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市积玉口中学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八年级数学试卷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下册期中考试数学试题有答案

八年级下册期中考试数学试题有答案

八年级下册期中质量监测试题(卷)数学说明:1.本试卷满分为100分(其中,试题90分,书写与卷面1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书写认真,字迹工整,答题规范,卷面整洁可得10分,否则将酌情给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都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1.二次根式√3a有意义的条件是()D.a≤0A.a≥3B.a≥0C.a≥13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4+9=√4+√9B.3√2−√2=3C.√14×√7=7√2D.√24÷√3=2√33.下列定理中,没有逆定理的是()A.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B.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D.在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4.我国古代的数学家很早就发现并应用勾股定理,而且很早就尝试对勾投定理作理论的证明.最早对勾股定理进行证明的,是三国时期吴国的数学家赵爽.赵爽创制了一幅“勾股圆方图”,用形数结合的方法,给出了勾股定理的详细证明.后人称它为“赵爽弦图”,“赵爽弦图”是赵爽在注解哪部著作中提到的?()A.《几何原本》B.《九章算术》C.《周髀算经》D.《海岛算经》5.如图,□ABCD中,∠ABC和∠BCD的平分线交于AD边上一点E,且BE=4,CE=3,则AB的长是()A.3B.4C. 5D.2.56.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且AB=6,BC=8,则△ABO的周长为()A.16B.18C.20D.227.我们先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再通过平行四边形边角的特殊化获得了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和正方形.根据它们的特殊性,得到了这些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这种研究方法主要体现的数学思想是()A.转化B.分类讨论C.数形结合D.由一般到特殊8.将矩形纸片ABCD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恰好得到菱形AECF.若AD=2√3,则菱形AECF 的面积为()A.16√3B.8√3C.4√3D.2√39.如图,正方形ABCD的连长为4,点E在边AB上,AE=1,若点P为对角线BD上的一个动点,则△PAE周长的最小值是()A.3B.4C.5D.610.如图,△ABC称为第1个三角形,它的周长是1,以它的三边中点为顶点组成第2个三角形,再以第2个三角形的三边中点为顶点组成第3个三角形,以此类推,则第2018个三角形的周长为()A.122019 B.122018C.122017D.122016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若y=√x−12+√12−x−6,则xy=.12.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6和8,则斜边的长为.13.用一把刻度尺来判定一个零件是矩形的方法是先测量两组对边是否分别相等,然后测量两条对角线是否相等,这样做的依据是.14.《九章算术》中的“折竹抵地”问题: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根四尺,问折者高几何?意思是:一根竹子,原高一丈(一丈=10尺),一阵风将竹子折断,其竹梢恰好抵地,抵地处离竹子底部4尺远.问折断处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设折断处离地面的高度为x尺,则可列方程.15.已知x−1x =√6,则x+1x的值为.16.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C=∠ABC=90°,AD=CD,DP⊥AB于P.若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18,则DP的长是.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52分,解答题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计算:(每小题5分,共10分)(1)(6√13−√0.5)−(√18−√27)(2)(2+√5)(2−√5)−(√3−2)218.(6分)请阅读下列材料:问题:现有5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排列形式如图①,请把它们分割后拼接成一个新的正方形(拼接后的各部分不能互相重叠,不能留有空隙),要求:画出分割线,并在正方形网格图(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中用实线画出拼接成的新正方形.小明同学的做法是:设新正方形的边长为x(x>0),割补前后图形的面积相等.所以有x2=5,解得x=√5,于是,画出如图②所示的分割线,拼出如图③所示的新正方形.请你参考小明同学的做法,解决如下问题:现有10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排列形式如图④,请把它们分割后拼接成一个新的正方形,要求:在图④中画出分割线,并在图⑤的正方形网格图(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中用实线画出拼接成的新正方形.(说明:拼接后的各部分不能互相重叠,不能留有空隙;直接画出图形,不要求写分析过程.)19.(7分)已知,如图,在□ABCD中,延长AB至点E,延长CD至点F,使得BE=DF,连接EF,与对角线AC交于点O,则线段AC与EF有什么关系?请说明理由.20.(8分)观察下列各式及其验证过程:2√23=√2+23验证: 2√23=√233=√(23−2)+222−1=√2×(22−1)+222−1=√2+233√38=√3+38验证:3√38=√338=√(33−3)+33−1=√3×(32−1)+33−1=√3+38 (1)类比上述两个等式及其验证过程的基本思路,猜想4√415的变形结果,并进行验证; (2)针对上述各式反映的规律,请尝试写出用n (n 为自然数,且n ≥2)表示的等式,并给予证明.21.(9分)如图,某港口P 位于南北方向的海岸线上,甲、乙两艘渔船同时离开港口,各自沿一固定方向航行,若甲船每小时航行12海里,乙船每小时航行16海里,它们离开港口2小时后分别位于点Q 、R 处,且相距40海里,如果知道甲船沿北偏东75°方向航行,你知道乙船沿哪个方向航行吗?请说明理由.22.(12分)综合与探究 问题情境:在综合实践课上,李老师让同学们根据如下问题情境,写出两个数学结论:如图(1),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交于点O ,点O 又是正方形OEFG 的一个顶点(正方形OEFG 的边长足够长),将正方形OEFG 绕点O 做旋转实验,OE 与BC 交于点M ,OG 与DC 交于点N .“兴趣小组”写出的两个数学结论是:S正方形ABCD;①S△OMG+S△ONG=14②BM2+CM2=2OM2.问题解决:(1)请你证明“兴趣小组”所写的两个结论的正确性.类比探究:(2)解决完“兴趣小组”的两个问题后,老师让同学们继续探究,再提出新的问题;“智慧小组“提出的问题是:如图(2),将正方形OEFG在图(1)的基础上旋转一定的角度,当OE 与CB的延长线交于点M,OG与DC的延长线交于点N,则“兴趣小组”所写的两个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

八年级下期中质量监测--数学(含答案)

八年级下期中质量监测--数学(含答案)

初二数学 第二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卷本试卷由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大题组成,共28题,满分13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试号、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相对应的位置上,并认真核对;2.答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城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3.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卷上,保持卷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 1.下列图标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2.下列运算结果正确的是 A.2(3)3-=- B. 632= C. 2(2)2= D. 2816a a a =3.下列二次根式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28 B.12C. 0.3D.34.在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下列条件中不一定能判定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A. //,AB DC AD BC = B. ,BAD BCD ABC ADC ∠=∠∠=∠ C. ,OA OC OB OD == D. ,AB DC AD BC == 5.关于反比例函数6y x=,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函数图像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 B.函数图像经过点(-3,-2) C.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D.函数图像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 6.己知点112233(,),(,),(,)x y x y x y 在反比例函数5y x=-的图像上,当1230x x x <<< 时,123,,y y y 的大小关系是A.132y y y<< B.213y y y<< C.312y y y<< D.321y y y<<7.如图,将ABC∆在平面内绕点A逆时针旋转50°,得到AB C''∆,连接BB',若//BB AC', 则BAC'∠的度数为A .10° B.15° C.20° D. 25°8.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过点C作CE BD⊥,垂足为E.己知4BCE DCE∠=∠,则COE∠的度数为A .36° B.45° C.60° D. 67.5°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腰ABC∆的顶点A在y轴上,顶点,B C在函数kyx=(0)x>的图像上,底边//AB x轴.若13,2AC AO==,则k的值为A .6B . 63C . 82 D. 1210.如图,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 BD相交于点,O E是AC上的一点,且AB AE=,过点A作AF BE⊥,垂足为F,交BD于点G.点H在AD上,且//EH AF.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下列结论:①OE OG=;②EH BE=;③222AH=-;④22AG AF⋅=.其中正确的有A . 1个B . 2个 C. 3个 D. 4个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把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11.己知最简二次根式21a+与5是同类二次根式,则a的值为.12.若代数式5x+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13.菱形的周长为16cm,一个内角等于120°,则这个菱形的面积为cm2.14.点(,)P m n是函数3yx=-和142y x=+图像的一个交点,则2mn n m+-的值为.15.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在AD上,且EC平分BED∠.若1,45AB EBC=∠=︒,则BC的长为.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是反比例函数12(0)y xx=-<的图像上的一点,AC y⊥轴,垂足为C,点B在x轴的负半轴上,则ABC∆的面积为.17.如图,在Rt ABC∆中,90,25,3,,B AB BCD E∠=︒==分别是边,AB AC的中点,延长BC至点F,使得12CF BC=,连接,DF EF,则EF的长为.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AD经过O点,,,A C D三点都在反比例函数kyx=的图像上,kyx=点在x轴的负半轴上.延长CD交x轴于点E,连接CO.若16ABCDS=Y,则k的值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76分.把解答过程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推演步骤或文字说明,作图时用2B铅笔或黑色墨水签字笔.)19.(本题满分10分,每小题5分)计算:(1)46122053+--; (2)3148(6)2446÷-⨯.20.(本题满分6分)已知152a<<,试化简24415a a a-++-.21.(本题满分6分)如图,己知ABC∆的三个项点的坐标分别为(5,0),(2,3),(1,0)A B C---.(1)画出ABC∆关于原点O成中心对称的图形A B C '''∆;(2)将ABC ∆绕原点O 顺时针旋转90°,画出对应的A B C ''''''∆,并写出点B ''的坐标.22.(本题满分6分)如图,,,AB CD E F =分别为 ,AB CD 上的点,连接BC ,分别与,AF ED 相交于点,G H . ,B C BH CG ∠=∠=. (1)求证: AG DH =;(2)求证:四边形AFDE 是平行四边形.23.(本题满分7分)如图,一次函数1y kx b =+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2my x=的图像交于点(2,4)A 和点(,2)B n -, 与y 轴交于点C . (1)求,m n 的值;(2)当12y y >时,请直接写出x 的取值范围;(3)点B 关于y 轴的对称点是B ',连接,AB CB '',求AB C '∆的面积.24.(本题满分6分)如图,菱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相交于点O ,//BE AC ,//AE BD ,OE 与AB 交于点F .(1)试判断四边形AEBO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若10OE =,16AC =,求菱形ABCD 的面积.25.(本题满分7分)春季是流感高发的季节,为此,某校为预防流感,对教室进行熏药消毒.在对教室进行消毒的过程中,先经过10min 的药物燃烧,再封闭教室15min ,然后打开门窗进行通风.己知室内空气中含药量y (mg/m 3)与药物在空气中的持续时间x (min)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即图中线段OA 、线段AB 和双曲线在点B 及其右侧部分),请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求药物燃烧阶段和打开门窗进行通风阶段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2)若室内空气中的含药量不低于5 mg/m 3且持续时间不少于35min ,才能有效杀灭病毒,则此次消毒是否有效?请说明理由.26.(本题满分8分)如图,四边形ABCD 是菱形,对角线AC x ⊥轴,垂足为A .反比例函数ky x=(0x >)的图像经过点B ,交AC 于点E .己知菱形的边长为52,4AC =. (1)若4OA =,求k 的值;(2)连接OD ,若AE AB =,求OD 的长.27.(本题满分10分)如图1,已知点G 在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上,GE BC ⊥,GF CD ⊥,垂足分别为点E ,F .(1)求证:四边形CEGF 是正方形:(2)将正方形CEGF 绕点C 顺时针旋转α(045α︒<<︒),如图2所示,线段BE 与DF 是否相等?为什么? (3)正方形CEGF 在旋转过程中,当B ,E ,F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时,如图3所示. ①求证:BF DF ⊥;②设BF 与AC 相交于点H ,若BC =,6DF =,求线段FH 的长.28.(本题满分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 x b =-+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4y x=-在第二象限内的图像交于点A ,与x 轴负半轴交于点B ,与y 轴负半轴交于点C . (1)求BCO ∠的度数;(2)若y 轴上一点M 的纵坐标是4,且AM BM =,求点A 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若点P 在y 轴上,点Q 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一点,当以A 、M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时,请直接写出点Q 的坐标.。

