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分类汇编:传染病与免疫

合集下载

中考生物总复习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

中考生物总复习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

吞噬
2021/12/9
第六页,共十三页。
考点 梳理 (kǎo diǎn)
考点二:免疫(miǎnyì)与计划免疫(miǎnyì)
(3)第三道防线:①组成:主要由 免疫(器胸官腺、
淋巴结和脾脏)和
(免淋疫巴细细胞胞,白
细胞中的一种)组成;
②作用:产生(chǎn抗shēn体g)
,清抗除原 ;
③抗原:引起人体产生 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 移植器官、过敏原);
2021/12/9
第八页,共十三页。
考点 梳理 (kǎo diǎn)
考点二:免疫(miǎnyì)与计划免疫(miǎnyì)
7.免疫的功能
(1)防御功能:抵抗 抗原 的侵入,防止 的产生疾。病
(2)自我稳定:及时清除体内 衰老 、
死亡 和 损伤的细胞。 (3)免疫监视: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
细胞(如异肿常瘤细胞)。
2021/12/9
射器,
已感染HIV妇女的分娩、哺乳 。 第十一页,共十三页。
考点 梳理 (kǎo diǎn)
考点二:免疫(miǎnyì)与计划免疫(miǎnyì)
(3)艾滋病的易感人群(rénqún):所有可能直接或间接 接触到 传染的源人群。
(4)正确对待艾滋病:积极宣传预防艾滋病的知
识,关怀艾滋病患者,不歧视艾滋病病人。
5.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2021/12/9
第二页,共十三页。
考点 梳理 (kǎo diǎn)
考点(kǎo diǎn)一:传染病及其预防
1.传染病:由 病原体 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 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chuánbō)的疾病,具有
传染 性。
2.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
细、菌

2021年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 传染病和免疫 (2)(1)

2021年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 传染病和免疫 (2)(1)

传染病和免疫1(2021湘潭).对右图中所包括的信息及相关知识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B) A.图中的病毒起抗原作用B.该免疫细胞产生的抗体能够把入侵的病毒全数消灭C.该免疫细胞会产生抗击病毒的抗体D.该免疫类型是特异性免疫2(2021湘潭).以下疾病中都属于传染病的是(B)A.乙型肝炎、夜盲症B.艾滋病、流行性伤风C.手足口病、糖尿病D.色盲、肺结核3(2021济宁).假假设某人不警惕被狗咬伤,必需在24时内注射狂犬疫苗,其中狂犬疫苗和预防方法别离属于(C)A.抗体爱惜易感者B.抗体操纵传染源C.抗原爱惜易感者D.抗原操纵传染源4(2021苏州).某校多位同窗患上了水痘病,学校要求每一个班级在下课时开窗通风,并在下学后组织人员对教室进行消毒,该方法属于(B)A.操纵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爱惜易动人群D.增强机体免疫力5(2021聊城).人能卷舌(A)对不能卷舌(a)为显性,现有一对能卷舌的夫妇,生了一个不能卷舌的小孩,试问,他们假设再生一个小孩,那么该小孩能卷舌的概率是(A)%%%%6(2021聊城).近期,一种被命名为“中东呼吸综合症”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中东地域暴发,该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较高的病死率。

为避免该病传入我国,国家质检总局与4月3号发布公告,要求来自该地域有关国家的入境人员,如有发烧、咳嗽、呼吸困难等急性呼吸道病症,应主动申请并由疾控和医疗单位进行适当的隔离检查和医治。

该预防方法属于(C)A.消灭病原体B.操纵传染病C.切断传播途径D.爱惜易动人群7(2021枣庄).2021年枣庄市成功通过了省级卫生城市的复验,在创卫复验活动中,全市上下进行卫生大扫除,清洁环境,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来看,卫生大扫除最要紧的作用是(B)A.操纵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爱惜易动人群和C8(2021绵阳).以下对幼儿园预防传染病方法的分类,不正确的选项是(D)A.将患病小孩送回家医治——操纵传染源B.按规定给小孩接种疫苗——爱惜易动人群C.天天对教室消毒处置——切断传播途径D.要求小孩饭前便后洗手——爱惜易动人群9(2021烟台).今年5月,我市发觉了首例H 7 N9禽流感病例。

