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白车身通用公差

合集下载

白车身BVS设计规范

白车身BVS设计规范

白车身BVS设计规范白车身BVS设计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白车身BVS设计规范。

2规范性引用文件卜冽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口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合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口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合用于本文件。

GB/T 1. 1-202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份:标准的结构和编写3术语和定义卜列术语和定义合用于本标准。

3.1整车尺寸技术规范Vehicle dimension technicaI specifications整车尺寸技术规范简称整车DTS,是根据市场调研、市场竞争车型最优信息、用户要求以及创造过程中反馈的信息,确定市场定位、满足用户需求,对车辆外观(外部和内部)质量一一订视零部件之间的间隙、面差、平行度、对齐性、一致性以及装配关系等要求作出的规定。

整车DTS是整车技术规格(VTS)中重要的组成部份,是统-、规范新开辟车型在概念设计、工程设计、工程样车试制、供应商管理、工艺工装开辟、产品质量管理、试生产、批量穩定生产及售后服务等整个新产品车型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技术文件。

3.2白车身BVS Body vehicle spec i f icat ions指从车身调整线卜线的白车身的尺寸技术规范。

4白车身BVS组成白车身BVS主要用于描述白车身零部件之间的间隙和面差的相互关系,通常表示的方式如下:间隙(或者面差)设计名义值+间隙(或者面差)公差要求。

按白车身部位划分,白车身BVS主要包含以下内容:a)前脸区域:翼子板与大灯开II检具间隙面差、翼子板与发动机盖间隙而差:b)侧脸区域:前门周圈区域间隙面差、后门周圏区域间隙面差:c)后脸区域:尾门与后大灯开II检具间隙面差、尾门与侧围、顶盖间隙而差;d)内间隙:前门与侧围胶条密封面间隙、后门与侧围胶条密封而间隙、尾门与侧围胶条密封面间隙。

5白车身BVS影响因素白车身BVS主要有以下影响因素:a)车门重力卜垂引起的车门旋转:b)车门密封胶条推力引起的车门的面差变化;c)其他因装配总装件所带来的尺寸变化。

汽车白车身焊接精度偏差控制研究

汽车白车身焊接精度偏差控制研究

汽车白车身焊接精度偏差控制研究发布时间:2022-08-30T05:56:31.441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33卷第4月8期作者:唐乾宗[导读] :白车身的焊接精度,对装配效果和整车性能均有较大的影响,控制白车的焊接精度有助于提高车身质量。

白车身的偏差重点在于零部件不同环节上的公差,唐乾宗柳州坤菱科技有限公司广西柳州 545000摘要:白车身的焊接精度,对装配效果和整车性能均有较大的影响,控制白车的焊接精度有助于提高车身质量。

白车身的偏差重点在于零部件不同环节上的公差,把握磨具、检具各自的精度,有助于减少公差的过度积累。

假设车身精度相比行业规定值要小,对汽车质量与成本都将有较大的影响。

本文重点你分析了白车焊接精度具体的偏差源,提出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白车身;焊接精度;控制引言汽车工业发展十分迅猛,车型更是丰富多样,产品质量得到逐步提升,生产规模也在持续地扩大化。

近20年来,各大企业企业入驻中国市场。

作为产品优劣的标志,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质量(Q)S(服务)T(技术)P(价格)成为整车工艺选择的核心参数。

