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创新语用题解题指导
2023年高三语文新高考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题】模拟练一附答案解析

2023年高三语文新高考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题】模拟练一一、语言文字运用I(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本题共2小题,7分)一日三餐,中国人每天都离不开筷子。
我们的祖先一开始是用小木棍儿拨食食物中的野菜、树叶,慢慢地,① ,用小木棍儿的技艺越来越高,直到把两根小木棍儿使得上下翻飞,巧得如同自己的十指一样灵活自如,筷子就诞生了。
手持筷子时,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间,如此简单的两根东西,把杠杆原理运用得① 。
在烹调过程里,筷子可以用来检查、搅拌、品尝食物,手指能做的事,它都能做;筷子不怕高热,不怕冰冻,手指不便做的事,它也能做。
筷子是人类手指的延伸!筷子一头方、一头圆。
筷尾方,便于持执;筷头圆,便于使用。
从寓意上讲,有方有圆,也象征了为人处事的原则和方法。
方,就是方方正正,面对原则问题,做到“肃若秋霜”,① 。
圆,就是圆润周全,处理问题能注意方法,灵活机动,不拘泥呆板。
“持方行圆”,方圆得宜,就容易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如若相反,就好比倒拿筷子吃饭了,不仅方形的筷尾会让口舌难受,也很有可能握不住筷子而“落地惊神”!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3分)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①(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现如今,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手机几乎是如影随形。
手机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相伴而来的,① 。
“手机病”的门诊病例中,问诊最多的是骨科。
手机拿久了,手臂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手臂韧带、肌腱等软组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这在问诊中是最多的。
相对于骨科,① ,且是“重灾区”。
手机屏幕发出的是蓝光,经过长期大量的蓝光照射,会发生眼底黄斑病,严重的会使患者造成眼底视网膜黄斑区的视觉细胞损伤。
眼底黄斑病又称“眼睛癌症”,一旦发生就不可逆转。
“手机病”中,心理层面的问题也不能忽视。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题目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题目答题技巧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题目答题技巧1.【字音辨析题】常见字注音正确的可能性小;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
审清题干,用排除法是较好的选择。
2.【字形辨析题】常出现“形近而音不同“的别字;生僻字一般不会错。
平时要注意多积累。
3.【词语运用题】凭语感去选择自己认为对的最佳答案,一般有两种类型:(1)对词义的理解,先拿你最会的词语去排除,对词语的运用,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应的信息,重点是使用场合上的搭配。
(2)注意采用排除的方法,将最容易辨析的词语先排除,逐渐减少选项。
4.【熟语(成语)辨析题】第一,逐字解释熟语(成语),运用熟语(成语)结构特点把握熟语(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体会熟语(成语)的褒贬义等感情色彩;第三,要注意熟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第五,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
要正确理解熟语(成语)的整体意义,要注意语境的组合与搭配情况,越是想让你在字面上理解的熟语越要注意。
往往特别陌生的熟语是对的。
5.【病句辨析题】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歧义)、不合逻辑等。
判断病句用排除法居多,试着回忆那些常见病句的标志。
做题的思路通常是:检查句子的主干,看是否缺成分——推敲词语运用,看是否搭配得当——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综合思考,看是否符合逻辑思维——凭借语感。
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1)以介词“关于”“对于”“对”等开头的句子,要注意看是否存在主语残缺的情况。
(2)类似于“A”是“B”的句子,注意“A”“B”的协调,有可能是句式杂糅。
(3)动词后有很长的修饰词语,注意看是否存在宾语残缺的情况。
(4)用"和""或"以及顿号连接的并列成分,注意看是否存在歧义,或者看其内在逻辑顺序是否失当,又或者看看是否存在意义上的从属关系。
高考语言表达创新题二轮复习指导

高考语言表达创新题二轮复习指导语言文字表达题,每年都有创新题型。
创新题型的考查点包括“扩展语句”“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等内容。
虽然这类题设题非常灵活,但是它有一个最大特点是:把生活、社会与语言表达能力有机结合起来。
在内容上,往往提供一个话题情境,情境多为社会热点,在表达上,往往提出一个具体要求,这个要求多为修辞手法。
话题简单明了,要求具体明确,答案灵活开放。
1.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我国一直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3,而科学用水、节约用水还没有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
3月22日~28日是中国水周,在此期间,中国将举行“中国节水大使”遴选活动,如果你有幸成为节水大使候选人,那么,请你写一句“节水感言”表达自己对节水的认识。
要求:语言简明、得体,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解析:本题以“感言”的形式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简明、得体与正确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感言就是自己心里想说的话或想发表的感慨,形式上比较自由,但是要注意题目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的具体要求。
答案:示例一:水是万物之源,水是生命之源,水是绿色之源,让我们共同节约用水,共同保护宝贵的水资源吧!示例二:珍爱水,就是珍爱我们自己,珍爱我们的生命,珍爱我们的未来,让我们一起珍惜水资源吧!2.阅读下面一段材料,以第二人称写一段抒情性的文字,表达对人物的崇敬赞美之情。
要求:抓住人物特征,感情真挚,使用两个对称的比喻句,不超过40字。
沈浩是安徽省财政厅干部,2004年选派到凤阳县小岗村任党委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
他工作出色、群众信服,小岗村群众两度在他三年任期届满时集体摁手印到派出机关要求将他留任。
沈浩在小岗村一住就是几年,处处为村里谋规划、办实事,大年三十还泡在村里,几年来一直租住在村民家中。
几年里,小岗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美丽、和谐、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小岗重新向世人展示着它独有的魅力,跻身“全国十大名村”荣誉行列。
创新语用题解题指导

