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三语文上册综合练习题

合集下载

2021年高三12月综合练习 一 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1年高三12月综合练习 一 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1年高三12月综合练习一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婉惜颐养天年匮.(kuì)乏文采斐.(fěi)然B.甘霖饥饿难奈掣.(zhì)肘泽被.(bèi)乡里C.暇疵焕然一新与.会者(yǔ)汗流浃.(jiā)背D.贫瘠曲突徙薪磨.(mò)豆浆量.(liàng)体裁衣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当人们享受现代化的舒适生活时,天空是否依然蔚蓝?当阡陌交通....车如流水时,人们的脚步是否一样从容?B. “中国民间环保领袖”梁从诫先生,走完了他78年的人生旅程,在北京世纪坛医院驾鹤西归....。

C. 工作上他总是兢兢业业,从不耍小聪明,被评为单位的先进工作者;同事们对他总是刮目相看....。

D.曹操的屠城使荆州成为了逃难者的家园,来自徐州的难民对曹操的暴行更是没齿难忘....。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犯罪嫌疑人告诉记者,高档假酒的产供销环节已达到了“专业化”分工,他制造假酒的酒瓶和外包装分别是从海南和浙江快递来的,而自己只需要请人灌制假酒即可。

B.2011年1月1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南草坪举行了隆重仪式,欢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

在欢迎仪式上,奥巴马和胡锦涛先后发表致辞。

C.巴黎之行让我对雨果为建立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机构——法国文学家协会所做的工作,为促成制定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作出的杰出贡献有了更深的了解。

D.专家指出,母亲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扮演好在儿童教育中的角色。

女性能否发挥正面而有效的作用,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在我国文学史上,被称为“传奇”的有两种:一种是唐宋的传奇小说,如李朝威的《柳毅传》;另一种是元代以后的戏剧,如洪昇的《长生殿》。

2021年北京市高三 学科能力综合检测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年北京市高三 学科能力综合检测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2021学年北京市高三年级学科综合能力测试语文本试卷共11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芯片进口总额高达3040亿美元,远超排名第二的原油进口金额。

因为我国芯片自给率目前不到30%,尤其是高端芯片方面,对外依赖严重。

芯片按照功能可分为三类:存储芯片、计算类芯片和模拟电路芯片。

存储芯片是大数据时代的基石,计算机的原始数据、计算机程序、中间运行结果和最终运行结果都保存在存储器中,存储芯片能够实现把各项存储功能都快速整合到一个单一芯片上。

报告显示,目前,存储芯片占半导体产业的比重为1/3,其开发被韩国和美国三大存储器公司垄断,它们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的95%.计算类芯片按照产业链划分,有设备、材料、集成电路设计、晶圆代工和封装测试五大领域。

我国计算类芯片公司只占全球5%的市场份额,且处于芯片产业链的低端,从芯片产业的基础软件、底层架构、光刻胶及配套试剂等芯片材料,再到高端显示芯片、基础操作系统、集成电路专用装备和高精度加工设备,都依赖进口。

用来处理模拟信号的集成电路,也就是模拟电路芯片,在汽车电子领域和5G时代的物联网中得以广泛应用。

但全球模拟电路芯片的高端市场主要由美国厂商占据,我国在高端的核心模拟电路芯片,比如高速数模转换芯片、射频芯片等方面对外依赖度较高。

虽然我国集成电路从业人数逐年增多,2019年就业人数在51.2万人左右,同比增长了11%,半导体全行业平均薪酬同比提升了4.75%,发展的环境逐步改善,但从当前产业发展态势来看,集成电路人才在供给总量上仍显不足,且存在结构性失衡问题。

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芯片人才缺超过30万。

芯片人才培养刻不容缓,相比于理论研究,当务之急是缩短芯片人才从培养阶段到投入科研与产业一线的周期。

广东2021届高三12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写作专题(含答案)

广东2021届高三12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写作专题(含答案)

写作专题广东省广州市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12月)语文试题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60分)今年国庆巧過中秋,国人纷纷出游。

