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农化分析
土壤农化分析(教案)

土壤农化分析(教案)第一章:土壤的组成与性质1.1 土壤的组成了解土壤的组成,包括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等。
探讨各组成部分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1.2 土壤的性质学习土壤的物理性质,如土壤质地、结构、孔隙度等。
研究土壤的化学性质,包括酸碱度、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等。
第二章:土壤样品采集与处理2.1 土壤样品的采集学习土壤样品采集的方法和技巧。
探讨不同土壤类型和不同采样点对样品采集的影响。
2.2 土壤样品的处理了解土壤样品的处理步骤,包括干燥、研磨、过筛等。
掌握处理过程中注意事项,确保样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三章:土壤养分的测定3.1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学习土壤有机质的测定方法,如重铬酸钾滴定法、燃烧法等。
探讨不同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条件。
3.2 土壤养分的测定了解土壤养分(氮、磷、钾等)的测定方法,如凯氏蒸馏法、钼锑抗比色法等。
掌握不同方法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第四章:土壤质量评价与监测4.1 土壤质量评价方法学习土壤质量评价的方法,如土壤质量指数、土壤污染指数等。
探讨不同评价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
4.2 土壤监测与管理了解土壤监测的方法和技术,包括土壤样品的定期采集、分析等。
探讨土壤健康管理的方法和措施,如土壤改良、施肥等。
第五章:土壤污染与防治5.1 土壤污染类型与来源学习土壤污染的类型,包括重金属污染、有机污染等。
探讨土壤污染的来源,包括农业、工业、生活等。
5.2 土壤污染防治措施了解土壤污染防治的方法和措施,如土壤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等。
探讨不同修复技术的适用条件和效果评估。
第六章:土壤肥力与植物营养6.1 土壤肥力的概念与评价理解土壤肥力的内涵,学习土壤肥力评价指标,如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
探讨土壤肥力评价的方法和土壤肥力分级。
6.2 植物营养与土壤关系学习植物所需主要营养元素(N、P、K等)的生理功能和植物营养诊断方法。
探讨土壤供应营养元素的能力及土壤-植物营养系统的平衡。
土壤农化分析(教案)()

土壤农化分析(教案)第一章:土壤的组成与结构1.1 土壤的组成1.2 土壤的质地1.3 土壤的剖面结构1.4 土壤的分类与分布第二章:土壤肥力与养分2.1 土壤肥力的概念与评价2.2 土壤养分的来源与转化2.3 土壤养分的测定与调控2.4 土壤改良与施肥技术第三章:土壤水分与土壤侵蚀3.1 土壤水分的来源与分布3.2 土壤水分的测定与调控3.3 土壤侵蚀的类型与过程3.4 土壤侵蚀的防治措施第四章:土壤污染与土壤环境质量4.1 土壤污染的类型与来源4.2 土壤污染的测定与评价4.3 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4.4 土壤环境质量的监测与保护第五章:土壤农化分析方法与技术5.1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5.2 土壤养分的测定方法5.3 土壤水分的测定方法5.4 土壤污染物的测定方法第六章:土壤生物学与土壤生态学6.1 土壤生物学的概述6.2 土壤生物的分类与作用6.3 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6.4 土壤生物多样性与保护第七章:土壤农化实验设备与操作7.1 土壤农化实验设备介绍7.2 土壤样品处理设备与操作7.3 土壤养分测定设备与操作7.4 土壤污染物测定设备与操作第八章:土壤农化数据处理与分析8.1 土壤农化数据的基本处理方法8.2 土壤养分数据的统计分析8.3 土壤污染数据的的风险评估8.4 