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性氯化法处理含氰废水
黄金氰化的三种方法

黄金氰化的三种方法采用化学方法黄金氰化是近些年来研究的重点。
迄今为止,已经得到推广应用在黄金氰化中的化学处理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碱性氯化法。
碱性氯化法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应用于金矿含氰废水,至20世纪70年代后期已成为应用最广的化学处理法。
基本原理是在PH值为10一11条件下,利用活性氯氧化污水中各种氰化物,使其氧化分解,从而将氰根彻底破坏,消除毒性。
化学反应为:CN-+CL2+2OH-2CNO-+CL2+-CNO+2CL-+2-2,产生的氯化氰气体毒性很大,不安全,而且不能去除铁氰络合物。
进人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方法已逐渐被其他更有效的方法所代替,从我国河北省的金厂峪金矿、山东省的招远黄金冶炼厂等单位的运行结果来看,这种黄金氰化方法处理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2.2SO2一空气法。
该法又称Inco法,是INco公司1982年研制开发的,1984年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发放技术使用许可证。
主要是利用SOz与空气的混合物,在pH值为8一10的条件下氧化分解黄金氰化物,化学反应如下:CN-+SO2+O2+H2OCNO-+2H2OCNO-+H2SO4物处理含氰废水的工业实践在国外已取得显著成果。
据报道,英美等国家用Cyan-Metbolizing细菌对含氰、重金属离子的污水进行处理,用脱氧白地霉处理含CN一30一50mg/l废水达到排放标准。
荷兰Lim2barg法处金矿氰成功的实例。
1984年美国1.m3的氰化废水处2:首先在旋转生物反应器中除去氰CN一转化为co2和NH3,S转化为SO42。
第二阶段为消化阶段,利用普通的亚消化杆菌和消化杆菌,使氨转变为亚硝酸盐,再变为硝酸盐。
据资料介绍,该方法将硫氰酸盐、铁氰络合物几乎全部除去,氰化物的去除率达98%以上。
生物法能够有效地脱除氰化物及各种氰络合物,操作简便,但对氰化物浓度的大范围变化适应性较差,有关技术工艺仍需进一步研究。
3.自然降解法自然降解法就是以自然方式去除氰化物,一般的做法是将含氰废水排至尾矿库,靠稀释、生物降解、氧化、挥发、吸收沉淀及阳光曝晒分解等自然发生的物理、化学作用,使氰化物分解,重金属离子沉淀,污水得到净化。
论文1-碱式氯化法处理含氰废水

碱式氯化法处理含氰废关键词:碱式氯化法含氰废水SBR工艺碱式氯化法处理含氰废郭倩(璧山县环境监测站,重庆璧山402760)摘要:本文介绍了碱式氯化法处理含氰废水的基本原理、SBR工艺及在应用中需注意的若干问题;关键词:碱式氯化法、含氰废水、SBR工艺;一、前言:工业含氰废水主要来自化工、制药、电镀及采矿等工业生产,氰化物属于高毒类,它可以抑制细胞呼吸,造成机体组织缺氧。
氰化物的用途广、产量多、毒性大,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严格标准的实施,含氰废水的治理日益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
含氰废水分为高浓度和低浓度,对前者一般采用氰化物回收,对后者采用破坏氰的办法。
本文介绍了碱式氯化法来处理含氰废水。
二、基本原理:用活性氯来破坏氰化物是碱式氯化法的基本反应,不管是电解食盐法、液氯法还是漂白粉法都是基于这个反应。
其反应方程式如下:首先是生成氯酸盐:CL2+2OH →2CLO-然后开始解毒:CN-+CLO-+H2O→ CNCL+2OH- (1)CNCL+2OH-→ CNO-+CL-+H2O. (2)CNO-+3CLO-+H2O →3CL-+N2↑+2CO2↑+2OH-式(1)生成氯化氰的反应瞬间完成,且为剧毒物质,因此必须控制PH值大于11,以保证式(2)的CNO-瞬间完成。
(此时的CNO-毒性为CN-的千分之一)三、碱式氯化法处理含氰废水的方法:(1)、电解食盐法:它是将一定浓度(12—18g/l)的食盐溶液通过电解得到次氯酸盐,将其加到含氰废水中去,破坏氰化物。
其反应式为:NaCL→ Na++CL-2H2O+2e →2OH-+H2 ↑2CL--_2e → CL2↑CL2+2OH-+2Na→ 2NaCLO然后开始解毒反应。
(见基本原理(2))工业上常采用次氯酸钠发生器作为电解食盐获得次氯酸盐的设备,再加到废水中去处理含氰废水。
