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系列讲话十大高频词

合集下载

必背考点1

必背考点1

必背考点1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

“一带一路”的建设将为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联盟、中国东盟(10+1)等既有合作机制注入新的内涵和活力必背考点2: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抓紧制定战略规划,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加强海上通道互联互通建设,拉紧相互利益纽带2014年5月21日,习近平在亚信峰会上做主旨发言时强调了“一带一路”建设的紧迫性。

“一带一路”这条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发端于中国,贯通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部分区域,东牵亚太经济圈,西系欧洲经济圈。

它是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带,无论是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还是从应对金融危机、加快转型升级的角度看,沿线各国的前途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休戚与共。

“一带一路”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战略构想,更是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的共同事业,有利于将政治互信、地缘毗邻、经济互补等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持续增长优势。

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无论是“东出海”还是“西挺进”,都将使我国与周边国家形成“五通”。

“一带一路”战略合作中,经贸合作是基石。

遵循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中国与沿线各国在交通基础设施、贸易与投资、能源合作、区域一体化、人民币国际化等领域,必将迎来一个共创共享的新时代。

必背考点4:“一带一路”是开放包容的经济合作倡议,不限国别范围,不是一个实体,不搞封闭机制,有意愿的国家和经济体均可参与进来,成为“一带一路”的支持者、建设者和受益者。

必背考点5:美国积极提倡建设过境中亚和南亚国家旨在帮助阿富汗复兴的新的丝绸之路的主张。

华盛顿这一主张的主要用意就是通过帮助中亚国家发展交通基础设施,保持美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必背考点2:我们要坚持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把核安全进程纳入健康持续发展的轨道。

架设连心桥凝聚新动力——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

架设连心桥凝聚新动力——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

特别报道架设连心桥凝聚新动力----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行民心相通分论坛文/杨牧杜明明编者按:4月25~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讲话。

与会中外嘉宾聚焦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智库交流、廉洁丝绸之路、数字丝绸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境外经贸合作区以及地方合作等主题深入交流,为共建“一带一路”献计献策。

本刊特转载《人民日报》“民心相通”分论坛报道,以飨读者。

草木初萌,春和景明。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民心相通分论坛4月25口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

分论坛以“共促民心相通共话民生合作共创美好生活”为主题,总结了''一带一路”建设在民心相通领域取得的成果,并规划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

此次民心相通分论坛是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12场分论坛之一,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主办,中央文明办、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等17家单位协办。

61个国家的130多名外宾出席分论坛。

中外与会嘉宾齐聚一堂,畅谈丝路情谊、共话发展前景。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宋涛在论坛致辞中指出,“」带一路”建设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平台,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实现民心相通上下功夫。

宋涛表示,民心相通是最深入、最长久、最基础的互联互通。

希望各方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架起民心相通之桥,铺就心灵互通之路,夯实民心相亲之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更大成就、结出更多硕果,造福更多人民,惠及全世界。

莫桑比克解放阵线党主席、总统纽西,塞尔维亚前进党主席、总统武契奇,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等外国领导人分别致辞。

纽西高度评价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期待中非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合作取得更多成果,造福中非人民。

武契奇积极评价塞中在“一带一路”领域合作的新进展,表示塞方将继续与中方密切配合。

“一带一路”名词解释大全

“一带一路”名词解释大全

“一带一路”名词解释大全本文对“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高频用词进行了解释,供参阅学习,欢迎补充修正。

读懂这些名词,读懂中国,读懂世界,读懂未来!1、一带一路答: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2、古丝绸之路答:简称丝路,是指西汉(前202年—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因为这条路上主要贩运的是中国的丝绸,故得此名。

3、丝绸之路经济带答: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与西亚各国之间形成的一个在经济合作区域,大致在古丝绸之路范围之上。

包括西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五省区,西南重庆、四川、云南、广西等四省市区。

4、海上丝绸之路答:海上丝绸之路是指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交往的海上通道。

2000多年前,一条以中国徐闻港、合浦港等港口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成就了世界性的贸易网络。

海丝之路从中国东南沿海,经过中南半岛和南海诸国,穿过印度洋,进入红海,抵达东非和欧洲,成为中国与外国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并推动了沿线各国的共同发展。

