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水之旅谈起

合集下载

九年级物理 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同步练习一

九年级物理  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同步练习一

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同步练习一1.(2011呼和浩特)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钢水浇铸成火车轮是熔化现象B.烧开水时在壶口冒出“白气”是水汽化生成的C.冬天早晨看到草上的霜是露水凝固而成的D.室外冰冻的湿衣服变干了是升华现象2.(2011荆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摄氏度的冰变成0摄氏度的水内能不变B.固体清新剂在使用时发生了升华现象C.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D.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3.(11龙东)下列有关热现象的阐述正确的是()A.夏天,游泳后刚从水中上岸会感到冷,这是因为水蒸发吸热的缘故B.用敞口的锅烧水,水沸腾后,再用猛火继续加热,水的温度将逐渐升高C.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

这是因为汽油在常温下易升华成汽油蒸汽,汽油蒸汽遇明火容易燃烧,甚至引起爆炸D.蜡、冰、铁都是晶体4.(11鞍山)下列图象中,属于某种晶体凝固图象的是 ( )5.(11鞍山)以下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严寒的冬天,一直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这是升华现象B.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最终“消失"了,这是蒸发现象C.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有冰花,这是凝华现象D.用久的白炽灯泡内壁发黑,这是凝固现象6.(11长春)下列现象的形成过程属于凝华的是()A.河面上的冰B.屋檐上的霜C.草叶上的露D.江面上的雾7.()如图所示是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举行的冰雕大赛中展示的一件冰雕作品。

当地气温持续在0℃以下,但冰雕作品会一天天变小,这是由于冰雕作品发生了什么物态变化()A.汽化B.液化C.升华D.凝华8.(11哈尔滨)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初春,冰雪消融汇成溪流B.盛夏,刚从冰箱中拿出的饮料瓶外壁出现水滴C.金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D.寒冬,晾在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9.(11芜湖)水无常形,变化万千。

如图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在形成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10.(11三明)下列措施中,能加快蒸发的是()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B.蔬菜装入保鲜袋后放进冰箱C.衣服晾在向阳、通风处D.从泳池上来用浴巾包裹身体11.(11龙东)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第十一章 从水之旅谈起

第十一章 从水之旅谈起

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一.1、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晶体与非晶体晶体:有一定的熔点。

例如:冰、钻石、水晶、金属、石英、海波、明矾、食盐、萘非晶体:没有熔点。

例如:玻璃、塑料、石蜡、松香、沥青、蜂蜡二、物态变化气汽化液化吸热放热升华液凝华吸热熔化凝固放热吸热放热固1、熔化与凝固(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

熔化过程要吸热。

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a、晶体熔化过程要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加热停止,熔化也停止。

例如:冰的熔化(课本P6 图11-9)b、非晶体熔化过程要吸热,温度继续升高。

时间非晶体的熔化图像(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

凝固过程要放热。

晶体开始凝固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

a、晶体凝固过程要继续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b时间2、汽化与液化:(1)、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汽化过程要吸热。

汽化的两种方式:A、蒸发:①定义:只发生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例如:地上的水变干,晾晒衣服……②任何温度下都会蒸发③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

④特点:吸热致冷B、沸腾:①定义: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为沸点。

②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③特点: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继续加热),温度不变。

⑤沸腾的现象:容器底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放出水蒸气⑥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

(2)、液化:①定义: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

液化过程要放热。

例如:“白气”、雾、露、出“汗”、小水珠、眼镜变模糊玻璃窗出现的雾或小水珠(在温度高的那侧)②液化的方法:a、降低温度;b、压缩体积。

③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例:为什么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比被100℃的开水烫伤更严重?3、升华与凝华(1)升华:①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