近几年来,该设备也在不断的进行技术更新,现已被二氧化氯发生器取代,它所产生的混合气体含有CLO2、CL2、O3比原有次氯酸钠发生器的氧化效果有了很大提高。
碱性氯化法处理含氰废水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碱性氯化法处理含氰废水碱性氯化法是所有能用来破坏工业废水氰化物方法中的发展最快的方法。
它被广泛应用于金属电镀和金选冶厂废水处理系统。
氰化物被氯完全氧化,在不同的pH 值下分两段进行。
在第一段,氰化物被生成氰酸盐,它的毒性大致相当于HCN 的千分之一。
第一段又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氰化物被氧化成氯化氰(CNCl),用下列方程表示:NaCN+Cl2→CNCl+NaCl 这一反应几乎是瞬间进行的,而且与pH 值无关。
第二步在高碱度溶液中氯化氰按下列水解成氰酸盐:CNCl+2NaOH→NaCNO+NaCl+H2O 因为氯化氰是高度挥发性的有毒气体,所以为了完成这一步反应,必须保持溶液的高碱度,同时避免这种有毒气体的释放。
在pH8.5~9 时,完成第一段反应需要10~30min,在pH10~11 时,反应时间缩短到5~10min。
氰化物氧化成氰酸,按理计算,每份氰化物需要2.73 份氯。
可是在实践中却需要更高的氯/氰比例,多到5∶1。
因为部分氯与其他氧化物质起反应,例如,硫氰酸盐和硫代盐类。
硫氰酸盐(CNS)是重要的,因为在这一步中,金选冶厂溶液里有大量的硫氰酸盐生成。
按下列方程,每份硫氰酸盐要消耗4.9 份氯和6.4 份熟石灰。
2NaCNS+8Cl2+Ca(OH)2→2NaCNO+2CaSO4+8CaCl+10H2O 许多易离解的金属氰络合物按上述相似途径反应。
主要的差别是反应速度和形成金属氢氧化物沉淀。
例如,锌氰络合物氧化按下式进行:Na2Zn(CN)4+10NaOH+4Cl2→4NaCNO+8NaCl+Zn(OH)2+4H2O 只有那些比铁和钴的氰络物稳定性小的金属氰络合物才适合于氯化法。
碱氯化法的第二段也按两步进行。
氰酸盐最终转化成碳酸氢盐和氮气。
第一步(这一步是速度控制步骤)是氰酸盐被氯催化水解生成碳酸铵:3Cl2+2NaCNO+4H2O→(NH4)2CO3+Na2CO3 +3Cl2 碱氯化法的优点:(1)此法应用非常广泛,有经验可以借鉴;(2)。
污水处理中破氰工艺有什么用处

污水处理中破氰工艺有什么用处
环保行业的发展是趋于更全面和多领域的接触。
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破氰工艺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那么下面作为获得广大客户众多好评的专业水处理环保公司依斯倍,专门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污水处理中关于破氰工艺有什么用处?
碱性氯化法是破氰工艺中常用的方法之一,要求污水中氰离子的含量不大于50mg/L。
一般情况下采用一级氧化处理,如果未达到预期效果,可采用二级氧化处理。
含氰污水经氧化处理后,应再经沉淀和过滤处理。
如果同时存在其他的污水,则含氰废水经过氧化处理之后就可以并入其他的污水中。
间歇式的处理是常用的处理方式。
当设置两格反应池交替使用时,可不设调节池。
沉淀方式用静沉。
当采用连续式处理时,沉淀方式宜采用斜板沉淀池等设施。
当用两级氧化处理氰废水的时候,第一级和第二级的氧化剂投加比例宜为1:1。
处理含氰污水所需的氧化剂可采用
次氯酸钠、漂白粉、漂粉精和液氯。
投药量通过实验确定。
当无条件试验时,投药量应按氯离子与活性氯的重量比来计算确定。
其一级氧化比为1:3~1:4两级氧化处理时宜为1:7~1:8。
氧化剂采用NaClO。
一次氧化阶段PH控制在10-11,ORP在300mV左右,二次破氰PH控制在7-8之间,ORP在650mV左右。
论文2-碱式氯化法处理含氰废水

含氰废水处理环保工程技术2008-08-20 14:55:32 阅读1156 评论1 字号:大中小订阅含氰废水的处理概述氰化物是剧毒物质,氰化物可在生物体内产生氰化氢,使细胞呼吸受到麻痹引起窒息死亡。
氰化氢、氢氰酸的分子结构是甲酸腈。
一般把腈称为有机氰化物。
一般人一次口服0.1克左右的氰化钠(钾)就会致死。
CN - 对鱼类有很大的毒性,比如鲫鱼最小致死量是0.2(ppm),世界卫生组织规定鱼的中毒限量为游离氰0.03mg/l。
自然环境中普遍存在微量氰化物,主要来自肥料及有机质。
但高浓度的氰化物来自含氰工业污水,主要有电镀污水、焦炉和高炉的煤气洗涤废水及冷却水、一些化工污水和选矿污水等,其浓度可在1-180mg/l以上。
