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传统文化漫谈课件第五周:文字文化

合集下载

谈日语汉字文化

谈日语汉字文化

浅谈日语汉字文化摘要: 日语中的汉字是由中国传入的。

古代的日本人使用汉字书写自己语言的时候, 与汉字的意义完全没有关系, 只是借用发音书写日本语。

日语中的“当用汉字”, 表现了一定的日本社会文化内容。

较准确地理解日语“当用汉字”, 对于掌握较地道的日语, 从而了解日本社会文化, 无疑是很有必要的。

汉字是在公元三、四世纪时传到日本的。

日本使用汉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我国的南北朝时期。

古代的日本, 虽然有日语, 但仅仅是口头语, 没有表记法。

汉字从中国传到日本, 当时的日本人认为它很方便, 即被立刻采用了。

但是, 随之而来出现了一个大的问题, 当时已经有日本语存在, 日本语的发音以及语言的规则和中国语的发音不同。

日本人要把自己的语言摒弃而使用作为外国语的中国语又不行, 因此, 当时的日本人虽然借用了中国的汉字, 但出现了“音读”和“训读”两种语音方法。

“训读”是对汉字按对译方式读出日本固有的词的读法, 一个汉字可有数个训读的读音; “音读”是用汉字传入日本后日本化了的音来读汉字的读法。

日本在长期的历史中, 接受了汉字的读音方法, 如吴音、汉字、唐音等。

因为不同时代的发音渐渐被接受, 因此, 即使在今天,有的汉字的音读也有三种读音。

如汉字的“行”,在“修行”中为吴音, 在“银行”中汉音, 在“行脚”中为唐音。

可见, 仅“行”这一个当用汉字,就有三种音读。

奈良时代写成的日本的古典文献中所用的汉字的种类, 根据《古事记》(712 年) 来看, 有1507个字, 《万叶集》(759 年) 中用了2501 个字。

古代日本人, 使用汉字书写自己语言的时候, 与汉字意义完全没有关系, 只是借用发音书写日本语。

总之, 是把一个字的汉字, 发一个字的发音而已。

汉字在古代从中国传到日本, 最初500 年间共同以汉语文言为文字。

《三字经》、《千字文》、《四书》、《五经》是中日共同的教科书, 中国和日本成为“同文之国”。

后来, 日本文化发展, 利用汉字书写日语, 创造汉字式“万叶假名”, 继而更进一步简化汉字, 实行字母标准化, 改进成为现代假名。

汉字在日本文化中的发展和演变

汉字在日本文化中的发展和演变

汉字在日本文化中的发展和演变
汉字是中日文化共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日本文化中的发展
和演变历程十分丰富多彩。

从最初的汉字传入到现代,在日本社会、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7世纪初期,中国唐朝的文化向日本传入,汉字也随之进入
日本。

当时,汉字被用于记录神话故事和法律条文等方面。

在平安
时代,汉字的使用变得更加广泛,成为诗歌、文学和文化语言的一
部分。

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日本人逐渐发展出了一种独特的汉字
书写方式——“和文”,使得汉字成为日本人的正式写作和通信工具。

在江户时代,汉字文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当时,汉字不仅
在文学和艺术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商业、政治和教育领域
的主要语言。

很多商人都使用汉字进行商业往来,政治领域也常常
使用汉字发表声明和政策。

此外,学习汉字也成为了日本教育的一
部分。

20世纪初期,日本政府开始着手推行国语使用,汉字的使用量
逐渐减少。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进步,日语的标准化和汉字的
电子化也逐渐成为现实。

然而,在现代日本,汉字仍然是重要的文
化符号和表现形式。

总的来说,汉字在日本文化中的发展和演变是一个复杂而长期
的历程。

从最初的引入到现在的使用,汉字一直是日本文化中的重
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无论是在传统文学、艺术等
领域,还是在现代商业、政治、教育等方面,汉字都持续影响着日本人的生活和思想。

汉字在日本文化中的发展和演变

汉字在日本文化中的发展和演变

汉字在日本文化中的发展和演变汉字源自中国,因其美观而被广泛传开。

汉字在日本文化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对日本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会探讨汉字在日本文化中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过程。

