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含氰废水的其它方法.

合集下载

含氰污水处理方法

含氰污水处理方法

含氰污水处理方法含氰污水处理方法1. 引言含氰污水是指含有氰化物的废水,常见于冶金、电镀、化工等行业的生产过程中。

氰化物是一种有毒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带来严重的危害。

因此,对含氰污水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含氰污水处理方法,希望能对相关行业提供一定的参考。

2. 化学方法2.1 氧化法氧化法是一种常见的含氰污水处理方法,通过添加氧化剂使氰化物发生氧化反应,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常用的氧化剂包括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

这些氧化剂具有强氧化性,能够迅速将氰化物氧化为氰酸和氮气等无害产物。

然后,通过适当的中和和沉淀处理,将产生的氰酸和氮气从废水中去除,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2.2 还原法还原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含氰污水处理方法,通过添加还原剂使氰化物发生还原反应,将其转化为无毒或低毒的物质。

常用的还原剂包括亚硫酸盐、二亚硫酸盐等。

这些还原剂具有很强的还原性,能够迅速将氰化物还原为无害的氨和碳氢化合物等物质。

然后,通过适当的中和和沉淀处理,将产生的氨和碳氢化合物从废水中去除,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3. 生物方法3.1 微生物降解法微生物降解法是一种环保的含氰污水处理方法,利用某些特定的微生物能够降解氰化物。

这些微生物可以通过调节温度、pH值和添加适宜的营养物质等方法进行培养和增殖。

在含氰污水中加入这些微生物后,它们会利用氰化物作为碳源进行代谢,最终将其转化为无害的氨和二氧化碳等产物。

微生物降解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较低等优点,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3.2 植物吸收法植物吸收法是一种天然的含氰污水处理方法,利用某些特定的植物能够吸收并转化氰化物。

这些植物对氰化物具有较高的耐受性和吸收能力,可以有效地将氰化物从污水中吸收到植物体内。

同时,植物还能够通过代谢将氰化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如氨和无机盐等。

植物吸收法可以作为一种辅助的处理手段,用于减少含氰污水中氰化物的浓度。

4. 物理方法4.1 吸附法吸附法是一种常用的含氰污水处理方法,通过将含有特定吸附剂的吸附材料与污水接触,使其中的氰化物被吸附剂表面吸附,从而实现对氰化物的去除。

含氰污水处理方法

含氰污水处理方法

含氰污水处理方法含氰污水是指污水中含有氰化物的废水。

氰化物是一种有毒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具有巨大的危害。

正确处理含氰污水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任务。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含氰污水处理方法。

1. 硫化法处理硫化法处理是一种常见的含氰污水处理方法。

它通过加入一定量的硫化剂,如硫化钠或硫氰化钠,使含氰污水中的氰化物与硫化物发生反应,相对无害的硫化物。

硫化物通常具有较低的溶解度,可以通过沉淀或过滤的方式从污水中去除。

然后剩余的污水可以进一步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

2. 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吸附法也是一种常用的含氰污水处理方法。

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可以有效地吸附氰化物分子。

当含氰污水通过活性炭床时,氰化物会被吸附在活性炭表面上,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

吸附后的活性炭可以通过再生或更换的方式进行处理。

3. 光催化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是一种较新的含氰污水处理方法。

它利用特定的光催化剂和紫外光或可见光的作用,将含氰污水中的有机物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光催化氧化法具有处理效果好、操作简便等优点,但对催化剂和光源的要求较高。

4. 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也可以用于处理含氰污水。

通过将含氰污水中的离子与固定在交换树脂上的离子发生置换反应,达到去除氰化物的目的。

离子交换法可以选择性地去除氰化物,但对树脂的选择和再生都有一定的要求。

5. 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是一种较为环保的含氰污水处理方法。

通过利用特定的微生物群体,将含氰污水中的氰化物降解为无害的物质。

这种方法具有处理效率高、可持续性好等优点,但需要较长的处理时间。

,针对含氰污水的处理,可以采用硫化法处理、活性炭吸附法、光催化氧化法、离子交换法和生物处理法等多种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以确保污水处理达到环境排放标准,并保护人体健康。