沪科版新教材《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复习课件

沪科版新教材《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复习课件

物态变化实例( 物态变化实例(雨、雪、霜、雾、露、 冰及‘白气’的形成,电灯、火箭发射、 制冷设备、人工降雨中的热现象) )
总结:七个三与两种方式
1.三种状态:①固态,②液态,③气态 2.三个吸热过程:①熔化,②汽化,③升华 3.三个放热过程:①凝固,②液化,③凝华 4.三个互逆过程:①熔化与凝固,②汽化与液化,③升华与凝华 5.三个特殊(温度)点:①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②凝固点: 晶体凝固时的温度:③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6.三个不变温度:①晶体溶化时温度;②晶体凝固时温度;③液 体沸腾时温度。 7.三个条件:①晶体熔化时的充分必要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温度不变。②晶体凝固时的充分必要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 热;温度不变。③液体沸腾时的充分必要条件:达到沸点;继续 吸热;温度不变。 两种方式:汽化方式;蒸发与沸腾;液化方式:加压与降温
5、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慢慢变小了 ( 升华 ) 、 ) ) 7、冬天用湿手摸室外的铁器时觉得粘手( 凝固 、冬天用湿手摸室外的铁器时觉得粘手(
典 型 例
发射卫星的火箭, 6.发射卫星的火箭,在其头部涂了一层 特殊物质, 特殊物质,它可以避免火箭因高速运动时 与空气作用产生高温而被毁坏的危险, 与空气作用产生高温而被毁坏的危险,这 种材料能起这种作用的主要原因是( 种材料能起这种作用的主要原因是( D ) 材料坚硬, A.材料坚硬,不怕热 B.材料不传热 材料非常光滑, C.材料非常光滑,不易与空气作用生热 材料受热熔化、 D.材料受热熔化、汽化吸收了与空气作 用产生的热
(二)沸腾
在一定温度下、 定义 : 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 时进行的, 时进行的,比较剧烈的汽化 现象 沸点, 达到沸点 继续吸热 条件 : 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特点: 虽然继续吸热 但温度保持不变 特点: 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吸热,

九年级物理 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五

九年级物理  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五

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同步练习五1.(11葫芦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放热B.夏天,冰冻的饮料瓶冒“冷汗”是液化现象,放热C.秋天,大雾消散是升华现象,吸热D.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是凝固现象,吸热2.(11三明)炎热的夏季,同学们常往饮料中加入冰块,在冰块逐渐变小的过程中,其发生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是()A.熔化吸热B.升华吸热C.熔化放热D.升华放热3.(11深圳)冬天,人说话时,可以看到口里呼出“白气”;夏天,打开冰箱时,也可以看到从冰箱里冲出“白气”。

下列对这两次“白气”产生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冰箱里冲出的“白气”是冰箱里的气体液化产生的B.冰箱里冲出的“白气”是冰箱里的气体汽化产生的C.口里呼出的“白气”是口里的气体液化产生的D.口里呼出的“白气”是口里的气体汽化产生的4.(11湛江)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升华B.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液化C.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凝固D.冰箱冷冻室内壁的霜——汽化5.(11恩施)亲爱的同学,学习物理是从观察事物、探求事理开始的。

根据对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的分析,你认为吸热放热特性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夏天吃雪糕凉爽B.将手沾些冷水后拿热包子不太烫C.秋天变冷的早上降霜D.打铁工匠将炽热的工件放进冷水中淬火6.(11襄阳)冬天结了冰的衣服,即使在0℃以下的环境中也会直接变干,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升华B.熔化C.液化D.汽化7.(11株洲)今年,我市发生了严重旱灾,为缓解旱情,相关部门采用了在空中喷洒干冰的方法人工增雨。

干冰使空气中得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冰粒在下降时变成雨滴的过程分别属于()A.凝固熔化B.凝华熔化C.凝华液化D.凝固液化8.(11宿迁)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四个实验小组测得水的沸点如下表所示:组别 1 2 3 4水的沸点/℃98.2 98.9 98.5 98.6对于上述实验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四个小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水的沸点是100℃B.只有第2小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他们的数据最接近100℃C.只有第1小组数据不可以接受,因为他们的数据偏离100℃最大D.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9.(11济宁)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10.(11济宁)炎热的夏天,小红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一些冰块放入可乐杯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杯中的冰块全部变成了液态,下面的图像能正确反映冰块物态变化过程的是()11.(11茂名)小明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为_________℃,此时气压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九年级上册物理中考复习前三章