人们出游的目的地五花八门,从古都到小村,从高原到大海,祖国大地到处都有游客的身影。

节后,高三(1)班乐珙同学做了一次以“美,无处不在”为主题的课前演讲。

在演讲中,乐珙同学介绍了她搜集的一些游客的说法。

有人说:“我看了一位网友上传的抖音视顷,介绍这里的一片古银杏树林,秋天分外灿烂,我就带着家人走进深山来了。

”有人说:“李子栄的视频让我感受到了乡村的慢生活,小时候觉得又脏又累的劳动也富有了诗き。

”还有人说:“央视有一个《航拍中国》的纪录片,我发现自已有些地方去过很多次,但都和ー些羡景擦肩而过了,我要利用难得的长假弥补一下这个遗憾。

”乐珙同学最后评价说:“我们宣传美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了,这体现了时代和文明的进步。

”而静怡同学听完演讲后却说:“这只能说明我们对美的感知カ在下降,只能靠越来越多的方式来刺激。

”这两位同学的观点,你更赞同哪一位?请你以同学文佳的身份继续发言,并结合材料进一步讨论,表达自己的看法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複,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3.(60分)参考全国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广东省2021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12月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为了让高一新生顺利开启嶄新的学习生活,南粤中学将办成长分享会,拟邀请一位优秀的高三学生,做主体为“新起点,新未来”的发言。

该校高三年级学生会提出了三名人选。

文佳,进入高中后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她与同学合作的模拟政协提案在“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中表现出色,被带到了全国“两会”,倍受社会瞩目。

刘江,痴迷于程序设计,在学习高中课程道的基础上不断深入研究,成功申请了一项国家专利,多所高校向他伸出了橄榄枝。

2021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语文 含解析

2021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语文 含解析

2021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语文含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咀嚼./细嚼.慢咽乘.机/乘.风破浪浅.陋/流水渐.渐露.面/风餐露.宿B.弹.压/弹.无虚发伺.候/伺.机而动恫吓./杀鸡吓.猴属.意/终成眷属.C.狭隘./溢.于言表歼.灭/阡.陌交通辍.学/低声啜.泣谄.媚/陷.害忠良D.罢黜./相形见绌.捐.献/狷.介之士皈.依/阪.上走丸棱.角/绫.罗绸缎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搞清楚工人和企业主这些微观个体在劳动力市场上搜寻和匹配的行为,对于了解失业率的决定因素,解释工资的形成机制,制定降低失业率的政策都十分重要。

B.谁都知道,民主与法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在经济攻坚之后,现在确实已经到向新目标攻坚的时候了。

C.开征房产税,提高房产持有的成本,现阶段更是可以起到打击投机、打击囤积居奇作用,把市场上种种非真实需求的泡沫挤掉,从而对平抑房价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D.在部分舆论看来,本属于全民娱乐、全民福利的春晚,用广告践踏公众眼球给公众添堵,使春晚这台公共节目丧失了“公共性”,挑战的是国家电视台的职业操守。

3.下面的文字是从哪四方面说明“4G”优越性的?请简要概括(每点不超过6个字,4分)4G是第四代移动通信及其技术的简称,是集3G与WLAN于一体并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以及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的技术产品。

4G系统能够以100Mbps的速度下载,比拨号上网快xx倍,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20Mbps,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

而在用户最为关注的价格方面,4G竟然与固定宽带网络价格相当,而且计费方式更加灵活机动,用户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确定所需的服务。

此外,4G可以在没有DSL和有线电视调制解调器覆盖的地方部署,然后再扩展到整个地区。

很明显,4G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4、汉语的奇妙在于,相同的词语,根据语境的变化,会出现完全不同的含义。

2021年高三高考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1年高三高考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1至6页;第II卷7至11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I卷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上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寂寥.(liáo)雾霾.(mái)瞋.(chēng)目潜.(qián)移默化B.氛.(fēn)围吝啬.(sè)熹.(xī)微束.(shù)之高阁C.发酵.(jiào)徘徊.(huái)滂.(pāng)沱叱咤.(chà)风云D.模.(mó)板怯.(qiè)懦签.(qiān)署断壁颓垣.(yuán)【答案】B【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透彻频律攻坚战振聋发聩B.通谍竞聘节骨眼锋芒毕露C.精悍杂糅识时务礼尚往来D.坐标博取辩证法大相径庭【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频率;B通牒;D辨证法【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散文能够真正地见出一位作家的个性和__________。