5、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答:海上丝绸之路自秦汉时期开通以来,一直是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而东南亚地区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和组成部分。

中国着眼于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十周年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为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

6、陆上丝绸之路答:起自中国古代都城长安(今西安),经中亚国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而达地中海,以罗马为终点,全长6440公里。

这条路被认为是连结亚欧大陆的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而丝绸则是最具代表性的货物。

7、数字丝绸之路答: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纳米技术、量子计算机等前沿领域合作,推动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建设,连接成21世纪的数字丝绸之路。

8、丝路精神答:丝路精神即丝绸之路精神的简称。

初中知识点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主题

初中知识点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主题

初中知识点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主题初中知识点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主题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是一个重要的国际会议,旨在促进沿线国家之间的互联互通和经济合作。

作为初中生,了解这个主题的知识点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旨在通过建设陆上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促进沿线国家之间的合作。

这一倡议的目标是加强互联互通、促进贸易和投资、加强人文交流等。

在初中阶段,我们需要了解以下几个知识点:1. 一带一路的背景和意义:我们需要了解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和起源。

可以提及丝绸之路的历史以及中国为什么提出这一倡议的原因。

同时,我们还要了解一带一路对沿线国家和全球经济的意义,以及它如何推动经济发展和促进国际合作。

2. 一带一路的主要内容和建设重点:我们需要了解一带一路的主要内容和建设重点。

一带一路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和投资、金融合作、人文交流等。

初中学生可以重点了解一带一路中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高速公路、铁路、港口和能源项目等。

3. 一带一路的困难和挑战:同时,我们还要了解一带一路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一带一路涉及的国家众多,各国之间的差异也很大,包括经济水平、文化背景和法律制度等。

初中生可以探讨一带一路在推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比如政治风险、环境问题和不稳定的地区局势等。

4. 一带一路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最后,我们还需要了解一带一路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一带一路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可以促进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扩大对外开放。

对于其他国家来说,一带一路可以带来经济增长、就业机会和技术转让等好处。

初中学生可以思考一带一路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并从经济、政治、环境和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

通过了解这些知识点,初中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性和影响,增加对国际合作的认识,并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做好准备。

“一带一路”名词解释大全

“一带一路”名词解释大全

“一带一路”名词解释大全本文对“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高频用词进行了解释,供参阅学习,欢迎补充修正。

读懂这些名词,读懂中国,读懂世界,读懂未来!1、一带一路答: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2、古丝绸之路答:简称丝路,是指西汉(前202年—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因为这条路上主要贩运的是中国的丝绸,故得此名。

3、丝绸之路经济带答: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与西亚各国之间形成的一个在经济合作区域,大致在古丝绸之路范围之上。

包括西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五省区,西南重庆、四川、云南、广西等四省市区。

4、海上丝绸之路答:海上丝绸之路是指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交往的海上通道。

2000多年前,一条以中国徐闻港、合浦港等港口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成就了世界性的贸易网络。

海丝之路从中国东南沿海,经过中南半岛和南海诸国,穿过印度洋,进入红海,抵达东非和欧洲,成为中国与外国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并推动了沿线各国的共同发展。

5、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答:海上丝绸之路自秦汉时期开通以来,一直是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而东南亚地区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和组成部分。

中国着眼于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十周年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为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

6、陆上丝绸之路答:起自中国古代都城长安(今西安),经中亚国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而达地中海,以罗马为终点,全长6440公里。

这条路被认为是连结亚欧大陆的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而丝绸则是最具代表性的货物。

7、数字丝绸之路答: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纳米技术、量子计算机等前沿领域合作,推动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建设,连接成21世纪的数字丝绸之路。

8、丝路精神答:丝路精神即丝绸之路精神的简称。

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2023年10月18日,北京)

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2023年10月18日,北京)

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一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2023年10月18日,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尊敬的各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各位国际组织负责人,各国代表,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

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对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今年是我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

提出这一倡议的初心,是借鉴古丝绸之路,以互联互通为主线,同各国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为全球发展开辟新空间,为国际经济合作打造新平台。

10年来,我们坚守初心、携手同行,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从无到有,蓬勃发展,取得丰硕成果。