含氰电镀废水的处理方法

含氰电镀废水的处理方法

含氰电镀废水的处理方法一、碱性化学氧化法碱性化学氧化法是通过向含氰废水中添加氯气或次氯酸钠(NaClO)等氧化剂来将氰化物氧化为较安全的碳酸根(亚硫酸根)的方法。

在此方法中,氯气的氧化剂作用较强,能迅速将氰化物氧化为硫氰酸盐和氯化物,红外吸收波谱显示与碳酸盐特征吻合。

次氯酸钠较温和,可以在较低的pH值下进行氧化反应,但是需注意氧化剂过量的问题。

二、电解氧化法电解氧化法是利用电解的原理,通过电解废水中的氰化物,使其被氧化生成可溶性或无毒的物质。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去除氰化物,还可以去除其他金属离子和杂质。

根据废水的特性,可以选择不同的电极材料和电解条件。

三、化学沉淀法化学沉淀法是将含氰废水添加沉淀剂,通过反应生成不溶性的沉淀物,从而将废水中的氰化物去除。

常用的沉淀剂包括含钙、铁、铝等离子的化合物。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可以有效去除氰化物,但存在沉淀剂的耗费和处理后的沉淀物处理的问题。

四、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吸附法是将含氰废水通过活性炭层过滤,利用活性炭对氰化物的吸附作用,将废水中的氰化物去除。

该方法具有处理效果好、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等优点,但需要定期更换活性炭以保证吸附效果。

五、生物降解法生物降解法是利用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氰化物进行生物降解的过程。

通过培养和引入特定的微生物,利用它们的代谢作用将氰化物分解为较简单的无害物质。

这种方法对于含有高浓度氰化物的废水、连续排水和大规模排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但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支持。

六、膜分离法膜分离法是利用膜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进行分离和去除废水中的氰化物。

常用的膜分离技术包括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

膜分离法具有处理效果好、设备简单、操作便捷等优点,但对废水的成分和浓度要求较高。

以上是常用的含氰电镀废水处理方法,不同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废水特性和处理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并加强废水的监测和控制,以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含氰污水处理方法

含氰污水处理方法

含氰污水处理方法氰化物是一种具有高毒性的有机化合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因此,处理含氰污水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氰污水处理方法:1.氧化法:氧化法是处理含氰污水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给予氰化物一种更强氧化力的物质,使得氰化物氧化为无毒的氰酸盐。

常用的氧化剂有过氧化氢、高锰酸钾和臭氧等。

氧化反应需要在氧供应充足的条件下进行,通常需要在气体或液体中加入氧气或臭氧。

2.还原法:还原法是通过还原作用将含氰污水中的氰化物还原成低毒或无毒的化合物。

常用的还原剂有硫代硫酸钠和亚硫酸氢钠等。

还原法适用于氰化物浓度较低且不含其他污染物的情况。

3.吸附法:吸附法是通过将含氰污水中的氰化物吸附到固体吸附剂上,从而实现氰化物的去除。

常用的吸附材料有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和表面改性材料等。

吸附法适用于氰化物浓度较低的情况,但需要定期更换吸附剂。

4.燃烧法:燃烧法适用于氰化物浓度较高或无法通过其他方法去除的情况。

将含氰污水喷入高温燃烧炉中进行燃烧,氰化物将被完全燃烧成无毒的氮气和水。

5.沉淀法:沉淀法是通过给予含氰污水一种沉淀剂,使得氰化物与沉淀剂发生反应生成沉淀物而去除。

常用的沉淀剂有氢氧化钙、氧化铁和氯化钠等。

沉淀法适用于氰化物浓度较高的情况。

以上方法常常需要综合运用,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氰污水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处理后的废水排放是否符合排放标准,若不符合,还需采取进一步的处理措施。

另外,也需要对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进行妥善处理和处置,以防止二次污染。

总之,处理含氰污水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

合理选择适当的处理方法,并保持对环境的监测和控制,可有效降低氰化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

含氰污水处理方法

含氰污水处理方法

含氰污水处理方法含氰污水处理方法1. 引言含氰污水是一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非常危险的废水,其中的氰化物对生物具有高度的毒性。

