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鉴别诊断ppt课件
甲氨蝶呤相关的淋巴增殖性疾病讲课PPT课件

其他副作用:脱发、肺纤维化等
过敏反应:皮疹、发热等
肾功能损害:血尿、蛋白尿等
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
消化系统反应:恶心、呕吐、口腔溃疡等
肝功能损害:转氨酶升高、黄疸等
淋巴增殖性疾病的发病机制
PART FOUR
淋巴增殖性疾病的病因
病毒感染:如EB病毒、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等
剂量调整:根据患者的耐受性和疗效,适时调整甲氨蝶呤的剂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甲氨蝶呤在淋巴增殖性疾病中的治疗方案和剂量调整
治疗方案:甲氨蝶呤作为淋巴增殖性疾病的辅助治疗药物,常与化疗药物联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剂量调整: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医生会制定个性化的用药方案,包括剂量、用药时间和频率等。同时,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和疗效,及时调整剂量以确保安全有效。
临床试验和治疗效果评估
未来研究方向和潜在的治疗策略
研究展望与未来发展方向
探索新的治疗策略:针对甲氨蝶呤抵抗的淋巴增殖性疾病,寻找更有效的药物或联合治疗方案。
深入研究淋巴增殖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深入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为新药研发提供理论支持。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甲氨蝶呤在淋巴增殖性疾病中的不良反应和处理措施
处理措施:及时停药、对症治疗、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等
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
过敏反应:皮疹、药物热等
消化系统反应:恶心、呕吐、腹泻等
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黄疸等
病例分享与讨论
PART SIX
病例选择与介绍
病例来源:真实病例,具有代表性
病例讨论:针对病例展开讨论,分析治疗方案和效果
淋巴结肿大的病因及鉴别PPT课件

.
体检鉴别
急性非特异性淋巴结炎时肿大的淋巴结常有明 显触痛局部有红肿热等急性炎症表现;慢性感 染时一般肿大的淋巴结疼痛轻微质地中等可互 相粘连; 淋巴结结核时若组织发生干酪坏死则可触到波 动; 恶性淋巴瘤之淋巴结常明显肿大质地硬如软骨; 淋巴结转移癌则质地围有橡皮样感与周围组织 粘连不易推动。
.
病程关系
淋巴结肿大病史较长者,往往提示为慢性 炎病症病,如结核菌等感染,以及其他慢 性疾病,如慢性型Gaucher病等。局部淋 巴结进行性肿大应注意肿瘤转移及淋巴瘤, 应按淋巴结引流区域寻找原发灶。
.
伴随症状
伴随症状可以对淋巴结肿大的病因提供重要线索。淋巴 对肿大伴有相应引流区域感染灶者,如右股淋巴结肿大 伴右脚气感染,颌下颏下淋巴结肿大伴扁桃体炎、牙龈 炎,腋窝淋巴结肿大伴乳腺炎,耳后淋巴结肿大伴头皮 感染者,可诊为非特异性淋巴结炎;淋巴结肿大伴皮肤 瘙痒者,应考虑变态反应或霍奇金病;局部淋巴结肿大 伴低热盗汗消瘦者,提示为淋巴结结核、恶性淋巴瘤或 其他恶性肿瘤等;淋巴结肿大伴周期性发热者,多见于 恶性淋巴瘤;全身性淋巴结肿大伴有发热出血贫血者, 主要见于各种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晚期淋巴瘤等, 偶可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饮酒后约20分钟左右出现病 变部位的疼痛(酒精疼痛)见于部分霍奇金病患者。
.
结构性异常
巨淋巴结增生症(GLNH)是一种少见病, 病因尚不明确,患者多无症状,为异源性 的罕见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亦称为血 管滤泡性淋巴组织增生。GLNH于1954年 由Castleman首先发现,故又称其为 Castleman病。
.
