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氰污水处理方法
含氰污水处理方法

含氰污水处理方法含氰污水是指污水中含有氰化物的废水。
氰化物是一种有毒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具有巨大的危害。
正确处理含氰污水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任务。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含氰污水处理方法。
1. 硫化法处理硫化法处理是一种常见的含氰污水处理方法。
它通过加入一定量的硫化剂,如硫化钠或硫氰化钠,使含氰污水中的氰化物与硫化物发生反应,相对无害的硫化物。
硫化物通常具有较低的溶解度,可以通过沉淀或过滤的方式从污水中去除。
然后剩余的污水可以进一步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
2. 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吸附法也是一种常用的含氰污水处理方法。
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可以有效地吸附氰化物分子。
当含氰污水通过活性炭床时,氰化物会被吸附在活性炭表面上,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
吸附后的活性炭可以通过再生或更换的方式进行处理。
3. 光催化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是一种较新的含氰污水处理方法。
它利用特定的光催化剂和紫外光或可见光的作用,将含氰污水中的有机物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光催化氧化法具有处理效果好、操作简便等优点,但对催化剂和光源的要求较高。
4. 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也可以用于处理含氰污水。
通过将含氰污水中的离子与固定在交换树脂上的离子发生置换反应,达到去除氰化物的目的。
离子交换法可以选择性地去除氰化物,但对树脂的选择和再生都有一定的要求。
5. 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是一种较为环保的含氰污水处理方法。
通过利用特定的微生物群体,将含氰污水中的氰化物降解为无害的物质。
这种方法具有处理效率高、可持续性好等优点,但需要较长的处理时间。
,针对含氰污水的处理,可以采用硫化法处理、活性炭吸附法、光催化氧化法、离子交换法和生物处理法等多种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以确保污水处理达到环境排放标准,并保护人体健康。
含氰污水处理

含氰污水处理含氰污水处理是指对含有氰化物的污水进行处理,以降低氰化物浓度,达到环境排放标准的要求。
氰化物是一种有毒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具有潜在的危害。
因此,对含氰污水进行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一、处理原理含氰污水处理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化学反应将氰化物转化为无毒的物质或将其沉淀、吸附、浓缩等方式进行处理。
常用的处理方法包括化学氧化法、生物降解法、吸附法等。
1. 化学氧化法:通过加入氧化剂,如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将氰化物氧化为无毒的氰酸盐或二氧化碳等物质。
2. 生物降解法:利用特定的微生物菌种降解氰化物,将其转化为无毒的物质,如氰酸盐、氨等。
3. 吸附法:利用吸附剂吸附氰化物,如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等,将其从污水中去除。
二、处理步骤含氰污水处理一般包括预处理、主处理和后处理三个步骤。
1. 预处理:将含氰污水进行初步处理,去除悬浮物、油脂等杂质,以提高处理效果。
- 污水进入预处理单元,经过格栅、沉砂池等设备去除大颗粒杂质。
- 经过调节池调节污水的pH值和温度,以适应后续处理工艺的要求。