因此,合适的处理方法对于减少环境污染和保护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含氰污水处理方法,包括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

2. 化学处理方法2.1 硫代硫酸钠法硫代硫酸钠法是一种常用的含氰污水处理方法。

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加入硫代硫酸钠,使氰化物转化为硫氰酸盐,然后再进行进一步的沉淀和过滤处理。

具体步骤如下:1. 将硫代硫酸钠溶解在适量的水中,得到一定浓度的处理液。

2. 将处理液与含氰污水进行混合,并搅拌一段时间,以完成反应。

3. 将反应液进行沉淀处理,使的硫氰酸盐沉淀下来。

4. 将沉淀进行过滤,得到清净的废水。

2.2 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吸附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

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可以有效地将含氰污水中的氰化物吸附到表面,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一定量的活性炭,并进行表面处理,增加其吸附能力。

2. 将活性炭与含氰污水进行接触,使氰化物被吸附到活性炭的表面。

3. 将含有吸附氰化物的活性炭进行分离,得到清净的废水。

3. 生物处理方法3.1 微生物降解法微生物降解法是一种环保、可持续的含氰污水处理方法。

微生物可以通过代谢作用将氰化物分解为无害物质,从而降低污水中的氰化物浓度。

具体步骤如下:1. 收集适宜生长环境的活性菌种。

2. 将活性菌种接种到含氰污水中,提供适当的营养物质和温度条件。

3. 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微生物将利用氰化物作为底物进行代谢,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

4. 对处理后的废水进行沉淀和过滤,得到清净的水。

3.2 水生植物净化法水生植物净化法是一种自然而有效的含氰污水处理方法。

水生植物可以通过吸收废水中的营养物质,同时降解氰化物,从而净化水质。

具体步骤如下:1. 选择适应含氰环境的水生植物,如莲藕、莲花等。

2. 将水生植物种植在含氰污水的生物池中,提供适当的养分和光照条件。

含氰污水处理

含氰污水处理

含氰污水处理引言概述:含氰污水是指含有氰化物的废水,氰化物是一种有毒物质,对人体和环境具有严重危害。

因此,对含氰污水的处理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含氰污水处理的方法和技术。

一、污水预处理1.1 调整pH值:含氰污水通常具有酸性或碱性,因此,首先需要调整其pH值。

酸性污水可通过加入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钠)来中和,碱性污水可通过加入酸性物质(如硫酸)来中和。

1.2 氰化物沉淀:通过加入适量的铁盐或铝盐等沉淀剂,可将氰化物转化为不溶于水的沉淀物,从而实现其去除。

1.3 氰化物氧化:利用氧化剂(如过氧化氢)对含氰污水进行氧化处理,将氰化物转化为无毒的氰酸盐或二氧化碳等物质。

二、生物处理2.1 活性污泥法:将含氰污水送入生物反应器中,利用生物菌群的代谢作用,将氰化物降解为无毒的物质。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处理效果较好。

2.2 厌氧处理:将含氰污水置于无氧环境中,利用厌氧菌群对氰化物进行降解。

厌氧处理可以有效降低处理成本,并能产生可再利用的沼气。

2.3 植物修复:利用某些具有吸附和降解能力的植物(如芦苇、菖蒲等)对含氰污水进行处理。

植物的根系可以吸收氰化物,并通过生物降解将其转化为无毒物质。

三、化学处理3.1 活性炭吸附:通过将含氰污水通过活性炭床进行处理,利用活性炭对氰化物的吸附能力,将其从污水中去除。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处理效果较好。

3.2 高级氧化:利用高级氧化剂(如臭氧、过氧化氢)对含氰污水进行氧化处理,将氰化物转化为无毒物质。

高级氧化方法处理效果好,但成本较高。

3.3 其他化学方法:如电解法、光催化等,通过化学反应将氰化物转化为无毒物质。

四、膜分离技术4.1 逆渗透:利用逆渗透膜对含氰污水进行处理,通过膜的选择性阻隔作用,将氰化物和其他杂质分离,得到清洁的水。

4.2 超滤:通过超滤膜对含氰污水进行处理,将氰化物和其他大分子物质截留在膜上,得到清洁的水。

4.3 离子交换:利用离子交换膜对含氰污水进行处理,通过离子交换作用,将氰化物与其他离子分离,得到清洁的水。

含氰污水处理方法

含氰污水处理方法

含氰污水处理方法含氰污水处理方法一、引言二、物理处理方法1. 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吸附法是一种常见的物理处理方法,通过将含氰污水与活性炭接触,使氰化物被活性炭吸附。