阅读散文;我们能体会到鲁迅的________;冰心的________;梁实秋的幽默机智;丰子恺的清雅淡泊。

“情”是散文的命脉和灵魂;对于散文的“情”来说;真挚_________。

山东省潍坊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山东省潍坊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山东省潍坊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20世纪中国散文,其基本面貌与唐宋古文、晚明小品、桐城文章大不一样,最明显的特征莫过于使用“白话”而不是“文言”。

借“文白之争”来理解这个世纪文章风格的嬗变,无疑是最直接也最简便的路径。

从晚清到“五四”的白话文运动,大大拓展了散文驰骋的天地。

可“白话”的成功,不等于“美文”的胜利,这中间虽不无联系,却仍关山重重。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提倡“白话”反对“文言”发难,照理说得益最大的该是诗文;可革命的直接效果,却是“诗”的脱胎换骨,以及“文”的撤离中心。

从梁启超提倡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到胡适、鲁迅以小说为学术课题,都是借助西方文学观念来改变中国原有的文类等级。

伴随着小说的迅速崛起,散丈明显失去昔日的辉煌。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散文的退居边缘,不一定是坏事,起码可以使得作家卸下替圣贤立言的面具,由“载道”转为“言志”。

这其实与传统中国不同文类功能的界定有关——处于中心位置的“文章”,属于“经国之大业”,因而无权过分关注一己之悲欢。

退居边缘,作家不必“搭足空架子”写“讲义体的文字”,小品丈自然也就应运而生。

架子的倒塌与戒律的瓦解,使得原本正襟危坐、目不斜视的“文章”,一转而变得最自由、最活跃,因而也最为充满生机。

脱离象征权力和责任的“中心”,走向寂寞淡泊的“边缘”,2 0世纪中国散文不但没有消沉,反更因其重个性、讲韵味、洒脱自然而突破明清之文的窠臼。

可以说,现代中国散文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较好地完成了蜕变和转型,并重新获得了无限生机。

(摘编自陈平原《中国散文小说史》)材料二: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与小说、诗歌的大红大紫、亢奋热闹相比,散文创作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沉稳平静,甚至可以说是较为冷落萧条的。

而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的散文创作的可贵之处,正在于它善于在默默无闻中积蓄力量,在沉稳平静中奋起前进。

2021年高三上学期1月综合练习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1月综合练习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列句子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在“假如我是服务对象”的大讨论中,人们对如何提高机关行政效率,我认为,单纯的提高行政效率却不转变政府职能实属。

②即将迈入大学的我们要学会“瞻前顾后”。

“瞻前”指多观察,多思考,以防危险。

“顾后”指懂得感恩,常回母校,切莫。

A.首鼠两端釜底抽薪未雨绸缪数典忘祖B.莫衷一是扬汤止沸曲突徙薪得鱼忘筌C.莫衷一是釜底抽薪曲突徙薪数典忘祖D.首鼠两端扬汤止沸未雨绸缪得鱼忘筌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江苏交通厅负责人表示,将认真分析清明假期高速公路通行情况,听取各方面的广泛意见,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

B.在今年自主招生的面试选拔中,对于苏浙沪以外地区的考生,同济大学主要依据联考笔试成绩为基础,择优确定自主选拔录取对象。

C.要根除“中国式过马路”的陋习,仅仅寄希望于运动式治理并不现实。

倡导文明交通,增强法律意识,完善道路设施,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D.廉价住房制度建设是住房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如何解决当前的房源不足,正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3.下列各项中,填在空格处与上句对仗最工整的一项是(3分)走进书房,抬头可见墙上挂着的横幅:友古今善士,。

