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2017-2018学年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校高二(下)期中数学试卷(文科)(J)

2017-2018学年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校高二(下)期中数学试卷(文科)(J)副标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1.如图是2007年在广州举行的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七位评委为某民族舞蹈打出的分数的茎叶统计图,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所剩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A. 84,B. 84,C. 85,D. 85,4【答案】C【解析】解:由茎叶图知,去掉一个最高分93和一个最低分79后,所剩数据84,84,86,84,87的平均数为;方差为.故选:C.根据所给的茎叶图,看出七个数据,根据分数处理方法,去掉一个最高分93和一个最低分79后,把剩下的五个数字求出平均数和方差.茎叶图、平均数和方差属于统计部分的基础知识,也是高考的新增内容,考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确保稳拿这部分的分数.2.两个变量y与x的回归模型中,分别选择了4个不同模型,它们的相关系数r如下,其中拟合效果最好的模型是模型模型模型 D. 模型4【答案】A【解析】解:线性回归分析中,相关系数为r,越接近于1,相关程度越大;越小,相关程度越小,模型1的相关系数r最大,模拟效果最好,故选:A.根据相关系数的性质,r最大,则其拟合效果最好,进行判断即可.本题主要考查线性回归系数的性质,在线性回归分析中,相关系数为r,越接近于1,相关程度越大;越小,相关程度越小.3.袋中装有红球3个、白球2个、黑球1个,从中任取2个,则互斥而不对立的两个事件是A. 至少有一个白球;至少有一个红球B. 至少有一个白球;红、黑球各一个C. 恰有一个白球;一个白球一个黑球D. 至少有一个白球;都是白球【答案】B【解析】解:袋中装有红球3个、白球2个、黑球1个,从中任取2个,在A中,至少有一个白球和至少有一个红球两个事件能同时发生,不是互斥事件,故A 不成立;在B中,至少有一个白球和红、黑球各一个两个事件不能同时发生但能同时不发生,是互斥而不对立的两个事件,故B成立;在C中,恰有一个白球和一个白球一个黑球两个事件能同时发生,不是互斥事件,故C 不成立;在D中,至少有一个白球和都是白球两个事件能同时发生,不是互斥事件,故D不成立.故选:B.利用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的定义直接求解.本题考查互斥而不对立事件的判断,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的定义的合理运用.4.已知双曲线C:的离心率为,则C的渐近线方程为A. B. C. D.【答案】C【解析】解:根据题意,双曲线C:的离心率为,则有,即,即有,又由双曲线的焦点在x轴上,则其渐近线方程为:;故选:C.根据题意,由双曲线的离心率为,分析可得,计算可得的值,结合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即可得答案.本题考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注意双曲线的焦点的位置.。
2017-2018学年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解析版)

2017-2018学年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一、单选题1.在复平面内,与复数1ii+(i 为虚数单位)对应的点的坐标是( ) A. ()1,1- B. ()1,1-- C. ()1,1 D. ()1,1- 【答案】A 【解析】()()()()35i 1i 82i 41i 1i 2z i +-+===++-,对应点()4,1.2.抛物线2y x =的准线方程是( ) A. 12y =B. 12y =-C. 14y =D. 14y =- 【答案】D【解析】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2x y =,焦点在y 轴上, 21p ∴=,即12p =, 124p ∴=,∴准线方程是124p y =-=-,故选D. 3.如图是2008年在泉州举行的全国农民运动会上,七位评委为某舞蹈打出的分数的茎叶统计图,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所剩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 )A. 84,4.84B. 84,1.6C. 85,1.6D. 85,4 【答案】C【解析】由茎叶图知,掉一个最高分93和一个最低分79后,所剩数据84,84,86,84,87的平均分为8484868487855++++=,方差为()()()()()222221884858485868584858785=1.655⎡⎤-+-+-+-+-=⎣⎦,故选C. 4.如果执行下面的程序框图,那么输出的S =( )A. -1B. 3C. 13D. -5 【答案】C【解析】执行程序框图,输入0,1i s == ,第一次循环1,1i s ==-;第二次循环,2,3i s ==;第三次循环, 13,3i s ==;第四次循环44i =< ,不成立,退出循环,输出13S =,故选C. 【方法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程序框图的循环结构流程图,属于中档题. 解决程序框图问题时一定注意以下几点:(1) 不要混淆处理框和输入框;(2) 注意区分程序框图是条件分支结构还是循环结构;(3) 注意区分当型循环结构和直到型循环结构;(4) 处理循环结构的问题时一定要正确控制循环次数;(5) 要注意各个框的顺序,(6)在给出程序框图求解输出结果的试题中只要按照程序框图规定的运算方法逐次计算,直到达到输出条件即可.5.