2021年初中生物复习,传染病和免疫

2021年初中生物复习,传染病和免疫

初中生物复习,传染病和免疫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本章综合解说本章内容概览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是健康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人类的众多疾病中,传染病是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特别是某些传染病至今还不能被有效地控制,从而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

本章教材主要介绍了传染病和免疫的基础知识。

学习传染病时,首先根据具体实例认识传染病及其特点,然后通过分析具体的传染病实例认识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并针对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制订出预防传染病的三大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另外,通过实地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可以提高我们对传染病的认识。

学习免疫时,首先讲述了人体的三道防线,这三道防线又分为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然后比较系统地阐明了免疫的功能和计划免疫,使我们对免疫有了一定的理解;最后又介绍了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传染病——艾滋病。

这有利于我们更为全面地认识传染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地生活。

重点难点提示重点: 1.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人体的三道防线组成及功能。

3.免疫的概念及功能。

4.计划免疫与艾滋病。

难点 1.如何防治传染病,说出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2.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

3.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4.抗原与抗体之间的关系。

本章学法点津传染病是一类常见的疾病,它给人们的身体、心理都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所以应充分了解其特点。

对于传染病的特点、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和预防措施,可结合一些常见传染病以加深理解。

因此,在学习时不应只局限于教材,而是要亲自去调查、了解常见传染病的流行环节和如何预防不同的传染病。

学习人体的三道防线以及免疫的功能时,可结合教材的插图帮助理解;通过比较免疫的最初含义和现在的认识,认识免疫的概念;结合平时进行的预防接种,认识计划免疫。

在学习过程中,要密切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理解、巩固所学知识。

2021年初中生物传染病和免疫知识点

2021年初中生物传染病和免疫知识点

2021年初中生物传染病和免疫知识点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面是小偏整理的2021年初中生物传染病和免疫知识点,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2021年初中生物传染病和免疫知识点常见传染病:流行性感冒、非典、水痘、结膜炎、蛔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肝等。

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1.传染病是由某种特殊的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所引起的,能在人和人之间或人和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2.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根据致病的病原体不同,传染病可分为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寄生虫传染病等。

3.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1)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叫传染源。

(2)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历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3)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

4.艾滋病(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HIV。

5.传染病的预防措施:(1)控制传染源:如隔离、建立专门的传染病医院。

(2)切断传播途径:如照紫外线,在教室喷洒消毒液。

(3)保护易感人群:如接种疫苗或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

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1.人体的三道防线及其功能(1)第一道:皮肤和黏膜,它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和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

呼吸道(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上还有纤毛,随着纤毛的摆动,病菌等异物能被清扫出去。

(2)第二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杀菌物质中的溶菌酶,能破坏许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融解。

分布在血液,淋巴结,脾脏,肝脏等组织器官中分布有吞噬细胞,可以将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吞噬消化。

(3)第三道: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和脾脏)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传染病和免疫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传染病和免疫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传染病和免疫一.传染病及其预防1、传染病1)、概念: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特点:传染性、流行性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源: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主要传播途径:空气传播、水传播、饮食传播、接触传播、生物媒介传播2、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控制传染源:“五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消灭病畜切断传播途径: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传播媒介保护易感者:预防接种、加强锻炼二.免疫与计划免疫1、免疫的概念和功能:概念: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便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功能:防御感染、自身稳定、免疫监视2、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第一道防线组成:皮肤、黏膜功能:阻挡、杀死、清扫病原体非特异性免疫:人生来就有的,第二道防线组成: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功能:溶解、吞噬病原体第三道防线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功能: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免疫器官:1)胸腺:产生淋巴细胞和分泌胸腺激素(促使淋巴细胞分化和成熟)2)淋巴结:有吞噬细胞,能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3)脾:产生白细胞,内有吞噬细胞,能吞噬衰老的血细胞或异物免疫细胞:淋巴细胞3、计划免疫: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