电镀工业是氰化物的主要来源之一,电镀操作使用高浓度氰化物电镀液以使镉、铜和锌等溶解在溶液中,含有氰离子以及金属氰化物络合离子的电镀液随镀件带出时会污染漂洗水。
长期大量排放低浓度含氰污水,也可造成大面积地下水污染,而严重威胁供水水源。
氰化物是剧毒物质,特别是当处于酸性PH值范围内时,它变成剧毒的氢氰酸。
含氰废水必需先经处理,才可排入下水道或溪河中。
由于氰化物有剧毒,处理后指标必须绝对达标,若排入水体将造成严重污染,而且氰络合物影响废水的进一步处理,因此首先要去除废水中的氰化物,处理后水质测定达标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处理。
含氰废水通常的处理方法有碱性氯化法、电解法、离子交换法、活性炭法。
而碱性氯化法以其运行成本低、处理效果稳定等优点广泛在工程中采用。
工程中一般采用碱性氯化法,即向含氰废水中投加氯系氧化剂,将氰化物部分氧化成毒性较低的氰酸盐;也可一步完全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氮。
工程中多采用一步法除氰,既简化了操作、方便了管理,又节省了处理成本。
1.药剂选择多种氧化剂除氰反应原理都是溶于水水解生成HClO,再利用HClO的强氧化性破氰,有关反应式如下:CN - +HClO → CNCl+OH -CNCl+2OH - → CNO - +Cl - +H 2 OClO 2一步法除氰的反应式为:2CN - +2ClO 2 ==2 CO 2 ↑ +N 2 ↑ +2Cl -Cl 2一步法除氰的反应式为:2CN —+3Cl 2 +2H 2 O → CO 2 ↑ +N 2 ↑ +6Cl — +4H +采用各种药剂所需的药剂量见表1-1:表1-1 氧化剂投加量多种氧化剂除氰特点比较见表1-2:表1-2 氧化剂除氰特点比较表通过以上的比较不难得出:液氯虽然成本低点,但易引起安全事故;臭氧虽然去氰能力高、产渣量低但它所需的其它费用都较高;漂白粉有效氯含量低,渣量大;漂粉精有效氯含量为60%,产渣量大,清渣麻烦;次氯酸钠有效氯含量为95.3%,产渣量也较大。
碱性氯化法破氰

碱性氯化法破氰在碱性条件下,用氯系氧化剂氧化废水中的氰化物,是处理电镀含氰废水常用的一种方法。
【原理】碱性氯化法破氰分二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将氰氧化为氰酸盐,称为“不完全氧化”,反应式如下:CN-+HClO —— CNCl+OH- (1)CNCl+2OH-——CNO-+Cl-+H2O (2)CN-与 OCl-反应首先生成 CNCl,CNCl 水解成 CNO-的反应速度取决于pH 值、温度和有效氯的浓度。
PH 值、水温和有效氯的浓度越高则水解的速度越快,而且在酸性条件下 CNCl极易挥发,因此操作时必须严格控制 pH 值。
第二阶段是将氰酸盐进一步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氮,称为“完全氧化”,反应式如下:2CNO-+4OH-+3Cl2 ——2CO2+N2+6Cl+2H2O (3)在破氰过程中,PH 值对氧化反应的影响很大。
当PH>10 时,完成不完全氧化反应只需五分钟;【技术要求】a、氧化剂的投加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当无条件试验时,其投加量宜按氰离子与活性氯的重量比计算确定。
其重量比:当一级氧化处理时宜为1:3~1:4;二级氧化处理时宜为1:7~1:8。
一级氧化和二级氧化所需氧化剂应分阶段投加,投加比为1:1;b、pH值控制和反应时间:一级氧化的pH值应控制在10~11,反应时间宜为10min~15min;二级氧化的pH值应控制在6.5~7.0,反应时间宜为10min~15min;c、有效氯的投加量可采用氧化还原电位(ORP)自动控制。
一级处理,ORP达到300mV时反应基本完成;二级处理,ORP需达到650mV;d、废水温度宜控制在15~50℃。
反应后废水中余氯量应在2mg/L~5mg/L范围内。
常用含氰废水的处理技术

常用含氰废水的处理技术综述了几种应用较多的处理含氰废水的方法,从反应原理出发分析处理情况。
并提出未来含氰废水的处理趋于综合化、清洁化。
标签:碱性氯化;氰化物;分节符(连续)1 前言氰化物是指含氰基的化合物,在电镀、化工、冶金等行业中都有广泛应用。
由于生产性质不同,废水的成分和性质也不同。
氰化物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剧毒物质,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与高铁细胞色素酶结合,生成氰化高铁细胞色素氧化酶而失去传递氧的作用,引起组织窒息。