两个变量x 与y 的回归模型中,分别选择了四个不同模型来拟合y 与x 之间的关系,它们的相关指数2R 如下,其中拟合效果最好的模型是( )A. 模型1B. 模型2C. 模型3D. 模型4 【答案】A【解析】两个变量y 与x 的回归模型中,它们的相关指数2R ,越接近于1,这个模型的拟合效果越好,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0.98是相关指数最大的值, ∴拟合效果最好的模型是模型1,故选A.6.袋中装有红球3个、白球2个、黑球1个,从中任取2个,则互斥而不对立的两个事件是( )A. 至少有一个白球;至少有一个红球B. 至少有一个白球;红、黑球各一个C. 恰有一个白球;一个白球一个黑球D. 至少有一个白球;都是白球 【答案】B【解析】袋中装有红球3个、白球2个、黑球1个,从中任取2个,在A 中,至少有一个白球和至少有一个红球两个事件能同时发生,不是互斥事件,故A 不成立;在B 中,至少有一个白球和红、黑球各一个两个事件不能同时发生但能同时不发生,是互斥而不对立的两个事件,故B 成立;在C 中,恰有一个白球和一个白球一个黑球两个事件能同时发生,不是互斥事件,故C 不成立;在D 中,至少有一个白球和都是白球两个事件能同时发生,不是互斥事件,故D 不成立. 故选B.点睛:事件A 和B 的交集为空,A 与B 就是互斥事件,也可以描述为: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事件,则事件A 与事件B 互斥,从集合的角度即A B ⋂=∅;若A 交B 为不可能事件,A 并B 为必然事件,那么事件A 与事件B 互为对立事件,即事件A 与事件B 在一次试验中有且仅有一个发生,其定义为:其中必有一个发生的两个互斥事件为对立事件.7.已知双曲线C : 22221(0,0)x y a b a b -=>>C 的渐近线方程为( ) A. 14y x =±B. 13y x =±C. 12y x =± D. y x =± 【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双曲线C : 22221(0,0)x y a b a b -=>>的离心率为,则有22222222514c a b b e a a a +===+=,即2214b a =,即有12b a =,又由双曲线的焦点在x 轴上,则其渐近线方程为12y x =±,故选C. 8.以下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过程的流程图:在此流程图中,①、②两条流程线与“推理与证明”中的思维方法匹配正确的是( ) A. ①—分析法,②—反证法 B. ①—分析法,②—综合法 C. ①—综合法,②—反证法 D. ①—综合法,②—分析法 【答案】D【解析】一般地,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定理、公理等,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最后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综合法,即为由已知推出可知内容,流程线①。
【解析】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其中第1-7题为单选题,第8-10题为多选题。
每小题5分,共50分.单选题有且仅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得5分,选错或不答得0分,多选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 关于近代物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光电效应实验中,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B. 放射性元素原子核发生衰变时,产生的射线实质上是原子核外电子抛射出来形成的C. 康普顿效应证明了实物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D. 玻尔格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其理论能够解释氢原子光谱的特征【答案】D【解析】光电效应实验中,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选项A错误;放射性元素原子核发生衰变时,是原子核内的核子发生变化,与核外电子无关,选项B错误;康普顿效应说明了光子具有能量和动量,揭示了光的粒子性,选项C错误;玻尔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其理论能够解释氢原子光谱的特征,故D 正确;故选D.2. 类比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我们在直线运动的教学中,由v-t图线和横轴围成的面积求位移的大小从而推出位移公式,借鉴此方法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由F-t(力-时间)图线和横轴围成的面积数值上等于对应时间内力的冲量B. 由F-S(力-位移)图线和横轴围成的面积数值上等于对应位移内力所做的功C. 由U-I(电压-电流)图线和横轴围成的面积数值上等于对应的电流变化过程中的电功率D. 由I-t(电流-时间)图线和横轴围成的面积数值上等于对应时间内通过导体的电量【答案】C【解析】F-t图线中任意一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乘积等于Ft,即力的冲量,故图象与横轴围成的面积等于对应时间内力的冲量,选项A正确;F-s图线中任意一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乘积等于Fs,即力的功,故图象与横轴围成的面积等于对应位移内力做的功,选项B正确;由U-I(电压-电流)图线,根据公式P=UI可知,根据U与I的坐标值的乘积,求出对应电流做功的功率,故C错误;根据△q=I△t,得由I-t(电流-时间)图线和横轴围成的面积可以求出对应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