卡介苗:预防结核病百白破: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初中生物第 1 页共1 页。

人教版初中生物总复习:主题五第6板块传染病和免疫

人教版初中生物总复习:主题五第6板块传染病和免疫

四川4年真题及变式
命题点 1 传染病及其预防(成都2021.11) 1. (2024雅安19题2分)一只蚊子在叮咬了甲后,又叮咬了乙。若甲的血液 中含有丝虫病的幼虫——微丝蚴,乙被蚊子叮咬后也患上丝虫病。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B ) A. 甲是传染源 B. 微丝蚴是传播途径 C. 丝虫属于线虫动物 D. 乙被叮咬前是易感人群,叮咬后是传染源
二、免疫与计划免疫
(1)排除和消灭侵入人体的病原微生物,维护人体的健康
功能 免疫(成都
(2)及时清除体内衰老的、死亡的或损伤的细胞
2022.20)
(3)随时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
对人体的不利影响:过敏反应、器官移植时的排斥反应等
概念:依据国家对消灭传染病的要求,在_易__感__人__群___中,有计划地进行预防
受感染的动物等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人或动物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
水和食物传播、接触传播、土壤传播和生物媒介传播等
易__感__人__群__: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一、传染病及其预防
控制传染源:如加强对传染病人的管理,对急性传染病人做到早发现、早
预防措 施(都 2021.11)
一、传染病及其预防
常见的 传染病 及传播 途径
传染病名称 蛔虫病
流行性感冒 肺结核
病毒性肝炎 艾滋病
病原体 蛔虫 流感病毒 结核杆菌 肝炎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主要传播途径 饮食
空气、接触 飞沫、尘埃
饮食 性传播、________传播和母婴传播
血液
二、免疫与计划免疫
组成
功能
人体免 疫【人 第一道防线
主题五 人体生理与健康
人教版初中生物总复习:主题五 第6板块 传染病 和免疫

初中生物—传染病及免疫专项复习

初中生物—传染病及免疫专项复习

初中生物—传染病及免疫专项复习一、 传染病1.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的区别是 。

2.引起传染病的 、 和 等生物,称为病原体。

:是指能够散播 的人或动物,如流感患者。

3.: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4.艾滋病的病原体是 ,它存在于患者和带病毒着的 等中,主要通过 、 等传播。

5.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传染源、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二、免疫2.第三道防线的作用机理抗体是指 侵入人体后,刺激了 细胞,它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 。

而抗原则是指引起人体产生 的物质(如 等异物)4.免疫的功能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 和 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 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 细胞和 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注意:疫苗通常是用 的或 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将它 于人体后,可以使人体内产生相应的 ,从而提高对 传染病的抵抗力。

三、 当堂检测1.流感、流感病人、流感病人的飞沫、流感病毒分别属于( )①传染源②病原体③传播途径④传染病⑤易感人群A.④③①② B.②⑤①④ C.④⑤③② D.④①③②2.在防御病原体时,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A.免疫器官 B.免疫细胞 C.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D.皮肤和黏膜3.近期,山东省红十字会对外宣布,已将某县冯某捐献的多个器官成功移植给了五名等待移植的重病患者,使他们得到了及时的救治。

移植的器官相当于()A.病原体B.抗体C.抗原D.传染源4.十堰市创建安全卫生城市活动中,各部门和市民大力整顿环境,大搞卫生扫除,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来看,“创卫”活动主要起到了哪项预防措施()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D.以上都是5.患过麻疹的人,体内能产生一种抵抗麻疹病毒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和麻疹病毒分别属于() A.抗原和抗体 B.抗体和抗原 C.抗原和抗原 D.抗体和抗体6.学校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提高抵抗力,预防传染病,该措施属于()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以上都是7.预防艾滋病,你我同参与。