“一带一路”合作从亚欧大陆延伸到非洲和拉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举办3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立了20多个专业领域多边合作平台。

“一带一路”合作从“大写意”进入“工笔画”阶段,把规划图转化为实景图,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和惠民生的“小而美”项目落地生根。

“一带一路”合作从硬联通扩展到软联通。

共商共建共享、开放绿色廉洁、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指导原则。

10年来,我们致力于构建以经济走廊为引领,以大通道和信息高速公路为骨架,以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管网为依托,涵盖陆、海、天、网的全球互联互通网络,有效促进了各国商品、资金、技术、人员的大流通,推动绵亘千年的古丝绸之路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奔行在铁路上的列车,驰骋在公路上的汽车,联通各国的空中航班,劈波斩浪的货轮,快捷方便的数字电商,成为新时代国际贸易的驼铃、帆影。

一座座水电站、风电站、光伏电站,一条条输油、输气管道,越来越智能通达的输电网络,让能源短缺不再是发展的瓶颈,让发展中国家绿色低碳发展的梦想得以点亮,成为新时代可持续发展的绿洲、灯塔。

公务员申论热点:一带一路高峰论坛 一起来划重点

公务员申论热点:一带一路高峰论坛 一起来划重点

公务员申论热点: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一起来划重点华图教育申论热点频道为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准备了时下热点以及材料并进行剖析,帮助考生在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中脱颖而出。

下面是公务员申论热点: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一起来划重点相关文章内容,请广大考生进行参考,祝愿考生都能顺利拿到国考申论高分,顺利走上公务员之路。

申论热点材料阅读“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会议已经结束,这个会议给我们带来了深远的意义和影响,“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丰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高峰论坛上的系列讲话传向世界各地。

这都是我们的一带一路国际会议带来了很多的影响。

在此次会议当中,很多高频词语出现,说明这次会议的注重点就在哪里,其中“合作”128次,“发展”96次,“建设”88次,“共同”34次,“文明”26次,开放”23次,“金融”20次,“人民”19次,“贸易”19次,“和平”17次。

并且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了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

申论热点独家模拟题及详细解析1【模拟题】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会议产生的重大意义一是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开拓沿线重点市场和重点领域。

各经营单位将充分发挥自身在大宗商品进口、工程承包、医疗服务、商务集成等方面优势,大力开发能源、轨道交通、公路、医院建设、产业园区等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等领域的项目,并积极推动医疗器械、纺织机械等设备“走出去”。

二是运用“联合、联盟、联动”方式,与中外企业开展广泛合作。

通过与国内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大企业形成紧密合作,与国际知名企业组成联合体开发第三国市场,与当地企业携手联动参与本地工程等形式,努力践行“一带一路”上的合作共赢理念。

三是进一步发挥资本运作在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中的作用。

优选项目,积极开展海外BOT、PPP业务;加强与丝路基金、亚投行、中投、国新国际等机构的对接合作;努力推动通用技术集团相关国际化业务改制上市,积极参与海外人民币债券发行,为“一带一路”上的业务提供有力支撑。

2017重庆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一带一路”高峰论坛考点理解记忆

2017重庆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一带一路”高峰论坛考点理解记忆
2017重庆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一带一路”高峰论坛考点理解记忆
2017年5月14日—15日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强调坚持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携手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在事业单位的备考中,除了要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内容进行知识性的梳理,更重要的是进行对“一带一路”理解性的学习,在这通过以题的形式对这部分的知识进行把握。
2.下列关于“一带一路”战略得到各国热烈响应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该战略以和平发展为目标,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把握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B.该战略有利于促进各国在平等基础上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C.该战略强调共商、共建、共享,符合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宗旨
D.该战略积极打造利益、命运共同体,符合沿线国家及地区的共同利益
1.下列关于“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对我国企业“走出去”带来机遇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沿线国家人口众多,经济规模大,有深厚的市场潜力
B.沿线国家生产要素短缺,资源匮乏,急需社会资本输入
C.沿线国家基础设D.沿线国家发展水平差异大,市场发展不完善,投资需求旺盛
1.【答案】ACD。解析:初步估算,“一带一路”沿线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一带一路战略将是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联盟、中国—东盟(10+1)、中日韩自贸区等国际合作的整合升级,也是我国发挥地缘政治优势,推进多边跨境贸易、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沿线各国资源禀赋各异,经济互补性较强,彼此合作潜力和空间很大。故B错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水平差异大,很多国家基础设施非常差,市场不完善,我国基础设施生产技术和设备先进、经验丰富,将为工业化基础比较弱的国家带去新的工业化发展机遇。CD正确。综上,本题答案选AC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系列讲话十大高频