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3分)下列各式不是分式的是()A.B.C.D.2.(3分)函数y=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A.x≥﹣3B.x<3C.x≤﹣3D.x≤3 3.(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1,﹣1)一定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4.(3分)下列各曲线表示的y与x的关系中,y不是x的函数的是()A.B.C.D.5.(3分)平行四边形具有的特征是()A.四个角都是直角B.对角线相等C.对角线互相平分D.四边相等6.(3分)如图,在▱ABCD 中,对角线A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D ,BC 于点E ,F ,连接AF ,若△ABF 的周长为6,则▱ABCD 的周长为( )A .6B .12C .18D .247.(3分)已知a =2﹣2,b =(π﹣2)0,c =(﹣1)3,则a ,b ,c 的大小关系为( )A .a >b >cB .b >a >cC .c >a >bD .b >c >a8.(3分)在同一坐标系中(水平方向是x 轴),函数y =和y =kx +3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9.(3分)如图,已知双曲线y =(k <0)经过直角三角形OAB 斜边OA 的中点D ,且与直角边AB 相交于点C .若点A 的坐标为(﹣8,4),则△AOC 的面积为( )A .6B .12C .18D .2410.(3分)观察下列等式:a 1=n ,a 2=1﹣,a 3=1﹣,…;根据其蕴含的规律可得( )A .a 2013=nB .a 2013=C .a 2013=D .a 2013=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1.(3分)甲型H 1N 1流感病毒的直径大约是0.000 000 081米,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12.(3分)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已知∠A﹣∠B=60°,则∠C=.13.(3分)如图,已知▱ABCD中,∠B=50°,依据尺规作图的痕迹,则∠DAE=.14.(3分)将直线y=2x﹣3平移,使之经过点(1,4),则平移后的直线解析式是.15.(3分)若关于x的方程=6+有增根,则m=.16.(3分)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直线y=x上一点P(1,1),C为y轴上一点,连接PC,线段PC绕点P顺时针旋转90°至线段PD,过点D作直线AB⊥x轴,垂足为B,直线AB与直线y=x交于点A,且BD=2AD,连接CD,直线CD与直线y=x交于点Q,则点Q的坐标为.三、解答题(共9小题,满分0分)17.计算:|﹣5|+(π﹣3.1)0﹣()﹣1+.18.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2.19.解方程=+2.20.为了迎接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计划由某校八年级(1)班的3个小组制作240面彩旗,后因一个小组另有任务,改由另外两个小组完成制作彩旗的任务.这样,这两个小组的每个同学就要比原计划多做4面彩旗.如果这3个小组的人数相等,那么每个小组有多少名学生?21.如图,点A、B、C、D在同一条直线上,点E、F分别在直线AD的两侧,且AE=DF,∠A=∠D,AB=DC.(1)求证:△ACE≌△DBF;(2)求证:四边形BFCE是平行四边形.22.阅读下列解题过程,然后解题:题目:已知(a、b、c互不相等),求x+y+z的值.解:设,则x=k(a﹣b),y=k(b﹣c),z=k(c﹣a),∴x+y+z=k(a﹣b+b﹣c+c﹣a)=k•0=0,∴x+y+z=0.依照上述方法解答下列问题:已知:,其中x+y+z≠0,求的值.23.如图,一次函数y=k1x+b(k1≠0)与反比例函数y=(k2≠0)的图象交于点A(﹣1,2),B(m,﹣1)(1)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P(n,0),使△ABP为等腰三角形,请你直接写出P点的坐标.24.某公司开发处一款新的节能产品,该产品的成本价为6元/件,该产品在正式投放市场前通过代销点进行了为期一个月(30天)的试销售,售价为10元/件,工作人员对销售情况进行了跟踪记录,并将记录情况绘制成图象,图中的折线ABC表示日销售量y(件)与销售时间x(天)之间的函数关系.(1)求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2)若该节能产品的日销售利润为w(元),求w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并求出日销售利润不超过1040元的天数共有多少天?(3)若5≤x≤17,直接写出第几天的日销售利润最大,最大日销售利润是多少元(不用说理)25.如图1,已知点A(a,0),B(0,b),且a、b满足+(a+b+3)2=0,▱ABCD的边AD与y轴交于点E,且E为AD中点,双曲线y=经过C、D两点.(1)求k的值;(2)点P在双曲线y=上,点Q在y轴上,若以点A、B、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试求满足要求的所有点P、Q的坐标;(3)以线段AB为对角线作正方形AFBH(如图3),点T是边AF上一动点,M是HT的中点,MN⊥HT,交AB于N,当T在AF上运动时,的值是否发生改变?若改变,求出其变化范围;若不改变,请求出其值,并给出你的证明.2017-2018学年福建省泉州五中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3分)下列各式不是分式的是()A.B.C.D.【分析】根据分式的定义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一般地,如果A、B(B不等于零)表示两个整式,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就叫做分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分式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分式的定义,本题属于基础题型.2.(3分)函数y=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A.x≥﹣3B.x<3C.x≤﹣3D.x≤3【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分式的意义,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0,分母不等于0,可以求出x的范围.【解答】解:由y=,得3﹣x<0,解得x<3,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函数自变量的范围一般从三个方面考虑:当函数表达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当函数表达式是分式时,考虑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当函数表达式是二次根式时,被开方数非负.3.(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1,﹣1)一定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分析】根据平方数非负数的性质判断出点的横坐标是正数,再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解答.【解答】解:∵a2≥0,∴a2+1≥1,∴点(a2+1,﹣1)一定在第四象限.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4.(3分)下列各曲线表示的y与x的关系中,y不是x的函数的是()A.B.C.D.【分析】根据函数的意义即可求出答案.函数的意义反映在图象上简单的判断方法是:做垂直x轴的直线在左右平移的过程中与函数图象只会有一个交点.【解答】解:根据函数的意义可知:对于自变量x的任何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之相对应,所以只有选项C不满足条件.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的定义.函数的定义: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则y是x的函数,x叫自变量.5.(3分)平行四边形具有的特征是()A.四个角都是直角B.对角线相等C.对角线互相平分D.四边相等【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即可判断.【解答】解: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记住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属于中考常考题型.6.(3分)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D,BC于点E,F,连接AF,若△ABF的周长为6,则▱ABCD的周长为()A.6B.12C.18D.24【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F=FC,那么由△ABF的周长为6可得AB+BC =6,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AD=BC,DC=AB,进而可得答案.【解答】解:∵对角线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D,BC于点E,F,∴AF=CF,∵△ABF的周长为6,∴AB+BF+AF=AB+BF+CF=AB+BC=6.∵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DC=AB,∴▱ABCD的周长为2(AB+BC)=12.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关键是掌握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7.(3分)已知a=2﹣2,b=(π﹣2)0,c=(﹣1)3,则a,b,c的大小关系为()A.a>b>c B.b>a>c C.c>a>b D.b>c>a【分析】将各数化简后即可比较大小.【解答】解:由题可知:a =,b =1,c =﹣1∴b >a >c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零指数幂以及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零指数幂以及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本题属于基础题型.8.(3分)在同一坐标系中(水平方向是x 轴),函数y =和y =kx +3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分析】根据一次函数及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作答.【解答】解:A 、由函数y =的图象可知k >0与y =kx +3的图象k >0一致,故A 选项正确;B 、因为y =kx +3的图象交y 轴于正半轴,故B 选项错误;C 、因为y =kx +3的图象交y 轴于正半轴,故C 选项错误;D 、由函数y =的图象可知k >0与y =kx +3的图象k <0矛盾,故D 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性质和一次函数的图象性质,要掌握它们的性质才能灵活解题.9.(3分)如图,已知双曲线y =(k <0)经过直角三角形OAB 斜边OA 的中点D ,且与直角边AB 相交于点C .若点A 的坐标为(﹣8,4),则△AOC 的面积为( )A.6B.12C.18D.24【分析】由点D为线段OA的中点可得出D点的坐标,将点D的坐标代入双曲线解析式中解出k值,即可得出双曲线的解析式,再令x=﹣8可得点C的坐标,根据边与边的关系结合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点D为线段OA的中点,且点A的坐标为(﹣8,4),∴点D的坐标为(﹣4,2).将点D(﹣4,2)代入到y=(k<0)中得:2=,解得:k=﹣8.∴双曲线的解析式为y=﹣.令x=﹣8,则有y=﹣=1,即点C的坐标为(﹣8,1).∵AB⊥BO,∴点B(﹣8,0),AC=4﹣1=3,OB=8,∴△AOC的面积S=AC•OB=×3×8=1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中点坐标公式以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解题的关键是找出点C、D的坐标.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求出点的坐标由待定系数法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是关键.10.(3分)观察下列等式:a1=n,a2=1﹣,a3=1﹣,…;根据其蕴含的规律可得()A.a2013=n B.a2013=C.a2013=D.a2013=【分析】归纳总结得到一般性规律,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由a1=n,得到a2=1﹣=1﹣=,a3=1﹣=1﹣=﹣=,a4=1﹣=1﹣(1﹣n)=n,以n,,为循环节依次循环,∵2013÷3=671,∴a2013=.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1.(3分)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直径大约是0.000 000 081米,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8.1×10﹣8.【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绝对值大于1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解答】解:0.000 000 081=8.1×10﹣8.【点评】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12.(3分)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已知∠A﹣∠B=60°,则∠C=120°.【分析】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邻角互补,和已知∠A﹣∠B=60°,就可建立方程求出两角.【解答】解: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180°,又有∠A﹣∠B=60°,把这两个式子相加相减即可求出∠A=∠C=120°,故答案为:120°.【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邻角互补,对角相等,建立方程组求解.13.(3分)如图,已知▱ABCD中,∠B=50°,依据尺规作图的痕迹,则∠DAE=80°.【分析】依据尺规作图的痕迹,可得EF是AB的垂直平分线,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EA=EB,根据等边对等角得到∠EAB=∠B=50°,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EB=180°﹣∠EAB﹣∠B=80°,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以及平行线的性质求出∠DAE=∠AEB=80°.【解答】解:∵EF是AB的垂直平分线,∴EA=EB,∴∠EAB=∠B=50°,∴∠AEB=180°﹣∠EAB﹣∠B=80°,∵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DAE=∠AEB=80°.故答案为80°.【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边对等角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平行线的性质.求出∠AEB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14.(3分)将直线y=2x﹣3平移,使之经过点(1,4),则平移后的直线解析式是y=2x+2.【分析】根据平移不改变k的值,可设平移后直线的解析式为y=2x+b,然后将点(1,4)代入即可得出直线的函数解析式.【解答】解:设平移后直线的解析式为y=2x+b.把(1,4)代入直线解析式得4=2×1+b,解得b=2.∴平移后直线的解析式为y=2x+2.故答案为:y=2x+2.【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及待定系数法去函数的解析式,掌握直线y =kx+b(k≠0)平移时,k的值不变是解题的关键.15.(3分)若关于x的方程=6+有增根,则m=6.【分析】把所给方程转换为整式方程,进而把可能的增根代入求得m 的值即可.【解答】解:最简公分母为x ﹣6,当x ﹣6=0时,x =6,去分母得:x =6(x ﹣6)+m ,因为方程有增根,所以增根为x =6当x =6时,m =6,故答案为:6【点评】本题考查增根问题;增根问题可按如下步骤进行:①让最简公分母为0确定增根;②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③把增根代入整式方程即可求得相关字母的值. 16.(3分)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直线y =x 上一点P (1,1),C 为y 轴上一点,连接PC ,线段PC 绕点P 顺时针旋转90°至线段PD ,过点D 作直线AB ⊥x 轴,垂足为B ,直线AB 与直线y =x 交于点A ,且BD =2AD ,连接CD ,直线CD 与直线y =x 交于点Q ,则点Q 的坐标为 (,) .【分析】过P 作MN ⊥y 轴,交y 轴于M ,交AB 于N ,过D 作DH ⊥y 轴,交y 轴于H ,∠CMP =∠DNP =∠CPD =90°,求出∠MCP =∠DPN ,证△MCP ≌△NPD ,推出DN =PM ,PN =CM ,设AD =a ,求出DN =2a ﹣1,得出2a ﹣1=1,求出a =1,得出D 的坐标,在Rt △DNP 中,由勾股定理求出PC =PD =,在Rt △MCP 中,由勾股定理求出CM =2,得出C 的坐标,设直线CD 的解析式是y =kx +3,把D (3,2)代入求出直线CD 的解析式,解由两函数解析式组成的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即可.【解答】解:过P 作MN ⊥y 轴,交y 轴于M ,交AB 于N ,过D 作DH ⊥y 轴,交y 轴于H ,∠CMP =∠DNP =∠CPD =90°,∴∠MCP +∠CPM =90°,∠MPC +∠DPN =90°,∴∠MCP =∠DPN ,∵P (1,1),∴OM=BN=1,PM=1,在△MCP和△NPD中∴△MCP≌△NPD(AAS),∴DN=PM,PN=CM,∵BD=2AD,∴设AD=a,BD=2a,∵P(1,1),∴DN=2a﹣1,则2a﹣1=1,a=1,即BD=2.∵直线y=x,∴AB=OB=3,在Rt△DNP中,由勾股定理得:PC=PD==,在Rt△MCP中,由勾股定理得:CM==2,则C的坐标是(0,3),设直线CD的解析式是y=kx+3,把D(3,2)代入得:k=﹣,即直线CD的解析式是y=﹣x+3,即方程组得:,即Q的坐标是(,),②当点C在y轴的负半轴上时,作PN⊥AD于N,交y轴于H,此时不满足BD=2AD,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解方程组,勾股定理,旋转的性质等知识点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性质进行推理和计算的能力,题目比较好,但是有一定的难度.