活性炭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能够有效降低氰化物的浓度。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的优点,但需要定期更换和再生活性炭。

2. 膜分离法膜分离法是利用半透膜的选择性通透性将含氰污水分离为浓度较低的废水和浓度较高的废液。

通常使用的膜包括超滤膜和反渗透膜。

膜分离法具有处理效率高、产生的废液少的优点,但成本较高。

三、化学处理方法1. 氧化法氧化法是通过氧化剂将氰化物氧化为无毒化合物的方法。

常见的氧化剂有氯气、高锰酸钾等。

该方法能够有效去除氰化物,但操作时需要注意安全,处理后的废水中可能含有其他有害物质。

2. 沉淀法沉淀法是利用化学反应将氰化物转化为易于沉淀的化合物。

常用的沉淀剂有氢氧化钙、氢氧化铁等。

沉淀法操作简单,但处理效果可能受到废水中其他物质的影响。

四、生物处理方法1. 好氧生物处理法好氧生物处理法是将含氰污水通过好氧微生物发酵代谢,将氰化物降解为无毒的化合物。

该方法对氰化物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但需要较长的处理时间和较高的能源消耗。

2. 厌氧生物处理法厌氧生物处理法是将含氰污水通过厌氧微生物进行分解,产生少量有机物和无毒的气体。

该方法具有处理效果好、能耗低的优点,但操作较为复杂。

五、综合处理方法对于含氰污水处理,综合使用多种处理方法可以提高处理效果。

例如,可以先进行活性炭吸附,然后通过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进一步处理,最终达到稳定的出水质量。

六、结论。

处理含氰废水的其它方法.

处理含氰废水的其它方法.

处理含氰废水的其它方法除了氯氧化法、二氧化硫-空气氧化法、过氧化氢氧化法、酸化回收法、萃取法已独立或几种方法联合使用于黄金氰化厂外,生物化学法、离子交换法、吸附法、自然净化法在国内外也有工业应用,由于报道较少,工业实践时间短,资料数据有限,本章仅对这些方法的原理、特点、处理效果进行简要介绍。

11.1 生物化学法11.1.1生物法原理生物法处理含氰废水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革兰氏杆菌以氰化物、硫氰化物中的碳、氮为食物源,将氰化物和硫氰化物分解成碳酸盐和氨:微生物Mn(CN)n(n-m)-+4H2O+O2─→Me-生物膜+2HCO3-+2NH3对金属氰络物的分解顺序是Zn、Ni、Cu、Fe对硫氰化物的分解与此类似,而且迅速,最佳pH值6.7~7.2。

细菌SCN-+2.5O2+2H2O→SO42-+HCO3-+NH3第二阶段为硝化阶段,利用嗜氧自养细菌把NH3分解:细菌NH3+1.5O2→NO2-+2H++H2O细菌NO2-+0.5O2→NO3-氰化物和硫氰化物经过以上两个阶段,分解成无毒物以达到废水处理目的。

生物化学法根据使用的设备和工艺不可又分为活性污泥法、生物过滤法、生物接触法和生物流化床法等等,国内外利用生物化学法处理焦化、化肥厂含氰废水的报导较多。

据报道,从1984年开始,美国霍姆斯特克(Homestake)金矿用生物法处理氰化厂废水,英国将一种菌种固化后用于处理2500ppm的废水,出水CN-可降低到1ppm,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微生物法进入工业化阶段并非易事,自然界的菌种远不能适应每升数毫克浓度的氰化物废水,因此必须对菌种进行驯化,使其逐步适应,生物化学法工艺较长,包括菌种的培养,加入营养物等,其处理时间相对较长,操作条件严格。