组织细胞性增生肿大
1.郎格罕细胞(Langerhan)细胞组织细 胞增生症。 2.脂质沉积病:包括鞘磷脂病又称尼曼-匹 克(Niemann-Pick)病;葡萄糖脑苷脂 病又称高雪(Gautier)病 。 3.结节病
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鉴别诊断ppt课件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非特指
慢性炎症相关的DLBCL 淋巴瘤样肉芽肿 原发纵隔(胸腺)大B细胞淋巴瘤
毛细胞白血病(HCL)
脾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不能分类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LPL) 重链病 浆细胞肿瘤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 (MALT淋巴瘤) 结内边缘区淋巴瘤 滤泡淋巴瘤(FL) 原发皮肤滤泡中心淋巴瘤 套细胞淋巴瘤(MCL)
中位年龄59岁, 20岁以下的人罕见 男女比例为1:1.7 来源:生发中心细胞 典型的免疫表型: sIg+(IgM 50-60%, IgG 40%)、CD19+、 CD20+、 79a+、CD10+、bcl-2+(>80%)、 bcl-6+、CD23-、 CD43-、CD5-、 cyclin D1-
FL分级
• 1级: 0-5个中心母细胞/ HPF • 2级: 6-15个中心母细胞/ HPF • 3级: >15个中心母细胞/ HPF
– 3A: 可见中心细胞 – 3B: 中心母细胞形成实性片状
Follicular Lymphoma Grading
Grade I 0-5 centroblasts/HPF Grade II 6-15 centroblasts/HPF Grade III >15 centroblasts/HPF
我国常见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 • • • • •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DLBCL) 滤泡淋巴瘤 (FL) MALT淋巴瘤 (MALT) 结内及脾边缘区淋巴瘤 (NMZL/SMZL) 套细胞淋巴瘤 (MCL) 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SLL/CLL)
慢淋/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
淋巴细胞增殖性疾(医学PPT课件)

一、形态学分型
L1: 原始和幼淋巴细胞以小细胞(直径≤ 12μm)为主,儿童多见。
L2: 原始和幼淋巴细胞以大细胞(直径> 12μm) 为主,成人多见。
L3: 原始和幼淋巴细胞以大细胞为主,大小 较一致,细胞内有明显空泡。
二、免疫学分型
T细胞:CD2、CD3、CD7 B细胞:CD10、CD19、CD22
(CLL)
概述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简称慢淋(CLL):是由于 单克隆性小淋巴细胞凋亡受阻、存活时间延长而 大量积聚在骨髓、血液、淋巴结和其他器官,最 终导致正常造血功能衰竭的低度恶性疾病。这类 细胞形态上类似成熟淋巴细胞,但是一种免疫学 不成熟的、功能不全的细胞。
CLL是西方国家最常见的白血病类型,可占全部 白血病例的1/3.亚洲国家发生率较低,我国CLL约 占白血病总数的3%以下。90%以上的CLL发病年 龄在50岁以上,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2:1。
二、髓外白血病防治
CNS-L的防治:单独鞘内注射甲氨蝶呤 和/或阿糖胞苷预防(1~3年),CNS-L治 疗随全身化疗结束而停用,可联合头颅 照射。
睾丸白血病:放疗。
三、复发和难治AL的治疗 四、造血干细胞移植
骨髓移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脐血 干细胞移植。
【预后】5年DFS率为30%左右。
慢性淋巴细胞 白血病
病因
CLL病因不详,目前尚无证据说明病毒、电离辐射可引起该 类型白血病;但发现几种因素与该病密切相关: 遗传因素 (种族和家庭性)及性别。 1、 遗传因素: CLL或其他淋巴系统恶性疾病家族史者, 直系亲属发病率较一般人群高3倍。CLL患者的亲属自身免疫 病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 2、 染色体异常 50%的CLL患者具பைடு நூலகம்染色体异常,常累 及12或4号染色体,-8、i(7)、i(2p)、t(13;21)、+18、6q-、14q-、 -X等异常均有报道。染色体异常与病程有关,疾病早期染色 体异常占20%左右,晚期病例可达70%。CLL受累的染色体 常涉及免疫球蛋白编码基因(如14号染色体的重链基因)或 癌基因