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参考答案

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参考答案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参考答案高二物理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BADCDDCBCACBCDBC一、选择题1、【解析】 A .电子电荷量的精确测定是在1909~1913年间由密立根通过著名的“油滴实验"做出的;C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表明,入射光的频率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越大,但二者不是正比关系;D .玻尔认为电子的轨道半径不是任意的,也就是说,电子的轨道是量子化的 。
故选B 。
2、【解析】 A .原子核的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中核子一定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就越稳定,故不正确的选项为A.3、【解析】 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最大值为2A ,有效值为A ,故B 项错;线框匀速转动过程中消耗的电功率为4W ,故A 项错;C .线框在图示的位置磁通量变化率最大,故C 项错; 由正弦式交变电流的规律可知,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在任意时刻穿过线框磁通量的表达式为t TT ππ2sin 2=Φ(Wb ),故选D.4、【解析】 由位移的表达式t x 2sin π=(m )可知质点做简谐运动的,故选项A 错误;在t=2s时由位移的表达式0sin 2==t x π,故选项B 、D 错误,C 正确;5、【解析】 A .氢原子由n =4能级向低能级跃迁一共会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故A 项错;B .氢原子从n =4能级跃迁到n =1能级会释放出光子,同时核外电子的动能会增大,故B 项错;C .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两种光子的能量分别为(E 4﹣E 1)和(E 3﹣E 1),故C 项错;D .由光电效应方程可知,该金属的逸出功W 0应满足如下关系:(E 2﹣E 1)<W 0 ≤ (E 3﹣E 1),故选D 。
6、【解析】 A .若交流电的周期增大,变压器的输出功率不变,故A 项错;当触头P 向上移动或者向下移动,可以将副线圈电路中的电阻R 等效为原线圈电路中的一个电阻,等效的原则是二者消耗的功率相等,且该电阻与r 串联,当n 1=750匝时,电阻R 的等效电阻阻值与r = 9 Ω 相等,根据闭合电路的功率规律可知此时电阻R 消耗的功率最大,故选D 。
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解析版)

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18年春季期中联考高二数学(理科)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A. B. C. D.【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抛物线y=4x2的标准方程为x2=,其焦点在y轴正半轴上,且p=,则其准线方程为y=﹣;故选:D.2. 函数的导函数是()A. B. C. D.【答案】C【解析】函数的导函数是故选:C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对于命题:,使得,则:,均有B. 若为真命题,则为真命题C. 若命题“若则”为真命题,则其否命题也可能为真命题D. 命题“若方程无实数根,则”的逆否命题为:“若,则方程有实数根”【答案】B【解析】对于A,对于命题:,使得,则:,均有,正确;对于B,若p∨q为真命题,则p、q至少有一个为真命题即可.不一定p、q均为真命题,故B错误;对于C,若命题“若则”为真命题,则其否命题也可能为真命题,正确;对于D,命题“若方程无实数根,则”的逆否命题为:“若,则方程有实数根”,正确.故选:B4. 盒中装有9个乒乓球,其中6个白色球,3个红色球,不放回地依次摸出2个球,在第一次摸出红色球的条件下,第二次也摸出红色球的概率为()A. B. C. D.【答案】A【解析】设第一次摸出红球为事件A,第二次摸出红球为事件B,则P(A)=,P(AB)=.∴P(B|A)=.故选: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条件概率.条件概率一般有两种求解方法:(1)定义法:先求P(A)和P(AB),再由P(B|A)= ,求P(B|A).(2)基本事件法:借助古典概型概率公式,先求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数n(A),再求事件AB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数n(AB),得P(B|A)=.5. 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的算法思想来源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更相减损术”,执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出的,则输入的,不可能是()A. 12,18B. 6,6C. 24,32D. 30,42【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执行程序后输出的a=6,则执行该程序框图前,输人a、b的最大公约数是6,分析选项中的四组数,满足条件的是选项C.