如温度、废水组成等必须严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否则,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就会受到抑制甚至死亡。

设备复杂、投资很大,因此在黄金氰化厂它的应用受到了限制。

但生物化学法能分解硫氰化物,使重金属形成污泥从废水中去除,出水水质很好,故对于排水水质要求很高、地处温带的氰化厂,使用生物法比较合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处理含氰废水的其它方法除了氯氧化法、二氧化硫-空气氧化法、过氧化氢氧化法、酸化回收法、萃取法已独立或几种方法联合使用于黄金氰化厂外,生物化学法、离子交换法、吸附法、自然净化法在国内外也有工业应用,由于报道较少,工业实践时间短,资料数据有限,本章仅对这些方法的原理、特点、处理效果进行简要介绍。

11.1 生物化学法11.1.1生物法原理生物法处理含氰废水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革兰氏杆菌以氰化物、硫氰化物中的碳、氮为食物源,将氰化物和硫氰化物分解成碳酸盐和氨:微生物Mn(CN)n(n-m)-+4H2O+O2─→Me-生物膜+2HCO3-+2NH3对金属氰络物的分解顺序是Zn、Ni、Cu、Fe对硫氰化物的分解与此类似,而且迅速,最佳pH值6.7~7.2。

细菌SCN-+2.5O2+2H2O→SO42-+HCO3-+NH3第二阶段为硝化阶段,利用嗜氧自养细菌把NH3分解:细菌NH3+1.5O2→NO2-+2H++H2O细菌NO2-+0.5O2→NO3-氰化物和硫氰化物经过以上两个阶段,分解成无毒物以达到废水处理目的。

生物化学法根据使用的设备和工艺不可又分为活性污泥法、生物过滤法、生物接触法和生物流化床法等等,国内外利用生物化学法处理焦化、化肥厂含氰废水的报导较多。

据报道,从1984年开始,美国霍姆斯特克(Homestake)金矿用生物法处理氰化厂废水,英国将一种菌种固化后用于处理2500ppm的废水,出水CN-可降低到1ppm,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微生物法进入工业化阶段并非易事,自然界的菌种远不能适应每升数毫克浓度的氰化物废水,因此必须对菌种进行驯化,使其逐步适应,生物化学法工艺较长,包括菌种的培养,加入营养物等,其处理时间相对较长,操作条件严格。

如温度、废水组成等必须严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否则,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就会受到抑制甚至死亡。

设备复杂、投资很大,因此在黄金氰化厂它的应用受到了限制。

但生物化学法能分解硫氰化物,使重金属形成污泥从废水中去除,出水水质很好,故对于排水水质要求很高、地处温带的氰化厂,使用生物法比较合适。

11.1.2 生物法的应用情况国外某金矿采用生物化学法处理氰化厂含氰废水。

首先,含氰废水通过其它废水稀释,氰化物含量降低到生化法要求的浓度(CN-<10.0mg/L)、温度(10℃~18℃,必要时设空调),pH值(7~8.5)然后加入营养基(磷酸盐和碳酸钠),废水的处理分两段进行,两段均采用Φ3.6×6m的生物转盘,30%浸入废水中以使细菌与废水和空气接触,第一段用微生物把氰化物和硫氰化物氧化成二氧化碳、硫酸盐和氨,同时重金属被细菌吸附而从废水中除去,第二段包括氨的细菌硝化作用,首先转化为亚硝酸盐,然后被转化为硝酸盐,第一段采用事先经过驯化的,微生物从工艺水中以两种适应较高的氰化物和硫氰化物的浓度。

第二段采用分离出来的普通的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被附着在转盘上的细菌的浮生物膜吸附重金属并随生产膜脱落而被除去,通过加入絮凝剂使液固两相分开,清液达标排放,污泥排放尾矿库。