九年级上册物理中考复习前三章

从水之旅谈起1、下列各种常见的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A.春天,清晨河面淡淡的白雾B.夏天,玻璃上的水很快变干C.秋天,日出后薄雾渐渐消散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2、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白气”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下列各情况下见到的“白气”,由原来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是()A.打开冰箱门时在门边看到的“白气” B.做饭是在沸腾的锅边看到的“白气”C.夏日的清晨在河面上看到的“白气”D.冬天在汽车排气管口看到的“白气”3、“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是赞美泉城济南趵突泉美景的佳句。

2006年11月26日,受冷空气影响,济南气温骤降,趵突泉水面上雾气缭绕,再现“云雾润蒸”景观。

这种景观是温度较高的泉水A.先凝固后汽化形成的 B.先凝固后升华形成的C.先液化后汽化形成的 D.先汽化后液化形成的4、运动员关节扭伤后,马上给他喷涂一种极易挥发的液态氯乙烷,用它作麻醉剂可使运动员的皮肤迅速冷却,在一段时间内失去疼痛感,这是由于氯乙烷A.熔化吸热 B.凝固放热 C.汽化吸热 D.升华吸热5、下列现象涉及的物态变化过程,属于放热的是A.南极冰川上的积雪在减少B.开灯的瞬间,灯丝烧断了C.太阳出来“雾”逐渐散了D.冬天玻璃窗上出现“冰花”6、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A.冰冻的衣服晾干 B.春天冰雪消融 C.冬天窗玻璃上有水滴 D.用干手器将手烘干7、一辆运输液态氨的罐车在途中侧翻,发生泄漏。

短时间内,车周围出现“白雾”,这是由于液氨________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的“白雾”;消防队员赶到后,冒着生命危险,用湿棉纱堵塞漏口,消防队员疏散周边群众,因为氨是有害气体,会对周围人们产生危害,是因为。

图35石棉网温度计8、寒冷的冬天和炎热的夏天,司机会打开暖风和空调调整车内温度,经常遇到车窗上出现“雾气”的情况.“雾气”是A.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冬天出现在车窗的内表面B.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夏天出现在车窗的内表面C.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冬天出现在车窗的外表面D.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夏天出现在车窗的外表面 9、一些航天(空)器器件需要用耐高温材料制造,为此科学家研制出了一种会“出汗”的金属材料——在金属材料内加入低熔点的金属粉末。

九年级物理 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同步练习三

九年级物理  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同步练习三

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同步练习三熔化和凝固1.在寒冷的雪山高原上,边防战士生活得非常艰苦,常从野外取雪化成水,再加热饮用。

如图所示,其中能正确反映雪化成水这个过程的图象是()2.下列现象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烧开水时壶嘴冒的“白气”B.洗热水澡时,浴室内的镜头变模糊C.清晨,草木上挂着露珠D.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3.下列事实能够说明相关物体是晶体的是()A.铁在熔化时要吸收热量B.冰加热到0 ℃时才熔化C.放在箱子里的卫生球会变小D.铜可以锻造成各种规律的几何形状4.下列物质中全都是晶体的是()A.铁、食盐、松香B.萘、冰、石英C.金、海波、石蜡D.冰、石英、玻璃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放热时,温度不一定降低B.所有的固体都能熔化,而且都有熔点C.水的温度达到0 ℃就会结冰D. 0 ℃的冰比0 ℃的水更凉6.炒菜的铁锅坏了不能用焊锡补,烧水的铁壶坏了能用焊锡补,这是因为()A.炒菜时锅内有盐,与焊锡会有化学反应B.炒菜时锅的温度可超过焊锡的熔点C.炒菜时锅上有油,锡焊不上D.以上判断均不正确7.甲、乙两盆水里都有冰块,甲盆中的冰多些,乙盆中的冰少些;甲盆放在阳光下,乙盆放在背阴处,在两盆里冰块都还未完全熔化时,那么()A.甲盆水的温度比乙盆水的温度高B.乙盆水的温度比甲盆水的温度高C.两盆水的温度相同D.不用温度计测量无法比较两盆水的温度8.下雪天,路面上积有厚厚的一层白雪,为了使雪很快熔化,常看到洒水车往路面上喷洒盐水,这是因为()A.盐水使冰的熔点降低B.盐水使冰的熔点升高C.盐水使冰的温度升高到0 ℃而熔化D.洒上盐水后,雪变成了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 ℃,而使冰熔化9.根据所列的几种晶体的熔点,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268 ℃时,氢是固态B.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不易熔化C.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D.水银温度计在-40 ℃时不能使用10.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在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如图所示。

