共检索出相关文献 33 篇,去除 同一中心不同时期的早期报告、来源于同一组病例 的多篇报告和数据不完整的文献,对其中 21 篇文 献
【Key words】 Post-transplant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s ;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 ; Solid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s,PTLD)是造血干细胞 移植(HSCT)和实体器官移植(SOT)后的一种
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 (ATG) 的比例明显高于 SOT 组 (63% 比 5%, P < 0.01) ; (3) HSCT 组中有 11 例 (41%) 检验显示 HSCT 组较 SOT 组病情进展迅速、凶险,存活率低(P < 0.05) 。1 年总体生存率 HSCT 组为 30%, SOT 组为 60% ; (5)将年龄、移植种类(HSCT/SOT) 、移植至 PTLD 时间、PTLD 分型、临床分期、PTLD 诊断时 EB 病毒的感染状态、ATG 使用、GVHD、免疫抑制剂(IS)减量、化疗、外科手术以及利妥昔单
·277·
PTLD classification, clinical stage,EBV infection at diagnosis of PTLD,ATG,GVHD,immunosuppressive dosage effect on survival were ATG administration and previous GVHD. Conclusions These analyses indicate that PTLD SOT recipients. ATG administration and previous GVHD are survival. organ transplant ; Survival analysis occur early post Tx with aggressive course and adverse outcome. HSCT patients experience worse outcomes than the reduction, chemo-therapy, surgery and rituximab. And it suggested that the two factors that had the greatest negative
cases from the China Knowledge Resource Integrated Database, VIP Chinese Journal Database and Wanfang database. were analyzed. Results Key words used for searching were PTLD,malignancies,and transplantation(Tx). 46 cases from 21 articles 27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HSCT)recipients and 19 solid organ transplant
DOI : 10.3969/j.issn.2095-5332.2013.05.002
analysis was used with 12 factors that may influence survival :age,type of Tx,time from Tx to PTLD diagnosis,
[1-21]
10 例(53%) ,肝移植 8 例(42%) ,以及心脏移植
(50±9)岁,P<0.01〕 ,这是因为血液病恶性肿瘤 发病年龄上的差异明显。 2.2 病程
较 SOT 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更低〔 (28±15)岁比
比 52%) ,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SCT
年轻人多发,而实体器官移植受者中年人居多,故
少见的致命性并发症。国内相关文献仅见综述、个 案报道和单篇 9 例小样本的分析研究。为了对我国 个较为清晰的了解,我们通过检索国内文献,对已 的发生特点,报告如下。 1 1.1 材料与方法 文献来源 通过中国知网(CNKI,含中国学术期刊全文 发表的 PTLD 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我国 PTLD PTLD 患者的发病特点、病程转归、治疗现状有一
中国知网(CNKI) 、维普期刊数据库和万方资源数据库联合检索,以“移植”且“肿瘤”和“移植后淋巴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受者 27 例和实体器官移植( SOT )受者 19 例纳入分析 : (1)
在 PTLD 发病前出现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而 SOT 组则无 GVHD 发生(P < 0.01) ; (4)Kaplan-Meier
·276·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13 年第 1 卷第 5 期 Prac J Organ Transplant(Electronic Version) , September 2013, Vol.1, No.5
·论著· 国内报道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的总结分析
苗芸,于立新,邓文锋,付绍杰,徐健,杜传福,王亦斌,周敏捷(南方医科大学南方 医院器官移植科,广东 广州 510515)
(4)Kaplan-Meier test showed HSCT recipients experienced worse outcomes than the SOT group(P < 0.05). 1-year
overall survival for HSCT recipients with PTLD was 30% while 60% for SOT patients.(5)COX proportional hazards
抗使用等 12 个因素纳入 COX 风险分析模型,提示对于 PTLD 患者生存的不利因素为 ATG 使用和 GVHD 发 生。结论 ATG 使用和发生 GVHD 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的危险因素。
PTLD 多于移植术后早期发生,进展迅猛、预后差 ; HSCT 患者较 SOT 发生 PTLD 后生存率更低 ;
基金项目: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451051501005789) ; 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项目(B2010196) 通讯作者: 苗芸, Email : miaoyunecho@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13 年第 1 卷第 5 期 Prac J Organ Transplant(Electronic Version) , September 2013, Vol.1, No.5
(SOT)recipients were reported in the Chinese literatures,who developed PTLD.(1)PTLD in HSCT recipients was
diagnosed earlier than the SOT recipients(3 months vs. 12 months,P < 0.05).(2)Antithymocyteglobulin(ATG) was administrated to more patients in HSCT group than that in SOT group(63% vs. 5%, P < 0.01). (3)There were 11 (41%)HSCT patients who experienced GVHD, while there was no GVHD occurred in SOT patients(P < 0.01).
1.2
患者来源
报道的 46 例 PTLD 进行统计。
在这 21 篇资料较全的文献中,入组 46 例患者 多来源于具有大型移植中心的综合性医院
[1-21]
后 6 个 月, 最 短 15 天, 最 长 146 个 月。HSCT 发 12 个月〔3(0.5~59)比 12(0.8~146) , P<0.05〕 。 死 亡 16 例(59%) , SOT 死 亡 8 例(42%) 。在两 组死亡病例中,从 PTLD 到死亡的中位时间,HSCT 组为仅为 18 天,SOT 组为 120 天, 〔18(3~330)天 PTLD 发病凶险, 病程较短, 在个案报道中 HSCT 病时间明显早于 SOT,两组分别为术后 3 个月和
本组 46 例 PTLD 患者诊断的中位时间为移植
。对
[22]
无肿瘤分型的患者根据其病理资料按照 2008 年世 界卫生组织(WHO)标准进行 PTLD 肿瘤分型 的分期标准对 PTLD 进行临床分期 统计学分析
[23]
;
无肿瘤分期的患者按文献描述根据非何杰金淋巴瘤 。 1.3
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post-transplant
量的比较采用 t 检验,分类变量的比较采用 χ 2 检 验以及 Mann-Whitney 检验,患者生存率的计算采 用 COX 风 险 分 析 模 型 分 析 PTLD 患 者 生 存 率 的 结 果 用 Kaplan-Meier 检验 ; 在校正其他混杂因素之后,
【关键词】 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 ; 造血干细胞移植 ; 实体器官移植 ; 生存分析 Post-transplant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s : a summary analysis of reported cases in China MIAO Yun,YU Li-xin,DENG Wen-feng,FU Shao-jie,XU Jian,DU Chuan-fu,WANG Yi-bin,ZHOU Min-jie. Department of Organ Transplantation, Nanfang Hospital,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515, Guangdong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 MIAO Yun, Email : miaoyunecho@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s(PTLD)patients in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how the demographic data and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st-transplant Methods All the data were selected for reported PT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