三、解答题(共9小题,满分0分)17.计算:|﹣5|+(π﹣3.1)0﹣()﹣1+.【分析】分别根据0指数幂及负整数指数幂的计算法则、绝对值的性质计算出各数,再根据实数混合运算的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原式=5+1﹣2+2=6.【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实数的运算,熟知0指数幂及负整数指数幂的计算法则、绝对值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8.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2.【分析】先把除法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以及把各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因式分解得到原式=•﹣,约分后得到原式=﹣,再通分得,接着把a=2代入计算.【解答】解:原式=•﹣=﹣=,当a=2时,原式==2.【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先把除法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和把各分式的分子或分母因式分解,然后进行约分得到最简分式或整式,最后把满足条件的字母的值代入进行计算.19.解方程=+2.【分析】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解答】解:去分母得:2x=3+4x﹣4,移项合并得:2x=1,解得:x=,经检验x=是分式方程的解.【点评】此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利用了转化的思想,解分式方程时注意要检验.20.为了迎接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计划由某校八年级(1)班的3个小组制作240面彩旗,后因一个小组另有任务,改由另外两个小组完成制作彩旗的任务.这样,这两个小组的每个同学就要比原计划多做4面彩旗.如果这3个小组的人数相等,那么每个小组有多少名学生?【分析】关键描述语是:“这两个小组的每一名学生就要比原计划多做4面彩旗”.等量关系为:实际每个学生做的彩旗数﹣原来每个学生做的旗数=4.【解答】解;设每个小组有x名学生,根据题意得:,解之得x=10,经检验,x=10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答:每组有10名学生.【点评】本题考查分式方程的应用,分析题意,找到合适的等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1.如图,点A、B、C、D在同一条直线上,点E、F分别在直线AD的两侧,且AE=DF,∠A=∠D,AB=DC.(1)求证:△ACE≌△DBF;(2)求证:四边形BFCE是平行四边形.【分析】(1)证出AC=BD,由SAS证明△ACE≌△DBF即可;(2)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CE=BF,∠ACE=∠DBF,得出CE∥BF,即可得出结论.【解答】(1)证明:∵AB=CD,∴AB+BC=CD+BC,即AC=BD,在△ACE和△DBF中,,∴△ACE≌△DBF(SAS)).(2)证明:∵△ACE≌△DBF,∴CE=BF,∠ACE=∠DBF,∴CE∥BF,∴四边形BFCE是平行四边形.【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2.阅读下列解题过程,然后解题:题目:已知(a、b、c互不相等),求x+y+z的值.解:设,则x=k(a﹣b),y=k(b﹣c),z=k(c﹣a),∴x+y+z=k(a﹣b+b﹣c+c﹣a)=k•0=0,∴x+y+z=0.依照上述方法解答下列问题:已知:,其中x+y+z≠0,求的值.【分析】根据提示,先设比值为k,再利用等式列出三元一次方程组,即可求出k的值是2,然后把x+y=2z代入所求代数式.【解答】解:设===k,则:,(1)+(2)+(3)得:2x+2y+2z=k(x+y+z),∵x+y+z≠0,∴k=2,∴原式===.【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基本性质,重点是设“k”法.23.如图,一次函数y=k1x+b(k1≠0)与反比例函数y=(k2≠0)的图象交于点A(﹣1,2),B(m,﹣1)(1)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P(n,0),使△ABP为等腰三角形,请你直接写出P点的坐标.【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解决问题;(2)分三种情形讨论①当PA=PB时,可得(n+1)2+4=(n﹣2)2+1.②当AP=AB时,可得22+(n+1)2=(3)2.③当BP=BA时,可得12+(n﹣2)2=(3)2.分别解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1)把A(﹣1,2)代入y=,得到k2=﹣2,∴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B(m,﹣1)在y=﹣上,∴m=2,由题意,解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1.(2)∵A(﹣1,2),B(2,﹣1),∴AB=3,AP2=22+(n+1)2,BP2=12+(n﹣2)2,∵△ABP为等腰三角形①当PA=PB时,(n+1)2+4=(n﹣2)2+1,∴n=0,②当AP=AB时,∴AP2=AB2,∴22+(n+1)2=(3)2,∴n=﹣1±.③当BP=BA时,∴BP2=BA2,∴12+(n﹣2)2=(3)2,∴n=2±.综上所述,P(0,0)或(﹣1+,0)或(﹣1﹣,0)或(2+,0)或(2﹣,0).【点评】本题是反比例函数综合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待定系数法、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24.某公司开发处一款新的节能产品,该产品的成本价为6元/件,该产品在正式投放市场前通过代销点进行了为期一个月(30天)的试销售,售价为10元/件,工作人员对销售情况进行了跟踪记录,并将记录情况绘制成图象,图中的折线ABC表示日销售量y(件)与销售时间x(天)之间的函数关系.(1)求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2)若该节能产品的日销售利润为w(元),求w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并求出日销售利润不超过1040元的天数共有多少天?(3)若5≤x≤17,直接写出第几天的日销售利润最大,最大日销售利润是多少元(不用说理)【分析】(1)这是一个分段函数,利用待定系数法求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并确定x的取值范围;(2)根据利润=(售价﹣成本)×日销售量可得w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并分别根据分段函数计算日销售利润不超过1040元对应的x的值;(3)分别根据5≤x≤10和10<x≤17两个范围的最大日销售利润,对比可得结论.【解答】解:(1)当1≤x≤10时,设AB的解析式为:y=kx+b,把A(1,300),B(10,120)代入得:,解得:,∴AB:y=﹣20x+320(1≤x≤10),当10<x≤30时,同理可得BC:y=14x﹣20,综上所述,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2)当1≤x≤10时,w=(10﹣6)(﹣20x+320)=﹣80x+1280,当w=1040元,﹣80x+1280=1040,x=3,∵﹣80<0,∴w随x的增大而减小,∴日销售利润不超过1040元的天数:3,4,5,6,7,8,9,10,一共8天;当10<x≤30时,w=(10﹣6)(14x﹣20)=56x﹣80,56x﹣80=1040,x=20,∵56>0,∴w随x的增大而增大,∴日销售利润不超过1040元的天数:11,12,13,14,15,16,17,18,19,20,一共10天;综上所述,日销售利润不超过1040元的天数共有18天;=﹣80×5+1280=880,(3)当5≤x≤10时,当x=5时,w大=56×17﹣80=872,当10<x≤17时,当x=17时,w大∴若5≤x≤17,第5天的日销售利润最大,最大日销售利润是880元.【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待定系数法一次函数解析式以及解一元一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AB和BC的解析式;(2)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增减性;(3)分5≤x≤10和10<x≤17时,确定各分段函数的最大值.25.如图1,已知点A(a,0),B(0,b),且a、b满足+(a+b+3)2=0,▱ABCD的边AD与y轴交于点E,且E为AD中点,双曲线y=经过C、D两点.(1)求k的值;(2)点P在双曲线y=上,点Q在y轴上,若以点A、B、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试求满足要求的所有点P、Q的坐标;(3)以线段AB为对角线作正方形AFBH(如图3),点T是边AF上一动点,M是HT的中点,MN⊥HT,交AB于N,当T在AF上运动时,的值是否发生改变?若改变,求出其变化范围;若不改变,请求出其值,并给出你的证明.【分析】(1)先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出a、b的值,故可得出A、B两点的坐标,设D (1,t),由DC∥AB,可知C(2,t﹣2),再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求出t的值即可;(2)由(1)知k =4可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再由点P 在双曲线y =上,点Q 在y 轴上,设Q (0,y ),P (x ,),再分以AB 为边和以AB 为对角线两种情况求出x 的值,故可得出P 、Q 的坐标;(3)连NH 、NT 、NF ,易证NF =NH =NT ,故∠NTF =∠NFT =∠AHN ,∠TNH =∠TAH =90°,MN =HT 由此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a +b +3)2=0,∴,解得:,∴A (﹣1,0),B (0,﹣2), ∵E 为AD 中点, ∴x D =1, 设D (1,t ), 又∵DC ∥AB , ∴C (2,t ﹣2), ∴t =2t ﹣4, ∴t =4, ∴k =4;(2)∵由(1)知k =4,∴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点P 在双曲线上,点Q 在y 轴上,∴设Q (0,y ),P (x ,), ①当AB 为边时:如图1,若ABPQ 为平行四边形,则=0,解得x =1,此时P 1(1,4),Q 1(0,6);如图2,若ABQP为平行四边形,则=,解得x=﹣1,此时P2(﹣1,﹣4),Q2(0,﹣6);②如图3,当AB为对角线时,AP=BQ,且AP∥BQ;∴,解得x=﹣1,∴P3(﹣1,﹣4),Q3(0,2);故P1(1,4),Q1(0,6);P2(﹣1,﹣4),Q2(0,﹣6);P3(﹣1,﹣4),Q3(0,2);(3)的值不发生改变,理由:如图4,连NH、NT、NF,∵MN是线段HT的垂直平分线,∴NT=NH,∵四边形AFBH是正方形,∴∠ABF=∠ABH,在△BFN与△BHN中,,∴△BFN≌△BHN,∴NF=NH=NT,∴∠NTF=∠NFT=∠AHN,四边形ATNH中,∠ATN+∠NTF=180°,而∠NTF=∠NFT=∠AHN,所以,∠ATN+∠AHN=180°,所以,四边形ATNH内角和为360°,所以∠TNH=360°﹣180°﹣90°=90°.∴MN=HT,∴.【点评】此题是反比例函数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正方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相关知识,难度较大,解本题(1)的关键是求出a,b的值,解(2)的关键是分类讨论,解(3)的关键是判断出△BFN≌△BHN.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1-10小题,每小题3分:11-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3分)下列二次根式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B.C.D.2.(3分)若+=0,则x与y()A.同为正数B.相等C.互为相反数D.都等于03.(3分)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B.3×2=6C.(2)2=16D.=14.(3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C的平分线交AD于E,∠BED=150°,则∠A的大小为()A.150°B.130°C.120°D.100°5.(3分)如图是“赵爽弦图”,△ABH、△BCG、△CDF和△DAE是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四边形ABCD和EFGH都是正方形,如果AB=10,EF=2,那么AH等于()A.2B.4C.6D.86.(3分)如图所示,A、B、C分别表示三个村庄,AB=1000米,BC=600米,AC=800米,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为了丰富群众生活,拟建一个文化活动中心,要求这三个村庄到活动中心的距离相等,则活动中心P的位置应在()A .AB 中点 B .BC 中点C .AC 中点D .∠C 的平分线与AB 的交点7.(3分)在△ABC 中,∠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a +b )(a ﹣b )=c 2,则( ) A .∠A 为直角 B .∠C 为直角 C .∠B 为直角D .不是直角三角形8.(3分)如图,4×4的方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则S 四边形ABCD与S四边形ECDF的大小关系是( )A .S 四边形ABDC =S 四边形ECDFB .S 四边形ABDC <S 四边形ECDF C .S 四边形ABDC =S 四边形ECDF +1D .S 四边形ABDC =S 四边形ECDF +29.(3分)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交于点O ,且AB =5,△OCD 的周长为23,则平行四边形ABCD 的两条对角线的和是( )A .18B .28C .36D .4610.(3分)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到工厂实习,工人师傅拿一把尺子要他们帮助检测一个四边形构件是否为正方形,他们各自做了如下检测,其中正确的是( ) A .甲量得构件四边都相等B.乙量得构件的两条对角线相等C.丙量得构件的一组邻边相等D.丁量得构件四边相等且两条对角线也相等11.(2分)满足下列条件的△ABC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BC=1,AC=2,AB=B.BC:AC:AB=3:4:5C.∠A+∠B=∠C D.∠A:∠B:∠C=3:4:512.(2分)如图,在矩形纸片ABCD中,AB=4,AD=3,折叠纸片使DA与对角线DB 重合,点A落在点A′处,折痕为DE,则A′E的长是()A.1B.C.D.213.(2分)矩形一个角的平分线分矩形一边为1cm和3cm两部分,则这个矩形的面积为()A.3cm2B.4cm2C.12cm2D.4cm2或12cm214.(2分)如图,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AEFC是两个矩形,点B在EF边上,若矩形ABCD和矩形AEFC的面积分别是S1、S2的大小关系是()A.S1>S2B.S1=S2C.S1<S2D.3S1=2S2 15.(2分)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为6,∠A=60°,如果点P是菱形内的一点,且PB=PD=2,则AP的长是()A.2B.3C.4或2D.216.(2分)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其面积标记为S1,以CD为斜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以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边向外作正方形,其面积标记为S2,…,按照此规律继续下去,则S9的值为()A.()6B.()7C.()6D.()7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10分.17~18小题各3分;19小题4分.把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17.(3分)写出一个与的积为正整数的数.18.(3分)如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如果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3,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直角三角形的较短的直角边长为a,较长的直角边长为b,那么(a+b)2的值为.19.(4分)如图,点E、F分别是正方形ABCD的边CD、AD上的点,且CE=DF,AE、BF相交于点O,下面四个结论:(1)AE=BF,(2)AE⊥BF,(3)AO=OE,(4)S△AOB =S四边形DEOF,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个小题,共6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20.(9分)计算:①+﹣5②÷﹣+③()(2)21.(9分)在四边形ABCD中,AB=AD=8,∠A=60°,∠D=150°,四边形周长为32,求BC和CD的长度.22.(9分)阅读材料并解决问题:===﹣1,像上述解题过程中,+1与﹣1相乘的积不含二次根式,我们可以将这两个式子称为互为有理化因式,上述解题过程也称为分母有理化.(1)将下列式子进行分母有理化:①=;②=;(2)化简:+.23.(9分)如图,▱ABCD中,BD⊥AB,AB=12cm,AC=26cm,求AD、BD长.24.(10分)如图,四边形ABCD是矩形,把矩形沿AC折叠,点B落在点E处,AE与DC的交点为O,连接DE.(1)求证:△ADE≌△CED;(2)求证:DE∥AC.25.(10分)如图,在▱ABCD中,点E、F、G、H分别在边AB、BC、CD、DA上,AE =CG,AH=CF,且EG平分∠HEF.(1)求证:△AEH≌△CGF;(2)求证:四边形EFGH是菱形.26.(12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AB=16cm,AD=6cm,动点P、Q分别从A、C同时出发点P以每秒3cm的速度向B移动,一直达到B止,点Q以每秒2cm的速度向D 移动.(1)P、Q两点出发后多少秒时,四边形PBCQ的面积为36cm2;(2)P、Q两点出发后多少秒时,四边形PBCQ是矩形;(3)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四边形PBCQ为正方形?。