翻阅书卷,书中的人物纷至沓来。

沉浸于别人的世界比照自己,鞭策自己,你将会不断获取前进的动力。

荷笔当锄,你的精神家园将种满稚嫩的庄稼,也许远离丰收的季节,但心里装着一个秋天。

A.凝笔墨之香 B.聚天地精华 C.读中外奇书 D.落笔撼五岳4.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由于只有一个人生,颓废者因此把它看作零,堕入悲观的深渊。

事实上,在一个热爱人生而又洞察人生真相的人心中,悲观、执著、超脱三种因素始终都存在着,没有一种会完全消失,智慧就存在于它们此消彼长的动态平衡之中。

①两者均未得智慧的真髓。

②人生既是零,又是全,是零和全的统一。

③不过,这只是一种简化的描述。

备战2021高考高三语文综合限时训练十三附答案

备战2021高考高三语文综合限时训练十三附答案

备战2021高考高三语文综合限时训练十三附答案班级姓名(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实践的深化,中国道路的拓展,中国问题的解答,必然要求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从本质上看,就是要以哲学的方式表达中国的时代精神。

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实现现代化,使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征程中实现伟大复兴,同时使社会主义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上再造辉煌,这凝聚着几代中国人的思索与奋斗、光荣与梦想,构成了与民族精神融为一体的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

中国的时代精神的思想表达,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的真实内涵。

任何背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背对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去构建所谓的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只能使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空心化”。

哲学思维具有突出的民族性,不同的民族或国家有着不同的哲学话语体系。

不同的哲学话语体系,不仅展示的概念、范畴不同,而且体现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也不同,更重要的是,反映的现实问题、利益关系也不同。

哲学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是以抽象的概念体系反映现实的社会运动和特定的社会关系,反映特定的民族或阶级的利益、愿望和要求。

因此,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应当避免用西方哲学的话语体系来评判中国实践、阐释中国道路、解答中国问题。

我们不能任由西方哲学话语来为我们“代言”,这种言说方式所展示的都不是真实的中国,而是西方视野中的中国,是被西方话语“制造出来”的中国,这一话语体系的意向、理念乃至学术机制都具有凝重的西方话语色彩和深厚的西方文化基础以及“潜伏”的西方利益关系。

不能用西方哲学话语体系构建中国哲学话语体系,主要是就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及其背后的利益关系而言的,而不是拒绝借鉴西方哲学中的合理因素,不是一概拒斥西方哲学的范畴、概念、术语。

话语体系离不开语言,但又不等于语言。

话语体系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并与权力交织,而语言本身没有意识形态属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高三语文上册综合练习题(2021最新版)作者:______编写日期:2021年__月__日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共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9分)一、(18分,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福祉(zhǐ)朝暾(tūn)谲诈(jué)惊魂甫定(fǔ)伫立(zhù)B.杂役(yì)衅钟(xìn)赡养(shàn)妍媸毕露(chī)欢谑(xuè)C.思忖(cǔn)口讷(nà)尘滓(z ǐ)面面相觑(qù)猿猱(náo)D.赧然(năn)喧豗(huī)逾垣(yuán)将进酒(qiāng)荆杞(qǐ)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觉解目不瑕接深恶痛绝正其义不谋其利B.僭位诚惶诚恐胼手胝足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C.染指明察秋毫缘木求渔仰之弭高,钻之弭坚D.聚讼断壁残垣专心致志一言以敝之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这是由超凡绝俗的大智慧中生长出来的清洁的精神,又由这种清洁的精神___出拒绝诱惑的惊人内力。

(鲍鹏山《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②纵使叛逆篡位也还要邀请与自己利害相关的各方支持;但最最重要的是,这时的战事还未___全民,不致于使父母兄弟妻子离散。

(黄仁宇《孔孟》)③随着未来的科学进步,我相信,宗教______教条____迷信,必将让位于科学;可是人的对于超越人世的渴望,必将由未来的哲学来满足。

(冯友兰《人生的境界》)A.滋养波及及其/和 B.滋养波及以及/或C.滋生涉及及其/或 D.滋生涉及以及/和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一切铺垫都已显现的情况下,2006年必定是“宝洁”大显身手的一个好年头,“飘柔”则是首当其冲的先锋品牌。