氰化物属于第二类污染物,《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规定的污水中总氰化物最高准许排放质量浓度为:0.5mg/L。
如果废水处理不合格超标排放,势必对周围水资源造成污染,对人类乃至整个生态系统都将造成极大的危害。
2 含氰废水的处理方法含氰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化学法、物理化学法、物理法及生化法,其中化学法的应用最多以下主要介绍几种处理含氰废水常用的物理法和化学法。
2.1 碱性氯化法碱性氯化法是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
该法的原理是利用氯的强氧化性使氰化物在碱性条件下被氧化成CO2和N2,使用的氯化剂有氯气、液氯、漂白粉、次氯酸钙和次氯酸钠。
目前,燕尾港临港产业区和堆沟港化学工业园中涉及含氰废水的企业大都采用次氯酸钠法来处理含氰废水。
目前,工程中次氯酸根氧化氰化物的处理方法较为常见,主要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将氰化物氧化为氰酸盐,反应式为:CN-+ClO-+H2O→CNCl+2OH-CNCl+2OH- →CNO-+Cl-+H2O即反应中CN-与ClO-首先生成CNCl,CNCl再水解成CNO-,pH值、水温和有效氯的浓度越高,水解反应越快。
由于CNCl在酸性条件下极易挥发,因此现场运行时必须严格控制pH值,pH10,此反应只需5min。
第二阶段是将氰酸盐进一步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氮气,反应式为:2CNO-+2OH-+3ClO-→2CO32-+N2+3Cl-+H2O在低pH值时的反应速度较快。
含氰电镀废水的氯碱法处理

第14卷第3期江苏环境科技2001年9月含氰电镀废水的氯碱法处理滕华妹Ξ 刘 键 (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 杭州 310007)摘 要 论述了氯碱法处理含氰电镀废水的基本原理、工艺条件的选择和调控。
并以实例表明该法良好的处理效果。
关键词 氯碱法 含氰电镀废水 处理T reatment of E lectroplating E ffluent Containing Cynide by Chlorine -alkali MethodT eng Huamei ,Liu JianAbstract The basic principle ,choice and control of process condition of treatment of electroplating effluent containing cynide by chlorine -alkali method are discussed.G ood treatment effect is presented by a practical exam ple.K ey w ords Chlorine -alkali method E lectroplating effluant containing cynide T reatment1 氧化剂的选择碱性氯化法所用的氧化剂有液氯、漂白粉(CaOCl 2)及次氯酸钠(NaOCl )等。
液氯是将氯气加压液化装入钢瓶之中,因氯气有毒,泄漏会造成人员伤害,使用过程中要求设备配套和严格管理。
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CaOCl 2),约占65%,由于其较易发生水解,有效氯容易损失,因此,要求用量较大,但产生的污泥量较多,会出现水泵被堵现象。
次氯酸钠(NaOCl )具有强氧化性、有效氯不易流失、具有操作较简便、处理效果好和污泥量少等优点。
但其化学性质活泼和腐蚀性较强,要求妥善保存和安全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反应原理及相关方程式
• 二氧化氯处理含氰废水的原理 • 二氧化氯是一种强氧化剂,与氯气相比,它具有氧化性 更强,操作安全简便,受 PH值的影响较小的特点。氯气对 氰化物的氧化通常只将CN - 氧化成毒性较小的氰酸盐 (NaCNO),并要求很高的PH值,见反应式(1),而二氧化 氯对氰化物的氧化却能将CN - 氧化成N 2 和CO 2 ,见反应 式(2),彻底消除氰化的的毒性: CN - +Cl 2 +2OH - == CNO - +2Cl - +H 2 O (1) 2CN - +2ClO 2 ==2 CO 2 ↑ +N 2 ↑ +2Cl - (2)
