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水之旅谈起复习课

合集下载

【一线精品】初中物理-从水之旅谈起复习课 沪科版最新精品公开课件

【一线精品】初中物理-从水之旅谈起复习课 沪科版最新精品公开课件
2、夏天有时会看到水管上有一层水,这是 水管中的水渗透出来的吗?
五、升华
1、定义: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2、升华过程要吸热。 3、升华现象: (1)碘的升华 (2)干冰的升华 (3)樟脑球过一段时间后会自动消失 (4)冬季晾在室外的冰冻的衣服会慢慢变干
六、凝华
1、定义: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
许多人因为给自己定的目标太高太功利,因为难以成功而变得灰头土脸,最终灰心失望。究其原因,往往就是因为太关注拥有,而忽略做一个努力的人。对于今天的孩子们,如果只关注他们将来该做个什么样的人物,不把意志品质作为一个做人的目标提出来,最终我们只能培养出狭隘、自私、脆弱和境界不高的人。遗憾的是,我们在这方面做得并不尽如人意。在人生的路上,不知要遇到多少人,然而,最终留下记忆的并不太多,能够常常眷念的就更少了。 这次回鄂西老家,总想着找一找阿三。阿三是我小学高年纪的同学。记得有一个学期,班主任分配阿三和我坐一位,让我帮助阿三学习。阿三很用功,但学习一般。他很守纪律,上课总四把胳膊背在身后,胸脯挺得高高的,坐得十分端正。 阿三年年冬天冻手。每当看到他肿得像馒头一样厚的手背,紫红的皮肤里不断流着黄色的冻疮水时,我就很难过。有时不敢看,一看,心里就酸酸地疼,好像冻疮长在我的手背上似的。 “你怎么不戴手套?”上早读时,我问阿三。“我妈没有空给我做,我们铺子里的生意很忙……”阿三用很低的声音回答。阿三说话的声音很好听,带着女孩子似的腼腆和温存。 知道这个情况后,我曾几次萌动着一个想法:“我给阿三织一双手套。”
有人说,“努力”与“拥有”是人生一左一右的两道风景。但我以为,人生最美最不能逊色的风景应该是努力。努力是人生的一种精神状态,是对生命的一种赤子之情。努力是拥有之母,拥有是努力之子。一心努力可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只想获取可谓道路逼仄,天地窄小。所以,与其规定自己一定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物,获得什么东西,不如磨练自己做一个努力的人。志向再高,没有努力,志向终难坚守;没有远大目标,因为努力,终会找到奋斗的方向。做一个努力的人,可以说是人生最切实际的目标,是人生最大的境界。

从水之旅谈起复习课

从水之旅谈起复习课
放热 不变 固液共存
GH
放热 下降 固态
凝固条件: 温度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凝固特点: 虽然继续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1、把一盛有冰水混合物的容器移到下列那种环境下,容器中
冰和水的质量才能相对稳定? ( B )
A、20℃室温下
B、 0℃房间里
C、-10℃低温环境下 D、上述三种情况都行
2、下表列出的是几种物质的熔点,根据表中的数据判断下面
气压下) ( B、C、E )
A、试管内的水也会沸腾
B、试管内的水不会沸腾
C、试管内的水温等于100℃
D、烧杯内的水温高于100℃
E、烧杯内的水温等于的烧瓶,加热 至沸腾后,停止加热。问:
(1)从甲烧瓶中抽去部分空气,水为什么又重新 沸腾起来? (2)乙烧瓶是放在铁圈和石棉网上加热的烧瓶, 只移去酒精灯后沸腾也能持续一小段时间。 这两种沸腾现象发生的原因是否相同?
想一想: 48℃的海波是什么状态?
一、熔化
* 非晶体熔化
温度/℃
时间/min
非晶体熔化过程一直在 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固态物质先变软、再变 稀、最后成为液态。
二、凝固:
1、定义: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2、晶体凝固图像
E

EF

FG

FG
H
吸、放 温度变 状态 热情况 化情况
放热 下降 液态
说法中错误的是 ( B )
物质
固态 金 钢 钨 水银
铜 固态 固态 氢氧
熔点/℃ -39 1064 1515 3410 1083 -259 -218 A、电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不易熔化 B、不能用钢制容器熔化金 C、水银温度计在-40℃时已失效不能使用 D、-265℃时,氢是固体