5月14日,主席在北京大会堂举行宴会,欢迎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外方代表团团长及嘉宾。

发表致辞,代表政府和热烈欢迎各位贵宾的到来。

新华社记者刘卫兵摄
孟夏之日,万物并秀。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丰硕,主席在高峰论坛上的系列讲话传向世界各地。

本文通过综合梳理在开幕式上的演讲、欢迎宴会上的祝酒辞,以及论坛圆桌峰会上的开幕辞、闭幕辞,梳理出十大高频词,带您一一解读。

1、“合作”128次
“合作”是在本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提及最多的词语。

指出,在各国彼此依存、全球性挑战此起彼伏的今天,仅凭单个的力量难以独善其身,也无法解决世界面临的问题。

只有对接各国彼此,在全球更大范围内整合经济要素和发展资源,才能形成合力,促进世界和平安宁和共同发展。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4年来,同40多个和国际组织签署了合作协议,同30多个开展机制化产能合作。

本次论坛又签署了32个双边、多边合作文件以及企业合作项目,进一步扩展了合作的范围和领域。

2、“发展”96次
“发展战略”“发展平台”“创新发展”“共同发展”…… “发展”一词被提及96次。

的五大发展理念与“一带一路”倡议密切衔接起来,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倡议,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拓展
发展新空间,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不断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迈进。

3、“建设”88次
曾在2017博鳌亚洲论坛上指出,“一带一路”建设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举措,将给地区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上的开幕辞中指出,“路是走出来的,事业是干出来的。

美好的蓝图变成现实,需要扎扎实实的行动。

”当前,“一带一路”建设正依托项目驱动,深化务实合作。

4、“共同”34次
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在讲话中点明“人类生活在共同的家园,拥有共同的命运”,提出要“打造甘苦与共、命运相连的发展共同体”。

将人类社会“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中,希望通过“一带一路”把沿线各国紧密联系在一起,“携手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5、“文明”26次
古丝绸之路跨越了东西方文明,将不同文明、宗教、种族联系在一起,创造了共同繁荣。

古丝绸之路的历史离不开求同存异、开放包容的精神。

如今,我们要将古丝绸之路精神传承下去,指出,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

“一带一路”建设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6、“开放”23次
“一带一路”源自,但属于世界。

“我们支持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支持扩大相互金融市场开放”、“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开放”作为我国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的系列讲话中
提及23次。

强调,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合作平台,是各方共同打造的全球公共产品。

“开放包容”是丝路精神的核心之一,“一带一路”建设要“在开放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

提出,“一带一路”建设要以开放为导向,解决经济增长和平衡问题。

7、“金融”20次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同“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和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金融合作,形成层次清晰、初具规模的“一带一路”金融合作网络。

指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

血脉通,增长才有力。

我们要建立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金融保障体系,创新投资和融资模式,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建设多元化融资体系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普惠金融,完善金融服务网络。

提出,将加大对“一带一路”建设资金支持,向丝路基金新增资金1000亿元币。

这一举措再次彰显了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支持,也赢得了国际各界的喝彩。

8、“”19次
19次提到“”,体现了心系、情系的博大情怀。

他谈到,“我们期待架设各国民间交往的桥梁,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一带一路”将沿线各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释放出诸如经济、就业、教育、娱乐、环保、文化交流等多方面机遇,成为造福各国的“世纪工程”。

在讲话中指出,中方倡议主办这次高峰论坛,目的就是共商合作大计,共建合作平台,共享合作成果,让“一带一路”建设更好造福各国。

9、“贸易”19次
“一带一路”倡议以来,贸易畅通不断提升。

“贸易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我们要有‘向外看’的胸怀,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动自由贸易区建设,促进贸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