土壤农化数据的信息化管理第九章:土壤农化研究方法与进展9.1 土壤农化研究的基本方法9.2 土壤肥力评价方法与进展9.3 土壤污染研究方法与进展9.4 土壤环境质量研究方法与进展第十章:土壤农化分析案例研究10.1 土壤养分状况调查与评价案例10.2 土壤污染调查与修复案例10.3 土壤肥力改良与提升案例10.4 土壤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案例第十一章:土壤与植物营养的关系11.1 土壤养分的植物吸收与利用11.2 植物营养诊断与土壤测试11.3 土壤-植物系统中营养物质的循环11.4 植物营养的平衡与调控第十二章:土壤改良与农业可持续发展12.1 土壤侵蚀的控制与土壤保持12.2 土壤盐碱化的改良技术与方法12.3 有机农业与土壤有机质管理12.4 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土壤资源保护第十三章:土壤环境监测与污染防控13.1 土壤环境监测的方法与技术13.2 土壤污染的生物标志物与生物监测13.3 土壤污染的风险评估与管理13.4 土壤环境保护的政策与实践第十四章:土壤农化技术的应用与管理14.1 土壤肥力提升技术及其应用14.2 土壤污染物去除与修复技术14.3 土壤水资源管理技术及其应用14.4 土壤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应用第十五章:土壤农化分析的未来趋势15.1 土壤组学与土壤生物标志物的研究15.2 土壤与数字土壤地图15.3 土壤纳米技术在土壤农化分析中的应用15.4 土壤农化分析的挑战与创新方向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土壤的组成与结构,包括不同质地的土壤及其剖面结构。
《土壤农化分析》

《土壤农化分析》一、谈谈你对《土壤农化分析》课程的特性及其与他课程的关系的认识;该课程在科研与生产中,尤其在指导合理施肥中有何作用?答:1、特性:土壤农化分析包括土壤分析、植物分析和肥料分析三个方面,本课程主要着重在土壤分析和植物分析两个方面。
土壤分析主要是土壤的基本化学特性分析,包括化学组成、肥力特性、交换性能、酸碱度、盐分等。
植物分析包括两方面,一是植物养分含量的分析,二是收获品质的分析,本课程着重在于植物养分含量的分析。
《土壤农化分析》是我们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重要基础,它既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课程,又是一门应用学科。
既要学好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还要学会使用现代分析仪器;同时又要学好专业课和农学类课程,才能正确地把分析结果应用到生产实际和科学研究中去。
2、与其他课程关系的认识:本课程与《土壤学》《植物营养学》等课程密切相关,在我们实践与应用中,《土壤农化分析》为我们提供技术指导,根据不同的背景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最终得到的数据我们可以结合土壤学、植物营养学等知识来进行分析,分析土壤的肥力情况、植物营养状况等以及了解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有哪些,《土壤农化分析》与我们学过的这些课程是相互交叉的,《土壤学》《植物营养学》等课程是教我们基础理论知识,《土壤农化分析》则是教我们如何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做到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3、作用: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摸清土壤底细,研究植物营养和作物施肥,都需要化学分析工作,土壤农化分析工作在进行土壤和作物营养诊断,指导作物施肥和提高农业生产上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除此以外,土壤农化分析中土壤分析为土壤分类、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土壤改良、合理施肥等提供依据,其植物分析中研究在不同土壤、气候条件和不同栽培措施与施肥技术影响下,植物体内养分含量的变化,为合理施肥提供参考数据。