传染病和免疫生物专题知识点汇编

传染病和免疫生物专题知识点汇编

传染病和免疫生物专题知识点汇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传染病。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给其他人或动物的疾病。

而我们的身体则通过免疫系统来抵御和对抗这些病原体的侵害。

免疫系统是指一种由各种细胞、蛋白质和化学物质组成的复杂系统,它能够识别和消灭外来的病原体,并对它们产生持久的免疫记忆。

本文将对传染病和免疫生物的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进行汇编和总结。

1. 传染病的分类和传播途径传染病可以按照病原体的类型进行分类,常见的有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真菌性传染病和寄生虫性传染病等。

细菌性传染病如结核病、肺炎等;病毒性传染病如流感、艾滋病等;真菌性传染病如念珠菌病;寄生虫性传染病如疟疾等。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有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两种。

直接传播包括空气飞沫传播(如流感)、接触传播(如手足口病)和体液传播(如艾滋病)等;间接传播包括食物和水源传播(如霍乱)以及昆虫媒介传播(如疟疾)等。

2.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免疫系统由两个主要组成部分组成:先天性免疫系统和获得性免疫系统。

先天性免疫系统是我们天生具备的防御机制,包括皮肤和黏膜屏障、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

获得性免疫系统是我们在生活中接触到外来病原体后所产生的免疫应答,包括T细胞、B细胞等。

免疫系统的功能有三个主要方面:识别、消灭和记忆。

免疫系统通过特异性识别病原体的抗原,然后针对这些抗原产生相应的免疫应答。

消灭病原体的过程中,免疫系统会发挥吞噬、细胞毒性和分泌抗体等多种方式。

第三个功能是记忆,通过这种记忆,我们的免疫系统能够在再次接触到相同抗原时,更加迅速和有效地对抗它们。

3. 免疫系统的失调和免疫相关疾病免疫系统的失调可能导致多种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生。

免疫系统过度激活时,会引发自身免疫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免疫系统功能低下时则容易受到感染的侵袭,如艾滋病和免疫缺陷疾病。

4. 免疫接种的原理和重要性免疫接种是通过给予人体弱毒或灭活病原体来引起免疫应答,从而使我们的身体能够针对这些病原体产生免疫记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中考生物专题复习分类汇编:传染病与免疫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皮肤的作用中,属于免疫作用的是A.防止细菌侵入B.防止水分蒸发C.感受外界刺激D.调节体温2.甲型H1N1流感患者属于()A.病原体B.传染源C.病毒D.传染病3.人患急性炎症时,会出现白细胞数目增多,到达发炎部位吞噬细菌或病毒,这种现象从免疫的角度看,属于A.特异性免疫B.非特异性免疫C.自动免疫D.人工免疫4.下列疾病中,不属于传染病的是( )A.狂犬病B.乙型肝炎C.心肌炎5.小强被生锈的铁钉扎破脚后立即送医院就诊,医生给他注射了人体破伤风疫苗,注射的疫苗和预防措施分别属于A.抗原,控制传染源B.抗体,控制传染源C.抗原,保护易感人群D.抗体,保护易感人群6.体检发现小王体内没有乙肝抗体,医生建议他注射乙肝疫苗.注射的乙肝疫苗和免疫方式分別是()A.抗体、特异性免疫B.抗体、非特异性免疫C.抗原、特异性免疫D.抗原、非特异性免疫7.全球新冠疫苗的研发目前正进入到关键的临床试验阶段,正对志愿者进行接种试验。