沪科版初三物理十一章复习课课件

沪科版初三物理十一章复习课课件

条件:(1)降到熔点(2)继续放热
北方冬天菜窑放几桶水
雨雪天气电线上 的冰柱
1、下列图象中,属于晶体熔化的图象是 ( )
B C A D 2.水银的熔点是-39℃,-39℃时的水银处于( ) A.液态 B.固态 C.固、液共存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3.如图所示是晶体熔化时的图像,则物质在A 点是______态,在B点是_____态,在C点是
夏天空调房玻璃上的水 小结:在温度高 珠在哪一侧
的那侧
被同温水和水蒸气烫伤更来严重的原因:
1.发烧病人常用酒精擦拭额头以此来降。聚氯乙
烷的沸点是13.10C,医学上常用它做为人体皮
肤的局部麻醉剂,以此来做局部手术,这是利
用了
沸腾吸热
的原理。
2 、夏天我们吃冰棍时,撕开冰棍包装纸,会 发现冰棍冒“白气”,如图所示。这是由于 冰棍周围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发生 现象面 形成的。根据你的观察,冰棍冒出的“白气” 是向 的(选填“上”或“下”)。
10 图像: 你知各时段的 0 A 含义吗? 定义: 时间/min 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
沸 腾
液体的温度
影响因素: 液体的表面积大小 液体上空气流动快慢
汽 化
蒸 发:
蒸发吸热有 致冷作用:
蒸发能从周围和自身吸 热,有致冷作用
• 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 蒸 发生部位 不 剧烈程度 同 点 温度条件 温度变化 发 沸 腾
3.喝开水时,为降低它的温度,人们常用两个杯子来回地 倒,这是采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方法加快蒸发, 使水温很快降低. 4、我们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看到“白气”.下列有关形 成“白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释放“白气”,这是干冰在常温 下 升华形成的 B.打开软木塞的热水瓶口处会出现“白气”,这是瓶内的 水 蒸气液化形成的 C.清晨能看到河面上有一团团的“白气”,这是河面上的 水 蒸发形成的

第十一章 从水之旅谈起

第十一章 从水之旅谈起

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一、选择题1.要使水的沸点高于100℃, 以下哪种办法是可行的 ( )A.移到高山上加热B.加大火力C.延长加热时间D.加密闭的盖子2.关于物质的熔化与凝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B.同一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不相同 .C.晶体熔化时要吸热且温度保持不变D.晶体溶液凝固时要放热且温度不断下降3.某地冬季气温为-30℃, 河面结了冰, 这时冰与水交界处和河底水的温度分别为( )A. -30℃, 0℃B. -30℃, 4℃C. 0℃, -4℃D. 0℃, 4℃4.下列物质属于非晶体的是( )A. 萘B.食盐C. 冰D.松香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固体熔化时, 吸收热量, 温度可能会升高, 也可能不升高B. 冰在熔化前后密度不变C. 冰在0℃时一定会熔化, 因为0℃是冰的熔点D. 夏天打开冰棍纸, 会看到冰棍冒“白气”, 这是汽化现象.6.下列各种物质中有一定熔点的是( )A.玻璃B. 铁C. 沥青D. 松香7.喝开水时, 如果感到热水烫嘴时, 我们一般都向水面吹气, 主要原因是 ( )A.热水温度高而所吹气的温度低, 从而吸收水的热量使其降温B.吹动液面, 使散热面积加大, 而降温C.将液面蒸汽吹走, 避免蒸汽烫嘴D.加速水面空气流动, 使热水加快蒸发, 吸热而降温8.室内有两只温度计,甲放在空气中,乙放在装有酒精的敞口烧杯中,则它们的示数甲()乙。