汉字在日本的引入汉字是在公元3世纪时从中国引入日本的。

当时,日本没有自己的文字或书写体系。

传统的说法是,汉字是由古代日本的贵族阶层所学,逐渐传统至一般的日本人。

汉字由于数目庞大,使用上比较困难。

但是汉字代表了中国文化中丰富的思想和历史,因此在日本得到了快速的普及。

在平安时代,汉字已成为政治、文化、经济和宗教等各方面的主要工具。

汉字的演变在日本,汉字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书写方式和读音。

由于汉字的原本含义和偏旁各不相同,因此日本人经常会造成误解甚至是谐音。

例如,汉字“伯”在日本被读作“はく”(haku),而原意是“长辈”或“主人”。

另一个例子是“本”,在日本随着时间的推移,被读作“ほん”(hon),而原意是“根源”或“植物地”。

这些变化使得日本汉字在书写和阅读中存在许多的困难和独特的风格。

汉字在日本文化中的扮演汉字在日本文化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其影响从各个方面体现出来。

政治从公元8世纪至1867年,日本一共有两个大政权:朝廷和幕府。

它们使用的文件和文件都是用汉字书写的。

这些文件包括许多重要的政治决策和法律条文。

文化作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汉字被广泛使用的领域包括茶道、武术、绘画、诗歌和音乐等。

在武术中,如柔道和空手道,汉字被用来表示技能和动作。

在茶道中,汉字被用来表示各种茶具和仪式。

在绘画和诗歌中,汉字被用来表示深刻的意义和情感。

教育在日本,汉字也是儿童教育中的重要一部分。

日本儿童的教育从小学开始,汉字就被作为学科之一。

儿童学习汉字的过程非常艰辛,需要记忆大量的汉字形状和使用方法。

但是,在学习的同时,儿童也能了解到中国文化和历史的精髓。

经济汉字在日本经济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汉字的普及和使用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关键因素。

日本文化 ppt (4)

日本文化 ppt (4)

鎌倉時代後期頃から、 鎌倉時代後期頃から、主に地頭によって、重層的な 後期頃から 地頭によって、重層的な によって 関係を解消し、一元的な支配体系が指向されるよう 関係を解消し 一元的な支配体系が指向されるよう になっていった。このような一元的支配 一元的支配を になっていった。このような一元的支配を一円知行 というが、こうした動きは室町時代 室町時代に ると一層加 というが、こうした動きは室町時代に入ると一層加 していき、守護大名による守護領国制が形成され による守護領国制 され、 速していき、守護大名による守護領国制が形成され、 戦国時代の による大名領国制 さらに戦国時代 戦国大名による大名領国制へ さらに戦国時代の戦国大名による大名領国制へ発展 していった。その中 主体が っていた所 していった。その中で、様々な主体が担っていた所 領支配は 武士の手中へと まっていき、「知行」 へと収 、「知行 領支配は、武士の手中へと収まっていき、「知行」 武士が主君から給付·安堵(保証) から給付 の語は、武士が主君から給付·安堵(保証)された 所領を意味するようになった 知行面積=知行高は するようになった。 所領を意味するようになった。知行面積=知行高は、 主君が武士に賦課する軍役の基準となり その知行 する軍役 となり、 主君が武士に賦課する軍役の基準となり、その知行 高の算出は、戦国期においては貫高により表された。 算出は 戦国期においては貫高により表された。 においては貫高により 江戸時代になると 知行高は石高で された。 になると、 江戸時代になると、知行高は石高で示された。平和 安定したこの時代、知行高は 厳格な体系を したこの時代 で安定したこの時代、知行高は、厳格な体系を持つ 武士内部の身分指標の役割を つようになった。 武士内部の身分指標の役割を持つようになった。

日本文化 ppt (5)

日本文化 ppt (5)