沪科版初三物理十一章复习课课件

沪科版初三物理十一章复习课课件

条件:(1)降到熔点(2)继续放热
北方冬天菜窑放几桶水
雨雪天气电线上 的冰柱
1、下列图象中,属于晶体熔化的图象是 ( )
B C A D 2.水银的熔点是-39℃,-39℃时的水银处于( ) A.液态 B.固态 C.固、液共存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3.如图所示是晶体熔化时的图像,则物质在A 点是______态,在B点是_____态,在C点是
夏天空调房玻璃上的水 小结:在温度高 珠在哪一侧
的那侧
被同温水和水蒸气烫伤更来严重的原因:
1.发烧病人常用酒精擦拭额头以此来降。聚氯乙
烷的沸点是13.10C,医学上常用它做为人体皮
肤的局部麻醉剂,以此来做局部手术,这是利
用了
沸腾吸热
的原理。
2 、夏天我们吃冰棍时,撕开冰棍包装纸,会 发现冰棍冒“白气”,如图所示。这是由于 冰棍周围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发生 现象面 形成的。根据你的观察,冰棍冒出的“白气” 是向 的(选填“上”或“下”)。
10 图像: 你知各时段的 0 A 含义吗? 定义: 时间/min 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
沸 腾
液体的温度
影响因素: 液体的表面积大小 液体上空气流动快慢
汽 化
蒸 发:
蒸发吸热有 致冷作用:
蒸发能从周围和自身吸 热,有致冷作用
• 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 蒸 发生部位 不 剧烈程度 同 点 温度条件 温度变化 发 沸 腾
3.喝开水时,为降低它的温度,人们常用两个杯子来回地 倒,这是采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方法加快蒸发, 使水温很快降低. 4、我们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看到“白气”.下列有关形 成“白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释放“白气”,这是干冰在常温 下 升华形成的 B.打开软木塞的热水瓶口处会出现“白气”,这是瓶内的 水 蒸气液化形成的 C.清晨能看到河面上有一团团的“白气”,这是河面上的 水 蒸发形成的

从水之旅谈起复习课PPT课件 沪科版

从水之旅谈起复习课PPT课件 沪科版

7、冬天用湿手摸室外的铁器时觉得粘手( 凝固
再见
• • • • • • • • • • • • • • • • • • • •
1、许多人企求着生活的完美结局,殊不知美根本不在结局,而在于追求的过程。 2、慢慢的才知道:坚持未必就是胜利,放弃未必就是认输,。给自己一个迂回的空间,学会思索,学会等待,学会调整。人生没有假设,当下即是全部。背不动的,放下了;伤不起的,看淡了;想不通的,不想了;恨不过的,抚平了。 3、在比夜更深的地方,一定有比夜更黑的眼睛。 4、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 5、从来不跌倒不算光彩,每次跌倒后能再站起来,才是最大的荣耀。 6、这个世界到处充满着不公平,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接受,还要试着做一些反抗。 7、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 8、有些人,因为陪你走的时间长了,你便淡然了,其实是他们给你撑起了生命的天空;有些人,分开了,就忘了吧,残缺是一种大美。 9、照自己的意思去理解自己,不要小看自己,被别人的意见引入歧途。 10、没人能让我输,除非我不想赢! 11、花开不是为了花落,而是为了开的更加灿烂。 12、随随便便浪费的时间,再也不能赢回来。 13、不管从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以后不要停止;不管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以后不要后悔。 14、当你决定坚持一件事情,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15、只有在开水里,茶叶才能展开生命浓郁的香气。 16、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17、不要让未来的你,讨厌现在的自己,困惑谁都有,但成功只配得上勇敢的行动派。 18、人生最大的喜悦是每个人都说你做不到,你却完成它了! 19、如果你真的愿意为自己的梦想去努力,最差的结果,不过是大器晚成。 20、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液化 6、冬天从室外进来的人的皮衣上会“出汗” (