施肥的目的是为了营养植物,而植物营养又是指导施肥的理论依据。
要进行合理施肥不仅要根据植物营养的理论和植物营养的特点,还要考虑外界条件,包括气候土壤和栽培技术等因素,把他们当作一个整体,使用土壤农化分析中的技术来研究合理施肥的理论和技术,以发挥肥料增产的最大效益。
土壤农化分析

表1-4 国产定量滤纸规格
圆形直径(cm) 7 9 11 12.5 15 18 灰分每张含量(g) 3.5×10-5 5.5×10-5 8.5×10-5 1.0×10-4 1.5×10-4 2.2×10-4
▪ 定性滤纸:定性滤纸的类型与定量滤纸相 同〔无色带标志〕。灰分含量<2g·kg-1
▪ 国外某些定量滤纸的类型有〔黑带〕粗孔; 〔白带〕中孔;〔蓝带〕细孔。
须知
二、预习安排
▪ 马弗炉的使用 ▪ 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 玻璃仪器的洗涤 ▪ 称量练习〔托盘天平的使用,电子天平的
使用:直接称量、间接称量〕 ▪ 样品前处理〔土壤、农产品、化肥〕 ▪ 试剂的配制
三、实验训练
▪ 称量练习:托盘天平、电子天平的使用; 量筒、移液管、容量瓶的使用
▪ 溶液的配制
辅助教学系统中教师课件 网络资源 参考书目 鲍士旦主编,土壤农化分析,中国农业
出版社 段昌群主编,无公害蔬菜生产理论与调
控技术,科学出版社,2006年7月第一 版 金闻博,戴亚主编,烟草化学〔下〕, 合肥经济技术学院 何振立,污染及有益元素的土壤化学平 衡,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年
▪ 部颁标准由化工部组织制订、审批、发布,报送国家标准 局备案。其代号是“HG〔化工〕〞;还有一种是化工部 发布的暂时执行标准,代号为“HGB〔化工部〕〞。其 编号形式与国家标准相同。
▪ 企业标准由省化工厅〔局〕或省、市级标准局审批、发布, 在化学试剂行业或一个地区内执行。企业标准代号采用分 数形式“Q/HG或Q、HG〞,即“企/化工〞的汉语拼音 缩写。其编号形式与国家标准相同。
试剂的规格
▪ 我国试剂的规格根本上按纯度划分,共有高纯、 光谱纯、基准、分光纯、优级纯、分析纯和化学 纯7种。
土壤农化分析方法讲解

速效磷步骤简化
称样:称2克土三角瓶加碳粉 加试剂:20ml浸提液 待测液制备:震荡30分钟干过滤;吸取样液 +10ml0.8摩尔硼酸于50ml容量瓶 配标曲:0、0.2、0.4、0.6、0.8、1.0标曲 上机测定:加5ml显色剂,700nm波长显色
土壤交换性钙镁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分析意义 • 缺镁:叶绿素下降 (失绿症) 交换性钙镁是作物生长 发育所必须的中量营养 元素,植物缺钙就会生 长受阻,节间较短、 组织柔软
土壤农化分析方法(之一)
主讲人:韦亨玲
主讲内容
• 一、PH(电位法) • 二、土壤交换性钙镁的测定(中性乙酸铵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三、土壤有效铁锰铜锌的测定(盐酸溶液c (HCL)=0.1mol/l,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四、土壤有效硼的测定(姜黄素草酸法)
一、PH(电位法) • 分析意义 • 方法原理 • 仪器设备 • 操作步骤 • 注意事项
浓度ppm 0 2 4 6 8 10
吸取体积 ml
0
246来自8100.1mol/l盐酸定容于50毫升容量瓶
分析步骤
• 称取5克土与塑料瓶,加25毫升盐酸溶液c (HCL)=0.1mol/l,震荡90分钟,干过滤, 配标曲上机测定
结果计算
• 土壤有效Cu、Zn(mg/kg)=(ρ-ρ0)*V/m
• ρ:标准曲线查得待测液中Cu或Zn的质量 浓度(μg/ml) • ρ0:标准曲线查得空白液中Cu或Zn的质量 浓度(μg/ml) • V:加入浸提剂的体积,ml(为25ml) • m:样品的质量,g(5克)
测定(比色)
吸取1毫升清液,放入瓷蒸发皿中,加入4 毫升姜黄素溶液,在55±3℃水浴上蒸干,继 续在水浴上蒸干15min以除去残存水分,冷 却至室温。在蒸发过程中现出红色。用移液 管加入95%乙醇20ml,用塑料棒搅拌使残渣 完全溶解,在550nm波长比色。
1第一章 土壤农化分析的基础知识及质量控制

(一)实验室纯水
2.纯水的检验
1)纯水的等级及用途 一级水:多次重蒸水,基本不含有溶解或胶态离子
杂质及有机质,可配制痕量金属元素溶液时使用
