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氰废水处理方法

合集下载

含氰废水如何处理

含氰废水如何处理

含氰废水如何处理?
含氰废水来源于电镀、热处理、煤气制造等工厂,范围广泛而危害性大。

由于含氰废水除含有剧毒的氰化物外,还以金属盐的状态存在,所以处理含氰废水时,还应包括重金属的处理。

处理的方法较多,如下表:
其中碱性氯化破氰法应用最广,是比较成熟的方法,是在碱性条件下,用NaClO、漂白粉、液氯等氧化剂破氰,此法基本原理是利用ClO-氧化作用,反应式如下:
在pH=10~12时,CNCl转化为微毒的CNO-。

连续式碱性氯化法处理含氰废水工艺流程如图6-6-1所示。

含氰废水在均衡池中调节浓度后,进入混合器,在混合器前加NaOH,用量由pH计自控,使废水pH=10~12。

同时在反应池投加NaClO,投加量由ORP计自控。

废水于沉淀池中,在絮凝剂的作用下,加速了重金属氢氧化物的沉降。

沉淀池出水pH很高,所以在中和池中加H₂SO₄,调节pH=6~9,外排或回用。

ORP计是氧化还原控制器,是集氧化还原测控和酸碱度测控于一体的多功能、智能型仪表。

污水处理之含氰废水处理技术

污水处理之含氰废水处理技术

污水处理之含氰废水处理技术含氰废水是一种具有高毒性和难以降解的废水,处理含氰废水是环保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了有效处理含氰废水,需要采用先进的废水处理技术,如氧化法、吸附法、膜分离法等。

以下是对含氰废水处理技术的详细介绍:1. 氧化法氧化法是一种常用的含氰废水处理技术,主要通过氧化剂对废水中的氰化物进行氧化分解。

常用的氧化剂包括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

氧化法具有处理效率高、操作简便等优点,适合于处理含氰废水中氰化物浓度较低的情况。

2. 吸附法吸附法是一种将废水中的氰化物吸附到特定吸附剂上的处理技术。

常用的吸附剂包括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等。

吸附法具有处理效果稳定、吸附剂可再生等优点,适合于处理含氰废水中氰化物浓度较高的情况。

3. 膜分离法膜分离法是一种利用特殊的膜材料对废水进行分离和浓缩的处理技术。

常用的膜材料包括反渗透膜、超滤膜等。

膜分离法具有处理效果好、操作简便等优点,适合于处理含氰废水中氰化物浓度较低的情况。

4. 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氰化物进行降解的处理技术。

通过调节废水中的pH值、温度等条件,培养适宜的微生物菌群,使其对氰化物进行降解。

生物处理法具有处理效果稳定、成本较低等优点,适合于处理含氰废水中氰化物浓度较低的情况。

综上所述,处理含氰废水需要采用适当的废水处理技术,如氧化法、吸附法、膜分离法和生物处理法等。

根据废水中氰化物的浓度和其他特性,选择合适的处理技术进行处理。

同时,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废水的中和、沉淀等步骤,确保处理效果和环境安全。

为了保证废水处理的效果,还需要进行定期监测和维护,及时修复处理设备,确保废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污水处理之含氰废水处理技术

污水处理之含氰废水处理技术

污水处理之含氰废水处理技术引言概述: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废水排放问题日益突出。

其中,含氰废水是一种具有高度毒性和难以降解的废水类型,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开辟高效的含氰废水处理技术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五种常用的含氰废水处理技术,包括化学氧化法、生物处理法、吸附法、膜分离法和电化学法。

一、化学氧化法:1.1 过氧化氢氧化法:通过加入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将含氰废水中的氰化物转化为无毒的氰酸盐。

1.2 高级氧化技术:利用强氧化剂(如臭氧、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将氰化物氧化为无害的氰酸盐或者二氧化碳和水。

1.3 其他氧化剂:如过氧化钠、次氯酸钠等,也可以用于氰化物的氧化处理。

二、生物处理法:2.1 好氧生物处理:利用活性污泥中的细菌将氰化物降解为无毒的氰酸盐。

2.2 厌氧生物处理:在无氧环境中,利用厌氧细菌将氰化物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

2.3 微生物共培养法:通过共培养不同种类的细菌,实现高效降解含氰废水。

三、吸附法:3.1 活性炭吸附:利用活性炭具有大比表面积和强吸附性的特点,将氰化物吸附在其表面上。

3.2 水合金属氧化物吸附:如铁氧化物、锰氧化物等,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可用于含氰废水处理。