淋巴瘤ppt课件

分型:
(1)1966年 Rappaport 结节型、弥漫型
(2)1982年 美国NCI Working Formulation (IWF)
低、中、高度恶性和杂类
(3)1985年成都工作会议分类 低、中、高度恶性、杂类
(4)1994年淋巴组织肿瘤欧美修改分类 (REAL)
(5)2001年 WHO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型
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
25
结内边缘区淋巴瘤
伯基特淋巴瘤
B细胞淋巴瘤,不能分类型,,
(1)边缘区淋巴瘤:
边缘带系指淋巴滤泡及滤泡外套之间的地带,此 部位发生的淋巴瘤系B细胞来源,CD5+,表达bcl-2。 属于“惰性淋巴瘤”。表现为全身性淋巴结肿大。
(2)滤泡性淋巴瘤(FL):
发生于生发中心,B细胞来源,CD19+,CD20+,CD5-, bcl-2+,伴t(14,18)及BCL-2重排,也为“惰性淋巴瘤”, 1、2级不易治愈,3级有侵袭性,强烈化疗效果好。
累及基因 MYC/IgH基因 MYC/IgLκ基因 MYC/IgLλ基因 Bcl-2/IgH CCND1/IgH Blc-6 MYC/TCRα
功能 转录因子 转录因子
凋亡抑制 G1-S 凋亡抑制 转录因子
注:染色体易位导致癌基因异常表达,抑癌基因失活,调控紊乱, 细胞增殖失控,分化受阻,凋亡抑制。
14
(4)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
组织学特征为大B淋巴细胞弥漫浸润,是最常见的侵袭性 NHL,免疫学表达CD19,CD20,CD22,CD79,目前的标准治疗方 案是R-CHOP,年龄在60岁以上者75%可获得完全缓解,5年 无病生存率在50%左右。
27
最新: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B-CLPD)的鉴别诊断

最新: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B-CLPD)的鉴别诊断B-CLPD的概念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B-CLPD)是由成熟B淋巴细胞克隆性增殖所致的一组疾病,此处克隆性即指恶性增殖。
克隆性的确定可以根据slg轻链限制性,即κ与λ比值相差三倍以上可认为是克隆性的;也可以根据PCR或克隆性染色体异常。
成熟B淋巴细胞克隆性增殖反映了这类疾病为慢性的恶性疾病。
慢性BLPD主要疾病慢性BLPD主要分为以白血病形式表现的疾病以及惰性淋巴瘤白血病期的疾病。
以白血病形式表现的的B-CLPD包括CLL/SLL,B-PLL,HCL及较少见的HCLv;惰性淋巴瘤白血病期疾病包括FL,MZL,LPL/WM及MCL。
MZL可以分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淋巴结边缘区淋巴瘤(NMZL)和脾脏边缘区淋巴瘤(SMZL),其中MALT最常见,占60%左右,SMZL占30左右,NMZL占10%。
MALT 很少侵犯骨髓,而SMZL及NMZL较常侵犯骨髓。
严格来讲MCL为侵袭性疾病,但常以小淋巴细胞形式表现,因此通常需与CLL鉴别。
由于BLPD之间发病机制不同、预后不尽相同、治疗不全相同,因此需要鉴别。
如CLL中FCR疗效优于RCHOP,而FL中RCHOP疗效优于FCR;克拉屈滨对HCL有特效。
在新药靶向时代,靶向治疗对不同疾病类型效果完全不同。
如BTK抑制剂伊布替尼对不同B-NHL具有不同疗效,对CLL/SLL,MCL及WM效果较好,但对MZL/MALT,DLBCL效果不佳;但PI3Kδ抑制剂Idelalisib对FL疗效较好,对SLL、MCL等则疗效不佳。
因此新药的进展进一步提高了鉴别的必要性。
此外,我们逐渐意识到CLL并非BLPD中的绝对多数,仅占39%,因此在病种分布上有必要进一步鉴别。
BLPD鉴别手段BLPD的主要鉴别手段包括组织病理+免疫组化、免疫表型、细胞形态、分子细胞遗传学及综合判断。
组织病理+免疫组化有典型病理特点的iNHL包括FL, MCL及SLL- FL的典型病理变化为滤泡广泛弥漫的增生,甚至形成“背靠背”外观;免疫组化CD10+, CD20+, Bcl-2+, CD30-。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汇报ppt课件