除技术、价格和服务外,质量控制也是生产企业的生命线。

保障车身尺寸精度,是汽车制造企业不变的追求。

1 车身制造尺寸偏差源分析汽车薄板件焊接装配涵盖了3个不同的阶段,分别是焊前、焊中和焊后。

在不同阶段,均有不同的偏差源会影响和改变装配偏差。

所以,控制装配偏差前,应当找到各类偏差源的形式。

薄板装配时,会有5种针对性的偏差源。

在焊前阶段,偏差源更多是零件和夹具本身引起的制造误差,也就是零件、夹具偏差。

这种偏差源源自加工制造中带来的制造误差。

而零件偏差则形成于零件冲压、前序工位子装配引起的偏差。

夹具偏差,指的是夹具在制作和装配后带来的偏差。

考虑到零件、夹具制造还有装配精度均已达到质量控制最高的极限,想要减小零件或是夹具本身的制造误差,从而提高装配质量,这就不得不付出高昂的成本。

所以,这种事后补救显然不是精度控制理想的方向。

白车身质量审核评分标准细则

白车身质量审核评分标准细则

白车身质量审核评分标准1 评审方法车身质量评定分两步进行:※视觉检查评定表面状态和配合以及安装件的拼缝。

※车身表面的触摸检查要用触摸手套。

必要时用类似冲压质量审核的方法采用磨石拉磨:·拉磨用一块拉磨石(最小度数20×20×200mm)。

·有圆弧的地方和难以接触到的地方用相对较小的磨石拉磨(例如:10×10×100mm)。

·粒度的选择取决于表面状况(如粗糙度,镀锌)。

·拉磨基本上从长度方向进行,部分特殊的地方还补充横向的拉磨。

表面和配合分别评价,扣分值算在一起。

2 评定·包括底板的整个车身总成和每一个缺陷都要进行评定。

·车身表面必须消除A级和B级缺陷。

·车身被划分成3个缺陷区(1、2、3区)。

1区:车身表面防擦条以上,包括前盖、顶盖、后盖外表面部位。

2区:车身表面防擦条以下,以及前盖、后盖、四门、侧围内表面覆盖不住的部位。

3区:车身能够覆盖住的部位。

·A级表面缺陷不以区间所属关系加以评定;B级和C级表面缺陷以区间所属关系加以评定。

这种工作方法适用于所有的车身部件。

·A、B和C级配合缺陷不以区间所属关系加以评定。

·车身上表面范围(外表面),在成品车上是被其它部件覆盖着的,只要这个部件是能够明确定义的,就按区降低一级评定。

·车身上表面范围(内表面),在成品车上是被其它部件覆盖着的,只要这个部件是能够明确定义的,就可取消对这些范围的评定。

3 扣分规则:3.1按缺陷种类扣分同一个件上出现的各种不同类型缺陷都扣分。

3.2按件扣分z同一个件上,一种缺陷只扣一次。

对于同一个件上的同一种缺陷,应按每个缺陷扣分的规定,将其缺陷长度、面积累加起来扣分。

z不同责任单位造成的同种缺陷(不分区域)按两个缺陷扣分。

例如:前盖表面有两处划伤,分别为冲压和焊装所造成,则冲压和焊装各扣一次z如果某个延续性的缺陷(如:刨痕、划痕等)位于同一件上:同时位于1区及2区同时位于2区的一般部位及较显眼的部位例如:门装饰条上部及下部则对该缺陷只扣1次,就当该缺陷全部位于最严重的部位。

轿车车身外观公差标准

轿车车身外观公差标准
外 观 公 差 表 (前部1/3)
121
部位 NO

1 A 发动机盖与格栅



备考
标准
公 差1 公 差2
WL间 隙
6.0
±2.3 平行差2.3
2 A 保险杆与发动机盖
WL间 隙
6.0
±2.0 平行差2.0
3 A 前大灯与发动机盖
WL间 隙
6.0
±2.0
平行差2.5 左右差2.5
4 A 前大灯和保险杆
刻线点的垂 直方向
+=保险杠往
内,
-=保险杠往

10 B 翼子板与发动机盖板
边界出 入
0.8
TL方向1.0 以下
11
发动机罩格栅与前挡玻璃
部分间 隙
0
0.5以下
第 2 页,共 26 页
外 观 公 差 表 (前部3/3)
13
14
15
16
部位 NO

13 A A立柱和前翼子板

边界出 入


标准
公 差1 公 差2
0
1.5以下
备考
B A立柱和前翼子板
边界出 入
0
1.5以下
C 发动机盖与前翼子板
边界出 入
0
1.5以下
D A立柱与前翼子板
出入
0
±1.5
E A立柱与前翼子板
间隙
2.5
±1.5 平行差1.5
14
发动机盖与清洗液喷头
部分间 隙
0
0.5以下
15 保险杆与前雾灯
不管理 无干涉
16 A 前翼子板与侧下边梁
间隙