3.3 生物质吸附:利用生物质材料(如果壳、秸秆等)的孔隙结构和表面活性吸附氰化物。

四、膜分离法:4.1 反渗透膜:通过半透膜的选择性渗透作用,将含氰废水中的氰化物分离出来。

4.2 离子交换膜:利用离子交换膜对氰化物进行选择性吸附和分离。

4.3 纳滤膜:利用纳滤膜的孔径选择性,将氰化物分离出来。

五、电化学法:5.1 电解法:通过电解氧化或者还原的方式将氰化物转化为无毒的氰酸盐或者氰化物。

5.2 电化学氧化法:利用电化学反应将氰化物氧化为无害物质。

5.3 电化学还原法:通过还原反应将氰化物还原为无毒物质。

综上所述,含氰废水处理技术有化学氧化法、生物处理法、吸附法、膜分离法和电化学法等五种常用方法。

含氰电镀废水的处理方法

含氰电镀废水的处理方法

含氰电镀废水的处理方法一、碱性化学氧化法碱性化学氧化法是通过向含氰废水中添加氯气或次氯酸钠(NaClO)等氧化剂来将氰化物氧化为较安全的碳酸根(亚硫酸根)的方法。

在此方法中,氯气的氧化剂作用较强,能迅速将氰化物氧化为硫氰酸盐和氯化物,红外吸收波谱显示与碳酸盐特征吻合。

次氯酸钠较温和,可以在较低的pH值下进行氧化反应,但是需注意氧化剂过量的问题。

二、电解氧化法电解氧化法是利用电解的原理,通过电解废水中的氰化物,使其被氧化生成可溶性或无毒的物质。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去除氰化物,还可以去除其他金属离子和杂质。

根据废水的特性,可以选择不同的电极材料和电解条件。

三、化学沉淀法化学沉淀法是将含氰废水添加沉淀剂,通过反应生成不溶性的沉淀物,从而将废水中的氰化物去除。

常用的沉淀剂包括含钙、铁、铝等离子的化合物。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可以有效去除氰化物,但存在沉淀剂的耗费和处理后的沉淀物处理的问题。

四、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吸附法是将含氰废水通过活性炭层过滤,利用活性炭对氰化物的吸附作用,将废水中的氰化物去除。

该方法具有处理效果好、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等优点,但需要定期更换活性炭以保证吸附效果。

五、生物降解法生物降解法是利用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氰化物进行生物降解的过程。

通过培养和引入特定的微生物,利用它们的代谢作用将氰化物分解为较简单的无害物质。

这种方法对于含有高浓度氰化物的废水、连续排水和大规模排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但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支持。

六、膜分离法膜分离法是利用膜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进行分离和去除废水中的氰化物。

常用的膜分离技术包括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

膜分离法具有处理效果好、设备简单、操作便捷等优点,但对废水的成分和浓度要求较高。

以上是常用的含氰电镀废水处理方法,不同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废水特性和处理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并加强废水的监测和控制,以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含氰污水处理方法

含氰污水处理方法

含氰污水处理方法氰化物是一种具有高毒性的有机化合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因此,处理含氰污水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氰污水处理方法:1.氧化法:氧化法是处理含氰污水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给予氰化物一种更强氧化力的物质,使得氰化物氧化为无毒的氰酸盐。

常用的氧化剂有过氧化氢、高锰酸钾和臭氧等。

氧化反应需要在氧供应充足的条件下进行,通常需要在气体或液体中加入氧气或臭氧。

2.还原法:还原法是通过还原作用将含氰污水中的氰化物还原成低毒或无毒的化合物。

常用的还原剂有硫代硫酸钠和亚硫酸氢钠等。

还原法适用于氰化物浓度较低且不含其他污染物的情况。

3.吸附法:吸附法是通过将含氰污水中的氰化物吸附到固体吸附剂上,从而实现氰化物的去除。

常用的吸附材料有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和表面改性材料等。

吸附法适用于氰化物浓度较低的情况,但需要定期更换吸附剂。

4.燃烧法:燃烧法适用于氰化物浓度较高或无法通过其他方法去除的情况。

将含氰污水喷入高温燃烧炉中进行燃烧,氰化物将被完全燃烧成无毒的氮气和水。

5.沉淀法:沉淀法是通过给予含氰污水一种沉淀剂,使得氰化物与沉淀剂发生反应生成沉淀物而去除。

常用的沉淀剂有氢氧化钙、氧化铁和氯化钠等。

沉淀法适用于氰化物浓度较高的情况。

以上方法常常需要综合运用,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氰污水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处理后的废水排放是否符合排放标准,若不符合,还需采取进一步的处理措施。