指导患者面对治疗过程中的压力与挫折,采取积极应对策略,如寻 求社会支持、进行放松训练等。
提高自我认知与接纳
引导患者正视疾病,接受自我,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提高生活质 量。
家庭护理技能培训
感染防控措施
01
教授家属正确的洗手、消毒方法,保持家居环境清洁,降低患
者感染风险。
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
THANKS
感谢观看
复查项目建议
根据医生建议,合理安排患者进行血常规、骨髓 穿刺等相关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和评估治疗效 果。
及时处理复发与并发症
教育患者和家属识别复发和并发症的迹象,及时 就医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保障患者安全。
06 研究进展与未来 展望
新型药物研发动态
抗体药物
针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特异 性抗原,研发出单克隆抗体药物 ,通过激活免疫系统攻击癌细胞
。
小分子靶向药物
针对癌细胞的特定基因突变,设计 小分子药物,实现对癌细胞的精准 打击。
细胞免疫治疗药物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免疫细胞, 使其能够识别并攻击癌细胞,为急 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提供新的 思路。
基因治疗技术前景探讨
基因编辑技术
利用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 病患者的基因进行修复或替换,从根本上治疗疾病。
01
02
03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医护人员需遵循无菌操作 规范,减少患者接触感染 源的风险。
定期消毒患者环境
保持患者居住环境的清洁 ,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和物 品表面消毒。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以降 低感染发生率。
出血风险评估及应对
最新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鉴别诊断

CLL/SLL积分系统
Marker
CD5 CD23 FMC7 SmIg CD22/CD79b
Score points
1
0
Positive
Negative
Positive
Negative
Negative
Positive
Weak
Strong
Weak
Strong
B-CLL:4-5分;非B-CLL:0-2分
B u rk itt’s Lym phom a
t(1B;c1l4-)1 0
M arginal Zone Lym phom a (M A LT)
M olecular pathogenesis of B-cell lym phom as
2008年WHO成熟B细胞肿瘤分类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 瘤(CLL/SLL)
(SLL/CLL)
慢淋/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
是西方最常见的白血病,占所有白血病的30%;中位年龄 65岁;男女比例为2:1;
来源:成熟B细胞 典型的免疫表型: sIg(dim)(轻链限制性)、 CD19+、
CD20(dim)、 CD79a+、 CD10-、CD5+、CD23+、 FMC7-、CD43+、CD11c+(dim)+、cyclin D1 不典型免疫表型:CD5-或CD23-,FMC7+,sIg(strang) CD38+、ZAP-70+预后较差
FL遗传学异常
易位涉及bcl-2的 t(14:18)(q32;q21)占80%(Bcl2/IgH)
有少数患者涉及bcl-6基因的易位 p53基因突变与向DLBCL转化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
MCL遗传学异常
• 涉及bcl-1易位的t(11;14)(q13;q32) 占40-95%