的修 辞手 法。试简析其表达效果 。然后写一段话 ,同
时 也 使 用 这一 种 修 辞 手 法 。 ( 6 0字 左 右 )
老乡们 .咱们 盼星 星盼月亮 ,日盼夜盼 的东 西 , 今天盼来 了……全新的生活 ,幸福 的生活 ,今天 ,此 刻 。脚下 ,开始 了。 技巧点拨 :此题 主要考查正确运用 常见修辞方法 对语 言的生动效果 的分析 能力 以及 仿用句式 的能 力。
这 里 主 要 考 查 反 复修 辞 , 反 复 就 是 为 了表 达 强 烈 情
从 企业 品牌层面看 ,目前 ,主流合资品牌标准是
1 6 0 P P I O 0左 右 ,比亚迪 品牌 的 I Q S值 为 1 8 7 P P l O 0 ,
较2 0 1 1年降低 了 6 0 P P 1 0 0 ,接 近主流合 资水平 ;从 单 品来看 , A ,其质量满意 度已经接 近起亚智 跑 和斯 巴鲁森林人 一 B ,远远优 于哈佛 H 6等 自主
杏
核桃
鱿鱼 腐竹
吉利祝福语 : 技巧点拨 :该题表 面是 要求考 生写祝福语 。其实
车 型。 由此可 见 , 的第一 。 C ,成 为 自主品牌 S U V中
感,有意重复某个词语 、句 子或句群。这 里的三个词
虽不是 同一个词 ,但 意思相近 , 由于连 接使 用 三次, 强调 了 乡亲们过 上幸福 生活 的 自豪和喜 悦之 情 为 此 ,要注意 以下 四点:1 . 了解反 复修 辞的特点 。2 .
B . 菜式 :发菜 猪脚
我选 — — 组
同样用 马尾做琴 弓是一样的。二胡声音低沉圆润 ,听 起来略带忧伤 ,常用来表达比较深沉 的情感 。二胡产 生的历史悠久 ,又 比较容易学习 ,因此是深受 中华 民
高三语文新高考题型之“原句VS改句”解题攻略

新高考题型之“原句VS改句”解题攻略1【题型起源】2020年新高考全国Ⅰ卷·山东卷语言文字运用题开创了这道题型之先河。
此后,2021届实行新高考地区纷纷效仿这一题型。
目前,这一新题型代表了一种命题方向,有一定的训练价值。
(2020年新高考全国Ⅰ卷·山东卷语文试题)原句:往小碟子里倒了醋和辣椒油,然后在酸和辣的合奏里,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
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
”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答案:从强调的重点来看:改句“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重点在“一扫而光”,强调吃的结果;原句重点落在“又心满,又意足”,能更好的表达“我”吃完肉饼后心情的舒畅与满足,强调的是吃完的心情,更符合原文的逻辑。
从适用的位置来看:改句“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用来结束文段,语意未尽,似乎话还没说完,给人以结尾收束匆促之感;原句“又心满,又意足”,运用短句放在句子最后,语气舒缓,语意完整,适合做段落的结尾。
从语体风格来看:改句“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表达比较普通;原句“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口语化,活泼俏皮,和整个文段较口语化的文风更和谐。
2【题型模式】1.给出一文段,在文段中以波浪线形式画出一句话来,我们称之为“原句”。
2.题目就这句话进行改写,改写的句子语义基本相同,我们称之为“改句”。
3.然后就原句和改句的表达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要求多是“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题号在19或20。
5.题型为主观题。
6.分值为4分。
得分点有两到三个,多的也有四个。
评分方式多为2+2;也有1+1+2(答对两点得2分,答对三点得4分),或1+1+1+1。
3【解题模式】新题型,还在探索中。
但任何一种类型题目,都有规律可偱,有方法可找。
下面是总结的答题技巧。
“原句VS改句”,原句表达效果为什么更好?第一步:找不同。
高三总复习语文课件 创新命题的分析与预测(创新考法)