A. 大于B.小于C.等于D.无法确定9.把10克0℃的冰投到1000克0℃的水中, 若不与外界发生热传递, 则会有 ( )A.少量的水结成冰B.冰不会熔化成水C.水全部结成冰D. 冰不会熔化成水,水也不会结成冰10.下列所述各项内容中,跟液体蒸发快慢无关的因素是( )A.液体温度的高低B.液体表面积大小C.液面上方气体流动的快慢D.液体质量的多少11.物质在状态发生变化时, 要吸收热量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 )A.熔化、汽化、升华B. 熔化、液化、凝华C. 汽化、液化、升华D. 凝固、液化、凝华12.下列说法属于正确的是( )A.物体吸热时,它的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放热时,它的温度可能降低C.一块糖溶在水中是属于熔化现象D.雾的形成是属于汽化现象13.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露的形成B. 霜的形成C.雾的形成D.冬季里, 在室外活动的人呼出的“白气”14. 将一块0℃的冰放入一桶0℃的水中时( )A.冰块的质量将减少B.冰块的质量将保持不变C.冰块的质量将增加D.上述情况都不可能发生15. 如图是从实验得到的海波熔化图象,下列有关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象中的AB段表示熔化过程B.在BC段所表示的过程中,海波继续吸热C.图象的CD段表示熔化过程 D.在BC段所表示的过程中,海波不吸热也不放热16.下列固体属于晶体的是()A.石蜡 B.固态酒精 C.玻璃 D.松香17.海波的熔点是48℃,那么48℃的海波是()A.固态 B.液态C.固液共存 D.以上三种状态都有可能18.在0℃的房间里,把正在熔化的冰块投入到0℃的水中,过一会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质量增多 B.冰质量增多C.水和冰质量不变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19.沥青在加热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持续上升B.温度保持熔点不变C.先上升,后来保持不变,最后又上升D.先下降后上升20.冬天,在东北地区汽车司机常用水和酒精的混合液体作为发动机的冷却液,这是因为这种混合液具有()A.较低的沸点 B.较低的凝固点C.蒸发性能强 D.较易流动21.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的原因是()A.没有吸收热量B.吸收的热量等于放出的热量C.吸收的热量用来使晶体熔化D.吸收的热量用来使晶体汽化22.下列现象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度/℃ A
B
80
40
0 5 10 时间/ min 图1
汽化与沸点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1、汽化的方式
①蒸发:只发生在液体表面,
是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
②沸腾:同时发生在液体的表
面和内部,是一种剧烈的汽化 现象
熔点与什么有关呢?
水中加入酒精熔点还是0℃吗 ? 水中加入食盐熔点还是0℃吗?
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
第一节 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
遇到冷
冰 加热 水 加热 水蒸气 的勺子 水
放入冰箱
由上实验可知:水有 三 种状态, 分别是 固体 、 液体 、气体 。
第一节 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
奇妙的水
1、云、雨、雪……它们都是水,只是形态 各异罢了。
2、水变化万千。它不仅可变成云、雨、雪, 而切还可以化为露、雾、霜等。
-260℃的氢是
态, -
255℃的氢是
态,-250℃
的氢是
态, -259℃的氢是
态。
• 2、通常情况下,冰在熔化过程中温

,熔点是
;水在沸
腾过程中温度
,水的沸点


3、自然界中的固体可分为


大类,它们的一个重要区别是

4、如图1所示,其中 物质是晶体,它
的熔点 ℃ ,在第8min是,这种晶体处
的状态是
水之旅
1、水是怎么变化的呢?
固体
晶体:晶体内部的原子按一定规律排列,
如:冰、海波 、萘、水银等。
非晶体:内部的原子排列无规则,
如 : 蜡、玻璃、塑料、橡胶、沥青、松香。
熔化与熔点
1、熔化: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
2、熔点: 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晶体与非晶体的不同
• 晶体海波的熔化曲线图
路面上洒盐为什么可防止路面再结冰?
水中加入杂质后熔点会降低!
熔点与什么有关呢?
溜冰时,冰刀为什么在会在冰面上压出水来?
压强增大,水的熔点降低!
沸点又与什么有关呢?
为什么驻守在高海拔哨所的官兵只能用高压锅才 能煮熟食物 ?
为什么高山烧水容易开?
压强增大,水的沸点升高!
温 度 熔点
时间
结论: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小结
1 、水有三种状态,它们分别是 、 ______、______。
2、晶体有 ,非晶体没有 。 3、晶体熔化时温度_____________,
非晶体熔化时温度___________。
课堂练习
• 1、已知液态氢的沸点是-253℃, 固态氢的熔点是-259℃,那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