第十一章 从水之旅谈起 复习教学案

第十一章 从水之旅谈起 复习教学案

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复习教学案一、选择题1、不会造成污染危害的是()A 、汽车排放的尾气B、污水的任意排放C 、农药化肥的任意使用D、植物的光合作用2、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被污染的水,经过过滤后就可消除污染B、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C、人食用的自来水是经过沉淀、过滤、消毒等净化过程除去污染的水D、大量放养鱼虾不,会造成水体污染3、解决日益严重的水资源危机的重要措施是节约用水。

在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节约用水意义重大,下面的节水办法中不可行的是( )A、每日定量、定时供水。

B、在每天的淘米、洗衣、冲厕的过程中,限量用水。

C、减少每个人每天的饮用水D、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喷灌技术二、填空题4、许多地方把工业生产中排放到附近的水源,造成对水源的严重污染。

而目前城市生活的任意排放、农业生产中的任意使用都是造成水被污染的因素。

三、分析与思考5、水灾是我国的一种多发的自然灾害。

下面是一些历史上的水灾记录:黄河在2000年内决口成灾1500多次,重要改道26次,水灾波及范围达25万平方米。

1117年黄河决口淹死百余万人。

1642年黄河决口,水淹开城河,全城37万人中有34万人淹死。

1933年黄河决口54处,受灾面积1.1万平方米,受灾人口360多万,死1.8万人。

长江在1300多年间水灾200多次。

1931年自沙市至上海沿江城市多被水淹,武汉市受淹百日,淹没农田333.3万顷,受灾人口2850万人,死亡14.5万人。

淮河在历史上每2至年即发生一次水灾。

特别是黄河夺淮期500年间,发生水灾达350次。

1931年淮河大水,水淹蚌埠,淹地面积513.3公顷,死7.5万人。

1975年淮河上游暴雨,板桥、石漫滩两座大型水库失事,严重受灾人口550万,死亡数万人,京广铁路被冲毁102千米,中断停车18天。

1991年,江淮及太湖流域梅雨期暴雨洪涝成灾,安徽、江苏、河南、湖北、湖南、浙江、上海等省市受灾人口达1.3亿,死亡1200多人,伤25万多人,仅安徽、湖北两省55个市县受淹,直接经济损失600多亿元。

《从水之旅谈起》复习课件

《从水之旅谈起》复习课件
第十一章 从水之旅谈起
水的故事
知识网络结构
温 度 定义 测量工具 温度计
温度计制作原理 温度计使用注意事项 常用温度计与体温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晶体与非晶体 熔化图象及与热量关系
熔化和凝固 物 态 变 化 汽化和液化
相 关 现 象 凝固图象及与热量关系 蒸发、沸腾定义和影响因素及与热量关系 液化两种定义、方式及与热量关系
汽化吸热
汽化还有什么方式? 沸腾
同是汽化现象的蒸发和沸腾的异同:
不同点 蒸发 沸腾
一定温度下(沸点) 液体表面和内部 剧烈 液体温度 保持在沸点不变
任何温度下 温度要求 只发生在液体表面 发生部位 缓慢 剧烈程度 液体温度下降 液温变化 吸热致冷 (能否致冷) 现象不同 无气泡产生
有气泡产生
相同点: ①都属于汽化现象。②蒸发和沸腾过程都要吸热。
考点二:熔化和凝固
4、(2010梅州)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了如图 所示的图象。 (1)由图象可看出该物质的熔点是 0 ℃,在第2min末该物质处 于 固液共存态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 态”)。 不变 (2)该物质熔化过程的特点是不断吸热,温度 ,内能增大。 (CD 3)比较图中AB段和CD段可知,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 段吸收的热量较多。
温度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时间
条件: 1、 达到沸点 如果要适当缩短实验时间, 可以采用的办法?
2、 继续吸热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温度
时间
条件: 达到熔点 1、
观察比较法
2、继续吸热
中考典例分析
考点一:温度及温度计

§11 从水之旅谈起 复习课

§11 从水之旅谈起 复习课

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一、学习目标:1、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会测量温度。

2、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

有节约用水的意识3、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和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