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doc

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doc

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温馨提示:1.本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请合理利用时间。

2.本试卷分为卷I 选择题和卷Ⅱ综合分析题。

3.请把答案写到相应位置,字迹工整,条理清晰。

第Ⅰ卷 选择题(总分4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选出唯一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下面的答题栏内)1. 在式子xx y x y x x c b a πxy a 23210987654321、、、、、、+++中,分式的个数是 A .5 B .4 C .3 D .22.下列各式,变形正确的是A .()()122=--a b b aB .b a ba b a +=++122 C .b a b a +=+111 D .22=÷x x 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当2=x 时,21-+x x 的值为零 B .无论x 为何值,132+x 的值总为正数 C .无论x 为何值,13+x 不可能得整数值 D .当x ≠3时,x x 3-有意义 4.把分式()0,022≠≠+y x y x x 中的分子分母的y x 、都同时扩大为原来的2倍,那么分式的值将是原分式值的A .2倍B .4倍C .一半D .不变5.下列三角形中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 .三边之比为5:6:7B .三边满足关系a+b=cC .其中一边等于另一边的一半D .三边之长为9、40、416.如果△ABC 的三边分别为1,2,122+-m m m ,其中m 为大于1的正整数,则A .△ABC 是直角三角形,且斜边为12-mB .△ABC 是直角三角形,且斜边为m 2C .△ABC 是直角三角形,且斜边为12+m 。

D .△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7.直角三角形有一条直角边为6,另两条边长是连续偶数,则该三角形周长为A .24B .22C .20D .88.已知函数xk y =的图象经过点(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B .函数的图象只在第一象限C .当x <0时,必有y <0D .点(-2,-3)不在此函数的图象上9.在函数xk y =()0>k 的图象上有三点()()(),,,,333222111y x A y x A y x A 、、已知3210x x x <<<,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 .312y y y <<B .123y y y <<C .321y y y <<D .213y y y <<10.如图,函数()()01<=+=k xk y x k y 与在同一坐标系中,图象只能是下图中的11.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 .()1001.02=-- B. 10001103=-- C .251512=- D .33212a a =- 12. 计算⎪⎪⎭⎫ ⎝⎛-÷⎪⎪⎭⎫ ⎝⎛-⋅24382342y x y x y x 的结果是 A 、-3x B 、3x C 、-l2x D 、12x13.若分式方程424-+=-x a x x 有不符方程的根,则a 的值为 A 、4 B 、2 C 、l D 、014.已知一个Rt △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的平方是A 、25B 、14C 、7D 、7或2515.已知y x 、为正数,且()03|4|222=-+-y x ,如果以y x 、的长为直角边作一个直角三角形,那么以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为A 、5B 、25C 、7D 、15第Ⅱ卷 综合分析题(共12小题 总分75分)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6.不改变分式的值,使分子、分母的第一项系数都是正数,则yx y x --+-= . 17.如下图,已知OA=OB ,那么数轴上点A 所表示的数是18.已知bab a b ab a b a ---+=-2232,511则的值是 . 19.如果点(2,3)和(-3,a)都在反比例函数xk y =的图象上,则a= . 20.如图所示,设A 为反比例函数x k y =图象上一点,且矩形ABOC 的面积为3,则这个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 .三、解答题(共55分)21.(每小题5分,共10分)化简下列各式:(1)⎪⎭⎫ ⎝⎛-÷⎪⎪⎭⎫ ⎝⎛-⋅⎪⎪⎭⎫ ⎝⎛-a b a b b a 3222(2)⎪⎪⎭⎫ ⎝⎛+÷-⋅⎪⎪⎭⎫ ⎝⎛---y x y x xy y x y y x x 1122 22.(每小题5分,共10分)解下列方程:(1)311223=-+-xx . (2)482222-=-+-+x x x x x 23.比邻而居的蜗牛神和蚂蚁王相约,第二天上午8时结伴出发,到相距16米的银杏树下参加探讨环境保护问题的微型动物首脑会议.蜗牛神想到“笨鸟先飞”的古训,于是给蚂蚁王留下一纸便条后提前2小时独自先行,蚂蚁王按既定时间出发,结果它们同时到达.已知蚂蚁王的速度是蜗牛神的4倍,求它们各自的速度.(6分)24.如图,某人欲横渡一条河,由于水流的影响,实际上岸地点C 偏离欲到达地点B 相距50米,结果他在水中实际游的路程比河的宽度多l0米,求该河的宽度AB 为多少米? (6分)25.某空调厂的装配车间原计划用一定时间组装9000台空调.(6分)(1)请写出平均每天组装的台数m(单位:台/天)与生产的时间t(单位:天)之间有怎样的函数关系?(2)原计划按每天组装l50台完成任务,但由于气温提前升高,厂家决定这批空调提前十天上市,那么装配车间每天至少要组装多少空调?26.如图,一个梯子AB 长2.5米,顶端A 靠在墙AC 上,这时梯子下端口与墙角C 距离为1.5米,梯子滑动后停在DE 的位置上,测得BD 长为0.5米,求梯子顶端A 下落了多少米? (7分)27.如图,正方形OABC 的面积为9,点O 为坐标原点,点B 在函数()0,0>>=x k x k y 的图象上,点P(m 、n)是函数()0,0>>=x k xk y 的图象上任意一点,过点P 分别作x 轴、y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E 、F ,并设矩形OEPF 和正方形OABC 不重合部分的面积为S .(10分)(1)求B 点坐标和k 的值;(2)当S=29时,求点P 的坐标:(3)写出S 关于m 的函数关系式.。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质量测试试卷(附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质量测试试卷(附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质量测试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3分)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B.C.D.2.(3分)下列计算正确的是()=2 C.D.=﹣2A.()2=9 B.3.(3分)下列各组数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4,5,6 B.1,1,C.6,8,11 D.5,12,234.(3分)在Rt△ABC中,∠C=90°,∠B=45°,c=10,则a的长为()A.5 B. C.5 D.5.(3分)在下列给出的条件中,能判定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的是()A.AB=BC,CD=DA B.AB∥CD,AD=BC C.AB∥CD,∠A=∠C D.∠A=∠B,∠C=∠D6.(3分)正方形面积为36,则对角线的长为()A.6 B.6 C.9 D.97.(3分)如图,一棵大树在一次强台风中距地面5m处折断,倒下后树顶端着地点A距树底端B的距离为12m,这棵大树在折断前的高度为()A.10m B.15m C.18m D.20m8.(3分)如图,在▱ABCD中,已知AD=5cm,AB=3cm,AE平分∠BAD交BC边于点E,则EC等于()A.1cm B.2cm C.3cm D.4cm9.(3分)如图,菱形ABCD中,E、F分别是AB、AC的中点,若EF=3,则菱形ABCD的周长是()A.12 B.16 C.20 D.2410.(3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AB=8,BC=4,将矩形沿AC折叠,点D落在点D′处,则重叠部分△AFC的面积为()A.6 B.8 C.10 D.12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3分)木工师傅要做一个长方形桌面,做好后量得长为80cm,宽为60cm,对角线为100cm,则这个桌面(填“合格”或“不合格”).12.(3分)要使式子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13.(3分)在数轴上表示实数a的点如图所示,化简+|a﹣2|的结果为.14.(3分)计算的结果是.15.(3分)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的长分别是4和5,则第三边长为.16.(3分)▱ABCD中一条对角线分∠A为35°和45°,则∠B=度.17.(3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F分别是AO、AD的中点,若AB=6cm,BC=8cm,则EF=cm.18.(3分)在△ABC中,∠C=90°,AC=12,BC=16,则AB边上的中线CD为.19.(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0)与点B(0,2)的距离是.20.(3分)对于任意不相等的两个数a,b,定义一种运算※如下:a※b=,如3※2=.那么12※4=.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0分)21.(6分)计算:(1);(2)×.22.(8分)若最简二次根式和是同类二次根式.(1)求x,y的值;(2)求的值.23.(7分)有如图所示的一块地,已知AD=4米,CD=3米,∠ADC=90°,AB=13米,BC=12米.(1)试判断以点A、点B、点C为顶点的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并说明理由.(2)求这块地的面积.24.(8分)如图,四边形ABCD中,AC,BD相交于点O,O是AC的中点,AD ∥BC,AC=8,BD=6.(1)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2)若AC⊥BD,求▱ABCD的面积.25.(8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 C,BD相交于点O,E是CD的中点,连接OE.过点C作CF∥BD交线段OE的延长线于点F,连接DF.求证:(1)△ODE≌△FCE;(2)四边形ODFC是菱形.26.(8分)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四条边上的中点分别为E、F、G、H,顺次连接EF、FG、GH、HE,得到四边形EFGH(即四边形ABCD的中点四边形).(1)四边形EFGH的形状是,证明你的结论;(2)当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满足条件时,四边形EFGH是矩形;(3)你学过的哪种特殊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是矩形?.27.(6分)某港口位于东西方向的海岸线上.“远航”号、“海天”号轮船同时离开港口,各自沿一固定方向航行,“远航”号每小时航行16海里,“海天”号每小时航行12海里.它们离开港口小时后相距30海里.