试分析,志愿者所接种疫苗和体内发生的免疫反应,分别是()A.抗原,非特异性免疫B.抗原,特异性免疫C.抗体,非特异性免疫D.抗体,特异性免疫8.在接触被“埃博拉病毒“感染的患者时,医护人员需穿着防护装备,这一措施属于()A.保护易感人群B.控制传染源C.切断传播途径D.清除病原体9.早在10世纪,我国就有人将轻症天花病人的痘浆接种到健康人身上,以预防天花,其中痘浆预防天花的方法分别属于()A.抗原、非特异性免疫B.抗原、特异性免疫C.抗体、非特异性免疫D.抗体、特异性免疫10.被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后,可能会患上()A.非典型性肺炎B.克雅氏病C.蛔虫病D.艾滋病11.人体器官移植的困难主要是人体对移植器官的排斥,这是因为对人体来说,植入的异体器官的组织细胞相当于A.病原体B.抗原C.抗体D.受损伤的组织12.H7N9 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是由H7N9 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下列有关H7N9 禽流感的叙述错误的是A.H7N9 禽流感病毒是引起该病的病原体B.H7N9 禽流感病毒由外面的蛋白质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没有细胞结构C.一旦发现家禽感染上H7N9 禽流感后,立即深埋这些家禽,这属于控制传染源D.小明曾感染H5N1 禽流感,治愈后体内已产生抗体,所以不会再患H7N9 禽流感13.下列实例中,不属于计划免疫的是A、给生病的孩子打针吃药B、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C、给出生三个月的婴儿接种百白破疫苗D、给小孩服用麻痹糖丸14.小明接种了乙肝疫苗,对乙肝病毒具备了免疫力,这种免疫属于A.人体的第一道防线B.人体的第二道防线C.特异性免疫D.非特异性免疫15.传染病的传播共有三个基本环节,其中属于传染源的是()A.患有狂犬病的狗B.艾滋病病毒C.已经出过麻疹的健康儿童D.结膜炎病人用过的毛巾16.下列免疫的实例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A.白细胞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B.注射破伤风抗菌血清C.口服预防小儿麻痹症糖丸D.患过麻疹的人不会再患此病17.下列不属于传染病流行环节的是()A.病原体B.传播途径C.易感人群D.传染源18.艾滋病被称为“人类的杀手”,它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并主要通过血液进行传播,至今人类还没有找到根治该病的办法.从理论上讲,研制疫苗并进行预防接种是根除该病的最好对策,该对策的作用在于()A.控制传染源B.保护易感人群C.探究病毒结构D.切断传播途径19.血吸虫病、H7N9患者、艾滋病病毒(HIV)分别属于()①病原体②传染源③传染病④易感人群A.③②①B.②③①C.④①②D.②④①二、资料分析题20.阅读资料,回答问题.最近,季节更替,气候变暖“诺如病毒”也进入高发期,本学期开学以来,多所学校(幼儿园)相继发生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严重影响了师生身体健康和教学秩序,给学校安全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腹泻,是引起非细菌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因,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常在社区、学校、餐馆、医院、托儿所、孤老院等处引起集体暴发.(1)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________性.(2)病毒是引起传染病的________,该种生物没有________结构,只能寄生在其它生物身上生存.(3)从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分析,对教室消毒是为了________,(4)很多传染病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疫苗相当于________,接种后体内会产生相应的________,发挥________免疫.21.资料分析材料一目前,在许多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已经不再是传染病,冠心病是当今社会危害人生命的“头号杀手”。

病情发展严重时可导致心肌梗塞而猝死。

传统的手术方法只能是冠状动脉搭桥,创伤大,风险大,费用高。

材料二在我国,艾滋病的发展形势不容乐观。

卫生部公布的数字是:从1985年中国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到2001年9月底,艾滋病在我国已经进入了快速增长期,感染人数将呈现加速增长的趋势。