中世の地下請の伝統を くもので、 ごとに年貢を賦課し 庄屋な 中世の地下請の伝統を引くもので、村ごとに年貢を賦課し、庄屋な 年貢 どの村役人 責任者となり 村内から年貢を 村役人が となり、 から年貢 領主に どの村役人が責任者となり、村内から年貢を集め、領主に納めた
明治時代の地租改正によって、村請制度は解体した。
高制(こくだかせい)とは、土地の標準的な収量(玄米収穫量) 石高制(こくだかせい)とは、土地の標準的な収量(玄米収穫量)で 石高を として組 てられた近世封建社会 近世封建社会の ある石高 基準として ある石高を基準として組み立てられた近世封建社会の体制原理 のことである。土地の大小や年貢量のみならず 身分秩序におけ のみならず、 のことである。土地の大小や年貢量のみならず、身分秩序におけ 基準として いられた。 として用 高制によって大名の所領規模を簡単に把握できる 江戸幕府は石高制によって大名の所領規模を簡単に把握できる によって大名 ようになり、加封·減封·転封や飛地の処理も簡単に ようになり、加封·減封·転封や飛地の処理も簡単に行えるように なった。 なった。 また、大名に課する負担や幕府役職の任免も石高に応じたものとなっ た 大名に する負担や幕府役職の任免も石高に 負担 一方、大名も自己の において石高制 石高制を ったが、家臣を所領で た。一方、大名も自己の藩において石高制を採ったが、家臣を所領で ある給所には住まわさず、年貢徴収や人夫動員も藩中央が った。 給所には ある給所には住まわさず、年貢徴収や人夫動員も藩中央が行った。 更に時期はやや遅れるものの農村でも検地の徹底によって検地帳に石高 時期はやや遅れるものの農村でも検地の徹底によって検地帳に はやや 農村でも検地 によって検地帳 記載できるようになり 通常の年貢は石高に年貢率を けて算出 できるようになり、 算出し が記載できるようになり、通常の年貢は石高に年貢率を掛けて算出し、更 雑税や夫役も類似の方法で算出されて賦課された されて賦課された。 に雑税や夫役も類似の方法で算出されて賦課された。 石高制は封土を から順次分割給付して主従関係を 石高制は封土を上から順次分割給付して主従関係を保ち、家臣間あるいは 順次分割給付して主従関係 家臣間あるいは 農民間においては石高の多寡によって上下関係を決定づけることが出来る においては石高 によって上下関係 づけることが出来 農民間においては石高の多寡によって上下関係を決定づけることが出来る。 しかも、複雑な面積計算をすることなく、石高の規模に わせて増加· しかも、複雑な面積計算をすることなく、石高の規模に合わせて増加·減 をすることなく 増加 交換を可能にすると にすると言 幕藩体制を維持·存続させるには非常に させるには非常 少·交換を可能にすると言う幕藩体制を維持·存続させるには非常に好都 制度であった であった。 合な制度であった。

日本文化漫谈课件

日本文化漫谈课件

日本文化漫谈第一讲日本文化与花一、引子——菊花与刀1、美国学者的首创第一个把日本文化与“花”联系起来的,是美国的人类学家鲁丝. 本尼迪克特。

2、花——文化模式的一种类比本尼迪克特曾经写过《文化模式》一书,强调每种文化都有一个相对稳的模式,每种文化都具有平等的价值,不存在高下之分。

《菊与刀》是本尼迪克特创建的文化模式理论的一次具体运用。

作者首先把日本的文化模式高度概括为“菊”与“刀”,“菊”与“刀”本来是日本皇家的徽标和武士的象征,这里她借以表明日本人性格中的刚强与柔弱的两面。

二、樱花——又一种日本文化的类比比起菊花,我们可能更熟悉樱花与日本文化的联系。

日本一首很普及的歌谣叫做《樱花》,我们一定很熟悉它的旋律。

确实,樱花与日本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樱花的植物本性(1)品种。

日本的樱花品种多种,据说有200多种。

(2)花形。

樱树开的花即为樱花,樱花属蔷薇科,花瓣一般是白色或粉红色,和桃花有点相似,色泽鲜艳,绚丽动人。

(3)花时。

由于日本樱花的开放具有很强的季节性,所以樱花自古就与农民的农耕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樱花前线。