如果知道“远航”号沿东北方向航行,能知道“海天”号沿哪个方向航行吗?28.(9分)观察下列等式:①;②;③;…回答下列问题:(1)仿照上列等式,写出第n个等式:;(2)利用你观察到的规律,化简:;(3)计算:….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3分)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B.C.D.【解答】解:A、被开方数含分母,故A不符合题意;B、被开方数含开的尽的因数或因式,故B不符合题意;C、被开方数含开的尽的因数或因式,故C不符合题意;D、最简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不含分母,被开方数不含开的尽的因数或因式,故D符合题意;故选:D.2.(3分)下列计算正确的是()=2 C.D.=﹣2A.()2=9 B.【解答】解:A、()2=3,此选项错误;B、=2,此选项正确;C、×=,此选项错误;D、=2,此选项错误;故选:B.3.(3分)下列各组数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4,5,6 B.1,1,C.6,8,11 D.5,12,23【解答】解:A、∵42+52≠6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A错误;B、∵12+1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B正确;C、∵62+82≠11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C错误;D、∵52+122≠23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D错误.故选:B.4.(3分)在Rt△ABC中,∠C=90°,∠B=45°,c=10,则a的长为()A.5 B. C.5 D.【解答】解:如图,∵在Rt△ABC中,∠C=90°,∠B=45°,∴∠B=∠A=45°,∴a=b,∵c2=a2+b2,c=10,∴2a2=100解得a=5.故选:C.5.(3分)在下列给出的条件中,能判定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的是()A.AB=BC,CD=DA B.AB∥CD,AD=BC C.AB∥CD,∠A=∠C D.∠A=∠B,∠C=∠D【解答】解:如图所示,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A、B、D条件均不能判定为平行四边形,C选项中,由于AB∥CD,∠A=∠C,所以∠B=∠D,所以只有C能判定.故选:C.6.(3分)正方形面积为36,则对角线的长为()A.6 B.6 C.9 D.9【解答】解:∵正方形面积为36,∴正方形的边长为:6,则对角线的长为:=6.故选:A.7.(3分)如图,一棵大树在一次强台风中距地面5m处折断,倒下后树顶端着地点A距树底端B的距离为12m,这棵大树在折断前的高度为()A.10m B.15m C.18m D.20m【解答】解:∵树的折断部分与未断部分、地面恰好构成直角三角形,且BC=5m,AB=12m,∴AC===13m,∴这棵树原来的高度=BC+AC=5+13=18m.即:这棵大树在折断前的高度为18m.故选:C.8.(3分)如图,在▱ABCD中,已知AD=5cm,AB=3cm,AE平分∠BAD交BC边于点E,则EC等于()A.1cm B.2cm C.3cm D.4cm【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BC=AD=5cm,AD∥BC,∴∠DAE=∠AEB,∵AE平分∠BAD,∴∠BAE=∠DAE,∴∠AEB=∠BAE,∴BE=AB=3cm,∴EC=BC﹣BE=5﹣3=2cm;故选:B.9.(3分)如图,菱形ABCD中,E、F分别是AB、AC的中点,若EF=3,则菱形ABCD的周长是()A.12 B.16 C.20 D.24【解答】解:∵E、F分别是AB、AC的中点,∴EF是△ABC的中位线,∴BC=2EF=2×3=6,∴菱形ABCD的周长=4BC=4×6=24.故选:D.10.(3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AB=8,BC=4,将矩形沿AC折叠,点D落在点D′处,则重叠部分△AFC的面积为()A.6 B.8 C.10 D.12【解答】解:易证△AFD′≌△CFB,∴D′F=BF,设D′F=x,则AF=8﹣x,在Rt△AFD′中,(8﹣x)2=x2+42,解之得:x=3,∴AF=AB﹣FB=8﹣3=5,=•AF•BC=10.∴S△AFC故选:C.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3分)木工师傅要做一个长方形桌面,做好后量得长为80cm,宽为60cm,对角线为100cm,则这个桌面合格(填“合格”或“不合格”).【解答】解:∵802+602=10000=1002,即:AD2+DC2=AC2,∴∠D=90°,同理:∠B=∠BCD=90°,∴四边形ABCD是矩形,∴这个桌面合格.故答案为:合格.12.(3分)要使式子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x≥﹣2且x≠1.【解答】解:要使式子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2≥0,且x﹣1≠0,解得:x≥﹣2且x≠1.故答案为:x≥﹣2且x≠1.13.(3分)在数轴上表示实数a的点如图所示,化简+|a﹣2|的结果为3.【解答】解:由数轴可得:a﹣5<0,a﹣2>0,则+|a﹣2|=5﹣a+a﹣2=3.故答案为:3.14.(3分)计算的结果是22﹣4.【解答】解:原式=20﹣4+2=22﹣4.故答案为22﹣4.15.(3分)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的长分别是4和5,则第三边长为3或.【解答】解:当一直角边、斜边为4和5时,第三边==3;当两直角边长为4和5时,第三边=;故答案为:3或.16.(3分)▱ABCD中一条对角线分∠A为35°和45°,则∠B=100度.【解答】解:∵▱ABCD中一条对角线分∠A为35°和45°,∴∠BAD=80°,∵四边形BACD是平行四边形,∴BC∥AD,∴∠B+∠BAD=180°,∴∠B=100°,故答案为:100.17.(3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F分别是AO、AD的中点,若AB=6cm,BC=8cm,则EF= 2.5cm.【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ABC=90°,BD=AC,BO=OD,∵AB=6cm,BC=8cm,∴由勾股定理得:BD=AC==10(cm),∴DO=5cm,∵点E、F分别是AO、AD的中点,∴EF=OD=2.5cm,故答案为:2.5.18.(3分)在△ABC中,∠C=90°,AC=12,BC=16,则AB边上的中线CD为10.【解答】解:由勾股定理得,AB==20,∵∠C=90°,CD为AB边上的中线,∴CD=AB=10,故答案为:10.19.(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0)与点B(0,2)的距离是.【解答】解:点A(﹣1,0)与点B(0,2)的距离是:=.故答案填:.20.(3分)对于任意不相等的两个数a,b,定义一种运算※如下:a※b=,如3※2=.那么12※4=.【解答】解:12※4===.故答案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0分)21.(6分)计算:(1);(2)×.【解答】解:(1)=2+2﹣3+=3﹣(2)×===22.(8分)若最简二次根式和是同类二次根式.(1)求x,y的值;(2)求的值.【解答】解:(1)根据题意知,解得:;(2)当x=4、y=3时,===5.23.(7分)有如图所示的一块地,已知AD=4米,CD=3米,∠ADC=90°,AB=13米,BC=12米.(1)试判断以点A、点B、点C为顶点的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并说明理由.(2)求这块地的面积.【解答】解:(1)连接AC,由勾股定理可知:AC=,又∵AC2+BC2=52+122=132=AB2∴△ABC是直角三角形;(2)这块地的面积=△ABC的面积﹣△ACD的面积,=×5×12﹣×3×4=24(m2).24.(8分)如图,四边形ABCD中,AC,BD相交于点O,O是AC的中点,AD ∥BC,AC=8,BD=6.(1)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2)若AC⊥BD,求▱ABCD的面积.【解答】解:(1)∵O是AC的中点,∴OA=OC,∵AD∥BC,∴∠ADO=∠CBO,在△AOD和△COB中,,∴△AOD≌△COB,∴OD=OB,∴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2)∵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C⊥BD,∴四边形ABCD是菱形,∴▱ABCD的面积=AC•BD=24.25.(8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是CD的中点,连接OE.过点C作CF∥BD交线段OE的延长线于点F,连接DF.求证:(1)△ODE≌△FCE;(2)四边形ODFC是菱形.【解答】证明:(1)∵CF∥BD,∴∠ODE=∠FCE,∵E是CD中点,∴CE=DE,在△ODE和△FCE中,,∴△ODE≌△FCE(ASA);(2)∵△ODE≌△FCE,∴OD=FC,∵CF∥BD,∴四边形ODFC是平行四边形,在矩形ABCD中,OC=OD,∴四边形ODFC是菱形.26.(8分)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四条边上的中点分别为E、F、G、H,顺次连接EF、FG、GH、HE,得到四边形EFGH(即四边形ABCD的中点四边形).(1)四边形EFGH的形状是平行四边形,证明你的结论;(2)当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满足互相垂直条件时,四边形EFGH是矩形;(3)你学过的哪种特殊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是矩形?菱形.【解答】解:(1)四边形EFGH的形状是平行四边形.理由如下:如图,连结BD.∵E、H分别是AB、AD中点,∴EH∥BD,EH=BD,同理FG∥BD,FG=BD,∴EH∥FG,EH=FG,∴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2)当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满足互相垂直的条件时,四边形EFGH是矩形.理由如下:如图,连结AC、BD.∵E、F、G、H分别为四边形ABCD四条边上的中点,∴EH∥BD,HG∥AC,∵AC⊥BD,∴EH⊥HG,又∵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EFGH是矩形;(3)菱形的中点四边形是矩形.理由如下:如图,连结AC、BD.∵E、F、G、H分别为四边形ABCD四条边上的中点,∴EH∥BD,HG∥AC,FG∥BD,EH=BD,FG=BD,∴EH∥FG,EH=FG,∴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ABCD是菱形,∴AC⊥BD,∵EH∥BD,HG∥AC,∴EH⊥HG,∴平行四边形EFGH是矩形.故答案为:平行四边形;互相垂直;菱形.27.(6分)某港口位于东西方向的海岸线上.“远航”号、“海天”号轮船同时离开港口,各自沿一固定方向航行,“远航”号每小时航行16海里,“海天”号每小时航行12海里.它们离开港口小时后相距30海里.如果知道“远航”号沿东北方向航行,能知道“海天”号沿哪个方向航行吗?【解答】解:根据题意,得PQ=16×1.5=24(海里),PR=12×1.5=18(海里),QR=30(海里),∵242+182=302,即PQ2+PR2=QR2,∴∠QPR=90°.由“远洋号”沿东北方向航行可知,∠QPS=45°,则∠SPR=45°,即“海天”号沿西北方向航行.28.(9分)观察下列等式:①;②;③;…回答下列问题:(1)仿照上列等式,写出第n个等式:,;(2)利用你观察到的规律,化简:;(3)计算:….【解答】解:(1)写出第n个等式,故答案为:;(2)原式==;(3)原式=+…+=﹣1.。