2. 主处理:将预处理后的含氰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去除氰化物。
- 化学氧化法:将氧化剂加入污水中,通过与氰化物发生氧化反应,将其转化为无毒物质。
- 生物降解法:将含有特定微生物菌种的生物反应器与污水接触,微生物菌种降解氰化物,转化为无毒物质。
- 吸附法:将含氰污水通过活性炭床或离子交换树脂床,使氰化物被吸附,达到去除的目的。
3. 后处理:对主处理后的污水进行进一步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
- 中和处理:将处理后的污水进行中和处理,以调节其pH值,使其符合排放标准。
- 深度过滤:将中和后的污水进行深度过滤,去除残余悬浮物和微生物等。
- 消毒处理:对过滤后的污水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其中的病原微生物,确保排放达标。
三、处理设备含氰污水处理需要配备相应的处理设备,以实现处理效果。
1. 预处理设备:- 格栅:用于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
含氰污水处理方法

含氰污水处理方法氰化物是一种具有高毒性的有机化合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因此,处理含氰污水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氰污水处理方法:1.氧化法:氧化法是处理含氰污水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给予氰化物一种更强氧化力的物质,使得氰化物氧化为无毒的氰酸盐。
常用的氧化剂有过氧化氢、高锰酸钾和臭氧等。
氧化反应需要在氧供应充足的条件下进行,通常需要在气体或液体中加入氧气或臭氧。
2.还原法:还原法是通过还原作用将含氰污水中的氰化物还原成低毒或无毒的化合物。
常用的还原剂有硫代硫酸钠和亚硫酸氢钠等。
还原法适用于氰化物浓度较低且不含其他污染物的情况。
3.吸附法:吸附法是通过将含氰污水中的氰化物吸附到固体吸附剂上,从而实现氰化物的去除。
常用的吸附材料有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和表面改性材料等。
吸附法适用于氰化物浓度较低的情况,但需要定期更换吸附剂。
4.燃烧法:燃烧法适用于氰化物浓度较高或无法通过其他方法去除的情况。
将含氰污水喷入高温燃烧炉中进行燃烧,氰化物将被完全燃烧成无毒的氮气和水。
5.沉淀法:沉淀法是通过给予含氰污水一种沉淀剂,使得氰化物与沉淀剂发生反应生成沉淀物而去除。
常用的沉淀剂有氢氧化钙、氧化铁和氯化钠等。
沉淀法适用于氰化物浓度较高的情况。
以上方法常常需要综合运用,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氰污水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处理后的废水排放是否符合排放标准,若不符合,还需采取进一步的处理措施。
另外,也需要对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进行妥善处理和处置,以防止二次污染。
总之,处理含氰污水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
合理选择适当的处理方法,并保持对环境的监测和控制,可有效降低氰化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
含氰污水处理方法

含氰污水处理方法含氰污水处理方法1. 引言含氰污水是一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非常危险的废水,其中的氰化物对生物具有高度的毒性。
因此,合适的处理方法对于减少环境污染和保护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含氰污水处理方法,包括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
2. 化学处理方法2.1 硫代硫酸钠法硫代硫酸钠法是一种常用的含氰污水处理方法。
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加入硫代硫酸钠,使氰化物转化为硫氰酸盐,然后再进行进一步的沉淀和过滤处理。
具体步骤如下:1. 将硫代硫酸钠溶解在适量的水中,得到一定浓度的处理液。