4.区别晶体熔化和非晶体熔化过程的不同;蒸发和沸腾的不同。

5.能识别熔化和凝固图像。

二、学习重难点:能够认识物质三态之间的转化,并解释有关的现象三、学习活动:1、构建知识网络,画出本章知识树小组交流,完善知识树2、重难点突破(1)绘出冰熔化,水沸腾图像,说出图像中各部分代表的物理意义。

(2)说出吸热的三个物态变化名称,各举一例说明利用物态变化吸热的应用。

3、问题探究:(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小组内推荐一人展示)(1)、烧水时从壶嘴冒出的热气,夏天打开冰箱出现的白气,分别是物态变化中的哪个过程?两个现象产生原因有什么不同点?(2)、冬天,窗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在玻璃的内表面还是外表面?为什么?(3)、秋天早上出现的露,冬天早上出现的霜,各是哪个物态变化过程?两者都是由水转化来的,为什么结果不同?四、应用与训练:1、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4)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A.(1)(2) B.(2)(4) C. (1)(3) D.(3)(4)2、目前常用的电冰箱利用了一种叫做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里的“热”“搬运”到冰箱外面,因为氟利昂既容易汽化也容易液化。

有关这种电冰箱工作过程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氟利昂进人冷冻室的管子里迅速液化、吸热B.氟利昂进人冷冻室的管子里迅速汽化、吸热C.氟利昂被压缩机压人冷凝器后,会液化、吸热D.氟利昂被压缩机压人冷凝器后,会汽化、放热3、现在有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置在厕所、汽车、饭店内,能有效的清新空气、预防感冒等,“固体清新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凝华C.汽化D.升华4、下表是1标准大气压下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

从水之旅谈起

从水之旅谈起

《从水之旅谈起》复习课教学设计及课内练习一、中考热点在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题中,涉及本讲内容的试题大约占2~4分.考点一般有填空题、选择题、实验题、简答题.对本讲的考查主要是: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区别固、液、气三种物态,且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会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综观近几年中考,预计今后中考以课标为依据,主要考查同学们运用相关热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复习中应注意:物态变化的判断及应用、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规律、液体沸腾的实验、水循环.二、考点精讲1.熔点和沸点(1)所有液体在沸腾时温度都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做沸点.达到沸点,若要保持沸腾必须继续加热.同种液体的沸点受大气压强的影响,通常所说的水的沸点是100 ℃,是指在1个标准大气压的条件下。