樱花开放的季节一般在四月份,由于日本列岛南北狭长,所以不同的地区樱花开放的时间也有所差异。

不言而喻,最早开放的是南方,冲绳岛的寒樱在1月下旬就开始绽放了。

随后,樱花自南向北一路次第开放过去,犹如迭起的海浪般一层层从冲绳依次推向九州、本州和北海道。

假如二月份开始从日本的南方向北旅行,五月份到达北海道,那么一路上可以陆续看到日本各个地区樱花盛开的景象。

日本人给樱花开放逐步北移的那条线起了一个很形象的名字,叫做“樱花前线”。

2、樱花与日本的国民精神(1)美与吉祥的象征。

(2)团队精神的寄托。

(3)人生无常的感慨。

3、樱花深入日本社会生活(1)花见。

樱花在今天的日本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象征之一就是每年的赏樱时节。

日本人称做“花见”。

(2)“樱花外交”。

今天,樱花也成为日本与世界各国交往的友好使者。

日本传统文化 ppt课件

日本传统文化  ppt课件

• 武士道,起源于日本镰仓幕府,后经江
户时代吸收儒家和佛家的思想而形成。
最初,它还是倡导忠诚、信义、廉耻、
尚武、名誉的。但武士道作为封建幕府
时代政治的产物,它吸收的是儒教和佛
教的某些表面的东西而不是它的真谛,
儒教和佛教的思想中不能满足武士道的
那些东西,都被日本民族固有的神道教
充分提供了。
ppt课件
3
• 古代日本人剖腹的方法:十字切,一字切,二字切,三字 切。剖腹者如果过于痛苦,会有一名助手替他斩首。
ppt课件
7
切腹的种类,主要包括——
• 1、战争失败(如浅井久政) • 7、追腹:义腹 为了尽士道
• 2、引责:对过失承担责任 义理
• 3、牺牲:以自己的牺牲来 • 8、论腹:为了树立名声
拯救部下或同僚生命(如清 • 9、商腹:为了给家族和子
ppt课件
6
日本武士道典型行为——切腹
• 在日本武士道精神中“切腹”这种行为不能不提,在日本 古代,剖腹被认为是一种光荣。切腹自杀者叫做“切腹 人”,如果切腹人为了追随主君死亡而自杀,叫做“追 腹”。被找来做助手,在其最痛苦时为其斩首的叫做“介 错人”。介错人一般是剖腹者的亲友。而且介错人斩首时 也有特别规定,若不按规定,往往也会因为“失职”而 “追腹”。
• 主要由内宫皇大神宫与外宫丰受大神宫所构成。内宫祭祀 天照大御神,外宫祭祀丰受大御神。此外尚有别宫、摄社、 末社、所管社等一连社宫,亦总称为神宫。通称伊势神宫 125社。
• 用樱花比喻武士,因为他们认为樱花的几个特性很符合武 士的特点。
• 首先,看过樱花的人都知道,单个的樱花并不美丽,但成 片的樱花聚在一起就很漂亮。这和日本武士的集团精神是 很相似的。

汉字文化(汉字文化圈)PPT课件

汉字文化(汉字文化圈)PPT课件
1
文化中心扩散论。 汉字文化圈更多表现为一个地理 学的概念,用以泛指过去与现在 使用汉字的人们居住的地区。
2
2、汉语汉字在全球走红(对外汉 语教学)
东汉明帝在永丰九年(66年)专 为外戚功臣樊氏、郭氏、阴氏、马 氏的子弟设立学校,称为“四姓侯 学”,其盛况竟至超过当时的太学。 遂有“匈奴遣子入学”之举。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第6条: 学校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 通话。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 学校、可以使用少数民族通用的 语言文字教学。
14
《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第14 条: 民族乡的中小学可以使用当地少 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同 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15
2、大陆语言文字使用情况 56个民族、汉:91.95%;少: 8.04% 广义的中国文字学应包括少数民族 文字。百万以上18个,壮族1千5百 万;珞巴族2300多人。 语言有80种以上 。20个民族有文 字、但总数在30种 。
36
1968年成立简化汉字委员会,1969 年公布502字的简体字表,1974年 2248字的简体字总表。(主要受到 大陆2238字的简化字总表的影响) 特有的11字:刹、窗、答、覆、解、 留、貌、算、信、要、嘴。 2)马来西亚1973年公布820字的简 体字草案,有四个特殊:貌 、算 、 要、赛 。
19
拉丁文字体系: 传教士文字:云南许多少数民族 的老文字。 少数民族新文字15种:壮文、 布依文等。
20
其它音符文字: 彝文:500万人口。孤立语、无 形态变化,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与汉字有一定联系。 朝鲜文:中国境内的朝鲜族是 19世纪中叶从半岛迁来的、属阿 尔泰语系,和满文相似。
21
三、汉字在域外(大陆之外) 1、(港澳)台 1)香港。人口近678万,家庭用 语粤语88.7%、英语2.2%、闽 语1.9%、客家语1.6%、国语 (普通话)1.1%、吴语0.7%、 日语0.2%、菲律宾语0.1%、其 他2.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如何理解日本人的微笑文化(800字左右)简述日本人的鞠躬礼义(400字左右)
第五周:“和”与“恩”文化
谢谢!⇒有り難う(有难处)
→您能够帮助我,这让我觉得很为难,但是我非常感激
→受到了恩惠,但现在还不能报答,真让我为难
对不起!⇒済みません(还没有结束呢!)
→受到恩惠,但是我还没有回报,所以还没有结束呢!
→未能报恩,感到很对不起!
贺年卡:(年贺状)
“中元”和“岁暮”
日本人有以送礼物来报恩的习惯,其中,夏天和冬天分别有称为“中元”和“岁暮”的两次送礼习俗。