直问
不拐弯抹角,把想了解的问题直截了当地提出来。
推问
运用逻辑推理,提出问题。
旁问
有意岔开,先说点别的事情,以此来制造轻松的气氛。
(2)访谈对象的回答有时会出现一些新情况,访谈者要及时抓住新情况,调节 控制好访谈过程,使访谈顺利、深入地进行下去。
对访谈对象刚刚陈述的疑点或没有充分说明的地方进行追问,使访 追问
1.科普文章的类别 科普文章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科学说明文,一种是科学小品。高考试卷 中的选文大多采用科学小品,一般主要介绍科学小品的相关知识。
(1)科学小品的概念 科学小品是一种以科学为题材的小品文。它用文学笔法来写,寓科学性、知 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使读者在文学欣赏中获得科学知识。
科学小品一般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语言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读这类 文章能活跃思维、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很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二)访谈 访谈虽说是新闻文体的一种,但又不同于新闻文体,所以需要熟悉访谈文本 特点并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才能既准确又迅速地掌握访谈内容,为解答题目奠 定基础。
1.访谈的概念 访谈是就某个人、某件事、某个特定问题去访问专家或知情者,请他们对提 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运用谈话纪实的方式进行报道的文章。
2.访谈的基本特征 (1)针对性。由于访谈主要是通过对一定的对象、一定的事件或一定的问题, 在现实的情景中提问的,因此它的针对性是十分明确的。 (2)专题性。对要访谈的问题需要经过高度的提炼,突出某一方面的问题, 集中在某一个点上,不能求大求全,否则会影响问题的深入,体现不了新闻的价 值。专访的问题多半是带有现实意义的,突出了一定的主题思想内容。 (3)典型性。访问的对象、设定的问题、谈论的事件有一定的典型性,也就是 说访谈的内容具有代表性。它应该是在一定的起点或一定的高度上,对可以成为 “话题”的、新鲜的事实的报道,对大众普遍关心的、能引起共鸣的问题进行的 专访。
扩展语句-2025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命题方法分析及创新策略

(三)续写扩展型 解答续写补充型扩展有三个关键点: (1)读懂原句或原语段的意思,理清其结构。 (2)看清需要填充的内容的位置。位置不同,发挥想象的方向、话题拓展的 方向也就不同。一般来说,对开头、结尾的填充,重在对话题的因果进行补充; 在语段中间,重在对话题发展的过程进行拓展,如借助事例、对比手法等。 (3)发挥想象,合理拓展。这种题型在形式上介于仿写与扩展之间,要综合 考虑与上下句的衔接、句式一致等问题。
二、扩展题型 (一)联词写话型 把握情境中心,确定扩展方向;展开合理想象,适当添枝加叶。
边练边悟2 余光中在《听听那冷雨》中写道:“杏花,春雨,江南。……只 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 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杏花”“春雨”“江南”给你怎样 的联想?请运用“杏花”“春雨”“江南”三个词语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 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90个字。 答案 (示例)我终于来到了江南,那让我魂牵梦萦的水乡。又是一场春雨, 如丝般落在泛着氤氲水汽的湖面上。这天地间的朦胧、迷醉,让人流连忘返。 青石板铺就的路面,一直延伸向远方,空气中分明还有杏花的丝丝香甜。难 怪白乐天有词云:能不忆江南?
C. 扩展的结构形式: 1. 丰富充实型: ① 单句扩展为单句: 例5、煤烟钻进窗户。 ② 单句扩展为复句:
例6、扩展“红旗招展”。
2. 补充填写型:
例7、(1)请将下句扩展完整。
看似从容的江水,一路上承接了多少人类随手弃置的污浊。
①
,
一路上负载了多少人类加之于它的苦痛。看似无情的江水, ② 。
B. 扩展语句在表达方式方面的要求: 表达方式上的要求,是指运用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等五 种表达方式来扩展语句(采用的表达方式基本为描写,有时也可采 用记叙、议论)。 例4、将“燕子飞翔”扩展。 (1)用记叙的方式扩展。(其特点是:介绍事物的概况,无细节 描写。) (2)用描写的方式扩展。(其特点是:能反映出事物具体情形, 如形、声、色、动态等。) (3)用议论的方式扩展。(其特点是:语句中有观点,有分析判 断。) (4)用说明方式扩展。(其特点是:用平实的语言介绍情况。) (5)用抒情方式扩展。(其特点是:语句中包含有较强烈的感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创新题型讲解17种((最新)

根据下表写一则短讯,报道本市2019年“五一”黄金周旅游情况。 (6分)
全市接待游客
2018年游客(万 人次)
246.85
2019年游客(万 296.80 人次)
同比增长率
20.23%
本地游客 153.49
外地游客 93.36
194.94
101.86
27.01%
二审意见
此稿从质量看不像著名作家王某所写,而且据了解,近两个月王某一
直在美国,不可能从北京寄稿,作者不留详细地址,显然是另一个王某。 不过张编辑的意见也有一定道理。是否刊发,请王主编酌定。
编辑部主任:李XX ×年×月×日
终审意见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 某校拟制作名人宣传橱窗,同学们已搜集到下列材料。
请你据此写一段陶行知简介(不超过70字),再就人物言行、 品质或贡献的某一点进行评价(不超过30字)。(8分)
①原名文溶,后改知行,又改行知。1891年生于安徽 歙县。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1920年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1946年去世。
二、要读懂材料。对所提供的两条意见要认真阅读, 熟悉其主要事件及相关细节,才能为提出自己意见打下基 础。
三、要有理有据。发表意见应做到以理以法阐述,事 理清晰,切不可无理取闹,凭空漫说。
四、要坚持导向。办刊物采用稿件要看重质量,更要 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
下面是一份稿件处理单,请你在终审意见栏写上不予发表 的理由。(不超过80字)(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