(2)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晶体在一定温度下熔化,即有熔点,而非晶体没有.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熔化而温度保持不变,全部熔化后吸热温度才会升高.2.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1)熔化吸热:物质熔化时需要吸热来克服分子问的束缚力.①物质熔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状态发生变化,分子间距离就发生变化,所以,为克服原来较大的分子间引力,需要吸热以获得能量,来增大距离.②无论晶体或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都要吸热,所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必须不断加热,加热停止,则熔化停止.(2)汽化吸热:蒸发和沸腾都需要吸热,以完成由液态到气态的变化.蒸发与温度、表面积、空气流动三个因素有关.(3)升华吸热:升华是固体分子从外界吸热,直接挣脱周围的分子引力而变为气体分子的过程.3.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1)晶体的凝固:晶体凝固要放热,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①晶体的凝固是由液态到固态的过程,它和非晶体的区别在于晶体有熔点、凝固点,而非晶体没有.②同种晶体的熔点、凝固点相同.③凝固是熔化的相反过程,是一个放热的过程.(2)液化和凝华:液化是汽化的相反过程,凝华是升华的相反过程,它们发生时都放热.液化有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干冰的升华
(3)樟脑球过一段时间后会自动消失
(4)冬季晾在室外的冰冻的衣服会慢慢变干
六、凝华
1、定义: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 2、凝华过程要吸热 3、凝华现象: (1)、碘的凝华 (2)、冬天的霜、雾凇、冰花的形成
判断下列现象各是什么物态变化
1、碘受热直接变成了紫色的气体 2、夏天,吃冰棒解热 3、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 4、夏天,挂在外面的湿衣服变干了 5、河水结冰了 ( 升华 ) ( 熔化 ) ( 凝华 ) ( 汽化 ) ( 凝固 )
一、熔化
1、定义: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 2、固体分为 晶体 和 非晶体 (1)晶体有: 两类
海波、石英、水晶、明矾、食盐、冰、 萘、各种金属等 玻璃、松香、蜂蜡、沥青等
非晶体有:
(2)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一、熔化
3、晶体熔化图像
物质 熔点/℃ 固态 水银 -39 金 钢 钨 铜 1083 固态 固态 氢 氧 -259 -218
1064 1515 3410
A、电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不易熔化
B、不能用钢制容器熔化金
C、水银温度计在-40℃时已失效不能使用 D、-265℃时,氢是固体
三、汽 化
1、定义: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2、汽化的两种方式 定义 :在任何温度 下、只在液体表面进行 的汽化现象 (一)蒸发
1、在开口向上的试管装有少量的水,竖直放入盛水的烧 杯中,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在烧杯的底部加热并使烧杯内 的水达到沸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在一个标准大 气压下) ( B、C、E ) A、试管内的水也会沸腾 B、试管内的水不会沸腾 C、试管内的水温等于100℃ D、烧杯内的水温高于100℃ E、烧杯内的水温等于100℃
小聪在“探究晶体的熔化规律”实验中,所用装置 如图13所示。下表为他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 装置田和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叫,将装有晶体的试管放人盛有水的烧杯中 加热,试管在水小的深度要适当。其“适当”的 试管不接触烧杯底 含义是: 和 。 试管中装有晶体的部分完全浸没在水中 (2)该晶体的熔点是 ℃。 (3)小聪从数据中还发现:该物质在开始2min比最 后2min升温快,这是由于它在固态时的吸热能 力比液态时的吸热能力 (选填“强”或“弱”) 造成的。
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未装满水的烧瓶,加热 至沸腾后,停止加热。问:
(1)从甲烧瓶中抽去部分空气,水为什么又重新 沸腾起来? (2)乙烧瓶是放在铁圈和石棉网上加热的烧瓶, 只移去酒精灯后沸腾也能持续一小段时间。 这两种沸腾现象发生的原因是否相同?
四、液化
1、定义: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2、注意 “白气”这个说法 夏天冰棒周围冒的白气 冬天嘴里呼出的白气 水烧开时从壶嘴喷出的白气 夏天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时冒的白气
• 节约能源应从点滴做起。不少家庭习惯用遥控器 关电视而不断开电源,这一方式虽然便捷,但电 视在待机状态下仍要消耗电能:洋洋家彩色电视 机的侍机功辜大约是5W,若他家平均每天看4h电 视.看完后电视总处于待机态。试问: • (1)在一个月中(按30天计),洋洋家的这台电视 因待机浪费的电能是多少焦耳? • (2)如果将这些浪费的电能全部用来烧水.可以 将多少质量的水从15℃加热到40℃?若 • 洋洋洗—次操需要40℃的水20kg.这些烧热的水 可供他洗澡多少次?【水的比热容为 4.2×103J/(kg· ℃)】 • (3)请你就如何降低彩电的电能消耗,提出两条合 理化建议: • ① ; • ② 。
时间/min
二、凝固:
1、定义: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2、晶体凝固图像 E 凝 固 点 F G H
吸、放 温度变 状态 热情况 化情况 NhomakorabeaEF放热
放热 放热
下降
不变 下降
液态
固液共存 固态
FG
GH
凝固条件: 温度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凝固特点: 虽然继续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1、把一盛有冰水混合物的容器移到下列那种环境下,容器中 冰和水的质量才能相对稳定? ( B ) A、20℃室温下 B、 0℃房间里 C、-10℃低温环境下 D、上述三种情况都行 2、下表列出的是几种物质的熔点,根据表中的数据判断下面 说法中错误的是 ( B )
小结:平常所看到的“白气”是水蒸气
遇冷液化凝结成的小水滴。
1、冬天一个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走进 温暖的室内时,镜片常常会变得模糊起来, 这是为什么?
2、夏天有时会看到水管上有一层水,这是 水管中的水渗透出来的吗?
五、升华
1、定义: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2、升华过程要吸热。 3、升华现象: (1)碘的升华
“从水之旅谈起”
复习课
知识点:七个三与两种方式
1.三种状态:① ____态,②_____态,③____态 2.三个吸热过程:①____,②____,③____ 3.三个放热过程:①_____,②____,③____ 4.三个互逆过程:①___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_
5.三个特殊(温度)点:①熔点:_______;②凝固点: __________:③沸点:___________。
6.三个不变温度:①晶体溶化时温度;②晶体凝固时温度;③液 体沸腾时温度。
7.三个条件:①晶体熔化时的充分必要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温度不变。②晶体凝固时的充分必要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 热;温度不变。③液体沸腾时的充分必要条件:达到沸点;继续 吸热;温度不变。 两种方式:汽化方式;蒸发与沸腾;液化方式:加压与降温
(二)沸腾
定义 : 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 时进行的,比较剧烈的汽化 现象 条件 : 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特点: 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3、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
相同点: (1)都需要吸热 (2)都是汽化现象
不同点: (1)蒸发只发生在液体表面;沸腾在液
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
(2)蒸发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只能 在一定温度下进行。 (3)蒸发比较缓慢;沸腾比较剧烈。 (4)蒸发温度降低;沸腾过程温度不变。
液化 6、冬天从室外进来的人的皮衣上会“出汗” (