二级水:为二次蒸馏水,允许含有微量的 无机、有机或胶态物质 三级水:一般蒸馏水、去离子水,有一定量杂 质,可用于一般分析及玻璃仪器的洗涤和冲洗 土壤农化分析实验室一般使用三级水。 四级水:用在纯度不高的场合,如洗涤等。
(一)实验室纯水 b.离子交换法
5)树脂的再生
洗涤 再生的树脂柱,去除多余的再生剂(NaOH、 HCl),用蒸馏水或离子交换水淋洗,同再生操 作流速相同(20-30 ml/min),直到洗出液, 阳离子柱为pH3-4,阴离子柱pH8-9 运行 连接使用(装混合柱)
6)影响离子交换树脂性能的因素
(一)实验室纯水
2.纯水的检验
1)化学法 pH:6.5-7.5为合格
金属离子:铬黑T—氨缓冲溶液 Cl-:AgNO3溶液
(取水样10ml,加铬黑T-氨缓冲溶液(0.5g铬黑T溶于10ml氨 缓冲液,加酒精至100ml)2滴,应呈蓝色 )
(水样10ml中加浓HNO31滴,和0.1M AgNO3溶液5滴,应完 全清澈而无乳白色浑浊物生成 )
(一)实验室纯水 b.离子交换法
4)离子交换装置的制备 ①树脂的选择
A.选择交换容量大的树脂; B.选用游离酸(或碱)树脂,“弱”型; C.根据原水中欲除去离子的性质选择(如,去除 水中交换性弱的离子,必须用强酸/碱性树脂)。
②树脂的处理
净化:自来水浸泡——酒精浸泡——自来水漂洗; 转型:(三步)
107
106
105
104
103
102
10
【土壤农化分析】土壤农化

1第一章 土壤化学分析的基本知识 一、化学分析用水纯水制备:1、蒸馏法----蒸馏水(蒸馏器有玻璃、铜、石英等) ( 交换原理 交换性能影响因子) 高温处理,不易长霉。
但存留痕量金属离子;工厂、浴室——副产品蒸馏水,质量差,必须检查后才能使用。
2、离子交换法----去离子水(市售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必须经检验合格才能使用,实验室中应配备相应的提纯装置。
制备的水量大、成本低、除去离子的能力强,质量较高; 但未经高温灭菌易长霉。
中国实验室用水标准:一级水用于有严格要求的 分析测定,如液相色谱分析 用水等。
二级水用于无机痕量分析, 如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用水 等。
三级水用于一般化学分析 实验。
速效磷: 钼锑抗试剂二、试剂标准与规格、取用及保存 (一)试剂标准试剂:市售包装的“化学试剂”或“化学药品”; 试液:用试剂配制成的各种溶液。
级别 一级水 二级水 三级水外观 无色透明液体 pH------ 5.0-7.5 电导率(μs/cm.25℃) ≤0.1 ≤1 ≤5 可氧化物质(mg/L ) ---<0.08<0.40吸光度(254nm ) ≤0.001 ≤0.01 --- SiO 2 ( mg/L )<0.01 <0.02 ---试剂标准:✌默克标准:化学家克劳赫编著,1971年出版,伊码纽尔·默克--德国伊默克公司(德文);✌罗津标准:美国化学家约瑟夫·罗津,世界最著名的学者标准;✌ ASA规格:1986年(7版),美国化学学会分析试剂委员会编撰,美国最有权威的一部试剂标准。
✌我国标准:国家标准、部颁标准、企业标准3种(二)试剂规格与选用我国试剂基本按纯度分为:高纯、光谱纯、基准、分光纯、优级纯、分析纯和化学纯7种(三)试剂的取用(1)实验室里所用的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的。
→使用时严格遵照有关规定和操作规程,保证安全。
不能手摸、嘴尝,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气味(特别是气体)。
土壤农化分析重点

土壤农化分析重点前言1、土壤农化分析包括:土壤分析、植物分析、肥料分析三个方面A、土壤农化分析主要是土壤的基本化学特性分析包括:化学组成、肥力特性、交换性能、酸碱度、盐分等;目的为土壤分类、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土壤改良、合理施肥等提供依据B、植物分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植物养分含量的分析,研究在不同的土壤、气候条件和不同栽培措施条件影响下,植物体内养分含量的变化,为合理施肥提供参考数据;二是农产品品质分析为品种改良,产品品质改善提供理论依据C、肥料分析是确定肥料中某一营养成分的百分含量,矿质肥料的分析,检验矿质肥料或化学肥料符合于规定。