艾滋病的特定感染途径主要有三类:①危险性行为②血液传染③母子垂直感染。

但是和感染者或患者共同生活或工作,并没有感染病毒的危险,握手、淋浴、拥抱、游泳、上课等日常生活起居皆不致感染。

为了阻止艾滋病泛滥成灾,必须人人关注艾滋病,并付诸行动。

(1)冠心病与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被人们称为“现代文明病”或,这类疾病除受遗传因素和的影响外,还与有关。

(2)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这种病毒的外壳和核心分别是由和组成的。

(3)与冠心病相比,艾滋病具有的特点是和。

(4)和其他传染病的传播一样,艾滋病在人群中的传播必须同时具备、和三个基本环节。

(5)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和。

(6)假设你的同学或朋友不幸感染了HIV,你应该如何对待他们?三、综合题22.继【最新】4月,H7N9禽流感发现以来,许多国家的专家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是甲型流感中的一种,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指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最新】3月,深圳出现首例死亡病例,甚至我们莒县也发现一例H7N9禽流感患者.(1)在微生物学上,根据寄生细胞不同,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属于________病毒;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结构简单,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2)从免疫的角度分析,若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疫苗研发成功,注射的H7N9疫苗被称为________.接种疫苗后,人体能产生相应的________,这种获得免疫力的方式属于________免疫(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3)随着科技的发展,可提取病毒的核酸并去掉其毒性基因,注射到细菌或真菌细胞内从而生产疫苗,这种疫苗的生产过程应用了________技术.(4)建议“人们经常洗手,尽量减少和动物的接触”.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属于________.23.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它属于乙类传染病,发病后几乎全部死亡,目前已居我国传染病死亡数首位.人被犬咬伤后,要在24小时内注射狂犬病疫苗,对创伤深广、严重者,还应在24小时内注射一剂高效病毒血清,以有效防治.(1)狂犬病的病原体是,从结构上看,它是一种没有结构的生物,(2)将患有狂犬病的狗杀死、深埋这一做法,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3)人被犬咬伤后,还应在24小时内注射狂犬病疫苗.从免疫的特点来看,这种免疫属于(填“非特异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24.依据下列材料,分析回答:【最新】3月24日是第十九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我国将今年的宣传主题确定为“你我共同参与,依法防控结核”。

结核病是伴随人类历史最长,造成人类死亡最多的慢性传染病。

由分枝杆菌(又称结核杆菌)导致。

患者多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肺结核的治疗以化学治疗为主,其原则为: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

另外接种卡介苗、积极参加锻炼,可以有效预防该病。

(1)结核杆菌与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

(2)患者出现“咯血”症状,说明肺泡周围缠绕着丰富的_____________。

(3)在肺结核的化学治疗中,“早期”的目的是做到早发现、早治愈,这属于预防传染病三个措施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合”用药是指在治疗过程中,需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生素,以避免单独使用一种抗生素导致结核杆菌在短期内对该药产生耐药性,致使治疗失败。

从遗传学分析,之所以能够产生抗药性的主要原因是结核杆菌发生了____________。

(4)接种卡介苗后,之所以能够有效预防该病的原因是,在体内产生了一种能够抵抗结核杆菌的特殊物质,在免疫学上,被称为________,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免疫。

参考答案1.A【解析】皮肤和黏膜是构成了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它们不仅能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还有杀菌作用,黏膜的某些附属物有阻挡和清除异物的作用。

故选A。

2.B【解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

甲型H1NI流感患者能散播出甲流病毒,属于传染源。

3.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人体的三道防线以及非特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划分。

可以从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特点以及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方面来切入。

【详解】人体的三道防线是:第一道防线是皮肤、粘膜、纤毛。

功能是阻挡、杀菌和清扫异物;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功能是溶解、吞噬病原体;第三道防线是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功能是能产生抗体抵抗抗原(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

抗原是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病原体,抗体是抗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抵抗抗原的特殊蛋白质。

人的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

包括第一、二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

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这种免疫只针对一种或几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

白细胞属于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因此就做非特异性免疫。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

4.C【解析】传染病是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