该处理装置处理废水(包括其它废水)800m3/h,每个生物转盘直径3.6m,长6m。

由波纹状塑料板组成。

该处理厂总投资约1000万美元,其处理指标见表10-1。

表10-1 生物化学法处理含氰废水效果废水名称废水各组份含量(mg/L)总CN- CN- SCN- Cu处理前 3.67 2.30 61.5 0.56处理后 0.33 0.05 0.50 0.0411.1.3 生物化学法的特点一、优点生物法处理的废水,水质比较好,CN-、SCN-、CNO-、NH3、重金属包括Fe(CN)64-均有较高的去除率,排水无毒,尤其是能彻底去除SCN-,是二氧化硫-空气法、过氧化氢氧化法、酸化回收法等无法做到的。

二、缺点1)1)适应性差,仅能处理极低浓度而且浓度波动小的含氰废水,故氰化厂废水应稀释数百倍才能处理,这就扩大了处理装置的处理规模,大大增加了基建投资。

2)2)温度范围窄,寒冷地方必须有温室才能使用。

3)只能处理澄清水,不能处理矿浆。

11.2 离子交换法1950年南非开始研究使用离子交换法处理黄金行业含氰废水。

1960年苏联也开始研究,并在杰良诺夫斯克浮选厂处理含氰废水并回收氰化物和金。

1970年工业装置投入运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985年加拿大的威蒂克(Witteck)科技开发公司开发了一种处理含氰废水的离子交换法,不久又成立了一个专门推广该技术的公司,叫Cy-tech公司,离子交换法处理进行研究,取得了许多试验数据,并已达到了工业应用的水平。

11.2.1 离子交换法的基本原理离子交换法就是用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废水中以阴离子形式存在的各种氰化物:R2SO4+2CN-→2R(CN)2+SO42-R2SO4+Zn(CN)42-→R2Zn(CN)4+SO42-R2SO4+Cu(CN)32-→R2Cu(CN)3+SO42-2R2SO4+Fe(CN)64-→R4Fe(CN)6+2SO42-Pb(CN)42-、Ni(CN)42-、Au(CN)2-、Ag(CN)2-、Cu(CN)2-等的吸附与上述类似,硫氰化物阴离子在树脂上的吸附力比CN-更大,更易被吸附在树脂上。

R2SO4+2SCN-→2RSCN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上,黄金氰化厂废水中主要的几种阴离子的吸附能力如下:Zn(CN)42->Cu(CN)32->SCN->CN->SO42-树脂饱和时,如果继续处理废水,新进入树脂层的Zn(CN)42-就会将其它离子从树脂上排挤下来,使它们重新进入溶液,但即使继续进行这一过程,树脂上已吸附的各种离子也不会全部被排挤下来,各种离子在树脂上的吸附量根据各种离子在树脂上的吸附能力以及在废水中的浓度不同有一部分配比。

对于强碱性树脂来说,这种现象十分明显,具体表现在流出液的组成随处理量的变化特性曲线上。

各组分当被吸附力强于它的组分从树脂上排挤下来时,其流出液浓度会出现峰值。

不同的弱碱树脂具有不同的吸附特性。

因此,对不同离子的吸附力也有很大差别,研究用离子交换法处理含氰废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去选择甚至专门合成适用于我们要处理的废水特点的树脂,否则树脂处理废水的效果或洗脱问题将难以满足我们的需要。

难以工业化应用。

11.2.2 离子交换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离子交换法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树脂的中毒问题,主要是吸附能力强于氰化物离子的硫氰化物、铜氰络合物和铁氰络合物。

由于上述物质吸附到树脂上,使树脂的洗脱变得较为复杂甚至非常困难。

一.硫氰化物对于大部分金氰化厂来说,废水中含有100mg/L以上的SCN-,其中金精矿氰化厂废水SCN-高达800mg/L以上,由于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对SCN-的吸附力较大,而且SCN-的浓度如此之高,使树脂对其它应吸附而从废水中除去的组分的吸附量大为降低,如Zn(CN)42-、Cu(CN)32-,同时,由于SCN-的饱和,会使CN-过早泄漏,导致离子交换树脂的工作饱和容量过低。

例如,当废水中SCN-350mg/L时,其工作饱和容量(指流出液中CN-≤0.5mg/L条件)仅20倍树脂体积,而且SCN-难以从树脂上通过简单的方法洗脱下来,这就限制了具有大饱和容量的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应用,而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饱和容量最高不过强碱性树脂的一半,从处理洗脱成本考虑,也不易使用,可见较高的SCN-浓度给离子交换树脂带来很大麻烦。