2. 将处理液与含氰污水进行混合,并搅拌一段时间,以完成反应。
3. 将反应液进行沉淀处理,使的硫氰酸盐沉淀下来。
4. 将沉淀进行过滤,得到清净的废水。
2.2 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吸附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
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可以有效地将含氰污水中的氰化物吸附到表面,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一定量的活性炭,并进行表面处理,增加其吸附能力。
2. 将活性炭与含氰污水进行接触,使氰化物被吸附到活性炭的表面。
3. 将含有吸附氰化物的活性炭进行分离,得到清净的废水。
3. 生物处理方法3.1 微生物降解法微生物降解法是一种环保、可持续的含氰污水处理方法。
微生物可以通过代谢作用将氰化物分解为无害物质,从而降低污水中的氰化物浓度。
具体步骤如下:1. 收集适宜生长环境的活性菌种。
2. 将活性菌种接种到含氰污水中,提供适当的营养物质和温度条件。
3. 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微生物将利用氰化物作为底物进行代谢,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
4. 对处理后的废水进行沉淀和过滤,得到清净的水。
3.2 水生植物净化法水生植物净化法是一种自然而有效的含氰污水处理方法。
水生植物可以通过吸收废水中的营养物质,同时降解氰化物,从而净化水质。
具体步骤如下:1. 选择适应含氰环境的水生植物,如莲藕、莲花等。
2. 将水生植物种植在含氰污水的生物池中,提供适当的养分和光照条件。
含氰污水处理

含氰污水处理引言概述:含氰污水是指含有氰化物的废水,氰化物是一种有毒物质,对人体和环境具有严重危害。
因此,对含氰污水的处理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含氰污水处理的方法和技术。
一、污水预处理1.1 调整pH值:含氰污水通常具有酸性或碱性,因此,首先需要调整其pH值。
酸性污水可通过加入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钠)来中和,碱性污水可通过加入酸性物质(如硫酸)来中和。
1.2 氰化物沉淀:通过加入适量的铁盐或铝盐等沉淀剂,可将氰化物转化为不溶于水的沉淀物,从而实现其去除。
1.3 氰化物氧化:利用氧化剂(如过氧化氢)对含氰污水进行氧化处理,将氰化物转化为无毒的氰酸盐或二氧化碳等物质。
二、生物处理2.1 活性污泥法:将含氰污水送入生物反应器中,利用生物菌群的代谢作用,将氰化物降解为无毒的物质。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处理效果较好。
2.2 厌氧处理:将含氰污水置于无氧环境中,利用厌氧菌群对氰化物进行降解。
厌氧处理可以有效降低处理成本,并能产生可再利用的沼气。
2.3 植物修复:利用某些具有吸附和降解能力的植物(如芦苇、菖蒲等)对含氰污水进行处理。
植物的根系可以吸收氰化物,并通过生物降解将其转化为无毒物质。
三、化学处理3.1 活性炭吸附:通过将含氰污水通过活性炭床进行处理,利用活性炭对氰化物的吸附能力,将其从污水中去除。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处理效果较好。
3.2 高级氧化:利用高级氧化剂(如臭氧、过氧化氢)对含氰污水进行氧化处理,将氰化物转化为无毒物质。
高级氧化方法处理效果好,但成本较高。
3.3 其他化学方法:如电解法、光催化等,通过化学反应将氰化物转化为无毒物质。
四、膜分离技术4.1 逆渗透:利用逆渗透膜对含氰污水进行处理,通过膜的选择性阻隔作用,将氰化物和其他杂质分离,得到清洁的水。
4.2 超滤:通过超滤膜对含氰污水进行处理,将氰化物和其他大分子物质截留在膜上,得到清洁的水。
4.3 离子交换:利用离子交换膜对含氰污水进行处理,通过离子交换作用,将氰化物与其他离子分离,得到清洁的水。
含氰污水处理方法

含氰污水处理方法含氰污水处理方法一、引言二、物理处理方法1. 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吸附法是一种常见的物理处理方法,通过将含氰污水与活性炭接触,使氰化物被活性炭吸附。