【新提醒】白车身尺寸偏差分析与控制

【新提醒】白车身尺寸偏差分析与控制

【新提醒】⽩车⾝尺⼨偏差分析与控制1楼发表于 15-7-2015 20:21:0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图CQI(9,11,12,15,17,23)特殊⼯艺评估Adams_car⾼级应⽤培训振动噪声基本原理⽅法美国/欧洲⼏何尺⼨和公差(GD&T)培训车⾝尺⼨优化尺⼨⼯程汽车消声器设计,声学材料⼤众,通⽤和福特对供应商期望和要求汽车⾏业审核VDA6.X⾼层,中层,基层培训 焊装车间作为整车四⼤⼯艺中重要的⼀环,其⽩车⾝制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车性能的优劣,同时也影响到客户的直观感受。

⽩车⾝尺⼨精度是保证整车零部件装配精度的基础,本⽂对车⾝尺⼨精度偏差进⾏了分析,并介绍了相关的控制措施。

⽩车⾝是由多达上百个具有复杂空间形⾯的钣⾦件,通过⼀系列⼯装装配、焊接⽽成(AP1X车型焊点有5?000多个),且⽣产批量⼤、节奏快。

⽩车⾝的制造过程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其制造尺⼨精度取决于各⽅⾯因素的综合作⽤,主要包含有零件状态、⼯装夹具、操作过程以及测量过程等⼏个⽅⾯(见图1)。

零件状态 1.零件尺⼨偏差 每个零件产品都会给出详细的技术要求,包含零件孔、线和⾯的尺⼨公差以及形位公差、轮廓公差等,根据零件不同的⽤途,各公差也不尽相同。

零件如果不满⾜产品的设计图样要求(尺⼨超差),就会造成总成件尺⼨的偏差。

零件尺⼨偏差出现在冲压阶段,主要影响因素由冲压⼯序之间定位因素、冲压模具制造精度、冲压模具磨损及冲压机床参数变化等四⽅⾯构成。

为此需采取如下措施: (1)在模具设计初期,冲压件各⼯序的定位基准必须要保证统⼀。

(2)模具(拉延模、切边模和翻边整形模等)的部件结构及⽤材须满⾜相关技术要求。

(3)定期对模具进⾏检查维护,及时清除模膛⾥的杂物。

(4)每天开班前检查冲压机床的参数,保证符合⼯艺⽂件规定的参数要求。

(5)开班时,模具冲压出来的⾸个零件需要⽤检具进⾏尺⼨测量,班中进⾏⼀定频次的抽查测量。

白车身特殊公差设定规范

白车身特殊公差设定规范

工艺设计Q/JQ 16123-2012制定部门: 工艺工程院 企业技术标准 代 替 号标题:白车身特殊公差设定规范第 1 页 共 12页修订标记 文件号更 改 内 容 修订页 修订日期 修订者标准化 会 签 制 定 校 对 审 核 批 准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目 次前 言 ............................................................................... 2 1 范围 ............................................................................. 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3 基本原则 ......................................................................... 3 4 术语和定义 ....................................................................... 3 5 白车身特殊公差形式 ............................................................... 4 5.1 冲压件特殊公差 .................................................................. 4 5.2 焊装匹配特殊公差 ................................................................ 6 5.3 工装特殊公差 .................................................................... 9 6 特殊公差的标注方式 .............................................................. 10 6.1冲压件特殊公差标注方式 .......................................................... 10 6.2 特殊公差在MCP 和SQM 中的标注方式 .. (11)工艺设计Q/JQ 16123-2012标题:白车身特殊公差设定规范第2页共12页前言本标准《Q/JQ 16123-2012 白车身特殊公差设定规范》是公司工艺类标准之一。

白车身通用技术条件

白车身通用技术条件

JLYY-JT-08白车身通用技术条件编制:校对:审核:审定:标准:批准: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前言为统一和规范白车身的设计、制造、检验、运输和储存,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车身内外饰部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爱君。

本标准于2008年5月31日发布实施。

Ⅰ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吉利轿车白车身的技术要求、检(试)验方法和规则、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乘用车的白车身。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年代号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本标准各执行方研究和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年代号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均适用于本标准。