如果从树脂上不洗脱SCN-,那么流出液CN-不能达标,即使不考虑CN-的泄漏,树脂对其它离子的工作容量也减少。

二.铜尽管树脂对Cu(CN)32-的吸附力不如Zn(CN)42-大,但它的浓度往往较高,在强碱树脂上的饱和容量约8~35kg/m3,甚至更高,但用酸洗脱树脂上的氰化物时,铜并不能被洗脱下来,而是在树脂上形成CuCN 沉淀,为了洗脱强碱树脂上的铜,必须采用含氨洗脱液洗脱,使铜溶解,形成Cu(NH3)42-或Cu(NH3)2+而洗脱下来,这就使工艺复杂化,尤其是洗脱液的再生也不够简便。

三.亚铁氰化物离子Fe(CN)64-尽管在树脂上吸附量不大,但在用酸洗脱树脂上氰化物和锌时,会生成Zn2Fe(CN)6、Fe2Fe(CN)6、Cu2Fe(CN)6沉淀物,•而使树脂呈深绿至棕黑色,影响树脂的再生效果,如果专门洗脱Fe(CN)64-,尽管效果好,可是,洗脱液再生等问题均使工艺变得更长,操作更复杂。

11.2.3 技术现状根据国产强碱树脂的上述特点,提出二种工艺:一是用强碱性阴离子处理高、中浓度含氰废水,旨在去除废水中的Cu、Zn,废水不达标但由于Cu、Zn的大为减少而有宜于循环使用。

二是用强碱性树脂处理不含SCN-或SCN-浓度100mg/L以下的废水,回收氰化物为主,处理后废水达标外排。

例如,在金精矿烧渣为原料的氰化厂用离子交换法处理贫液。

把离子交换法用于这两方面在技术和经济上估计比用酸化回收法优越。

最好的办法是开发易洗脱再生的新型树脂,国外的许多开发新型树脂的报导介绍了吸附废水中Fe(CN)64-、而且较容易被洗脱下来的树脂,近年来,由于越来越重视三废的回收,使人们十分重视使用离子交换法处理废水使其达到排放标准同时使大多数氰化物得以回收并重新使用这类课题。

加拿大Witteck开发公司开发出的一种氰化物再循环工艺就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例,该公司为此成立了一个Cy-tech公司专门推销这种工艺装置。

一份报导介绍,该工艺用于处理锌粉置换工艺产生的贫液,使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重金属氰化物,当流出液CN-超标时对树脂进行酸洗,使用硫酸自下而上通过树脂床即可使树脂上的重金属和氰化物被洗脱下来,其重金属以阳离子形式存在于洗脱液中,洗脱液用类似于酸化回收法的装置回收HCN,然后大部分洗脱液进行再生并重复用于洗脱。

回收的NaCN用于氰化工段,少量洗脱液经过中和沉淀出重金属离子后外排。

据称这种方法也可用于处理炭浆厂的尾浆,其工艺和树脂矿浆法十分类似。

Cy-tech公司认为该工艺经改进后也可消除尾矿库排水中残余氰化物及其它重金属,该报导无详细数据、资料以及树脂的型号。

另一报导称,这项工艺的关键是在废水进入离子交换柱前,先完成一个化学反应(使游离CN-形成Zn(CN)42-),并在化学反应中应用一种催化剂,有关人士解释说,如果没有这个反应,废水就不得不通过若干个交换柱提出那些无用的分子,从而增加了系统的成本和复杂性。

采用一段顺流吸附装置处理效果是CN-<0.5mg/L、各种重金属的总和小于1mg/L,处理能力约720加仑/h,树脂量约36加仑。

该试验装置大约需要处理3500加仑废水才能使一个交换柱饱和,每隔一天对交换柱进行一次解吸,每月最大产渣量(重金属沉淀物)也可装入1只45加仑的桶中,其废水按所给数据估算重金属总含量不大于50mg/L,估计重金属绝大部分是锌粉置换产生的Zn(CN)42-,该工艺装置的投资与其它处理装置相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