另外,也需要对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进行妥善处理和处置,以防止二次污染。

总之,处理含氰污水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

合理选择适当的处理方法,并保持对环境的监测和控制,可有效降低氰化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

含氰污水处理方法

含氰污水处理方法

含氰污水处理方法含氰污水处理方法1. 引言含氰污水是一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非常危险的废水,其中的氰化物对生物具有高度的毒性。

因此,合适的处理方法对于减少环境污染和保护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含氰污水处理方法,包括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

2. 化学处理方法2.1 硫代硫酸钠法硫代硫酸钠法是一种常用的含氰污水处理方法。

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加入硫代硫酸钠,使氰化物转化为硫氰酸盐,然后再进行进一步的沉淀和过滤处理。

具体步骤如下:1. 将硫代硫酸钠溶解在适量的水中,得到一定浓度的处理液。

2. 将处理液与含氰污水进行混合,并搅拌一段时间,以完成反应。

3. 将反应液进行沉淀处理,使的硫氰酸盐沉淀下来。

4. 将沉淀进行过滤,得到清净的废水。

2.2 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吸附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

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可以有效地将含氰污水中的氰化物吸附到表面,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一定量的活性炭,并进行表面处理,增加其吸附能力。

2. 将活性炭与含氰污水进行接触,使氰化物被吸附到活性炭的表面。

3. 将含有吸附氰化物的活性炭进行分离,得到清净的废水。

3. 生物处理方法3.1 微生物降解法微生物降解法是一种环保、可持续的含氰污水处理方法。

微生物可以通过代谢作用将氰化物分解为无害物质,从而降低污水中的氰化物浓度。

具体步骤如下:1. 收集适宜生长环境的活性菌种。

2. 将活性菌种接种到含氰污水中,提供适当的营养物质和温度条件。

3. 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微生物将利用氰化物作为底物进行代谢,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

4. 对处理后的废水进行沉淀和过滤,得到清净的水。

3.2 水生植物净化法水生植物净化法是一种自然而有效的含氰污水处理方法。

水生植物可以通过吸收废水中的营养物质,同时降解氰化物,从而净化水质。

具体步骤如下:1. 选择适应含氰环境的水生植物,如莲藕、莲花等。

2. 将水生植物种植在含氰污水的生物池中,提供适当的养分和光照条件。

污水处理之含氰废水处理技术

污水处理之含氰废水处理技术

污水处理之含氰废水处理技术污水处理向来是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课题,其中,含氰废水的处理更是备受关注。

含氰废水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一种废水,其含有氰化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如何高效处理含氰废水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含氰废水处理技术。

一、物理处理技术1.1 膜分离技术:通过膜的选择性透过性,将含氰废水中的氰化物分离出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1.2 吸附技术:利用吸附剂吸附废水中的氰化物,如活性炭、树脂等,将氰化物从水中去除。

1.3 沉淀技术:通过添加沉淀剂,将废水中的氰化物沉淀下来,从而实现废水的净化。

二、化学处理技术2.1 氧化还原法:利用氧化剂氧化氰化物,将其转化为无毒的化合物,如氰酸盐。

2.2 碱性氧化法:在碱性条件下,将氰化物氧化为氰酸盐,再通过中和等步骤将其处理。

2.3 光催化降解法:利用光催化剂催化氰化物的降解,将其分解为无毒的物质。

三、生物处理技术3.1 生物滤池法:利用微生物对氰化物进行降解,将其转化为无毒的物质。

3.2 植物吸收法:利用植物对氰化物的吸收能力,将其从废水中富集到植物体内,实现净化目的。

3.3 微生物降解法:利用特定微生物对氰化物进行降解,将其转化为无毒的物质。

四、综合处理技术4.1 聚合物复合材料法:利用聚合物复合材料对氰化物进行吸附和分解,实现废水的净化。

4.2 聚电解法:通过聚电解技术将氰化物分解为无毒物质,同时实现水的电解和净化。

4.3 超滤技术:通过超滤膜的选择性透过性,将废水中的氰化物分离出来,实现废水的净化。

五、后处理技术5.1 活性炭吸附法:利用活性炭对废水中残留的氰化物进行吸附,进一步提高水质。

5.2 离子交换法: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将废水中的氰化物去除,达到更高的净化效果。

5.3 膜生物反应器法:将生物降解技术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实现对含氰废水的高效处理。

综上所述,含氰废水处理技术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进行处理,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含氰污水处理