活性炭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能够有效降低氰化物的浓度。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的优点,但需要定期更换和再生活性炭。
2. 膜分离法膜分离法是利用半透膜的选择性通透性将含氰污水分离为浓度较低的废水和浓度较高的废液。
通常使用的膜包括超滤膜和反渗透膜。
膜分离法具有处理效率高、产生的废液少的优点,但成本较高。
三、化学处理方法1. 氧化法氧化法是通过氧化剂将氰化物氧化为无毒化合物的方法。
常见的氧化剂有氯气、高锰酸钾等。
该方法能够有效去除氰化物,但操作时需要注意安全,处理后的废水中可能含有其他有害物质。
2. 沉淀法沉淀法是利用化学反应将氰化物转化为易于沉淀的化合物。
常用的沉淀剂有氢氧化钙、氢氧化铁等。
沉淀法操作简单,但处理效果可能受到废水中其他物质的影响。
四、生物处理方法1. 好氧生物处理法好氧生物处理法是将含氰污水通过好氧微生物发酵代谢,将氰化物降解为无毒的化合物。
该方法对氰化物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但需要较长的处理时间和较高的能源消耗。
2. 厌氧生物处理法厌氧生物处理法是将含氰污水通过厌氧微生物进行分解,产生少量有机物和无毒的气体。
该方法具有处理效果好、能耗低的优点,但操作较为复杂。
五、综合处理方法对于含氰污水处理,综合使用多种处理方法可以提高处理效果。
例如,可以先进行活性炭吸附,然后通过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进一步处理,最终达到稳定的出水质量。
六、结论。
含氰污水处理

含氰污水处理含氰污水处理是指对含有氰化物的污水进行处理,以降低氰化物的浓度,达到环境排放标准。
氰化物是一种有毒物质,对人体和环境都具有较高的危害性。
因此,对含氰污水进行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一、含氰污水处理的原理含氰污水处理的主要原理是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将污水中的氰化物转化为无毒或低毒的物质,从而达到净化处理的目的。
常用的处理方法包括吸附、氧化、还原、沉淀和生物降解等。
1. 吸附法:利用吸附剂吸附污水中的氰化物,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树脂等。
通过吸附作用,将氰化物从污水中去除。
2. 氧化法:利用氧化剂将氰化物氧化为无毒或低毒的物质。
常用的氧化剂有氯气、高锰酸钾等。
氧化反应可以将氰化物转化为氰酸盐,再进一步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氮气等无毒物质。
3. 还原法:利用还原剂将氰化物还原为无毒或低毒的物质。
常用的还原剂有亚硫酸盐、硫代硫酸钠等。
还原反应可以将氰化物转化为氨气和碳酸盐等无毒物质。
4. 沉淀法:利用沉淀剂与氰化物发生反应,形成沉淀物,从而将氰化物从污水中去除。
常用的沉淀剂有氢氧化钙、氯化铁等。
5. 生物降解法:利用特定的微生物将氰化物降解为无毒或低毒的物质。
这种方法需要建立适宜的生物处理系统,包括选择合适的微生物菌种和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
二、含氰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含氰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预处理:对含氰污水进行初步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悬浮物。
这可以通过过滤、沉淀或筛网等方式实现。
2. 调节pH值:根据具体情况,调节污水的pH值,使其适应后续处理工艺的要求。
这可以通过加碱或加酸来实现。
3. 氧化处理:将含氰污水暴露在氧化剂的作用下,使氰化物氧化为无毒或低毒的物质。
这一步骤可以使用氧化剂注入系统或通过曝气等方式实现。
4. 沉淀处理:将氧化后的污水进行沉淀处理,使其中的沉淀物和悬浮物沉降到底部。
这可以通过沉淀池或沉淀槽等设备来实现。
5. 生物处理:将经过沉淀处理的污水进一步送入生物处理系统,利用特定的微生物将残留的氰化物降解为无毒或低毒的物质。
含氰污水处理方法

含氰污水处理方法含氰污水处理方法含氰污水是一种危险的废水,其中的氰化物对环境要素和人体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需要进行有效处理。