• del(13q14)、+12、del(17p13) • ATM基因突变
2021/1/28
43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
• 中位年龄64岁 • 男性多余女性 • 至少40%发生在结外 • 大多数为原发,也可由SLL/CLL、FL、MZL转化
性)、CD20+、CD79a+、CD5-、CD10-、CD23-、 CD43±、CD11c±(弱)、CD21+和CD35+ (marginal zone相关抗原)
2021/1/28
33
NMZL遗传学异常
• +3异常可见于6%的病例 • t(11;18)(q21;q21)见于25-50%病例
2021/1/28
2021/1/28
28
脾边缘区淋巴瘤(SMZL)
• 在淋巴肿瘤中的比例<2% • 在CD5-的难以分类的淋巴增殖性白血病中大多为此类
疾病(WHO 2008) • 常侵犯脾白髓的生发中心,脾门淋巴结、骨髓、外周
血常受累,浅表淋巴结和结外组织罕见受累,部分患 者有不同比例的绒毛样淋巴细胞 • 中位年龄68岁;男女比例1:1.8 • 在南欧发现与HCV感染相关 • 典型的免疫表型: sIgM/D+、 CD20+、CD79a+、 bcl-2+、 CD43-、 CD5-、CD23-、CD10-、bcl-6-(与FL鉴别)、cyclin D1-、CD103-、annexin A1-(与HCL鉴别)
“large non-cleaved”“small cleaved”
;MZL DLBCL (ABC type)
B-CLL;
(GC type)
2021/1/28
Somatic hypermutation of
46
Ig genes
2021/1/28
47
DLBCL 遗传学异常
• DLBCL很少具有Ig基因的突变
非胃部MALT淋巴瘤
• 淋巴结边缘区淋巴瘤(NMZL)
• 脾边缘区淋巴瘤(SMZL)
2021/1/28
23
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
中位年龄61岁;女性>男性(1.2:1) 与慢性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 胃肠道50%, 肺14%,头颈14%,眼附属器12%,皮肤
11%,甲状腺4%,乳腺4% 典型的免疫表型: sIgM(轻链限制性)+、CD19+、
2021/1/28
36
淋巴滤泡套区增宽
2021/1/28
37
2021/1/28
38
cyclin D1
2021/1/28
39
cyclin D1
2021/1/28
40
Mantle zone
Nodular
D20i2f1f/u1/s28e
Mixed
41
CD20 CD5 2021/1/28
CD3
Cyclin D1
Burkitt’s Lymphoma
Marginal Zone
t(1B;c1l4-)10
Marginal Zone Lymphoma (MALT)
Molecular pathogenesis of B-cell lymphomas
3
2008年WHO成熟B细胞肿瘤分类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 瘤(CLL/SLL)
2021/1/28
11
滤泡淋巴瘤(FL)
• 中位年龄59岁, 20岁以下的人罕见 • 男女比例为1:1.7 • 来源:生发中心细胞 • 典型的免疫表型: sIg+(IgM 50-60%, IgG 40%)、CD19+、
CD20+、 79a+、CD10+、bcl-2+(>80%)、 bcl-6+、CD23-、 CD43-、CD5-、 cyclin D1-
CLL典型免疫表型:sIgM±IgD,CD5,CD19,CD20(weak),CD22(weak),
CD79a,CD23,CD43,CD11c(weak),CD10-,CCND1-,FMC7±,CD79b±
2021/1/28
7
慢淋/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
2021/1/28
8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
– 起源于GC或GC后期
• 遗传学异常的异质性
– 易位涉及bcl-6基因(3q27)占35% – 易位涉及bcl-2基因,如t(14;18)占30%以下
2021/1/28
48
Burkitt淋巴瘤(BL)
• 多见于儿童,成人与免疫缺陷有关(EBV/HIV感染) • 来源:滤泡中心侵袭性的B细胞 • 男女比例为2-3:1 • 典型的免疫表型: sIgM+、CD19+、 CD20+、