B.假如您是一个遭遇挫折或失败、立志“东山再起”的人,您可要摆正心态,调整心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哇。

C.有些“老板”“老总”嗜好赌博,常常一夜之间倾家荡产,输得衣不遮体,只得穷极无聊,乞讨街头。

D.杨臣刚带着新书《老鼠爱大米》到南京签售的时候,感慨颇深地说:“人怕出名猪怕壮,每首歌红了之后都会出现一些盗版和炒作。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1921年12月,鲁迅先生写成了的短篇小说《阿Q正传》(被译为几十种文字,国内外传播),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座丰碑。

B.意识流小说家非常注意探索人的心灵世界,往往通过作品中人的内心独白与自由联想来发掘人的内心深处的奥秘。

C.追忆往事可以给人以智慧,可以使人意识到自身在当前的处境,可以照亮人生的道路,增强憧憬未来的信心和勇气。

D.李白的诗飘逸豪放,语言流转自然,其古体诗和七绝尤为后人称道;杜甫的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极其精练,尤长于古体诗与律诗。

6.下列对文学常识与课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先秦诸子散文以论说为主,如《论语》《孟子》《庄子》等;先秦历史散文以历史题材为主,如《左传》《国语》《战国策》等。

B.《孔孟》一文认为孔子和孟子的思想言行有不同的地方:孔子坦荡悠闲,轻松愉快,孟子则凡事紧张;孔子主张性善论,孟子则以为性恶来自先天;孔子对“礼”非常重视,孟子则不大拘泥于“礼”。

C.话本经过文人加工,就变成了许多话本小说和演义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与《红楼梦》,等等。

D.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流行于20世纪20—70年代,包括表现主义(如卡夫卡的《变形记》)、意识流(如贝克特的《等待戈多》)、荒诞派(如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和魔幻现实主义(如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等。

二、(12分,每题3分)阅读下文,完成7-9题。

先秦哲学家荀子写过一篇文章,叫《劝学》。

他有一句话说得极好。

他说:“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

”这话运用到艺术美上就是说:艺术既要极丰富地全面地表现生活和自然,又要提炼,去粗存精,提高,集中,更典型、更具普遍性地表现生活和自然。

由于“粹”,由于去粗存精,艺术表现里有了“虚”,“洗尽尘滓,独存孤迥”。

由于“全”,才能做到孟子所说的“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

“虚”和”实”辩证的统一,才能完成艺术的表现,形成艺术的美。

但“全”和“粹”是相互矛盾的。

既去粗存精,那就似乎不全了,全就似乎不应“拔萃”。

又全又粹,这不是矛盾吗?然而只讲“全”而不顾“粹”,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自然主义;只讲“粹”而不能反映“全”,那又容易走上抽象的形式主义的道路;既粹且全,才能在艺术表现里做到真正的“典型化”,全和粹要辩证地结合、统一,才能谓之美,正如荀子两千年前所说的那句精辟之语清初文人赵执信在他的《谈龙录》里有一段很生动、很形象的说明:这全和粹、虚和实辩证的统一,才是艺术的成就。

他说:钱塘洪日方思,久于新城之门矣。

与余友。

一日,在司寇(渔洋)宅论诗,日方思嫉时俗之无章也,曰:“诗如龙然,首、尾、爪、角、鳞、鬣,一不具,非龙也。

”司寇哂之曰:“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安得全体?是雕塑绘画者耳!”余曰:“神龙者,屈伸变化,固无定体,恍惚望见者,第指其一鳞一爪,而龙之首尾完好,故宛然在也。

若拘于所见,以为龙具在是,雕绘者反有辞矣!”洪日方思重视“全”而忽略了“粹”,王渔洋依据他的神韵说看重一爪一鳞而忽视了“全体”;赵执信指出一鳞一爪的表现方式要能显示龙的“首尾完好”,宛然存在。