开展群众性的土壤普查,进行土壤和作物营养诊断,指导作物施肥,土壤农化分析工作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2、定容:一定量的溶质溶解后,或取一整份溶液,在精密量器中准确稀释到一定的体积,塞紧并充分摇匀为止,这一整个操作过程称为“定容”不仅指准确稀释还包括充分混匀的意思。
第一章土壤农化分析的基本知识1、纯水的制备:蒸馏法和离子交换法A、蒸馏法:利用水和杂质的沸点不同,经过外加热使所产生的水蒸气经冷凝后制得。
优点:不容易长霉;缺点:蒸馏器多为铜制或锡制,因此蒸馏水中难免有少量的这些金属离子存在,而且耗电较多,出水速度小。
B、土壤农化分析的作用:1、土壤农化分析是土壤普查的手段;2、土壤农化分析可用于指导农作物的合理施肥;3、土壤农化分析是科学研究的手段土壤农化分析的内容:1、土壤分析:土壤的机械组成部分,肥力特征,养分的转化、迁移、农作物的布局2、职务分析:农产品品质分析,植物营养成分分析3、肥料分析:化学肥料分析,有机肥料分析实验室用水分为3个等级,土壤农化分析用手一般为3级水(也称蒸馏水,PH:6.5~7.5)试剂:到化学药品部门购买的原装化学药品试液:把试剂稀释到一定浓度的溶液定容:在一定体积的容器里加水稀释浓度到刻度线后摇匀的过程我国试剂的规格基本上按照纯度划分,共有高纯、光谱纯、基准、分光纯、优级纯、分析纯和化学纯7种国家和主管部门颁布质量指标的主要是优级纯,分析纯和化学纯3种GR优级纯,绿色标签,用于精密的科学研究和分析工作,(保证试剂)AR分析纯,红色,一般的科学研究和分析工作,(分析试剂)CP化学纯,蓝色,一般的分析工作,(化学纯)软质玻璃,又称普通玻璃,热膨胀系数大,易炸裂,破碎,多支撑不需要加热仪器,如试剂瓶,漏斗,量筒,玻璃管等硬质玻璃,耐腐蚀,抗击性能好,膨胀系数小,可制成加热的玻璃仪器,如烧瓶,事关蒸馏器等玻璃器皿洗涤要则:用毕立即洗刷,干净标准,内壁能均匀地被水润湿,不沾水滴滤纸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种,定性滤纸灰分多,供一般定性分析用,不用于定量分析;定量滤纸用于敬慕的定量分析,土化分析用定量滤纸采样误差:采样时,由于采样点的选取不合理所带来的误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农化分析》2000年1月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作者是博斯丹。
本书适用于土壤、农业化学和植物营养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内容有效性
《21世纪土壤农化分析》教材已获国家农业大学指导委员会批准。
在第二版中,我们试图反映20世纪90年代土壤农化分析的进展,土壤分析内容略有增加,但变化不显著。
在植物分析中,增加了农产品质量分析的新内容。
由于工业“三废”排放的有害重金属元素对水和农田对动植物和人类的毒性越来越大,增加了“无机污染物(有害)物质分析”一章;混合肥料。
材料分析的内容为国家标准方法。
鉴于各学校都单独开设了仪器分析课程,根据大家的意见,删除了“仪器分析”一章,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保证分析工作的质量,加强分析工作的科学管理,特别是增加了“分析质量控制和数据处理”一章。
在本书的第二版中,许多测量单位和符号不再使用。
第二版严格按照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单位法》及国家有关数量和单位标准,进行了全面修订,保持了全书的一致性。
书目录
第一章是土壤农业化学分析的基础知识
第二章土样的采集和制备
第三章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第四章土壤氮硫分析
第五章土壤中微量元素的测定
第六章土壤中钾的测定
第七章土壤中微量元素的测定
第八章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分析
第九章土壤水溶性盐分析
第十章土壤碳酸钙的测定
第十一章土壤中硅、铁、铝等元素分析
第十二章植物样品的采集、制备和水分测定第十三章植物灰分及各种营养元素的测定第十四章农产品中蛋白质和硝酸的分析
第十五章农产品中碳水化合物的分析
第十六章粮油中脂肪酸的测定
第十七章有机酸和维生素分析
第十八章无机污染(有害)物质分析
第十九章无机肥料分析
第二十章有机肥分析
第21章分析质量控制和数据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