二、工艺流程
• 2 处理流程
三、主要设备
• (1)二氧化氯发生器。采用7K型二氧化氯发生器,产量 为7000g/h,发生器以氯酸钠和盐酸为原料经化学反 应生产二氧化氯。二氯化氯产量可通过废水的pH值和 余氯量自动调节。 • (2)反应罐。搪玻璃罐,共2个,尺寸为Ф1600 mm×3700 mm,有效容积5m3。采用间歇式交替运行。 • (3)加碱罐。容积为1 m3,碱液为工业氢氧化钠,采用2 台日本产易威奇计量泵投加。计量泵的运行可根据反应 罐中的pH值高低自动启停。保持反应罐中的pH为11。 • (4)循环泵。采用FS型塑料耐腐蚀离心泵。流量Q =19.8 m3/h,扬程H=21m。共2台。
• •
二、工艺流程
• 1.参数设定 • 原水水质:CN-为100~300 mg/L,pH为2。 • 设计水量为30 m3/d,采用2个反应罐间歇式 交替运行,单罐处理量为5 m3,因此每日共处理6 罐。每罐运行时间为2 h,其中加药0.5 h,循环反 应1.0 h,排水0.5 h。 • 二氧化氯投加量:ClO2(有效氯)/CN-=5 • 为满足总量控制的指标,要求CN-的去除率必 须达到98%以上,处理后的水通过与厂区其它废水 合并,使最终出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三、主要设备
• (5)吸收塔。尺寸为Ф200 mm×2000 mm,用聚 乙烯管加工制作。主要用来吸收循环过程中从反应 罐中逸出的剩余二氧化氯和氰氢酸等有害气体。 • (6)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由pH探头、计 量加药泵、液位计和控制箱组成,控制箱内用PLC 进行控制,根据pH探头反馈的信号,自动控制计量 泵的加碱量,保持最佳的反应pH值。使二氧化氯对 氰化物的氧化效率保持在最佳状态。同时,当缺药 时由液位信号自动使系统停机,以保证加药的安全 及准确。
一、引言
• 作为一种新型、高效、安全的消毒方法, ClO 2 及 C lO 2 发生器已在我国的环保、给排水领域的应用中崭 露头角,由于其先进性与安全性,尤其由于工业的发达 导致的环境、水体污染,与传统的水处理方法相比, ClO 2 消毒方法就更显示出强大的优势与生命力,并大 有取代传统的液、漂白粉、次氯酸钠等消毒方法之趋势。 • 二氧化氯在当今的水处理工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 的角色,其在氧化除氰处理方面也表现表现非凡。表现 在: • (1).二氧化氯氧化法是一种有效的去除水中高浓度氰 化物的处理工艺。 • (2).原水中氰化物浓度越高,达到同一去除率进所需 的ClO 2 / CN - 越低。
含氰废水处理
碱性氯化法处理含氰废水
一、引言
• 氰化物是剧毒物质,氰化物可在生物体内产生氰化氢,使细胞 呼吸受到麻痹引起窒息死亡。氰化氢、氢氰酸的分子结构是甲 酸腈。一般把腈称为有机氰化物。一般人一次口服 0.1克左右 的氰化钠(钾)就会致死。CN - 对鱼类有很大的毒性,比如鲫 鱼最小致死量是0.2(ppm),世界卫生组织规定鱼的中毒限量 为游离氰0.03mg/l。自然环境中普遍存在微量氰化物,主要来 自肥料及有机质。但高浓度的氰化物来自含氰工业污水,主要 有电镀污水、焦炉和高炉的煤气洗涤废水及冷却水、一些化工 污水和选矿污水等,其浓度可在1-180mg/l以上。电镀工业是氰 化物的主要来源之一,电镀操作使用高浓度氰化物电镀液以使 镉、铜和锌等溶解在溶液中,含有氰离子以及金属氰化物络合 离子的电镀液随镀件带出时会污染漂洗水。长期大量排放低浓 度含氰污水,也可造成大面积地下水污染,而严重威胁供水水 源。氰化物是剧毒物质,特别是当处于酸性PH值范 含氰废水必需先经处理,才可排入下水道或溪河中。由于 氰化物有剧毒,处理后指标必须绝对达标,若排入水体将 造成严重污染,而且氰络合物影响废水的进一步处理,因 此首先要去除废水中的氰化物,处理后水质测定达标后才 能进行下一步处理。含氰废水通常的处理方法有碱性氯化 法、电解法、离子交换法、活性炭法。而碱性氯化法以其 运行成本低、处理效果稳定等优点广泛在工程中采用。工 程中一般采用碱性氯化法,即向含氰废水中投加氯系氧化 剂,将氰化物部分氧化成毒性较低的氰酸盐;也可一步完 全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氮。 工程中多采用一步法除氰,既简 化了操作、方便了管理,又节省了处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