八年级下册期中质量数学试卷(有答案)

八年级下册期中质量数学试卷(有答案)

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如果分式的值为零,那么x等于()A.1B.﹣1C.0D.±1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x B.=C.2÷2﹣1=﹣1D.a﹣3=(a3)﹣13.点M(﹣2,1)在第()象限.A.一B.二C.三D.四4.已知空气的单位体积质量是0.001239g/cm3,则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该数为()g/cm3.A.1.239×10﹣3B.1.2×10﹣3C.1.239×10﹣2D.1.239×10﹣45.下列图象中,能反映等腰三角形顶角y(度)与底角x(度)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是()A.B.C.D.6.如图,点A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AB⊥x轴于点B,点C在x轴上,且CO=OB,△ABC 的面积为2,则k的值为()A.4B.3C.2D.17.某中学要购买一批校服,已知甲做5件与乙做6件的时间相等,两人每天共完成55件,设甲每天完成x件,则下列方程不正确的是()A.=B.=C.=D.6x=5(55﹣x)8.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D、BC于点E、F,连接CE,若△CED 的周长为6,则▱ABCD的周长为()A.6B.12C.18D.249.为了节能减排,鼓励居民节约用电,某市出台了新的居民用电收费标准:(1)若每户居民每月用电量不超过100度,则按0.60元/度计算;(2)若每户居民每月用电量超过100度,则超过部分按0.8元/度计算(未超过部分仍按每度电0.60元/度计算),现假设某户居民某月用电量是x(单位:度),电费为y(单位:元),则y与x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正确的是()A.B.C.D.10.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点E是边CD上一点,且BC=EC,CF⊥BE交AB于点F,P是EB延长线上一点,下列结论:①BE平分∠CBF;②CF平分∠DCB;③BC=FB;④PF=PC.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A.1B.2C.3D.4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1.计算+=.12.如图,AB∥DC,AD∥BC,如果∠B=50°,那么∠D=度.13.如图,正比例函数y1=k1x和一次函数y2=k2x+b的图象相交于点A(2,1),当x<2时,y1 y2.(填“>”或“<”).14.若分式方程的解为正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15.一个长方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个顶点的坐标为(﹣1,﹣1)、(﹣1,2)、(3,﹣1),则第四个顶点的坐标为.三、解答题(共8小题,75分)16.(8分)先化简÷(﹣1),然后选取一个合适的数代入再求值.17.(9分)已知在▱ABCD中,∠BDA=90°,AC=10cm,BD=6cm,求AD的长.18.(9分)解方程﹣3=.19.(9分)如图,直线y1=ax+b与双曲线y2=交于A、B两点,与x轴交于点C,点A的纵坐标为6,点B的坐标为(﹣3,﹣2),求直线和双曲线的解析式.20.(9分)某单位准备印制一批证书,现有两个印刷厂可供选择,甲厂费用分为制版费和印刷费两部分先收取固定的制版费,再按印刷数量收取印刷费,乙厂直接按印刷数量收取印刷费.甲厂的总费用y1(干元)、乙厂的总费用y2(千元)与印制证书数量x(千个)的函数关系图分别如图中甲、乙所示.(l)甲厂的制版费为千元,印刷费为平均每个元,甲厂的费用y l与证书数量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2)当印制证书数量不超过2千个时,乙厂的印刷费为平均每个元;(3)当印制证书数量超过2千个时,求乙厂的总费用y2与证书数量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4)若该单位需印制证书数量为8千个,该单位应选择哪个厂更节省费用?请说明理由.21.(10分)超越公司将某品牌农副产品运往新时代市场进行销售,记汽车行驶时为t小时,平均速度为v千米/小时(汽车行驶速度不超过100千米/小时).根据经验,v,t的一组对应值如下表:v(千米/小时)7580859095t(小时) 4.00 3.75 3.53 3.33 3.16(1)根据表中的数据,求出平均速度v(千米/小时)关于行驶时间t(小时)的函数表达式;(2)汽车上午7:30从超越公司出发,能否在上午10:00之前到达新时代市场?请说明理由.22.(10分)小慧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函数y=|x﹣1|的图象与性质进行了研究,下面是小慧的研究过程,请补充完成:(1)函数y=|x﹣1|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2)列表,找出y与x的几组对应值.x…﹣1023…y…b02…其中,b=;(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描出以上表中各对对应值为坐标的点,并画出该函数的图象;(4)写出该函数的一条性质:.23.(11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BCD的边AD在x轴上,点C在y轴的负半轴上,直线BC∥AD,且BC=3,OD=2,将经过A、B两点的直线l:y=﹣2x﹣10向右平移,平移后的直线与x轴交于点E,与直线BC交于点F,设AE的长为t(t≥0).(1)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提示:小学已学过梯形面积计算方法)(2)设四边形ABCD被直线l扫过的面积(阴影部分)为S,请写出S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如果分式的值为零,那么x等于()A.1B.﹣1C.0D.±1【分析】根据分式的值为0的条件及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列出关于x的不等式组,求出x的值即可.【解答】解:∵分式的值为零,∴,解得x=﹣1.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分式的值为0的条件,熟知分式值为零的条件是分子等于零且分母不等于零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x B.=C.2÷2﹣1=﹣1D.a﹣3=(a3)﹣1【分析】分子和分母同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分数值不变.【解答】解:A、,错误;B、,错误;C、2÷2﹣1=4,错误;D、a﹣3=(a3)﹣1,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分式的基本性质,关键是根据把分式的分子和分母扩大还是缩小相同的倍数,分式的值不变解答.3.点M(﹣2,1)在第()象限.A.一B.二C.三D.四【分析】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解答.【解答】解:点M(﹣2,1)在第二象限.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4.已知空气的单位体积质量是0.001239g/cm3,则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该数为()g/cm3.A.1.239×10﹣3B.1.2×10﹣3C.1.239×10﹣2D.1.239×10﹣4【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解答】解:0.001239g/cm3,则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该数为1.239×10﹣3g/cm3.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5.下列图象中,能反映等腰三角形顶角y(度)与底角x(度)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是()A.B.C.D.【分析】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由内角和定理可知:x+x+y=180,从而得y=180﹣2x,由y >0得x<90,又x>0,故0<x<90,据此可得答案.【解答】解: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知y=180﹣2x,且0<x<9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及其图象画法,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一次函数图象的画法是解题的关键.6.如图,点A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AB⊥x轴于点B,点C在x轴上,且CO=OB,△ABC 的面积为2,则k的值为()A.4B.3C.2D.1【分析】首先表示出BC,AB的长,再利用三角形面积得出k的值.【解答】解:设CO=BO=a,则AB=,∵△ABC的面积为2,∴×2a×=2,解得:k=2.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正确表示出三角形面积是解题关键.7.某中学要购买一批校服,已知甲做5件与乙做6件的时间相等,两人每天共完成55件,设甲每天完成x件,则下列方程不正确的是()A.=B.=C.=D.6x=5(55﹣x)【分析】本题用到的等量关系是: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可根据关键语“甲做5件与乙做6件所用的时间相同”来列方程即可.【解答】解:设甲每天作x件,则乙每天做(55﹣x)件.由题意得:.或,或6x=5(55﹣x),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分式方程的应用,本题用到的等量关系为: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可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判断所求的解是否符合题意,舍去不合题意的解.找到关键描述语,找到合适的等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8.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D、BC于点E、F,连接CE,若△CED 的周长为6,则▱ABCD的周长为()A.6B.12C.18D.24【分析】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DC=AB,AD=BC,由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AE=CE,得出△CDE的周长=AD+DC,即可得出结果.【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DC=AB,AD=BC,∵AC的垂直平分线交AD于点E,∴AE=CE,∴△CDE的周长=DE+CE+DC=DE+AE+DC=AD+DC=6,∴▱ABCD的周长=2×6=1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周长的计算;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并能进行推理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关键.9.为了节能减排,鼓励居民节约用电,某市出台了新的居民用电收费标准:(1)若每户居民每月用电量不超过100度,则按0.60元/度计算;(2)若每户居民每月用电量超过100度,则超过部分按0.8元/度计算(未超过部分仍按每度电0.60元/度计算),现假设某户居民某月用电量是x(单位:度),电费为y(单位:元),则y与x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正确的是()A.B.C.D.【分析】根据题意求出电费与用电量的分段函数,然后根据各分段内的函数图象即可得解.【解答】解:根据题意,当0≤x≤100时,y=0.6x,当x>100时,y=100×0.6+0.8(x﹣100),=60+0.8x﹣80,=0.8x﹣20,所以,y与x的函数关系为y=,纵观各选项,只有C选项图形符合.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段函数以及函数图象,根据题意求出各用电量段内的函数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10.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点E是边CD上一点,且BC=EC,CF⊥BE交AB于点F,P是EB延长线上一点,下列结论:①BE平分∠CBF;②CF平分∠DCB;③BC=FB;④PF=PC.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A.1B.2C.3D.4【分析】分别利用平行线的性质结合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别判断得出答案.【解答】证明:∵BC=EC,∴∠CEB=∠CBE,∵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DC∥AB,∴∠CEB=∠EBF,∴∠CBE=∠EBF,∴①BE平分∠CBF,正确;∵BC=EC,CF⊥BE,∴∠ECF=∠BCF,∴②CF平分∠DCB,正确;∵DC∥AB,∴∠DCF=∠CFB,∵∠ECF=∠BCF,∴∠CFB=∠BCF,∴BF=BC,∴③正确;∵FB=BC,CF⊥BE,∴B点一定在FC的垂直平分线上,即PB垂直平分FC,∴PF=PC,故④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正确应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关键.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1.计算+=.【分析】直接利用分式的加减运算法则计算得出答案.【解答】解:原式==.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加减运算,正确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12.如图,AB∥DC,AD∥BC,如果∠B=50°,那么∠D=50度.【分析】先根据已知,证明所给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然后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角相等求解.【解答】解:∵AB∥DC、AD∥BC∴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D=∠B=50°故答案为5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属于基础题,比较简单.13.如图,正比例函数y1=k1x和一次函数y2=k2x+b的图象相交于点A(2,1),当x<2时,y1<y2.(填“>”或“<”).【分析】由图象可以知道,当x=2时,两个函数的函数值是相等的,再根据函数的增减性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由图象知,当x<2时,y2的图象在y1上右,y2.∴y1<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两条直线相交与平行,正确的识别图象是解题的关键.14.若分式方程的解为正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a<8,且a≠4.【分析】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根据分式方程解为正数求出a的范围即可.【解答】解:分式方程去分母得:x=2x﹣8+a,解得:x=8﹣a,根据题意得:8﹣a>0,8﹣a≠4,解得:a<8,且a≠4.故答案为:a<8,且a≠4.【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解,需注意在任何时候都要考虑分母不为0.15.一个长方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个顶点的坐标为(﹣1,﹣1)、(﹣1,2)、(3,﹣1),则第四个顶点的坐标为(3,2).【分析】因为(﹣1,﹣1)、(﹣1,2)两点横坐标相等,长方形有一边平行于y轴,(﹣1,﹣1)、(3,﹣1)两点纵坐标相等,长方形有一边平行于x轴,过(﹣1,2)、(3,﹣1)两点分别作x 轴、y轴的平行线,交点为第四个顶点.【解答】解:过(﹣1,2)、(3,﹣1)两点分别作x轴、y轴的平行线,交点为(3,2),即为第四个顶点坐标.故答案为(3,2).【点评】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表示方法,点的坐标与平行线的关系.三、解答题(共8小题,75分)16.(8分)先化简÷(﹣1),然后选取一个合适的数代入再求值.【分析】根据分式的运算法则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原式=÷=﹣(x﹣1)=1﹣x∵x≠﹣2和﹣1∴当x=0时,原式=1【点评】本题考查分式的运算法则,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分式的运算法则,本题属于基础题型.17.(9分)已知在▱ABCD中,∠BDA=90°,AC=10cm,BD=6cm,求AD的长.【分析】在Rt△ADO中,求出OD、OA,再利用勾股定理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OA=AC,OD=BD,∵AC=10cm,BD=6cm,∴OD=3cm,OA=5cm,∵∠BDA=90°,∴AD===4(cm).【点评】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基础题.18.(9分)解方程﹣3=.【分析】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解答】解:去分母得:x﹣1﹣3x+6=1,解得:x=2,经检验x=2是增根,分式方程无解.【点评】此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以及分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9.(9分)如图,直线y1=ax+b与双曲线y2=交于A、B两点,与x轴交于点C,点A的纵坐标为6,点B的坐标为(﹣3,﹣2),求直线和双曲线的解析式.【分析】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点B(﹣3,﹣2)在双曲线y2=上,∴=﹣2,∴k=6,∴双曲线的解析式为y2=.把y=6代入y2=得:x=1,∴A的坐标为(1,6),∵直线y1=ax+b经过A、B两点,∴,解得:,∴直线的解析式为直线y1=2x+4;【点评】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解析式,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0.(9分)某单位准备印制一批证书,现有两个印刷厂可供选择,甲厂费用分为制版费和印刷费两部分先收取固定的制版费,再按印刷数量收取印刷费,乙厂直接按印刷数量收取印刷费.甲厂的总费用y1(干元)、乙厂的总费用y2(千元)与印制证书数量x(千个)的函数关系图分别如图中甲、乙所示.(l)甲厂的制版费为1千元,印刷费为平均每个0.5元,甲厂的费用y l与证书数量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 l=0.5x+1.(2)当印制证书数量不超过2千个时,乙厂的印刷费为平均每个 1.5元;(3)当印制证书数量超过2千个时,求乙厂的总费用y2与证书数量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4)若该单位需印制证书数量为8千个,该单位应选择哪个厂更节省费用?请说明理由.【分析】(1)结合图象便可看出y 是关于x 的一次函数,从图中可以观察出甲厂的制版费为1千元,一次函数的斜率为0.5即为证书的单价;(2)用2到6千个时的费用除以证件个数计算即可得解; (3)设函数解析式后用待定系数法解答即可;(4)分别求出甲乙两车的费用y 关于证书个数x 的函数,将x =8分别代入两个函数,可得出选择乙厂可省500元.【解答】解:(1)制版费1千元,y l =0.5x +1,证书单价0.5元;故答案为:1;0.5;y l =0.5x +1; (2)当印制证书数量不超过2千个时,乙厂的印刷费为平均每个=3÷2=1.5元,故答案为:1.5; (3)设y 2=kx +b ,由图可知,当x =6时,y 2=y 1=0.5×6+1=4, 所以函数图象经过点(2,3)和(6,4), 所以把(2,3)和(6,4)代入y 2=kx +b , 得,解得,所以y 2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4)当x =8时,y 甲=×8+1=5,y 乙=×8+=; 5﹣=0.5(千元)即,当印制8千张证书时,选择乙厂,节省费用500元.【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实际应用,是各地中考的热点,同学们在平时练习时要加强训练,属于中档题.21.(10分)超越公司将某品牌农副产品运往新时代市场进行销售,记汽车行驶时为t 小时,平均速度为v 千米/小时(汽车行驶速度不超过100千米/小时).根据经验,v ,t 的一组对应值如下表:v (千米/小时) 75 80 85 90 95 t (小时)4.003.753.533.333.16(1)根据表中的数据,求出平均速度v(千米/小时)关于行驶时间t(小时)的函数表达式;(2)汽车上午7:30从超越公司出发,能否在上午10:00之前到达新时代市场?请说明理由.【分析】根据数据猜想v是t的反比例函数,应用待定系数法求k,将t=10﹣7.5=2.5代入比较即可.【解答】解:(1)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V=∵v=75时,t=4,∴k=75×4=300∴V=经检验,其它数据满足该函数关系式.(2)不能∵10﹣7.5=2.5∴t=2.5时,V==120>100,∴汽车上午7:30从超越公司出发,不能在上午10:00之前到达新时代市场【点评】本题为反比例函数的应用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待定系数法及应用函数解析式解决实际问题.22.(10分)小慧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函数y=|x﹣1|的图象与性质进行了研究,下面是小慧的研究过程,请补充完成:(1)函数y=|x﹣1|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任意实数;(2)列表,找出y与x的几组对应值.x…﹣1023…y…b02…其中,b=2;(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描出以上表中各对对应值为坐标的点,并画出该函数的图象;(4)写出该函数的一条性质:函数的最小值为0.【分析】(1)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2)把x=﹣1代入函数解析式,求出y的值即可;(3)在坐标系内描出各点,再顺次连接即可;(4)根据函数图象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x无论为何值,函数均有意义,∴x为任意实数.故答案为:任意实数;(2)∵当x=﹣1时,y=|﹣1﹣1|=2,故答案为:2; (3)如图所示;(4)由函数图象可知,函数的最小值为0. 故答案为:函数的最小值为0(答案不唯一).【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性质,根据题意画出函数图象,利用数形结合求解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3.(11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BCD 的边AD 在x 轴上,点C 在y 轴的负半轴上,直线BC ∥AD ,且BC =3,OD =2,将经过A 、B 两点的直线l :y =﹣2x ﹣10向右平移,平移后的直线与x 轴交于点E ,与直线BC 交于点F ,设AE 的长为t (t ≥0). (1)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 20 ;(提示:小学已学过梯形面积计算方法)(2)设四边形ABCD 被直线l 扫过的面积(阴影部分)为S ,请写出S 关于t 的函数解析式.【分析】(1)根据函数解析式得到OA =5,求得AC =7,得到OC =4,于是得到结论;(2)①当0≤t ≤3时,根据已知条件得到四边形ABFE 是平行四边形,于是得到S =AE •OC =4t ;②当3≤t <7时,如图1,求得直线CD 的解析式为:y =2x ﹣4,直线E ′F ′的解析式为:y =﹣2x +2t ﹣10,解方程组得到G (,t ﹣7),于是得到S =S 四边形ABCD ﹣S △DE ′G =20﹣×(7﹣t )×(7﹣t )=﹣t 2+7t ﹣,③当t ≥7时,S =S 四边形ABCD =20, 【解答】解:(1)在y =﹣2x ﹣10中,当y =0时,x =﹣5, ∴A (﹣5,0),∴AD =7,把x =﹣3代入y =﹣2x ﹣10得,y =﹣4, ∴OC =4,∴四边形ABCD 的面积=(3+7)×4=20; 故答案为:20;(2)①当0≤t ≤3时,∵BC ∥AD ,AB ∥EF , ∴四边形ABFE 是平行四边形, ∴S =AE •OC =4t ;②当3≤t <7时,如图,∵C (0,﹣4),D (2,0), ∴直线CD 的解析式为:y =2x ﹣4, ∵E ′F ′∥AB ,BF ′∥AE ′, ∴BF ′=AE =t , ∴F ′(t ﹣3,﹣4),直线E ′F ′的解析式为:y =﹣2x +2t ﹣10, 解得,,∴G (,t ﹣7),∴S =S 四边形ABCD ﹣S △DE ′G =20﹣×(7﹣t )×(7﹣t )=﹣t 2+7t ﹣, ③当t ≥7时,S =S 四边形ABCD =20,综上所述:S 关于t 的函数解析式为:S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解(1)的关键是利用自变量与函数值的对应关系得出A,C点的坐标;解(2)的关键是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以防遗漏.。