故选:C.6. 某学校从编号依次为001,002,…,900的900个学生中用系统抽样(等间距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样本,已知样本中相邻的两个编号分别为053,098,则样本中最大的编号为()A. 853B. 854C. 863D. 864【答案】C【解析】∵样本中相邻的两个编号分别为053,098,∴样本数据组距为98﹣53=45,则样本容量为=20,则对应的号码数x=53+45(n﹣2),当n=20时,x取得最大值为x=53+45×18=863,故选:C.7. 函数在处导数存在且记为,则“是是的极值点”的()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B【解析】x=x0是f(x)的极值点,可得:f′(x0)=0;反之不成立,例如f(x)=x3,f′(0)=0,但是0不是函数f(x)的极值点.∴“是是的极值点”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8. 在正方体中,点、分别是棱、的中点,则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正弦值为()A. B. C. D.【答案】A【解析】取D的中点为M,连接MB,易知:MB∴∠MBF即为异面直线与所成角设正方体棱长为2,在△MBF中,MB=3,BF,MF=∴∠MBF∴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正弦值为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异面直线所成的角问题,难度一般.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步骤:1平移,将两条异面直线平移成相交直线.2定角,根据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定义找出所成角.3求角,在三角形中用余弦定理或正弦定理或三角函数求角.4结论.9. 如图,矩形的四个顶点依次为,,,,记线段,以及的图象围成的区域(图中阴影部分)为,若向矩形内任意投一点,则点落在区域内的概率为()A. B. C. D.【答案】D【解析】阴影部分的面积是:=,矩形的面积是:,∵点M落在区域Ω内的概率:,故选:D.10. 现有,,,,五位同学全部保送到清华、北大和武大3所大学,若每所大学至少保送1人,且同学必须保送到清华,则不同的保送方案共有()A. 36种B. 50种C. 75种D. 100种【答案】B【解析】先将五人分成三组,只有2,2,1或者3,1,1,共有种分组方法.有A的那组去清华,剩下的两组去北大和武大,全排列有2种方法,故共有25×2=50种方法故选:B11. 将二项式展式式各项重新排列,则其中无理项互不相邻的概率是()A. B. C. D.【答案】A【解析】二项式展开式通项为:,知当r=0,2,4,6时为有理项,则二项式展开式中有4项有理项,3项无理项,所以基本事件总数为,无理项互为相邻有,所以所求概率P=,故选:A.12. 设是函数的导函数,且,(为自然对数的底数),则不等式的解集为()A. B. C. D.【答案】C【解析】可构造函数F(x)=,F′(x)==,由,可得F′(x)>0,即有F(x)在R上递增.不等式即为<1,(x>0),即<1,x>0.即有F()==1,即为F(lnx)<F(),由F(x)在R上递增,可得lnx<,解得0<x<.故不等式的解集为(0,),故选:C.点睛: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需要构造函数,一般:(1)条件含有,就构造,(2)若,就构造,(3),就构造,(4)就构造,等便于给出导数时联想构造函数.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13. 二项式展开式中含项的系数为__________(用数字作答).【答案】-10【解析】展开式的通项为=(﹣1)r C5r x10﹣3r令10﹣3r=1得r=3∴展开式中含x项的系数T4=﹣C53=﹣10故答案为:﹣10点睛:求二项展开式有关问题的常见类型及解题策略(1)求展开式中的特定项.可依据条件写出第r+1项,再由特定项的特点求出r值即可.(2)已知展开式的某项,求特定项的系数.可由某项得出参数项,再由通项写出第r+1项,由特定项得出r 值,最后求出其参数.14. 设随机变量,随机变量,则的方差__________.【答案】【解析】由随机变量可知:∴故答案为:15. 设: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减;:方程表示焦点在轴上的椭圆.如果为真命题,为假命题,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学。
2018-2019学年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PDF版)

成立,∴ a2 5a 3 3 ,得 a 1 ,或 a 6 .
……3 分
∵命题 q 即为不等式 x2 ax 2 0 在 R 上有解,
∴ a2 8 0 ,得 a 2 2 ,或 a 2 2 .
∵
p
为真而
q
为假,∴
a
1,或a
6,
得 a [2 2, 1] .
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 2019 年春季期中联考
高二数学(文科)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2 DBACA DBDCA CB
二、填空题
13、 x0 0 , x0 ≤ ln x0
14、
15、②
三、解答题
17、 解:∵ m [1,1] ,∴ m2 8 [2 2,3] .∵对任意的 m [1,1] ,不等式 a2 5a 3 m2 8 恒
……9 分 ……10 分
③若 (a 1) 0 ,当 x 1 时,有 g(x) 0 恒成立,即存在 x0 (0, ) ,
使 a (a 1)x0 ln x0 0 .
综上,
a
的取值范围是
(,
e
1
) 1
.