为了确保废水的安全排放,企业必须迅速采取适当的措施,以防止氰化物污染环境和危害健康。
含氰废水的来源可以是各种工业废水,如冶金、电子和化学生产等,而其处理的难度也比较高。
同样的,含氰污水的处理方法也必须根据氰化物的不同来源,类型和浓度水平等方面进行区分和选择,这样才能确保有效去除氰化物的同时,降低处理成本,确保处理效果。
1. 光氧化法光氧化法通过使用氧化剂和紫外线的组合来处理含氰污水。
在该过程中,二氧化氯、臭氧或双氧水可以用作氧化剂,以产生自由基,然后在臭氧、紫外线或可见光的作用下进行反应,使氰化物分解成无害的亚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等物质,然后被进一步分解为氮气和水。
光氧化法可以有效去除含氰废水中的氰化物,处理效果较好。
2.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通过将含氰废水与含有大量细菌的污泥混合来消除氰化物。
在这个过程中,存在大量的有机物可以作为菌落的食物。
该方法的优点是可通过增加供氧来快速启动处理过程,处理效果较好。
3. 中和法中和法适用于处理废水的酸度较高的情况。
该方法使用碱性溶液中和废水,形成易于处理的离子化物。
将氰化物中和成呈蓝色的亚铁氰化钾,并将氢氧化物形成水,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中和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去除氰化物,但由于生成的氰盐极具毒性,因此需要全面考虑其安全性。
4. 膜生物反应器法膜生物反应器法通过在含氰污水处理时使用微生物,并将它们与多孔聚合物膜一起使用。
膜过滤器不仅可以去除悬浮颗粒和污泥,还可以将微生物的浓度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以提高去除氰化物的压力和速度。
在废水处理中,膜生物反应器法使用的微生物菌种可以根据氰化物来源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合适的菌种,通过私有专利、工艺秘籍等方式获取技术成果,从而实现氰化物的有效去除。
5. 电解法电解法可通过在电解池中通电来分解氰化物。
在处理废水污染物时,使用电释池加电解产生各种离子,通过电化学原理产生氢气和氧气,而不用化学处理,可有效高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氰化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含氰污水处理方法:因科法——二氧化硫—空气氧化法(2015-05-27 13:36:26)含氰污水处理方法:因科法——二氧化硫—空气氧化法在一定pH值范围内,在铜的催化作用下,利用SO2和空气的协同作用氧化废水中的氰化物,称为二氧化硫—空气氧化法,常简写成SO2/Air法。
该方法是加拿大国际镍金属公司于1982年发明的。
该公司的英文缩写是INCO,所以也把二氧化硫—空气氧化法叫做因科法。
二氧化硫—空气氧化法工艺简单,设备不复杂,处理效果一般优于氯氧化法(不考虑硫氰化物的毒性)、药剂来源广、处理成本尚不算高、投资少。
因此,近年来,使用该方法的矿山已达三十多个,我国于1984年开始研究二氧化硫—空气氧化法,于1988年完成工业试验,有几个氰化厂曾采用二氧化硫—空气氧化法处理含氰废水,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 二氧化硫—空气氧化法特点二氧化硫—空气氧化法是一种纯消耗性的处理含氰废水(浆)方法,无经济效益,因此,人们常常把这种方法与氯氧化法比较。
1.1二氧化硫—空气氧化法的优点1)能把废水中总氰化物(CNT-)降低到L,而氯氧化法仅能把可释放氰化物降低到L。
2)能去除亚铁氰化物和铁氰化物,使水质大为提高。
3)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的效果较好,在车间排放口除铜有时超标外,其它重金属均达标。
4)可处理废水,也可处理矿浆。
5)所需设备为氰化厂常用设备,投资少,易于操作、管理和维护。
6)工艺过程比较简单,可人工控制,也可自动控制,均可取得满意的处理效果。
7)当催化剂适量时,反应速度较快,可在~小时内完成反应。
8)药剂来源广,对药剂质量要求不高,可利用“三废”做为SO2来源。
9)处理后废水组成简单,对受纳水系影响小,给废水循环使用创造了条件。