含氰污水处理

含氰污水处理引言概述:含氰污水是指含有氰化物的废水,氰化物是一种有毒物质,对人体和环境具有严重危害。

因此,对含氰污水的处理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含氰污水处理的方法和技术。

一、污水预处理1.1 调整pH值:含氰污水通常具有酸性或碱性,因此,首先需要调整其pH值。

酸性污水可通过加入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钠)来中和,碱性污水可通过加入酸性物质(如硫酸)来中和。

1.2 氰化物沉淀:通过加入适量的铁盐或铝盐等沉淀剂,可将氰化物转化为不溶于水的沉淀物,从而实现其去除。

1.3 氰化物氧化:利用氧化剂(如过氧化氢)对含氰污水进行氧化处理,将氰化物转化为无毒的氰酸盐或二氧化碳等物质。

二、生物处理2.1 活性污泥法:将含氰污水送入生物反应器中,利用生物菌群的代谢作用,将氰化物降解为无毒的物质。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处理效果较好。

2.2 厌氧处理:将含氰污水置于无氧环境中,利用厌氧菌群对氰化物进行降解。

厌氧处理可以有效降低处理成本,并能产生可再利用的沼气。

2.3 植物修复:利用某些具有吸附和降解能力的植物(如芦苇、菖蒲等)对含氰污水进行处理。

植物的根系可以吸收氰化物,并通过生物降解将其转化为无毒物质。

三、化学处理3.1 活性炭吸附:通过将含氰污水通过活性炭床进行处理,利用活性炭对氰化物的吸附能力,将其从污水中去除。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处理效果较好。

3.2 高级氧化:利用高级氧化剂(如臭氧、过氧化氢)对含氰污水进行氧化处理,将氰化物转化为无毒物质。

高级氧化方法处理效果好,但成本较高。

3.3 其他化学方法:如电解法、光催化等,通过化学反应将氰化物转化为无毒物质。

四、膜分离技术4.1 逆渗透:利用逆渗透膜对含氰污水进行处理,通过膜的选择性阻隔作用,将氰化物和其他杂质分离,得到清洁的水。

4.2 超滤:通过超滤膜对含氰污水进行处理,将氰化物和其他大分子物质截留在膜上,得到清洁的水。

4.3 离子交换:利用离子交换膜对含氰污水进行处理,通过离子交换作用,将氰化物与其他离子分离,得到清洁的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含氰废水处理方法
黄金、钨、钼、铅、锌等选矿厂都有含氰废水排放。

黄金选厂含氰废水主
要为氰化贫液,含氰量较高,一般在200 毫克/升以上,最高达2000 毫克/升。

钨、钼、铅、锌含氰废水主要为精矿浓缩脱水的排水,氟含量一般较低,为30~100 毫克/升。

尾矿水中含氰量更低,一般小于20 毫克/升。

根据废水中含氰量高低进行回收和处理。

1)回收法
一般用于含氰量高的废水。

投加硫酸于含氰废水中,使在发生塔中生成氰
化氢气体,再将氰化氢气体送至吸收塔,与氢氧化钠溶液接触反应为氰化钠溶液。

回用于生产。

发生塔中氯化物回收率一般为90%左右,尚有10%氰化物随发生塔排水排出,需投加石灰乳调节pH 值至9~10,经浓缩池沉淀,底流含
氢氧化铜,用压滤机压滤脱水后回收铜等金属,上清液再投加漂白粉除氰。


投药比CN:Cl=1:9~13 时,含氰量可达到国家工业三废排放标准。

实例:山东某金矿氰化贫液pH=12,含氰化物1200~2000 毫克/升,铜300~500 毫克/升,锌230 毫克/升,硫氰化物800 毫克/升,采用回收法回收氰化钠用于生产。

系统处理能力为50 毫克/升,其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下:硫酸用量:6 千克/米3 废水。

氢氧化钠用量:NaOH:CN=1:l。

漂白粉用量:1.7~3.2 千克/米3 废水。

每日回收氰化钠:50~90 千克。

每日回收铜:13~21 千克。

处理每立米贫液回收氰化钠值:9 元处理每立米贫液成本:6 元处理每立米贫液盈利:3 元处理后的排水指标,符合国家工业三废排放标准。

2)处理法一般多用于含氰量低的废水。

处理方法很多,有碱式氯化法、硫
酸亚铁一石灰法、吹脱法、吸附法、电解法等。

其中,硫酸亚铁一石灰法、吹
脱法处理效率低,处理后的出水,达不到国家工业三废排放标准,且易造成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