潜江市积玉口中学2013-2014年八年级下期中质量检测数学试卷

潜江市积玉口中学2013-2014年八年级下期中质量检测数学试卷
22.(12分)如图在Rt△ABC中, ,在Rt△ABC的外部拼接一个合适的直角三
角形,使得拼成的图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要求:在四个备用图中分别画出四种与示例图不同的拼接方法,在图中标明拼接的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
示例画法
23.(11分)如图,在△ABC中,∠ABC=90°,BD为AC的中线,过点C作CE⊥BD于点E,过点A作BD的平行线,交CE的延长线于点F,在AF的延长线上截取FG=BD,连接BG、DF.
15.我们把顺次连接四边形四条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叫中点四边形。现有一个对角线分别为6cm和8cm的菱形,它的中点四边形的对角线长是.
16.如图,DE为△ABC的中位线,点F在DE上,且∠AFB=90°,若AB=5,BC=8,则EF的长为________.
17.如图。四边形ABCD是矩形,点E在线段CB的延长线上,连接DE交AB于点F,∠AED=2∠CED,点G是DF的中点,若BE=1,AG=4,则AB的长为
A.在△ABC中,若∠A=∠C-∠B,则△ABC是直角三角形;
B..在△ABC中,若三边长a:b:c=1: :2,则△ABC是直角三角形
C.在△ABC中,若∠A、∠B、∠C的度数比是7:3:4,则△ABC是直角三角形;
D.在△ABC中,若三边长a:b:c=2:3:5,则△ABC是直角三角形
4.下列各命题的逆命题成立的是()
18.如图,边长为1的菱形ABCD中,∠DAB=60°.连结对角线AC,以AC为边作第二个菱形ACEF,使∠FAC=60°.连结AE,再以AE为边作第三个菱形AEGH使∠HAE=60°………按此规律所作的第n个菱形的边长是.
三、解答题(共66分)
19.计算(每题4分,共16分)
(1)( - )-( + )(2)(2 -3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要使式子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A.x≤﹣2B.x≤2C.x≥2D.x≥﹣22.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A.B.C.D.3.下列二次根式中,与之积为无理数的是()A.B.C.D.4.若(m﹣1)2+=0,则m+n的值是()A.﹣1B.0C.1D.25.以下列长度为三角形边长,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5,12,13B.4,5,6C.1,,D.7,24,256.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1=∠2B.∠BAD=∠BCD C.AB=CD D.AC⊥BD7.如图,是由三个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则∠1+∠2+∠3等于()A.60°B.90°C.120°D.180°8.如图,在△ABC中,∠C=90°,AB=17cm,AC=8cm,若BE=3cm,则矩形CBEF 的面积是()A.9cm2B.24cm2C.45cm2D.51cm29.设n为正整数,且n<<n+1,则n的值为()A.5B.6C.7D.810.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2ab=(a+b)2﹣c2,则此三角形是()A.钝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11.如图,EF过矩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O,且分别交AB、CD于E、F,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矩形ABCD的面积的()A.B.C.D.1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4,∠BAD的平分线与BC的延长线交于点E,与DC交于点F,且点F为边DC的中点,DG⊥AE,垂足为G,若DG=1,则AE的边长为()A.2B.4C.4D.8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把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13.计算:=.14.相邻两边长分别是2+与2﹣的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15.等腰三角形的腰为13cm,底边长为10cm,则它的面积为.16.已知▱ABCD中,∠A+∠C=240°,则∠B的度数是.17.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是6和8,则此菱形的周长是,面积是.18.如图所示,平行四边形ABCD中,顶点A、B、D在坐标轴上,AD=5,AB=9,点A的坐标为(﹣3,0),则点C的坐标为.19.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DE平分∠ADC,AD=8,BE=4,则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是.20.如图所示的一块地,已知AD=4米,CD=3米,∠ADC=90°,AB=13米,BC=12米,这块地的面积为.三、解答下列各题(本题有7个小题,共60分)21.计算:(1)4+﹣+4(2)(﹣2)2÷(+3﹣)22.(1)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y=﹣.(2)在数轴上画出表示的点.(要求画出作图痕迹)(3)如图,左边是由两个边长为2的小正方形组成,沿着图中虚线剪开,可以拼成右边的大正方形,求大正方形的边长.23.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点E,F分别在BC,AD上,且BE=DF,求证: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24.如图,折叠矩形的一边AD,使点D落在BC边的点F处,已知AB=8cm,BC=10cm,求EC的长.25.观察下列等式:①==;②==;③==…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你观察到的规律,化简:(2)计算:+++…+.26.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BC,对角线BD平分∠ABC,P是BD上一点,过点P作PM⊥AD,PN⊥CD,垂足分别为M,N.(1)求证:∠ADB=∠CDB;(2)若∠ADC=90°,求证:四边形MPND是正方形.27.如图,△ABC中,AB=AC,AD是∠BAC的角平分线,点O为AB的中点,连接DO并延长到点E,使OE=OD,连接AE,BE.(1)求证:四边形AEBD是矩形;(2)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矩形AEBD是正方形,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要使式子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A.x≤﹣2B.x≤2C.x≥2D.x≥﹣2【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0,列不等式,即可求出x的取值范围.【解答】解:由题意得:2+x≥0,解得:x≥﹣2,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难度不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为非负数.2.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A.B.C.D.【考点】最简二次根式.【分析】根据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a,A错误;=,B错误;=3,C错误;是最简二次根式,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3.下列二次根式中,与之积为无理数的是()A.B.C.D.【考点】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乘法进行计算逐一判断即可.【解答】解:A、,不是无理数,错误;B、,是无理数,正确;C、,不是无理数,错误;D、,不是无理数,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二次根式的乘法,关键是根据法则进行计算,再利用无理数的定义判断.4.若(m﹣1)2+=0,则m+n的值是()A.﹣1B.0C.1D.2【考点】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出m、n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由题意得,m﹣1=0,n+2=0,解得m=1,n=﹣2,所以,m+n=1+(﹣2)=﹣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5.以下列长度为三角形边长,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5,12,13B.4,5,6C.1,,D.7,24,25【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分析】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只要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等于最长边的平方即可.【解答】解:A、52+122=132,故是直角三角形,故正确;B、42+52≠62,故不是直角三角形,故错误;C、12+()2=()2,故是直角三角形,故正确;D、72+242=252,故是直角三角形,故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已知三角形三边的长,只要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加以判断即可.6.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1=∠2B.∠BAD=∠BCD C.AB=CD D.AC⊥BD【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以及对边相等和对角相等分别判断得出即可.【解答】解:∵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CD,∴∠1=∠2,(故A选项正确,不合题意);∵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BAD=∠BCD,(故B选项正确,不合题意);AB=CD,(故C选项正确,不合题意);无法得出AC⊥BD,(故D选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熟练掌握相关的性质是解题关键.7.如图,是由三个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则∠1+∠2+∠3等于()A.60°B.90°C.120°D.180°【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正方形的性质.【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得到∠BAC+∠BCA+∠ABC=180°,又∠4=∠5=∠6=90°,根据平角为180°,即可解答.【解答】解:如图,∵图中是三个正方形,∴∠4=∠5=∠6=90°,∵△ABC的内角和为180°,∴∠BAC+∠BCA+∠ABC=180°,∵∠1+∠4+∠BAC=180°,∠2+∠6+∠ABC=180°,∠3+∠5+∠ACB=180°,∴∠1+∠4+∠BAC+∠2+∠6+∠ABC+∠3+∠5+∠ACB=540°,∴∠1+∠2+∠3=540°﹣(∠4+∠5+∠6+∠BAC+∠ABC+∠ACB)=540°﹣90°﹣90°﹣90°﹣180°=9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运用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正方形的内角为90°以及平角为180°,即可解答.8.如图,在△ABC中,∠C=90°,AB=17cm,AC=8cm,若BE=3cm,则矩形CBEF 的面积是()A.9cm2B.24cm2C.45cm2D.51cm2【考点】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在直角三角形ABC中,由AB与AC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C的长,再由BE的长,求出矩形CBEF的面积即可.【解答】解:在Rt△ABC中,AB=17cm,AC=8cm,根据勾股定理得:BC==15cm,则矩形CBEF面积S=BC•BE=45cm2.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勾股定理,以及矩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9.设n为正整数,且n<<n+1,则n的值为()A.5B.6C.7D.8【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分析】首先得出<<,进而求出的取值范围,即可得出n的值.【解答】解:∵<<,∴8<<9,∵n<<n+1,∴n=8,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估算无理数,得出<<是解题关键.10.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2ab=(a+b)2﹣c2,则此三角形是()A.钝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分析】对原式进行化简,发现三边的关系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从而可判定其形状.【解答】解:∵原式可化为a2+b2=c2,∴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要用到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已知三角形ABC的三边满足a2+b2=c2,则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11.如图,EF过矩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O,且分别交AB、CD于E、F,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矩形ABCD的面积的()【考点】矩形的性质.【分析】本题主要根据矩形的性质,得△EBO ≌△FDO ,再由△AOB 与△OBC 同底等高,△AOB 与△ABC 同底且△AOB 的高是△ABC 高的得出结论.【解答】解:∵四边形为矩形,∴OB=OD=OA=OC ,在△EBO 与△FDO 中,∵,∴△EBO ≌△FDO (ASA ),∴阴影部分的面积=S △AEO +S △EBO =S △AOB ,∵△AOB 与△ABC 同底且△AOB 的高是△ABC 高的,∴S △AOB =S △OBC =S 矩形ABCD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矩形的性质,矩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又具有自己的特性,要注意运用矩形具备而一般平行四边形不具备的性质.1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4,∠BAD 的平分线与BC 的延长线交于点E ,与DC 交于点F ,且点F 为边DC 的中点,DG ⊥AE ,垂足为G ,若DG=1,则AE 的边长为()【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专题】计算题;压轴题.【分析】由AE为角平分线,得到一对角相等,再由ABCD为平行四边形,得到AD与BE 平行,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到一对角相等,等量代换及等角对等边得到AD=DF,由F为DC中点,AB=CD,求出AD与DF的长,得出三角形ADF为等腰三角形,根据三线合一得到G为AF中点,在直角三角形ADG中,由AD与DG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G的长,进而求出AF的长,再由三角形ADF与三角形ECF全等,得出AF=EF,即可求出AE的长.【解答】解:∵AE为∠DAB的平分线,∴∠DAE=∠BAE,∵DC∥AB,∴∠BAE=∠DFA,∴∠DAE=∠DFA,∴AD=FD,又F为DC的中点,∴DF=CF,∴AD=DF=DC=AB=2,在Rt△ADG中,根据勾股定理得:AG=,则AF=2AG=2,∵平行四边形ABCD,∴AD∥BC,∴∠DAF=∠E,∠ADF=∠ECF,在△ADF和△ECF中,,∴△ADF≌△ECF(AAS),∴AF=EF,则AE=2AF=4.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把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13.计算:=6.【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专题】计算题.【分析】先把化简,然后把括号内合并后进行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即可.【解答】解:原式=(+2)×=3×=6.故答案为6.【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计算:先把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14.相邻两边长分别是2+与2﹣的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8.【考点】二次根式的应用.【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周长等于相邻两边的和的2倍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2++2﹣)×2=8.故答案为:8.【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四边形的周长的计算和二次根式的加减,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公式和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15.等腰三角形的腰为13cm,底边长为10cm,则它的面积为60cm2.【考点】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过点A作AD⊥BC于点D,根据BC=10cm可知BD=5cm.由勾股定理求出AD的长,再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如图所示,过点A作AD⊥BC于点D,∵AB=AC=13cm,BC=10cm,∴BD=5cm,∴AD===12cm,∴S△ABC=BC•AD=×10×12=60(cm2).故答案为:60cm2.【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构造出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6.已知▱ABCD中,∠A+∠C=240°,则∠B的度数是60°.【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分析】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A=∠C,∠A+∠B=180°,再由已知条件求出∠A,即可得出∠B.【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C,∠A+∠B=180°,∵∠A+∠C=240°,∴∠A=120°,∴∠B=60°;故答案为:60°.【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并能进行推理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7.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是6和8,则此菱形的周长是20,面积是24.【考点】菱形的性质.【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然后由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是6和8,可求得OA=4,OB=3,再由勾股定理求得边长,继而求得此菱形的周长与面积.【解答】解:如图,菱形ABCD中,AC=8,BD=6,∴OA=AC=4,OB=BD=3,AC⊥BD,∴AB==5,∴此菱形的周长是:5×4=20,面积是:×6×8=24.故答案为:20,24.【点评】此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注意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积的一半.18.如图所示,平行四边形ABCD中,顶点A、B、D在坐标轴上,AD=5,AB=9,点A的坐标为(﹣3,0),则点C的坐标为(9,4).【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分析】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CD=AB=9,由勾股定理求出OD,即可得出点C的坐标.【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CD=AB=9,∵点A的坐标为(﹣3,0),∴OA=3,∴OD===4,∴点C的坐标为(9,4).故答案为:(9,4).【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勾股定理;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由勾股定理求出OD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9.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DE平分∠ADC,AD=8,BE=4,则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是24.【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分析】由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DE平分∠ADC,易证得△CDE是等腰三角形,继而求得CD的长,则可求得答案.【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BC=AD=8,∴∠ADE=∠DEC,∵DE平分∠ADC,∴∠ADE=∠CDE,∴∠CDE=∠DEC,∴CD=CE=BC﹣BE=8﹣4=4,∴AB=CD=4,∴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是:AD+BC+CD+AB=24.故答案为:24.【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注意证得△CDE是等腰三角形是关键.20.如图所示的一块地,已知AD=4米,CD=3米,∠ADC=90°,AB=13米,BC=12米,这块地的面积为24m2.【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分析】连接AC,利用勾股定理可以得出三角形ACD和ABC是直角三角形,△ABC的面积减去△ACD的面积就是所求的面积.【解答】解:如图,连接AC由勾股定理可知AC===5,又AC2+BC2=52+122=132=AB2故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故所求面积=△ABC的面积﹣△ACD的面积==24(m2).【点评】考查了直角三角形面积公式以及勾股定理的应用.三、解答下列各题(本题有7个小题,共60分)21.计算:(1)4+﹣+4(2)(﹣2)2÷(+3﹣)【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专题】计算题.【分析】(1)先把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合并即可;(2)先把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把括号内合并后进行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解答】解:(1)原式=4+3﹣2+4=7+2;(2)原式=4×12÷(5+﹣4)=48÷(2)=8.【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计算:先把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22.(1)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y=﹣.(2)在数轴上画出表示的点.(要求画出作图痕迹)(3)如图,左边是由两个边长为2的小正方形组成,沿着图中虚线剪开,可以拼成右边的大正方形,求大正方形的边长.【考点】图形的剪拼;实数与数轴;分式的化简求值;勾股定理.【分析】(1)首先将括号里面通分,进而利用分式的除法运算法则化简,进而将已知代入求出答案;(2)直接利用勾股定理结合数轴得出的位置;(3)直接利用勾股定理得出大正方形的边长即可.【解答】解:(1)原式=÷=×=,当x=+,y=﹣时,原式==;(2)因为30=25+5,则首先作出以5和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则其斜边的长即是.如图所示:;(3)如图所示:∵左边是由两个边长为2的小正方形组成,∴大正方形的边长为:=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混合运算以及无理数的确定方法以及勾股定理、图形的剪拼,正确应用勾股定理是解题关键.23.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点E,F分别在BC,AD上,且BE=DF,求证: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考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AD∥BC,AD=BC,求出AF=CE,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得出即可.【解答】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D=BC,∵DF=BE,∴AF=CE,∴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能灵活运用定理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24.如图,折叠矩形的一边AD,使点D落在BC边的点F处,已知AB=8cm,BC=10cm,求EC的长.【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得DC=AB=8,AD=BC=10,∠B=∠D=∠C=90°,再根据折叠的性质得AF=AD=10,DE=EF,在Rt△ABF中,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BF=6,则FC=4,设EC=x,则DE=EF=8﹣x,在Rt△EFC中,根据勾股定理得x2+42=(8﹣x)2,然后解方程即可.【解答】解:∵四边形ABCD为矩形,∴DC=AB=8,AD=BC=10,∠B=∠D=∠C=90°,∵折叠矩形的一边AD,使点D落在BC边的点F处∴AF=AD=10,DE=EF,在Rt△ABF中,BF===6,∴FC=BC﹣BF=4,设EC=x,则DE=8﹣x,EF=8﹣x,在Rt△EFC中,∵EC2+FC2=EF2,∴x2+42=(8﹣x)2,解得x=3,∴EC的长为3cm.【点评】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也考查了勾股定理.25.观察下列等式:①==;②==;③==…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你观察到的规律,化简:(2)计算:+++…+.【考点】分母有理化.【专题】规律型.【分析】(1)根据观察,可发现规律;=,根据规律,可得答案;(2)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分子分母都乘以分母两个数的差,可分母有理化.【解答】解:(1)原式==;(2)原式=+++…+=(﹣1).【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母有理化,分子分母都乘以分母两个数的差是分母有理化的关键.26.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BC,对角线BD平分∠ABC,P是BD上一点,过点P作PM⊥AD,PN⊥CD,垂足分别为M,N.(1)求证:∠ADB=∠CDB;(2)若∠ADC=90°,求证:四边形MPND是正方形.【考点】正方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证明△ABD≌△CBD,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ADB=∠CDB;(2)若∠ADC=90°,由(1)中的条件可得四边形MPND是矩形,再根据两边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即可证明四边形MPND是正方形.【解答】证明:(1)∵对角线BD平分∠ABC,∴∠ABD=∠CBD,在△ABD和△CBD中,,∴△ABD≌△CBD(SAS),∴∠ADB=∠CDB;(2)∵PM⊥AD,PN⊥CD,∴∠PMD=∠PND=90°,∵∠ADC=90°,∴四边形MPND是矩形,∵∠ADB=∠CDB,∴∠ADB=45°∴PM=MD,∴四边形MPND是正方形.【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矩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正方形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熟记各种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判定.27.如图,△ABC中,AB=AC,AD是∠BAC的角平分线,点O为AB的中点,连接DO并延长到点E,使OE=OD,连接AE,BE.(1)求证:四边形AEBD是矩形;(2)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矩形AEBD是正方形,并说明理由.【考点】矩形的判定;正方形的判定.【专题】压轴题.【分析】(1)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首先得出四边形AEBD是平行四边形,进而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DB=90°,即可得出答案;(2)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D=BD=CD,进而利用正方形的判定得出即可.【解答】(1)证明:∵点O为AB的中点,连接DO并延长到点E,使OE=OD,∴四边形AEBD是平行四边形,∵AB=AC,AD是∠BAC的角平分线,∴AD⊥BC,∴∠ADB=90°,∴平行四边形AEBD是矩形;(2)当∠BAC=90°时,理由:∵∠BAC=90°,AB=AC,AD是∠BAC的角平分线,∴AD=BD=CD,∵由(1)得四边形AEBD是矩形,∴矩形AEBD是正方形.【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判定以及矩形的判定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正方形和矩形的判定是解题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潜江市积玉口中学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八年级数学试卷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各式中,二次根式有( )