10)即可间歇处理,又可连续处理。
11)处理成本通常比氯氧化法低,尚可被矿山接受。
12)不氧化硫氰化物、药耗低,从处理成本方面考虑,也可算是一个优点。
1.2二氧化硫—空气氧化法的缺点1)不能消除废水中的硫氰化物,处理含硫氰化物的废水时,废水残余毒性大些,因为硫氰化物的毒性是氰化物的千分之几。
2)车间排放口铜离子有时超标,但尾矿库溢流水铜不会超标。
3)产生的氰酸钠水解慢,废水在尾矿库停留时间需长些,否则废水仍具有一定毒性。
4)可能需要加催化剂铜盐—宝贵的有色金属被消耗。
5)电耗高,一般是氯氧化法的3~5倍。
6)影响处理效果的因素多,反应pH值、催化剂加量、二氧化硫加量、充气量及空气弥散程度等,而氯氧化法仅加氯量和pH值两项。
7)使用液体、气体二氧化硫时,设备的腐蚀问题不容忽视,催化剂硫酸铜溶液对铁的腐蚀极大,应特别注意。
8)当废水含砷时,由于二氧化硫把砷还原为低价,导致砷的去除率下降,排水砷可能超标。
9)属于破坏氰化物的方法,无经济效益,废水中贵金属、重金属不能回收。
10)反应过程如果pH值过低,会逸出HCN和SO2,而且残氰高;pH值过高时,残氰也高,因此对反应pH值的控制要求严格。
2二氧化硫—空气氧化法所需药剂二氧化硫—空气氧化法所需药剂有石灰、铜盐、空气和含二氧化硫的药剂,其中石灰和空气为人们所孰悉,不再介绍。
铜盐可以是硫酸铜、氯化铜,当废水中含铜50~100mg/L(以Cu(CN)2-或Cu(CN)32-存在时也是催化剂)时,可不加催化剂,选择二氧化硫药剂时,应考虑货源充足,容易运输、价格低廉等因素,这直接涉及到二氧化硫—空气氧化法的处理成本。
含二氧化硫的药剂较多,有气体、液体、固体之分,下面分别介绍。
2.1气体、液体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包括冶炼烟气、焙烧烟气和硫酸厂烟气等。
黄金氰化厂附近往往没有产生这类气体的工厂或车间,给利用这种二氧化硫造成了极大的限制。
但采用精矿焙烧除硫、砷工艺的氰化厂具有这种有利条件,这种氰化厂可采用二氧化硫—空气氧化法处理其含氰废水。
二氧化硫是一种易液化、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分子量,熔点℃,沸点℃,溶于水生成很不稳定的亚硫酸,25℃时二氧化硫在水中溶解度为%。
在二氧化硫─空气法中,SO2起氧化剂的作用(与氧协同作用),但其机理不详。
而大部分SO2和亚硫酸及其盐做还原剂使用。
如:2AuCl4-+3SO2+3H2O=2Au↓+3H2SO4+8Cl-亚硫酸做氧化剂的电极电位如下:H2SO3+4H++4e→S+H2Oψ0=可见,氧化能力较弱,尤其在碱性条件下,亚硫酸盐具有很强的还原性:SO42-+H2O+2e=SO32-+2OH-ψ0=从以上两个电极反应看,如果说H2SO3还具有氧化性,那么SO32-具有很强的还原性。
尽管如此,要想把气体SO2氧化成SO3,就远不如把SO32-氧化为SO42-容易:SO2+O2=2SO3+由此可见,气体SO2比SO32-氧化能力强。
2.2含二氧化硫的固体药剂含二氧化硫的药剂或者说能释放出SO2或SO32-的固体药剂,其中包括亚硫酸盐,焦亚硫酸盐、我们常用的是其钠盐。
一.亚硫酸钠(Sodium sulfite)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气体中的SO2,得到亚硫酸钠。
2NaOH+SO2=Na2SO3+H20亚硫酸钠又分为无水亚硫酸钠(俗称硫氧)和结晶亚硫酸钠,前者分子式为Na2SO3,分子量,含%,后者的分子式为Na2SO3·7H2O,分子量,含%。
无水亚硫酸钠为白色结晶粉末,比重,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微溶于醇,不溶于液氯、氨。
与空气接触易氧化成硫酸钠,遇高温则分解成硫化钠和硫酸钠,与强酸接触则分解成相应的盐类而放出SO2。
一级品和二级品的纯度为97%、93%。
结晶亚硫酸钠为无色单斜结晶或粉末,比重。
溶于甘油、水、微溶于醇。
150℃失去结晶水变成无水物。
在空气中逐渐氧化成硫酸盐,其工业品纯度(Na2SO3·7H2O)为60%,折算成Na2SO3的纯度为30%。
二.焦亚硫酸钠(Sodium pyrosulfite、Sodium metabisulfite)焦亚硫酸钠也叫偏重亚硫酸钠,二硫五氧酸钠、重亚硫酸钠或重硫氧。
分子式Na2S2O5,分子量,是用NaOH溶液吸收SO2制得,白色或微黄色结晶形粉末或小结晶,带有强烈的SO2气味,密度,溶于水,不溶于醇,20℃和100℃时100ml水中溶解度为54、克。