B细胞幼稚淋巴细胞白血病(B-PLL) 脾B细胞边缘区淋巴瘤(SMZL) 毛细胞白血病(HCL) 脾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不能分类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LPL) 重链病 浆细胞肿瘤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
(MALT淋巴瘤) 结内边缘区淋巴瘤 滤泡淋巴瘤(FL) 原发皮肤滤泡中心淋巴瘤 套细胞淋巴瘤(MCL)
2021/1/28
29
2021/1/28
30
外周血常可见绒毛状淋巴细胞
2021/1/28
31
SMZL遗传学异常
• 7q21-32缺失占40%以上 • Trisomy 3 异常占17% • 涉及7q和17p异常,提示预后不良
2021/1/28
32
淋巴结边缘区淋巴瘤(NMZL)
• 中位年龄58岁 • 男女比例为1:1.5 • 起源于淋巴结边缘区B细胞 • 肿瘤由边缘区/单核细胞样B细胞组成 • 典型的免疫表型:sIgM+(IgA± IgG±)(轻链限制
34
么么么么方面
• Sds绝对是假的
套细胞淋巴瘤(MCL)
• 多见于老年人,中位年龄60岁 • 男女比例2-4:1 • 早期累及骨髓、脾和外周血 • 典型的免疫表型: sIgM+(usually IgD-、
lambda>kappa)、 CD19+、CD20+、CD5+、 CD43+、 CD23-、 cyclin D1+、CD10-、bcl-2+、bcl-6-、 FMC7+
MM
DLBCL, FL, HL plasma cell
2021/1/28
2
Follicular Lymphoma
Mantle Cell Lymphoma
Bcl-1 t(11;14)
Lympho-
Pax-5
plasmacytic t(9;14)
? B-CLL Small Lymphocytic
p53
2021/1/28
6
CLL/SLL积分系统
Marker
CD5 CD23 FMC7 SmIg CD22/CD79b
Score points
1
0
Positive
Negative
Positive
Negative
Negative
Positive
Weak
Strong
Weak
Strong
B-CLL:4-5分;非B-CLL:0-2分
CD20+、CD79a+、CD5-、CD10-、CD23-、 CD43±、 CD11c±、CD21+和CD35+ (marginal zone相关抗原)
2021/1/28
24
2021/1/28
25
2021/1/28
26
2021/1/28
27
MALT淋巴瘤遗传学异常
• 30-60%的MALT淋巴瘤患者具有+3异常 • t(11;18)(q21;q21)占25-50%
2021/1/28
RF Bcl-2
16
2021/1/28
Follicular lymphoma (Bcl-2 +)
17
FL分级
• 1级: 0-5个中心母细胞/ HPF • 2级: 6-15个中心母细胞/ HPF • 3级: >15个中心母细胞/ HPF
– 3A: 可见中心细胞 – 3B: 中心母细胞形成实性片状
CD5B Cells
CD5+ B Cells
Richter’s Syndrome
Mantle Zone
Btc(l1-24;18)
Bcl-6
t(2;3)
Germinal Center
t(2tp(;588t3;)(28, 2;c1)-m4)yc,
? EBV
p53
Diffuse Large Cell Lymphoma
不能分类
介于DLBCL和经典HD之间的B细胞淋巴 瘤,不能分类
4
我国常见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DLBCL) • 滤泡淋巴瘤 (FL) • MALT淋巴瘤 (MALT) • 结内及脾边缘区淋巴瘤 (NMZL/SMZL) • 套细胞淋巴瘤 (MCL) • 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SLL/CLL)
2021/1/28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非特指 慢性炎症相关的DLBCL 淋巴瘤样肉芽肿 原发纵隔(胸腺)大B细胞淋巴瘤 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 ALK阳性大B细胞淋巴瘤 浆母细胞淋巴瘤 起源于HHV8相关多中心Castleman病的
大B细胞淋巴瘤 原发渗出淋巴瘤(PEL) 伯基特淋巴瘤(BL) 介于DLBCL和BL之间的的B细胞淋巴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