(-3)2;②
12-13;③(a -b )2;④-a 2
-1;⑤38.
A .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2.以下各式中计算准确的是( )
A. -2)6(-=-6
B .()
2
3-=-3 C. (-16)2=±16 D. -(
1625)2=1625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在△ABC 中,若∠A =∠C -∠
B ,则△AB
C 是直角三角形;
B ..在△AB
C 中,若三边长a :b :c =1:3:2,则△ABC 是直角三角形 C .在△ABC 中,若∠A 、∠B 、∠C 的度数比是7:3:4,则△ABC 是直角三角形;
D .在△ABC 中,若三边长a :b :c =2:3:5,则△ABC 是直角三角形 4.下列各命题的逆命题成立的是( )
A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B .若a=b ,则a 2=b 2
C .如果两个实数都是正数,那么它们的积是正数。

D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5.若a
a 0,则2
2a 1
a 等于( )
A. 2a -1
B. 1-2a
C. -1
D. 1 6.矩形具有而菱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 A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B .对角线相等 C .对角线互相平分
D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7.计算114
3823
+-的结果是( ) A.3+2
B. 3
C.
3
3
D. 3-2
8.已知a <0,则化简3
a b -的结果是( ) A.ab a
B.a
ab C.-a ab D.a ab -
9.如图,已知菱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的长分别为6cm 、8cm ,AE ⊥BC 于点E ,则AE 的长是( ) A . 53cm
B .25
cm
C .
5
18
cm D .
5
24cm 10.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2,BC =4,对角线A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D 、AC 于点E 、O ,连接CE ,
则CE 的长为( ) A. 3 B. 3.5 C. 2.5 D. 2.8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 ) 11.代数式 1
3-x +1有意义的条件是_________ 12.已知:,x y 为实数,且y<1-x +x -1+3,化简:23816y y y --
-+=
13.在△ABC 中,已知AB =20,AC =13,BC 边上的高AD =12,则BC 的长为
14.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是23+1和23-1,则斜边的长是
15.我们把顺次连接四边形四条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叫中点四边形.....。

现有一个对角线分别为6cm 和8cm 的菱形,它的中点四边形的对角线长是 .
16.如图,DE 为△ABC 的中位线,点F 在DE 上,且∠AFB =90°,若AB =5,BC =8,则EF 的长为________. 17.如图。

四边形ABCD 是矩形,点E 在线段CB 的延长线上,连接DE 交AB 于点F ,∠AED =2∠CED ,点G 是DF 的中点,若BE =1,AG =4,则AB 的长为
18.如图,边长为1的菱形ABCD 中,∠DAB =60°.连结对角线AC ,以AC 为边作第二个菱形ACEF , 使∠FAC =60°.连结AE ,再以AE 为边作第三个菱形AEGH 使∠HAE =60°………按此规律所作的第n 个菱形的边长是 .
三、解答题(共66分) 19.计算(每题4分,共16分)
(1) (24-21)-(8
1+6) (2) (248-327)÷6
A
B
C
D E O
第9题图 第10题A
B E
F
D 第16题图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x
y
E
O
D
C
A
B
(3)212×43÷52 (4)21(2+3)—4
3
(2+27)
20.(8分)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 =3,BC =4,CD =12,AD =13,且∠B =90°.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
21.(8分) 如图,△ACE 是以□ABCD 的对角线AC 为边的等边三角形,点C 与点E 关于x 轴对称.若E 点的坐标是(7,-33),求D 点的坐标。

22.(12分)如图在Rt △ABC 中,3,4,90==︒=∠BC AC C ,在Rt △ABC 的外部拼接一个合适的直角三 角形,使得拼成的图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要求:在四个备用图中分别画出四种与示例图不同的拼接方法,在图中标明拼接的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

示例画法
23.(11分)如图,在△ABC 中,∠ABC =90°,BD 为AC 的中线,过点C 作CE ⊥BD 于点E ,过点A 作BD 的
平行线,交CE 的延长线于点F ,在AF 的延长线上截取FG =BD ,连接BG 、DF . 请解答以下两个问题。

(1)试判断四边形BDFG 是什么特殊的平形四边形?请说明理由。

(2)如果∠G =30°,AF =8,CF =6,求四边形BDFG 的面积。

24.(11分)已知,矩形ABCD 中,4AB cm =,8BC cm =,AC 的垂直平分线EF 分别交AD 、BC 于点E 、F ,垂足为O .(1)如图1,连接AF 、CE .求证四边形AFCE 为菱形,并求AF 的长; (2)如图2,动点P 、Q 分别从A 、C 两点同时出发,沿AFB ∆和CDE ∆各边匀速运动一周.即点P 自A →F →B →A 停止,点Q 自C →D →E →C 停止.在运动过程中,已知点P 的速度为每秒5cm ,点Q 的速度为每秒4cm ,运动时间为t 秒,当A 、C 、P 、Q 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求t 的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