夏天的一次叫做“中元”,冬天的一次叫做“岁暮”。

“中元”和“岁暮”都是向给予自己照顾的人表达感谢之情的送礼习惯,在日语里,在词语前面加上表示尊重的“御”字,称为“御中元”、“御岁暮”。

(1)御中元(7月1—10日)
据统计,在日本“御中元”时,日本人所送的礼物最普遍为啤酒,以下依次为饮料、糕点、面条、水果、咖啡、日式糕点、海带和腌菜等。

无论哪一样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实用品。

看来,在日本送礼物除了选择对方的喜好以外,讲究实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日本的“岁暮”是指每年12月中旬左右的送礼习惯。

比起“中元”和“岁暮”,因为含有感谢1年来给予自己照顾的人的意思,所以,礼物的价格也比“中元”要高一些。

在日本,一到12月,各大百货商店都会被前来买“岁暮”礼物的人挤满,拥挤的场面提醒着人们新年即将到来。

在满怀感谢之情挑选礼物之余,想必每个人心中还有一份迎接新年到来的欣喜吧。

第六周:日本文字文化
日本テレビ系(NNN) 3月30日(水)19時53分配信
福島第一原子力発電所から海へ高濃度の放射性物質が流れ続けている疑いのあることがわかった。

一方で、大気中での放射性物質の拡散を最小限にとどめるため、31日から福島第一原発の敷地の一部で合成樹脂のコーティング剤を散布することになった。

最初日本人使用的文字:
《日本書紀》卷第十六、小泊瀬稚鷦鷯天皇、武烈天皇 (公元8世纪)
小泊瀬稚鷦鷯天皇億計天皇太子也母曰春日大娘皇后億計天皇七年立爲皇太子長好刑理法令分明日晏坐朝幽枉必達斷獄得情又頻造諸惡不脩一善凡諸酷刑無不親覽國内居人咸皆震怖……
※汉字是在隋朝开始,由遣隋使以及以后的遣唐使传入日本的。

平假名是日语中表音符号的一种。

均是从中国汉字的草书演化而来的,多形成于10世纪前后。

早期为日本女性专用,后来日本男人也开始接受和使用平假名。

片假名:(カタカナ katakana),是表音符号(音节文字)的一种。

主要用于以下的情况使用:
1、外来语·外国人的人名/外国的地名等专有名词
2、拟声语·拟态语
3、生物·矿物的日文名
4、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公式文书(与汉字并用)
※日本从明治维新开始,翻译了大量的西方著作,在翻译的过程中,用汉字创造了大量的新词,比如社会,经济,政治等,而这些新词又由清朝末期到民国时期去日本的中国留学生,学习以后又带入中国。

所以可以说中国和日本之间,汉字的渊源是很深的。

※在近些年来,由于电脑网络的发展,加速了中国与日本的文化交流,在这期间,哪些日语单词传入了中国?传入中国的这些词语,意思上是否发生了变化?
写真人气放题营业中
参考文献:李运博“梁启超在中日近代汉字词汇交流中的作用”
《日语学习与研究》2006年第2期
视频:[道兰][NHK纪录片]日中两千年汉字的交流-日本汉语的形成/programs/view/l_wFdFAuBrk/
『中日』日本人不知道的日语(中日汉字不同的表达)
/playlist/p/a38674.html?iid=55277855
『中日』日本人不知道的日语
/programs/view/_tkJbBbkhI0/
作业:1)简述中日汉字文化的交流。

(1000字左右)
2)简答题:御中元,御岁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