艺术的表现正在于一鳞一爪具有象征力量,使全体宛然存在,不削弱全体丰满的内容,把它们概括在一鳞一爪里。

提高了,集中了,一粒沙里看见一个世界。

这是中国艺术传统中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不是自然主义的,也不是形式主义的。

但王渔洋、赵执信都以轻视的口吻说着雕塑绘画,好像它们只是自然主义地刻画现实。

这是大大的误解。

中国大画家所画的龙正是像赵执信所要求的,云中露出一鳞一爪,却使全体宛然可见。

(节选自《中国古代艺术中的虚与实》,略有改动)7.根据文意,下列对“全”和”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粹”侧重讲艺术应通过提炼,提高,集中,典型地表现生活和自然;“全”侧重讲艺术应当丰富而全面地表现生活和自然。

B.”粹”,“拔萃”,文中主要是指艺术表现中的去粗存精;“全”,“全面”,主要是指艺术表现中的丰富与全面。

C.“全”对应于“实”,“粹”对应于“虚”,彼此相互矛盾;既去粗存精,就不能“全面”,既“面面俱到”就难以“出类拔萃”。

D.在艺术中,”全”和“粹”要辩证地结合,否则就不能在艺术表现里做到真正的“典型化”,就不能创造美好的艺术品。

8.作者为什么说“这是大大的误解”?根据文意,下列句子能够作出正确回答的一项是()A.古代那些雕塑绘画等艺术作品,都是自然主义的刻画现实。

B.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安得全体?C.诗如龙然,首、尾、爪、角、鳞、鬣,一不具,非龙也。

D.古代优秀画中的龙,虽在云中露出一鳞一爪,却使全体宛然可见。

9.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艺术只有既全面而丰富地、又更典型更集中地表现生活与自然,才能称之为美。

B.艺术创造中如果只讲“全”而不顾“粹”,就容易走上抽象的形式主义的道路 C.在“诗如画龙”的讨论中,作者否定了洪日方思、王渔洋、赵执信三人的基本观点。

D.荀子在两千年前就明确提出过,艺术创造应当注重“洗尽尘滓,独存孤迥”。

10.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理不正确的一项是()A.就诗歌而言,要想写出“一鳞一爪”而没有支离破碎之感,能给人以完整的”龙”的感觉,需要作者心中先有一条完整的“龙”在。

B.通过提炼集中,一粒沙里能看见一个世界,“一叶、一花、一世界”,这属于中国艺术传统中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C.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由实见虚,由“粹”到“全”,表现站得高才看得远的生活哲理。

D.中国艺术传统中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就是从一鳞一爪里显示全体,也就是“全”和”粹”的统一与结合,“虚”和”实”的相生与相成。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3道题(9分,每题3分)寡人愿安承教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

” 曰“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像人而用之也。

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

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

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无疑。

” 11.下列加点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A.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B.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 C.民归之,由水之就下 D.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12.下列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A.如作俑者,其无后乎!其:代词,这些人。

B.愿比死者一洒之。

比:为,替。

C.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

孝悌:教顺父母,恭顺兄长。

D.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

陷溺:使陷到井里,淹在水中。

13.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兽相食,且人恶之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B.有以异乎?无以异也。

C.夫谁与王敌?今夫天下之人牧 D.为民父母行政为其像人而用之也第Ⅱ卷(共61分)14.翻译下列句子:(5分)(1)以刃与政,有以异乎?(2分)(2)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家邦。

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

(3分)15.“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是什么意思?孟子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什么态度?(2分) 16.引本文解决了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主张?(3分)四、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倦夜杜甫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①本诗写于唐广德二年(公元764),是时杜甫寓居于成都西郊浣花溪草堂。

②“徂”:开始,产生17.⑴颔联中“重露成滴”、“稀星有无”,分别暗扣首联。

请作简析。

(3分)⑵诗中前六句,通过各个景物意象,写出了“夜渐深”到“天欲明”的过程,单纯写“夜”而只字未言“倦”。

“倦”体现在哪里?诗人为什么会“倦”?(5分)18.在下列横线处填空、默写。

(9分)(1)《将进酒》是一首劝酒歌,诗人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表现了对权贵的鄙视和蔑视态度,也流露了施展抱负的愿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