判断下列现象各是什么物态变化
1、雾的形成 ( 液化 )
2、把铁水浇铸成车轮 ( 凝固 )
3、冬天草地上的霜 ( 凝华 )
4、春天冰冻的河面开始解冻 ( 熔化 6、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了 ( 升华

5、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慢慢变小了 ( 升华 )


7、冬天用湿手摸室外的铁器时觉得粘手( 凝固
• 清晨荷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 夜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 的名称)形成的。空气中弥漫着荷花的清香, 这是分子的 现象。 • 某测电笔中有一个880kΩ的高阻值电阻,这 个电阻与氖管是 联连接的。当用这个 测电笔测家庭电路的火线时,氖管发光, 若人体及氖管的电阻均忽略不计,则此时 通过人体的电流约为 mA。
6.三个不变温度:①___________时温度;②_______时温度;③ ___________时温度。 7.三个条件:①晶体熔化时的充分必要条件:_______________。 ②晶体凝固时的充分必要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液体沸腾时的充分必要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种方式:汽化方式分 ——————;液化方式:————————
时间/min 温度/℃
0 -4
1 -2
2 0
3 0
4 0
5 0
6 1
7 2
• 图10是甲、乙两电阻的电流与电压关系 的图像,现将甲、乙串联后接在电压为 4.5V的电源两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的阻值是乙阻值的两倍 • B.通过乙的电流是甲的电流的两倍 • C.乙两端的电压是甲两端电压的两倍 • D.甲的电功率是乙的电功率的两倍
温 度

D AB B C
吸、放 热情况 吸热 吸热 吸热
温度变 化情况 上升 不变 上升
状态 固态 固液共存 液态
熔点
BC A
时间/min CD
熔化条件: 熔化特点: 想一想:
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48℃的海波是什么状态?
一、熔化 * 非晶体熔化
温度/℃
非晶体熔化过程一直在 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固态物质先变软、再变 稀、最后成为液态。
知识点:七个三与两种方式
1.三种状态:①固态,②液态,③气态 2.三个吸热过程:①熔化,②汽化,③升华 3.三个放热过程:①凝固,②液化,③凝华 4.三个互逆过程:①熔化与凝固,②汽化与液化,③升华与凝华
5.三个特殊(温度)点:①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②凝固点: 晶体凝固时的温度:③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影响 快慢 的因素: 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
(1)、晒粮食时为什么要将粮食放在向阳通风的 地方,并把粮食摊开? (2)、游泳的人上岸后为什么会感到冷?如果有 风吹来,为什么会觉得更冷?
2、汽化的两种方式
沸腾图象 沸点
B A 现象:水中形成大量的 气泡 ,上升, 变大 ,到水面 水蒸气 破裂开来,里面的 散发到空气中。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