GB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标准GB11551乘用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GB11566轿车外部凸出物GB14167汽车安全带安装固定点GB15083汽车座椅、坐椅固定装置及头枕强度要求和试验方法GB15743轿车侧门强度GB17354汽车前、后端保护装置GB20071乘用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GB20072乘用车后碰撞燃油系统安全要求GB/T20913-2007乘用车正面偏置碰撞的乘员保护QC/T566-1999轿车的外部防护QC/T900-1997汽车整车产品质量检验评定方法JL100001-2008车辆识别代码(VIN)编制规3技术要求3.1基本要求3.1.1白车身总成(包括车身本体总成、左右车门总成、发动机罩总成、行李舱门总成(背门总成)、左右翼子板等)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并按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3.1.2白车身总成的各总成、零(部)件必须经检验,验收合格后方可用于焊接和装配。

3.1.3白车身焊点和焊缝的数量、位置、尺寸,应符合各车型白车身总成图的规定。

3.1.3白车身的质量应控制在设计目标值±5kg的范围内。

汽车白车身技术条件

汽车白车身技术条件

汽车白车身技术条件汽车白车身技术条件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乘用车白车身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运输及储存。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323-2005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GB 14167-2006 汽车安全带安装固定点GB 15086-2006 汽车门锁及车门保持件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QC/T 476-2007 客车防雨密封性限值及试验方法3技术要求3.1 基本要求3.1.1 车身本体应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并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有特殊要求时,应按技术协议等相关文件执行。

3.1.2 车身本体各零部件,必须是经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有合格证后,才能进行总成焊接、装配。

3.1.3 车身中有防腐、防尘、防水、防噪音、隔振和密封要求的搭接处,应按图纸、焊接工艺卡、涂胶工艺卡的要求进行涂胶或采用其它措施。

(整车性能对车身的要求)3.1.4 车身油漆处理按相关油漆工艺规程操作,保证车身防腐蚀性能。

油漆表面不得出现流挂、桔皮、色差等外观缺陷。

3.1.5 车身总成随整车进行淋雨试验,车身内部不得出现渗漏,试验方法按QC/T 476-2007(按照目前朗朗车型标准)执行。

3.1.6 车辆识别代号(VIN)按规定位置打印,打印清晰可见。

一经打印不得更改、变动,不得出现重复、错号。

车辆识别代号打印部位不得出现划伤、拉痕等缺陷。

3.2 装配调整要求3.2.1 车门组焊后应保证车门内部组件相对位置的正确性,车门玻璃升降应轻松自如,不允许出现卡滞、松旷等现象。

3.2.2 车身总成应能保证所有安装在车身上的附件、内外饰件、底盘电器附件都能顺利安装,并能满足相关技术要求,不应出现松旷、脱落、变形等现象。

3.2.3 左/右侧车门总成、左/右翼子板、发动机盖总成及行李箱盖总成等螺栓连接件,安装到白车身总成上,只需调整即可达到要求,不允许出现强制安装及修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车身通用公差
1.冲压件公差
配合面轮廓度公差 : +/-0.75
非配合面轮廓度公差 : +/-1.5
A 级曲面轮廓度公差: +/-0.5
所有切边线公差: +/-1.5
基准孔孔径公差: 0.0,+0.2
次基准长孔公差: 宽度方向 0.0,0.2,长度方向+/-0.5
零件重要孔孔径公差: +/-0.2
零件重要孔位置度公差: +/-0.75
零件其它孔孔径公差: +/-0.3
零件其它孔位置度公差: +/-1.0
翻边公差 +/-0.35
小于10mm 的特征公差 +/-0.4 (相对于另一特征的长度方向,位置度和轮廓度)10mm –30mm 的特征公差 +/-0.7
大于30mm 的特征公差 +/-1.0
装配件焊接螺母位置度公差 +/-1.0
装配件焊接螺栓位置度公差 +/-1.0
装配件焊接螺钉位置度公差 +/-1.5
2.焊装夹具通用公差
Base 基板公差 +/-0.1
定位销大小公差 -0.2,+0.0
定位销位置公差 +/-0.2
定位面公差 +/-0.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