(方法不唯一,其他解法参照给分)
……11 分 ……12 分
(2)因为存在 x0 (0, ) ,使 f (x0 ) x0 成立,
在 [13,15) 内应抽取 2 人,记为 b1 , b2 ,每人的积分是 110 分;
在 [15,17) 内应抽取 1 人,记为 c ,每人的积分是 130 分;
……2 分
从 6 人中随机抽取 2 人,有 a1a2 ,a1a3 ,a1b1 ,a1b2 ,a1c ,a2a3 ,a2b1 ,a2b2 ,a2c ,a3b1 ,
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校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含答案

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18年春季期中联考高二地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B【解析】读图可知,b处等高线向低处弯曲,为山脊,不可能有河流发育。
2.C【解析】等高线越密集,地形坡度越大,流速越快,a处等值线较稀疏,故a处河水流速并非最快;b处为山脊,不是汇水区域;c处为河流下游平原地区,等值线较稀疏,地形较平坦,河道弯曲,河流流速减缓,泥沙淤积、抬高河床,易形成地上河;d处等高线为50米,不是河流入海口处,故不能确定为河口三角洲。
3.B【解析】读图可知,图示等高距为50米,c点海拔在100~150米之间;a点在等高线300~350米之间,由于大坝刚好建在300米等高线处,且大坝蓄水到25米时,a处刚好被淹没,故a点海拔约325米,所以a、c两点的相对高度在175~225米之间,最小高差接近于176米。
4.D【解析】图中德班、乌法、叶卡捷琳堡、新德里、果阿、三亚、厦门等七城市位于20°W向东到160°E之间,属于东半球;德班、新德里、果阿、三亚、厦门、福塔莱萨、巴西利亚等七城市位于南北纬30°之间,属于低纬度;各举办城市分别属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和美洲板块;各举办城市分别属于亚洲、非洲、欧洲和南美洲。
5.B【解析】球面两地之间的最短距离为大圆的劣弧。
依据德班和巴西利亚的经度位置可知,从德班到巴西利亚的劣弧方向应是向西航行;两地同在南半球,根据“同在北半球,大圆向北极方向凸出;同在南半球,大圆向南极方向凸出”的原则,从德班到巴西利亚的最短航线的飞行方向应为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6.A【解析】读图可知,该地理事物主要分布在赤道地区,尤其是南美洲亚马孙平原、东南亚印度尼西亚群岛和非洲刚果河流域,所以图中阴影区域最可能是热带雨林分布区。
7.C【解析】甲地有热带雨林分布,主要是因为该地地处东北信风带,东北信风从海洋上带来了丰富的水汽,并且地处迎风坡,气流遇地形抬升多地形雨;此外,还受墨西哥湾暖流增温加湿的作用,降水丰富,故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校2017-2018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含答案

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期中联考高二化学参考答案(共2页)第1页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期中联考高二化学参考答案(共2页)第2页CHO CH O 2-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18年春季期中联考高二化学参考答案一、(每小题3分,共48分)题号12345678答案D A B C A B C D 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B D A C C A D C17.(18分)(1)3332Al 3HCO Al(OH)3CO +-+==↓+↑(2分,未打↑、↓不得分)(2)A 、D (2分,对1个得1分,多选不得分)(3)①A (2分)②A 、B (2分)(4)9∶2(2分)(5)①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30S 内不褪色(1分)②C (1分)③<(1分)(6)22424c(K )c(HC O )c(H )c(C O )c(OH)+-+-->>>>(全对得2分)(7)CuO (或CuCO 3或Cu(OH)2或CU 2(OH)2CO 3)(1分)92.610-⨯(2分)18.(共10分)Ⅰ(1)c f (2分)(2)(2分)(34t t -的平衡点必须与12t t -对齐)Ⅱ(1)①ii (1分)ii 反应活化能低(1分)(其它理由均不得分)②不变(1分)(2)10-10pa -2(3分)19.(共8分,每空1分)(1)蒸馏烧瓶;防暴沸或促进散热(2)丙烯或正丙醚(3)冷凝,减少1-溴丙烷的挥发(4)减少HBr 挥发(或防止副反应的发生等合理答案均可以)。
洗去1-丙醇、H 2SO 4等物质(5)蒸馏,干燥20.(共16分)(1)取代反应(1分),银氨溶液或新制2Cu(OH)悬溶液(1分)羟基、羧基(缺一个不得分,1分)(2)3CH CHO (1分)(1分)(3)(2分)(2分)(4)(2分)(1分)(1分)(5)(每步1分,共3分,有错误,则后面均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