水溶液呈酸性,久置于空气中则氧化成硫酸盐,与酸接触,放出SO2,高于150℃分解出SO2。
一级品、二级品纯度为含SO264%、61%。
以上固体SO2药剂应贮存于干燥、阴凉的库房中,运输中避免曝晒、雨淋,不可与酸类、氧化剂共储混运。
容器必须密封,以防受潮。
不可储于露天,对受潮的包装要分离出去并抓紧处理。
失火时,可用水、砂扑灭。
2.3自制二氧化硫气体如果要采用二氧化硫—空气氧化法的氰化厂附近无SO2烟气和价格合适的其它SO2时,可自制SO2气体,简单可行的办法是用硫磺制取SO2气体,一台日生产200kg的二氧化硫气体发生器投资不到一万元,操作也十分简便,其成本仅为液体SO2的四分之一、为含SO2固体药剂价格的五分之一或更低。
其化学反应如下:燃烧S+O2 →SO2也可采用含硫矿物生产SO2,如氰渣、硫铁矿、石膏等,但设备复杂些。
不过,比购买SO2药剂便宜得多。
产生的SO2气体经降温、除硫,就可作用,使用方法有二,一是直接把气体通入废水中,一般需要给SO2气体加压,使用罗茨鼓风机,电耗大,二是用水或碱溶液吸收二氧化硫气体,将二氧化硫以亚硫酸或其盐的形式加入废水中,加入量易控制,操作更稳定。
2.5硫酸铜(Copper sulfate)• 常用的工业品硫酸铜是其五水盐,俗称五水硫酸铜、胆矾、蓝矾,分子式为CuSO4·5H2O。
分子量,蓝色透明三斜晶系晶体,在空气中放置时,表面风化变成白色粉末,在空气中慢慢加热至150℃变成无水盐,加热到650℃放出SO3。
五水硫酸铜相对密度,易溶于水,溶于甲醇(10℃时100ml),不溶于乙醇,水中溶解度见表5-2。
3二氧化硫—空气氧化法反应机理从文献看,国内外对二氧化硫─CN-+SO2+O2+H2O→CNO-+H2SO4二氧化硫—空气氧化法去除氰化物的途径有三,一是降低废水pH使氰化物转变为HCN,进而被参加反应的气体吹脱逸入气相,随反应废气外排,在反应pH值8~10范围,这部分占总氰化物的2%以下。
二是被氧化生成氰酸盐,这部分占全部氰化物的96%以上,三是以沉淀物(如重金属和氰化物形成的难溶物)形式进入固相的氰化物,占全部氰化物的2%左右。
二氧化硫—空气氧化法确实是一种氧化氰化物的方法。
在二氧化硫—空气氧化法处理含氰废水过程中,不仅涉及氰化物的反应,废水中其它物质如硫氰化物、重金属等也发生了反应,使废水水质得到很大改善。
表5-3 二氧化硫—空气氧化法除氰效果与反应pH值关系反应pH各相带走CN-(%)气相固相液相反应破坏氰化物7711备注:废水含CN-:218mg/L,Cu:56mg/L,加Cu2+157mg/L,SO2/CN-:,空气量:50倍废水体积,反应时间:h。
3.1氰化物氧化机理假说二氧化硫—空气氧化法处理含氰废水要求反应pH在~10之间,在此条件下,如废水中含有50mg/L以上的铜或外加如此数量的铜盐,当空气和SO2通入废水时,发生氰化物氧化生成氰酸盐的反应。
我们不妨把发生氰化物氧化的pH范围与SO2在水中的化学平衡曲线(图5-1)进行比较,不难看出,二氧化硫—空气氧化法pH值范围,正是SO2在水中主要以SO32-形式存在的pH值范围。
这就意味着参加使氰化物氧化反应的不是SO2而是SO32-。
另外,把二氧化硫—空气氧化法反应与过氧化氢氧化法反应相比,发现两种方法均在pH值偏碱性的条件下操作,而且均使用铜盐做催化剂,只是后者不必充入空气。
因此,设想二氧化硫—空气氧化法反应机理如下:SO2+H2O=H2SO3H2SO3=2H++SO32-SO32-+O2=SO42-+[O]CN-+[O]=CNO-CNO-+2H2O=HCO3-+NH3总反应式:CN-+O2+SO32-+2H2O=HCO3-+NH3+SO42-依上式计算,二氧化硫—空气法除氰的加药比SO2/CN-=,但实际上在4~15之间,而且随废水氰化物浓度增高而降低。
为此,做如下解释。
SO32-与氧反应生成活性氧[O],这种活性氧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但有效时间很短,生成的活性氧在有效时间内未与CN-相遇,却与SO32-反应生成硫酸,就白白浪费掉了,因此加药比就比理论加药比大。
这就告诉我们如果向废水中加入过多的SO2或废水中的SO32-高时,必然使产生的活性氧与SO32-生成硫酸的趋势增大,使加药比增大。
在间歇反应时,一次加药的效果不如两次或多次小批量加药除氰效果好,就是这个原因所致。
二氧化硫—空气法反应过程中,石灰做pH值调节剂,钙离子会与SO32-形成CaSO3、pH值较低时,还会生成Ca(HSO3)2,这些,均可使SO32-的浓度减小,在SO32-消耗过程中,还会起补充(缓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